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麗江瀘沽湖經營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麗江瀘沽湖經營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瀘沽湖股份)成立於2012年,由廣東中量文化旅遊投資有限公司急麗江瀘沽湖省級旅遊區管理委員會下屬全資子公司發起設立,是民營與國資聯營的股份制企業。公司立足於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麗江瀘沽湖景區的旅遊和服務,項目包括森林公園的開發建設、民族生態園的建設、索道建設、交通、酒店、演藝中心等。總部位於雲南省麗江市古城區。瀘沽湖股份經營范圍包括旅遊資源級旅遊商品開發、銷售;酒店建設、旅遊信息咨詢。產品包括:麗江瀘沽湖旅遊交通,瀘沽湖索道,瀘沽湖森林公園,瀘沽湖扎西德勒酒店,瀘沽湖花樓戀歌民族表演等。為提升瀘沽湖景區的旅遊品質和體驗而努力。公司內設五個職能管理中心:行政管理中心、財務管理中心、人力資源中心、文化傳播中心和經營發展中心。
法定代表人:張凡
成立時間:2012-04-13
注冊資本:8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530700100006690
企業類型: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雲南省麗江市古城區束河古鎮文明村金星閣
㈡ 瀘沽湖的經濟來源,靠什麼生活,社會環境等等
那邊的人們很真朴,他們也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像吃的大部分都是自己生產的,另外旅遊景點他們也有一個優勢,這個也是他們的經濟來源之一!
㈢ 瀘沽湖環境綜合整治成果怎麼樣
6月的瀘沽湖迎來了雨季,卻依然阻擋不了大批遊客前來遊玩。七年前,因環湖垃圾堆積、廢水滲透,瀘沽湖生態受到威脅。近年來,當地政府通過環境綜合整治,瀘沽湖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全湖自然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水質長期穩定保持地表水I類標准。
同時,滇川兩省相關部門加強協作,組織景區黨員群眾和沿湖商戶做好瀘沽湖景區環境衛生、市場整治等工作,基本形成「綜合執法+社區協管」的共治共管格局。
今年瀘沽湖管委會計劃投入15000多萬元,加快實施滇川環湖截污治污,推進環湖生態修復、垃圾減量化處理、雨污分離等系列工程。同時還要加強旅遊市場整治,提升景區服務水平。
㈣ 瀘沽湖有什麼特色
瀘沽湖古稱魯窟海子,欲稱亮海,為川滇兩省的界湖。納西族摩梭語「瀘」為山溝,「沽」為里,意即山溝里的湖。滬沽湖是受岩溶作用而形成的高原斷陷湖泊。整個湖泊狀若馬蹄,湖心簇擁著諸多島嶼,湖泊四周群峰環抱,湖光山色相互交輝。瀘沽湖不僅以其自然生態美而使人流連忘返,而且以其特有的風俗民情引人人勝。瀘沽湖畔居住著古老的納西族,他們服飾華麗、歌聲優雅。納西族的象形文字是古老的東巴文化的代表。居住在這里的摩梭人,至今仍延續著獨特的婚姻方式和以母系傳統組建的家庭。
㈤ 瀘沽湖介紹
哈哈,說的瀘沽湖,想到的就是女兒國,湖邊的居民主要為摩梭人,也有部分納西族和普米族同胞居住。摩梭人至今仍然保留著母系氏族婚姻制度。家庭成員中,祖輩只有外祖母及其兄弟姐妹,母輩只有母親,舅舅和姨母。子女則稱走婚父親為「阿波」或「阿達」。 楊二車娜姆,就是摩梭族人。瀘沽湖古稱魯窟海子,又名左所海,俗稱亮海,位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鹽源縣與雲南省麗江市寧蒗彝族自治縣之間。湖面海拔約2690.75m,面積約48.45km2。
㈥ 瀘沽湖的歷史是怎麼樣的
1、歷史:
(1)元朝末年,蒙古族的一支部隊在戰爭中敗退瀘沽湖,並定居於此,與當地的土著人走婚,繁衍後代。明朝的旅行家徐霞客在其著作《徐霞客游記》中對瀘沽湖有文字記載,將瀘沽湖及其附近的三個小湖描述為「四池」並記載湖中有三島,即「池上有三峰中峙」,明代詩人胡墩賦賦詩瀘沽湖「瀘湖秋水間,隱隱浸芙蓉。」
(2)清朝乾隆年間的《永北府志》將瀘沽湖中的「瀘沽三島」列為勝景之一,清代詩人曹永賢賦詩「祖龍求神仙,三山渺何處」,盛贊瀘沽湖如蓬萊仙境。
2、瀘沽湖
(1)瀘沽湖,俗稱左所海,古名勒得海、魯枯湖,納西族摩梭語「瀘」為山溝,「沽」為里,意即山溝里的湖,湖位於四川省鹽源縣與雲南省寧蒗縣交界處,為川滇共轄,湖東為鹽源縣瀘沽湖鎮(原左所區),湖西為寧蒗縣永寧鄉。湖泊略呈北西一東南走向,南北長9.5公里,東西寬5.2公里,湖岸線長約44公里,湖泊面積50.1平方公里,集水面積247.6平方公里,最大水深105.3米,平均水深為40.3米,湖水庫容量為22.52億立方米,湖水最大透明度達12米,湖面海拔2685米。
(2)瀘沽湖屬高原斷層溶蝕陷落湖泊,由一個西北東南向的斷層和兩個東西向的斷層共同構成。屬長江上游幹流金沙江支流雅礱江支流理塘河水系。瀘沽湖入湖河流共18條(雲南部分11條,四川部分7條),湖水經東側的大草海注入鹽源縣境內前所河,再注入蓋祖河(下游稱永寧河),再注入卧龍河(又名卧落河、鹽源河),入流理塘河,最後排入長江上游幹流段金沙江的支流雅礱江。
(3)瀘沽湖是雲南省海拔最高的湖泊,是中國第三大深水湖泊。瀘沽湖周邊主要居住著摩梭人、彝族和普米族,沿岸居住有蒙古族7種民族,約1.3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