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中國粘膠纖維市場調查報告

中國粘膠纖維市場調查報告

發布時間:2022-01-01 21:15:10

⑴ 中國橡膠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

一年多來,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給世界橡膠工業帶來了極為嚴重的影響,許多發達國家的橡膠消耗量都有大幅下降,唯獨中國逆勢而上,呈現一枝獨秀的亮麗風景,全球橡膠工業的重心也正向亞洲轉移。
權威機構IRSG最新公布的數字顯示,去年前三季度世界橡膠消耗量為1577.1萬噸,同比下降10.6%;產量為1574.2萬噸,同比下降10.1%。世界前10位橡膠消耗國中,中國橡膠消耗量為601.1萬噸,增長20.1%,佔全球的38%;美國為151.1萬噸,下降26.8%;日本為108.3萬噸,下降29.7%;印度為90.2萬噸,增長2.2%;巴西為50.7萬噸,下降24.3%;德國為44.5萬噸,下降26.2%;韓國為40.3萬噸,下降23.8%。

在橡膠生產方面,中國的表現也引人關注。前三季度中國合成橡膠產量為212萬噸,同比增長23.3%,佔世界的23.7%;美國為145萬噸,下降21.3%;日本為91萬噸,下降27.8%;韓國為82萬噸,增長5.1%;俄羅斯為73.2萬噸,下降22.1%。中國天然橡膠產量增長12.5%,以41萬噸超過越南前進至世界第5位。位居世界第1~4位的分別是泰國,214.9萬噸,下降8.9%;印尼,198.7萬噸,下降7.3%;馬來西亞,61.8萬噸,下降29.2%;印度,53.6萬噸,下降10.8%。

估計2009年全年世界橡膠實際消耗量可達2060萬噸左右,比上年下降9.1%;橡膠產量2090萬噸,下降8.4%。全球橡膠工業在遭到金融危機嚴重沖擊後,將進一步向亞洲新興國家地區傾斜。目前亞洲已成為全球橡膠生產和消耗的中心地區。世界前10位橡膠消耗國亞洲已佔到7家,消耗量佔到60%以上;前10位合成橡膠生產國一半在亞洲,產量佔全球總產量的48%,僅中日韓三國就佔45%;天然橡膠生產92%集中在亞洲,而泰國、印尼和馬來西亞三國又占至全球的70%。

2009年中國率先走出世界金融危機陰霾,GDP增速達到8.7%,汽車產銷量超過1370萬輛,更給橡膠工業帶來新的生機。2010年將是中國橡膠工業迎來更大發展機遇的一年,橡膠消耗量有望接近700萬噸。

2010年中國合成橡膠產能將超過300萬噸。齊魯石化新建的10萬噸/年乳聚丁苯橡膠裝置已投產,合計能力達30萬噸/年;蘭州石化除10萬噸/年的新乳聚丁苯橡膠投入運行之外,又有5萬噸/年丁腈橡膠裝置建成;巴陵石化的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橡膠(SBS)由年產12萬噸/年能力擴至20萬噸/年,總產能為23萬噸/年;新疆獨山子石化新建的18萬噸/年裝置開始生產,總產能為23萬噸/年;四川的15萬噸/年順丁橡膠和遼寧撫順的20萬噸/年乳聚丁苯橡膠即將建成;山西合成橡膠在原有3萬噸/年氯丁橡膠生產線基礎上,又新添了3萬噸/年新裝置。此外,普利司通惠州合成橡膠5萬噸/年溶聚丁苯橡膠和申華化學南通的5萬噸/年順丁橡膠新裝置也加入了生產行列。

與此同時,中國天然橡膠產量今年有望達到65萬噸,橡膠種植面積由3年前的68萬公頃擴大至93萬公頃。
中國企業走出去種膠也開始取得很大成果,以雲南橡膠投資有限公司為首的大小30多家企業在寮國和緬甸建設天然橡膠園,廣東、海南農墾企業也在泰國、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等國投資建設天然橡膠園,數量已達30~40家。僅海南農墾橡膠有限公司一家在境外的種植面積即有20萬畝,每年可加工天然橡膠2萬噸。此外,中國主要輪胎生產基地山東,為謀求輪胎原料的自供比,也在產膠國投資自建橡膠園。
國內外業界普遍認為,中國正在由世界橡膠工業大國發展成為世界橡膠工業強國,市場前景可期

橡膠行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之一,不僅為人們提供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日用、醫用等輕工橡膠產品,而且向採掘、交通、建築、機械、電子等重工業和新興產業提供各種橡膠制生產設備或橡膠部件。橡膠在國民經濟中是一種非常重要、不可替代的戰略性物資。當前,世界經濟格局正在發生變化,中國橡膠工業發展面臨著調整、轉型、重組的考驗,如何順應變化,調整結構,促進我國橡膠工業走出逆境,平穩健康地發展,成為人們關心的話題。

由橡膠大國向橡膠強國邁進

世界上天然橡膠的使用是1493年由哥倫布所發現,但直到1839年固特異發現硫磺可使橡膠交聯,才使橡膠有了使用價值,從此誕生了世界橡膠工業。橡膠工業是隨著汽車工業發展起來的,如今已成為許多發達國家重要的傳統產業。

同許多發達國家一樣,隨著近年來中國汽車工業的飛速發展,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天然橡膠消費和進口國。2009年,中國橡膠消費量達到588萬噸,連續8年位居世界首位,佔世界橡膠消費量的26%以上,主要橡膠產品產量在世界名列前茅。尤其是2009年國家相繼出台擴大內需的政策,使我國橡膠產業不僅經受住了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頂住了輪胎特保案的考驗,還取得了超出預期的發展。

2009年,中國橡膠工業完成總產值略高於2008年,出口交貨值略低於2008年,利稅高於2008年。據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力車胎、膠管膠帶、製品、膠鞋、乳膠、炭黑、廢橡膠綜合利用、輪胎模具等九個分會247家重點會員企業的統計,2010年1月份共完成工業總產值175.7億元,同比增長107.2%;出口交貨值41.4億元,同比增長47.4%;實現銷售收入167.95億元,同比增長96.1%;實現利潤總額7.09億元,銷售利潤率4.22%,同比增長6個百分點;實現利稅總額10.8億元,同比增長357.3%。

在國際金融危機中,中國汽車市場的一枝獨秀,大大拉動了橡膠工業的發展,從而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世界橡膠研究組織秘書長埃文斯日前在中國表示,隨著中國成為天然膠、合成膠的主要消費國,其生產及需求模式將對全球橡膠工業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國內外業界普遍認為,中國橡膠工業正在由世界橡膠工業大國發展成為世界橡膠工業強國,市場前景可期。

盡管如此,一些專家也指出,今年橡膠行業仍有諸多困難需要克服。一是輸美輪胎特保案對我國輪胎出口的不良影響將顯現,加之歐盟對輪胎實行環保壁壘,出口形勢不容樂觀。二是大宗原材料在國際炒家的炒作下一再暴漲,將大量吞噬企業的利潤。三是世界輪胎等橡膠產品市場沒有明顯回暖,中國以投資拉動內需,刺激經濟的政策已經出現放緩的信號,而以消費拉動內需增長的態勢還遠未形成。四是以低碳經濟為首的一系列技術壁壘已經擺在企業面前。此外,最近豐田等汽車廠家的「召回門」也為企業的擴張之路敲響了警鍾,企業如何在保證產品安全、質量前提下進行數量上的擴張,真正做大做強,這應當引起中國企業的關注。

橡膠市場發展具有堅實的支撐

盡管外部環境不利因素很多,使中國橡膠工業面臨自身經濟發展轉型和外部市場環境復雜多變的雙重考驗,但今年也是蘊含著更大希望和更多機遇的一年。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2010年將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為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仍堅持擴大內需特別是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國家將繼續實施鼓勵汽車行業發展的舉措,橡膠工業與之密切相關,汽車工業的發展將是今年輪胎等汽車橡膠產品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拉動因素。專家介紹說,汽車橡膠製品約占汽車總成本的6%左右。全球每年消耗生膠量的70%以上都用於汽車行業,其中60%用於輪胎,40%用於汽車橡膠製品。而資料顯示,2008年全球千人平均汽車擁有量為140輛,其中歐洲國家平均擁有500多輛,美國擁有800多輛,而我國不足40輛,因此我國汽車市場的潛力還很大。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顧翔華表示,由於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2010年汽車增長可達10%—15%,產量或達1500萬輛。

另外,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和機場建設等基本建設項目的繼續實施,將進一步促進對輪胎、膠管膠帶、工程橡膠產品的需求。特別是國家進一步加強對「三農」的支持,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推進城鎮化作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持久動力,繼續汽車、摩托車等下鄉活動,將進一步推動各種橡膠產品的需求。為此,中國橡膠工業協會預計,2010年盡管中國橡膠需求有所減弱,但橡膠消費量仍將達到630萬噸。

調整結構是關鍵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會長范仁德認為,後危機時期世界經濟格局正在發生變化,中國橡膠工業發展面臨著調整、轉型、重組的考驗,為適應國內外市場的變化,促進我國橡膠工業走出逆境,平穩健康地發展,企業必須要在調整產業結構上下功夫。一是調整增長方式結構。從粗放型數量能力的增長,調整為技術型質量的提高。二是調整產品結構。從中低檔產品調整為中高檔產品,增加節能、環保、智能等橡膠產品的比例,培育中國名牌乃至世界名牌。三是調整市場結構。從單一市場調整為市場多元化,開發國內新市場,重視農村市場需求。從過分依賴出口,調整為以國內市場為主。國外市場力求多元化,穩定美、歐、日等傳統市場,擴大非洲、南美、東歐、東盟等新興市場。四是優化結構。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推動進出口結構轉型。一方面要抑制低附加值產品出口過快增長;另一方面在充分發揮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比較優勢的基礎上,採取措施優化產業結構和提高技術水平,實現出口商品向中高技術加工和較高附加值的集約型方向轉變。五是調整企業結構,從小而多,調整為大而強,提高企業競爭能力。

走低碳經濟道路

據了解,輪胎滾動阻力是影響碳排放的主要因素之一,滾動阻力每減少20%,每百千米二氧化碳排放就可減少400克,隨著家庭轎車的快速普及,消費者對車輛燃油經濟性的重視已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橡膠工業與發展低碳經濟關系密切。橡膠原材料大部分以化石能源為原料,如合成膠、炭黑、纖維材料等,這種原料構成決定了橡膠工業必須走節能減排、低碳經濟的道路。

為此,范仁德提出,減少化石能源的比例,支持天然膠種植。他說,植樹造林不僅綠化生態環境,而且是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生物固碳、擴大碳匯、減緩溫室效應、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最經濟的的途徑之一。建議國家支持國內天然膠企業擴大種植面積或者「走出去」種植天然膠,提高其產量和質量,積極推動杜仲膠等「新興天然膠」產業的發展,同時提高天然膠的使用量。

此外,橡膠工業還應通過科技創新,調整產品結構,滿足汽車工業等領域的低碳化要求,如開發、生產適合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的輪胎及低耗油輪胎,應用熱塑性彈性體等新材料開發製造汽車用密封、減震等製品,提高汽車用傳送帶的效率,開發生產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工業需要的橡膠產品。同時,加快環保橡膠填充油的研發與應用,為綠色輪胎製造提供技術保障,並大力開展廢舊輪胎等橡膠產品的回收和再生利用。

據南通回力橡膠有限公司董事長倪雪文介紹,中國再生橡膠工業發展60年來,回收利用廢舊橡膠近3000萬噸,為社會創造價值500多億元,節約和替代原生橡膠900多萬噸,我國自主開發的「廢橡膠動態脫硫新工藝技術」不僅在國內迅速成功推廣,並走出國門,為世界廢橡膠綜合利用,解決「黑色污染」和發展橡膠工業循環經濟做出了積極貢獻。在我國天然橡膠75%、合成橡膠46%依賴進口情況下,3噸再生橡膠可以替代1噸天然橡膠。2008年我國利用廢舊橡膠生產再生橡膠245萬噸,相當於為橡膠工業提供了80多萬噸寶貴的天然橡膠資源,比我國全年的天然橡膠產量還要多。按正常年份的價格,進口1噸天然橡膠需2200元美元左右,僅這一項計算每年可為國家節約外匯17.6億美元以上。他預計,2010年全國再生橡膠產量為270萬噸,增幅將達8%以上,作為變廢為寶的可利用再生資源,發展前景廣闊。

⑵ 2021年粘膠纖維會大漲嗎

2021年的粘膠纖維有可能會達成,現在需要粘膠纖維的地方越來越多,口罩用的就是這種材料,所以應該會大漲。

⑶ 粘膠纖維發展史

我國第一家粘膠短纖維生產工廠,是1939年日本「東洋紡」在丹東建的粘膠短纖維廠。它曾號稱日產10噸纖維,實際上只有幾噸。後因戰爭影響於1945年停產。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於1956年開始復工建廠,1957年恢復生產,規模很小,年產僅1500噸左右。

1947年,我國上海辦了一家人造絲企業,引進法國紡絲機,但一直並未生產。1956年,我國引進東歐(德國)設備和技術,在保定正式建人造長絲廠,年產人造絲達5000噸。從此我國有了「半連續紡絲機」(該紡絲機是中性紡絲),這種機型在我國加工製造一直延用到現在,成為我國粘膠長絲的主力設備。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我國還引進了蘇聯的技術,仿製了R531型紡絲機,分別在丹東、南京、新鄉、杭州四個粘膠廠使用。隨後,我國一共建了粘膠長絲生產廠13家,粘膠短纖維生產廠20多家,為我國奠定了粘膠纖維生產的基礎。

在上世紀70年代,由於世界上合成纖維的潮流,幾乎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合成纖維上,從而使粘膠纖維的發展出現了停頓。直到80年代對粘膠纖維又有了新認識,才又重新有了較大發展。

在粘膠纖維發展的過程中,從技術上講,是一個學習國際先進技術的過程。20世紀50、60年代學習蘇聯、東歐的技術,並成套模仿他們的設備,在中國發展。這時候的技術主要特徵是單線能力小,設備台次多,自動化程度差。直到80年代,丹東化纖廠等從德國引進成套的閃蒸技術和設備;90年代九江化纖廠又成套引進瑞士毛瑞爾的技術和設備;唐山化纖廠又繼而引進了奧地利蘭精的成套設備和技術;以後又有好幾家化纖廠引進了義大利斯尼亞的連續紡絲機及技術;與此同時,在環保方面引進了毛瑞爾的廢氣治理裝置和蘭精的廢氣治理裝置;直到2003年丹東化纖公司又引進了日本東洋紡的高濕模量纖維(波里諾西克纖維)的技術和設備。

在這一系列的引進過程中,我國的同行對世界上幾乎所有先進的粘膠纖維企業都有了考察和了解,從他們那裡我們也學到了很多東西。通過上述引進,我們實現了單機產能大,單線產量高,自動化水平高,並對這些設備基本上都實現了國產化,對我國粘膠纖維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引進和仿造的過程中,我們的重大缺陷就是在我們引進國外技術後,缺少研究和提高,更談不上有哪一塊技術是我們自己的新技術,從技術上講我們還是處於模仿階段,所生產的纖維在國際市場也屬於較低的檔次。

我國粘膠纖維工廠的布局,由於受當年計劃經濟的影響,在全國大大小小約40家工廠(長絲最多時16個工廠,短絲32個工廠)現已有一些小廠停產,它們被分布在全國20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其中大多為一些不具規模的小廠,即使在國內算是大廠的粘膠纖維企業,在國際上也只能算是中型工廠。

日本在上世紀40年代就進行了結構調整,從33家公司48個工廠逐步調整為5家公司6個工廠,這幾家化纖公司又分別與大商社取得固定聯系,而商社又是由幾個財團做後盾,這就將生產企業、商社、財團聯系在一起,使得企業不僅有強大的經濟後盾,也有國內外商貿上的渠道。

世界上許多化纖行業都在重組,以強化競爭力,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我國粘膠纖維亟待資產重組,進行結構調整做到,組建大集團,壯大經濟實力;形成幾個較具規模的垂直產業鏈(從原料供應、纖維生產、紡織染整、服裝設計製作、模特隊、科研開發機構);強化交流協調能力,避免重復研究開發,統一對外(國外市場);以迎接未來發展的挑戰。

⑷ 中國成人用品行業調研報告

《2021-2027全球及中國女性性用具行業研究及十四五規劃分析報告》

2019年,全球女性性用具市場規模達到了xx億元,預計2026年可以達到xx億元,年復合增長率(CAGR)為xx%。中國市場規模增長快速,預計將由2020年的XX億元增長到2027年的XX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XX%(2020-2026)。
本報告研究「十三五」期間全球及中國市場女性性用具的供給和需求情況,以及「十四五」期間行業發展預測。重點分析全球主要地區女性性用具的的產能、產量、銷量、收入和增長潛力,歷史數據2016-2020年,預測數據2021-2027年。
本文同時著重分析女性性用具行業競爭格局,包括全球市場主要廠商競爭格局和中國本土市場主要廠商競爭格局,重點分析全球主要廠商女性性用具產能、產量、產值、價格和市場份額,全球女性性用具產地分布情況、中國女性性用具進出口情況以及行業並購情況等。
此外針對女性性用具行業產品分類、應用、行業政策、產業鏈、生產模式、銷售模式、行業發展有利因素、不利因素和進入壁壘也做了詳細分析。【報告篇幅】:149【報告圖表數】:199【報告出版時間】:2021年1月

⑸ 粘膠纖維的優缺點

優點:

1、 粘膠具有很好的吸濕性(平凡化纖中它的吸濕性是最強的)、透氣性,穿著安寧感好;

2、粘膠織品光潔柔軟,有絲綢感,手感滑爽,具有精良的染色性,並且不易褪色;

普通粘膠纖維吸濕性好,易於染色,不易起靜電,有較好的可紡性能。短纖維可以純紡,也可以與其他紡織纖維混紡,織物柔軟、光滑、透氣性,穿著舒適,染色後色澤鮮艷、色牢度好。適宜於製作內衣、外衣和各種裝飾用品。長絲織物質地輕薄,除適用作衣料外還可織制被面和裝飾織物。但是粘膠纖維的缺點是牢度較差,濕模量較低,縮水率較高而且容易變形,彈性和耐磨性較差。

(5)中國粘膠纖維市場調查報告擴展閱讀:

缺點:

1、粘膠纖維手感重,彈性差並且容易褶皺,且不挺括;

2、不耐水洗、不耐磨、容易起毛、尺寸穩固性差,縮水率高;

3、不耐鹼不耐酸。

⑹ 市場調查報告格式

市場調來研報告主要包源括三個方面,像開篇部分、主體部分、附件部分
(一)調研報告格式
1、開篇部分

包括:封面、題目、目錄和摘要(調研目的、問題的描述、處理問題的途徑、所採用的方案設計)。
2、主體部分

包括:引言(問題的背景、表述、處理問題的基本途徑)、調研方案設計、調研實施、數據分析、調研結果、結論、說明和建議等。
3、附件部分

包括:調查問卷、圖表、有關計算細節或技術說明、參考文獻等。

⑺ 粘膠纖維的優缺點分別是什麼

優點:

1、手感柔軟光澤好,粘膠纖維像棉纖維一樣柔軟,絲纖維一樣光滑。

2、吸濕性、透氣性良好,粘膠纖維的基本化學成份與棉纖維相同,因此,它的一些性能和棉纖維接近,不同的是它的吸濕性與透氣性比棉纖維好,可以說它是所有化學纖維中吸濕性與透氣性最好的一種。

3、染色性能好,由於粘膠纖維吸濕性較強,所以粘膠纖維比棉纖維更容易上色,色彩純正、艷麗,色譜也最齊全。

4、具有超強的抗靜電性能,不會產生附著在身體上的感覺,因而十分滑爽,特別適合運動穿著。其含濕率最符合人體皮膚的生理要求,具有良好的透氣性和調濕功能,被稱為 「會呼吸的面料」。

缺點:

1、粘膠纖維手感重,彈性差並且容易褶皺,且不挺括;

2、不耐水洗、不耐磨、容易起毛、尺寸穩固性差,縮水率高;

3、不耐鹼不耐酸。

(7)中國粘膠纖維市場調查報告擴展閱讀:

清洗粘膠纖維材質的注意事項:

1.該類面料遇水發硬,洗滌時要輕柔,以免起毛或裂口。

2.用中性洗滌劑或低鹼洗滌劑,洗滌液溫度不能超過35℃。

3.洗後排水時應把衣服疊起來,大把擠掉水分,切忌擰絞,以免變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粘膠纖維

⑻ 國內生產粘膠纖維的大型企業有那幾家

我國第一家粘膠短纖維生產工廠,是1939年日本「東洋紡」在丹東建的粘膠短...我國的同行對世界上幾乎所有先進的粘膠纖維企業都有了考察和了解,從他們那裡...

⑼ 急!求一份市場調查報告

以《關於全市2002年電暖器市場的調查》一文為例,該市場調查報告的主體部分寫為:

1.生產情況

據調查,國內以電暖器為主要產品的生產企業為數不多,大約30多家。2002年,這些企業電暖器總產量約240.19萬台。其中年產量超過10萬台的主要有廣東美的家電廠、寧波天工實業公司……八家企業。這八家企業電暖器總產量約209.53萬台,占國內電暖器總產量的87.24%。具體數字見表一(略)

以上情況表明:雖然電暖器行業目前處於起步階段,但生產集中程度都非常高。特別是產量排行第一的廣東美的家電廠,其產量超過國內總產量的四分之一,在本行業中處於明顯的壟斷地位。

2. 銷售情況

據對北京、大連、沈陽、濟南、杭州、武漢六個城市的27家大商場的調查,2002年總銷量約為71000台。其中,銷量超過5000台的有大連商場、大連百貨大樓……五家商場,年銷售總量約44447台,佔27家銷售總量的62.2%。具體數字見表二(略)

以上情況表明:與電暖器生產的高度集中類似,電暖器銷售的集中程度也非常高。這種現象一方面反映了電暖器市場正處於開發階段, 大部分商場都把電暖器作為試銷商品經營,把電暖器作為主要商品經營的為數甚少;另一方面,雖然經銷電暖器獲得成功的商場數量不多,但這些成功者的事實至少說明,電暖器極具市場潛力,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3.各種品牌的競爭(略)

4.市場分析與展望(略)

產品與建築面積、供熱面積的分析,產品生產和銷售情況的分析(略)

5.幾點建議(略)

樓主 加分吧

閱讀全文

與中國粘膠纖維市場調查報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貸款營銷活動方案 瀏覽:723
培訓班宣傳策略方案 瀏覽:111
並非所有企業都需要網路營銷 瀏覽:26
培訓公司招生方案 瀏覽:534
廣東省教育廳市場營銷大賽 瀏覽:426
飛機主題婚禮策劃方案 瀏覽:585
泉州電子商務十條措施 瀏覽:727
市場營銷的觀念的演變過程 瀏覽:189
小學校本培訓計劃與實施方案 瀏覽:475
市場營銷創新策劃 瀏覽:46
汽車美容店產品營銷方案 瀏覽:502
市場營銷策劃的方法 瀏覽:240
超市六月促銷活動 瀏覽:23
超市新員工培訓方案 瀏覽:902
廈門大學網路教育市場營銷學試題 瀏覽:435
特產伴手禮推廣方案 瀏覽:157
培訓采購項目的售後服務方案 瀏覽:370
幼兒園冬季節日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438
師資比賽策劃方案模板 瀏覽:769
游戲商家春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