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匯豐銀行的市場定位分析

匯豐銀行的市場定位分析

發布時間:2021-08-26 06:05:04

㈠ 匯豐銀行在中國現狀

匯豐的危機

數據顯示,去年上半年,匯豐銀行的利潤僅有43億美元,這雖然是一個天文數字,可相對於曾經生意紅火的匯豐,這個數字差到難以置信。相對於2019年,匯豐銀行的利潤同比下降了65%,稅後的利潤只剩下了31億美金。

從蒸蒸日上到利潤暴跌,期間經歷的時間只有短短半年,突如其來的打擊讓匯豐銀行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從去年開始,囊中羞澀的匯豐銀行就開始了大規模裁員,從普通職工到中高層領導人人自危,僅2020年上半年就裁掉了近四千名員工,同時匯豐宣布關閉在美國的八十多家門店。

如今匯豐銀行的營業規模比巔峰期下降了百分之六十,經濟學家對匯豐銀行的前景紛紛報之悲觀的態度。因為規模大減,往往就是大企業走向末路的開始,能反敗為勝的寥寥無幾。更不用說,匯豐銀行在裁員關店之後,並沒能推出有效的方案挽回損失,而是任憑資金缺口越撕越大,根據匯豐銀行今年出具的報告,由於業績不佳,他們今年大概還要裁員3.5萬人左右。

匯豐銀行之所以現狀如此糟糕,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失去了中國市場。就在去年,我國選擇了十幾家銀行作為六十億美元的美國國債發行的承銷商。從名單中可以看到,匯豐銀行不在其中。

對於匯豐銀行而言,這是一個危險的訊號,因為按照往常的例子,匯豐銀行是此類大項目的必選,可這一次,它直接被中國踢出了候選名單,它的老對手花旗銀行頂替了它原本的位置。

這就把意思表達得很明確了,國內選擇了匯豐的同類替代品,匯豐銀行不再被需要,誰讓它選擇出賣孟晚舟呢?這個訊號一經發出,市場就給匯豐銀行來了一記迎頭重擊。曾經匯豐銀行擁有大量自國內流入的資金,但從去年開始,匯豐銀行的資金出現大量外流。匯豐的客戶是很現實的,世界上的銀行成千上萬,沒有必要非得信任一家出賣隊友的銀行。

㈡ 匯豐銀行的全球金融,地方智慧的自我定位有什麼風險和好處呢

匯豐銀行的全球金融,地方智慧的自我定位有可能面臨全球業務的風險,好處是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能夠擴大客源和收益。

㈢ 匯豐銀行經營哪些業務

1996年12月和1998年8月,中國先後允許符合條件的外資銀行在上海浦東和深圳特區試辦人民幣業務。2001年12月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時取消了外資銀行辦理外匯業務的地域和客戶限制,同時承諾將逐步取消外資銀行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地域限制,最終在入世後5年內取消所有地域限制,允許外資銀行對包括國內居民在內的所有中國客戶提供服務。按照承諾,中國先後對外資銀行開放了深圳、上海,大連、天津、廣州,武漢、成都、重慶。北京、廈門、沈陽、西安等18城市。與此同時,中國對外資銀行的監管也在不斷進行調整和改進,外資銀行逐漸解除枷鎖,度過了初期的水土不服,逐步對中資銀行構成了新的挑戰。

一、現時影響

截至2004年10月底,共有19個國家和地區的62家銀行在華設立204家營業性機構,已有105家外資銀行獲准經營人民幣業務,其中61家獲准經營中資企業人民幣業務;2004年10月底在華外資銀行資產總額已達668.6億美元,約占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額的1.8%,貸款余額323億美元,外匯貸款的市場份額佔到18%,不良率為1.3%,前10個月實現稅前利潤17.4億元。外資銀行已經成為我國金融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按照現行法規,外資銀行全面開辦人民幣業務仍受到一些限制,如一年內只能申請設立一家分行、申請開辦人民幣業務需要開業三年以上且申請前兩年連續盈利。在業務范圍方面,外資銀行可開辦的人民幣業務也局限在:對本地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人士以及港澳台人士吸收存款,發放貸款,辦理票據承兌與貼現,提供信用證服務及擔保,辦理國內外結算,買賣。代理買賣外匯,從事外幣兌換和同業拆借等。由於受到種種限制,目前外資銀行人民幣業務規模尚小,但外資銀行擴張迅猛,人民幣資產總額近幾年每年均以兩位數的速度快速增長。

就零售業務而言,個人外匯業務已經在2001年中國入世時即已對外資銀行開放;非居民的人民幣業務也在開放人民幣業務時同步對外資開放;國內居民的人民幣業務則要等到2006年後才開放。在2006年前,外資銀行對中資銀行零售業務的影響僅限於個人外匯業務。在這方面,外資銀行已經開始嶄露頭角。匯豐銀行在國內的10家分行都推出了國內居民的外匯業務。2004年廈門11家外資銀行個人外匯匯入款和匯出款的市場份額分別達到了23.9%和49.7%,其中匯豐銀行分別為8.5%和20.8%,市場份額僅低於中行。在以外匯衍生產品為基礎的個人外匯理財業務方面,外資銀行也正在蠶食中資銀行個人外匯高端客戶的市場份額。

人民幣零售業務對外資銀行更具吸引力和挑戰性。外資銀行在對公人民幣業務和個人外匯業務方面的快速擴張,可能在今後國內居民人民幣業務上重演。

二、今後的競爭形勢

隨著2006年中國銀行業對外資全面開放的日益臨近,對內地零售業務市場寄予厚望的外資銀行加快了在中國市場的布局。中外資銀行業的競爭態勢將由彼此相安無事向更多的正面交鋒演化,雙方在零售業務方面圍繞客戶、產品、渠道和人才展開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在客戶方面,外資銀行目前的客戶群體主要是在華外籍人員。港澳台華人,今後會把重心擴展到中國富裕城市的高收入階層,如私人企業主、高級管理人員等。

在產品方面,目前外資銀行公司業務的重心主要放在融資,國際結算。存貸款,擔保,匯款等業務方面。近幾年外資銀行已經向中國市場投放了100多個品種的產品和服務,相當於國內商業銀行投放品種的3倍以上,顯示出外資銀行在產品研發和創新方面的優勢。而在個人銀行業務方面,外資銀行長於提供信用卡、私人貸款,按揭、存款及財富管理等服務,零售業務創造的利潤比重往往超過50%。今後外資銀行將會充分利用其技術、經驗、品牌和人才,創新和推廣更多的產品。

中資銀行會在下面幾個方面受到較大的沖擊:

(一)個人理財業務

普通零售金融業務依賴機構網點的支持,外資銀行從人力成本等各方面利益考慮,將會把精力集中在高收入群體的爭奪上。2002年以來獲准經營個人外匯業務的外資銀行紛紛成立理財中心,通過私人理財業務來搶奪優質客戶這塊誘人的蛋糕。花旗。匯豐、渣打、東亞、恆生等外資銀行都在國內設立了專為尊貴客戶服務的理財中心,為客戶提供包括嫁娶、婚喪、教育、健康醫療保險、財產投資管理、搬家、旅遊及退休計劃管理在內的完整服務,4)。盡管實行全能銀行制的外資銀行無法在國內充分發揮其集團在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混業經營的優勢,但全新的投資理念。成熟的財富管理工具、專業的金融人才和豐富的操作經驗使外資銀行在個人理財領域駕輕就熟,其進入必將加速中資銀行優質客戶的流失。

(二)外匯交易業務

2004年10月底全國外匯存款達到了1584億美元,其中居民外匯儲蓄存款為836億美元。匯率的劇烈變動、外幣利率的頻繁調整,使得居民和銀行都有開辦個人外匯交易的需求。2003年花旗銀行的「優利賬戶」和渣打銀行的「匯利賬戶」在上海等大城市就已經小試牛刀,2004年銀監會發布《金融機構衍生產品交易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後,花旗、渣打、匯豐等24家銀行先後獲得了衍生產品資格,法國巴黎銀行還在上海設立了交易室。外資銀行推出的外匯結構產品,已經引起中資銀行外匯儲蓄的流失。在日益重要的個人外匯交易市場上,外資銀行占據優勢,而中資銀行目前尚不具備自主開發管理衍生產品的能力,僅能採取背對背平盤的方式充當外資銀行產品的銷售代表,難免受制於人。

(三)信用卡業務

信用卡是客戶日常使用率最高的金融產品,同時也是銀行新產品的最好載體。中國信用卡市場對外資銀行極具誘惑。目前銀監會正會同有關部門起草銀行卡管理條例,以推動外資銀行發卡業務。在獲准單獨發卡之前,外資銀行已經聯手國內合作夥伴進軍信用卡業務。2003年花旗集團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建立戰略聯盟合作夥伴關系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2004年2月正式推出了內地首張由外資銀行提供管理和技術支持的雙幣種信用卡,標志著外資銀行已經正式介入中國內地信用卡市場。2004年12月花旗浦發卡一改居高臨下的姿態,宣布雙雙降低普卡和金卡申請門檻,並把發卡城市由滬深穗擴展到10個城市。此外,匯豐銀行與上海銀行合作打造的申卡國際信用卡、興業銀行與恆生銀行合作的興業信用卡也在2004年先後亮相。匯豐銀行2004年8月參股交通銀行後,兩家合作組建了太平洋信用卡中心,並有望在2005年第一季度開始發卡;2004年12月美國運通公司也與工商銀行合作推出了牡丹運通卡。

聯合發卡使外資銀行繞開了人民幣對象和地域的限制,提前進入了人民幣零售市場,給其他中資銀行帶來了壓力。外資銀行借合作發卡達到了熟悉國內市場的目的,為以後獨立發卡作好了市場。品牌及宣傳等先期准備。目前國內大中城市的銀聯金卡工程為所有入網銀行提供了共享網點和設備資源的便利,外資銀行獨立發卡後可節省鋪設國內網路的時間和成本,信用卡的競爭將更趨激烈。

(四)個人信貸業務

近年來人們的消費觀念和消費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銀行消費信貸業務量也呈現上升趨勢。處於起步階段的個人消費信貸在我國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外資銀行在樓宇按揭、汽車金融等業務上具有優勢,目前匯豐、渣打、花旗、東亞等外資銀行已經在京滬杭等地開展了外籍人士住房按揭貸款業務。在國內緊縮地產信貸、提高利率的情況下,外資銀行憑借貸款利率低,貸款成數和年限靈活、更多可選貨幣、服務完善等優勢,在部分城市已經占據了外銷樓盤按揭的半壁江山。在汽車金融方面,2004年大眾汽車金融公司與上汽通用金融公司已經開業經營,另外三家汽車金融公司也在籌建之中。在外資銀行2006年獲准向中國居民個人提供汽車信貸後,中資銀行將面臨業務進一步流失的風險。

在渠道方面,外資銀行將會採取增加網點,開辦網上銀行和並購國內銀行的方式增強對個人銀行業務市場的滲透。在增設網點方面,目前匯豐、東亞。渣打在華分行數分居前三位,其中東亞銀行率先在深圳增設羅湖支行,標志著外資銀行向深圳零售市場進軍的開始。另外,花旗、渣打、東亞,匯豐等13家外資銀行已經獲准提供全面網上銀行服務,網上銀行已經成為外資銀行重要的營銷手段。在通過並購方式進入市場方面,外資銀行已經不再局限於參股城市商業銀行等地方性金融機構,2003年底恆生銀行參股興業銀行、2004年匯豐銀行收購交通銀行股權並派駐管理人員,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了進入內地零售業務市場的渠道。

三、對策建議

2006年後國內銀行在零售業務市場上將面對外資銀行強有力的競爭。在為時不多的過渡期內,中資銀行必須未雨綢繆,及時調整,積極應對國內銀行業全面開放後的競爭和合作形勢。

(一)認清形勢,勤練內功,從根本上增強競爭能力

遍布全國的分支機構網路。龐大的客戶基礎和對中國本土文化的了解一向被認為是中資銀行的優勢,但中資銀行不能因此高枕無憂。從分支機構網路來看,外資銀行開展零售業務並不需要建立全國性的分行網路,外資銀行只要在中國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的大城市設立有限的分支機構即可獲得足夠數量的客戶群體,而網上銀行等電子交易渠道的擴展、參股中資銀行進一步彌補了外資銀行的網點劣勢。在客戶群體方面,外資銀行主要瞄準能真正帶來利潤的高端客戶,20%的高端客戶的流失就足以動搖中資銀行的盈利基礎。在對中國本土文化的了解上,外資銀行通過員工的本土化,逐漸融入當地,其中西合璧的優勢在拓展企業白領。留洋精英等高端客戶方面具有更多的優勢。2004年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對北京轄區內的中外資銀行的競爭力進行了調查,結果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排名墊底,位列前12位的全部是外資銀行,渣打銀行、里昂信貸銀行和匯豐銀行的北京分行排名居前。中資銀行需要對自己的競爭能力有正確的認識,認真學習借鑒外資銀行良好的公司治理結構、嚴密的內控制度和豐富的風險管理經驗、成熟的產品創新機制、有效的客戶服務模式,及時調整自己的策略,從根本上提高自身的競爭能力。

(二)實施客戶戰略,加強對個人高端客戶的服務

外資銀行多有自己明確的市場定位和目標客戶,並據此制定實施相應的產品、營銷、定價和服務策略。如花旗銀行對賬戶余額不足5000美元的客戶收取服務費,將零售業務鎖定到高端客戶上。相比之下,大多數中資銀行缺乏清晰的市場定位,銀行與銀行之間產品雷同。中資銀行需要對零售銀行業價值鏈上的特定環節和特定客戶群體有所側重,特別是服務好現有的高端客戶。

在服務高端客戶方面,外資銀行在財富管理和私人銀行業務方面已經有了成熟的經驗,而中資銀行在競爭的壓力下最近幾年才逐步認識到服務高端客戶的重要性。理財中心在硬體方面容易購置,但中資銀行在人才、服務機制等軟體上短期內難以改善,加上國內金融業實行嚴格的分業經營。分業管理模式,所謂的理財服務多停留在概念包裝的初級層面,還難以為高端客戶提供綜合性的專家理財服務。中資銀行今後需要突出發展理財業務,除了建好個人理財中心,為中高端客戶提供一個舒適便捷的服務環境外,還需要在經營理念、

創新理財產品,內部機構設置。人員培養、考核激勵方面努力改進對高端客戶的服務。

(三)重視個人產品的創新和整合,為客戶提供綜合性服務

零售金融業務涉及不同的業務和渠道,目前多數中資銀行由信用卡部、私人客戶部、電子銀行部。個人信貸部等不同部門分開經營,並且各類業務使用不同的系統,導致內部無法共享信息,影響到對客戶的綜合服務。今後需要強化銀行內部的協調與合作,改變儲蓄、銀行卡,零售貸款等零售系統相互獨立的局面,實現以產品為中心向以客戶為中心的轉變,完成由儲蓄業務為主向全面個人金融業務發展的過渡,為個人客戶提供全方位、綜合性的金融服務。

(四)改善人力資源的開發和管理

銀行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隨著對外資銀行開放人民幣業務的深入,中外資銀行的人才爭奪戰將愈演愈烈。外資銀行優厚的待遇、有效的激勵機制。良好的職業發展前景對金融人才有更大的吸引力。中資銀行在調整機構和人員的同時,必須加強對業務骨乾和管理人才的使用管理,建立合理的激勵約束機制來穩定員工隊伍,提供內部人才的凝聚力。

(五)選擇合適的夥伴開展合作,在競合中實現雙贏

中外資銀行在競爭的同時,在業務、技術和股權方面各個層面上也有合作的機會。在業務和技術合作方面,中外資銀行各有所長,雙方可取長補短,在信用卡。汽車抵押貸款、住房按揭證券化、不良資產處置等方面仍具有廣闊的合作空間。在這方面國內一些銀行已經取得了進展,如2002年台灣中信銀行與招商銀行在上海合作建立了信用卡中心,中信嘉華銀行(香港)與中信實業銀行在深圳合作建立了信用卡中心。

在股權合作方面,中資銀行資本金普遍不足,引進外資戰略投資者可以充實資本,改善公司治理結構,同時還可吸收外資銀行先進的管理理念、金融技術和人才,盡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提升銀行的管理水平。外資銀行通過參股、控股中資銀行,可以減少在中國設立分支機構的時間和資金成本,獲得了開展零售業務必須的營銷網路、客戶資源和本幣基礎。雙方的合作也受到了中國銀監部門的鼓勵,2003年12月中國銀監會提高單個外資機構入股中資銀行的比例後,外資金融機構從最初的參股城市商業銀行逐步向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國有獨資商業銀行過渡,興業銀行和交通銀行先後成功地引進了外資戰略夥伴。除參股現有銀行外,中外資銀行還可合資建立新的銀行,如2003年底建行和德國施豪住房儲蓄銀行簽署合資協議成立中德住房儲蓄銀行。隨著中國銀行業改革的推進,雙方的股權合作空間還十分廣闊。

入世時確定的5年過渡時期將在2006年結束,中外資銀行全面的、公平的競賽即將真正展開。中資銀行應抓住剩下不多的時間制定實施明確的戰略,全方位提高自身的競爭能力,迎接國內銀行業全面開放的來臨。

㈣ 在匯豐銀行就業怎麼樣呢,它有什麼特色和優勢呢

「你為何會選擇我們公司」是一個慣例的問題
任何面試單位都會問
最標志的就是從大方面到小方面一個一個來分析回答
拿匯豐舉例的話可以先分析金融行業的形式和你的想法
再說明匯豐本身在行業里的地位
以及對你的吸引力及可能的影響力
最後就可以說說你自己為什麼喜歡這個品牌的銀行
關鍵不是看你答的有多好
而是看你的反應
和你的態度
從就業來說得看你的個人要求是如何的
如果想要一個穩定和廣闊的發展平台的話
匯豐是不錯的選擇
它的特色就是它的服務
它的優勢就是它的品牌

㈤ 匯豐銀行介紹盡量詳細

全稱為英國匯豐銀行,是一家譽滿全球的國際老牌銀行,其分支機構遍布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地。總部設於倫敦,隸屬於匯豐集團。匯豐集團在歐洲、亞太地區、美洲、中東及非洲82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約10,000間附屬機構。匯豐在倫敦、香港、紐約、巴黎及百慕達等證券交易所上市,全球股東約有200,000,分布於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過以先進科技聯接的國際網路,以及快速發展的電子商務能力,匯豐提供廣泛的銀行及金融服務:個人金融服務;工商業務;企業銀行、投資銀行及資本市場;私人銀行;以及其它業務。
匯豐銀行 - 中國背景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The Hong 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於1865年在香港和上海成立。匯豐銀行是匯豐集團的創始成員及其在亞太地區的旗艦,也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最大的本地注冊銀行及三大發鈔銀行之一。該行成立的最初目的是為在東亞地區(特別是中國)的英國商人提供融資服務,故匯豐銀行成立不久即在倫敦設立了辦事處,並於1865年6月在中國上海設立了分行。隨後,匯豐銀行先後在中國的天津、北京、漢口、重慶、福州、寧波、汕頭、廈門、芝罘、九江、澳門、海口、打狗(高雄)等地設立了分行,並於1866年在日本、1880年在紐約、1888年在泰國設立了在當地的第一家英國銀行,在菲律賓、新加坡、斯里蘭卡、印度、馬來西亞等地匯豐銀行也設有分行。到20世紀初,匯豐銀行已建立起了一個以中國及遠東地區為中心的具有相當規模的分支行網路。

㈥ 匯豐銀行在中國的優勢與不足之處

匯豐銀行優點是:
1,匯豐銀行在全球知名度比較高 收款速度比較快。
2,匯豐銀行有存取現功能 可以在大陸櫃員機取現 也可以在香港櫃台取現。
3,匯豐銀行有網銀兌換人民幣功能 可以直接兌換人民幣。
匯豐銀行不足之處是:
1,手續費用比較高 。
2,如果操作信用證大陸客戶比較不好操作,單證都要快遞到香港。
3,人脈稍顯不足。

㈦ 誰能幫我做一下匯豐銀行與其細分市場的案例分析啊

wo men

㈧ 匯豐銀行的並購策略有何借鑒意義

一)並購戰略要與整體戰略一致當前,大型商業銀行還缺乏清晰的市場定位和明確的發展戰略,同質化競爭激烈,規模不小但盈利能力不強等矛盾突出。因此,必須明確自身清晰的市場定位和中長期發展戰略,使並購成為服從、服務和推動自身整體戰略發展的有效手段,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解決在哪裡並購、何時並購以及並購誰的題。
(二)並購目標必須具有潛質,與自身能實現優勢互補要考察並購對象是否符合自身的戰略,是否能增強競爭優勢,是否能優化價值活動或價值鏈,是否有足夠的增值空間等。要根據自身的發展戰略設定並購條件,並根據所需條件主動尋找案源、過濾案源,讓戰略引導收購,不能等市場上浮現潛在的被並購標的後,才考慮自己究竟可以做多少讓步,才考慮有沒有出手的必要。
(三)研究和運用不同的並購形式充分研究、論證和評價,靈活選擇整體並購、投資控股並購、交叉持股、換股、股權有償轉讓、現金並購、資產置換並購、二級市場並購等多種形式。通過並購建
立分支行是打入國際金融市場的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徑,可以直接利用被並購銀行的市場影響力、信譽、客戶基礎、營銷網路以及長期建立起來的運作制度和人才體系,迅速打開地區市場,減少新投資的經營風險,成長性更快。
(四)重塑新的企業文化銀行並購在順利實現經營協同效應和財務協同效應的同時,還應最大限度實現文化協同效應,以獲取更大的競爭優勢,順利完成並購後的整合。為此,在整合中,應保持開放的文化與開放的心態,彼此包容、良性溝通、有機結合,加強對被並購方內部經營、管理、高管以及文化的尊重、吸納和包容,逐步建立起一種基於共同核心價值觀和信念為一體的新的企業文化。

㈨ 匯豐銀行的優缺點

匯豐銀行優點是:

(1)匯豐銀行在全球知名度比較高,收款速度比較快;

(2)匯豐銀行有存取現功能,可以在大陸櫃員機取現 也可以在香港櫃台取現;

(3)匯豐銀行有網銀兌換人民幣功能,可以直接兌換人民幣。

匯豐銀行缺點是:、

(1)手續費用比較高;

(2)如果操作信用證大陸客戶比較不好操作,單證都要快遞到香港;

(3)在中國人脈稍顯不足

(9)匯豐銀行的市場定位分析擴展閱讀: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中文直譯為「香港和上海銀行有限公司」,英文縮寫HSBC,中文簡稱匯豐,取「匯款豐裕」之意)。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為匯豐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屬於匯豐集團的創始成員以及在亞太地區的旗艦,也是香港最大的注冊銀行,以及香港三大發鈔銀行之一(其他兩個是中國銀行(香港)和渣打銀行)。總部位於中環皇後大道中1號香港匯豐總行大廈,現時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及各附屬公司主要在亞太地區設立約700多間分行及辦事處。

㈩ 匯豐銀行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中文直譯為「香港和上海銀行有限公司」,英文縮寫HSBC,中文簡稱匯豐,取「匯款豐裕」之意)為匯豐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屬於匯豐集團的創始成員以及在亞太地區的旗艦,也是香港最大的注冊銀行,以及香港三大發鈔銀行之一(其他兩個是中國銀行(香港)和渣打銀行)。
總部位於中環皇後大道中1號香港匯豐總行大廈,現時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及各附屬公司主要在亞太地區設立約700多間分行及辦事處。
匯豐銀行是為與中國貿易的公司提供融資服務於1864年在香港建立的。1865年開始營業,同年在上海設立分行,爾後在天津、北京、漢口、重慶等地設立分支機構。該行是英國人更確切地說是蘇格蘭人建立的。它是英國資本對舊中國進行經濟侵略並控制舊中國金融市場的機構,在中國發行紙幣,壟斷外匯市場。1911年後取得關、鹽兩稅的存款權,又領導對華貸款的帝國主義銀行團,提供侵略性的政治借款和鐵路、礦山等經濟借款。解放後,該行在中國的分支機構除上海分行經中國政府允可經營外匯業務外,其餘先後關閉。匯豐銀行在其建立的最初年代裡就加緊海外活動。1866年該行在日本設立第一家分行,並且在泰國開辦第一家銀行。1880年該行在紐約創辦了第一家英國銀行。19世紀、20世紀之交,匯豐銀行在菲律賓、新加坡、斯里蘭卡、印度和馬來西亞設立了更多的行。在此期間,該行還在倫敦、里昂、漢堡等地設立了分支機構。在美國、法國和德國匯豐銀行一直是經營年代最長久的英國銀行。
滿意請採納,謝謝

閱讀全文

與匯豐銀行的市場定位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河南省民生實事培訓方案 瀏覽:721
電子商務物流構成要素包括哪些 瀏覽:274
網路營銷期末考試案例分析題及答案 瀏覽:913
節日銀行營銷方案 瀏覽:721
中醫理療養生會館策劃方案 瀏覽:137
舞蹈培訓開業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54
4s店全員營銷方案ppt 瀏覽:935
市場營銷和哲學有什麼聯系 瀏覽:137
電子商務運行環境 瀏覽:525
生日蛋糕升級推廣方案 瀏覽:421
零售連鎖葯店新員工培訓方案 瀏覽:193
廈門市知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40
電子商務技能大賽培訓計劃 瀏覽:95
沙龍培訓方案 瀏覽:773
工會活動方案策劃 瀏覽:787
茅台酒營銷方案 瀏覽:184
傢具銷售促銷策劃方案 瀏覽:429
有促銷活動場景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42
房地產公司2014年度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121
醫葯市場營銷實務課件 瀏覽: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