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數控銑床市場調查分析

數控銑床市場調查分析

發布時間:2021-08-27 10:56:47

㈠ 國內外數控機床的發展情況分析論文

當今世界,工業發達國家對機床工業高度重視,競相發展機電一體化、高精、高效、高自動化先進機床,以加速工業和國民經濟的發展。長期以來,歐、美、亞在國際市場上相互展開激烈競爭,已形成一條無形戰線,特別是隨微電子、計算機技術的進步,數控機床在20世紀80年代以後加速發展,各方用戶提出更多需求,早已成為四大國際機床展上各國機床製造商競相展示先進技術、爭奪用戶、擴大市場的焦點。中國加入WTO後,正式參與世界市場激烈競爭,今後如何加強機床工業實力、加速數控機床產業發展,實是緊迫而又艱巨的任務。

數控機床的技術特點及其發展條件

1948年美國空軍部門為製造飛機雜零件,提供設備研經費,由G&L公司與MIT合作研究四年,於1952年試制出世界第一台數控銑床,立即生產100台交付軍工使用。在成果上顯示了它是社會需求、科技水平、人員素質三者的結晶;在技術上則顯示出機電一體化機床在控制方面的巨大創新。

數控機床的技術特點

數控機床具有以下三大突出的特點:

利用二進制數學方式輸入,加工過程可任意編程,主軸及進給速度可按加工工藝需要變化,且能實現多座標聯動,易加工雜曲面。對於加工對象具有「易變、多變、善變」的特點,換批調整方便,可實現雜件多品種中小批柔性生產,適應社會對產品多樣化的需求。但價格較昂貴,需要正確分析其使用的經濟合理性;

利用硬體和軟體相組合,能實現信息反饋、補償、自動加減速等功能,可進一步提高機床的加工精度、效率、自動化程度;

是以電子控制為主的機電一體化機床,充分發揮了微電子、計算機技術特有的優點,易於實現信息化、智能化、網路化,可較易地組成各種先進製造系統,如FMS、FTL、FA,甚至將來的CIMS,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工業的生產率、勞動生產率。

數控機床發展的條件

任何事物都有其特點與發展條件,人們掌握後才能加速其發展。數控機床的發展條件主要包括:
它是機、電、液、氣、光多學科各種高科技的綜合性組合,特別是以電子、計算機等現代先進技術為基石,必須具有鞏固的技術基礎,互相配套,缺一不可。如不齊備,則數控機床難以順利發展;

數控機床是由主機、各種元部件(功能部件)和數控系統三大部分組成,還需先進的自動化刀具配合,才能實現加工,各個環節在技術上、質量上必須切實過關,確保工作可靠、穩定,才能保數控機床工作的精度、效率和自動化,否則,難以在生產實際中使用;

它是社會需求、科技水平和人員素質三者的結合,缺一不成。如果人員素質差、科技水平達不到,則難以滿足社會需求。人是一切活動的主體,需要各種精通業務的專家、人才和熟練技術工人,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否則,數控機床難以順利發展。

工業發達國家發展數控機床的主要經驗

數控機床出現至今的50年,隨科技、特別是微電子、計算機技術的進步而不斷發展。美、德、日三國是當今世上在數控機床科研、設計、製造和使用上,技術最先進、經驗最多的國家。因其社會條件不同,各有特點。

美國的特點是,政府重視機床工業,美國國防部等部門不斷提出機床的發展方向、科研任務和提供充足的經費,且網羅世界人才,特別講究「效率」和「創新」,注重基礎科研。因而在機床技術上不斷創新,如1952年研製出世界第一台數控機床、1958年創制出加工中心、70年代初研製成FMS、1987年首創開放式數控系統等。由於美國首先結合汽車、軸承生產需求,充分發展了大量大批生產自動化所需的自動線,而且電子、計算機技術在世界上領先,因此其數控機床的主機設計、製造及數控系統基礎扎實,且一貫重視科研和創新,故其高性能數控機床技術在世界也一直領先。當今美國不僅生產宇航等使用的高性能數控機床,也為中小企業生產廉價實用的數控機床(如Haas、Fadal公司等)。其存在的教訓是,偏重於基礎科研,忽視應用技術,且在上世紀80代政府一度放鬆了引導,致使數控機床產量增加緩慢,於1982年被後進的日本超過,並大量進口。從90年代起,糾正過去偏向,數控機床技術上轉向實用,產量又逐漸上升。

德國政府一貫重視機床工業的重要戰略地位,在多方面大力扶植。特別講究「實際」與「實效」,堅持「以人為本」,師徒相傳,不斷提高人員素質。在發展大量大批生產自動化的基礎上,於1956年研製出第一台數控機床後,一直堅持實事求是,講求科學精神,不斷穩步前進。德國特別注重科學試驗,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基礎科研與應用技術科研並重。企業與大學科研部門緊密合作,對用戶產品、加工工藝、機床布局結構、數控機床的共性和特性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在質量上精益求精。德國的數控機床質量及性能良好、先進實用、貨真價實,出口遍及世界。尤其是大型、重型、精密數控機床。德國特別重視數控機床主機及配套件之先進實用,其機、電、液、氣、光、刀具、測量、數控系統、各種功能部件,在質量、性能上居世界前列。如西門子公司之數控系統和Heidenhain公司之精密光柵,均為世界聞名,競相採用。

日本政府對機床工業之發展異常重視,通過規劃、法規(如「機振法」、「機電法」、「機信法」等)引導發展。在重視人才及機床元部件配套上學習德國,在質量管理及數控機床技術上學習美國,甚至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日本也和美、德兩國相似,充分發展大量大批生產自動化,繼而全力發展中小批柔性生產自動化的數控機床。自1958年研製出第一台數控機床後,1978年產量(7,342台)超過美國(5,688台),至今產量、出口量一直居世界首位(2001年產量46,604台,出口27,409台,佔59%)。戰略上先仿後創,先生產量大而廣的中檔數控機床,大量出口,佔去世界廣大市場。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進一步加強科研,向高性能數控機床發展。在策略上,首先通過學習美國全面質量管理(TQC),變為職工自覺群體活動,保產品質量。進而加速發展電子、計算機技術,進入世界前列,為發展機電一體化的數控機床開道。日本在發展數控機床的過程中,狠抓關鍵,突出發展數控系統。日本FANUC公司戰略正確,仿創結合,針對性地發展市場所需各種低中高檔數控系統,在技術上領先,在產量上居世界第一。該公司現有職工3,674人,科研人員超過600人,月產能力7,000套,銷售額在世界市場上佔50%,在國內約佔70%,對加速日本和世界數控機床的發展起了重大促進作用。

中國數控機床現狀及發展中的主要問題

數控機床的現狀

目前,中國機床工業廠多人眾。2000年,金切機床製造廠約358家(20.6萬人),成形機床製造廠191家(約6.5萬人),共計549家(27.1萬人)。其中生產數控金切機床的約150家,生產數控成形機床的約30家,共計約180家,占廠家總數的1/3。2001年金切機床產量19.2萬台,內數控金切機床17,521台,約佔9%。

總的來說:數控機床產量不斷增長,2001年為1991年的3.6倍;進口量增長較快,達29倍,出口量有所增加,但數目較小,為4.8倍;數控機床消費量增加較快,達7.9倍。產量滿足不了社會發展的需求。

從金額上看,2001年數控機床進口17,679台,計14.1億美元,出口2,509台,計0.44億美元,進口額為出口額之32倍。進口大、出口小。

中國發展數控機床存在的主要問題

中國於1958年研製出第一台數控機床,發展過程大致可分為兩大階段。在1958~1979年間為第一階段,從1979年至今為第二階段。第一階段中對數控機床特點、發展條件缺乏認識,在人員素質差、基礎薄弱、配套件不過關的情況下,一哄而上又一哄而下,曾三起三落、終因表現欠佳,無法用於生產而停頓。主要存在的問題是盲目性大,缺乏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在第二階段從日、德、美、西班牙先後引進數控系統技術,從日、美、德、意、英、法、瑞士、匈、奧、韓國、台灣省共11國(地區)引進數控機床先進技術和合作、合資生產,解決了可靠性、穩定性問題,數控機床開始正式生產和使用,並逐步向前發展。

在20餘年間,數控機床的設計和製造技術有較大提高,主要表現在三大方面:培訓一批設計、製造、使用和維護的人才;通過合作生產先進數控機床,使設計、製造、使用水平大大提高,縮小了與世界先進技術的差距;通過利用國外先進元部件、數控系統配套,開始能自行設計及製造高速、高性能、五面或五軸聯動加工的數控機床,供應國內市場的需求,但對關鍵技術的試驗、消化、掌握及創新卻較差。至今許多重要功能部件、自動化刀具、數控系統依靠國外技術支撐,不能獨立發展,基本上處於從仿製走向自行開發階段,與日本數控機床的水平差距很大。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缺乏象日本「機電法」、「機信法」那樣的指引;嚴重缺乏各方面專家人才和熟練技術工人;缺少深入系統的科研工作;元部件和數控系統不配套;企業和專業間缺乏合作,基本上孤軍作戰,雖然廠多人眾,但形成不了合力。

中國加速數控機床產業發展之路

中國今後要加速發展數控機床產業,既要深入總結過往的經驗教訓,切實改善存在的問題,又要認真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沿正確的道路前進。建議切實做好以下幾點:

中國廠多人眾,極需正確的方針、政策對數控機床的發展進行有力的指引。應學習美、德、日經驗,政府高度重視、正確決策、大力扶植。在方針政策上,應講究科學精神、經濟實效,以切實提高生產率、勞動生產率為原則。在方法上,深入用戶,精通工藝,低中高檔並舉,學習日本,首先解決量大而廣的中檔數控機床,批量生產,佔領市場,減少進口,擴大出口。在步驟措施上,必須使國產數控系統先進、可靠,狠抓產品質量與配套件過關,打好技術基礎。近期重在打基礎,建立信譽,擴大國產數控機床的國內市場份額,遠期謀求趕超世界先進水平,大步走向世界市場;

必須狠抓根本,堅持「以人為本」,加速提高人員素質、培養各種專家人才,從根本上改變目前低效、落後的狀態。人是一切事業成敗的根本,層層都要重視「培才、選才、用才」,建立學習型企業,樹立企業文化,加速培育新人,培訓在職人員,建立師徒相傳制度,舉辦各種技術講座、訓練班和專題討論會,甚至聘請外國專家、顧問等,盡力提高數控。300家機械廠技術改進 數控機床需求高

根國家計委投資研究所預測:「十五」期間,我國固定資產總投資額達到22萬億元,年平均增長幅度為37%。按以往固定資產投資與機械市場消費之間的互動關系推斷,「十五」期間,我國機械市場所孕育的商機高達320~400億元。

據預測,至2010年:

汽車市場將達4400~8000萬輛規模,其中轎車產量每增加1%,機械市場可增長0.54%;
交通方面,「十五」期間僅西部鐵路開發就將投入1000億元,未來10年西部交通則將投資7000~8000億元,車輪車床、勾舌銑床、2m大型鋸床、螺旋焊管擴徑機械等專用設備大有用武之地;

水利工程未來5年將投資5300億元,環保一期投資1888億元,二期投資2600億元,相應機械設備需求巨大;

300家機械廠商將進行技改,求購數控機床數量十分可觀;

目前,國內有模具廠1.7萬家,年產值約220億元,預計到2005年產值將達到460億元,所需的機械偏向於高精度、高效率、高速化銑削設備、虛擬軸機床、復合加工機及慢走絲切割機等。 國產數控機床市場佔有率下滑即將有轉機。

隨著世界科技進步和機床工業的發展,數控機床作為機床工業的主流產品,已成為實現裝備製造業現代化的關鍵設備,是國防軍工裝備發展的戰略物資。數控機床的擁有量及其性能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加快發展數控機床產業也是我國裝備製造業發展的現實要求。

根據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組織用戶調查表明,航天航空、國防軍工製造業需要大型、高速、精密、多軸、高效數控機床;汽車、摩托車、家電製造業需求高效、高可靠性、高自動化的數控機床和成套柔性生產線;電站設備、造船、冶金石化設備、軌道交通設備製造業需求高精度、重型為特徵的數控機床;IT業、生物工程等高技術產業需求納米級亞微米級超精密加工數控機床;工程機械、農業機械等傳統製造行業的產業升級,特別是民營企業的蓬勃發展,需要大量數控機床進行裝備。

目前我國數控機床的數量和品種,尚不能完全滿足國內市場需求。據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總幹事長吳柏林(右圖)近日透露,《國家數控機床產業發展專項規劃》草案已經制訂完成,目前正由國家發改委修改,修改完成後,將報國務院領導審閱批准,然後正式施行。據了解,《規劃》施行以後,困擾我國機床工具業發展的數控機床產業化和自主開發能力偏低的問題將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國產數控機床國內市場佔有率連年下滑的局面將被扭轉。

國家政策扶持數控機床產業化基地建設

按照《規劃》,未來5年機床工具行業將營造20個數控機床產業化基地和為之配套的10個基礎功能零部件產業基地,基地企業將享受國家政策和資金上的支持。《規劃》中明確指出,數控機床產業化基地企業所開發生產的新產品和高檔數控機床產品實行增值稅返還政策。當問及在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中已經實行了消費型增值稅的大連和沈陽的企業是否會因此享受雙重稅收優惠時,吳柏林給予了肯定的回答。東北地區增值稅改革以後,全國其他地區,尤其是中西部地區增值稅轉型的呼聲很高。《規劃》實施後,東北以外地區的數控機床產業化基地企業很可能率先實行消費型增值稅,從而也得到雙重稅收優惠。

事實上,國家已經對機床工具行業的部分企業給予了增值稅返還政策,只是力度太小,新政策有望加大力度。但是吳柏林認為,應該按照企業生產新產品和高檔數控機床產品銷售額的比例進行返還,並且返還比例在3%~5%。

吳柏林還談到了進口關稅問題。「做功能部件,需要進口一些零件和散件,目前零件和散件的進口關稅還是很高,這就增加了企業的生產成本。但是另一方面,整機進口關稅卻可以大幅度地往下降,甚至可以免稅。」他說,「在若干關稅政策方面還有待調整。」 另據了解,《規劃》還將對進入產業化基地的企業給予國債項目資金的支持。對企業技術開發中心和技術工程研究中心的初期建設,以及首台、首套新產品,也將給予一定的風險補貼。

調整產業結構 加強功能部件開發製造能力

中檔數控機床產業化程度低是《規劃》要解決的問題之一。「中檔數控機床我們能做,但是我們做出來的東西,從質量、交貨期,到售後服務,都缺乏市場競爭力。」吳柏林說,「不要說跟歐美比,就連中國台灣我們現在都比不過。他以中檔數控機床中典型的普通立式加工中心作例子:2004年內地約消耗了1萬台,但是大陸所有企業加起來共生產2000台左右,而只有八九個生產加工中心工廠的台灣竟向大陸銷售了3300台。這說明我們的競爭能力差,產業化水平低。」

在發展專業化生產方面,吳柏林認為,提高產業化水平,從政府導向來說,還是要大力提倡專業化生產。「搞機床,尤其是普及型或經濟型機床,大而全、小而全的生產方法是不行的。」 他還特別提到我國機床產業結構中的一個問題,就是主機廠多,關鍵功能部件專業生產廠少且弱。以數控系統來說,我們的數控系統80%以上是進口的。不僅價格高,進口周期也不能滿足主機廠的要求。而且,使用進口的東西組裝起來的機床,可靠性和質量也會受到影響。

吳柏林因此認為,提高產業化水平,首先要調整產業結構,加強功能部件的開發和製造能力。其次,企業的技術改造也要加強,而這方面過去企業欠賬太多。「製造高精度的機床,用低精度的普通機床去做,難度是很大的。」

提升高檔數控機床開發能力

如果說中檔數控機床我們還能做,只是產業化水平低的話,那麼在高檔數控機床方面,開發能力不足的問題就顯得尤為突出。《規劃》明確了以企業為主體提高開發能力的方針。吳柏林提到有希望進入國家數控機床產業化基地的企業,像大連、沈陽、北京、上海、濟南、秦川、齊齊哈爾的幾家企業,都具備一定的水平,而且這幾年發展勢頭很好。「如果國家再扶持一下,它們可能很快就能上來。」

但是,提高開發能力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拿數控系統來說,現在西方大的公司對我們採取封鎖加傾銷的市場戰略。首先是封鎖,封鎖不成就傾銷。其數控系統在中國市場以十分昂貴的價格出售,獲取了高額利潤。一但中國企業開發出同樣產品,他們就立即大幅降價,甚至降到中國企業的成本價以下。在這種情況下,國家就更要給國內企業以扶持,就像當初美、德、日等扶持本國企業那樣。

另一方面,吳柏林提醒企業也要從主觀上重視開發的投入。「前幾年國內機床企業多數處於虧損狀態,無力進行科研和技術開發,現在過上了紅紅火火的好日子。但是你不能只顧生產那些萬元一台的小機床。那樣的話,幾百萬美元、幾百萬歐元一台的機床你永遠都開發不出來。」

專家指出,機床企業如欲進入產業化基地,其技術開發投入不得低於產品銷售收入的5%。如果達到了這個指標,將可每年享受國家給予的一定程度的補貼。按照《規劃》的目標,到「十一五」末期,國產數控機床以銷售額計的國內市場佔有率將提高到50%以上,同時,國產全部機床產品的國內市場佔有率也將提高到60%以上。

㈡ 數控銑床關機X軸偏移不關機還可,但對機床有什麼危害嗎

沒什麼影響,機床關機後,位置都會發生微小的變動

㈢ 重慶數控數控機床改造

1.同類數控設備價格;
2.設備價值,如改造後能創造價值等;
3.設備精度如何,壽命如何,如果本身精度不高,改造價值大打折扣;
4.一些支撐件、傳動件是否需要更換,如軸承、絲杠、導軌等;
5.驅動功率、電機功率、電機輸出形式、電機托架安裝等;
6.數控系統選用,主要取決於聯動軸數量、控制精度、價格等。總的來說就是改得值不值,成本核算問題。180機8050床0114改造,聯系請把中間字去掉;

㈣ 廣東數控機床銷售市場調查報告怎麼寫

先找出有哪些主要數控機床廠;上他們的網站搜搜銷售情況;找認識的銷售人員問問情況;上網搜一下相關資料;綜合一下就差不多了。

㈤ 日本三菱機床發展歷史

日本的數控發展史

日本政府對機床工業之發展異常重視,通過規劃、法規(如「機振法」、「機電法」、「機信法」等)引導發展。在重視人才及機床元部件配套上學習德國,在質量管理及數控機床技術上學習美國,甚至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自1958年研製出第一台數控機床後,1978年產量(7,342台)超過美國(5,688台),至今產量、出口量一直居世界首位(2001年產量46,604台,出口27,409台,佔59%)。戰略上先仿後創,先生產量大而廣的中檔數控機床,大量出口,佔去世界廣大市場。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進一步加強科研,向高性能數控機床發展。日本FANUC公司戰略正確,仿創結合,針對性地發展市場所需各種低中高檔數控系統,在技術上領先,在產量上居世界第一。該公司現有職工3,674人,科研人員超過600人,月產能力7,000套,銷售額在世界市場上佔50%,在國內約佔70%,對加速日本和世界數控機床的發展起了重大促進作用。

三菱系統發展史
自從1952年在美國誕生第一台數控機床後,三菱電機於1956年就開始了數控系統的研發,到日前已經有50多年的開發歷史,使其擁有豐富的數控系統開發經驗,且產品性能優越。但由於正式進入中國的時期比較晚,用戶只是從國外引進的設備上認識三菱數控系統。隨著近年三菱電機對中國市場的日趨重視,三菱數控系統在中國市場佔有率已躋身中高端數控系統三甲之列,其產品性能也不斷得到市場和廣大用戶(尤其是模具行業)的認可。
作為一般通用數控系統,三菱數控從較早的M3/M50/M500系列直到現在主流的M60S/E60/E68系列,三菱數控經歷了數代產品更替和不斷技術革新及提升。
M3/L3數控系統是日本三菱公司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發,適用於數控銑床、加工中心(3M)與數控車床(3L)控制的全功能型數控系統產品。
之後日本三菱公司於20世紀90年代中期又開發了MELDAS 50系列數控系統。其中,MELDAS50系列中,根據不同用途又分為鑽床控制用50D、銑床/加工中心控制用50M、車床控制用50L、磨床控制用50G等多個產品規格。
2008年,為完善市場對三菱數控系統的需求,三菱推出了一體化的M70系列產品,相對高端的M700系列而言,其性價比更優.
M70系列定位於中國大陸市場,目前擁有搭載高速PLC引擎的智能型(70A)和標准型(70B)兩種產品。
現在,繼承了M700系列中大部分技術和新功能的M70系列數控系統已成為三菱電機自動化(上海)有限公司的主推機型

三菱品牌其它雜七雜八的資料,自己看著整理用吧:
三菱是一個大家熟知的品牌,在三菱產品中,線切割和火花機業務無疑是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在機械加工、模具製造等領域均取得了快速的發展。作為三菱電機集團的一員,三菱電機自動化一直致力於為客戶在工業自動化、電力控制及其他相關業務上提供專業、優質及有效的產品設備和解決方案,其產品被廣泛應用於機械、冶金、電力、鋼鐵、食品、飲料、包裝、石化及汽車、IT電子、家用電器模具製造等領域,為社會各方面的生活及生產提供了全面的支持,在國內公司和國外在華企業中享有良好的聲譽。
首先,作為一家全球性綜合性的公司,三菱電機多年來在各種領域中孕育起來的綜合技術優勢是其它廠家無可比擬的。比如三菱將自己最尖端的技術和最優秀的產品,如數控系統、變頻器、電器開關等應用到自己的機床中,這樣既保持了技術的穩定性,同時又降低了成本。其次,三菱擁有強大的研發隊伍、技術更新迅速,機型更新速度快,基本上每年要推出一個以上新產品,這樣的研發速度和實力也是其他公司所難以企及的。另外,三菱在中國的工廠比較成熟,大連工廠已具有十年歷史和一定規模,正以每月120台的速度推出適合中國市場及符合中國相關標準的機床。它採用的整套管理體系包括品質、采購、主要零部件、包裝均與日本公司完全統一,這就從技術層面上確保技術的先進性與產品的穩定性。
除了產品的先進性與穩定性,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與其產品銷售息息相關。從銷售模式上來講,三菱電機採用銷售代理制。採用代理商銷售的優越性在於:其一,生產成本的可控性,不管市場增長還是下降,生產成本始終保持基本可控狀態;其二,採用代理制可以迅速地佔領市場,可以達到很快的擴張速度;其三,實現資源優化,降低了培養大批銷售人員的成本,將獲取的利潤和資源更有效地投入到研發中去。三菱對代理商的管理比較嚴格,每年對代理商進行兩次培訓。在代理銷售過程中,三菱實施報備制度,報備制度有兩個作用,一是保障了代理商的利益,代理商花力氣去挖掘客戶,經過向公司報備可使自己的利益得以保護;二是保護最終客戶的利益,在現在及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三菱不會對其中國市場進行區域劃分,這是保障用戶利益的一大舉措,因為沒有區域劃分就不會造成一定區域內的市場壟斷,客戶才能拿到比較合理的、實在的價格。
秉承服務全球客戶,建立服務中心的理念,三菱電機在上海、寧波、天津、大連、深圳、東莞已經建立了技術服務中心、維修服務中心、客戶培訓中心及應用演示中心,為客戶提供完善的技術咨詢、技術培訓和售後服務,並向客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幫助客戶提升競爭力。客戶可親臨中心觀看機床加工演示,或者提出具體要求,提供樣品,用各中心的機床進行試加工,並得到最優的解決方案和專業的培訓服務。
三菱電機放電加工機床的發展史也是放電加工機床的歷史。自從1967年三菱電機開始進行放電加工的基礎性研發,之後不斷尋求提高加工精度和生產效率的最佳途徑。多年來,三菱電機在全球放電加工行業中一直居於領先,其專業的開發研究部門進行提高加工速度、加工精度研究、新加工技術的開發以及最優控制技術的開發和研究。除了日本以外,三菱電機九十年代初在中國大連設立了放電加工機生產工廠。在當前能源和製造成本不斷上升的情況下,生產廠家愈加註重製造過程中能耗的問題。在節能方面,三菱電機在日本企業中數一數二,其節能理念貫穿於設備的每一個細節當中:電源、控制系統、驅動電機、加工液的水泵等等。據市場最新的信息反饋,三菱的FA20S-advance加工過程中耗電量比同類產品低出30%。與此同時,三菱電機大連工廠自身也是節能的示範工廠,在整個生產過程中融入節能降耗的理念和做法,為製造業的節能降耗提供了一個可視化的樣板。
三菱電機提供整體解決方案,車間的配電、機床控制、監測,都實現了整合的可視化。與傳統的加工車間不同,三菱電機的整合解決方案將所有的加工機床通過網路連接起來。所有的機床是處於加工當中,還是停機狀態,在另一端的電腦上都一目瞭然。具體時間內具體用電量多少?同樣條件下加工同樣的產品,材料消耗、生產節拍、加工效果以及工人的工作熟練程度有何差別,三菱電機都為用戶提供了一個可以橫向、縱向比較的模式。三菱電機提供的整體解決方案,讓客戶感受到更高的效率和前所未有的便利。用戶不但實現最有效率的生產,還可以對培訓、操作、管理實現最優化,從而降低綜合成本。
放電加工機床在加工領域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作為一種不接觸式加工,它的電極和材料彼此並不接觸,不用考慮高速銑削由於接觸式加工對刀具的損耗。同時,放電加工對加工材料的硬度沒有要求,陶瓷、金剛石等等都可以作為加工對象。對於一些模具的復雜型面、尖角、窄縫等處,放電加工機更為方便成本更低。三菱電機研發的方向一直在向高精度方向發展,三菱放電加工機床不斷推陳出新,持續滿足變化的市場需求,不斷推出陣容強大的新型加工應用系列機床。其最新推出的FA20S Advance是三菱公司目前市場主推機型,其加工精度可達到3~4μm以上,表面光潔度可得到三菱電機的產品結構層次分明,根據客戶的加工需求和經濟承受能力,分別有高、中、低檔的產品,用戶可以選擇不同性能、不同價格的機器。目前,三菱電機在普及型市場上已擁有較高的知名度,以後將著重推出技術含量高,對原料需求和人工需求比較低的機器。我們並不是在單純地賣某一款產品,更為重要的是,我們是在提供製造業的整合解決方案。
新產品EA12A電火花放電加工設備採用最新研製的控制裝置ADVANCE與經升級的V電源的技術融合,具有靈敏的實時控制能力,改良後的電源和以往相比,放電精度大幅提升,能耗進一步下降,成了真正意義上的「綠色」電源,EA12A採用了基於網路的控制技術,異地操控、異地診斷成為可能,在設備的整體結構方面,這款機型採用了半封閉的結構方式巧妙地與發熱體及外界熱量實施隔離,保持關鍵精度部件始終處於恆溫狀態,杜絕了溫度對精度的影響。最新推出的NA系列線切割放電加工機,採用了三菱公司研發的獨特的能量控制技術,在切割工件時能根據工件的厚度在不同的高度點施加與之適應的放電能量,消除了由於電極絲的損耗而造成的垂直面精度變差,使得切割面的真直度大幅提高;三菱公司開發的電極線恆張力技術能保證切割面的無線痕加工,獨特的直線電極控制技術能保證2微米以下精度的切割加工。
三菱產品最大的優勢體現在哪方面?
三菱產品的優勢在於我們擁有強大的研發技術,靈活的銷售及市場策略,以及快速響應的應對方式,來滿足用戶的需求。關注終端用戶的第一手反饋,並據此調整我們的產品研發方向及銷售策略。市場佔有率只是反映品牌知名度的一種方式,通過價格戰與低端市場的產品傾銷都可能得到暫時性的佔有率提升效果。當然,三菱也會在考察市場現狀時關注到這一點,但是我們認為銷量與質量、銷量與知名度、銷量與認可度並不可劃上等號。三菱追求的是如何保持企業快速、健康的發展,追求不斷地改進以推出更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追求更好地滿足用戶的要求,這些才是三菱更加關注的。

從產品戰略角度而言,「從『模具三菱』到『全能三菱』,這是三菱數控系統新推出的產品理念。」三菱電機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計算機數控裝置部高級經理趙宏偉如是說。

記者:根據您的分析,結合目前數控技術的發展趨勢,您認為三菱數控產品開發的重點將朝著什麼方向發展?

趙宏偉:通常所說的高端數控系統,一般涵蓋兩種概念:一種是高速、高精數控系統和大型機床使用的數控系統;另外一種就是五軸聯動的數控系統。由於牽扯到日本相關的國家政策,所以三菱目前在中國市場推廣的高端的數控系統,還屬於前面提到的第一種概念的范疇。

從目前市場的發展情況來看,今後的數控系統將會向高速、高精、高可靠性、智能化、調試簡單、使用便捷等方向發展。

高速,第一表現在進給的高速,第二就是要求主軸電動機的轉速要高,並且主軸電動機的加減速時間要短。尤其在近兩年的時間里,由於產品加工比模具加工多,所以在電動機轉速方面,對機床的定位速度和主軸轉速,用戶的要求也越來越多。兩三年以前,用戶對進給電動機轉速的要求只要3000r/min左右就可以了,可現在普遍來看,最低要求也要達到4000~5000r/min;對主軸電動機轉速要求的變化,也從傳統的6000~8000r/min增長到了現在的10000r/min、15000r/min,甚至超過20000r/min的轉速,而且這種需求呈增長態勢。

其次,高精也是高端數控系統必備的指標之一。舉例來說,富士康公司在加工3G手機工件的時候,使用一般的數控系統,經常會遇到加工尺寸不合格的情況。原因就在於,有些死角的位置加工不到,精度達不到要求。但使用了三菱的M700系列數控系統以後,通過數控系統裡面的高速、高精度的檢測功能,能夠准確地按照他們所希望的尺寸來加工工件。這是三菱高端數控系統才具備的功能。

另外,可以體現數控系統加工精度的,就是在復雜曲面的加工中。一般來說,大型的加工程序的人工編寫是比較復雜的,現在很多數控編程軟體,對復雜曲面生成的程序量是比較大的。復雜曲面的加工是靠微小線段的插補來實現的,針對於數控系統,就是要實現從CNC控制器、驅動器內部運算,到電動機的編碼器解析度的反饋。目前,三菱的M70、M700系列的插補精度都可以達到納米級。現在國內也有控制器宣稱是納米級的,但基本都只是從CNC控制器來說的,而從驅動器和電動機上來說是很難做到的。而三菱提出的是「完全納米級」,提供給用戶的系統也是整套的,納米級的含義就是可以在微小線段的處理中,在不影響加工速度的情況下,能夠使電動機運轉更加平穩,從而提高工件的表面質量。

記者:記得上次采訪您是在2009年7月,您提出了「一樣的三菱 不一樣的體驗」的理念。時隔9個月,我們非常想知道,今天的三菱能給機床企業和終端用戶帶來哪些新的產品和服務?

趙宏偉:三菱公司在2009年之前主要業務以硬體為主,如控制器、驅動器及伺服電動機等相配套數控系統的軟體是比較少的,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我們相繼推出了M70、M700,相對於數控系統配套的軟體開始增多,而且大部分軟體是免費向機床廠提供的。這些軟體包括:伺服調整、參數設定和通信方面的,這些軟體可以大幅度提高客戶的安裝效率。

另外,M70、M700中採用CF卡存儲程序的方式也提供給了用戶很大的便捷。傳統方式都是採用計算機存儲加工程序,然後用RS232的電纜線向NC發送加工代碼,再進行加工,稱之為DNC方式。現在隨著數控系統的改良,這種傳統的DNC方式已經逐漸被淘汰,因為RS232傳輸弊端很多,第一,容易受干擾;第二,由於接地不好,容易對數控系統和計算機造成損壞;第三,傳輸距離和傳輸速度也會受限。所以,現在新的做法是,通過乙太網來傳輸,還有就是在控制器中使用CF存儲卡(容量大),然後再調用CF卡中的程序進行加工。CAD/CAM做好以後,生成後置處理程序,它的加工代碼可以通過乙太網絡存在CF卡里。如果數控系統能夠直接從CF卡里調用程序、甚至能編輯程序,這種想法的實現對用戶來講是很方便的。這些功能都作為三菱數控系統的標准功能提供給用戶。與此相關,三菱M70/M700系列的獨特之處,就是可以對10M或以上的加工程序進行在線編輯。這在同檔次的數控系統中還是很少見的,極大地方便了用戶的使用和操作。

除此之外,M70、M700系列數控系統還給用戶的二次開發提供了很好的兼容性。拿M70為例,用戶可以開發自己定製的畫面,可以滿足特定客戶的加工習慣的要求。比如齒輪加工機這種專用機床,他們的操作與普通的加工中心是有差別的,用戶通過自定義畫面中簡單的設定,就可以讓該數控系統符合這個行業的加工習慣。M700也提供給用戶自我開發的空間,可以實現工具壽命管理等,所有畫面都是使用C語言開發的。

三菱定位的M700系列,是與FANUC的31i 、西門子的840D同一個檔次的,在大型機床、高速高精度加工應用中擁有很高的性價比,而且從目前的銷售情況來看,市場對大型機床的需求量非常旺盛。隨著三菱高端數控系統M700系統的推廣,高端數控系統市場的競爭會日益加劇,使更多的用戶從中受益,為中國的高檔機床製造的發展提供幫助。

記者:三菱還推出了哪些幫助和服務於中國用戶的新舉措?

趙宏偉:2008年10月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之後,三菱開展了「百家企業巡訪活動」,取得一定效果,新開發的用戶佔20%.目前,這樣的活動還在進行中。

2009年6月,在三菱公司已有的「call center」電話中心中增加了數控產品熱線電話,可以對應用戶在使用三菱數控產品的各類問題,加之過去在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地的800售後服務熱線服務電話,全面覆蓋了從售前、售中到售後的咨詢業務。
從2009年10月開始,三菱公司通過乙太網進行NC課程培訓(e-Learning),在數控產品方面,目前有5門課程供大家選擇,將來還會增加更多的課程。無論是機床廠還是最終用戶,只要是有網路的地方,都可以上三菱的網站,選擇課程,感受通過互動式的學習方式。用戶學習完課程後還可選擇在線考試,通過後下載證書。三菱電機是第一家在網上推出免費課程培訓服務的公司,隨著e-Learning的不斷推進,三菱電機的工廠自動化產品會獲得越來越廣的普及,進而實現我們對產品美譽度的追求。

㈥ FANUC數控銑床故障維修實驗台的研究論文開題報告

產品名稱:JP-SKX—01F數控銑床故障診斷與維修實驗台產品說明 產品介紹:(如圖)我公司開發的SKX-01F數控銑床操作與電氣培訓實驗台是根據教育部「振興21世紀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和教材建設規劃」要求,按照職業教育的教學和實訓要求研發的產品。它適合高職院校、職業學校、技工學校的機電技術與應用、電氣技術應用、數控、數控機床調試與維修等專業的教學與技能實訓,以CNC編程學習、數控系統檢測與維修為出發點而專門設計。該裝置採用開放式結構、模塊化組合設計,學生可在該實訓台上進行數控銑床的電器接線、調試使學生的編程、檢測等技能得到較快提高,可以使學生掌握數控銑床控制系統的控制原理、CNC編程實時加工、銑床電器安裝及調試、數控系統故障診斷與維修、零件編程及加工、等多項實驗內容,操作貼近於工業數控銑床。
系統主要由主電路部分、主電路控制部分、數控輸入輸出部分、驅動單元、故障設置與故障排出區、電機及演示台七大部分組成。可以進行獨立的實驗,也可以聯合進行實驗,充分的體現出設計的靈活性,特別是它的連接是採用了快插式的連接線,一方面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一方面由於採用了台階插孔,可以方便的進行埠查詢,方便故障檢測。另外,本實驗台可根據課程要求,完成相關的課程設計或畢業設計。
一、 功能特點簡介:
1、 多功能:該裝置綜合了數控銑床系統控制原理、電氣設計方法、銑床電氣安裝與調試、故障診斷與維修、零件程序編制及加工等多項功能聚為一體,使得一機多功能;
2、 開放性:該實驗台設計理念是所有功能對外開放,因此該實驗台的所有電氣控制埠、數控銑床的機械設計等全部對外開放,使得在實驗教學過程中需要學生積極的參與到實驗來,從電氣設計、程序設計、外部故障診斷分析、CNC程序編寫、加工程序調試等多方面都必需有學生完成,從而達到很好的實訓效果;
3、 模塊化:該實驗台全部採用模塊化思想來設計,該實驗台主要包含了主控電路實訓模塊、主軸變頻調速模塊、步進/伺服控制模塊、數控系統模塊、數控模擬加工模塊、數控實訓加工模塊等多個模塊組合,使得教學更加靈活;
4、 專業性:該數控實驗台結合了全國高等院校、技術職業院校等數控教學大綱、實驗室數控教學需求而專業設計,並結合了國內外較為先進的CAD/CAM技術,配套了市場上流行的數控模擬加工軟體,實現數控教學上位機監控、編程以及網路化等功能。因此,在該實驗台上可進行課堂實驗教學、課程設計,甚至畢業設計;
5、 趣味性:由於該實驗台配置了數控仿者加工軟體,學生可在上位機上進行CNC加工程序編程,軟體並能進行模擬加工,來驗證CNC程序的正確性,並可直接傳送到CNC數控系統,進行實際加工生產。比以往的CNC編程更具有趣味性,能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二、 主要實訓模塊簡介:
1、 數控銑床操作系統:FANUC 0i mate MD

2、 電氣控制與故障檢測系統
該系統主要由強電主迴路部分、電氣控制部分及故障設置與故障排除區組成。經過精心的設計,將書本知識與工業機床巧妙的結合在一起,真正的將理論與實際結合在一起,達到工業生產現場實習的效果。模塊化的設計,直觀地展示了數控銑床的電氣控制原理和電氣連接方法,開放式的結構,它把電氣原理和數控加工部分巧妙地集成一體方便有效的對數控系統進行故障檢測。同時,我們還設有故障設置及故障排除區,通過優質撥檔開關設置多種故障,可作為學生教學考核實驗。
3、 輸入輸出信號控制單元
輸入輸出控制信號控制單元將來自於數控系統I\O介面進行解剖,將典型機床數控系統的I\O介面分解為多個模塊,將教與學巧妙的結合為一體。開放式的I\O介面既方便診斷與維修又可讓學生掌握電工電子方面的知識。
4、 伺服驅動控制系統

Βi系列是一種可靠性強、性價比卓越的伺服系統。該系列用於機床的進給軸和主軸,具有充足的性能和功能。通過最新的控制即伺服HRV控制和主軸HRV控制,實現高速、高精度和高效率控制。
<> 平滑的進給和機身設計緊湊的伺服電機
<> 高解析度的脈沖編碼器(128,000 /rev)
<> 機身設計緊湊,基本性能卓越的主軸電機
<> 實現伺服3軸+主軸1軸一體化設計的伺服放大器
<> 最新的伺服、主軸控制和伺服調試工具SERVO GUIDE
三、 故障設置診斷與維修實驗;
1. 主軸控制及編碼器故障設置實驗:8個;
2. X/Y/Z軸伺服電機故障設置:2個;
3. 潤滑、冷卻故障設置實驗:10個;
4. 限位、定位等故障設置:9個;
5. 手輪控制故障設置實驗:3個等多個故障設置點。
四、 主要實驗項目:
1. 低壓電氣元件的原理、性能及接線;
2. 主軸變頻器的接線、參數設置和調試;
3. 數控機床報警識別、故障診斷及維修;
4. 冷卻控制實驗;
5. PLC指令、編程、接線及在數控機床中的應用;
6. 數控銑床系統操作編程實驗;
7. 伺服系統的接線、參數設置和調試;
8. 伺服驅動的控制與故障診斷實驗;
9. 變頻系統的控制與故障診斷實驗;
10. 數控銑床電氣控制設計與分析實驗;
11. 數控系統輸入輸出介面配置及模擬運行實驗;
12. 反向間隙、絲杠螺距誤差補償功能應用
13. 霍爾元件、接近開關等感測器的原理和應用
14. 各種零部件加工編程實驗。
五、 實驗台主要技術參數說明
1、 系統工作電源:380VAC±10%/50HZ;
2、 系統控制電壓:24VDC;
3、 工作環境:≤95%(無冷凝水)0~40℃;
4、 電氣實訓台尺寸:2000X680X1700mm(長、寬、高)
5、 整機重量:約120Kg。
6、 可用於普通機床的數控化改造,預留刀庫配置

SKX—01F數控銑床故障診斷與維修實驗台詳細配置清單
項目 名稱 數量 型號 廠家/產地
數控檢測培訓台
實驗台 電氣操作台 1台 崑山巨林
數控系統相關配件
CNC數控控制系統 數控系統 1台 0i mate MD FANUC
數控配件 伺服變壓器 1台 380V/200V
伺服一體機 1台 B isvsp 20/20/40-7.5
手搖脈沖發生器 1隻 FANUC
銑削數控裝置操作說明書 1冊 FANUC
銑削數控裝置編程說明書 1冊 FANUC
數控裝置連接說明書 1冊 FANUC
模塊配置
主電路控制模塊 變壓器 1台 AC220V-AC24V 100W 崑山
漏電斷路器 1隻 二相DZ47-63 施耐德
直流電源 1隻 TS-001 百思特
單相空開 多個 施耐德
保險盒 3隻 RT18-32 施耐德
熔斷器 3隻 施耐德
按鈕 多個 施耐德
主軸電機控制模塊 伺服主軸 1台 Β3/10000 FANUC
控制電氣面板 1套 崑山巨林
護套插座 多隻 崑山巨林
X軸電機控制模塊 伺服電機 1台 Βis4/4000 FANUC
伺服驅動器 1台 配套
伺服動力連接電纜
台階插座 多個 崑山巨林
護套插座 多個 崑山巨林
控制面板 1塊 崑山巨林
Y軸電機控制模塊 伺服電機 1台 Βis4/4000 FANUC
伺服驅動器 1台 配套
伺服動力連接電纜
台階插座 多個 崑山巨林
護套插座 多個 崑山巨林
控制面板 1塊 崑山巨林
Z軸電機控制模塊 伺服電機 1台 Βis8/3000
(帶抱閘) FANUC
伺服驅動器 1台 配套
伺服動力連接電纜
台階插座 多個 崑山巨林
護套插座 多個 崑山巨林
控制面板 1塊 崑山巨林
數控系統信號輸入控制模塊 繼電器 多個 DC24V OMRON
紐子開關 多個
台階插座 多個 崑山巨林
護套插座 多個 崑山巨林
控制面板 1套 崑山巨林
數控系統信號輸出控制模塊 繼電器 多個 DC24V OMRON
台階插座 多個 崑山巨林
護套插座 多個 崑山巨林
控制面板 1套 崑山巨林
故障設置模塊 撥碼開關 32隻 崑山
執行及測量元件 主軸電機 1台 電機 FANUC
冷卻電機 1台 電機 崑山
銑床照明燈 1盞 AC24V 崑山
連接導線
導線 護套快插導線 5根 紅:1m 崑山巨林
護套快插導線 5根 黑:1m 崑山巨林
護套快插導線 5根 紅:0.6m 崑山巨林
護套快插導線 5根 黑:0.6m 崑山巨林
護套快插導線 5根 藍:0.6m 崑山巨林
護套快插導線 5根 黃:0.6m 崑山巨林
插針快插導線 20根 藍:0.1m 崑山巨林
插針快插導線 10根 紅:0.4m 崑山巨林
插針快插導線 10根 黑:0.4m 崑山巨林
插針快插導線 10根 藍:0.4m 崑山巨林
插針快插導線 10根 黃:0.4m 崑山巨林
插針快插導線 10根 黑:0.6m 崑山巨林
插針快插導線 10根 藍:0.6m 崑山巨林
工具及易損件
配件 萬用表 1個 崑山
電烙鐵 1把 崑山
焊錫絲 1圈 崑山
活動扳手 1把 6」 五金工具
活動扳手 2把 10」 五金工具
內六角扳手 1把 10mm Weihao
內六角扳手 1把 8mm Weihao
內六角扳手 1把 6mm Weihao
內六角扳手 1把 5mm Weihao
內六角扳手 1把 4mm Weihao
內六角扳手 1把 3mm Weihao
內六角扳手 1把 2.5mm Weihao
內六角扳手 1把 2mm Weihao
內六角扳手 1把 1.5mm Weihao
十字螺絲刀 1把 3×75mm XLW
十字螺絲刀 1把 5×75mm XLW
十字螺絲刀 1把 6×100mm XLW
螺絲刀 1把 3×75mm XLW
螺絲刀 1把 5×75mm XLW
螺絲刀 1把 6×100mm XLW
螺絲刀 1把 6×150mm XLW
尖嘴鉗 1把 五金工具

㈦ 數控銑床的現狀前景

2012年,我國經濟發展速度放緩,工業增長的乏力給整個加工中心行業產生了重大影響,現代社會,加工中心行業產能過剩所帶來的負面效應開始顯現。下一階段行業將通過兼並重組吸收掉一批小廠家、淘汰一批落後企業、轉移一批加工中心到國外、提高產品質量。這樣既解決了產能過剩問題,又提高了加工中心行業整體水平。
市場的低迷也給加工中心企業帶來了轉型的機遇,企業應將主要精力由銷售產品轉移到提高產品的質量上來,重新設定產品線,制定發展戰屢,淘汰掉落後的產品,多研發盈利能力強的加工中心,為市場回暖做好准備。
受益於國家振興裝備製造業的大環境和強勁的市場需求拉動,國內銑床工具行業出現了技術長足發展、投資熱情高漲的局面。「十二五」規劃已將振興裝備製造業作為推進工業結構優化升級的主要內容,數控銑床則成為振興裝備製造業的重點之一。未來,我國將重點發展高速、精密、復合數控金切銑床;重型數控金切銑床;數控特種加工銑床;大型數控成形沖壓設備及數控銑床的相關部件等。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數控機床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1年,中國生產銑床109.84萬台,實現工業總產值6606.5億元,同比增長32.1%,其中數控銑床27.21萬台,增速達15.26%,數控銑床已成為銑床消費的主流。尤其是高檔數控銑床屬於高端裝備製造業,具有高技術含量、高技術附加值的特徵,是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重要著力點,未來高檔數控銑床市場巨大。

㈧ 誰能給我個數控畢業設計的課題呀

我有現成的我那個時候用過的~!數控機床維修改造技術

摘 要
世界製造業在20世紀末的十幾年中經歷了幾次反復,曾一度幾乎快成為夕陽工業,所以美國人首先提出了要振興現代製造業。90年代的全世界數控機床製造業都經過重大改組。如美國、德國等幾大製造商都經過較大變動,從90年代初開始已出現明顯的回升,在全世界製造業形成新的技術更新浪潮。如德國機床行業從2000年至今已接受3個月以後的訂貨合同,生產任務飽滿。
20世紀人類社會最偉大的科技成果是計算機的發明與應用,計算機及控制技術在機械製造設備中的應用是世紀內製造業發展的最重大的技術進步。自從1952年美國第1台數控銑床問世至今已經歷了50個年頭。數控設備包括:車、銑、加工中心、鏜、磨、沖壓、電加工以及各類專機,形成龐大的數控製造設備家族,每年全世界的產量有10~20萬台,產值上百億美元。
世界製造業在20世紀末的十幾年中經歷了幾次反復,曾一度幾乎快成為夕陽工業,所以美國人首先提出了要振興現代製造業。90年代的全世界數控機床製造業都經過重大改組。如美國、德國等幾大製造商都經過較大變動,從90年代初開始已出現明顯的回升,在全世界製造業形成新的技術更新浪潮。如德國機床行業從2000年至今已接受3個月以後的訂貨合同,生產任務飽滿.
關鍵詞:數控技術;生產模式;敏捷製造;敏捷性;動態聯盟

緒論
我國從事數控機床電氣設計、應用與維修技術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數以萬計,然而由於此項技術的復雜性、多樣性和多變性以及一些客觀環
境因素的制約,在數控機床電氣維修技術方面還沒有形成一套成熟的、完整的理論體系。當今控制理論與自動化技術的高速發展,尤其是微
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日新月異,使得數控技術也在同步飛速發展,數控系統結構形式上的PC基、開放化和性能上的多樣化、復雜化、高智能化不僅給其應用從觀念到實踐 .我國數控機床製造業在80年代曾有過高速發展的階段,許多機床廠從傳統產品實現向數控化產品的轉型。但總的來說,技術水平不高,質量不佳,所以在90年代初期面臨國家經濟由計劃性經濟向市場經濟轉移調整,經歷了幾年最困難的蕭條時期,那時生產能力降到50%,庫存超過4個月。從1995年「九五」以後國家從擴大內需啟動機床市場,加強限制進口數控設備的審批,投資重點支持關鍵數控系統、設備、技術攻關,對數控設備生產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尤其是在1999年以後,國家向國防工業及關鍵民用工業部門投入大量技改資金,使數控設備製造市場一派繁榮。從2000年8月份的上海數控機床展覽會和2001年4月北京國際機床展覽會上,也可以看到多品種產品的繁榮景象。但也反映了下列問題:
帶來了巨大變化,也在其維修理論、技術和手段上帶來了很大的變化。因此,一篇講座形式的文章不可能把已經形成了一門專門學科的數控機床電氣維修技術理論完整地表述出來,本文僅是將多年的實踐探索及業內眾同仁的經驗總結加以適當的歸納整理,以求對該學科理論的發展及工程技術人員的實踐有所裨益。

1、數控技術
1.1數控機床電氣控制系統綜述
一台典型的數控機床其全部的電氣控制系統如圖1所示。
(1)數據輸入裝置將指令信息和各種應用數據輸入數控系統的必要裝置。它可以是穿孔帶閱讀機(已很少使用),3.5in軟盤驅動器,CNC鍵盤(一般輸入操作),數控系統配備的硬碟及驅動裝置(用於大量數據的存儲保護)、磁帶機(較少使用)、PC計算機等等
(2)數控系統數控機床的中樞,它將接到的全部功能指令進行解碼、運算,然後有序地發出各種需要的運動指令和各種機床功能的控制指令,直至運動和功能結束。
數控系統都有很完善的自診斷能力,日常使用中更多地是要注意嚴格按規定操作,而日常的維護則主要是對硬體使用環境的保護和防止系統軟體的破壞。
(3)可編程邏輯控制器是機床各項功能的邏輯控制中心。它將來自CNC的各種運動及功能指令進行邏輯排序,使它們能夠准確地、協調有序地安全運行;同時將來自機床的各種信息及工作狀態傳送給CNC,使CNC能及時准確地發出進一步的控制指令,如此實現對整個機床的控制。
當代PLC多集成於數控系統中,這主要是指控制軟體的集成化,而PLC硬體則在規模較大的系統中往往採取分布式結構。PLC與CNC的集成是採取軟體介面實現的,一般系統都是將二者間各種通信信息分別指定其固定的存放地址,由系統對所有地址的信息狀態進行實時監控,根據各介面信號的現時狀態加以分析判斷,據此作出進一步的控制命令,完成對運動或功能的控制。
不同廠商的PLC有不同的PLC語言和不同的語言表達形式,因此,力求熟悉某一機床PLC程序的前提是先熟悉該機床的PLC語言。
(4)主軸驅動系統接受來自CNC的驅動指令,經速度與轉矩(功率)調節輸出驅動信號驅動主電動機轉動,同時接受速度反饋實施速度閉環控制。它還通過PLC將主軸的各種現實工作狀態通告CNC用以完成對主軸的各項功能控制。
lwship.cnlwship.cnlwship.cn
主軸驅動系統自身有許多參數設定,這些參數直接影響主軸的轉動特性,其中有些不可丟失或改變的,例如指示電動機規格的參數等,有些是可根據運行狀態加以調改的,例
如零漂等。通常CNC中也設有主軸相關的機床數據,並且與主軸驅動系統的參數作用相同,因此要注意二者取一,切勿沖突。
(5)進給伺服系統接受來自CNC對每個運動坐標軸分別提供的速度指令,經速度與電流(轉矩)調節輸出驅動信號驅動伺服電機轉動,實現機床坐標軸運動,同時接受速度反饋信號實施速度閉環控制。它也通過PLC與CNC通信,通報現時工作狀態並接受CNC的控制。
進給伺服系統速度調節器的正確調節是最重要的,應該在位置開環的條件下作最佳化調節,既不過沖又要保持一定的硬特性。它受機床坐標軸機械特性的制約,一旦導軌和機械傳動鏈
的狀態發生變化,就需重調速度環調節器。
(6)電器硬體電路隨著PLC功能的不斷強大,電器硬體電路主要任務是電源的生成與控制電路、隔離繼電器部分及各類執行電器(繼電器、接觸器),很少還有繼電器邏輯電路的存在。但是一些進口機床櫃中還有使用自含一定邏輯控制的專用組合型繼電器的情況,一旦這類元件出現故障,除了更換之外,還可以將其去除而由PLC邏輯取而代之,但是這不僅需要對該專用電器的工作原理有清楚的了解,還要對機床的PLC語言與程序深入掌握才行。
(7)機床(電器部分)包括所有的電動機、電磁閥、制動器、各種開關等。它們是實現機床
各種動作的執行者和機床各種現實狀態的報告員。
這里可能的主要故障多數屬於電器件自身的損壞和連接電線、電纜的脫開或斷裂。
(8)速度測量通常由集裝於主軸和進給電動機中的測速機來完成。它將電動機實際轉速匹配成電壓值送回伺服驅動系統作為速度反饋信號,與指令速度電壓值相比較,從而實現速度的精確控制。
這里應注意測速反饋電壓的匹配聯接,並且不要拆卸測速機。由此引起的速度失控多是由於測速反饋線接反或者斷線所致。
(9)位置測量較早期的機床使用直線或圓形同步感應器或者旋轉變壓器,而現代機床多採用光柵尺和數字脈沖編碼器作為位置測量元件。它們對機床坐標軸在運行中的實際位置進行直接或間接的測量,將測量值反饋到CNC並與指令位移相比較直至坐標軸到達指令位置,從而實現對位置的精確控制。
位置環可能出現的故障多為硬體故障,例如位置測量元件受到污染,導線連接故障等。
(10)外部設備一般指PC計算機、列印機等輸出設備,多數不屬於機床的基本配置。使用中的主要問題與輸入裝置一樣,是匹配問題。
2.數控機床運動坐標的電氣控制 論數控機床一個運動坐標的電氣控制由電流(轉矩)控制環、速度控制環和位置控制環串聯組成。其控制框圖如圖2。
(1)電流環是為伺服電機提供轉矩的電路。一般情況下它與電動機的匹配調節已由製造者作好了或者指定了相應的匹配參數,其反饋信號也在伺服系統內聯接完成,因此不需接線與調整。
(2)速度環是控制電動機轉速亦即坐標軸運行速度的電路。速度調節器是比例積分(PI)調節器,其P、I調整值完全取決於所驅動坐標軸的負載大小和機械傳動系統(導軌、傳動機構)的傳動剛度與傳動間隙等機械特性,一旦這些特性發生明顯變化時,首先需要對機械傳動系統進行修復工作,然後重新調整速度環PI調節器。速度環的最佳調節是在位置環開環的條件下才能完成的,這對於水平運動的坐標軸和轉動坐標軸較容易進行,而對於垂向運動坐標軸則位置開環時會自動下落而發生危險,可以採取先摘下電動機空載調整,然後再裝好電動機與位置環一起調整或者直接帶位置環一起調整,這時需要有一定的經驗和細心。
速度環的反饋環節見前面「速度測量」一節。
(3)位置環是控制各坐標軸按指令位置精確定位的控制環節。位置環將最終影響坐標軸的位置精度及工作精度。這其中有兩方面的工作:
一是位置測量元件的精度與CNC系統脈沖當量的匹配問題。測量元件單位移動距離發出的脈
沖數目經過外部倍頻電路和/或CNC內部倍頻系數的倍頻後要與數控系統規定的解析度相符。例如位置測量元件10脈沖/mm,數控系統解析度即脈沖當量為0.001mm,則測量元件送出的脈沖必須經過100倍頻方可匹配。
二是位置環增益系數Kv值的正確設定與調節。通常Kv值是作為機床數據設置的,數控系統中對各個坐標軸分別指定了Kv值的設置地址和數值單位。在速度環最佳化調節後Kv值的設定則成為反映機床性能好壞、影響最終精度的重要因素。Kv值是機床運動坐標自身性能優劣的直接表現而並非可以任意放大。關於Kv值的設置要注意兩個問題,首先要滿足下列公式: 論文之舟
Kv=v/Δ
式中v——坐標運行速度,m/min
Δ——跟蹤誤差,mm
注意,不同的數控系統採用的單位可能不同,設置時要注意數控系統規定的單位。例如,坐標運行速度的單位是m/min,則Kv值單位為m/(mm·min),若v的單位為mm/s,則Kv的單位應為mm/(mm·s)。
其次要滿足各聯動坐標軸的Kv值必須相同,以保證合成運動時的精度。通常是以Kv值最低的坐標軸為准。
位置反饋(參見上節「位置測量」)有三種情況:一種是沒有位置測量元件,為位置開環控制即無位置反饋,步進電機驅動一般即為開環;一種是半閉環控制,即位置測量元件不在坐標軸最終運動部件上,也就是說還有部分傳動環節在位置閉環控制之外,這種情況要求環外傳動部分應有相當的傳動剛度和傳動精度,加入反向間隙補償和螺距誤差補償之後,可以得到很高的位置控制精度;第三種是全閉環控制,即位置測量元件安裝在坐標軸的最終運動部件上,理論上這種控制的位置精度情況最好,但是它對整個機械傳動系統的要求更高而不是低,如若不然,則會嚴重影響兩坐標的動態精度,而使得機床只能在降低速度環和位置精度的情況下工作。影響全閉環控制精度的另一個重要問題是測量元件的精確安裝問題,千萬不可輕視。
(4)前饋控制與反饋相反,它是將指令值取出部分預加到後面的調節電路,其主要作用是減小跟蹤誤差以提高動態響應特性從而提高位置控制精度。因為多數機床沒有設此功能,故本文不詳述,只是要注意,前饋的加入必須是在上述三個控制環均最佳調試完畢後方可進行

2、維修工作的基本條件
數控機床的身價從幾十萬元到上千萬元,一般都是企業中關鍵產品關鍵工序的關鍵設備,一 旦故障停機,其影響和損失往往很大。但是,人們對這樣的設備往往更多地是看重其效能,而不僅對合理地使用不夠重視,更對其保養及維修工作關注太少,日常不注意對保養與維修工作條件的創造和投入,故障出現臨時抱佛腳的現象很是普遍。因此,為了充分發揮數控機床的效益,我們一定要重視維修工作,創造出良好的維修條件。由於數控機床日常出現的多為電氣故障,所以電氣維修更為重要。
2.1 人員條件
數控機床電氣維修工作的快速性、優質性關鍵取決於電氣維修人員的素質條件。
(1)首先是有高度的責任心和良好的職業道德。
(2)知識面要廣。要學習並基本掌握有關數控機床電氣控制的各學科知識,如計算機技術、模擬與數字電路技術、自動控制與拖動理論、控制技術、加工工藝以及機械傳動技術,當然還包括上節所講的基本數控知識。
(3)應經過良好的技術培訓。數控技術基礎理論的學習,尤其是針對具體數控機床的技術培訓,首先是參加相關的培訓班和機床安裝現場的實際培訓,然後向有經驗的維修人員學習,而更重要且更長時間的是自學。
(4)勇於實踐。要積極投入數控機床的維修與操作的工作中去,在不斷的實踐中提高分析能力和動手能力。 論文之舟
(5)掌握科學的方法。要做好維修工作光有熱情是不夠的,還必須在長期的學習和實踐中總結提高,從中提煉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科學的方法。
(6)學習並掌握各種電氣維修中常用的儀器、儀表和工具。
(7)掌握一門外語,特別是英語。起碼應做到能看懂技術資料。

2.2.物質條件
(1)准備好通用的和某台數控機床專用的電氣備件。
(2)非必要的常備電器元件應做到采購渠道快速暢通。
(3)必要的維修工具、儀器儀表等,最好配有筆記本電腦並裝有必要的維修軟體。
(4)每台數控機床所配有的完整的技術圖樣和資料。
(5)數控機床使用、維修技術檔案材料。
3.關於預防性維護
預防性維護的目的是為了降低故障率,其工作內容主要包括下列幾方面的工作。
(1)人員安排 為每台數控機床分配專門的操作人員、工藝人員和維修人員,所有人員都要不斷地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技術水平。
(2)建規建檔 針對每台機床的具體性能和加工對象制定操作規章,建立工作與維修檔案,管理者要經常檢查、總結、改進。
(3)日常保養 對每台數控機床都應建立日常維護保養計劃,包括保養內容(如坐標軸傳動系統的潤滑、磨損情況,主軸潤滑等,油、水氣路,各項溫度控制,平衡系統,冷卻系統,傳動帶的松緊,繼電器、接觸器觸頭清潔,各插頭、接線端是否松動,電氣櫃通風狀況等等)及各功能部件和元氣件的保養周期(每日、每月、半年或不定期)。
(4)提高利用率 數控機床如果較長時間閑置不用,當需要使用時,首先機床的各運動環節會由於油脂凝固、灰塵甚至生銹而影響其靜、動態傳動性能,降低機床精度,油路系統的 堵塞更是一大煩事;從電氣方面來看,由於一台數控機床的整個電氣控制系統硬體是由數以 萬計的電子元器件組成的,他們的性能和壽命具有很大離散性,從宏觀來看分三個階段:在一年之內基本上處於所謂「磨合」階段。在該階段故障率呈下降趨勢,如果在這期間不斷開動機床則會較快完成「磨合」任務,而且也可充分利用一年的維修期;第二階段為有效壽命 階段,也就是充分發揮效能的階段。在合理使用和良好的日常維護保養的條件下,機床正常運轉至少可在五年以上;第三階段為系統壽命衰老階段,電器硬體故障會逐漸增多,數控系統的使用壽命平均在8~10年左右。
因此,在沒有加工任務的一段時間內,最好較低速度下空運行機床,至少也要經常給數控系統通電,甚至每天都應通電。
3、維修與排故技術
3.1.常見電氣故障分類
數控機床的電氣故障可按故障的性質、表象、原因或後果等分類。
(1)以故障發生的部位,分為硬體故障和軟體故障。硬體故障是指電子、電器件、印製電路板、電線電纜、接插件等的不正常狀態甚至損壞,這是需要修理甚至更換才可排除的故障。而軟體故障一般是指PLC邏輯控製程序中產生的故障,需要輸入或修改某些數據甚至修改PLC程序方可排除的故障。零件加工程序故障也屬於軟體故障。最嚴重的軟體故障則是數控系統軟體的缺損甚至丟失,這就只有與生產廠商或其服務機構聯系解決了。
(2)以故障出現時有無指示,分為有診斷指示故障和無診斷指示故障。當今的數控系統都設計有完美的自診斷程序,時實監控整個系統的軟、硬體性能,一旦發現故障則會立即報警或者還有簡要文字說明在屏幕上顯示出來,結合系統配備的診斷手冊不僅可以找到故障發生的原因、部位,而且還有排除的方法提示。機床製造者也會針對具體機床設計有相關的故障指示及診斷說明書。上述這兩部分有診斷指示的故障加上各電氣裝置上的各類指示燈使得絕大多數電氣故障的排除較為容易。無診斷指示的故障一部分是上述兩種診斷程序的不完整性所致(如開關不閉合、接插松動等)。這類故障則要依靠對產生故障前的工作過程和故障現象及後果,並依靠維修人員對機床的熟悉程度和技術水平加以分析、排除。
(3)以故障出現時有無破壞性,分為破壞性故障和非破壞性故障。對於破壞性故障,損壞工 件甚至機床的故障,維修時不允許重演,這時只能根據產生故障時的現象進行相應的檢查、分析來排除之,技術難度較高且有一定風險。如果可能會損壞工件,則可卸下工件,試著重現故障過程,但應十分小心。
(4)以故障出現的或然性,分為系統性故障和隨機性故障。系統性故障是指只要滿足一定的 條件則一定會產生的確定的故障;而隨機性故障是指在相同的條件下偶爾發生的故障,這類故障的分析較為困難,通常多與機床機械結構的局部松動錯位、部分電氣工件特性漂移或可靠性降低、電氣裝置內部溫度過高有關。此類故障的分析需經反復試驗、綜合判斷才可能排除。
(5)以機床的運動品質特性來衡量,則是機床運動特性下降的故障。在這種情況下,機床雖 能正常運轉卻加工不出合格的工件。例如機床定位精度超差、反向死區過大、坐標運行不平穩等。這類故障必須使用檢測儀器確診產生誤差的機、電環節,然後通過對機械傳動系統、數控系統和伺服系統的最佳化調整來排除。
此處故障的分類是為了便於故障的分析排除,而一種故障的產生往往是多種類型的混合,這 就要求維修人員具體分析,參照上述分類採取相應的分析、排除法。 法律論文、各專業論文、工作總結、簡歷、論文寫作

3.2.故障的調查與分析
這是排故的第一階段,是非常關鍵的階段,主要應作好下列工作:
①詢問調查 在接到機床現場出現故障要求排除的信息時,首先應要求操作者盡量保持現場 故障狀態,不做任何處理,這樣有利於迅速精確地分析故障原因。同時仔細詢問故障指示情況、故障表象及故障產生的背景情況,依此做出初步判斷,以便確定現場排故所應攜帶的工具、儀表、圖紙資料、備件等,減少往返時間。
②現場檢查 到達現場後,首先要驗證操作者提供的各種情況的准確性、完整性,從而核實 初步判斷的准確度。由於操作者的水平,對故障狀況描述不清甚至完全不準確的情況不乏其例,因此到現場後仍然不要急於動手處理,重新仔細調查各種情況,以免破壞了現場,使排故增加難度。
③故障分析根據已知的故障狀況按上節所述故障分類辦法分析故障類型,從而確定排故原 則。由於大多數故障是有指示的,所以一般情況下,對照機床配套的數控系統診斷手冊和使 用說明書,可以列出產生該故障的多種可能的原因。
④確定原因對多種可能的原因進行排查從中找出本次故障的真正原因,這時對維修人員是 一種對該機床熟悉程度、知識水平、實踐經驗和分析判斷能力的綜合考驗。
⑤排故准備有的故障的排除方法可能很簡單,有些故障則往往較復雜,需要做一系列的准 備工作,例如工具儀表的准備、局部的拆卸、零部件的修理,元器件的采購甚至排故計劃步驟的制定等等。
數控機床電氣系統故障的調查、分析與診斷的過程也就是故障的排除過程,一旦查明了原因 ,故障也就幾乎等於排除了。因此故障分析診斷的方法也就變得十分重要了。下面把電氣故障的常用診斷方法綜列於下。
(1)直觀檢查法 這是故障分析之初必用的方法,就是利用感官的檢查。
①詢問 向故障現場人員仔細詢問故障產生的過程、故障表象及故障後果,並且在整個分析 判斷過程中可能要多次詢問。
②目視 總體查看機床各部分工作狀態是否處於正常狀態(例如各坐標軸位置、主軸狀態、 刀庫、機械手位置等),各電控裝置(如數控系統、溫控裝置、潤滑裝置等)有無報警指示,局部查看有無保險燒煅,元器件燒焦、開裂、電線電纜脫落,各操作元件位置正確與否等等 。
③觸摸 在整機斷電條件下可以通過觸摸各主要電路板的安裝狀況、各插頭座的插接狀況、 各功率及信號導線(如伺服與電機接觸器接線)的聯接狀況等來發現可能出現故障的原因。
④通電 這是指為了檢查有無冒煙、打火、有無異常聲音、氣味以及觸摸有無過熱電動機和元件存在而通電,一旦發現立即斷電分析。
(2)儀器檢查法 使用常規電工儀表,對各組交、直流電源電壓,對相關直流及脈沖信號等 進行測量,從中找尋可能的故障。例如用萬用表檢查各電源情況,及對某些電路板上設置的 相關信號狀態測量點的測量,用示波器觀察相關的脈動信號的幅值、相位甚至有無,用PLC 編程器查找PLC程序中的故障部位及原因等。
(3)信號與報警指示分析法
①硬體報警指示 這是指包括數控系統、伺服系統在內的各電子、電器裝置上的各種狀態和故障指示燈,結合指示燈狀態和相應的功能說明便可獲知指示內容及故障原因與排除方法。
②軟體報警指示 如前所述的系統軟體、PLC程序與加工程序中的故障通常都設有報警顯示,依據顯示的報警號對照相應的診斷說明手冊便可獲知可能的故障原因及故障排除方法。
(4)介面狀態檢查法 現代數控系統多將PLC集成於其中,而CNC與PLC之間則以一系列介面信號形式相互通訊聯接。有些故障是與介面信號錯誤或丟失相關的,這些介面信號有的可以在相應的介面板和輸入/輸出板上有指示燈顯示,有的可以通過簡單操作在CRT屏幕上顯示,而所有的介面信號都可以用PLC編程器調出。這種檢查方法要求維修人員既要熟悉本機床的介面信號,又要熟悉PLC編程器的應用。
(5)參數調整法數控系統、PLC及伺服驅動系統都設置許多可修改的參數以適應不同機床、不同工作狀態的要求。這些參數不僅能使各電氣系統與具體機床相匹配,而且更是使機床各項功能達到最佳化所必需的。因此,任何參數的變化(尤其是模擬量參數)甚至丟失都是不允許的;而隨機床的長期運行所引起的機械或電氣性能的變化會打破最初的匹配狀態和最佳化狀態。此類故障多指故障分類一節中後一類故障,需要重新調整相關的一個或多個參數方可排除。這種方法對維修人員的要求是很高的,不僅要對具體系統主要參數十分了解,既知曉其地址熟悉其作用,而且要有較豐富的電氣調試經驗。
(6)備件置換法當故障分析結果集中於某一印製電路板上時,由於電路集成度的不斷擴大而要把故障落實於其上某一區域乃至某一元件是十分困難的,為了縮短停機時間,在有相同備件的條件下可以先將備件換上,然後再去檢查修復故障板。備件板的更換要注意以下問題。 法律論文、各專業論文、工作總結、簡歷、論文寫作
①更換任何備件都必須在斷電情況下進行。
②許多印製電路板上都有一些開關或短路棒的設定以匹配實際需要,因此在更換備件板上一 定要記錄下原有的開關位置和設定狀態,並將新板作好同樣的設定,否則會產生報警而不能工作。
③某些印製電路板的更換還需在更換後進行某些特定操作以完成其中軟體與參數的建立。這 一點需要仔細閱讀相應電路板的使用說明。
④有些印製電路板是不能輕易拔出的,例如含有工作存儲器的板,或者備用電池板,它會丟 失有用的參數或者程序。必須更換時也必須遵照有關說明操作。
鑒於以上條件,在拔出舊板更換新板之前一定要先仔細閱讀相關資料,弄懂要求和操作步驟 之後再動手,以免造成更大的故障。
(7)交叉換位法 當發現故障板或者不能確定是否故障板而又沒有備件的情況下,可以將系統中相同或相兼容的兩個板互換檢查,例如兩個坐標的指令板或伺服板的交換從中判斷故障板或故障部位。這種交叉換位法應特別注意,不僅硬體接線的正確交換,還要將一系列相應的參數交換,否則不僅達不到目的,反而會產生新的故障造成思維的混亂,一定要事先考慮周全,設計好軟、硬體交換方案,准確無誤再行交換檢查。
(8)特殊處理法 當今的數控系統已進入PC基、開放化的發展階段,其中軟體含量越來越豐富,有系統軟體、機床製造者軟體、甚至還有使用者自己的軟體,由於軟體邏輯的設計中不可避免的一些問題,會使得有些故障狀態無從分析,例如死機現象。對於這種故障現象則可以採取特殊手段來處理,比如整機斷電,稍作停頓後再開機,有時則可能將故障消除。維修人員可以在自己的長期實踐中摸索其規律或者其他有效的方法。 法律論文、各專業論文、工作總結、簡歷、論文寫作

㈨ 加工中心和鑽攻中心的區別是什麼

1、從主要應用看區別:加工中心應用比較普遍,主要是用於加工平面,曲面等外形的設備。鑽攻中心主要是用來鑽孔和攻絲。

2、應用區別:加工中心可以用來銑加工,鑽攻中心只能進行輕微的銑加工,因為鑽攻中心主軸功率不是很大,不能進行強力銑削大負荷加工。

3、外形不同:加工中心從外形上要比鑽攻中心大一點,鑽攻中心外形類似大轉盤的形式。

鑽攻中心注意事項

鑽攻加工中心在電源接通後必須先進行各軸返回原點操作,然後再進入其他運行方式,以確保各軸坐標的正確性,鑽攻加工中心加工零件之前一定要關好防護門、程序正常運行中嚴禁開啟防護門,鑽攻加工中心在通電狀態下,操作人員嚴禁打開和接觸機床上示有閃電符號的部位,以防被電擊傷。

加工程序必須經過嚴格檢查後方可進行操作運行,鑽攻加工中心工作過程中操作人員不得離開崗位,機床發現異常現象立即停車,以確保操作人員和設備的安全。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加工中心、網路-鑽攻中心

閱讀全文

與數控銑床市場調查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河南省民生實事培訓方案 瀏覽:721
電子商務物流構成要素包括哪些 瀏覽:274
網路營銷期末考試案例分析題及答案 瀏覽:913
節日銀行營銷方案 瀏覽:721
中醫理療養生會館策劃方案 瀏覽:137
舞蹈培訓開業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54
4s店全員營銷方案ppt 瀏覽:935
市場營銷和哲學有什麼聯系 瀏覽:137
電子商務運行環境 瀏覽:525
生日蛋糕升級推廣方案 瀏覽:421
零售連鎖葯店新員工培訓方案 瀏覽:193
廈門市知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40
電子商務技能大賽培訓計劃 瀏覽:95
沙龍培訓方案 瀏覽:773
工會活動方案策劃 瀏覽:787
茅台酒營銷方案 瀏覽:184
傢具銷售促銷策劃方案 瀏覽:429
有促銷活動場景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42
房地產公司2014年度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121
醫葯市場營銷實務課件 瀏覽: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