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攜程網的市場營銷組合分析是什麼急啊...
導語:國外媒體今天發表分析文章稱,由於攜程網的存在,那些試圖進軍中國網路旅遊服務市場的國外公司必須小心謹慎,包括美國億萬富翁巴里·迪勒(Barry Diller)旗下的Expedia。
攜程網保持高速增長
攜程網是中國最大的網路旅遊服務提供商,過去幾年一直高速增長,而且吸引了龐大的用戶群體。一些投資者擔心,隨著國外公司大舉進入中國市場,攜程網的領先優勢可能不保。但美國投資公司Piper Jaffray的分析師亞倫·凱斯勒(Aaron Kessler)表示:「現在的問題並不是攜程網能否與Expedia競爭,而是Expedia能否與攜程網競爭。」
不計入股權獎勵支出,過去11個季度,攜程網每股收益的年度增幅均達到了兩位數百分比。自2003年中期以來,攜程網銷售額的年度增幅至少也達到了46%。今年第二季度,攜程網的銷售額為3780萬美元,同比增長59%。美國《投資者商報》為攜程網美國存托憑證確定的相對實力評分為90分,過去12個月排在所有股票的前10%。攜程網每股收益排名為96位。
分析師看好中國旅遊市場
Gilford證券公司分析師阿西什·塔哈尼預計,2006年到2009年之間,攜程網營收的年均增長速度將達到43%。他表示,在關鍵業績數據方面,例如銷售的酒店客房天數和機票數量,攜程網總是能超過他的預期。攜程網的主要業務是通過網路銷售酒店預訂服務、機票預訂服務和度假旅遊服務,其客戶大多是中國新興的中產階級。
摩根大通預計,2006年中國共有1.37億名互聯網用戶,到2010年將增至1.9億人,因此中國網路旅遊服務市場還有著巨大的增長空間。此外,隨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臨近,中國酒店和旅館的數量將繼續高速增長,航空公司也將增加更多飛機和航線。花旗中國投資銀行部門高級顧問羅伯特·勞倫斯-庫恩(Robert Lawrence Kuhn)表示,中國政府一直在推動消費支出,而要實現這一目標,最佳途徑就是鼓勵更多人在國內旅遊。
國外競爭者虎視眈眈
由於美國旅遊市場趨於飽和,Expedia等美國旅遊服務巨頭紛紛尋求向新興市場擴張。例如,Expedia通過收購獲得了中國網路旅遊服務公司e龍的控股權;Travelocity於2006年1月收購了新加坡旅遊網站Zuji;Priceline.com與合作夥伴和黃共同運營著一個旅遊網站,主要面向中國香港和新加坡旅遊者。有消息稱,Priceline.com計劃增加在中國市場的投資。
但要在中國市場有所作為,Expedia等美國公司必須面臨攜程網的激烈競爭。目前,攜程網的市值已經達到24億美元,達到主要競爭對手e龍的十倍以上。除攜程網和e龍之外,中國還有很多網路旅服務提供商,它們在本地旅遊市場展開了激烈的爭奪。由於e龍業績增長乏力,本月有消息稱,Expedia可能會將持有的e龍股份出售給攜程網。盡管成立僅9年時間,但攜程網在中國已經有了非常高的知名度,這也是其主要競爭優勢之一。
攜程網的優勢所在
攜程網創建於1999年,啟動資金只有25萬美元,創始人為梁建章和其它三名合夥人。梁建章目前在攜程網擔任董事會主席,今年37歲,畢業於喬治亞理工學院,曾經在矽谷工作多年。在其它旅遊服務公司專注於大城市的星級酒店時,攜程網則將注意力轉向了中檔酒店領域,並因此大獲成功。
分析人士表示,同國外競爭對手相比,攜程網的主要優勢在於更熟悉地區市場、法律和政策。凱斯勒表示:「攜程網比任何一家國外公司都了解中國消費者。攜程網了解中國消費者的需求,並更加關注地區市場。」當然,攜程網並非忽視了大城市。今年6月,攜程網宣布將在北京開設一家線下旅遊代理機構,同傳統旅行社競爭。
凱斯勒同時表示,中國網路旅遊服務行業目前還處於初級階段,未來還有著巨大的增長空間,因此足以同時容納多家勝利者。他說:「這並不是一個勝利者拿走一切的行業。中國網路旅遊服務行業有足夠的空間,可以容納多家勝利者。」
Ⅱ 市場營銷策略分析應該從哪些方面說.
你可以從之所以採取這個營銷策略的原因開始說,分析市場來分析為什麼會有這個營銷策略,包括目標客戶的選擇、市場的定位等等
然後從理論上分析這個營銷策略執行後應該產生的效果,得到什麼收益,可能產生的問題
第三、結合實際分析產生了什麼效果,得到了什麼收益,和預測的有什麼偏差,為什麼會有偏差,發現了什麼問題
第四、解決已經出現的問題,對營銷策略進行反饋分析,為下面的策略實施提供信息
Ⅲ 請結合市場營銷學知識來分析一個產品的市場營銷組合。
組不了,
兩件商品差價太大,
銷售數量也相差太多,
所以手機和汽車是不好的商品組合
Ⅳ 分析促銷組合策略
促銷方式是指企業運用人員或者非人員的方法,向用戶提供商品和服務的信息,引導、啟發、刺激用戶產生購買的興趣,做出購買決策,採取購買行動,以達到促銷的目的。促銷方式主要包括人員推銷、營業推廣、廣告推銷和公共關系四種。
人員推銷是企業派推銷員直接向用戶(包括直接和間接用戶)推銷商品和服務的一種銷售方式。它具有直接聯系、機動靈活、現場洽談、及時反饋、選擇性強、有利於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等優點。但是它的絕對費用較高,在發達國家大致是廣告費用的2-3倍,而且企業叫難得到優秀的推銷員。
營業推廣是指企業在特定的目標市場中,為迅速的刺激需求和鼓勵消費而採取的一種促銷手段。其具體形式有三類:一是針對消費者的營業推廣,這是為了鼓勵消費者的購買慾望,提高重復購買率,推動新產品銷售,擴大市場佔有率等等。如進行有獎銷售,舉辦展銷、現場表演等。而是針對中間商的營業推廣,這是為了鼓勵中間商大量進貨、代銷、加速貨款回收等等,如購貨折扣,經銷競賽等。三是針對經銷人員的營業推廣,這是為了鼓勵推銷人員積極工作,努力開拓市場,增加計劃期內的銷售量,如開展競賽和獎勵活動。
廣告是公司用付費的方式,把有關商品,服務等信息通過一定的媒體,有計劃的傳遞給消費者,以溝通供需之間的聯系,達到直到消費,擴大銷售的目的。在現代社會中,可供選擇的廣告媒介越來越多,出了報紙,雜志、廣播、電視四大媒體之外,企業還可以利用郵寄、電影、招貼、櫥窗、路牌等多種手段進行廣告宣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互聯網日益發達的今天,利用網路進行廣告宣傳是一個重要的手段。
公共關系是指一個公司為了謀求社會各方面的信任和支持,樹立企業信譽,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而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和行動。從銷售角度看,它是企業為獲取公眾的信賴,加深用戶印象而用非直接付費方式進行的一種促銷活動。
促銷計劃是有計劃、有目的的把人員推銷、營業推廣、廣告推銷和公眾關系四種促銷形式配合起來,綜合運用,形成一個有機的促銷策略。或者說,企業的促銷策略,就是對促銷方式的選擇、組合的運用。一般來講,企業可以通過以下幾個角度來分析和選擇促銷組合的基本戰略。
1, 拉引策略和推動策略
拉引策略,就是企業先通過廣告等直接面向最終消費者的強大促銷攻勢,把新的商品或者服務介紹給最終市場的消費者,使之產生強烈的購買慾望,形成急切的市場需求,然後「拉引」中間商紛紛要求經銷這種商品,拉引策略的促銷順序如下圖。
推動策略則是廠商以人員推銷為主要手段,首先爭取中間商的合作,利用中間商的力量把新的商品或者服務推向市場,推向消費者。其運作程序如下圖:
在市場營銷的過程中,由於中間商和生產企業對某些新產品或者服務的市場前景又不同的看法,因此,很多新產品上市時,中間商往往因為過高估計市場風險而不願意經銷。在這種情況下,生產企業可以採用拉引策略,只能先向消費者直接推銷,然後拉引中間商經銷。反之,推動策略是生產企業與中間商對新的產品或者服務市場的前景看法比較一致,雙方願意合作的情況下經常採用的手段。運用這種策略,對於生產企業來說,較之拉引策略風險小,推銷周期短,資金回收快,但是其前提條件時許有中間商的共識與配合。
當然,在通常情況下,企業也可以把上述兩種策略配合起來使用,在向中間商大力促銷的同時,通過大量的廣告刺激市場的需要,其程序如下圖所示:
2, 商品的性質
促銷效果在不同性質的商品上市不同的。例如在消費品市場和工業品市場上。一般來說。消費品因為銷售面廣,應該多利用非人員促銷,多採取廣告形式;而工業品應該充分利用人員促銷和加強服務工作等手段。至於營業推廣和公共關系,對於消費品和工業品則起輔助作用。
如果把價格因素加入到商品中去,促銷因素的效果和選擇還可以進一步細分,一般來講,低價消費品使用廣告多,人員推銷少,高價消費品使用廣告多,人員推銷也多;低價工業品使用廣告中等,人員推銷多;高價工業品使用廣告少,人員推銷多。
3, 商品所處的壽命周期階段
企業的商品處於不同的壽命周期階段,企業應該採用不同的促銷策略。一般來講,在投入期應該多做廣告和其他宣傳工作,以及採取現場表演、樣品、獎券等營業推廣工作,誘導中間商進貨和消費者試用。成長期的重點是宣傳產品牌號,充分調動推銷人員和中間商的積極性,以迅速擴大商品的銷路。成熟期以廣告為主,注重於競銷,利用公共關系,突出企業聲譽,力創名牌。衰退其以營業推廣為主,結合提示性廣告和減價等,維持盡可能多的銷售量,還可以採用一些特殊促銷措施,如附帶贈品,推銷獎勵等。
4, 購買者的准備階段。在不同的購買者准備階段,促銷因素也有不同的成本收益。
在知曉階段,廣告與公共關系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此時由銷售代表從事推銷或者利用營業推廣時,效果都會比較差。在消費者了解階段,主要影響效果來自廣告與人員推銷。在消費者信服階段,則主要受人員推銷與營業推廣的影響。最後,在後續再定購階段,也依賴於人員推銷與營業推廣,以及某些程度的提醒性廣告。很顯然,在購買者決策的過程的早期階段,廣告與公共關系最具成本效益,而人員推銷與營業推廣則在後面的幾個階段中較具有成本收益。
5, 市場的性質
對不同的市場應該採用不同的市場策略。如在地理位置上比較集中,交易額大或者顧客比較集中的市場上,應該以人員推銷為主。反之,顧客分散,購買次數少,地理位置廣泛的市場,應該以廣告為主,當然可以輔之以向大型用戶和重要中間商的人員促銷。
6, 促銷費用
促銷預算費用就是用於促銷活動的費用開支,由於不同的銷售方式所需的費用不同,應該力求以盡可能少的促銷費用達到預期的促銷效果。
Ⅳ 什麼是市場營銷組合,,他的定義是
市場營銷組合也稱為4P組合,分別是產品、價格、促銷、渠道:
1、產品版:產品即指企業生產出來權用於滿足消費者某種需求的產品,當然企業在設計產品時需要從用戶的需求角度出發,只有能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才能被市場所接受,所以企業在研發產品時常常需要做大量的市場調研,只有這樣,所生產出來的產品才能被用戶所接受。
2、價格:也就是指消費者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從而需要付出的價錢,價格策略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企業的定價沒做好的話,會直接影響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即使企業的產品非常好,但是價格不被用戶所接受也是一樣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因為用戶根本沒有消費能力。
3、促銷:促銷在如今的市場環境中顯得特別的重要,如果是一個同質化非常嚴重的市場,基本上所有的產品都有替代品,也就是說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如果還是存在「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思想,這樣的企業遲早會被淘汰。
4、渠道:渠道策略也就是市場營銷的最後一個環節,這是直接面向消費的消費,前面做的所有努力,都是最終通這渠道來到達消費的手中,所以為了最大化的滿足企業的利益,企業必須把渠道最大限度的展現在消費者面前,讓消費對產品觸手可及。
Ⅵ 營銷組合策略選擇時需考慮哪些因素
營銷組合指的是企業在選定的目標市場上,綜合考慮環境、能力、競爭狀況對企業自身可以控制的因素,加以最佳組合和運用,以完成企業的目的與任務。
企業必須在准確地分析、判斷特定的市場營銷環境、企業資源及目標市場需求特點的基礎上,才能制定出最佳的營銷組合。所以,最佳的市場營銷組合的作用,決不是產品、價格、渠道、促銷四個營銷要素的簡單數字相加,即4Ps ≠ P + P + P + P,而是使他們產生一種整體協同作用。
企業營銷戰略
在運用市場營銷因素組合時,應首先通過市場分析,選擇最有利的目標市場,確定目標市場和市場發展策略, 在這個基礎上,再對營銷因素組合策略進行綜合運用。
企業營銷環境
企業在市場營銷因素組合活動中面臨的困難和所處的環境是不同的。自20 世紀70 年代以來,世界各國政府加強了對經濟的干預,宏觀環境對企業的市場營銷活動的影響越來越大, 有時起到了直接的制約作用。企業選擇市場營銷組合時 , 應把環境看作是一個主要要素,時刻重視對宏觀環境各因素的研究與分析,並對這些不可控制因素做出營銷組合方面的必要反應。
目標市場的特點
目標市場的需要決定了市場營銷組合的性質。企業要規劃合理的市場營銷組合,首先要分析目標市場各個方面的條件。根據目標市場以下三個方面的條件,可以分析它們對各個基本策略的影響,從而判斷哪種營銷組合更切實可行、更具有吸引力和更有利可圖。
第一,目標市場消費者情況
第二,目標市場消費者選購商品的意願。
第三,目標市場競爭狀況。
企業資源情況
企業資源狀況包括企業公眾形象、員工技能、企業管理水平、原材料儲備、物質技術設施、專利、銷售網、財務實力等等。這就決定了選擇合適的市場營銷組合必須與企業實際相符合。企業不可能超出自己的實際能力去滿足所有消費者與用戶的需要。
市場營銷組合是制定企業營銷戰略的基礎,做好市場營銷組合工作可以保證企業從整體上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市場營銷組合是企業對付競爭者強有力的手段,是合理分配企業營銷預算費用的依據。
希望可以幫助你。
Ⅶ 網路市場營銷策略組合分析
傳統營銷在經歷了互聯網營銷的融合以後,真正形成改變的是社會化營銷帶來的轉變。因此,營銷觀念當中,還需要對社會化營銷建立構架。下面我們先來解析一下,在社會化營銷過程中,必須清晰的幾個問題:
1,每個社會化媒體都有價值
首先,所有的社會化媒體都是有效的。
社會化媒體的興起,是由於技術方式提升以及社會多元化的雙重作用產生的。因此,每個成長發展起來的社會化媒體背後,聚集著具有某種相同特徵的人群,市場細分理論的出發點正是源於這種社會細分的假定。故而,每個社會化媒體,對於廠商而言,必然有著商業營銷的價值。
同時,也正是因為社會化媒體所聚集的人群特徵不同,對於廠商而言,這些社會化媒體的營銷價值也是各異的。
因此,對於不同的產品品類、不同的營銷階段,以及不同的競爭環境,廠商應該使用不同的社會化媒體;在不同的境況下,應用社會化媒體的方式、方法和權重各有不同。
我們更建議,廠商應當綜合使用各種社會化媒體,整合運用,而不是像傳統營銷時代,倚重某一個特定媒體。
2,品牌廠商進行社會化營銷能力的高低,基礎在於解讀、運用社會化媒體的能力
隨著人們的注意力轉向社會化媒體,廠商也必然將營銷方式的重點轉向社會化營銷,並逐漸成為營銷的主流方式。相對於傳統營銷中,簡單直接的媒體購買和發布形式,社會化媒體營銷的方式顯得復雜、動態變化。因此,對於廠商來說,對於社會化媒體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就成為營銷能力的基礎能力。
在理解社會化媒體的基礎上,如何組合使用社會化媒體以及如何與其他媒體相結合,是廠商營銷的高級功力。
3,常見社會化媒體的營銷特徵解讀
我們將社會化媒體寬泛定義為可以進行社會化互動交流的媒體形式,常見的社會化媒體分為六類:搜索引擎、垂直資訊媒體、社區論壇(BBS)、電商網站和應用、互動溝通平台(微信微博)、問答知道類媒體。
以媒體視角來看,許多品牌都可以在社會化媒體上開展營銷推廣;但從廠商的營銷視角來看,不同的品類特徵、不同的營銷行動,往往與某些特定媒體類型的特徵相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