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解決企業線下營銷的痛點
第一,識別優質產品,建立標准。
關於建立優質產品的標准,我們有兩大原則:一是底線,一定要符合法規和國家標准,一定要保證用戶的健康和安全;二是一定要滿足消費者或用戶的關注點,針對消費者的使用體驗而設計,比如功能性、耐用性和適用性等。
第二,品質保證,即評價認證。
好的產品是好的企業生產出來的。我們要明確什麼樣的標准才能獲得「好企業」和「好產品」的評價。只有資質合法、滿足信用要求、建立了質量體系以及產品合規的企業,才能稱為「好企業」;同時,品質、性能、功能性、耐久性、適用性和外觀工藝,則被視為「好產品」的標配。另外,產品進入市場後,線上線下持續監督,也是維護品質保證的必要手段。
第三,認證標識,即打上標識。
這主要包括品牌背書、突出優勢和在線識別,幫助消費者識別和挑選可信任的優質產品。
第四,品質營銷,宣傳推廣。
即用消費者看得見、聽得懂的語言解釋產品的優勢。大量實踐證明,經過自願性認證的產品能獲得零售平台的認可,實現市場「信用證」的作用,是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的「通行證」,還能扮演企業的風險管理和質量系統管控的「體檢證」角色,最終為市場提供「透明度」,可以讓消費者通過第三方視角即可了解產品品質信息。
『貳』 什麼是營銷用戶痛點
隨著互聯網的出現,我們發現我們每天都在信息的傳播和討論中渡過,朋友圈,網頁,以及各種方面的信息來源,讓我們置身在信息的海洋中。
人民網曾刊登了四個整版的特別廣告:偌大的報紙版面,除了一個微信二維碼之外,其餘空空如也。據估計,此次廣告投放費用在百萬元。差不多在同一個時間,分眾傳媒拿出2000萬現金紅包,赤裸裸地「購買」用戶。
不管是花錢登二維碼廣告還是發錢買用戶,都是在適應互聯網時代的營銷思維。為什麼他們願意這樣來做,現代品牌之於用戶的關系,已經從「影響」轉為「爭奪」,互聯網上面有句話比如的好:中國的市場營銷已經進入「人販子時代」,決定企業營銷的成敗關鍵因素已然變成了用戶。就拿在人民網刊登微信二維碼的廣告來說,他們應該也知道沒有幾個人真的去掃這個,但是卻可以藉助微信的勢頭達到傳播的效果。因為現在的信息傳播的載體不再是一些傳統媒體和電視等硬板廣告,而是用戶自己,一個人就是一個媒體,只有他們願意關注談論你,你的廣告就是成功。
如今人人都在捧互聯網,人人都可以化身為營銷經理。互聯網已經逐漸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老闆們都在感嘆企業要互聯網化,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相繼湧入互聯網大軍中,然而,企業如何做好互聯網營銷,企業真的利用到了互聯網達到營銷效果了嗎?
很多的傳統企業老闆不知道如何去迎接互聯網的大潮,讓自己的產品能夠通過互聯網與用戶進行連接。
通信工具落後的時代,信息傳播的效率與距離遠遠趕不上現在,這就註定了承載產品信息與企業文化的品牌遲遲得不到實質發展,僅靠「口碑」相傳而成的「老字型大小」勉強形成現代品牌雛形。
傳統的商業市場圍繞「產品」構建,先有產品,再有顧客,產品承載價值、驅動交易,這是傳承了千年的商業邏輯。
如果說傳統商業世界中,企業要投30%成本研發,30%成本生產,30%成本做市場。
但在互聯網時代,營銷的世界就不是這樣玩了,企業起碼有90%的成本花在了營銷上面,10%的成本轉包給工廠代工。
雖然花出去了90%的營銷成本,可多數企業仍然不知道是否真正找到了精準的潛在用戶,不知道是否產生有效的轉化。就像廣告界流行的一句話:「我知道我的廣告費浪費了一半,但是卻不知道哪一半被浪費了!」
就在過去一年,數不勝數的創業項目為集聚用戶拚命燒錢,運氣好的熬了過去,拿到投資,運氣差的紛紛夭折。越來越多的企業,為獲取用戶所付出的成本已遠超房租和廣告,乃至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互聯網時代不做廣告營銷,做什麼?
企業想在互聯網取得好成績就必須懂得做用戶營銷,就是大企業大品牌也是一樣,需要不斷地製造出動靜讓用戶能夠看到、聽到和感覺到。2015年發生的很多互聯網事件都是與營銷相關,看看下面這個清單就能領略一二。
而現在很多傳統企業還以為給公司注冊個微博微信,發幾篇文章就是連接互聯網了,就是在構建O2O,走在通往高大上轉型路上了。
通過上面的例子我們應該能發現各種奇葩的營銷方案比比皆是,這是一個搶用戶的時代,要的就是流量,做的就是互聯網用戶營銷。每一件簡單的生活事件,如果被敏銳的企業運營者挖掘就變成了營銷機會,替自己的企業掙得個金滿缽滿。
營銷從業者總是喜歡展望未來,與其說用戶決定了營運者的運營方向,不如說運營者掌握用戶的閱讀習慣,試圖為他們的品牌或者客戶來預測下一個大趨勢。
商業游戲的規則受信息傳播規律直接影響
從「互聯網思維」到「O2O」,再到「互聯網+」,一個又一個概念走紅背後,其實是傳統企業轉型時的恐慌與自救。
從近代開始,印刷出版以及電視電話等媒體普及,推動現代品牌理念形成,市場交易由「產品驅動」轉向「品牌驅動」,催生了一大批策劃人崛起以及廣告大戰的爆發。
互聯網使信息傳播方式發生重構:信息獲取成本越來越低,信息透明度越來越高,信息量越來越大。對於消費者而言,信息由之前的單向傳播轉化為雙向傳播,消費者由被動接受信息轉變為主動選擇信息。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逐漸發現「所有的廣告正在失效」。「用戶即價值」推導出的「免費模式」、「平台戰略」等系列互聯網玩法,都是在這個邏輯上衍生而來。
雷軍憑借自我的一套「7000萬用戶,每個用戶價值380美元」進行推算,得出「小米估值300億美元」的結論,並受到資本市場認可。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許多互聯網項目從誕生之日起就一直虧錢,但估值卻不斷增加,背後正是有積攢用戶價值的支撐。
在互聯網時代,用戶價值取代商品價值,在商家眼中奇貨可居。但是,令他們意想不到的是,獲取用戶所付出的成本遠超他們想像。
如何吸引到用戶?
很多互聯網公司都在談聚焦,對於企業營銷來講,就是要成為用戶的焦點,需要吸引用戶的目光。商業社會不斷在轉變的根本原因還是社會在變化,人類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在變化。在我眼裡,商業終究演繹的還是人與商品之間的相互關系,而廣告則是在兩者之間建立各種聯系。既然企業需要找到精準的潛在用戶進行有效營銷,那麼誰能掌握這些用戶,誰就具備了價值。更進一步講,誰掌握了用戶的注意力,誰就具備了盈利能力。
但是,如何才能長久有效地聚集起各行各業所需要的大量的潛在用戶?從用戶角度出發,我為什麼要花寶貴的時間去關注你的信息。傳統企業如何玩轉互聯網營銷在這個地方是個關鍵點:
用戶需要有利、有趣、有料的信息。
有利是多方面的,比如上文提到的刷微信送送紅包這么耿直高效的手段(就是費錢),也有轉發有禮,送話費等。時下的營銷界言必稱「社會化營銷」,而在社會化營銷中,微信自媒體和微博大V是主要的兩大渠道。
微信自媒體主要以優質內容吸引用戶訂閱,而微博大V則主要是段子手發搞笑幽默段子吸引粉絲,兩大陣營通過向用戶免費提供有料或者有趣的內容聚集粉絲,通過吸引大量的粉絲注意力來進行品牌傳播和產品銷售。
有利、有趣、有料,這三大用戶營銷法則,從本質上來講,均是從用戶角度出發,給予他們願意付出時間成本所取得的價值,也正是目前消費市場「用戶驅動」背後的邏輯。
所以如果傳統企業在做營銷的過程中發現燒了很多錢卻仍找不到精準的用戶?
這就需要回顧下自己在營銷的過程中會不會出現什麼紕漏,很有可能是細節沒做好!
企業的門頭、logo、形象人物是否依然呆板、冰冷?企業能否提供更多的優惠、性價比更高的產品?企業能否提供更令用戶尖叫、驚喜的產品與用戶體驗?
未來幾年,用戶的爭奪將愈加激烈,如果不重視用戶、不想方設法優化獲取用戶所付出的成本,那麼最終很有可能傳統企業沒辦法玩好互聯網,也就可能面臨最終的失敗。
『叄』 運營,營銷,策劃有什麼區別
運營,營銷,策劃的區別:
營銷是比較寬泛的說法,主要是通過各種商業技巧,提高公司業績或品牌力。
策劃通常是營銷的一部分,在企業里,策劃多是營銷部門下設的崗位,比如活動策劃、文案策劃等。以上指的是在一般企業中,在影視等領域,策劃的工作和位置是不同的。
運營則主要是管理、執行。越大的企業分的越細。
運營就是對運營過程的計劃、組織、實施和控制,是與產品生產和服務創造密切相關的各項管理工作的總稱。運營分為市場運營,用戶運營,內容運營,社區運營以及商務運營幾個大類。
市場營銷是指企業發現或挖掘准消費者和眾多商家的需求,從整體的營造以及自身產品形態的營造去推廣、傳播和銷售產品,主要是深挖產品本身的內涵,切合準消費者以及眾多商家的需求,從而讓消費者深刻了解該產品進而購買的過程。
策劃是一種策略、籌劃、謀劃或者計劃、打算,它是個人、企業、組織結構為了達到一定的目的,充分調查市場環境及相關聯的環境的基礎之上,遵循一定的方法或者規則,對未來即將發生的事情進行系統、周密、科學的預測並制訂科學的可行性的方案。
策劃一詞最早出現在《後漢書》。策最主要的意思是指計謀、謀略,劃指設計,籌劃、謀劃。選題中應用創造性思維獨辟蹊徑地考慮選題就是選題策劃。
『肆』 怎麼做好營銷策劃
所有成功的大型活動的開展都離不開策劃。一個成功營銷活動的進行,更離不開策劃。那麼怎麼去策劃,該怎麼策劃,才能達到我們想要的結果?事實上,成功的策劃都是有其共性的。他們都遵循了一些營銷的基本原則,符合了某項社會的需求,滿足了大家的某種心理,因此它才成為了一場成功的營銷策劃。成功的營銷策劃遵循了以下的基本原則:
可操作性直接決定能不能實施
一次成功的營銷活動,必然滿足以上的全部基本原則。如果有哪一點沒有做好,勢必導致營銷活動難以推進,甚至給企業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因此我們每一個營銷策劃人員都要謹記這些基本原則。
『伍』 如何理解互聯網營銷中的痛點,癢點,賣點
全網營銷是全網整合營銷的簡稱,即從產品規劃、產品開發、產品定位、網站建設、網站運營、品牌推廣、產品營銷等於一體的營銷模式。整合互聯網渠道(包括移動互聯網、PC互聯網)進行營銷。其實全網營銷的推廣的優勢就在於集合的多種推廣方式,相輔相成,從而使營銷的目的得到最佳的效果。傳統的網路推廣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在各大平台上發帖子,比較繁瑣,所以現在很多的網路推廣都選擇用軟體去推廣,可以群發,效果也不錯,節省了很多的人力成本比較低,所以現在很多網路推都用軟體去做,效果也好很多!
據我了解武漢簡圖電商做網路推廣還是比較到位的,有興趣可以了解下!望採納!
『陸』 什麼是痛點營銷
痛點營銷是現在互聯網界非常熱的一個營銷術語,特別是網聯網企業是非常鍾愛這個詞的,一些傳統企業特別是藉助互聯網的傳統企業也非常迷戀它。「有無之相生也③,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刑也④,高下之相盈也⑤,音聲之相和也⑥,先後之相隨,恆也。」《道德經》,這句是老子的唯物哲學重要的思想,老子說世界萬物是相依靠,相互對比、襯托的。痛點營銷的實現也是基於此的。
那麼先看看到底什麼是痛點營銷吧?
痛點營銷是指消費者在體驗產品或服務過程中原本的期望沒有得到滿足而造成的心理落差或不滿,這種不滿最終在消費者心智模式中形成負面情緒爆發,讓消費者感覺到痛。這就是痛點營銷,他的實現是消費者心理對產品或服務的期望和現實的產品或服務對比產生的落差而體現出來的一種「痛」。
痛點營銷如何實現呢?
痛點營銷的核心就是基於對比的,所以要想用好痛點就必須給目標消費者製造出一種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感覺來,讓消費者感覺不購買你的產品和服務就會有種「痛」。企業要構建讓消費者足夠滿意和愉悅的癢點和興奮點,然後再製造出一種痛點,讓他感覺不購買會後悔或不滿等,這樣能更好的激發消費者去購買你產品的慾望,也是達成企業營銷的目的。
上面的是企業內部來說的,是企業做好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從自身因素上面找差異找痛點,對於企業外部怎麼做呢?企業外部就是通過和競爭對手的產品或服務對比,給目標消費者製造出的痛點,主要目的就是讓消費者感覺買你的產品會得到興奮或愉悅滿足,相對購買競爭對手的產品或服務就會後悔或難受不滿。
如何尋找痛點呢?
對於痛點尋找需要第一,對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有充分的了解,還有就是對競爭對手的產品或服務有充分的了解。第二,是對消費者消費心理有充分的解讀。
對於自己產品或服務和競爭對手的產品或服務的了解是用來做差異化定位的,通過細分市場區找痛點。對消費者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購物的主題就是他們這些人,你只有知道他們的真正需求,然後滿足他們那麼你的產品或服務就是成功的,否則失敗。痛點是一個長期觀察挖掘的過程不可能一觸而就的,這些都是細節的問題,都是消費者最關注的細節,做好這些,結果就可想而知了。下面推薦一個馬斯洛的需求原理,針對這個原理去尋找你會有很大的發現的。
『柒』 什麼是營銷策劃
營銷就是將顧客的潛在心理需求變成實際的購買行為。
營銷,就是滿足客戶需求,同時達成版企業目標;同權時,市場營銷是企業通過交換 ,滿足自身需求的過程。
企業存在的價值,在於企業提供的產品能滿足別人的需求,雙方願意交換。所以需求是營銷的基礎,交換是滿足需求的手段,兩者缺一不可,營銷管理的過程實際上就是「需求管理」的過程。
將品牌和設計的作用弱化,將營銷,特別是銷售的作用提到最核心的地位。其策略基本圍繞產品、價格、渠道、推廣、團隊、資源展開,特別是前兩項,如果沒有好的產品,價盤設計營銷咨詢基本很難做了。
(7)營銷策劃的調性與痛點擴展閱讀:
銷售的八個更重要
(1)找到顧客重要,找准顧客更重要;
(2)了解產品重要,了解需求更重要;
(3)搞清價格重要,搞清價值更重要;
(4)融入團隊重要,融入顧客更重要;
(5)口勤腿勤重要,心勤腦勤更重要;
(6)獲得認可重要,獲得信任更重要;
(7)達成合作重要,持續合作更重要;
(8)卓越銷售重要,不需銷售更重要。
『捌』 「學術營銷」的痛點怎樣解決
目前普遍存在的來「底價招商代理銷自售模式」是必然死亡的,而現有的轉型模式無非就是以下兩種:
1、學習外資企業,在各省設立醫葯辦事處,招聘學術推廣專員,就是直營銷售模式。
2、將現有的代理商轉變為「醫葯專員」,根據中標價格,直接開票給當地配送企業,這就是所謂的高開票模式,根據銷售業績,中間渠道從生產企業提取傭金作為市場運營費用。
對於大多數中小型企業而言,從底價招商模式直接變為直營模式是不現實的:
其一、人力資源不匹配
其二、資金不匹配
其三、資源不匹配
『玖』 營銷,策劃,文案三方面下手,如何直擊用戶痛點
先分析用戶痛點,找到痛點後,然後根據痛點制定一份營銷方案,方案既要包括痛點,也要包括解決方案,即你可以通過什麼樣的方式來解決什麼樣的問題。還需要注意的是,文案方面,則需要講究策略,即內容要有吸引力,能打動用戶的心,讓用戶產生共鳴,那麼直擊痛點也就成功了一半。
『拾』 個人營銷策劃方案怎麼做
1、確定一個非常清晰的方案目標
行動的基礎是有目標,目標要足夠清晰,才能進行分解目標的工作,沒有清晰目標的方案,只能走向混亂和無效。
2、先用一張紙把方案結構列出來
不要在一開始就深入到細節,一張紙的好處是你不用在乎排版,你只需要理清自己的思路,你都要做哪些事情,分成幾個部分,工作的順序是什麼。
錯誤思維是一開始就陷入細節黑洞,打開PPT寫了幾頁,隨時去調一些字體的大小、配圖、排版,導致浪費了大量時間。
3、用和產品相關的數據和用戶反饋來指導方案
策劃一個方案並不是腦補出一個用戶的需求,你應該思考:為什麼要制定這個方案,方案的目標是什麼,方案提及的營銷內容是給誰看的?當然是給目標用戶,但是你真的跟目標用戶聊過了么?你知道用戶的需求和核心痛點是什麼嗎?
你需要有一些相關的調查數據,來指導方案撰寫的方向。當然,你不能直接從網上扒下來一些行業的大數據套用在自己的方案中,因為這些大數據跟你的具體業務並不直接相關,不能作為指導你工作的依據。你需要針對自己的產品去做用戶調查
4、有效優先,創意其次
好的宣傳方式是建立在測試和反饋的基礎上的,我們首先要的是有效流量和有效的轉化,不要把精力全部耗費在創意上。即使你去做創意,目的也是為了幫產品帶來有效流量,而不是帶來一些來到產品馬上會跳走的流量。
舉個栗子:方案A每天能給網站帶來2000個有效流量,而方案B只能帶來50個。這個例子其實是想說:有效優先,「大創意」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