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瑞士軍刀中的德國軍官刀與瑞士軍官刀的區別是什麼
兩者都是維氏公司生產的瑞士軍刀,叫法、市場定位、歷史傳承不一樣,外殼的加工方式不一樣。另外,維氏編號不一樣。
新士兵刀,全稱是新瑞士士兵刀,與德國軍刀或德國士兵款沒有一丁點兒關系!是提供給瑞士jun隊的士兵使用的,同樣品質的產品也對公眾出售。
圖上兩者的功能是一樣的,新士兵刀有著125年的歷史傳承(1891),而德國jun刀最多隻有40年的歷史傳承(1976)。
Ⅱ 瑞士軍刀詳細介紹
【卡爾—瑞士軍刀的創始者】
製鞋匠巴爾特哈沙·埃爾森納·奧特的四兒子查爾斯·埃爾森納下定決心想當一名刀具工人。在德國南部TUTTLINGEN(地名)區度過了幾年工人生活後, 他於是24歲那年回到他的家鄉,並於己於1884年在瑞士靠近SCHWYZ(地名)的IBACH(地名)開了一家屬於自己的工廠。
在那時SCHWYZ(地名)地區幾乎沒有任何工業,因而很多年輕的農民被迫移民到北美, 澳大利亞或紐西蘭。為了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卡爾·埃爾森納於1891年發起並創建了瑞士刀具行業互助會, 其主要目的是製造當時瑞士軍隊還必需從德國SOLINGEN(地名)購買的士兵用刀。 1891年10月該協會製造出了第一批發往瑞士軍隊的軍刀。 此後卡爾·埃爾森納開始製造別的設計精巧的袖珍刀, 他不用數字而用諸如學生刀,軍官刀和農民刀等名字來區分這些刀。士兵刀很粗大因而也很笨重, 因此卡爾·埃爾森納特別為軍官們製造出了較輕的而且很美觀的刀,這種刀除了具備士兵刀上所有的刀片, 錐子,罐頭起子和螺絲刀外,還有一個小刀片和一個拔塞鑽。這種兩個彈簧上面裝有六個刀體的新模型被卡爾稱為「軍官刀」。 這種設計己於1897年成月報2日正式注冊。
Ⅲ 瑞士軍刀的品牌介紹
1891年,瑞士人Karl Elsener是最早製作瑞士軍刀的人。當時的瑞士軍
刀有木製的手柄(今日多為塑膠和金屬制),並僅有兩種工具,分別是螺絲起子,和開罐器。在1897年時,Karl Elsener發明了新的彈簧,瑞士軍刀才開始能夠裝進比較多的工具。1890年代是瑞士軍方開始使用瑞士自製刀子的年代,過去他們都採用德國制的刀子。
1909年,Karl Elsener開始在瑞士軍刀的紅色握把上刻白色十字盾牌來做商標,並以母親之名Victoria來命名這個產品,創立了Victorinox(維氏)。1940年代,駐歐洲的美軍相當喜愛這種多用途的小刀,但因不會發德語Offiziermesser的音(德文原意為「軍官刀」),便稱此刀為Swiss Army Knife(瑞士軍刀)。至2013年Victorinox依然在供應瑞士軍方這種小刀。另一家向瑞士軍方供應瑞士軍刀的公司是Wenger(威戈)。除了這兩家公司以外,還有眾多的廠商生產類似的多用途工具刀。但是一般只有Victorinox和Wenger的產品才被認為是正宗的瑞士軍刀。2005年維氏兼並了威戈。2008年2月,瑞士軍備局對包括維氏公司在內的7家國內外廠商提供的新軍刀進行了評估。7月,有關部門對軍刀質量、技術性能進行分析後,認為維氏公司生產的軍刀性價比最佳。 制帽匠巴爾特哈沙·埃爾森納·奧特的四兒子查爾斯·埃爾森納(Charles Elsener)下定決心想當一名刀具工人。在德國南部TUTTLINGEN(地名)區度過了幾年工人生活後,他於24歲那年回到他的家鄉,並於1884年在瑞士SCHWYZ州(地名,施夫州)的IBACH鎮(地名,宜溪鎮)開了一家屬於自己的刀具工廠。
在那時SCHWYZ地區幾乎沒有任何工業,因而很多年輕的農民被迫移民到北美、澳大利亞或紐西蘭。為了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卡爾·埃爾森納於1891年發起並創建了瑞士刀匠大師協會,其主要目的是聯合所有瑞士的刀匠以製造當時瑞士軍隊還必需從德國SOLINGEN(地名)購買的士兵用刀。1891年10月該協會製造出了第一批發往瑞士軍隊的軍刀。此後卡爾·埃爾森納開始製造別的設計精巧的袖珍刀,他不用數字而用諸如學生刀,軍官刀和農民刀等名字來區分這些刀。士兵刀很粗大也很笨重,因此卡爾·埃爾森納特別為軍官們製造出了較輕且美觀的刀,這種刀除了具備士兵刀上所有的刀片、錐子、罐頭起子和螺絲刀外,還有一個小刀片和一個拔塞鑽。這種兩個彈簧上面裝有六個刀體的新模型被卡爾稱為「軍官刀」。這種設計己於1897年6月12日正式注冊。 1、金屬鑲嵌式,這是大多數軍刀愛好者喜歡的製作方式,它是用光學技術將鉻金屬嵌入塑料手柄中,再以壓力緊固。這種標志分外好看,在太陽底下閃閃發光。編號為0.6系列、0.3系列、1.3、1.4、1.6系列的大多數軍刀都是這種標志。0.6系列帶燈的和某些1.4系列的例外。
2、熱壓式,是利用銅模壓、閉塞金屬箔、溫度和壓力進行刻印。刻印比較深,不會輕易摩擦掉。部分批次的1.4系列的軍刀如1.4733.72、1.3653.72、部分批次的0.6910的標志是這樣製作的。
3、鏤蝕式,基本上就是我們常說的經濟版的。也就是說用機器設備先將刀柄的正面制出一個盾形的凹坑,然後在裡面噴上一種特殊的銀色油漆,這種油漆天長日久會被磨掉的,最後就剩下一個盾形的凹坑。大多數有鏤蝕標志的軍刀都是磨砂面的,如3.3703、2.3803等等。2.6223是個例外,它的手柄是光面的,標志是鏤蝕的。細心的買家會發現,經濟版的標志與標准版的標志不是完全一樣的,標准版的標志中的十字與盾形外框是連著的,而經濟版的十字與盾形外框不是連接的,究其原因是因為金屬版的標志是一整塊金屬片鑲嵌在刀柄里的,如果「十字」與「盾形外框」分開,鑲嵌的時候就不容易對正,所以,標准版的十字標與盾形的外框是連接的。
4、輾壓式,就是我們常說的印上去的。111mm的軍刀絕大多數是這樣的。這種軍刀標志比較耐磨,但時間太長了或是用利器劃它,它也是會掉的。刀卡的小刀標志也是輾壓式的。「德國軍刀」款是個例外,它的標志是個鷹與刀柄是一體的。 維氏瑞士軍刀(Victorinox)最早創立於1884年,當時只是一個刀具小作坊,而今天維氏已經成為擁有超過1000名員工的大型刀具生產企業,每天生產大約30000把瑞士軍刀,仍然供不應求。人們說,維氏瑞士軍刀唯一的問題是如何提高生產效率,每天生產更多的軍刀。
今天,我們就來進入維氏工廠內部,看一看一把瑞士軍刀是如何生產出來的。 維氏的總部設在瑞士Ibach,遠遠的就能看到一棟白色的大樓,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大樓上邊印著的一柄巨大的紅色瑞士軍刀,遠處是終年積雪,雄偉高大的阿爾卑斯山山麓: 一把瑞士軍刀包含幾十個零件,每一個零件都有單獨的生產流水線,下面是一條刀片生產線。帶著特製手套的工人逐個檢查剛剛鍛造成型的刀片,然後放到流水線上: 經過檢查,沒有問題的刀片需要經過一系列的加工處理,提高韌性、硬度,同時要進行防銹處理等: 經過最終加工的刀片已經寒光閃閃,但仍然需要通過最後一道檢驗,有任何瑕疵的殘次品將被淘汰。正是因為經過重重關卡的檢驗,才能保證每一把瑞士軍刀的質量: 每一種單獨的刀片通過最後的檢驗之後,會被集中在一起,送往組裝車間。下面是另一種刀片的成品,在上面我們可以看到熟悉的開瓶器,正是這么多分散的零件,最終組合成擁有強大功能的瑞士軍刀: 這是瑞士軍刀外殼的檢驗車間,製作完成的每一片外殼都需要經過專業檢驗員的嚴格檢查,確保沒有一絲裂紋和刮痕: 這張近距離的照片可以看到檢驗員認真的表情,他們每天要檢查成千上萬片同樣的外殼,年復一年而沒有鬆懈,正是他們的努力,讓我們能夠放心的使用每一把瑞士軍刀,衷心的向這些默默無聞的人們致敬: 經過檢驗的紅色外殼,可以看到上面印有熟悉的盾形Logo: 我們在市面上見到的瑞士軍刀大多是紅色塑料外殼,也有另外一種不大常見的白色鋁制外殼: 所有的零部件檢驗完畢之後,最終將被送至組裝車間,在這里幾十個分散的零件將被巧妙的壓縮進一方小小的空間里。下面的圖片顯示的一位組裝人員的工作台,在各種零件的簇擁之下,組裝人員只有手掌大的空間進行工作,正是在這里,通過他們靈巧的手,一把把瑞士軍刀將神奇的誕生出來。 下面是一位搬運人員,正將剛剛組裝好的幾十把瑞士軍刀搬出組裝車間,看到這么多紅光閃閃的軍刀,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組裝完成的每一個軍刀還需要經過一道測試關,保證沒有一個零件缺失,保證每一個零件都已正確穩固的安裝。最後將軍刀擦拭乾凈: 下面是一把為德國軍隊定製的瑞士軍刀,我們可以看到,與普通的民用瑞士軍刀不同,其外殼是特殊處理過的灰色鋁制材料,保證不會因為反光而暴露士兵的位置,同時,其Logo是一隻展翅的鷹: 維氏有一個專門的產品展示廳,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從1891年到1994年間維氏所生產的一系列瑞士軍刀。細心觀察就可以發現,雖然經過了100多年,但現在的瑞士軍刀與最初的軍刀差別並不大。雖然外殼的材料由木頭變成塑料或合金,但整體刀具的結構幾乎絲毫未變: 維氏瑞士軍刀工廠員工遇到的唯一問題就是怎麼加快生產速度。整個過程從每周一早上鋼片送來開始。它運來的時候,是重達一噸的大卷鋼片,准備好讓技工約格海瑟把它變成10萬片刀刃,約格說:「我在這家公司工作10年了,我真的很喜歡這份工作,我經手過數百萬個零件,實際數量已經不清楚了。」 全部大約有250種配件,包括主刀幾乎都是靠沖壓做出來的,每部機器每小時可以產出大約2萬個元件,利用160噸的壓力在鋼片上沖壓成形。 但是沖壓過程會在刀刃邊緣留下毛邊,你可能認為只要將毛邊銼平就好了,但是是事實上他們會用一種奇怪的機械,稱為離心滾筒磨光機。在這種機器里,零件混入數千個陶瓷小球,經過強力的振動,把金屬的毛邊逐漸磨平,一條移動式的磁性輸送帶會輕松地把拋光後的零件從機器里吸起來,但是刀刃還太軟,只能切溫熱柔軟的奶油,所以就像瑞士軍隊的新兵,它們需要經過強化:它們要接收熱處理的過程,稱作回火。每小時有2000片刀刃在火爐里接受火焰的洗禮,這個過程需要仔細的平衡,鋼越硬就越脆,所以要用精確的溫度加熱,才能做出最好的刀刃。 接著刀刃必須被打磨到精確的厚度,不然完成之後的瑞士軍刀會沒有辦法開合,所以它們會在這部緩慢旋轉的機器上被打磨到2.3公分的厚度。剩下的步驟,就是加上最重要的刀鋒,不過很可惜,這個部分的製程是受到嚴密保護的商業機密。 到了下午兩點,約格早上沖壓的刀刃都已經磨利,並且由裝配工伊利茲艾頓進行組裝。伊利茲的工作很復雜,她要組合超過64個零件,包括刀刃,各種工具和許多墊圈與插銷,每一樣小零件都必須按照順序才能組合好。伊利茲說:「要正確的組裝瑞士軍刀,需要專心和耐心。」但是有句話說:熟能生巧,伊利茲每兩分鍾就能完成一把新的瑞士軍刀。 剩下的就是最後的收尾工作了,包括特有的紅色外殼,瑞士軍刀的LOGO,一把小鉗子和最重要的牙簽。 最後每一把瑞士軍刀都要經過人工清潔和檢查,保證連最一絲不苟的瑞士軍官都會滿意。
Ⅳ 怎樣辨別瑞士軍刀是真是假
辨別瑞士軍刀有以下幾個要點:
1.主刀根部的刻字,從2005年年中開如,維氏陸續改了58、74、84、91、93、100、108、111毫米全系列的主刀根部刻字,58、74、84、91、93、100、108及111毫米軸鎖的全由四行標改為三行標。VICTORINOX—品牌名(注意,首個V比其它字母要大)
SWITZERLAND—瑞士
STAINLESS—鋼材
ROSTFREI—德文不銹鋼
新的三行字
正面 VICTORINOX—品牌名(首個V比其它字母要大)
SWISSMADE—瑞士生產
STAINLESS—鋼材
背面 OFFICIER——軍官
SUISSE——瑞士
下面是新款主刀根部刻字的圖片111毫米線鎖的改成新三行標或兩行標。
2.111毫米的線鎖軍刀,本來就是三行標的VICTORINOX(注意,首個V比其它字母要大)SWITZERLANDSTAINLESS(第一批老單手開刀孔的軍刀也是這三行刻字)既03版開刀孔改成VICTORINOXSWISSMADESTAINLESS(第二批老單手開刀孔的軍刀也是這三行刻字)既03版開刀孔或改成(2007年下半年以後)VICTORINOXSWISSMADE(這種兩行標是新單手開刀孔的軍刀特有的)既07版開刀孔這個改標的活動歷經四年半左右,其中84、91毫米的基本上在2006年年中之前改完。58、91、111毫米的也在2008年左右改完,2009年最後改完的是幾款74毫米的瑞士軍刀。100毫米接觸的太少,有可能是2008年下半年改完。
3.「弩」型標志:84mm、91mm的軍刀主刀根部背面寫畫著一個小傘形狀的東西,在傘的左下方有一個"+"號,這個圖案其實叫是弩,是表示質量可靠地意思。是維氏參加某種類似於免檢打的標志很多做刀的牌子都有現在沒有參加了就沒有再加了。
注意這里還有一個特例,就是瑞士軍刀刀卡上的小刀是沒有任何英文的。
Ⅳ 瑞士軍刀文化
瑞士軍刀介紹- -
瑞士軍刀來歷:
國際上只有兩種品牌的正宗瑞士軍刀(我們通常所說的瑞士軍刀有兩種,一種是盾形標的維氏軍刀,一種是圓形標的威戈軍刀)分別為Victorinox和Wenger。Victorinox公司是目前歐洲最大的刀具製造商,位於瑞士中部群山環繞的施維茨州伊巴科小鎮上。1884年,制刀匠卡爾.埃爾森納在此地創建了一個刀具作坊,就是現今Victorinox公司的前身。1909年,埃爾森納的母親去世,為紀念她,工廠改以其名字維多利亞(Victoria)命名,1921年當地出現不銹鋼(Inox)後,公司名稱後面又加上了「不銹鋼」字樣,從而就形成了目前這個家喻戶曉的Victorinox品牌。經過100多年的風雨,該公司從一個最初只有20多人的手工作坊,發展成如今擁有1000多名員工的大型刀具廠,每天生產各種刀具10多萬把,90%出口國外。公司產品也由最初的1種發展到目前的800多種,現任董事長是創始人的孫子卡爾.埃爾森納三世。
維氏軍刀:問世於1884年。
維氏所製造的不單只是世界馳名的軍刀,更是一種被人們廣泛應用於旅遊.登山.潛水.航模運動.修理自行車.汽車及日常生活中的「多功能工具」。
瑞士維氏軍官刀(Victorinox)是送禮佳品,追求盡善盡美是瑞士維氏軍刀Victorinox的一貫傳統,多年的研製與創新使軍刀的每個組成部分都達到了最佳造型,具有最完善的功能;因此被美國數屆總統選為白宮禮品,刀柄刻上總統簽名贈送來賓。美國國家宇航局還將其列為宇航員隨身工具。此外許多世界跨國公司,銀行將其刻上其名稱或商標作為廣告宣傳品、會議紀念品贈送客戶。
威戈軍刀:純正瑞士軍刀誕生於1893年。
1900年,在迪歐.威戈(Theo Wenger)先生與總裁亨利.桑多斯(Henger sandoz)先生攜手合作下,瑞士威戈公司正式成立。一個世紀以來,瑞士威戈公司不斷豐富.充實.完善有著這百年悠久歷史的著名產品。今天威戈公司已成為世界刀具行業中的帶頭人,更是世界刀具行業的超競爭產品。而威戈純正瑞士軍刀也被人們譽為「使用鍾表工藝製造的高品質的刀具產品」。
如何分辯維氏瑞士軍刀的真偽:
首先,看主刀根部的英文
正宗的維氏(VICTORINOX)瑞士軍刀的主刀根部正面都會寫這樣幾排英文:
VICTORINOX
SWITZERLAND
STAINLESS
ROSTRFEI
一般來說是上面那四排,近來偶爾也見到過下面三排的款式。(58、74、84、91、111毫米的大多數軍刀都是上面這樣)
VICTORINOX
SWISS MADE
STAINLESS
111毫米的,以0.84為編號開頭的軍刀基本上全是下面這三排英文:
VICTORINOX
SWITZERLAND
STAINLESS
沒有最上面的那一排ROSTRFEI
大部分的維氏瑞士軍刀主刀根部的背面也有英文(58mm的、74mm的、0.6910、0.8710沒有):
84mm、91mm的軍刀主刀根部背面寫畫著一個小傘形狀的東西,在傘的左下方有一個「+」號,這個圖案的下面是兩排英文:
OFFICER
SUISSE
111mm的軍刀主刀根部背面有兩種英文,以主刀鎖定方式的不同,英文也不同,分別是:
刀背解鎖的軍刀在主刀根部的背面寫著:
PATENTED
刀根解鎖的(俗稱線鎖)軍刀在主刀根部的背面寫著:
DE-GM
9305297
這里還有一個特例,就是瑞士軍刀刀卡上的小刀是沒有任何英文的,所以不能說這個小刀是假貨。
近五年以來,正宗的維氏瑞士軍刀主刀的根部都會有上面說的這些英文字,不能滿足以上要求的基本上就可以斷定是仿品或是假貨了。別以為這些英文字很容易打上去,就國內的小廠而言想把這些字打上去,而又規規矩矩得是非常不容易的,造假在追求利益的時候不會在意這樣的細節,如果完全用好鋼來仿造瑞士軍刀,成本將相當高,在國內也不會有市場的,因為成本可能會超過進口的正宗瑞士軍刀。
其次,看瑞士軍刀的標致.
1、金屬鑲嵌式,這是大多數軍刀愛好者喜歡的製作方式,它是用光學技術將鉻金屬嵌入塑料手柄中,再以壓力緊固。這種標致分外好看,在太陽底下閃閃發光。編號為0.6系列、0.3系列、1.3、1.4、1.6系列的大多數軍刀都是這種標致。0.6系列帶燈的和某些1.4系列的例外。
2、熱壓式,是利用銅模壓、閉塞金屬箔、溫度和壓力進行刻印。刻印比較深,不會輕易磨擦掉。部分批次的1.4系列的軍刀如1.4733.72、1.3653.72、部分批次的0.6910的標致是這樣製作的。
3、鏤蝕式,基本上就是我們常說的經濟版的。也就是說用機器設備先將刀柄的正面制出一個盾形的凹坑,然後在裡面噴上一種特殊的銀色油漆,這種油漆天長日久會被磨掉的,最後就剩下一個盾形的凹坑。大多數有鏤蝕標致的軍刀都是磨砂面的,如3.3703、2.3803等等。2.6223是個例外,它的手柄是光面的,標致是鏤蝕的。細心的買家會發現,經濟版的標致與標准版的標致不是完全一樣的,標准版的標致中的十字與盾形外框是連著的,而經濟版的十字與盾形外框不是連接的,究其原因是因為金屬版的標致是一整塊金屬片鑲嵌在刀柄里的,如果「十字」與「盾形外框」分開,鑲嵌的時候就不容易對正,所以,標准版的十字標與盾形的外框是連接的。
4、輾壓式,就是我們常說的印上去的。111mm的軍刀絕大多數是這樣的。這種軍刀標致比較耐磨,但時間太長了或是用利器用劃它,它也是會掉的。刀卡的小刀標致也是輾壓式的。「德國軍刀」款是個例外,它的標致是個鷹與刀柄是一體的。
另外還有一種是迷彩手柄的,有的買家朋友說它為什麼不是金屬的標致?迷彩手柄與上面各款都不一樣,它是在制模的過程中先制好模具,在手柄注塑的時候直接注塑製造的,所以不是金屬的,我想還有一方面原因,維氏廠家想讓標致與手柄相配套,所以也將標致的顏色融入到手柄的主色調裡面了。
豪華刀柄與標致不在此貼討論范圍內,如高檔木質手柄、貝殼手柄、純銀純金手柄等。
看做工。大多數假瑞士軍刀成本只有幾元錢,甚至更低,材質一般來說是鐵的,很容易生銹,接合的部分對不齊,有很多金屬邊角或毛刺,外殼的材質一看就是低品質的塑料,從外觀及做工精度上來看一眼就能看出來,很容易分辯的。
瑞士軍刀的故事
瑞士軍刀的創始者:卡爾
製鞋匠巴爾特哈沙·埃爾森納·奧特的四兒子查爾斯·埃爾森納下定決心想當一名刀具工人。在德國南部TUTTLINGEN地區度過了幾年工人生活後,他於是24歲那年回到他的家鄉,並於己於1884年在瑞士靠近SCHWYZ的IBACH地區開了一家屬於自己的工廠。
在那時SCHWYZ地區幾乎沒有任何工業,因而很多年輕的農民被迫移民到北美、澳大利亞或紐西蘭。為了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卡爾·埃爾森納於1891年發起並創建了瑞士刀具行業互助會,其主要目的是製造當時瑞士軍隊還必需從德國SOLINGEN地區購買的士兵用刀。1891年10月該協會製造出了第一批發往瑞士軍隊的軍刀。此後卡爾·埃爾森納開始製造別的設計精巧的袖珍刀,他不用數字而用諸如學生刀、軍官刀和農民刀等名字來區分這些刀。士兵刀很粗大因而也很笨重,因此卡爾·埃爾森納特別為軍官們製造出了較輕的而且很美觀的刀,這種刀除了具備士兵刀上所有的刀片,錐子、罐頭起子和螺絲刀外,還有一個小刀片和一個拔塞鑽。這種兩個彈簧上面裝有六個刀體的新模型被卡爾稱為「軍官刀」。 這種設計己於1897年正式注冊。
獨具匠心的設計:「瑞士冠軍」的誕生
這種方便的多功能袖珍刀很快就極受歡迎,而且開始收到越來越多的來自國外的訂單。刀的功能也不斷在改進,很快刀上又加了木鋸和剪刀等工具。不久,大螺絲刀上加了一個瓶蓋起子,罐頭起子上加了個小螺絲刀。 而後,刀上又加了指甲銼,牙簽,鑷子,帶金屬銼的金屬鋸,帶吐鉤器和標尺的除鱗器,十字螺絲刀,鑰匙圈和放大鏡。現在的瑞士軍刀可以有一百種以上的組合功能。 在各種各樣的軍刀中「旗艦」是有31種功能的「瑞士冠軍」。這種刀的所有工具連同工具箱總重量不超過95克 (6.5盎司),因而它便於攜帶。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和慕尼黑的德國實用藝術博物館都將VICTORINOX「冠軍」 作為「工業設計精品」收藏。「瑞士冠軍」由64個獨立零件構成, 在生產過程中需經歷450多道工序。
獻給母親的紀念:VICTORY(維多利亞)
1909年,在卡爾.埃爾森納的母親死後,他將他母親的教名VICTORY(維多利亞)作為他的商標。1921年不銹鋼問世,因此在IBACH地區造出不銹鋼刀後,INOX一詞就與VICTORY合成了一直沿用至今的VICTORINOX商標。現在VICTORINOX擁有950多名員工,它是SCHWYZ地區最大的工業企業, 也是歐洲最大的刀具製造商。在1945-1949年VICTORINOX袖珍刀大量出售到美國陸軍、海軍和空軍的專用商店,這批業務也使得瑞士軍刀享譽全球。 對於美國軍官和士兵而言,「Offiziermesser」這一名稱太難也太繞口,所以他們就將它簡稱為「瑞士軍刀」。現在這一名稱在講英語的國家和地區已為大家所熟知。 它在法國被稱為「Couteau Suise」,在德國和奧地利被稱為「Schweizer Messer」,這些都是指「瑞士刀」。美國LYNDON B.JOHNSON總統曾在白宮將刻有他姓名起首字母的4000把袖珍刀贈送給他的客人們。後來羅納德里根總統和喬治布希總統也遵循了這一傳統。
為世界認可的「品質王牌」
瑞士外交官和軍方高級官員經常向他們所訪問的東道國贈送瑞士軍刀。瑞士軍刀對飛行員有特別的吸引力。1960年,美國U2偵察機飛行員FRANCIS GRAY POWERS在俄羅斯上空被擊落後, 俄國人把他身上的所有的物品公之於眾,其中就有著名的小紅瑞士軍刀。奈及利亞空軍訂了大量帶有弧形刀刃的瑞士軍刀, 當大勢已去時可用他來切斷捆住降落傘的繩逃生。由於從1976年起德國軍隊也從IBACH地區購買軍刀, 因而在橄欖綠色的刀鞘上瑞士「+」處被印上了德國鷹。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管理局也曾預定「瑞士軍刀」作為「哥倫比亞」號太空梭上的標准裝備。「瑞士軍刀」在國外如德國、法國、西班牙、美國、日本和中國等經常被仿製,但質量卻不如真品。然而,不幸的是國外的很多復製品印上了瑞士十字,這得通過瑞士大使們的調解和法院的命令來阻止。不法分子在軍刀上加上十字來以假亂真,而真正得到官方授權可在刀上使用十字的僅有 VICTORINOX和WENGER(威格)兩個瑞士生產廠家。
瑞士軍刀簡介
「攀登者」是瑞士軍刀中最受中國朋友歡迎的款式,配備的工具都是最常用的,日常居家生活配備一把,各種工具恰到好處,一般強度不高的外出旅遊活動也能適用。規格:14項功能,長9.1厘米,寬2.6厘米,厚1.8厘米,重85克。
「瑞士冠軍」是功能最多、應用范圍最廣的型號。最適合野外考察、旅行探險、旅遊渡假、宿營駐扎等情況。由於功能全面、設計精巧,一刀在手令您彷彿擁有一個真正的萬能工具箱,需要時象變魔術一樣組合出各種應用來,是理想的裝備。它還是瑞士軍刀的經典代表,被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慕尼黑應用藝術博物館按"世界設計經典"收藏。不用的時候,擺在您書架上、酒櫃里,濃郁的刀具文化、精湛的製作工藝,一定會吸引每一位到訪的客人。
規格:32項功能,長9.1厘米,寬2.6厘米,厚3.3厘米,重185克。
「獵人」比「攀登者」增加了「木鋸」。「木鋸」是旅行郊遊工具中的最基本配置,可以對付直徑5厘米的樹枝,不論是鋸木生篝火還是做手杖都離不開它。迷彩裝與傳統軍刀款式的紅色風格不同,更顯獨特的野戰魅力。
規格:15項功能,長9.1厘米,寬2.6厘米,厚2厘米,重100克。
「獵手」上的曲齒小鐮刀是專門設計來對付各種質地柔韌的繩索、植物的莖枝的,它能自動咬緊被削物,避免刀刃打滑,這使"獵手"成為正宗瑞士軍刀中獨一無二地專業級狩獵探險刀。因此它的刀柄上印著其獨有的雄鹿頭的獵手標志。因為簡潔,所以更專業--歡迎您也來加入"獵鹿者"的行列!
規格:12項功能,長11.1厘米,寬3厘米,厚1.8厘米,重100克。
「新工作冠軍」是維氏正宗瑞士專業系列的極品。9厘米長的可鎖定的大刀、典雅的黑色磨砂工藝波浪形手柄,配合各款強勁有力的工具,盡顯王者風范。能夠勝任各種超強度的使用。
規格:22項功能,長11.1厘米,寬3厘米,厚2.8厘米,重208克。
「工匠/名匠」是功能僅次於"瑞士冠軍"的款式,在常規工具外備有5件特種工具:鉗子不僅可以剪鐵線、彎鐵皮、擰螺帽,還能用來拉琴弦、彎魚鉤等等,再配合木鋸、鋼鋸等趁手的工具,不僅能為您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不時之需,還能用來完成一定強度的專業工作。所以美國宇航員在太空工作期間也選擇這個款式作為隨身工具,您也試試吧。"名匠"用"十字改錐"代替"工匠"的"拔木塞鑽",其餘工具一樣。
規格:24項功能,長9.1厘米,寬2.6厘米,厚2.7厘米,重120克。
「標准」是常規工具的精裝版,輕巧纖薄、攜帶方便。若您正想找一把較為經濟但精美耐用的常規多功能工具刀,這是值得考慮的不錯選擇。*"紅色標准"除刀面外其餘與"運動標准"一樣。規格:12項功能,長9.1厘米,寬2.6厘米,厚1.3厘米,重65克。
「登山家」最大的特色是它裝備的特種工具"鋼鋸(銼)"。不僅可以用來銼平金屬的披鋒、稜角,鋸掉螺絲、鉚釘超長的部分,還能與頂端附帶的"指甲除垢器"配合使用,隨時清潔修整您的指甲,令您儀態得體、時時充滿自信。
規格:18項功能,長9.1厘米,寬2.6厘米,厚1.9厘米,重100克。
「超級口袋冠軍」是"精緻系列"中功能最全面的款式。不僅有常規的生活化工具,還有一些不常見的特種工具,別具特色。新改進的伸縮式圓珠筆加上小發光管,替您省下再單獨帶筆與電筒的麻煩。
規格:16項功能,長5.8厘米,寬1.7厘米,厚1.3厘米,重45克。
「典範SD」本身屬於維氏正宗瑞士軍刀中的"精緻系列",與普通"典範"不同的是用"小改錐"代替了"指甲除垢器"。"精緻系列"的軍刀體積特別小巧,與一把大鑰匙差不多,最方便日常生活中隨身攜帶。修剪指甲、擰一下螺絲等都難不倒您。方便的生活真瀟灑。
規格:7項功能,長5.8厘米,寬1.7厘米,厚0.9厘米,重25克。
「野戰軍」屬於維氏正宗瑞士軍刀中的"標准系列"。它擁有非常適合野外使用的特種工具"雙排利齒木鋸",直徑5厘米的樹枝可以輕松鋸斷,名符其實的"野戰軍"。
規格:13項功能,長9.1厘米,寬2.6厘米,厚1.3厘米,重65克。
「服務員」本身屬於維氏正宗瑞士軍刀中的"輕便系列"。功能配備簡潔、輕巧,所謂"工具不在多,夠用正好"。隨身帶一把,到處靈活方便。
規格:9項功能,長8.4厘米,寬2.5厘米,厚1.1厘米,重35克。
「新兵」本身屬於維氏正宗瑞士軍刀中的"輕便系列"。適合學生朋友日常學習、生活使用。削鉛筆、裁紙、做手工、開汽水瓶、郊遊野餐等全部可以用得上。
規格:10項功能,長8.4厘米,寬2.5厘米,厚1.3厘米,重50克
這些名字有些是為了說明瑞士軍刀的「身段」。從(刀柄)長度分,瑞士軍刀一般有三種規格,以維氏軍刀為例,分別是5.8厘米、9.1厘米及11.1厘米左右的小、中、大三種。小號刀在組合功能上適合女性或者少年,和鑰匙鏈別在一起隨身攜帶,多用於家居生活,如「童子軍」、「迷你冠軍」。中號刀由於其適中的長度,既可以作為常用工具帶到野外旅行,也是家居生活及工作的好幫手,如「董事長」。而大號刀一般是握手型的刀柄,手感舒適,經常出現在野外旅行、登山探險等一些「大場面」,如「獵手」、「工作冠軍」等型號。
除了在大小設計區別外,瑞士軍刀主要針對不同用途及使用組合了上百種型號,比如有針對野外旅行、探險登山的「露營者」、「攀登者」、「登山家」等,有適合釣魚的「垂釣之王」、「漁夫」,有適合駕車者的「愛車一族」、「工匠」,有專門為經理們設計的「經理」、「老闆」,還有廚房專用的「大廚師」等。
Ⅵ 銷售瑞士軍刀的前景
我說說我的觀點,瑞士軍刀,對於中國人來說,價格一般都不低,如果在一個縣級市,如果不是發展很好的,購買力很低;如果是發展好的縣級市,可能前景不錯。所以你根據實際情況定
Ⅶ 正品瑞士軍刀是怎樣定義的
正宗的維氏(VICTORINOX)瑞士軍刀的主刀根部正面都會寫這樣幾排英文:
VICTORINOX
SWITZERLAND
STAINLESS
ROSTRFEI
一般來說是上面那四排,近來偶爾也見到過下面三排的款式。(58、74、84、91、111毫米的大多數軍刀都是上面這樣)
VICTORINOX
SWISS MADE
STAINLESS
111毫米的,以0.84為編號開頭的軍刀基本上全是下面這三排英文:
VICTORINOX
SWITZERLAND
STAINLESS
沒有最上面的那一排ROSTRFEI
大部分的維氏瑞士軍刀主刀根部的背面也有英文(58mm的、74mm的、0.6910、0.8710沒有):
84mm、91mm的軍刀主刀根部背面寫畫著一個小傘形狀的東西,在傘的左下方有一個「+」號,這個圖案的下面是兩排英文:
OFFICER
SUISSE
111mm的軍刀主刀根部背面有兩種英文,以主刀鎖定方式的不同,英文也不同,分別是:
刀背解鎖的軍刀在主刀根部的背面寫著:
PATENTED
刀根解鎖的(俗稱線鎖)軍刀在主刀根部的背面寫著:
DE-GM
9305297
這里還有一個特例,就是瑞士軍刀刀卡上的小刀是沒有任何英文的,所以不能說這個小刀是假貨。
近五年以來,正宗的維氏瑞士軍刀主刀的根部都會有上面說的這些英文字,不能滿足以上要求的基本上就可以斷定是仿品或是假貨了。別以為這些英文字很容易打上去,就國內的小廠而言想把這些字打上去,而又規規矩矩得是非常不容易的,造假在追求利益的時候不會在意這樣的細節,如果完全用好鋼來仿造瑞士軍刀,成本將相當高,在國內也不會有市場的,因為成本可能會超過進口的正宗瑞士軍刀。
續下
看瑞士軍刀的標致.
1、金屬鑲嵌式,這是大多數軍刀愛好者喜歡的製作方式,它是用光學技術將鉻金屬嵌入塑料手柄中,再以壓力緊固。這種標致分外好看,在太陽底下閃閃發光。編號為0.6系列、0.3系列、1.3、1.4、1.6系列的大多數軍刀都是這種標致。0.6系列帶燈的和某些1.4系列的例外。
2、熱壓式,是利用銅模壓、閉塞金屬箔、溫度和壓力進行刻印。刻印比較深,不會輕易磨擦掉。部分批次的1.4系列的軍刀如1.4733.72、1.3653.72、部分批次的0.6910的標致是這樣製作的。
3、鏤蝕式,基本上就是我們常說的經濟版的。也就是說用機器設備先將刀柄的正面制出一個盾形的凹坑,然後在裡面噴上一種特殊的銀色油漆,這種油漆天長日久會被磨掉的,最後就剩下一個盾形的凹坑。大多數有鏤蝕標致的軍刀都是磨砂面的,如3.3703、2.3803等等。2.6223是個例外,它的手柄是光面的,標致是鏤蝕的。細心的買家會發現,經濟版的標致與標准版的標致不是完全一樣的,標准版的標致中的十字與盾形外框是連著的,而經濟版的十字與盾形外框不是連接的,究其原因是因為金屬版的標致是一整塊金屬片鑲嵌在刀柄里的,如果「十字」與「盾形外框」分開,鑲嵌的時候就不容易對正,所以,標准版的十字標與盾形的外框是連接的。
4、輾壓式,就是我們常說的印上去的。111mm的軍刀絕大多數是這樣的。這種軍刀標致比較耐磨,但時間太長了或是用利器用劃它,它也是會掉的。刀卡的小刀標致也是輾壓式的。「德國軍刀」款是個例外,它的標致是個鷹與刀柄是一體的。
另外還有一種是迷彩手柄的,有的買家朋友說它為什麼不是金屬的標致?迷彩手柄與上面各款都不一樣,它是在制模的過程中先制好模具,在手柄注塑的時候直接注塑製造的,所以不是金屬的,我想還有一方面原因,維氏廠家想讓標致與手柄相配套,所以也將標致的顏色融入到手柄的主色調裡面了。
豪華刀柄與標致不在此貼討論范圍內,如高檔木質手柄、貝殼手柄、純銀純金手柄等。
看做工。大多數假瑞士軍刀成本只有幾元錢,甚至更低,材質一般來說是鐵的,很容易生銹,接合的部分對不齊,有很多金屬邊角或毛刺,外殼的材質一看就是低品質的塑料,從外觀及做工精度上來看一眼就能看出來,很容易分辯的。
Ⅷ 瑞士軍刀好在哪裡
你好!
實用是瑞士軍刀的基本使用價值!
1、功能比較多
2、百年品牌,質量有保證
3、時尚
瑞士軍刀的品質可以用三句話來說形容,就是"鋒利、結實、耐用"。
希望你能採納!
Ⅸ 瑞士軍刀到底有特點、優點
目錄·【卡爾—瑞士軍刀的創始者】
·【「瑞士冠軍」的誕生 獨具匠心的設計】
·【VICTORY(維多利亞),獻給母親的紀念】
·【為世界認可的「品質王牌」】
·【瑞士軍刀品牌】
·【瑞士軍刀應用設計】
·如何分辯維氏瑞士軍刀的真偽:
【卡爾—瑞士軍刀的創始者】
製鞋匠巴爾特哈沙·埃爾森納·奧特的四兒子查爾斯·埃爾森納下定決心想當一名刀具工人。在德國南部TUTTLINGEN(地名)區度過了幾年工人生活後, 他於是24歲那年回到他的家鄉,並於己於1884年在瑞士靠近SCHWYZ(地名)的IBACH(地名)開了一家屬於自己的工廠。
在那時SCHWYZ(地名)地區幾乎沒有任何工業,因而很多年輕的農民被迫移民到北美, 澳大利亞或紐西蘭。為了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卡爾·埃爾森納於1891年發起並創建了瑞士刀具行業互助會, 其主要目的是製造當時瑞士軍隊還必需從德國SOLINGEN(地名)購買的士兵用刀。 1891年10月該協會製造出了第一批發往瑞士軍隊的軍刀。 此後卡爾·埃爾森納開始製造別的設計精巧的袖珍刀, 他不用數字而用諸如學生刀,軍官刀和農民刀等名字來區分這些刀。士兵刀很粗大因而也很笨重, 因此卡爾·埃爾森納特別為軍官們製造出了較輕的而且很美觀的刀,這種刀除了具備士兵刀上所有的刀片, 錐子,罐頭起子和螺絲刀外,還有一個小刀片和一個拔塞鑽。這種兩個彈簧上面裝有六個刀體的新模型被卡爾稱為「軍官刀」。 這種設計己於1897年成月報2日正式注冊。
【「瑞士冠軍」的誕生 獨具匠心的設計】
這種方便的多功能袖珍刀很快就極受歡迎,而且開始收到越來越多的來自國外的定單。 刀的功能也不斷在改進,很快刀上又加了木鋸和剪刀等工具。不久,大螺絲刀上加了一個瓶蓋起子, 罐頭起子上加了個小螺絲刀。 而後,刀上又加了指甲銼,牙簽,鑷子,帶金屬銼的金屬鋸, 帶吐鉤器和標尺的除鱗器,十字螺絲刀,鑰匙圈和放大鏡。現在的瑞士軍刀可以有一百種以上的組合功能。 在各種各樣的軍刀中"旗艦"是有31種功能的「瑞士冠軍」。這種刀的所有工具連同工具箱總重量不超過計劃95克 (6.5盎司),因而它便於攜帶。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和在慕尼黑的德國實用藝術博物館都將VICTORINOX「冠軍」 作為「工業設計精品」收藏。「瑞士冠軍」由64個獨立零件構成, 在生產過程中需經歷450多道工序。
【VICTORY(維多利亞),獻給母親的紀念】
1909年,在卡爾·埃爾森納的母親死後,他將他母親的教名VICTORY(維多利亞)作為他的商標。1921年不銹鋼被發明出來,因此在IBACH(地名)造出不銹鋼刀後INOX一詞就與VICTORY合成了一直沿用至今的VICTORINOX商標。現在VICTORINOX擁有950多名員工,它是SCHWYZ(地名)地區最大的工業企業, 也是歐洲最大的刀具製造商。 在1945-1949年VICTORINOX袖珍刀大量出售到美國陸軍,海軍和空軍的專用商店,這批業務也使得瑞士軍刀享譽全球。 對於美國軍官和士兵而言,「Offiziermesser"這一名稱太難也太繞口, 所以他們就將它簡稱為「瑞士軍刀」。現在這一名稱在講英語的國家和地區已為大家所熟知。 它在法國被稱為「Couteau Suise",在德國和奧地利被稱為「Schweizer Messer", 這些都是指「瑞士刀」。 美國LYNDON B.JOHNSON總統曾在白宮將刻有他姓名起首字母的4000把袖珍刀贈送給他的客人們。 後來羅納德·里根總統和喬治·布希總統也遵循了這一傳統。
【為世界認可的「品質王牌」】
瑞士外交官和軍方高級官員經常向他們所訪問的東道國贈送瑞士軍刀。 瑞士軍刀對飛行員有特別的吸引力。1960年,美國U2偵察機飛行員FRANCIS GRAY POWERS(人名)在俄羅斯上空被擊落後, 俄國人把他身上的所有的物品公之於眾,其中就有著名的小紅瑞士軍刀。奈及利亞空軍訂了大量帶有弧形刀刃的瑞士軍刀, 當大勢已去時可用他來切斷捆住降落傘的繩逃生。由於從1976年起德國軍隊也從IBACH(地名)購買軍刀, 因而在橄欖綠色的刀鞘上瑞士「+」處被印上了德國鷹。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管理局也曾預定「瑞士軍刀」作為「哥倫比亞」號太空梭上的標准裝備。 「瑞士軍刀」在國外如德國,法國,西班牙,美國,日本和中國等經常被仿製,但質量卻不如真品。 然而,不幸的是國外的很多復製品印上了瑞士十字,這得通過瑞士大使們的調解和法院的命令來阻止。 不法分子在軍刀上加上十字來以假亂真,而真正得到官方授權可在刀上使用十字的僅有 VICTORINOX和WENGER(威格)兩個瑞士生產廠家。
【瑞士軍刀品牌】
目前,國際上主要有兩種品牌的正宗瑞士軍刀,它們分別是產於1884年建在瑞士中部阿爾卑斯山下的維諾斯企業和在瑞士德勒蒙特成立於1893年的威戈企業。他們各自生產的瑞士軍刀大同小異,在商標上的區別是維諾斯是盾牌中嵌瑞士十字國徽,而威戈是圓角正方形中嵌十字,另外在其主刀下端都分別刻有各自的名稱Victorinoxswitzerland及 WengerDelemontSwitzerland,沒這些刻字的絕對不是正宗的瑞士軍刀。談到瑞士軍刀價格,自然是不低的。一把正宗的瑞士軍刀就當在100元人民幣以上,而一把30多種功能的"瑞士冠軍"至少在300元以上,但如果我們想到,這是種可以讓我們一生受用的商品,自然就不會覺得它的價格背離了價值。
【瑞士軍刀應用設計】
瑞士軍刀在應用設計上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首先從長度(刀柄)大小上一般都有三種規格,以維諾斯刀為例,分別是5.8公分、9.1公分及11.1公分左右的小、中、大三種。小號刀在組合功能上適合女性、少年,和鑰匙鏈別在一起隨身攜帶,多用於家居生活,如"童子軍"、"迷你冠軍"等。中號刀由於其適中的長度,既可以做為常用工具帶到野外旅行,也是家居生及工作的好幫手。"經典型,董事長"等。而大號刀一般是握手型的刀柄,手感舒適,是野外旅行、登山探險及一些工作的好幫手,如"獵手,工作冠軍"等型號。除了在大小設計區別外,瑞士軍刀主要針對不同用途及使用組合了上百種型號,有針對野外旅行、探險登山的"露營者"、"攀登者"、"登山家"、等等,有適合釣魚的"垂釣之王"、"漁夫"等;有適合駕車者的"愛車一族"、"工匠"等;有專門為經理們設計的"經理"、"老闆"刀等甚至還有專為左撇子設計的適用刀型等等。
如何分辯維氏瑞士軍刀的真偽:
首先,看主刀根部的英文
正宗的維氏(VICTORINOX)瑞士軍刀的主刀根部正面都會寫這樣幾排英文:
VICTORINOX
SWITZERLAND
STAINLESS
ROSTRFEI
一般來說是上面那四排,近來偶爾也見到過下面三排的款式。(58、74、84、91、111毫米的大多數軍刀都是上面這樣)
VICTORINOX
SWISS MADE
STAINLESS
111毫米的,以0.84為編號開頭的軍刀基本上全是下面這三排英文:
VICTORINOX
SWITZERLAND
STAINLESS
沒有最上面的那一排ROSTRFEI
大部分的維氏瑞士軍刀主刀根部的背面也有英文(58mm的、74mm的、0.6910、0.8710沒有):
84mm、91mm的軍刀主刀根部背面寫畫著一個小傘形狀的東西,在傘的左下方有一個「+」號,這個圖案的下面是兩排英文:
OFFICER
SUISSE
111mm的軍刀主刀根部背面有兩種英文,以主刀鎖定方式的不同,英文也不同,分別是:
刀背解鎖的軍刀在主刀根部的背面寫著:
PATENTED
刀根解鎖的(俗稱線鎖)軍刀在主刀根部的背面寫著:
DE-GM
9305297
這里還有一個特例,就是瑞士軍刀刀卡上的小刀是沒有任何英文的,所以不能說這個小刀是假貨。
近五年以來,正宗的維氏瑞士軍刀主刀的根部都會有上面說的這些英文字,不能滿足以上要求的基本上就可以斷定是仿品或是假貨了。別以為這些英文字很容易打上去,就國內的小廠而言想把這些字打上去,而又規規矩矩得是非常不容易的,造假在追求利益的時候不會在意這樣的細節,如果完全用好鋼來仿造瑞士軍刀,成本將相當高,在國內也不會有市場的,因為成本可能會超過進口的正宗瑞士軍刀。
其次,看瑞士軍刀的標致.
1、金屬鑲嵌式,這是大多數軍刀愛好者喜歡的製作方式,它是用光學技術將鉻金屬嵌入塑料手柄中,再以壓力緊固。這種標致分外好看,在太陽底下閃閃發光。編號為0.6系列、0.3系列、1.3、1.4、1.6系列的大多數軍刀都是這種標致。0.6系列帶燈的和某些1.4系列的例外。
2、熱壓式,是利用銅模壓、閉塞金屬箔、溫度和壓力進行刻印。刻印比較深,不會輕易磨擦掉。部分批次的1.4系列的軍刀如1.4733.72、1.3653.72、部分批次的0.6910的標致是這樣製作的。
3、鏤蝕式,基本上就是我們常說的經濟版的。也就是說用機器設備先將刀柄的正面制出一個盾形的凹坑,然後在裡面噴上一種特殊的銀色油漆,這種油漆天長日久會被磨掉的,最後就剩下一個盾形的凹坑。大多數有鏤蝕標致的軍刀都是磨砂面的,如3.3703、2.3803等等。2.6223是個例外,它的手柄是光面的,標致是鏤蝕的。細心的買家會發現,經濟版的標致與標准版的標致不是完全一樣的,標准版的標致中的十字與盾形外框是連著的,而經濟版的十字與盾形外框不是連接的,究其原因是因為金屬版的標致是一整塊金屬片鑲嵌在刀柄里的,如果「十字」與「盾形外框」分開,鑲嵌的時候就不容易對正,所以,標准版的十字標與盾形的外框是連接的。
4、輾壓式,就是我們常說的印上去的。111mm的軍刀絕大多數是這樣的。這種軍刀標致比較耐磨,但時間太長了或是用利器用劃它,它也是會掉的。刀卡的小刀標致也是輾壓式的。「德國軍刀」款是個例外,它的標致是個鷹與刀柄是一體的。
另外還有一種是迷彩手柄的,
有的買家朋友說它為什麼不是金屬的標致?迷彩手柄與上面各款都不一樣,它是在制模的過程中先制好模具,在手柄注塑的時候直接注塑製造的,所以不是金屬的,我想還有一方面原因,維氏廠家想讓標致與手柄相配套,所以也將標致的顏色融入到手柄的主色調裡面了。
豪華刀柄與標致不在此貼討論范圍內,如高檔木質手柄、貝殼手柄、純銀純金手柄等。
看做工。大多數假瑞士軍刀成本只有幾元錢,甚至更低,材質一般來說是鐵的,很容易生銹,接合的部分對不齊,有很多金屬邊角或毛刺,外殼的材質一看就是低品質的塑料,從外觀及做工精度上來看一眼就能看出來,很容易分辯的。
Ⅹ 瑞士軍刀的介紹
瑞士軍刀(德語:Schweizer Armeemesser或Schweizer Offiziersmesser),又常稱為瑞士刀(Schweizer Messer),萬用刀,是含有瑞士軍刀許多工具在一個刀身上的折疊小刀,由於瑞士軍方為士兵配備這類工具刀而得名。在瑞士軍刀中的基本工具常為:圓珠筆、牙簽、剪刀、平口刀、開罐器、螺絲刀、鑷子等。要使用這些工具時,只要將它從刀身的折疊處拉出來,就可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