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雲南映象的市場調查

雲南映象的市場調查

發布時間:2021-08-27 14:08:00

『壹』 雲南映象的面向全國

自2003年8月8日在昆明會堂首次公演以來,《雲南映象》已經在國內正式演出500餘場。
2003年8月4日,《雲南映象》在昆明會堂舉行了正式演出前的首次綵排。結束後的座談會上,雲南省委副書記丹增激動地說:「這才是真正的舞蹈、真正的民族文化、真正的藝術!」他馬上指示,要將《雲南映象》當作當年省內重點藝術工程來抓,要按市場規律運作,政府給予扶持幫助。就是在觀看這次綵排之後,他為《雲南映象》提出了「立足雲南,走向全國,打入世界」的發展思路。
這以後,曾經歷經困難的《雲南映象》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在昆明,《雲南映象》的票房收入超過千萬;在浙江的溫州、杭州、寧波,9場演出場場爆滿;在上海,獲得了中國舞蹈「荷花獎」最高獎項;在北京,還未上映,楊和她的歌舞團已經成為媒介的重要目標,《雲南映象》更是一票難求……
《雲南映象》已經成為了雲南省對外宣傳的一個窗口,在結束北京的演出之後,《雲南映象》將赴重慶、成都、西安等地展開巡演,讓更多的國內觀眾領略雲南各民族如詩般的風情。

『貳』 雲南民族歷史文化的基本特徵

一、雲南民族文化特徵的鄉土性
自古雲南地處閉塞,交通不便,即便有「蜀身毒道」、「茶馬古道」這樣聯系外界的通道,但「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而滇道之難,又遠遠超過蜀道。因此造成了雲南民族人口流動性小,社會開放程度低,形成了雲南各民族社會發育程度的參差不齊。從原始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的萌芽,人類社會發展經過的幾種歷史形態都有存在。由於歷史上長期處於封閉狀態,加之自然資源又較為豐富,很容易形成封閉式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並由此形成了一種比較完備的「隔離機制」。這樣,其文化形態都較少發生重大變革,決定了雲南民族文化具有鄉土性的特徵。
但也正因為雲南民族文化的鄉土性,造就了雲南民族文化的獨有的魅力。雲南絢麗多彩的民族文化資源包括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及歌舞、風俗、工藝品、服飾、建築、飲食、節祭等等,構成了雲南特有的山山水水各見人間千秋的人文景觀,為文化事業的繁榮和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一是民族歌舞資源。雲南人已經在民族民間歌舞的市場化運作方面進行了許多有益嘗試,《雲南映象》就是把展示、保護和開發雲南民族歌舞資源融為一體的成功例證。
二是民族民間工藝品資源。如鶴慶縣新華村的金屬手工藝品,劍川的木雕,大理、巍山彝族、白族的扎染,會澤生斑銅工藝,香格里拉尼西制陶,建水紫砂陶,鎮沅黑陶,大理石製品等等。
三是民族服飾文化資源。雲南各民族在服飾上造型異彩紛呈,色彩繽紛艷麗,製作工藝多種多樣。鄉土性和個性化給民族服飾提供了生存拓展的空間和土壤。
四是民族節慶文化資源。傣族的「潑水節」, 白族的「三月街」,彝族白族的「火把節」,傈僳族的「刀桿節」,景頗族的「目腦縱歌」等。這些都是雲南少數民族特有的、巨大的文化精神財富和審美需求的載體。
五是民族飲食文化資源。雲南各民族的美食具有濃郁的民族色彩,這也體現了雲南民族傳統餐飲文化和特色。 雲南獨有的民族文化特色,再加上雲南氣候、地形、地貌以及生物的多樣性造就了旖旎迷人的自然風光,使雲南成為一片世界少有的令人嚮往的神奇樂土。要把雲南建設成民族文化特色大省,雲南民族文化的鄉土性正是其木之本,水之源。
二、雲南民族文化特徵的邊緣性
由於地理環境、社會經濟和歷史文化等原因,雲南從社會政治意義上處於邊緣地區。邊緣性的原因是多樣的,如少數民族有語言交流的問題,很多人不會普通話,而且他們的文化信仰、管理方法、技術,與漢族不同,和現代技術完全不一樣。因此對於內地的主流文化來說,雲南民族文化就成了一種邊緣文化。
民族文化特徵,除內在的民族認同等心理特點之外,有兩個被文化人類學家公認的可以外顯的特徵:民族語言和民族藝術。二者被合稱為民族文化母語。正是這種母語文化,孕育著民族的精神,塑造著民族的靈魂。新中國成立後,雲南地區的民族文化得到空前繁榮,使人為之欣喜。但大好形勢下的某些不足之處,也確實讓人擔憂。這里,我記述幾件網上看到的事例。
其一:2002年,蒙自師專音樂系提供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該系出生於上世紀1982年前後的14名紅河籍哈尼族、彝族等少數民族學生中,會講本民族語的6人,佔42.86%;會用本民族語言演唱自家民歌的只有2人,佔14.28%。而60年代的少數民族學生,則全都會講本民族語、會唱本民族民歌。兩者相比,40年間上述民族文化母語消失的年均速度,分別為1.42%和2.14%。如果不採取任何措施,讓其放任自流,那麼,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的2020年,在這樣的少數民族學生中,會講本民族話的

5
便不足20%;不用到2010年,在這樣的少數民族學生中,就很難找到會用本民族語言演唱本民族民歌的人。這說明,單向的、換血式的教育,學生的民族特徵必然會因文化母語的被置換而逐漸淡化。
其二,在一些民族地區,個別青年在外邊學習或闖盪幾年之後,突然覺得自己的民族文化落後、民歌難聽,在家鄉父老面前,寧肯洋洋得意地裝做一個初來乍到的外地城裡人,而恥於公開自己的真實族別,羞於啟齒自己的鄉音歌調。這說明,即使母語尚未完全喪失,若文化價值取向被誤導,民族心理也會被扭曲而變態失衡。
因此,在看到雲南民族文化的邊緣性特徵的同時,警惕各民族文化的徹底邊緣化,保持雲南民族文化這些獨有的特色和傳統。不讓所謂的「現代文明」抹滅了寶貴的文化傳統,失去了民族的靈魂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三、雲南民族文化特徵的和容性
雲南各民族文化的精神,即兼容並蓄的包容性、多元並存的開放性、親近自然的本源性和文化生態的和諧性,體現著一種和諧的生活方式。
雲南地處中國西南邊陲,毗連中南半島,是人類的發祥地之一,是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地區。早在兩千多年前,雲南就是中國從陸上通向印度和東南亞、南亞的門戶,是古代人民友好往來的重要鏈環。著名的「南方絲綢之路」、
「蜀身毒道」、「茶馬古道」等都經由雲南通往各地,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宗教和不同的文化在此交融,造就了雲南文化的多元特點和包容性。
據歷史文獻記載,漢族文化與雲南各少數民族的文化交流歷來頗為頻繁,現今我們聽到的納西古樂和通海洞經音樂中,就不乏唐宋漢家音律。在其它文化領域里,如耕作文化、食文化、茶文化等等。這里有過輝煌的青銅文化,是稻作文化和茶文化的發源地之一;這里的大小爨碑對漢字書法法度作了大膽突破,拾級而上的層層哈尼梯田更是將水田稻作移植到山坡的偉大創舉;這里孕育出了蜚聲海內外、成果驕人的南詔文化、貝葉文化、東巴文化;這里的民族民間文學創作含珠蘊玉,神話及史詩彌補了漢文化體系中的一個重大缺憾„„文化交流的例子也不勝枚舉。雲南民族文化特色就是在長期整合中,棄粗取精,取長補短,不斷發展形成,從而達到包容合蓄的境界。 同時,也就是在長期的文化包容整合過程中,越來越強勁了雲南民族文化的特徵和能力。
地處中華文化圈、印度文化圈與東南亞文化圈交匯點的雲南,不但是亞洲各民族文化系統網路最重要的節點,也是人類文化遺產最珍貴的共生寶庫,各族文化的鄉土性、邊緣性、包容性,終催生出了今日洋洋大觀的民族文化多樣性,成為中華民族文化中濃重而有力一筆亮彩。

『叄』 你們有人知道雲南映象歌舞團在那不~謝謝你

評論 ┆ 舉報

最佳答案此答案由提問者自己選擇,並不代表網路知道知識人的觀點

回答:ynxwjwlm
新手
4月30日 13:26 藝術總監、總編導 : 楊麗萍
總策劃、市場總監 : 荊林
藝術顧問 : 張苛
民俗顧問 : 鄧啟耀
策 劃 : 范建華、路啟龍、張臻
編 導 : 尹 蓉
音樂總監、音樂創作 : 三 寶
舞美設計 : 孫天衛、林安康
燈光設計 : 孫天衛、路啟龍、史雲龍
服裝設計指導 : 戈 壤、小 四
打擊樂設計、編排 : 楊亞軍、鄭成林
助理編導 : 盛紅清、張艷芳
動效設計 : 張非所
面具、木雕設計 : 李燕軍
平面設計 : 胡明貴
化裝造型 : 楊 蕾、李艷萍

領銜主演 : 著名舞蹈家 楊麗萍
主要演員 : 黃文傑、 張艷芳、 曹林旭、 何侑成、 李雷平、 驕 子、
葉秀麗、 高蘭英、 李燕妮、 盛紅清、 李昆寧、 魯懷蘭、
老 左、 魯麗麗、 周曉芳、 丁赤平

演出總監 : 荊 林
舞台總監 : 尹 蓉
後台主任 : 盛紅清、張艷芳
音樂製作 : 三寶工作室
燈 光 : 顧元吉、田大君、孟 旭、張永華
電 腦 燈 : 李 鵬、李 季
帕 尼 燈 : 謝加付、周 毅、朱俊銘
舞台裝置 : 朱小東、李 剛、楊 文、繆 維、張清學
音 響 : 黃辛濤、張紹田。李正生
文字統籌 : 荊 林、張一民
演出統籌 : 黃辛濤、秦冰冰
演出服裝籌 : 李惠萍、李艷萍
道具製作統籌 : 夏清泉
服裝製作 : 一心制衣公司、李思源服裝製作工作室、天依制衣公司
燈光、音響、舞美 : 昆明藝豐工程
演出協作 : 昆明會堂
整體策劃推廣 : 雲南山林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http://www.yunnanyingxiang.com

揪錯 ┆ 評論 ┆ 舉報

『肆』 雲南映象的特點

作為中國舞蹈史上第一個自己營銷、包裝、推廣的原生態民族歌舞集,《雲南映象》從高原村寨走向世界,為中國的舞台藝術走向市場探索出了一個嶄新的運作模式,《雲南映象》本身也已經成為一個中國舞蹈界的共有品牌、一張獲得廣泛贊譽的「中國名片」。
雲南映象座位分布圖:

『伍』 看完楊麗萍的舞蹈後有什麽感覺

沒找到感覺``找到這個`希望對你有幫助

雲南映象
全國首部大型原生態歌舞集《雲南映象》(Dynamic Yunnan),由我國著名舞蹈藝術家楊麗萍出任藝術總監和總編導並領銜主演傾情打造的藝術精品,成為繼「五朵金花」、「阿詩瑪」之後,誕生在雲南的又一經典力作。《雲南映象》是一台融傳統和現代一體的舞台新作,將原生的原創鄉土歌舞精髓和民族舞經典全新整合重構,展現了雲南濃郁的民族風情。該歌舞集70%的演員來自雲南各地州甚至田間地頭的本土少數民族演員,演出服裝還原於雲南各民族民間著裝的生活原型。

《雲南映象》在2004年中國專業舞蹈最高獎項--第四屆中國舞蹈 「荷花獎」 的比賽中贏得十項大獎中之五項獎項:

·舞蹈詩金獎

·最佳編導獎

·最佳女主角獎

·最佳服裝設計獎

·優秀表演(打鼓設計)獎

一、特點:

作為中國舞蹈史上第一個自己營銷、包裝、推廣的原生態民族歌舞集,《雲南映象》從高原村寨走向世界,為中國的舞台藝術走向市場探索出了一個嶄新的運作模式,《雲南映象》本身也已經成為一個中國舞蹈界的共有品牌、一張獲得廣泛贊譽的「中國名片」。

·映象源於雲南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楊麗萍曾強調:「我很慶幸自己出生在雲南這個歌舞之鄉。」

雲南是祖國西南邊疆的一個多民族省份,這里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是人類發祥地之一,為人類文明留下寶貴的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是人類遺產重要的共生寶庫;這里有多彩的民族文化,26個世居民族團結和睦,生生不息,形成了多民族群體、多文化形態共生的獨特文化類型,在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熠熠生輝;這里有美麗的自然風光,地形地貌、動物植物豐富多樣,山川雄奇,風景秀麗,氣候宜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處處是風景,天天可旅遊。這是一塊古老神奇、富饒美麗、生機勃勃的土地,這是一座文化藝術的百花園,這是一個蘊涵寶藏的文藝富礦,這是一顆民族文化的瑰寶。

彝、藏、佤、哈尼等10多個民族原始、粗獷、充滿絢麗色彩的生活因了《雲南映象》而生動地展示在舞台上。奔放的肢體動作、抽象的畫面構成、空靈悅耳的音樂、清亮具有穿透力的山歌,將人類對於心靈回歸、生命激情、靈魂升騰的情感渴望表達得淋漓盡致。已經獲得巨大成功的《雲南映象》,就是雲南這座文藝富礦中的一些點滴和片段,楊麗萍與《雲南映象》共同將這塊寶石上的灰塵輕柔地拂去,讓世人看見它的光彩。

《雲南映象》並不是突發的橫空出世,而是對民族魂、民族根的繼承。楊麗萍和《雲南映象》演員所表現出來的藝術張力,源於彩雲之南的這片紅土地,是對於南民族民間文化的深刻表現和深情禮贊,並有著新世紀的時代特徵。這也正是《雲南映象》火爆國內演出市場並具有強烈的持久力的深層原因。

·映象面向全國

自2003年8月8日在昆明會堂首次公演以來,《雲南映象》已經在國內正式演出500餘場。

2003年8月4日,《雲南映象》在昆明會堂舉行了正式演出前的首次綵排。結束後的座談會上,雲南省委副書記丹增激動地說:「這才是真正的舞蹈、真正的民族文化、真正的藝術!」他馬上指示,要將《雲南映象》當作當年省內重點藝術工程來抓,要按市場規律運作,政府給予扶持幫助。就是在觀看這次綵排之後,他為《雲南映象》提出了「立足雲南,走向全國,打入世界」的發展思路。

這以後,曾經歷經困難的《雲南映象》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在昆明,《雲南映象》的票房收入超過千萬;在浙江的溫州、杭州、寧波,9場演出場場爆滿;在上海,獲得了中國舞蹈「荷花獎」最高獎項;在北京,還未上映,楊和她的歌舞團已經成為媒介的重要目標,《雲南映象》更是一票難求……

《雲南映象》目前已經成為了雲南省對外宣傳的一個窗口,在結束北京的演出之後,《雲南映象》將赴重慶、成都、西安等地展開巡演,讓更多的國內觀眾領略雲南各民族如詩般的風情。

·映象打入世界

在國內市場掌聲不斷的同時,《雲南映象》從未忘記過自己走向世界的夢想。《雲南映象》將以《尋找香格里拉》的名字進軍國際文化市場,在美國等十幾個國家舉行160餘場演出。日前,眾多明星和演藝界人士齊聚北京保利大劇院,《雲南映象》的全球推廣商———派格太合環球傳媒總裁孫健君與楊麗萍攜手為人們獻上雲南米酒,共同預祝《雲南映象》全球公演成功。

目前,已有美國、澳大利亞、法國等7個國家有意邀請《雲南映象》演出。派格公司將完全按照國際演出行業慣例對《雲南映象》進行包裝及商業運作。據了解,澳大利亞燈光師、舞美師等專家正在對《雲南映象》進行再加工、再提煉,以使它成為真正屬於世界的藝術產品。《雲南映象》可能將是以成功的商業姿態第一個走向海外市場,並能形成固定品牌的歌舞集。

二、看點

該台節目除了楊麗萍與孔雀舞這兩大看點之外,到底還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方能創下連演百餘場不敗的紀錄?

·演員:75%來自山寨

《雲南映象》的演員共有90餘人,其中70%是來自雲南各村寨的少數民族演員。他們血液中本來就流淌著原始的舞蹈基因。這些演員最小的7歲,最大的20多歲,當時楊麗萍去找他們的時候,他們都還在干著農活。據楊麗萍本人說,之所以大量起用業余演員,主要是許多專業舞蹈演員沒有民間的味道,他們一直在民間的圈子外尋找那種感覺。而這些民間演員在生活中就唱那些歌跳那些舞,他們的歌舞充滿了生命的勃發,這是專業演員不具有的。在排練時,楊麗萍只需要指導他們習慣舞台表演就行了。

·表演:紅土原汁民族原態

全劇共有「混沌初開」「太陽」「土地」「家園」「火祭」「朝聖」「雀之靈」等七場歌舞,展現了雲南少數民族對自然的崇拜、對生命的熱愛。舞蹈編排將雲南原始鄉村歌舞的精髓和民族舞蹈語匯進行了整合重構,用新銳的藝術構思表現少數民族的勤勞、樸素。肢體語言中揉合了彝、苗、藏、傣、白、哈尼等民族舞蹈。序幕在60面大鼓的敲擊聲中拉開,即使是女子擂鼓的時候,也讓人感受到來自紅土地蓬勃的生命力。最後是以楊麗萍領舞,60隻「孔雀」齊舞的「雀之靈」作為尾聲。全劇表演全是真人真唱,演出服裝全部是少數民族生活著裝的原型。

·舞美:遠古現代時空跳躍

《雲南映象》大量使用了可移動、升降轉換的裝置。據介紹,雲南的少數民族在勞作之餘,喜歡在廣場上跳集體舞,他們稱之為「打歌」或「跳鍋庄」。為把這樣的生活原態再現在舞台上,楊麗萍突破了以往舞台藝術的均衡布局,使傳統的廣場活動與現代舞台藝術得到了完美結合。音樂、服裝、燈光、道具,將留給觀眾一個「原生態」的特定印象。180副具有雲南特色的面具,牛頭、瑪尼石、轉經筒在亦幻亦真的舞台燈光中穿梭於遠古和現代,在時空錯位、視覺錯位中構建一種生態情感。

『陸』 雲南映象月餅,潘祥記月餅,香港金品坊月餅,僑香村月餅在貴州市場銷量好嗎

貴陽月餅批發的有一家不錯,我們從07年到現一直在他們那拿的貨,價格也很低,品牌很全的,如:潘祥記,日威,冠生園,萬利園,僑鄉村,日健等品牌。應該是貴陽最大的一家了。從去年開始還開放了專門針對個人的團購業務及熱線:6589511

『柒』 楊麗萍的雲南印象里有哪些內容啊分為哪幾場舞蹈

雲南映象
全國首部大型原生態歌舞集《雲南映象》(Dynamic Yunnan),由我國著名舞蹈藝術家楊麗萍出任藝術總監和總編導並領銜主演傾情打造的藝術精品,成為繼「五朵金花」、「阿詩瑪」之後,誕生在雲南的又一經典力作。《雲南映象》是一台融傳統和現代一體的舞台新作,將原生的原創鄉土歌舞精髓和民族舞經典全新整合重構,展現了雲南濃郁的民族風情。該歌舞集70%的演員來自雲南各地州甚至田間地頭的本土少數民族演員,演出服裝還原於雲南各民族民間著裝的生活原型。

《雲南映象》在2004年中國專業舞蹈最高獎項--第四屆中國舞蹈 「荷花獎」 的比賽中贏得十項大獎中之五項獎項:

·舞蹈詩金獎

·最佳編導獎

·最佳女主角獎

·最佳服裝設計獎

·優秀表演(打鼓設計)獎

一、特點:

作為中國舞蹈史上第一個自己營銷、包裝、推廣的原生態民族歌舞集,《雲南映象》從高原村寨走向世界,為中國的舞台藝術走向市場探索出了一個嶄新的運作模式,《雲南映象》本身也已經成為一個中國舞蹈界的共有品牌、一張獲得廣泛贊譽的「中國名片」。

·映象源於雲南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楊麗萍曾強調:「我很慶幸自己出生在雲南這個歌舞之鄉。」

雲南是祖國西南邊疆的一個多民族省份,這里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是人類發祥地之一,為人類文明留下寶貴的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是人類遺產重要的共生寶庫;這里有多彩的民族文化,26個世居民族團結和睦,生生不息,形成了多民族群體、多文化形態共生的獨特文化類型,在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熠熠生輝;這里有美麗的自然風光,地形地貌、動物植物豐富多樣,山川雄奇,風景秀麗,氣候宜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處處是風景,天天可旅遊。這是一塊古老神奇、富饒美麗、生機勃勃的土地,這是一座文化藝術的百花園,這是一個蘊涵寶藏的文藝富礦,這是一顆民族文化的瑰寶。

彝、藏、佤、哈尼等10多個民族原始、粗獷、充滿絢麗色彩的生活因了《雲南映象》而生動地展示在舞台上。奔放的肢體動作、抽象的畫面構成、空靈悅耳的音樂、清亮具有穿透力的山歌,將人類對於心靈回歸、生命激情、靈魂升騰的情感渴望表達得淋漓盡致。已經獲得巨大成功的《雲南映象》,就是雲南這座文藝富礦中的一些點滴和片段,楊麗萍與《雲南映象》共同將這塊寶石上的灰塵輕柔地拂去,讓世人看見它的光彩。

《雲南映象》並不是突發的橫空出世,而是對民族魂、民族根的繼承。楊麗萍和《雲南映象》演員所表現出來的藝術張力,源於彩雲之南的這片紅土地,是對於南民族民間文化的深刻表現和深情禮贊,並有著新世紀的時代特徵。這也正是《雲南映象》火爆國內演出市場並具有強烈的持久力的深層原因。

·映象面向全國

自2003年8月8日在昆明會堂首次公演以來,《雲南映象》已經在國內正式演出500餘場。

2003年8月4日,《雲南映象》在昆明會堂舉行了正式演出前的首次綵排。結束後的座談會上,雲南省委副書記丹增激動地說:「這才是真正的舞蹈、真正的民族文化、真正的藝術!」他馬上指示,要將《雲南映象》當作當年省內重點藝術工程來抓,要按市場規律運作,政府給予扶持幫助。就是在觀看這次綵排之後,他為《雲南映象》提出了「立足雲南,走向全國,打入世界」的發展思路。

這以後,曾經歷經困難的《雲南映象》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在昆明,《雲南映象》的票房收入超過千萬;在浙江的溫州、杭州、寧波,9場演出場場爆滿;在上海,獲得了中國舞蹈「荷花獎」最高獎項;在北京,還未上映,楊和她的歌舞團已經成為媒介的重要目標,《雲南映象》更是一票難求……

《雲南映象》目前已經成為了雲南省對外宣傳的一個窗口,在結束北京的演出之後,《雲南映象》將赴重慶、成都、西安等地展開巡演,讓更多的國內觀眾領略雲南各民族如詩般的風情。

·映象打入世界

在國內市場掌聲不斷的同時,《雲南映象》從未忘記過自己走向世界的夢想。《雲南映象》將以《尋找香格里拉》的名字進軍國際文化市場,在美國等十幾個國家舉行160餘場演出。日前,眾多明星和演藝界人士齊聚北京保利大劇院,《雲南映象》的全球推廣商———派格太合環球傳媒總裁孫健君與楊麗萍攜手為人們獻上雲南米酒,共同預祝《雲南映象》全球公演成功。

目前,已有美國、澳大利亞、法國等7個國家有意邀請《雲南映象》演出。派格公司將完全按照國際演出行業慣例對《雲南映象》進行包裝及商業運作。據了解,澳大利亞燈光師、舞美師等專家正在對《雲南映象》進行再加工、再提煉,以使它成為真正屬於世界的藝術產品。《雲南映象》可能將是以成功的商業姿態第一個走向海外市場,並能形成固定品牌的歌舞集。

二、看點

該台節目除了楊麗萍與孔雀舞這兩大看點之外,到底還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方能創下連演百餘場不敗的紀錄?

·演員:75%來自山寨

《雲南映象》的演員共有90餘人,其中70%是來自雲南各村寨的少數民族演員。他們血液中本來就流淌著原始的舞蹈基因。這些演員最小的7歲,最大的20多歲,當時楊麗萍去找他們的時候,他們都還在干著農活。據楊麗萍本人說,之所以大量起用業余演員,主要是許多專業舞蹈演員沒有民間的味道,他們一直在民間的圈子外尋找那種感覺。而這些民間演員在生活中就唱那些歌跳那些舞,他們的歌舞充滿了生命的勃發,這是專業演員不具有的。在排練時,楊麗萍只需要指導他們習慣舞台表演就行了。

·表演:紅土原汁民族原態

全劇共有「混沌初開」「太陽」「土地」「家園」「火祭」「朝聖」「雀之靈」等七場歌舞,展現了雲南少數民族對自然的崇拜、對生命的熱愛。舞蹈編排將雲南原始鄉村歌舞的精髓和民族舞蹈語匯進行了整合重構,用新銳的藝術構思表現少數民族的勤勞、樸素。肢體語言中揉合了彝、苗、藏、傣、白、哈尼等民族舞蹈。序幕在60面大鼓的敲擊聲中拉開,即使是女子擂鼓的時候,也讓人感受到來自紅土地蓬勃的生命力。最後是以楊麗萍領舞,60隻「孔雀」齊舞的「雀之靈」作為尾聲。全劇表演全是真人真唱,演出服裝全部是少數民族生活著裝的原型。

·舞美:遠古現代時空跳躍

《雲南映象》大量使用了可移動、升降轉換的裝置。據介紹,雲南的少數民族在勞作之餘,喜歡在廣場上跳集體舞,他們稱之為「打歌」或「跳鍋庄」。為把這樣的生活原態再現在舞台上,楊麗萍突破了以往舞台藝術的均衡布局,使傳統的廣場活動與現代舞台藝術得到了完美結合。音樂、服裝、燈光、道具,將留給觀眾一個「原生態」的特定印象。180副具有雲南特色的面具,牛頭、瑪尼石、轉經筒在亦幻亦真的舞台燈光中穿梭於遠古和現代,在時空錯位、視覺錯位中構建一種生態情感。

『捌』 雲南映象舞蹈講的是什麼內容

全國首部大型原生態歌舞集《雲南映象》(Dynamic Yunnan),由我國著名舞蹈藝術家楊麗萍出任藝術總監和總編導並領銜主演傾情打造的藝術精品,成為繼「五朵金花」、「阿詩瑪」之後,誕生在雲南的又一經典力作。

《雲南映象》是一台融傳統和現代一體的舞台新作,將原生的原創鄉土歌舞精髓和民族舞經典全新整合重構,展現了雲南濃郁的民族風情。該歌舞集70%的演員來自雲南各地州甚至田間地頭的本土少數民族演員,演出服裝還原於雲南各民族民間著裝的生活原型。

《雲南映象》在2004年中國專業舞蹈最高獎項--第四屆中國舞蹈 「荷花獎」 的比賽中贏得十項大獎中之五項獎項:

·舞蹈詩金獎

·最佳編導獎

·最佳女主角獎

·最佳服裝設計獎

·優秀表演(打鼓設計)獎

雲南是祖國西南邊疆的一個多民族省份,這里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是人類發祥地之一,為人類文明留下寶貴的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是人類遺產重要的共生寶庫;這里有多彩的民族文化,26個世居民族團結和睦,生生不息,形成了多民族群體、多文化形態共生的獨特文化類型,在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熠熠生輝;這里有美麗的自然風光,地形地貌、動物植物豐富多樣,山川雄奇,風景秀麗,氣候宜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處處是風景,天天可旅遊。這是一塊古老神奇、富饒美麗、生機勃勃的土地,這是一座文化藝術的百花園,這是一個蘊涵寶藏的文藝富礦,這是一顆民族文化的瑰寶。

彝、藏、佤、哈尼等10多個民族原始、粗獷、充滿絢麗色彩的生活因了《雲南映象》而生動地展示在舞台上。奔放的肢體動作、抽象的畫面構成、空靈悅耳的音樂、清亮具有穿透力的山歌,將人類對於心靈回歸、生命激情、靈魂升騰的情感渴望表達得淋漓盡致。已經獲得巨大成功的《雲南映象》,就是雲南這座文藝富礦中的一些點滴和片段,楊麗萍與《雲南映象》共同將這塊寶石上的灰塵輕柔地拂去,讓世人看見它的光彩。

《雲南映象》並不是突發的橫空出世,而是對民族魂、民族根的繼承。楊麗萍和《雲南映象》演員所表現出來的藝術張力,源於彩雲之南的這片紅土地,是對於南民族民間文化的深刻表現和深情禮贊,並有著新世紀的時代特徵。這也正是《雲南映象》火爆國內演出市場並具有強烈的持久力的深層原因。

閱讀全文

與雲南映象的市場調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河南省民生實事培訓方案 瀏覽:721
電子商務物流構成要素包括哪些 瀏覽:274
網路營銷期末考試案例分析題及答案 瀏覽:913
節日銀行營銷方案 瀏覽:721
中醫理療養生會館策劃方案 瀏覽:137
舞蹈培訓開業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54
4s店全員營銷方案ppt 瀏覽:935
市場營銷和哲學有什麼聯系 瀏覽:137
電子商務運行環境 瀏覽:525
生日蛋糕升級推廣方案 瀏覽:421
零售連鎖葯店新員工培訓方案 瀏覽:193
廈門市知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40
電子商務技能大賽培訓計劃 瀏覽:95
沙龍培訓方案 瀏覽:773
工會活動方案策劃 瀏覽:787
茅台酒營銷方案 瀏覽:184
傢具銷售促銷策劃方案 瀏覽:429
有促銷活動場景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42
房地產公司2014年度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121
醫葯市場營銷實務課件 瀏覽: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