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眾、通用都搞不定的印度市場,中國車企能行嗎
在整體綜合實力大大提高以及國內汽車市場增速逐步放緩的前提下,中國車企進一步加快國際化步伐的決心日益強烈。而在選擇海外市場時,被全球車企公認是下一片汽車投資熱土的印度,成為國內車企的熱門選項。
然而性價比恰恰是自主品牌的優勢,所以說打價格戰並不會怕。同時小型SUV也正在成為印度汽車市場的發展趨勢,2017~2018年印度市場上SUV的增長率是其他乘用車的7倍,在2019年大盤放緩的背景下,12月緊湊型SUV銷量達3.4萬輛,同比增長了70%。這對於很多以SUV發家的自主品牌來說,是大大利好的。
另外還有一點,印度政府近年來正在大力倡導「印度製造」、「數字印度」、「清潔能源印度」等戰略,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而中國當下也在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中國車企在這方面布局較早,具有一定優勢。
機遇與挑戰並存,這就是中國車企進軍印度的現狀,這也是一場持久戰,中國車企的印度行,才剛剛開始。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⑵ 中國品牌與全球車企搶佔印度市場
原本於2月5日開幕的2019印度新德里車展將成為鼠年開年後車圈中一件重要的新聞事件,畢竟此次印度車展,有長城、上汽名爵、一汽海馬三家中國整車企和300多家中國汽車零部件公司參展。可隨著新冠疫情的升級,從組織到傳播再到熱度都大大地被遏制住了。
車展組織者印度汽車製造商協會會長拉詹·瓦德拉在之前的一份聲明中說:「本屆車展沒有來自中國的訪客或代表團。」但這似乎絲毫並不影響來自全球的各大汽車公司特別是中國品牌對印度市場的虎視眈眈。
?
另外此次參展的一汽海馬,雖然沒有長城和上汽那樣財大氣粗,但與其聯系緊密的主要是印度銷售寶馬和MINI汽車的伯德集團,如果合作順利,海馬可能會通過伯德集團作為銷售方的形式,把海馬投放到印度市場。
印度方面的汽車觀察人士認為,與大眾集團的勃勃雄心相比,更需要注意的是中國品牌,中國汽車製造商不打算在入門級市場競爭,而是呼籲具有車載互聯技術、安全功能和清潔能源的汽車產品。
同時,大多數中國汽車製造商尚未在境外冒險,多以出口的方式輸出,不過印度市場的接近性,以及與中國相似的消費需求,使得中國汽車製造商在印度取得成功的可能性要比大多數國家高。
文/杜余鑫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公眾號,或登錄《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⑶ 自主品牌為何紛紛進入印度市場
中國汽車製造商正在將印度市場作為新的增長市場,在中國市場銷售疲軟之後,長城汽車宣布將在印度投資10億美元用於生產設施和研發。
拼性價比,中國廠商最大競爭對手或是韓系車?
韓國廠商,現代,起亞也在增加對印度市場的投資。起亞汽車在印度推出了小型SUV,並且也已經在印度建立了工廠,正在加快在當地市場的努力。此外,起亞計劃在2020年針對印度市場,再推出兩種本地戰略RV車型,以增加其市場份額。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⑷ 中國汽車進入印度了嗎
因為根據《印度時報》報道,長城也在尋求進入印度國內市場,如果屬實的話,長城有望和上汽競爭成為中國首個進入印度市場的汽車企業。
而且據說長城還與印度汽車製造商協會(SIAM)以及該國政府官員舉行了一系列會談,並在印度國內成立了一個工作團隊,正在尋找合適的工廠位置,看起來非常靠譜。
但上汽集團或許條件更成熟。因為它建廠投產已經有了時間表,2019年正式投入運營,而且一把手已經找好了,就是前通用汽車負責中國區銷售和市場的副總裁 Rajeev Chaba。
⑸ 吉利汽車如何一步步 全球化進程 | 2020懂車觀察
所以無論是對內對外,兩個品牌在資源整合後都有不同程度的優勢所在,首要就是體現在車輛品質以及價格上,對於消費者來說,用更少的錢買到品質更優異的車輛,又何樂而不為呢?對於吉利來說,合並後新的集團有望成為中國市值最高的汽車集團,由此吉利將會有更雄厚的資本研發車輛,由此抗衡大眾、豐田這類國際巨頭汽車公司也並非難事了。(圖:來源網路;文:懂車之道岑鎮華莫偉帥編輯)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⑹ 吉利公到在印度上市的harvoni有消息嗎
現在沃爾沃轎車還屬於吉利呢,你看國家把我沃爾沃當國產貨算了嘛? 同樣的榨汁機和水果,我榨出來果汁是酸的你就能榨出甜的? 雖然捷豹路虎歸印度了,但是就像我說的水果和榨汁機,生產線還是那條,原材料供應商還是那幾家,工人大多數還是原來...
⑺ 正式進軍印度市場,長城汽車將會怎麼做
2018年以來的車市寒冬為什麼讓中國品牌損失了大量的市場份額?部分中國品牌的實力不濟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過度依賴本土市場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即便是吉利、長城兩大頭部企業,國內市場的銷量也占據了其全球銷量的絕大部分,反觀大眾、豐田這種全球性汽車集團,它們不僅在本土市場有著絕對的影響力,在海外市場同樣表現不俗。
所以,中國品牌勢必是要走出去的,就像魏建軍所說「中國汽車一定要走出去,走出去才有活下去的機會,不走出去,只有死路一條!」
2月5日,長城汽車攜哈弗和長城EV首次亮相印度德里國際車展,並正式宣布進軍印度市場。繼去年俄羅斯圖拉工廠正式竣工之後,長城汽車的全球化進程迎來又一里程碑事件。
寫在最後
目前,長城汽車的全球化布局已經初具規模,形成了「七國十地」的全球化研發格局和「9+5」的全球化生產布局,並在海外60多個國家建立了500餘家優質經銷網路,產品遍布全球各個角落。此次正式進軍印度汽車市場,不僅是長城汽車全球化布局的一小步,更是中國品牌走向世界的一大步。未來,期待長城汽車在世界舞台上展現出中國品牌的風采。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⑻ 機遇與挑戰並存!長城為何進入印度市場
雖然在網路上流傳著非常多關於印度的搞笑段子。但是我們不能夠否認印度的實力是很強的。
首先印度有僅次於中國的人口數量,並且很快就要超過中國,市場潛力巨大。其次,印度的汽車工業也不容小覷,目前印度是全球第五大汽車生產國,排在中國,美國,德國,日本之後。而且印度也沒有多少自己的自主品牌汽車,因此對於全世界任何汽車廠商來說,印度都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新興市場。
在這個龐大的市場國家,目前包括豐田,鈴木,現代,起亞在內,已經有非常多的汽車廠商進入了印度市場。可以說,世界各大品牌在印度市場的競爭,絲毫不會弱於中國。
第三,長城汽車在中國以SUV聞名,但是在印度市場,畢竟目前大部分印度消費者的購買力不是很強。因此這就需要長城旗下的品牌,長城皮卡,歐拉,都進入印度市場,滿足當地消費者多元化的用車需求。因此也就增加了長城汽車在品牌運營方面的難度。不過,相信在長城汽車的努力之下,長城也能像華為一樣,在印度市場取得成功。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⑼ 另闢蹊徑 但底氣何來海馬汽車宣布將進入印度市場
(文/張鈺翊)面對國內車市下行,多家自主品牌都在發力挖掘新興市場,而印度則為視為中國之後最大的汽車潛在市場,甚至有專家預測,印度汽車市場有望在2026年前後成為僅次於中國、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三大汽車市場。因此,有前瞻之見的車企們已經開始布局印度市場了。
只不過,海馬進軍印度市場同樣困難重重。首先,海外建廠、鋪設營銷渠道等需要大量的前期成本,以目前海馬的盈利能力來完成前期准備已是相當艱巨;而更重要的是,幾年前美系品牌想要進駐印度市場卻慘敗而歸,目前鈴木、現代、印度塔塔三大品牌占據了印度近80%的市場份額,海馬不僅要與它們競爭,還要與提早布局的上汽、長城等品牌分得一杯羹,當市場已被他人搶占,後來者如何居上成為一個難題。因此,如何有效提振銷量、提高海內外運營效率以實現效益最大化,是海馬汽車急切需要破解的問題。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⑽ 吉利汽車歷年出口數量哪裡可以找到數據急
吉利公司年終財務報表裡的信息非常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