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青年文摘
1999年,中國期刊市場掀起了一股改刊熱潮,國內一些大刊紛紛加快出刊步伐,縮短刊期增加容量。在對這種新動向進行充分考察分析的基礎上,《青年文摘》於2000年4月果斷做出改月刊為半月刊的決策,並將此視為雜志「二次創業」的契機。經過認真的調查研究和積極的策劃准備,《青年文摘》推出了新穎獨特的紅綠版(上下半月刊)創意,以明快醒目的紅綠兩色作為上下半月刊的視覺標識,紅綠版作為半月刊內容定位上並無大的區別。2000年9月一打入市場即引起了業界的關注,並獲得讀者的喜愛。 隨著紅綠版發行量的交替上升,2000年12月,《青年文摘》月發行量首次突破兩百萬冊,2001年4月,刊物發行量上升到236萬冊,實現了預期設想的最理想目標。《青年文摘》的此次改刊成為2001年度國內期刊引人注目的新亮點之一,被同行稱為「《青年文摘》現象」。
B. 讀者,意林,青年文摘各有什麼特點市場定位有什麼不同哪個更適合高三啊不要復制答案!
讀者如馮小剛的風格電影高大上 意林類似本山大叔的小品 忽悠帶現實哲理 青年文摘就是國內山寨國外片子的風格
C. 青年文摘的簡介
《青年文摘》由共青團中央主管、中國青年出版總社主辦,創刊於1981年1月,自2000年起改為半月刊,是中國發行量最大的青年雜志,單期發行145-150萬冊。
辦刊宗旨: 以「宏揚先進文化,服務引導青年」為辦刊宗旨,匯萃海內外名篇佳作,是新時期青少年成長、成才、成功的心靈讀本。
風格特色: 內容觀點健康,思想厚重,表達方式新穎,青春色彩濃郁。
青年文摘》雜志是由共青團中央主管、中國青年出版總社主辦的綜合性文摘刊物,是全國發行量最大的青年雜志。自1981年創刊以來,《青年文摘》一直堅持正確的辦刊方針,不斷創新,發行量屢創新高,獲得了業界及廣大讀者的好評,曾榮獲首屆國家期刊獎、第二屆國家期刊獎提名獎,被列為中國期刊方陣的雙高期刊,被評為第一屆、第二屆百種全國重點社科期刊,實現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二十幾年來,《青年文摘》煥發出越來越強勁的生命力。
《青年文摘》是一本面向全國、以青少年為核心讀者群的文摘類綜合刊物,刊物集萃來自報紙、期刊、圖書等大眾媒體的名篇佳作,旨在為青少年打造一個豐富生動、健康向上的精神空間。刊物分上下半月刊,上半月刊紅版,下半月刊綠版。
作為中國青年出版總社的社辦期刊,《青年文摘》延續中國青年出版總社的宗旨,積極傳播科學文化知識,以「引導青年,服務青年」作為自己的辦刊理念。經過多年探索,刊物已經在內容選擇、文章風格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通俗易讀又不流於膚淺,在朴實親切的文風中達到引導青年的目的。在欄目設置上,緊貼青少年生活的各個層面,設立「成長」、「情感」 、「人生」 、「社會」 、「人物」 、「時尚」 、「視野」 、「文苑」 、「熱讀」等版塊,通過故事、講義、美文等各種形式,挖掘生活中的真善美,塑造積極向上的青年形象,弘揚社會的正義和美德。創刊以來,朴實親切、淡雅清新的風格一以貫之,啟迪性、哲理性、現代性和指導性並舉,在期刊市場中獨樹一幟。
D. 青年文摘VS讀者
《青年文摘》是一本面向全國、以青少年為核心讀者群的文摘類綜合刊物,刊物集萃來自報紙、期刊、圖書等大眾媒體的名篇佳作,旨在為青少年打造一個豐富生動、健康向上的精神空間。
《讀者》在海外華文期刊市場中也佔有很大份額,行銷世界9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美國、日本、澳大利亞、 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擁有眾多讀者,可以說,有華人的地方就有《讀者》,具有廣泛的影響力。2003年起在美國、加拿大同步印製。 《讀者》雜志多年以來,始終以弘揚人類優秀文化為己任,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堅持「博採中外、薈萃精華、啟迪思想、開闊眼界」的辦刊宗旨,遵循「選擇《讀者》,就是選擇了優秀的文化」這一辦刊理念,發掘人性中的真善美,體現人文關懷。在刊物內容及形式方面與時俱進,追求高品位、高質量,力求精品,並以其形式和內容的豐富性及多樣性,贏得了各個年齡段和不同階層讀者的喜愛與擁護。
E. 青年文摘彩版的讀者定位
國鐵傳媒和中國青年出版總社最近達成了一系列戰略協議,其中包括《青年文摘》的總發行業務。2005年伊始,發行量達250多萬份的《青年文摘》雜志正式改為旬刊,在原紅版、綠版的基礎上推出全新彩版。這是同級別、同價位刊物中的第一本全彩文摘類雜志。
目前全國共有9000多種期刊,近年《青年文摘》在整個期刊界一直名列前茅。
從內容上來講《青年文摘·彩版》力求打破文摘類期刊一貫的「心靈雞湯」模式,更加註重思想、智慧、審美;追求深度、速度、高度;崇尚淺易的文風、深刻的內涵、意外的方式和新銳的觀念,從而與《青年文摘》另兩本姊妹刊「紅版」、「綠版」遙相呼應。改版的同時在欄目創新上也令人耳目一新,如體現名家思想及筆跡的「名家手抄本」(創刊號中露面的是海岩)、摘錄各大報刊的「新」「舊」新聞、摘取並非所謂「暢銷」而真正經典圖書精華的「滯銷書摘」等。
《青年文摘》做全彩版,更能適應不同層面讀者的需求,同時也適應期刊發展的方向。《青年文摘·彩版》的目標讀者指向有品位,有個性,不甘平庸,渴望大成就的年輕人。在定價不變的基礎上,力求通過全彩色印刷的精美包裝和內容上的銳意探索,奉獻給讀者更新、更全、更值得品味的文化與精神享受。
據悉,對於《青年文摘》綠版和彩版在全國的發行,將遵循「區域劃分、整體協作」的原則,將全國市場分為四大區域,北京區域、南昌區域、西北區域、廣州區域,並以此輻射周邊城市。此次獲得總發的國鐵傳媒公司,是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的第二家書報刊總發企業。如何使國鐵傳媒真正成為《青年文摘》雜志市場營銷的另一半,《青年文摘》雜志如何穩定自身的市場份額,並通過從經營品牌到品牌經營的轉變,讓我們拭目以待。
F. 市場調查報告
之前在我要調查網上看過很多的市場調查報告,對市場調查報告有一定的了解,市場調查報告沒有固定不變的格式。市場調查報告寫作主要是依據市場調查的目的、市場調查內容、調查的結果以及主要用途來決定。
各種市場調查報告在結構上都必須包含以下幾點要點
1.標題
市場調查報告的標題即市場調查的題目。要求簡明扼要,突出調查報告的靈魂
比如《××市居民住宅消費需求調查報告》、《關於化妝品市場調查報告》
2.導言
導言的主要內容是為了說明市場調查的目的和意義,介紹市場調查工作基本概況:包括市場調查的時間、地點、內容和對象以及採用的調查方法、方式;如果為了增加調查報告的閱讀興趣,那麼我們可以選擇在導言中先引出調查結果或者是直接提出調查的問題
3.主體
這是市場調查報告中的主要內容,主體部分要客觀、全面闡述市場調查所獲得的材料、數據,用它們來說明有關問題,得出有關結論; 對有些問題、 現象要做深入分析、評論等。
4.結尾
主要是形成市場調查的基本結論,也就是對市場調查的結果作一個小結。有的調查報告還要提出對策措施,供有關決策者參考。
5,附錄的應用
有的市場調查報告還有附錄。附錄的內容一般是有關調查的統計圖表、有關材料出處、參考文獻等。
如果要進行詳細的市場調查,可以委託第三方市場調查公司為自己所需要的社會活動做科學的市場調查比如像我要調查網這樣的在線調查平台就是不錯的選擇
G. 市場調查,你看什麼雜志
讀者,青年文摘
男 26歲
H. 青年文摘的紅版和綠版有什麼區別
《青年文摘》於2000年9月起將月刊改為半月刊。上半月為紅版,下半月為綠版。紅版和綠版的特點分別是什麼?將月刊改為紅綠版的初衷和背景是什麼?改版後讀者的反映如何?是否達到了當初的目標?
1999年,中國期刊市場掀起了一股改刊熱潮,國內一些大刊紛紛加快出刊步伐,縮短刊期增加容量。在對這種新動向進行充分考察分析的基礎上,《青年文摘》於2000年4月果斷做出改月刊為半月刊的決策,並將此視為雜志「二次創業」的契機。經過認真的調查研究和積極的策劃准備,《青年文摘》推出了新穎獨特的紅綠版(上下半月刊)創意,以明快醒目的紅綠兩色作為上下半月刊的視覺標識,紅綠版作為半月刊內容定位上並無大的區別。2000年9月一打入市場即引起了業界的關注,並獲得讀者的喜愛。
隨著紅綠版發行量的交替上升,2000年12月,《青年文摘》月發行量首次突破兩百萬冊,2001年4月,刊物發行量上升到236萬冊,實現了預期設想的最理想目標。《青年文摘》的此次改刊成為2001年度國內期刊引人注目的新亮點之一,被同行稱為「《青年文摘》現象」。
I. 《青年文摘》的紅版和綠版有什麼分別
《青年文摘》於2000年9月起將月刊改為半月刊。上半月為紅版,下半月為綠版。紅版和綠版的特點分別是什麼?將月刊改為紅綠版的初衷和背景是什麼?改版後讀者的反映如何?是否達到了當初的目標?
1999年,中國期刊市場掀起了一股改刊熱潮,國內一些大刊紛紛加快出刊步伐,縮短刊期增加容量。在對這種新動向進行充分考察分析的基礎上,《青年文摘》於2000年4月果斷做出改月刊為半月刊的決策,並將此視為雜志「二次創業」的契機。經過認真的調查研究和積極的策劃准備,《青年文摘》推出了新穎獨特的紅綠版(上下半月刊)創意,以明快醒目的紅綠兩色作為上下半月刊的視覺標識,紅綠版作為半月刊內容定位上並無大的區別。2000年9月一打入市場即引起了業界的關注,並獲得讀者的喜愛。
隨著紅綠版發行量的交替上升,2000年12月,《青年文摘》月發行量首次突破兩百萬冊,2001年4月,刊物發行量上升到236萬冊,實現了預期設想的最理想目標。《青年文摘》的此次改刊成為2001年度國內期刊引人注目的新亮點之一,被同行稱為「《青年文摘》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