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柯達公司市場戰略及失敗原因
首先數碼相機就是柯達發明的. 擁有很多數碼成像方面的專利.但柯達公司全力推膠卷技術.(膠卷技術全球絕對第一.給柯達公司帶來了超額利潤).所以本身只把數碼成像技術當成儲備技術.
反之日系相機廠商在膠卷市場拼不過柯達.則看重數碼成像技術全力以赴.日系相機廠商在研發上下了苦功夫.佳能的鏡頭防抖技術. 科美的CCD防抖.(科美後來被索尼收購)尼康的同底疊加技術等.終於超過柯達.
另一點日系相機手感很好.設計的按鍵很科學.使用特別方便.
柯達的畫質很好.但是使用不太方便.按鍵設計的不科學
Ⅱ 市場調查案例分析
1.消費群體的特點
2.周邊環境存在的競爭
3.購物中心的定位
以上幾個方面是個人的拙見,見笑了.
Ⅲ 一個市場調查案例分析題
首先:
委託顧客的描述是不足夠清晰和明確和詳盡的。
然後:
實現團隊的研究專方法屬和分類方法是可斟酌的應最科學邏輯。
最後:
一般的大型商場有400萬種商品。
最大的加油站連鎖店經銷商有較做雪佛龍的,是否同一。?
應有伴侶品至。
Ⅳ 市場調研與預測案例分析題!
你應該是找數據吧,數據去行業經濟門戶前瞻網,希望對你有幫助
Ⅳ 管理學案例分析 急急急急急!!
管理案例分析:柯達與富士的龍虎鬥
發布: 2009-11-11 15:50 | 作者: cherish | 來源: 中華管理學習網 | 查看: 15次
在當今世界彩色膠片市場上,有美國柯達和日本富士兩家公司在爭雄。本文全面解析了富士公司是如何趁奧運特權之勢,占據國內大部分市場,給柯達帶來的巨大沖擊。以供高校工商管理教學和工商管理案例知識需求者閱讀參考。
富士公司自1984年取得「第23屆奧運會專用膠卷」特權後,目前更以咄咄逼人的態勢,硒b與柯達爭奪世界上的每一1個顧客。柯達的霸主地位受到了嚴重的挑戰。而在70年代,柯達曾壟斷了彩色膠片市場的90%。柯達何以落得今天的境地?
直到80年代中期,日本富士公司的產品大部分在國內市場銷營,占日本市場銷售量的80%。柯達公司為了使自己的產品打入了本市場,進行了大量的調查研究。柯達很快發現,日本人對商品g遍存在重質不重價的傾向,於是制定了高價策略打響牌子,保護名譽,進而與富士競爭的戰略。他們在日本發展了交易合資企業,專門以高出富士1/2的價格推銷柯達膠片,又花了7000多萬美元在日本組建了照片精加工試驗室和開發研究所,推出膠片彩色結「構及包裝更富有日本特色的最新產品,全面地調整銷售服務和強化售後服務。經過5年的努力和競爭,柯達終於進入日本市場,這也埋下了日後富士復仇的種子。
1984年洛杉礬奧運會前夕,柯達公司的營業部主任、廣告部主任等高級職員曾十分自信地認為,依仗柯達的信譽,奧運會要選擇指定膠卷,非它莫屬。因而面對體育場外各廠商的激烈奪標戰無動於衷,甚至認為花400萬美元在奧運會上做廣告有點冤枉。所以當奧委會派人來聯系時,柯達公司的官員們討價還價、盛氣凌人,還要求組委會降低贊助費。這樣,一晃半年就過去了。
富士公司乘虛而入,出價700萬美元,爭取到了奧運會指定彩色膠片的專用權。此後,富士公司傾盡全力展開了強大的奧運攻勢,奧運會賽場周圍富士的標志鋪天蓋地,膠卷的包裝紙換上了印有「奧運專用」字樣的新包裝,各比賽場館遍設服務中心,一天可沖洗13000膠卷的設備和人力已准備就緒,准備在奧運會期間沖洗膠卷20萬個。承辦放大剪輯業務的網點到處可見,富士攝影展也連續舉行。富士公司的負責人公開表示,要讓參加奧運會的各國運動員、觀眾能在奧運會上時時處處看到富士標志。
富士公司強大的宣傳攻勢,給柯達帶來了巨大的沖擊,銷售量銳減,利潤大幅度下降,也引起了整個柯達公司的震驚,於是立即召開董事會研究對策。會上,一些董事指責營業部主任和廣告部主任缺乏戰略眼光,貽誤戰機,致使柯達陷入被動廣告部主任為此而被撤職。董事會還採取緊急措施,撥款1000萬美元大做廣告,並在美國各地公路邊樹起了巨幅廣告牌,以圖亡羊補牢,挽回損失。該公司還聘請世界著名運動員大做廣告,並主動資助美國奧委會和運動員,贈給300名美國運動員每人一架特別「柯達」照相機。這些舉措,對挽回柯達經濟和名譽上的損失,起到了一定的補救作用。但畢競良機已失,為時已晚。自此,世界膠卷市場上柯達獨步江湖的昔日風采已不可能重現,世界膠卷市場開始了柯達、富士兩雄爭霸的新時代。
更多工商管理教學案例可查看:工商管理教學案例專題
更多電子商務教學案例可查看:電子商務教學案例專題
更多電子政務教學案例可查看:電子政務教學案例專題
更多綜合物流教學案例可查看:綜合物流教學案例專題
更多市場營銷教學案例可查看:市場營銷教學案例專題
更多國際貿易教學案例可查看:國際貿易教學案例專題
Ⅵ 如何寫市場調查報告或案例分析
市場調查報告寫作http://hi..com/boechina/blog/item/76a5047b65b337f40ad18788.html
知識要點
●市場調查報告的用途。●市場調查報告的基本要素。●市場調查報告的結構和寫法。●市場調查報告的寫作要領。
能力要求●學會用比較完美的寫作形式准確表達市場調查研究的成果。
案例賞析
男人長鬍子,因而要刮鬍子;女人不長鬍子,自然也就不必刮鬍子。然而,美國的吉利公司卻把「刮鬍刀」推銷給女人,居然大獲成功。
吉利公司創建於1901年,其產品因使男人刮鬍子變得方便、舒適、安全而大受歡迎。進入20世紀70年代,吉利公司的銷售額已達20億美元,成為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然而吉利公司的領導者並不以此滿足,而是想方設法繼續拓展市場,爭取更多用戶。就在1974年,公司提出了面向婦女的專用「刮毛刀」。
這一決策看似荒謬,卻是建立在堅實可靠的市場調查的基礎之上的。
吉利公司先用一年的時間進行了周密的市場調查,發現在美國30歲以上的婦女中,有65%的人為保持美好形象,要定期刮除腿毛和腋毛。這些婦女之中,除使用電動刮鬍刀和脫毛劑之外,主要靠購買各種男用刮鬍刀來滿足此項需要,一年在這方面的花費高達7500萬美元。相比之下,美國婦女一年花在眉筆和眼影上的錢僅有6300萬美元,染發劑5500萬美元。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極有潛力的市場。
根據市場調查結果,吉利公司精心設計了新產品,它的刀頭部分和男用刮鬍刀並無兩樣,採用一次性使用的雙層刀片,但是刀架則選用了色彩鮮艷的塑料,並將握柄改為弧形以利於婦女使用,握柄上還印壓了一朵雛菊圖案。這樣一來,新產品立即顯示了女性的特點。
為了使雛菊刮毛刀迅速佔領市場,吉利公司還擬定幾種不同的「定位觀念」到消費者之中徵求意見。這些定位觀念包括:突出刮毛刀的「雙刀刮毛」;突出其創造性的「完全適合女性需求」;強調價格的「不到50美分」;以及表明產品使用安全的「不傷玉腿」等等。
最後,公司根據多數婦女的意見,選擇了「不傷玉腿」作為推銷時突出的重點,刊登廣告進行刻意宣傳。結果,雛菊刮毛刀一炮打響,迅速暢銷全球。
這個案例說明,市場調查研究是經營決策的前提,只有充分認識市場,了解市場需求,對市場做出科學的分析判斷,決策才具有針對性,從而拓展市場,使企業興旺發達。
一、市場調查報告的用途
[例文一] ××市居民家庭飲食消費狀況調查報告
為了深入了解本市居民家庭在酒類市場及餐飲類市場的消費情況,特進行此次調查。調查由本市某大學承擔,調查時間是2001年7月至8月,調查方式為問卷式訪問調查,本次調查選取的樣本總數是2000戶。各項調查工作結束後,該大學將調查內容予以總結,其調查報告如下:
一、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
(一)樣品類屬情況。在有效樣本戶中,工人320戶,占總數比例18.2%;農民130戶,占總數比例7.4%;教師200戶,占總數比例11.4%;機關幹部190戶,占總數比例10.8%;個體戶220戶,占總數比例12.5%;經理150戶,占總數比例8.52%;科研人員50戶,占總數比例2.84%;待業戶90戶,占總數比例5.1%;醫生20戶,占總數比例1.14%;其他260戶,占總數比例14.77%。
(二)家庭收入情況。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從本市總的消費水平來看,相當一部分居民還達不到小康水平,大部分的人均收入在1000元左右,樣本中只有約2.3%的消費者收入在2000元以上。因此,可以初步得出結論,本市總的消費水平較低,商家在定價的時候要特別慎重。
二、專門調查部分
(一)酒類產品的消費情況
1、白酒比紅酒消費量大。分析其原因,一是白酒除了顧客自己消費以外,用於送禮的較多,而紅酒主要用於自己消費;二是商家做廣告也多數是白酒廣告,紅酒的廣告很少。這直接導致白酒的市場大於紅酒的市場。
2、白酒消費多元化。
(1)從買白酒的用途來看,約52.84%的消費者用來自己消費,約27.84%的消費者用來送禮,其餘的是隨機性很大的消費者。
買酒用於自己消費的消費者,其價格大部分在20元以下,其中10元以下的約佔26.7%,10~20元的佔22.73%,從品牌上來說,稻花香、洋河、湯溝酒相對看好,尤其是湯溝酒,約佔18.75%,這也許跟消費者的地方情結有關。從紅酒的消費情況來看,大部分價格也都集中在10~20元之間,其中,10元以下的佔10.23%,價格檔次越高,購買力相對越低。從品牌上來說,以花果山、張裕、山楂酒為主。
送禮者所購買的白酒其價格大部分選擇在80~150元之間(約28.4%),約有15.34%的消費者選擇150元以上。這樣,生產廠商的定價和包裝策略就有了依據,定價要合理,又要有好的包裝,才能增大銷售量。從品牌的選擇來看,約有21.59%的消費者選擇五糧液,10.795%的消費者選擇茅台,另外對紅酒的調查顯示,約有10.2%的消費者選擇40~80元的價位,選擇80元以上的約5.11%。總之,從以上的消費情況來看,消費者的消費水平基本上決定了酒類市場的規模。
(2)購買因素比較鮮明,調查資料顯示,消費者關注的因素依次為價格、品牌、質量、包裝、廣告、酒精度,這樣就可以得出結論,生產廠商的合理定價是十分重要的,創名牌、求質量、巧包裝、做好廣告也很重要。
(3)顧客忠誠度調查表明,經常換品牌的消費者占樣本總數的32.95%,偶爾換的佔43.75%,對新品牌的酒持喜歡態度的占樣本總數的32.39%,持無所謂態度的佔52.27%,明確表示不喜歡的佔3.4%。可以看出,一旦某個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形成,是很難改變的,因此,廠商應在樹立企業形象、爭創名牌上狠下功夫,這對企業的發展十分重要。
(4)動因分析。主要在於消費者自己的選擇,其次是廣告宣傳,然後是親友介紹,最後才是營業員推薦。不難發現,怎樣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對於企業來說是關鍵,怎樣做好廣告宣傳,消費者的口碑如何建立,將直接影響酒類市場的規模。而對於商家來說,營業員的素質也應重視,因為其對酒類產品的銷售有著一定的影響作用。
(二)飲食類產品的消費情況。
本次調查主要針對一些飲食消費場所和消費者比較喜歡的飲食進行,調查表明,消費有以下幾個重要特點:
1、消費者認為最好的酒店不是最佳選擇,而最常去的酒店往往又不是最好的酒店,消費者最常去的酒店大部分是中檔的,這與本市居民的消費水平是相適應的,現將幾個主要酒店比較如下:
泰福大酒店是大家最看好的,約有31.82%的消費者選擇它,其次是望海樓和明珠大酒店,都是10.23%,然後是錦花賓館。調查中我們發現,雲天賓館雖然說是比較好的,但由於這個賓館的特殊性,只有舉辦大型會議時使用,或者是貴賓、政府政要才可以進入,所以調查中作為普通消費者的調查對象很少會選擇雲天賓館。
2、消費者大多選擇在自己工作或住所的周圍,有一定的區域性。雖然在酒店的選擇上有很大的隨機性,但也並非絕對如此,例如,長城酒樓、淮揚酒樓,也有一定的遠距離消費者惠顧。
3、消費者追求時尚消費,如對手抓龍蝦、糖醋排骨、糖醋裡脊、宮爆雞丁的消費比較多,特別是手抓龍蝦,在調查樣本總數中約佔26.14%,以絕對優勢佔領餐飲類市場。
4、近年來,海鮮與火鍋成為市民飲食市場的兩個亮點,市場潛力很大,目前的消費量也很大。調查顯示,表示喜歡海鮮的占樣本總數的60.8%,喜歡火鍋的約佔51.14%,在對季節的調查中,喜歡在夏季吃火鍋的約有81.83%,在冬天的約為36.93%,火鍋不但在冬季有很大的市場,在夏季也有較大的市場潛力。目前,本市的火鍋店和海鮮館遍布街頭,形成居民消費的一大景觀和特色。
三、結論和建議
............................
Ⅶ 通過案例分析了解市場調查在企業營銷中的作用
看看這個案例!!
自動洗碗機是一種先進的家庭廚房用品。當電冰箱、洗衣機大量進入尋常百姓家,市場飽和後,製造商揣摸消費者心理,推出洗碗機,意在減輕人們的家務勞動負擔,適應現代人的快節奏。然而,當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率先將自動洗碗機投向市場時,等待他們的並不是蜂擁而至的消費者,「門前冷落鞍馬稀」的局面真是出人意料。
爾後,公司的營銷策劃專家寄希望於廣告媒體,實施心理上的輪番「轟炸」,消費者總會認識到自動洗碗機的價值的。於是,
①該電器公司在各種報紙、雜志、廣播和電視上反復廣而告之,「洗碗機比用手洗更衛生,因為可以用高溫水來殺死細菌」。
②該電器公司甚至細菌越小,消費者產生的恐懼就越大。他們就創造性地用電視畫面放大細菌的丑惡現象,使消費者產生恐懼。
③該電器公司還宣傳自動洗碗機清洗餐具的能力,在電視廣告里示範表演了清洗因烘烤食品而被弄得一塌糊塗的盤子的過程。努力後的結果如何呢?「高招」用盡,市場依舊,消費者對洗碗機仍是敬而遠之。從商業渠道反饋來的信息極為不妙,新上市的洗碗機很有可能在其試銷期內夭折。自動洗碗機的設計構思和生產質量都是無可挑剔的,但為什麼一上市就遭此冷遇呢?消費者究竟是怎樣想的呢?
第一,傳統價值觀念的作祟,消費者對新東西的偏見,技術上的無知,消費者的風險和消費能力的差距,使自動洗碗機難以成為暢銷產品。①持傳統觀念的消費者認為,男人和十幾歲的孩子都能洗碗,自動洗碗機在家庭中幾乎沒有什麼用處,即使使用它也不見得比手工洗得好。②家庭主婦則認為,自動洗碗機這種華而不實的「玩意兒」有損「勤勞能乾的家庭主婦」的形象。③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家庭之三、四口人,吃頓飯不過洗七、八個碗和盤子而已,你讓他花上千元買台耗電數百瓦的洗碗機去省那點舉手之勞,消費者怎麼算怎麼劃不來。
第二,有些追趕潮流的消費者倒是願意買洗碗機以換取生活方便,但①機器洗碗事先要做許多准備工作,這樣費時費事又增添了不少麻煩,到最後還不如手工洗來得快。②家庭廚房窄小,安裝困難也使消費者望「機」興嘆!③一些消費者雖然欣賞洗碗機,但認為它的價值難以接受。
第三,自動洗碗機單一的功能、復雜的結構、較多的耗電量和較高的價值也是它不能市場化、大眾化的原因之一。
[試析]結合通用公司自動洗碗機在市場上遭冷遇的原因,談談對企業營銷的啟示。
[分析]通用公司自動洗碗機在市場上遭冷遇給我們的啟示如下:企業的營銷必須要以滿足消費者的需要為前提,企業的一切活動都必須以消費者為中心。唯有能滿足消費者需要的企業,才能獲得消費者的支持,才能實現企業的目標。也許許多患有「近視症」的營銷者執迷不悟,仍目光短淺的認為只要生產出好產品,絕對不怕沒有銷路。奉勸執迷不悟者以壯士斷腕的做法毅然決然放棄舊思想,樹立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營銷觀念。只有如此,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我空間里還有很多關於市調的營銷案例,歡迎你閱讀!!
Ⅷ 市場營銷策劃案例分析
(1)索尼提出的「創造市場」的本質是創造消費者需求。在這之前是賣方市場內,企業賣什容么,消費者買什麼,所以上市前柯達佔領的絕對的市場份額,他們不思創新,不思進取,安於現狀,索尼為了打開市場局面做了一個有差異的營銷,針對受眾群體劃分產品應用范圍,比如傻瓜照相機等產品。逐步搶佔了柯達的市場份額,有了品牌知名度。獲得了更多的利潤。這一口號實際上是是企業根據市場現狀提出的一種服務理念。
(2)企業想要讓市場跟我們走,首先要做的是最基礎的工作,一方面是有很可觀的消費者的支持,一方面是有很高的品牌知名度。兩者缺一不可,然後才能實施其它的策略或者是理念。包括產品的更新換代,質量的保障,營銷團隊的工作,後勤服務的保障。一系列的配套設施必須是建全的。讓市場跟我們,在當今的市場環境中,也就中國石油能說出這種話來,或者生產原子彈的廠家能說出這種來。
(3)這一案例對我的啟示是出題者絕對是一個狗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