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紅酒市場及未來發展趨勢
中國葡萄園種植面積平穩波動,但葡萄酒產量連續多年下滑
根據國際葡萄和葡萄酒組織(OIV)發布的2019年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葡萄園種植面積為855千公頃,僅次於西班牙(966千公頃)排名第二;並且自2016年中國葡萄園種植面積出現小幅下滑後,種植面積又開始出現上升,近兩年維持在855千公頃的水平上。
但中國葡萄酒產量自2015年開始就連續下降了4年,2019年中國葡萄酒的產量為45.1萬千升,較2018年同比下降了28.30%。截止至2020年全年中國葡萄酒累計產量達到41.3萬千升,葡萄酒產量比去年再次出現下滑。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葡萄酒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❷ 紅酒市場的現狀現在怎麼樣
隨著中國消費者對國際酒類產品需求不斷增長,但對國際酒類產品、文化、品質了解甚少,加上中國酒類運營商不規范運作、造假、走私等現象嚴重,傳統貿易與多級代理導致酒類的最終銷售價虛高,不專業的經營過程使酒的原始品質遭到破壞,勾兌、造假、仿冒等現象普遍,國內市場秩序混亂。導致國際上很多知名的酒類品牌變成了假冒偽劣產品,對國際酒類產品進入中國市場帶來了嚴重阻礙。
為改變市場混亂的現狀,讓國際酒庄的酒類產品有一個合法、規范、安全、高效的平台進入中國市場,能在中國市場大量營銷、建立品牌,長期發展,受中國商務部支持成立了海偉酒類交易市場,以滿足國際酒庄的需求。海偉酒類交易市場分布於中國天津、汕頭、寧波、青島、海口等保稅區域內,實行會員制經營,國際酒庄可以申請成為海偉酒類交易市場的供應商會員,國內具備營銷能力和條件的單位可以申請成為海偉酒類交易市場的直銷中心會員,海偉酒類交易市場在全國各區、縣發展一家直銷中心,把供應商會員的酒類產品統一通關、統一檢驗檢疫、統一配送、統一經營管理,根據國內直銷中心的配送申請,分批通關、分批運出保稅區配送到國內直銷中心。
海偉酒類交易市場是保證國際供應商會員與國內直銷中心會員之間安全交易的平台,所有的供應商會員與海偉是共同開拓中國市場的合作關系,不是買賣關系。為使期貨交易轉變為現貨交易,促進酒類產品被消費者更快接受,保證及時配送到直銷中心,供應商會員先把酒類產品發運到海偉酒類交易市場保稅區域的倉庫內儲存,由海偉酒類交易市場保管,並負責國內的一切經營事務,
❸ 紅酒市場的數據是多少
這個你的問專業人士了,我給你從網路採集一段話來:
1、葡萄酒出口:亞太地區專是未來重屬點
2、靜止葡萄酒:中國增長近 80% 領跑
3、中國將成第 2 大葡萄酒消費市場
4、中國人平均每年喝 1.34 升葡萄酒,與法國相差 35 倍
5、中國市場紅葡萄酒占 88%,增速 45% 領跑
6、全球桃紅漲幅最大,但中國例外
7、中國有望成為第7大起泡酒進口國
8、中國進口葡萄酒:澳大利亞、西班牙、智利有望成倍增長
9、中國市場 6 大趨勢:中產階級拉動優化升級,互聯網優勢凸顯
10、中國依舊是最大烈酒消費國,每年消費 12 億箱
其實這是大楷,具體的你可以去網路一搜【 紅酒市場數據】就知道啦!
對了!其實我覺得這數據沒有用啊,我怎麼不覺得紅酒好賣。。。
❹ 現在國內的紅酒市場怎麼樣
全球葡萄酒市場消費增長緩慢,消費過剩率較大,而中國市場不僅消費增長快速,消費過剩率還為負。這反映出中國目前的葡萄酒產量尚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市場缺口正由進口葡萄酒在填補。由此證明,中國葡萄酒市場遠未達到飽和狀態,廠商們具備十足的發展空間。 從人均消費和消費結構兩方面來判斷,也可看出國內葡萄酒市場具備較大的發展潛力。 2008年,中國人均葡萄酒消費量為0.38升,僅達到世界平均水平的6%,上升空間巨大。 消費結構方面,從發達國家的長期發展來看,葡萄酒的主要消費人群是中產階層及以上的群體,而中國的中產階級及新富人群正不斷增加。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的調查,目前中國家庭年收入為6-50萬元的中產階層人群數量已經占總人口的11%-19%左右,而這個群體每年正以接近20%的速度增長,到2025年時或將突破5億人。 屆時,葡萄酒市場消費量極有可能邁上一個新台階。據IWSC預測,2006年-2011年間,中國葡萄酒消費量將有70%的增幅,比全世界平均增幅快6.5倍。到2012年,中國有望成為世界第八大葡萄酒消費國。 開一家比較上規模的紅酒廠一般的大概需要5到8千萬 上規模的大概需要1.5億以上` 具體你可以找相關公司給你做個調查!!不過一定要有資格和能力的!!有不少的公司會有水分! 初期要注意做個市場調查以及品牌觀念的宣傳!有品牌才能賺錢!要不然沒什麼錢賺的! 是什麼價位的紅酒,准備打哪塊市場? 通常酒水銷售分為超市市場和、餐飲市場、娛樂市場這幾部門要想做要有計劃行一步步去滲透市場(最重要產品質量要過關,否則運做好了質量砸牌子會很難維護的)收復一個破壞的時常等於重建10個新市場! 切記!切記! 招聘銷售員,分別出去跑,走效益工資! 根據自身勢力分別確定突破市場時間! 將准備打的時常分區劃分,防止銷售員之間競爭! 可挖些比較有勢力的酒業銷售人員! 一般進入餐飲和娛樂市場的要加"瓶蓋錢"這點我想你應該明白吧! 你具體資料介紹的並不多,我也只能說個大概! 更深層的東西在這上面是說不清楚,說不透徹的。另外我也不是很懂策劃,但確實很有必要,你可以搜索下你所在地的廣告策劃公司,應該是有的!
❺ 中國紅酒市場現狀
個人覺得現在的紅酒市場還是很有前景的,不過中國現在的紅酒投資市場很混亂,不知道從何談起。下面是一份紅酒的研究報告,供您參考參考。。。
在經濟危機的沖擊下,2009年全球葡萄酒市場繼續呈萎縮態勢,消費總量同比下降2.9%,僅為23660萬百升。這也是本世紀以來,全球葡萄酒市場規模首次出現年度萎縮。歐盟的葡萄酒市場萎縮幅度最大,其中,西班牙、法國和義大利市場尤其蕭條,此外,阿根廷和美國市場的萎縮幅度也很嚴重。2009年,全球葡萄酒國際貿易總量為8610萬hl,比2008年下降3.6%。義大利出口葡萄酒總量為1860萬hl,成為世界最大葡萄酒出口國。2009年12月以來,精品葡萄酒價格不斷上漲。12月份,倫敦國際葡萄酒交易所的 Liv-ex佳釀指數上漲了0.9%,Liv-ex紅籌指數上升了0.7%,推動全年回報率分別增長15.7%和19.4%。2009年,波爾多精品葡萄酒的價格大幅上升,1999年份拉菲(Lafite)表現尤為突出,從2000歐元/箱漲到了4500歐元/箱,增幅達125%。12月份表現最好的當屬1996年份穆桐(Mouton),價格為2600歐元/箱,漲幅為9.5%。
亞洲市場對精品葡萄酒的需求依然快速增長,沒有出現任何放緩的趨勢。從2007年香港廢除酒稅開始,其重要性不斷上升,目前已經取代倫敦,成為僅次於紐約的全球第二大葡萄酒拍賣中心。近兩年,中國人對紅酒的需求呈幾何式增長,而這個市場,正面對著數千年以來,中國人對紅酒轉變的最大機遇,中國的紅酒商人們,正面對著數千億計的潛力市場。2009年全年葡萄酒產量為96萬噸,增速27.63%,較08年回升3.8個百分點。單月來看,葡萄酒12月產量為13.24萬噸,同比上升72.78%,較11月的增速繼續提升15個百分點。從2009年5月開始,葡萄酒的產量開始轉正,進入四季度,葡萄酒的產量增速一度超過白酒,成為釀酒行業中的領頭羊。近兩三年,很多國內或國外的品牌正陸續的進入到中國市場,第一階段是2002年以前,那時的葡萄酒根本沒有在大眾市場形成趨勢,只有少數國內品牌在進行紅酒的市場耕耘工作,屬於最初的發展開發期,國外品牌也只是進行著小范圍的小眾銷售,基本是屬於品酒人群范圍;第二階段,是在2003年到2008年,經過前期耕耘,中國大眾對紅酒開始一知半解,超碼開始有了些許飲用紅酒的習慣,但仍很少市場份額,其中出現了長城、新天等大打廣告的所謂知名品牌,但中國紅酒消費仍處於一種很奇怪的市場,只有名沒有大銷量,紅酒消費過於低端化造成與紅酒本身品味象徵意義脫節;第三階段,則在2008年開始,出現了一個良好的現象,諸多中國紅酒品牌開始逐漸往高端酒莊上做文章,開始玩高端的概念,推出一些高端的紅酒品牌,這些動作也得到了市場的反映。要想搶占高達數千億的新型紅酒市場,從認識中國紅酒消費習慣開始。2010年預計有更多大資本、大企業和財團進入葡萄酒市場「游戲圈」,這將打亂目前紅酒市場格局,對於大多數紅酒行業的「散兵游勇」中小酒商而言,將飽受沖擊。由於國內一線市場競爭更趨激烈,二、三線市場將成為新的增長點。各路酒商都會逐步將銷售重心下沉,從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向內地輻射進行滲透和「圈地」。而且隨著今後進口葡萄酒市場份額的提高,走細分化、專業化運作是必然之路。
本研究咨詢報告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海關總署、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釀酒工業協會、中國輕工業協會、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國內外相關刊物雜志的基礎信息以及紅酒研究單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結合公司對紅酒相關企業的實地調查,對我國紅酒行業發展現狀與前景、市場競爭格局與形勢、贏利水平與企業發展、投資策略與風險預警、發展趨勢與規劃建議等進行深入研究,並重點分析了紅酒行業的前景與風險。報告揭示了紅酒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准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銀行信貸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