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中醫葯扶貧市場定位

中醫葯扶貧市場定位

發布時間:2021-09-01 20:48:27

❶ 2018年中醫葯將如何發展

據報道,1月15日,2018年全國中醫葯工作會議召開,相關負責人表示,要堅持和加強黨對中醫葯工作的領導,對標黨的十九大精神完善中醫葯發展戰略。

進一步提升中醫葯的發展質量和水平。要建優扶強110個中醫醫療和科研高地,布局建設一批區域中醫(專科)診療中心、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臨床協作試點,提升和發揮中醫葯防病治病和重大疾病防治方面的能力和優勢。

2018年,中醫葯將步入重大歷史機遇最為集中的新時期,步入「五種資源」最能有效釋放和振興發展最為有利的新時期。我們相信,中醫葯事業必將迎來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發展!

❷ 談談您對中醫葯行業的認識

醫葯行業是一個多學科先進技術和手段高度融合的高科技產業群體,涉及國民健康、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回顧我國醫葯行業近五年的發展情況,全國醫葯生產一直處於持續、穩定、快速發展階段。 2004年醫葯行業共實現利潤279.55億元,同比增長9.25%。在主要子行業中,化學葯品制劑工業實現利潤96.65億元,同比增長15.69%;化學品原料葯工業實現利潤50億元,同比下降10.95%;醫療器械工業實現利潤24.4億元,同比增長49.01%;生物制葯工業實現利潤25億元,同比增長14.22%;中成葯工業實現利潤74.39億元,同比增長11.37%。 2005年醫葯行業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4459.44億元,比上年增加近1000億元,同比增長26.19%,全年呈現持續加快的增長走勢,並創下「十五」期間醫葯行業的最高增幅。實現工業增加值1475.17億元,同比增長17.5%;新產品產值621.91億元,同比增長23.58%。累計完成化學原料葯生產123.84萬噸,同比增長36.9%,實現中成葯生產75.89萬噸,同比增長11.6%。在工業總產值方面,生物生化製品、化學原料葯、衛生材料及醫葯用品製造3個分行業呈現快速增勢,同比增速分別為36.60%、33.18%和27.76%,均高於全行業平均水平。 2006年1-5月我國醫葯行業銷售收入前十家企業累計產品銷售收入最高的達到了4473237千元,企業資產總計最高的達到了10263812千元,利潤總額最高的達到了345829千元,2006年1-5月我國醫葯行業銷售收入前十家企業累計全部從業人員平均人數最高的達到了19715人。2006年,醫葯流通領域的盈利空間隨著葯品分類管理、葯品價格透明化和葯品降價等政策的陸續推出而進一步壓縮。目前,中國的醫葯商業競爭非常激烈,但更慘烈的激戰還在後頭。經過競爭,醫葯商業完全有進一步集中的可能。相信隨著醫葯電子商務的開放,大的醫葯物流配送公司和大型醫葯商業公司的運營成本將會大幅下跌。 為了能夠從容應對復雜的外部環境變化,醫葯企業應留意政府在醫療衛生結構調整和農村醫療保障方面的新動向,尤其要把握好醫葯行業發展的六大趨勢——中成葯市場競爭將加劇;處方葯生命周期將會縮短;第三終端市場將更活躍;醫葯市場進一步集中,醫葯兩極分化進一步凸現;政策性降價仍將持續;結構調整進一步加快,企業市場品種結構都將發生更大變化。 本報告共分十七章,首先介紹了國際醫葯行業和國內醫葯行業的發展,接著對生物制葯、中葯、化學葯的發展做了詳細的分析,然後分析了醫葯行業的經濟數據,隨後,報告對OTC葯品市場、我國農村醫葯市場和我國主要地區醫葯行業的發展做了介紹,並對醫葯行業的重點企業、醫葯流通、醫葯行業的並購重組、醫葯行業的信息化建設和醫葯行業的知識產權保護做了透析,最後對醫葯行業的競爭格局和醫葯行業的投資進行了分析,還對醫葯行業的發展前景做了科學的預測。您若想對醫葯行業有個系統的了解或者想投資醫葯行業,本報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在經歷了2006年政策性「寒流」後,今年一季度,我國醫葯行業景氣度開始回升,銷售收入和凈利潤明顯高於去年同期,銷售毛利率同比也有所提高,這為上半年醫葯企業業績的增長開了個好頭。 業內專家指出,隨著全局性醫療體制改革逐步推開,供給醫療服務的資金量將持續增加,這必將帶來葯品需求的提高,醫葯行業的經濟狀況也會逐步「回暖」。但不容忽視的是,目前我國醫葯行業整體研發實力不足,同質化競爭明顯,雖然今年一季度部分醫葯企業的投資收益對其凈利潤增長的貢獻很大,但這部分收益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行業未來發展尚存隱憂。 投資收益助推業績增長 與去年「增收不增利」的局面形成對照的是,今年1至3月份,作為醫葯行業經濟狀況晴雨表的醫葯上市公司凈利潤的增長明顯快於營業收入的增長。根據Wind資訊的統計數據,一季度,醫葯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86.54億元,同比增長10%;實現營業利潤91.12億元,同比增長13.4%,行業毛利率提升一個百分點;實現凈利潤22.63億元,同比增長59.8%,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為19.68億元,同比增長也達59.9%。 在醫葯各子行業中,表現最好的是中葯飲片業和化學制劑業。尤其是化學制劑業,去年受行業政策的影響最大,今年初出現強勁反彈,利潤同比增長了30.49%,銷售毛利率也快速增長。 助推部分醫葯上市公司業績大幅增長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投資收益大增。今年一季報數據顯示,醫葯上市公司投資收益一項總計達8.97億元,是去年同期的4.5倍,占今年一季度醫葯上市公司總凈利潤的39.65%。 有分析人士認為,醫葯行業正逐步走出去年的「低谷」。雖然今年的政策和監管更趨嚴厲,但優質醫葯公司已率先開始復,中報業績預期良好。隨著未來行業集中度的提高,優質公司市場份額擴大的趨勢將更為顯著。 招商證券的研究報告也指出,醫葯行業的盈利能力有恢復的跡象,許多化學原料葯價格上漲,為相關子行業的業績增長提供了保障。抗生素系列原料葯和維生素系列原料葯是最主要的兩類原料葯產品,而近一年來國內這兩大類產品中都出現了一些價格大幅上漲的品種。 普葯與醫葯商業將受惠「醫改」 業內人士認為,醫改是今年影響醫葯經濟起伏的主要因素,根據目前醫改的一些動向可以確定,普葯生產企業與醫葯流通行業將受益較大。目前,國家已經確定基礎用葯將定點生產,大型普葯生產企業的效益改善將逐步顯現。 2007年,中央財政安排醫療衛生支出312.76億元,比2006年增加了145.36億元,未來投入還將進一步加大。與此同時,城鎮醫療保險覆蓋面擴大,以往未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覆蓋范圍的中小學生、少年兒童和其他非從業城鎮居民都將逐步被納入醫保范圍,加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參保人數增加,這些都將加大醫療服務的消費量。據此,有專家指出,未來4年,按人均新增50元葯品消費額計算,全國9億農民將新增大約450億元的醫葯市場空間,而這一增量將主要集中在普葯領域。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行業分析師孫雅娜認為,在葯品使用成本越來越受到重視的情況下,普葯行業和醫葯流通行業受醫改政策的利好影響會逐步顯現。對於大型普葯生產企業而言,其產品價格經過多年的市場和政策調整,已經沒有進一步下降的空間。醫葯流通業目前也正在加速市場整合,「它們將在中國農村和社區醫療的建設過程中獲得良好的發展空間。」

❸ 中醫葯發展現狀與趨勢是什麼

1、中醫葯種植規模增大,但缺乏源頭監管

隨著農村土地流轉政策實施,中葯材種植在大江南北蔚然成風。地方政府極力推行中葯材種植,但是未能嚴格按照道地葯材規劃進行科學種植,同時缺乏道地葯材種植技術扶持,源頭監管缺乏,土壤檢測、田間作業全過程監管缺失,導致品種變異,原葯材性狀、含量水平差異較大。

2、中醫葯價格波動加劇,企業采購成本增加

由於葯材種植監管缺失,原葯材質量良莠不齊,完全符合葯典要求的原料葯缺乏。同時,監管部門對中醫葯下游產業企業如中葯飲片、中成葯企業監管逐年增強,各種市場抽檢、飛行檢查使企業經營壓力增大。

3、中醫葯產品業態較多,但同質化現象嚴重

目前,中葯產品業態包括:中葯飲片、用中葯傳統製作方法製作的各種蜜丸、水丸、沖劑、糖漿 、膏葯、顆粒劑、粉劑、代煎代配,以及用現代葯物制劑技術製成的中葯片劑、針劑、膠囊、口服液等專科用葯。中成葯發展勢頭不足,各生產企業產品同質化現象明顯,業內競爭激烈。

4、中醫葯產業自動化程度低,生產設備陳舊

採用現代葯物制劑技術製成的中葯片劑、針劑、膠囊、口服液、顆粒劑、粉劑等,其生產工藝基本達到化學葯物生產技術水平,可以較大程度實現自動化、工業化。但是,中葯飲片、顆粒劑、丸劑、膏劑的生產加工,受片型要求的影響,物料流動性差,依然沿用80年代日本葯材加工技術。

5、中醫葯新產品發展遲緩,產業延伸動力不足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中葯保健品廣告市場的規范與整頓,中葯保健品行業的營銷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相關國家職能部門加強了對中葯保健品廣告的審查,加大了對違法廣告的審查和打擊力度,輿論聲討違法廣告的聲音不斷,給本來就危機四伏的中葯保健品市場帶來了強烈地沖擊。

加快中醫葯產業發展的政策建議

建設規范化葯材種植基地,構建中葯全過程追溯體系。中葯產業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要統籌規劃、加強源頭和過程監管,提出產業發展指導規劃和採取監管措施,分階段實現產業升級,最終達到中醫葯產業綠色化、自動化、信息化生產。

中葯材的種植產地非常重要。建議國家相關職能部門統籌規劃道地化區域,利用「互聯網+中葯材基地」形成數字化管理體系,實現差異化種植,保證葯材道地化,避免品種變異,實現葯材種植、田間作業可追溯,保證原料葯的質量,解決民生問題,實現中葯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❹ 《中醫葯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的發布,對醫葯產業有哪些影響

人民的年報發布未來三年戰略規劃2020年居民數字收入翻番

❺ 中醫葯如何走向現代化

中醫葯走向所為現代化從根本上來說就是一種錯誤,很多的中醫泰斗在各種的場合都在對泛濫的中葯制劑進行反思,得出來的一個結論是,所謂的現代化的中葯敗壞了中醫,使中醫蒙羞。
中醫講究的是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因人因時制宜的個性化治療體系,這一點就決定了,不能夠按照西醫那樣標准化的現代化。
另外,世界醫學發展正向著個性化發展,越來越接近中醫的主張;為什麼我們非要斷送了中醫瑰寶,走西化的路子呢?這一點我一直都不明白。
中醫葯的思想其實就是將來醫學的發展方向!

❻ 國家對中醫葯的政策

中醫將爭取國際合法地位
到2020年,中國政府將建立國際認可的中醫葯標准規范體系。努力推動中醫葯進入西方國家的醫院、葯房和醫療保險系統。昨日《中醫葯創新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發布,希望以此爭取中醫葯的合法地位,努力完善中醫疾病防治、診療技術體系;促動中國傳統醫葯的傳承、創新和可持續發展。

中醫總體發展目標確定

《綱要》由科技部、衛生部、國家中醫葯管理局等16個部委聯合發布,確立了我國中醫葯創新發展的總體目標:通過科技創新支撐中醫葯現代化發展,不斷提高中醫葯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貢獻率,鞏固和加強我國在傳統醫葯領域的優勢地位;重點突破中醫葯傳承和醫學及生命科學創新發展的關鍵問題,爭取成為中國科技走向世界的突破口之一;促進東西方醫學優勢互補、相互融合,為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新醫葯學奠定基礎;應用全球科技資源推進中醫葯國際化進程,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為人類衛生保健事業做出新貢獻。

中葯將進西方醫院葯房

《綱要》還指出,中醫葯國際化的目標是要使中醫葯理論和實踐得到國際社會的公認,使中醫葯服務和產品逐步進入國際醫葯和保健主流市場,中醫獨特的醫療保健康復模式及其價值逐漸被國際社會所理解和接受。中醫葯國際化發展的主要任務是,建立符合中醫葯特點的標准規范並爭取成為傳統醫葯的國際標准;加強符合國際市場需求的醫療、保健產品研究開發;爭取中醫葯的合法地位,使中醫葯能夠進入西方國家醫院、葯房和醫療保險系統。

國家中醫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王志勇表示,中醫是目前世界范圍內保存最完整的傳統醫學體系。《綱要》將推動中醫中葯建立獨立的標准和療效評價體系,並以此為基礎在得到國際認可和現代化發展。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葯法》已納入政府立法進程,草擬稿經過幾輪的專家論證,目前待報衛生部批准後,送國務院審批在提交全國人大審議。

❼ 如何看待中醫葯的發展前景

你好!
中醫葯是我國的國寶,國粹,需要保護,政府會加大力度保護的。L

❽ 中醫葯的發展前景

中醫葯學科的科學性及前景

中醫是成熟的科學

《科技中國》:您在各種場合都說過,中醫是成熟的科學。我們相信這是您對中醫葯
學多年研究和深刻理解的結果。在您看來,中西醫是不是各有所長,它們各自的長短主要
是哪些?

波克特: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我要多說一點。國外是有許多人認為中醫不科學。
奇怪的是,居然也有許多中國的中醫們對中醫的科學性表示懷疑。我在世界許多地方講演
,我一再強調中醫是一門成熟的科學。這是我幾十年研究而得出的結論。

什麼叫科學?在我看來,科學必須符合以下三條標准:一、以正面經驗為基礎。「正
面經驗」是針對確鑿的事實而取得的實際效果。正面的事實與主觀的臆測是相對立的,離
開了事實,科學便失去了形成的必要條件。所以「正面經驗」,是經驗的事實資料的積累
,能夠重復和驗證的。二、陳述的單一性。即在一定的上下文意中,具體名詞術語的含義
是單一的。所陳述的內容都是有一致規定的,並排除其他含義,那怕是稍微相似的含義。
三、經驗資料的嚴格、合理的綜合。「嚴格的」,是指不是任意的、含糊的和近似的;「
合理的綜合」,是指從收集到的經驗資料中建立起合乎邏輯的聯系。這種合乎邏輯的聯系
,就是這個學科的理論體系。這個理論體系,能使人們對未來事物迅速做出有把握的靈活
推斷,並使原有的結果再度產生。

按照這三條標准,可大致將二十世紀的各種科學分為精密科學、原始科學和偽科學。
少數學科屬於精密科學,如物理、化學、天文學幾乎完全符合三條標准,是精密科學。多
數學科只符合第一條,可稱為原始科學。離開了取得正面經驗的確鑿事實,則應稱為偽科
學。在現代醫學(西醫)中,絕大多數是原始科學的知識,只有一小部分是精密科學,其
中還有較大的偽科學的成份。與此相反,中醫除了還有一部份是原始科學和偽科學的殘余
外,就絕大部分或者主體而言,應當稱得上是精密科學。

《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等等中國古代醫書的傳世,表明中
國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形成了一套較完整的中醫理論體系,而且很早就有自己的葯物學專
著,確立了中醫學辨證施治的理論體系與治療原則。我的好朋友、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院
教授李致重先生在他的《中醫復興論》里說:中醫學以陰陽五行學說為方法論,以證候為
研究對象,形成了以藏象經絡、病因機理為核心,包括診法、治則及方劑、葯物理論在內
的獨特、完整的理論體系。中醫認為人是一個有機整體,臟腑經絡、四肢百骸都是相互聯
系,相互影響。中醫認為人體與自然界也是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中醫辨證論治所形成的
診治疾病的基本法則,是中醫最突出的特色,也是西醫不可替代的獨特優勢。這些結論性
的觀點,我完全認同。

❾ 你認為中醫葯在現代社會的地位如何

中醫葯幾千年的國粹,到現在之所以大家不認可,是因為被一些虛假的中醫騙怕了

閱讀全文

與中醫葯扶貧市場定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河南省民生實事培訓方案 瀏覽:721
電子商務物流構成要素包括哪些 瀏覽:274
網路營銷期末考試案例分析題及答案 瀏覽:913
節日銀行營銷方案 瀏覽:721
中醫理療養生會館策劃方案 瀏覽:137
舞蹈培訓開業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54
4s店全員營銷方案ppt 瀏覽:935
市場營銷和哲學有什麼聯系 瀏覽:137
電子商務運行環境 瀏覽:525
生日蛋糕升級推廣方案 瀏覽:421
零售連鎖葯店新員工培訓方案 瀏覽:193
廈門市知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40
電子商務技能大賽培訓計劃 瀏覽:95
沙龍培訓方案 瀏覽:773
工會活動方案策劃 瀏覽:787
茅台酒營銷方案 瀏覽:184
傢具銷售促銷策劃方案 瀏覽:429
有促銷活動場景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42
房地產公司2014年度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121
醫葯市場營銷實務課件 瀏覽: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