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市場調查與預測中的抽樣平均誤差怎麼算公式是什麼
市場調查的概念
又稱市場調研,它是應用各種科學的調查方式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市場資料,對市場的狀況進行反映或描述,以認識市場發展變化規律的過程
2、市場預測的概念
是根據市場過去和現在的表現,應用科學的預測方法對市場未來的發展變化進行預計或估計,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市場調查和市場預測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
面:
市場調查與預測區別
1市場調查和市場預測為制訂科學的計劃和政策提供依據
2市場調查和市場預測是管理決策和提高經濟效益的必要條件
3市場調查和市場預測對社會生產的合理化起促進作用
4市場調查和市場預測對促進和滿足消費需求的顯著作用。
1 市場營銷調研是指個人或組織為某個特定的市場營銷問題的決策所需開發和提供信息而引發的判斷、收集、記錄、整理、分析、研究市場的各種基本狀況及其影響因素,並得出結論的系統的、有目的的活動與過程。
市場調查與市場預測的關系 一、兩者的共同點 1、主體相同 主要是企業
2、客體相同
都是市場或有關部分
3、功能和作用相同
都是為科學的營銷決策和制定營銷計劃提供依據
4、本質相同
都是屬於市場信息工作范疇 二、兩者的區別 1、出發點不同
市場調研的出發點是通過對市場的過去和現在狀況的調查研究,達到了解歷史,認識現狀,掌握市場發展變化的軌跡、特點和規律的目標。
市場預測的出發點是依據對市場歷史和現狀的認識,達到預計、認識未來,掌握市場的未來發展趨勢的目標。
抽樣平均誤差的計算
(一)樣本平均數的平均誤差
以μx表示樣本平均數的平均誤差, 表示總體的標准差。
㈡ 市場調查中樣本容量如何計算如何確定樣本量。我查的公式是:n=p*(1-p)/[E^2/Z^2+p*(1-p)/N]
對於已知數據為絕對數,我們一般根據下列步驟來計算所需要的樣本量。已知期望調查結果的精度(E), 期望調查結果的置信度(L),以及總體的標准差估計值σ的具體數據,總體單位數N。
計算公式為:n=σ2/(e2/Z2+σ2/N)
特殊情況下,如果是很大總體,計算公式變為:n= Z2σ2/e2
例如希望平均收入的誤差在正負人民幣30元之間,調查結果在95%的置信范圍以內,其95%的置信度要求Z的統計量為1.96。根據估計總體的標准差為150元,總體單位數為1000。
樣本量:n=150*150/(30*30/(1.96*1.96))+150*150/1000)=88
對於已知數據為百分比,一般根據下列步驟計算樣本量。已知調查結果的精度值百分比(E),以及置信度(L),比例估計(P)的精度,即樣本變異程度,總體數為N。
(2)市場調查抽樣誤差公式擴展閱讀:
樣本容量的大小涉及到調研中所要包括的單元數。樣本容量是對於你研究的總體而言的,是在抽樣調查中總體的一些抽樣。比如:中國人的身高值為一個總體,隨機取一百個人的身高,這一百個人的身高數據就是總體的一個樣本。某一個樣本中的個體的數量就是樣本容量。注意:不能說樣本的數量就是樣本容量,因為總體中的若干個個體只組成一個樣本。樣本容量不需要帶單位。
在假設檢驗里樣本容量越大越好。但實際上不可能無窮大,就像研究中國人的身高不可能把所有中國人的身高全部測量一次一樣。
㈢ 市場調研與預測知識點:1:誤差的來源2:評價一份問卷好壞的標準是什麼
市場調研質量問題本質上是誤差問題, 即市場調研所提供的數據與客觀實際數量特徵之間的差距
問題。它包括兩部分, 即抽樣誤差和非抽樣誤差。抽樣誤差可以用公式計算, 大小可以通過調整樣本容量或改變抽樣方式來加以控制, 而非抽樣誤差既難以計算又難以控制, 已成為影響調研結果可靠程度的重要原因。非抽樣誤差最容易出現在數據收集階段, 在這一階段調查者和被調查者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非抽樣誤差。下面我們對其做一下分解分析, 以探求預防和控制這些誤差的方法和措施, 使之降至最小, 從而提高市場調研的質量。
一、非抽樣誤差的產生
產生在數據收集過程中的非抽樣誤差, 從誤差來源來說, 包括調查者誤差和非調查者誤差, 從性質
上來看, 又可以分為故意誤差和非故意誤差。
( 一) 調查者誤差
調查者誤差, 是指進行問卷調查時由於調查者的原因所產生的誤差。在數據收集階段, 調查者自身
的素質和能力直接影響著數據的真實性和准確性, 即產生誤差的大小。調查者誤差有些是在無意中產生的, 有些則是主觀故意造成的, 具體表現可以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1. 故意誤差
由於調查者自身素質低, 工作不負責任, 為了完成任務, 有意欺騙。因為現在一般的報酬體制是按訪談完成的問卷份數計算工作量, 他或她上交的只是完成的調查問卷。有的訪問者自己以被訪者的身
份填寫問卷, 以達到省時、省力、騙取報酬的目的。有的雖然也進行實地訪問, 但對被訪的內容偷工減料, 該向被訪者展示圖片的, 可能不展示, 匆忙念完問題, 不等被訪者回答, 就告訴被訪者如何選擇, 以壓縮進程, 明明大約30 分鍾左右完成的內容, 五六分鍾草草訪畢。這些故意欺騙造成了極大的非抽樣誤差, 使調研形同虛設, 造成了極大的資源浪費, 也失去了它的本來意義。
2. 非故意誤差
由於調查者在調查時工作馬虎、粗心大意而發生的漏填、錯填、筆誤等而使資料缺乏准確性, 從而造成登記性誤差; 訪問者的某些個性特徵, 如口音、性別及舉止行為等也會影響數據的准確性, 造成非抽樣誤差。比如, 訪問者帶有濃重的口音, 會造成訪問者與被訪者之間的語言交流障礙, 被訪者可能聽不清或聽錯, 進而造成非故意誤差; 如果被調查者是一位女士, 且單獨在家, 而訪問者是一位男士, 被訪者可能拒訪, 或有壓力感, 草草應付了事; 如果訪問者舉止不夠穩重, 令被訪者產生反感, 自然也不會爭取被訪者的合作。再有, 調查者在訪問時自認為按要求進行, 實際上卻違規操作。例如, 訪問員在訪問時不能保持中立, 對被調查者的回答會自覺不自覺地點頭表示贊同或搖頭暗示其答案不正確或重填, 或者進行誘導式提問。還有可能, 被調查者在思考時, 調查者在旁邊不停地解釋或提示答案如何選擇。這些情況多半是培訓不到位或被調查者缺乏相應的專業技能而造成的非抽樣誤差。如果訪問者受過良好的訓練明知道這樣做不對, 還要這樣做, 那就應歸入調查者故意誤差了。
( 二) 被調查者誤差
被調查者誤差是指被調查者在接受調查時有意或無意地提供了無效的或不真實的數據, 相比之下,
被調查者誤差更難以控制, 它也可以分為兩種情況:
1. 故意誤差
被調查者故意誤差是指其有意不合作、拒訪或由於某種原因故意說謊而產生的誤差, 具體如下:
( 1) 不響應。是指預先選定的被調查者不參與調查或不回答調查問卷中的某些特定問題。實際上,
各種類型的不響應是調研人員所遇到的最常見的被調查者故意誤差。某些觀察家認為, 調研業目前正面臨艱難時期, 因為公眾越來越不願意參與調查, 因為他們越來越忙以及需要保護隱私。日益降低的合作率正在深刻地改變著調研業的面貌, 每一項實際執行的調查活動一般都要遇到不響應的情況, 特別是拒訪的情況。
( 2) 說謊。當被調查者不願說出真相時, 說謊就產生了。對於那些敏感性問題或涉及個人隱私的問
題, 被調查者一般不願如實回答問題, 例如, 對許多人來說, 收入問題是一個敏感性問題, 對某些人來說,年齡問題也是一個敏感性問題, 對單身女士暴露婚姻狀況是其擔憂所在。
2. 非故意誤差
被調查者提供了無效的答案或不確切、不真實的數據, 而他或她卻認為提供的是事實, 就產生了被
調查者非故意誤差, 主要表現為被調查者在沒有理解問題或對問題產生誤解的情況下所做的答案。這種問題有的是與被調查者自身的理解能力有關, 有的則可能是問卷設計有問題而導致理解偏差, 還有可能是因為調查者訪問不當, 進行誘導式提問而影響調查數據的真實、准確, 從而產生非故意誤差。當被調查者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回答的問題, 可能出於猜測而非事實本身, 也會產生非故意誤差; 要求沒有說清楚或沒有按要求回答問題及被調查者的筆誤等都會產生被調查者非故意誤差。
調查問卷設計質量指的是: 通過問卷測量得到的, 反映調查對象客觀現象的統計數據的准確性和有效性, 即調查問卷設計質量的好壞, 需要通過問卷測量能力的高低來檢驗。除了調查時採用的抽
樣方法以及所抽取的調查對象是否具有代表性之外, 調查者最關心的就是調查問卷的測量能力。問卷測量能力包含了兩個方面的內容, 即問卷測量結果的准確性和有效性。准確性和有效性是統計數據質量蘊涵的最主要的兩個特性, 一個好的調查問卷設計不僅可以保證在多次重復使用下得到可靠的數據結果, 即准確性; 也可以保證所得測量結果能夠反映它所應該反映的客觀現實, 即有效性。
㈣ 求問什麼叫市場調查樣本指標
隨機抽樣調查
(一)含義與類型
在市場調查中,無論是全面調查還是非全面調查,都有可能發生誤差,調查誤差是指調查的結果和客觀實際情況的額出入和差數。一般有兩種誤差存在:即登記性誤差和代表性誤差。
抽樣誤差的大小,主要受以下三個因素的影響:
1、被研究總體各單位標志值的變異程度。總體的方差和均方差越大,抽樣誤差就越大;反之,則抽樣誤差越小。如果總體各單位標志值之間沒有差異,那麼,抽樣指標和全及指標相等,抽樣誤差也就不存在了。
2、抽取的調查單位數目。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抽樣單位數越多,抽樣誤差就越小,反之,則越大。當樣本單位數擴大到與全及總體數一致得失後,也就是全面調查,抽樣誤差也就不存在了。
3、抽樣調查的組織形式。抽樣誤差也受抽樣組織形式的影響,一般來說,按照等距抽樣和類型抽樣方式組織抽樣調查,由於經過排隊,可以縮小差異程度,因而抽取相同數目的樣本,其抽樣誤差要比簡單隨機抽樣方式的誤差小。
(二)抽樣誤差計算
1、抽樣平均誤差
在抽樣調中,往往可以根據調查的需要,從同一全及總體中抽取很多樣本,每個樣本都有相同的或不同的樣本容量,同時,每個樣本都可以計算相應的抽樣平均數或抽樣成數,這樣,從理論上講,可以計算出許多抽樣誤差,為了反映這些誤差的一般水平,就要計算抽樣平均誤差。
抽樣平均誤差是指所有樣本抽樣的平均數。它不是一個簡單的算術平均數,而是抽樣平均數或抽樣成數的標准差,即可能出現的樣本直白哦的平均離差。因此,抽樣平均誤差被用作衡量樣本指標對總體指標代表性高低的尺度。
2、極限抽樣誤差
抽樣平均誤差可以用來測定抽樣指標對總體指標的可能離差。根據概率原理。用一定的概率可以保證抽樣誤差不超過某一給定范圍,這個給定的范圍就叫做極限抽樣誤差。
中心極限定理已證明,概率度t和概率p成函數關系,即P=F(t),t每取一個值,都有唯一確定的P值與之相對應。在實際工作中,為了使用的方便,將不同的t值與其相應的概率P預先算好,編成概率表,供調查時使用。
㈤ 調研中的樣本和樣本量指的是什麼和調查問卷有什麼區別
(1)對於平均數類型的變數
對於已知數據為絕對數,我們一般根據下列步驟來計算所需要的樣本量。已知期望調查結果的精度(E), 期望調查結果的置信度(L),以及總體的標准差估計值σ的具體數據,總體單位數N。
計算公式為:n=σ2/(e2/Z2+σ2/N)
特殊情況下,如果是很大總體,計算公式變為:n= Z2σ2/e2
例如希望平均收入的誤差在正負人民幣30元之間,調查結果在95%的置信范圍以內,其95%的置信度要求Z的統計量為1.96。根據估計總體的標准差為150元,總體單位數為1000。
樣本量:n=150*150/(30*30/(1.96*1.96))+150*150/1000)=88
(2)於百分比類型的變數
對於已知數據為百分比,一般根據下列步驟計算樣本量。已知調查結果的精度值百分比(E),以及置信度(L),比例估計(P)的精度,即樣本變異程度,總體數為N。
則計算公式為:n=P(1-P)/(e2/Z2+ P(1-P)/N)
同樣,特殊情況下如果不考慮總體,公式為:n= Z2P(1-P)/e2
一般情況下,我們不知道P的取值,取其樣本變異程度最大時的值為0.5。
例如:希望平均收入的誤差在正負0.05之間,調查結果在95%的置信范圍以內,其95%的置信度要求Z的統計量為1.96,估計P為0.5,總體單位數為1000。樣本量為:n=0.5*0.5/(0.05*0.05/(1.96*1.96)+0.5*0.5/1000)=278
樣本量的大小涉及到調研中所要包括的人數或單元數。確定樣本量的大小是比較復雜的問題,既要有定性的考慮也要有定量的考慮!我要調查網,讓調查更簡單方便!
㈥ 市場調查中產品的樣本容量如何確定
樣本量的大小涉及到調研中所要包括的單元數。確定樣本量的大小是比較復雜的問題,既要有定性的考慮也要有定量的考慮。從定性的方面考慮樣本量的大小,其考慮因素有:決策的重要性,調研的性質,變數個數,數據分析的性質,同類研究中所用的樣本量,發生率,完成率,資源限制等。具體地說,更重要的決策,需要更多的信息和更准確的信息,這就需要較大的樣本;探索性研究,樣本量一般較小,而結論性研究如描述性的調查,就需要較大的樣本;收集有關許多變數的數據,樣本量就要大一些,以減少抽樣誤差的累積效應;如果需要採用多元統計方法對數據進行復雜的高級分析,樣本量就應當較大;如果需要特別詳細的分析,如做許多分類等,也需要大樣本。針對子樣本分析比只限於對總樣本分析,所需樣本量要大得多。
具體確定樣本量還有相應的統計學公式,不同的抽樣方法對應不同的公式。根據樣本量計算公式,我們知道,樣本量的大小不取決於總體的多少,而取決於(1) 研究對象的變化程度;(2) 所要求或允許的誤差大小(即精度要求);(3) 要求推斷的置信程度。也就是說,當所研究的現象越復雜,差異越大時,樣本量要求越大;當要求的精度越高,可推斷性要求越高時,樣本量越大。因此,如果不同城市分別進行推斷時,大城市多抽,小城市少抽這種說法原則上是不對的。在大城市抽樣太大是浪費,在小城市抽樣太少沒有推斷價值。
總之,在確定抽樣方法和樣本量的時候,既要考慮調查的目的、調查性質和精度要求(抽樣誤差)等,又要考慮實際操作的可實施性,非抽樣誤差的控制、經費預算等。專業調查公司在這方面會根據您的情況及調查性質,進行綜合權衡,達到一個最優的樣本容量的選擇。
㈦ 在進行市場調查時為了使結果更加准確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市場調查的過程中總是會發生各種意外影響調查結果的准確性。誤差的回來源是多方面答的。在方案設計過程中,調研者應注意使總誤差最小,而不只是注意某種誤差。特別是在學生和一些初級的調研者心目中,只注意通過大樣本來控制抽樣誤差。當然增加樣本量可以減小抽樣誤差,但可能由於增加了調查員誤差也就增加了非抽樣誤差。非抽樣誤差比抽樣誤差更嚴重。
抽樣誤差是可以計算的,而許多形式的非抽樣誤差根本無法估計。一些研究表明,在總誤差中非抽樣誤差佔了主要的部分,隨機抽樣誤差相對來說是較小的。重要的是總誤差。某一類型的誤差僅當其在總誤差中占較大比重時才是重要的。在有些情況下,調研者甚至不惜增加某一類的誤差,以通過減小其他誤差的手段,來達到降低總誤差的目的。
我也是在MBA智庫文檔那邊看到的,剛好分享給你,希望能幫到你!
㈧ 做一個抽樣調查,樣本量的計算
根據市場調查的經驗,市場潛力等涉及量比較嚴格的調查所需樣本量較大,而產品測試,產品定價,廣告效果等人們間彼此差異不是特別大或對量的要求不嚴格的調查所需樣本量較小些。
樣本量的大小涉及到調研中所要包括的人數或單元數。確定樣本量的大小是比較復雜的問題,既要有定性的考慮也要有定量的考慮!如果是大型城市、省市一級的地區性研究,樣本數在500-1000之間可能比較適合;而對於中小城市,樣本量在200-300之間可能比較適合;如果是多省市或者全國性的研究,則樣本量可能在1000-3000之間比較適合。 作為一個常識(主要是為了顯著性檢驗),要進行分組研究的每組樣本量應該不少於50個。通過試驗設計所作的研究,可以採用較小的樣本量。如產品試用(留置)調查,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可以將每組的樣本量降低至30個左右,最好每組在50以上。我要調查網,讓調查更簡單方便!
㈨ 市場調研科目中的「概率抽樣與非概率抽樣」如何進行比較
非概率抽樣:又稱為不等概率抽樣或非隨機抽樣,就是調查者根據自己的方便或主版觀判斷抽取樣本權的方法.它不是嚴格按隨機抽樣原則來抽取樣本,所以失去了大數定律的存在基礎,也就無法確定抽樣誤差,無法正確地說明樣本的統計值在多大程度上適合於總體.雖然根據樣本調查的結果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總體的性質,特徵,但不能從數量上推斷總體.非概率抽樣主要有偶遇抽樣,主觀抽樣,定額抽樣,滾雪球抽樣等類型.
又稱隨機抽樣.概率抽樣以概率理論為依據,通過隨機化的機械操作程序取得樣本,所以能避免抽樣過程中的人為因素的影響,保證樣本的客觀性.雖然隨機樣本一般不會與總體完全一致,但它所依據的是大數定律,而且能計算和控制抽樣誤差,因此可以正確地說明樣本的統計值在多大程度上適合於總體,根據樣本調查的結果可以從數量上推斷總體,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總體的性質,特徵.概率抽樣主要分為簡單隨機抽樣,系統抽樣,分類抽樣,整群抽樣,多階段抽樣等類型.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抽樣調查都採用概率抽樣方法來抽取樣本.
㈩ 做市場調研怎樣確定樣本量
市場抄調查中確定樣本量通常的做法是:襲
1、通過對方差的估計,採用公式計算所需樣本量,主要做法有:
2、用兩步抽樣,在調查前先抽取少量的樣本,得到標准差S的估計,然後代入公式中,得到下一步抽樣所需樣本量n;
3、如果有以前類似調查的數據,可以使用以前調查的方差作為總體方差的估計.
4、根據經驗,確定樣本量,主要方法有:
5、如果以前有人做過類似的研究,初學者可以參照前人的樣本.
6、如果是大型城市、省市一級的地區性研究,樣本數在500-1000之間可能比較適合;而對於中小城市,樣本量在200-300之間可能比較適合;如果是多省市或者全國性的研究,則樣本量可能在1000-3000之間比較適合.
7、作為一個常識(主要是為了顯著性檢驗),要進行分組研究的每組樣本量應該不少於50個.
8、通過試驗設計所作的研究,可以採用較小的樣本量.如產品試用(留置)調查,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可以將每組的樣本量降低至30個左右,最好每組在50以上.
有些復雜,
如果需要執行可以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