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家樂福的營銷策略分析
都是采購營分離的,比價格家樂福、沃爾瑪、是比不過大潤發的,因為大潤發屬於自己的各種工廠很多,他們都是自有商品。但是大潤發的人力資源管理很是一般,比如說發,一個大潤發的員工如果在賣場你無精打睬的,被領導發現了那就是罰錢,要嘛就是臭罵,而在沃爾瑪很少這樣的,他們有專門的一個課別會找你談心,問下你的經濟有什麼困難啦,因為什麼不高興拉,有什麼需要公司幫忙的沒阿。這就是差別,這就是大潤發為什麼做不到第一的原因,只有人性化管理抓住員工的心,讓員工對自己的工作不止是喜歡做每一見事情,而是讓員工歡喜的做每一件事情。
Ⅱ 急求篇關於(家樂福營銷策略研究)的開題報告和論文 謝謝啦!
這方面的文章不太好寫 ,你可以去找別人幫你寫一下。他們的文章寫的不錯,完成文章專,滿意再付費的屬.Q Q 好友查找一下就可以 一零三七二五二六五七 策略一般是指:1. 可以實現目標的方案集合;2. 根據形勢發展而制定的行動方針和斗爭方法;3. 有斗爭藝術,能注意方式方法。另也指策略類游戲。
Ⅲ 家樂福在中國的擴張戰略是什麼
一、迅速擴張的發展戰略
「為了有一刻鍾的提前也要第一個到達」是家樂福在中國佔領市場時奉為已久的策略准則。就是在這一準則的指導下,家樂福進入中國市場的決心和力度要比其他的世界零售巨頭要早要大。據統計,從1995年法國家樂福在北京家樂福國展店第一家店開始至2007年1月份,家樂福在中國24個省市自治區共有折扣店100家,大賣場92家。而與此同時,沃爾瑪的門店數是77家,麥德龍33家,易初蓮花75家, 僅僅從數量上就可以看出家樂福在中國的擴張的確是略快於其他的零售業;地區分布上,在其他的跨國零售企業還在致力於在中國的大中城市和東部發達底部擴張的同時,家樂福已於2004年開始了它西征的擴張步伐。
二、集中力量發展其優勢業態
在進入中國的商業業態選擇上,家樂福用大型超市中的主力業態大賣場(Hypermarket)進入中國是十分正確的。這種經營品種繁多、天天低價的廉價量販店是非常適合中國這個在高速發展中的國家。家樂福的低價格和品種繁多的商品,對顧客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從而使家樂福在中國內地取得了巨大成功。
三、「落地生根」的本土化戰略
家樂福在世界擴張過程中實施的是「充分本土化」戰略。這也一直是它跨國經營策略中的最大法寶。中國化的家樂福戰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家樂福管理本土化的最大特徵就是以門店管理為中心的管理體系。這一管理體系是建立在門店人員最貼近市場,所以要有相應的經營決策權新理念的認同上。家樂福這種以門店管理為中心的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徵就是賦予各個門店管理人員更多的權利,在權利下放的同時,家樂福的門店店長和管理人員的經營指示責任也非常細化的落實了。
(二)家樂福經營本土化的實質就是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因地制宜,入鄉隨俗。在中國,因為自行車還是中國人的主要交通工具,所以北京市和上海市的家樂福出售的礦泉水多是散裝的;出售的麵粉和糧食也是小包裝的;為迎合中國人喜歡「挑選」的需要,家樂福增加了貨架上同類商品的供應量;在中國內地,鑒於消費者普遍的生活水平,家樂福瞄準普通居民消費群體,吸引了更多的大眾消費者。
(三)配送系統與信息系統的本土「滯後化。在進入中國的三大零售巨頭中,家樂福的配送系統和信息系統是較落後的。家樂福至今沒有在中國建立起統一的配送系統,且其計算機系統的開發和建立要落後競爭對手沃爾瑪好幾年。家樂福這種「滯後」的配送系統與信息系統是其戰略規劃的成果,而且是非常中國化和本土化的戰略成功。因為商品的集中配送是連鎖商業帶來的,但是目前中國連鎖商業基礎非常薄弱,只有通過大的連鎖集團的整合才會形成規模的、高效的、社會化的物流配送系統。家樂福的中國開店戰略正是憑借其店鋪和銷售的規模數作為其整合供應商配送系統的籌碼,從而把店鋪與銷售資源轉化為對其服務的商品配送資源。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家樂福信息系統的「滯後」建設是符合中國實際的,這種滯後是為了使系統更實際和本土化。
(四)商品采購及員工的本土化。進入中國市場11年來,家樂福已在北京、上海、天津、武漢、廣州、大連和寧波等11個製造業發達的城市建立了采購基地,並與1425家有實力的中國供應商簽訂了長期供貨合同。此舉不但為自己節約了大量運輸成本和配送費用,還能因此備受當地政府青睞,打好政策通路。目前家樂福中國的25000名員工中,只有80名外籍人,其餘都是中國本地人才。家樂福認為員工的本地化更容易使公司的經營理念融入到現實經營中去。
四、向上游供應商要利益
Ⅳ 家樂福 客戶關系管理策略有哪些
CRM是英文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也就是客戶關系管理的縮寫。
企業根據自身需求選擇適合的企業管理軟體專,家樂福作屬為法國知名的超商,應該有一套完善的企業管理體系,涉及到供應商管理、商品管理、進出入庫管理、成本管理等方面的
。
至於客戶關系管理,我認為家樂福可能沒有這樣的系統。
Ⅳ 家樂福選擇了什麼樣的目標市場是如何為自己進行市場定位的 家樂福的市場營銷策略組合有那些特點 家
別的不說,就家樂福,服務差,推銷多,東西貴,售後爛!!!
隨便網上搜搜吧,罵聲一片!!
什麼爛超市!!!!
Ⅵ 請問家樂福的經營特點和主要優勢
家樂福簡史
家樂福公司1958年成立,總部在巴黎。1963年在巴黎郊外開設第一家以食品為主、營業面積達到2500平方米的超大型超市(hypermarket簡稱HM)。從此,家樂福以超大型超市(HM)為主在法國國內順利的發展和壯大。1999年家樂福在全球的總店鋪數達到4441家,銷售額達到2451億法郎,成為當年全球第二大零售業企業。
從店鋪發展來看,『家樂福HM年代別店鋪數推移表』反映了家樂福的HM在全球的發展狀況。比普通超市還要大的HM雖然在經營上取得了成功,但是,由於與中小零售店的摩擦與紛爭使政府不得不出面調停,家樂福公司敏銳地預感到政府將要出台限制大型零售店的政策,以及國內市場的日趨飽和,60年代末開始涉足海外市場。
1969年家樂福進入荷蘭,1970年進入瑞士,1972年進入英國、義大利,1973年進入西班牙。但是很快又退出了荷蘭和英國。2000年家樂福在歐洲共有HM321家。占總店數的62.25%,其中法國佔55.58%的份額。之後雖然家樂福也進入到東歐其他國家,但是它開始把眼光投向其他洲。
1975-1997年家樂福主要在中南美洲發展。2000年在中南美洲的店鋪數達到112店,占總店數的21.79%,主要集中在巴西和阿根廷。1996年開始進入亞洲發展,2000年亞洲總店數達到81店,主要集中在台灣、中國大陸和韓國。
從銷售額來看,1999年法國國內的銷售額占總銷售額的62.3%,法國以外的歐洲佔21.7%,中南美佔10.7%,亞洲只佔5.3%。因此可以說直到家樂福進入日本以前,他的主要收入來源仍然是包括法國在內的歐洲。
但是,從表中我們也可以看出,整個90年代歐洲的店鋪數量保持在一定的水平沒有大的增長,而亞洲市場卻在不斷成長,而且有呈幾何性增長的趨勢。重點發展亞洲勢在必行。而日本是亞洲最富裕的國家,家樂福也一直很看重日本市場,由於日本也有與法國的『Loi Royer 法』相似的限制大型零售業的『大店法』,使得家樂福沒有能早早的進入日本市場。但是,2000年5月日本終於取消了『大店法』,家樂福終於有了進入日本市場的機會。於是才有了1999年12月8日在東京都附近的千葉縣開店的可能。
家樂福的經營特點與競爭優勢
家樂福能夠成為全球第二大零售企業,維持起增長能力與又是的模式可以從一下總結成幾點。
(1) 低價戰略
零售業共通的競爭優勢就是低價格戰略,家樂福也不例外。從60年代在巴黎郊外開設第一家HM開始,就以其低價格戰略著稱。家樂福的最大特色是通過與生產企業直接交易的方式實現比競爭企業便宜2-5成的低價格戰略。
60年代正是戰後法國經濟高度成長的時期,但是伴隨著石油危機以及法國消費者購買力的上升,通貨膨脹率達到14%,家樂福商品的低價格戰略起到了抵消通貨膨脹的效果,受到消費者的歡迎,因此HM在法國取得了成功。
(2) 規模化經營
家樂福從第一家店開始就是2500平方米的大店。但是法國一般超市的定義面積是400㎡-2500㎡,2500平方米以上的就稱為超大型超市了,現在超大型的零售企業越來越多,家樂福在日本開設的第二家店就達到29941平方米,接近3萬方平米。大規模的特點就是商品品種繁多集客能力強,同時實現低價格化。
(3) 連鎖經營模式
家樂福的經營模式就是連鎖經營。前文中已經提到,1999年家樂福在全球的總店鋪數就達到4441家。連鎖經營的特點是能實現規模效應,即統一進貨形成的議價優勢,是維護低價格政策的手段之一。
(4) 選址模式
通過『家樂福HM年代別店鋪數推移表』看家樂福在全球的店鋪分布情況以及對各國成功事例的分析,可以確定存在一個共通的市場條件,無論是歐洲的西班牙,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以及亞洲的台灣、中國等國家和地區,家樂福都是以壓倒的優勢戰勝本地的同類零售業,奪得該國或地區的銷售額排名的前幾名。
縱觀家樂福公司的成功的原因,可以發現家樂福投資的國家或地區都是不發達的地方。總結這些地方的投資特點整理出以下幾個共同點:
第一,擇投資開店的地方都是一些零售業比較薄弱或者落後的國家和地區;
第二,政府對大型零售業沒有限制;
第三,當地沒有大型連鎖超市;
第四,地價相對便宜能夠得到充分的空間;
第五,當地沒有家電或者服裝等的專賣店。
(5) 開店戰略
家樂福的口號是『郊區包圍市中心』的戰略。一般店址都選擇在離市中心20公里、一小時車程的范圍內開設3-6家店。其特點是一方面防止顧客流入市中心,另一方面從市中心爭奪一部分顧客。這種戰略模式首先在法國獲得成功,然後推廣到其他國家。例如,台灣、中國大陸等都是其成功的事例。
家樂福投資標准與日本現實的比較
家樂福的經營優勢
日本的現狀
1.零售業比較薄弱或者落後的國家和地區
2.政府對大型零售業沒有限制
3.當地沒有大型連鎖超市
4.地價相對便宜能夠得到充分空間的地方
5.當地沒有家電或者服裝等的專賣店
6.低價格戰略
7.開店戰略
1.1999年日本『大店法』取消後大型零售店開始飽和,日本是一個商業發達的國家,零售業態齊全。
2.『大店法』雖然取消,取而代之的『立地法』也對大型零售店有一定的限制。與其他國家比較日本是一個對開店限制比較嚴格的國家。
3.家樂福的周圍常常有食品超市,而且日本商店街的生鮮食品由於其新鮮程度,在家樂福的同類商品有一定的競爭。
4.雖然泡沫經濟破滅以後,日本的地價降低了不少,但是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日本的地價仍然很高。
5.但是也許沒有大的家電或者服裝專賣店,但是,日本是一個家用電器普及率很高的國家,家電的銷售已經不再是企業的盈利源泉,加上日本家電行業的渠道一體化程度很高,家樂福的優勢難以發揮。
6.日本的流通渠道被認為是既復雜又長的渠道。家樂福雖然實現了與55%的生產企業直接交易,日本零售業從來沒有達到過這個數字,但是即使如此也只是實現了部分商品的低價格化。
7.前文提到的消費支出中生活費下降了,但是上升的是娛樂支出,例如1990年娛樂費占總消費支出的9.6%,2000年上升到10%。雖然上升不多但是與整體消費下降比較,是很大的支出。家樂福希望防止顧客流入市中心和從市中心爭奪顧客的戰略是很難實現的。
Ⅶ 家樂福和沃爾瑪市場營銷策略的相同點
選址、員工福利都是共享的原則、商品陳列的新意、每月進行商品的劣勝淘汰,專而不屬是一味的突出商品的「百貨、賣場」這種商品的多樣性!其實河北滄州青縣一個叫「信譽樓」的賣場營銷模式也大都類同!雖然一個縣只有2萬的客流量但卻營銷到20億的業績!只是個人觀點讓樓主見笑了!很潛顯
Ⅷ 家樂福促銷策略
·促銷高招之有獎促銷策略
·促銷高招之活動促銷策略
·二三級市場的促銷三板斧
·節日賺大內錢讓容你事半功倍
·一份周密的超市促銷計劃
·贈品促銷想說愛你不容易
·終端促銷有效才真是硬道理
文件是word文件。地址在這http://marketing.asiaec.com/zhuanti/jrcx.html
裡面說的很詳細,你打開看看。很有用
Ⅸ 家樂福的中國市場
1995年 家樂福在中國大陸開設了第一家大賣場
1996年 成功進入上海和深圳
1997年 進入天津市場
1998年 成功進入重慶、珠海、武漢、東莞
2000年 配合迅速發展的需求,家樂福開設了五家大賣場
2001年 家樂福積極聲援2008北京申奧
2002年 家樂福在20個城市開設了35家大賣場、家樂福積極支持上海申博
2003年 家樂福在杭州開設了第40家分店、迪亞折扣店進入上海和北京
2004年 冠軍超市在中國開設第一家分店
2005年 家樂福在中國重慶開設第60家分店
2007年 家樂福在中國新增門店19家
2009年新開門店18家,截至2010年1月20日家樂福中國內地門店總計157家
2010年,家樂福中國區總裁兼CEO羅國偉宣布已經成功收購河北保龍倉商業連鎖經營有限公司
2015年5月5日,家樂福中國公司和微信支付在深圳共同宣布,將基於O2O戰略達成深度合作,將在北京、上海、沈陽、成都、杭州、武漢、重慶等城市逐步上線微信支付,覆蓋家樂福全國237家門店。 家樂福在華門店地區分布一覽(總數達236家)
據聯商網編輯統計:截止到2013年12月31日,家樂福在中國大陸地區擁有門店236家。
家樂福大陸地區門店分布情況具體為:
上海29家、江蘇31家、浙江7家、安徽11家、北京18家、天津5家、河北11家、山西2家、山東4家、內蒙古1家、廣東21家、福建5家、海南3家、湖北9家、江西2家、湖南4家、河南5家、吉林2家、遼寧19家、黑龍江9家、新疆3家、貴州1家、雲南10家、重慶6家、四川19家。 全台62家大店及8家小店,2014年業績預計目標600億元,與2013年對比持平;雖有收減2店,但不會退出台灣市場,未來3年仍將投入50億、70億元經營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