⑴ 消費者對於優惠券(包括產品的現金券、折扣券等)的態度有哪些
完全抄屬於騙人的。就像這兩天商場搞的促銷活動,什麼買200送100禮金卷,完全是促進消費。有些商家更變態,價格就訂在199,299這樣的,你必須還要搭著買別的才可以兌換禮金卷。等拿到禮金卷後又發現能花捲的又有種種限制,真的很讓人郁悶
⑵ 使用優惠券和團購消費者的好處
對消費者的好處有如下幾點:
一、網購方便和快捷。
二、能夠更好的對比不同的商品的價格、商品數量等情況。
三、價格也相對來說較低。
⑶ 消費者如何獲得優惠券,使用優惠券有什麼好處
優惠券起源於19世紀20年代,至今在大多數情況下仍然是讓消費者和商家都開心的事物。
消費者得到它,意味著自己可以花更少的錢獲得商品或服務;商家發出了優惠券,意味著有可能獲得轉化,贏得更多的客戶進而獲取更多的利潤。
然而從本質上來講,優惠券其實是商家的一種「價格歧視」策略。價格歧視,是商家在為不同的消費者提供相同等級的商品或者服務的過程中,實行不同的收費標准。
為什麼要這樣做呢?既然是同樣的商品或服務,統一定價不是更加公平嗎?這是因為每個消費者心中都有一桿秤,並不是所有人對商品的心理預期價格都是一樣的。
舉個栗子:電影院的爆米花賣15元一桶,A覺得這簡直是搶劫賣5塊錢還可以接受,B覺得有點小貴10元錢的話會買,C覺得15元很合理是看電影標配。然而爆米花實際的成本只有3元錢。
如果實行相同的收費標准,電影院的利潤如下:
定價15元時,只有C會購買,利潤=15-3=12
定價10元時,B和C會購買,利潤=(10-3)*2=14
定價5元時,ABC都會購買,利潤=(5-3)*3=6
有沒有可能獲得更高的利潤呢?這時代金券就可以發揮作用了。電影院給A一張10元券,給B一張5元券,不給C發券,爆米花定價仍然是15元,這時電影院獲得的利潤如下:
(5-3)+(10-3)+(15-3)=21
以上的例子是一個簡化了的非常理想的場景,在實際情況中,消費者並不會明明白白地告訴商家他心裡期待的價格到底是多少,能精準命中消費者的預期,合理派發優惠券是對商家運營功力的挑戰。
但是通過上面的例子能夠看出,優惠券是一種幫助商家進行價格歧視的重要工具,通過善用優惠券,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預期,能讓商家贏得更多的利潤。
優惠券對商家的作用
實現利潤最大化,消費者剩餘最小化
當價格固定時,商家只能從固定的一群接受當前價格的消費者身上獲利,而價格歧視後出現了多檔價格,商家可以從新增的消費者身上獲取價值。對不同的消費者收取不同的價格 ,進而實現利潤最大化。
消費者剩餘=買者願意支付的最高價格-買者實際支付價格。還是上面的例子,觀眾C認為爆米花值15元,此時如果爆米花定價是10元,他的消費者剩餘=15-10=5。對於認為爆米花值15元的顧客,當然以15元的價格賣給他,這樣消費者剩餘為0,對電影院來說是最有利的。
進行消費者分類,區分「窮人」和「富人」
這里用「窮」「富」代稱,並非真的指收入和經濟狀況。「窮人」指價格敏感,願意付出時間成本來搜索優惠的人。「富人」指不在乎優惠信息直接購買的人。前文已經提到,因為消費者不會主動告訴商家自己的心理預期價格到底是什麼,通過發放一定的優惠券,商家可以把有不同支付意願的消費者區別開來,進行長期的用戶管理。
穩定價格,彈性折扣,緩沖漲價
在商家想促銷時,如果直接降價,之後再想漲價就很難了。而當經營成本增加、遭遇通貨膨脹等情況不得不漲價時,突然提價對消費者來說也很難接受。這時通過代金券可以維持價格,又能俘獲價格敏感的消費者。
靈活迭代,精細運營
設計一套靈活的優惠券工具,可以幫助商家「多快好省」地開展運營工作。從而實現指定產品促銷、用戶拉新和留存提升等目的,如果能夠對接商家的會員系統,還能為會員行為跟蹤分析提供數據支撐。
優惠券對消費者的影響
讓消費者產生有便宜不佔白不佔的沖動,刺激消費。從不買到買,從買到多買。
優惠券的套餐組合變動讓消費者對價格變得不敏感。
消費者的時間成本增加,然而有時候他們樂在其中。有時候獲取優惠券並不是那麼容易,消費者甚至需要搜索、下載、列印、兌換。年輕人和消費能力有限的學生族更願意這樣做。
⑷ 市場需求調查有何意義調查的內容有哪些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市場調查的意義在於通過有目的地、有系統地搜集、記錄、整理有關市場營銷信息和資料,分析市場情況,了解市場的現狀及其發展趨勢,為市場預測和營銷決策提供客觀的、正確的資料。包括市場環境調查、市場狀況調查、銷售可能性調查,還可對消費者及消費需求、企業產品、產品價格、影響銷售的社會和自然因素、銷售渠道等開展調查。
市場調查的內容涉及到市場營銷活動的整個過程,主要包括有:
(1)市場環境的調查
市場環境調查主要包括經濟環境、政治環境、社會文化環境、科學環境和自然地理環境等。具體的調查內容可以是市場的購買力水平,經濟結構,國家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風俗習慣,科學發展動態,氣候等各種影響市場營銷的因素。
(2)市場需求調查
市場需求調查主要包括消費者需求量調查、消費者收入調查、消費結構調查、消費者行為調查,包括消費者為什麼購買、購買什麼、購買數量、購買頻率、購買時間、購買方式、購買習慣、購買偏好和購買後的評價等。
(3)市場供給調查
市場供給調查主要包括產品生產能力調查、產品實體調查等。具體為某一產品市場可以提供的產品數量、質量、功能、型號、品牌等,生產供應企業的情況等。
(4) 市場營銷因素調查
市場營銷因素調查主要包括產品、價格、渠道和促銷的調查。產品的調查主要有了解市場上新產品開發的情況、設計的情況、消費者使用的情況、消費者的評價、產品生命周期階段、產品的組合情況等。產品的價格調查主要有了解消費者對價格的接受情況,對價格策略的反應等。渠道調查主要包括了解渠道的結構、中間商的情況、消費者對中間商的滿意情況等。促銷活動調查主要包括各種促銷活動的效果,如廣告實施的效果、人員推銷的效果、營業推廣的效果和對外宣傳的市場反應等。
(5) 市場競爭情況調查
市場競爭情況調查主要包括對競爭企業的調查和分析,了解同類企業的產品、價格等方面的情況,他們採取了什麼競爭手段和策略,做到知己知彼,通過調查幫助企業確定企業的競爭策略。
⑸ 市場調查對消費者有什麼好處
你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我一直期待這樣的問題
市場調查對消費者有什麼好處?簡單的看,沒有什麼好處,除了市場調查公司給你那點不值錢的禮品之外,實在是沒有好處。
但是:如果我們不進行市場調查,廠家、服務提供者就無法科學的識別、了解消費者的需求、潛在的偏好、渴望改進的不滿意問題等,那廠家、服務方就很難改進工作,大家就無法獲得越來越好的消費。所以,市場調查不是簡單的為了廠家、商家、政府的決策,怎樣產生競爭力,而是為了改進產品、提高服務,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市場調查之所以有強大的生命力,就在於它存在的這種永恆價值。現代營銷,正是以消費者獲得的價值為一切產生
經營的目標的,企業競爭也是通過提高消費者滿意度而獲得顧客的認可,從而獲得銷售的利潤。當然,沒有現代營銷觀念的管理者,出發點就沒有這么高,為了賺錢才搞市場調查,有的企業動輒調查競爭者的財務信息、技術機密等,這些都是傳統的、落後的所謂營銷,是現代市場所難容的。
在我看來,市場調查不僅僅是簡單的溝通生產與消費的橋梁、紐帶,提升產品和服務效果的解決之道,更是如開掘金礦一樣的工程。因為消費意願和民意一樣是充滿變化的,是現代社會豐富多彩的需求與創意源泉。一切創新均來源於對需求和差異的滿足。市場調查則是發現需求、洞悉變化的利器。所以,市場調查是淘金一樣的工作,為企業,更為消費者。
生生不息的生活,是市場調查者探尋、追求的源泉與天地,更上一層樓的美好生活更是市場調查工作者不斷探索、科學創造的成果。正是這些價值,使很多人一旦進入市場調查行業就不想離開的原因。
⑹ 關於優惠券對於消費者權益
我也很喜歡
已使用優惠券背面
不退還
這是不是嚴重侵犯了消費者的權利和利益,恕不另行通知單方面取消合同的銷售...... /> >但也需要錢和取消的折扣券
有人理解消費者的利益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