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解開有聲市場版權之困
近日,喜馬拉雅FM因上線了用戶朗讀製作的無版權有聲書,被該書作家曾鵬宇控訴。同時,多位被侵犯版權的作家、編劇也出來聲援和支持。
這場版權糾紛最後以平台發佈道歉聲明結束。喜馬拉雅FM表示,會處理涉及到侵權的作品,並擬聯合版權方開展平台版權自查行動,規范版權監督體系。
筆者在一些平台的有聲書板塊,發現很多熱播劇的朗讀音頻,如《南方有喬木》《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夏有喬木雅望天堂》等。
在詢問版權問題時,該平台表示,「這些主播是否獲取到授權不確定,已提交給審核處理」。e從閱文集團方面了解到,集團與喜馬拉雅FM、懶人聽書等平台在版權業務上均有合作。集團體系下的作品會授予平台音頻改編權,內容數量上,每家合作情況不同。
但該改編權是僅可用在PGC內容,或者由音頻平台官方認證的錄製作品。UGC內容並沒有授權。
在蜻蜓FM上,《鬼吹燈》、《盜墓筆記》也都是PGC內容,自2016年1月上線以來,累計收聽量遠超於其實體書銷售冊數過千萬的成績。
某業內人士透露,由於頭部的幾家音頻平台體量較大,很多用戶會自己錄制上傳,內容提供商也不太會去追求。但原著作者一旦追究版權,則屬於侵權行為。
可以見得,在有聲小說的UGC內容板塊,基本上屬於無版權狀態。平台目前只能通過加強監管措施來處理。
喜馬拉雅FM副總裁姜峰此前曾在媒體采訪中透露,平台擁有一套自身版權審核體系,原創內容會被整合進版權管理資源庫,用戶上傳內容經由機器自動審核後也會有人工進行再次審核。但用戶上傳的內容數量巨大,難免會有紕漏。
不過,這一缺陷,對有聲市場來說,並不是小問題。除了技術支持,有聲市場的競爭力主要在於優質的內容。包括用戶原創內容和平台為用戶提供的優質內容。
平台在宣傳「大量優質專業內容是最大優勢」的同時,也不能忽略UGC內容的版權問題。當然,這也與有聲書版權的概念尚未普及到大眾有關。
❷ 有聲讀物的發展前景怎麼樣
有聲閱讀進入成熟發展期
傳統有聲閱讀產品由線下的音頻業務復制遷移而來, 2009 年中國移動最早上線有聲閱讀服務,在此之後以 PGC 內容為主的豆瓣 FM、蜻蜓 FM 等產品相繼上線;2013 年至2014年期間,隨著國內4G網的商用落地,移動互聯網加速滲透,有聲閱讀移動端APP應用快速發展,喜馬拉雅、考拉 FM 等移動音頻應用上線,此後資本湧入,推動有聲閱讀市場迅速成長,競爭加劇;從2018年開始,有聲閱讀市場在內容、渠道及商業模式方面不斷演進,逐步走向成熟、多元化發展階段。
—— 更多數據及分析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子閱讀器行業市場研究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❸ 有聲讀物是指什麼未來有什麼前景
顧名思義,有聲讀物就是有聲音的書。辭海中的定義為:錄制在磁帶中的出版物,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可發音的「電子書」
優點:節省時間,不會影響視力,閱讀量更大,攜帶更方便,一般可用電子書簽。
缺點:過多使用,會使閱讀能力下降,造成沒有閱讀的壞習慣。
據有關部門預計,伴隨著中國有車一族的迅猛增長,每天的堵車時間會增加。堵車為中國的有聲讀物行業帶來了新機遇,汽車作為最主要的收聽場所以及其所關聯的相關渠道已經成為中國有聲書市場增長、擴大品類認知的突破點。面對如此巨大的市場,一場「圈地」運動悄然拉開序幕。
時代華納有聲讀物出版公司副總裁托馬斯曾指出,中國有13億人口,至少1億年輕人喜歡收聽有聲讀物,這個數字是美國的一倍。在美國和中國一些大城市,由於生活節奏加快,人們習慣於在汽車、地鐵里用MP3收聽有聲讀物,越來越多的人習慣於用耳朵聽而不是用眼睛閱讀。
類似《明朝那些事兒》、《鬼吹燈》、《杜拉拉升職記》等有聲暢銷書最吸引人
❹ 現在有聲小說是不是成了一項大生意啊
大家喜歡有聲小說不僅是書的內容,更多的是讀這些的人和讀者有共鳴~表達出了讀者的意願。當然做有聲讀物聲音很重要的……大家聽你的聲音就可以想像是個什麼樣的人。
❺ 關於有聲讀物發行的諸多問題。本人小白。【有聲,出版,發行,版稅】
1、出版物版權歸屬問題:不管是圖書還是你說的有聲出版物,版權都歸作者所有,但是一般作者在出版的時候,都會把版權移交給出版方(出版社),這種授權時限的長短是根據出版社和作者商議決定的,一般是3到5年,出版社過了這個期限之後就不在擁有版權處置權,所以,建議樓主先看好有聲讀物的出版方是誰,然後跟其聯系,問一下版權問題,如果還沒過期,還在他們手裡,你直接跟出版社談就可以了,如果過期了,你需要找作者;
此外,你所說的先行發行,等對方發現了再支付費用或者下架,這個方法是不可取的,一般而言,出版物在作者佚名,或者客觀條件決定無法找到作者(版權所有者),可以先出版,然後在文本顯要處標明「請版權所有者跟我方聯系」之類的,但是,這類一般只會出現在某些網路文集的集結出版,因為網路的客觀原因造成無法輕松的找到原文作者,但你這種情況不一樣,你發行已經出版過的有聲讀物,理論上你是不缺乏溝通渠道的,這種行為實際上就是盜版和侵權,如果你私自發行,被版權所有者發現,不僅僅是下架這么簡單,你可能會支付你所得的N倍,甚至被追求其他民事責任,萬望樓主慎重;
2、不能繞開自行銷售,在中國所有的出版許可權都歸國家所有,所有的出版社都是國有的,在沒有電子出版物批號的情況下你私自出版就是非法出版物,恰當的途徑是尋找一家有資質的出版社,然後跟其談合作出版以及利潤分成,當然這之前,你先得拿到那些有聲讀物的版權授權。怎麼說呢,就是說就算你有版權了,但是你作為個人或者私企也是沒有出版許可權的,必須找一個出版社,讓他們來幫你出,你們之間來談如何發行,如果分利潤等等;
3、還是我第一條說的,如果這本書還沒過版權期,人家出版社已經出版了,你可以跟出版社談,幫他們發行,但是你首先得明白,你只是一個經銷商,你只是從他們那裡拿這些產品去賣。後面的問題同第一條,這樣不行。
❻ 有聲讀物的國內現狀
中國的有聲讀物發展起步於90年代,近些年發展較為迅速,出具產業規模,但是相比歐美,市場機制、配套制度還遠不夠成熟。從宏觀上看主要是「三個缺乏」,而且可謂是先天不足。
當下有聲讀物製作可以用「混亂」二字來形容,如果沒有統一的標准和嚴格的資格審核,這種混亂仍然無法解決。對此,可以通過實名制、內容備案、後續抽查等方式加以約束。
行業內及社會大環境中良好的文化風尚沒有形成。只有有了切實可行的法律依據,才能有效遏制不良有聲讀物的傳播;只有有了健康的文化風尚,才能讓不良的有聲物失去市場。同時對於有聲讀物的版權問題,建立、健全網路版權的相關法律、法規勢在必行。
我國政府非常支持發展數字圖書館事業,已將數字圖書館工程列入「863 計劃」,這充分顯示了有聲圖書的互聯網傳播具有很強的政策優勢。為保證有聲讀物網路傳播的合規性,網站在傳播有聲讀物的同時也應對上傳的有聲讀物進行嚴格的檢查,對出現問題的網站予以嚴厲處罰。
❼ 有聲書行業的發展前景
新興行業是有發展潛力的,現在的競爭也很激烈,高收入人群基本都是播音主持專業性人才。
普通人也很難有堅持下去的,如果能作為一項事業來認真對待還是很有前景的
❽ 怎麼看待有聲書演播這個行業,有前景嗎 ,,
有聲讀物在大學生讀者群中有一定知曉度,有76.9%的被調查者表示聽過有聲讀物,但沒有聽書習慣,只有11.5%的被調查者在被問及是否會購買有聲讀物時明確表示不會購買,因為他們更喜歡看書的感覺。
而大多數被調查者則顯示出模稜兩可的態度,這一方面說明有聲讀物市場不穩固,另一方面也說明了該市場還有相當大的增長潛力,只要進行適當的宣傳引導,有聲讀物的消費群體是能夠被培養起來的。
對有聲讀物內容傾向的調查顯示,語言類、文學類、生活類的選題內容較受歡迎,其中語言學習類以69.2%的絕對優勢獨占鰲頭,大學生強烈的自我發展訴求和競爭意識,使此類有聲讀物的銷售前景比較樂觀。
市場規模快速發展
我國有聲閱讀市場近年來呈現快速發展態勢,不僅用戶規模呈現迅速增長,使用頻率與時長方面同樣具有粘性。根據艾媒網數據,2019年我國有聲閱讀市場規模在63.6億元左右,預計2020年將達到82.1億元。
我國有聲書市場用戶規模從2016年的2.18億人上升至2019年的4.78億人左右,預計2020年用戶規模有望達到5.62億人。
2020年Q1在疫情催化及行業企業發起免費閱讀等因素影響下,以喜馬拉雅為代表的頭部音頻平台有聲閱讀用戶及用戶時長分別增長了63%、100%,隨著用戶聽書習慣的進一步養成,有聲閱讀的普及率有望繼續提高。
❾ 有聲讀物在國內發展現狀怎麼樣
有聲讀物在大學生讀者群中有一定知曉度,有76.9%的被調查者表示聽過有聲讀物,但沒有聽書習慣,只有11.5%的被調查者在被問及是否會購買有聲讀物時明確表示不會購買,因為他們更喜歡看書的感覺,而大多數被調查者則顯示出模稜兩可的態度,這一方面說明有聲讀物市場不穩固,另一方面也說明了該市場還有相當大的增長潛力,只要進行適當的宣傳引導,有聲讀物的消費群體是能夠被培養起來的。
對有聲讀物內容傾向的調查顯示,語言類、文學類、生活類的選題內容較受歡迎,其中語言學習類以69.2%的絕對優勢獨占鰲頭,大學生強烈的自我發展訴求和競爭意識,使此類有聲讀物的銷售前景比較樂觀。
但是目前語言類音像製品多以教輔形式出現並與教材配套搭售,而與目前售賣紅火的原版圖書相比,外語原聲讀物(內容包括國內外文史哲領域)的市場空白亟待填補。出版社可以考慮開展一些有聲讀物的版權貿易。此外,文學類以34.6%位居第二,自然科學23.1%,社會科學15.4%,生活類和藝術類19.2%,兒童讀物為7.6%。可見有聲讀物受自身傳播效果、受眾接受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內容傾向呈實用性和娛樂性特點。由此建議出版單位可以嘗試開發一些生活實用類有聲讀物,比如烹飪料理,聽者可以一邊聽一邊學做菜。在文學類中,大學生讀者對暢銷小說(34.6%)、恐怖故事(26.9%)、幽默笑話(38.5%)、人物傳記(42.3%)、電影對白(42.3%)、情景戲劇(30.8%)較感興趣。社科類中,法律和經管(23.1%)、心理自助(50%)、以及保健養生(53.8%)較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