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會計轉行做電商要具備什麼條件
會計是個很枯燥的工作,整天都是數字。而電子商務測要全面的多,綜合能力要強,在電子商務上面路子很多,而會計很單一。如果你想賺很多很多錢就選電子商務,如果想安安穩穩的過日子,還是會計比較好。會計也有很多證書的,如果是考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話,還是很簡單的,我妹妹初中畢業,前段時間報了一個培訓班,幾個月時間就考過了,其他的證書相對就有點難了。電子商務的工作很多的,像現在的阿里巴巴、淘寶都是屬於電子商務的范疇的,網店類型的都是電子商務,看起來簡單,做起來比較難的。
㈡ 2019年,做電子商務還有市場嗎
2019年的電子商務法「民之所望,施政所向」
2019年1月起,電子商務法正式施行。對這部旨在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規范電商市場競爭秩序、促進電商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法律,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微商代購、信譽評價、商品搭售、押金退還、快遞延期、大數據殺熟等成為關鍵詞,不少都是當下消費維權痛點。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電子商務法施行1個多月,成效如何?記者調查發現,針對各類損害消費者正當合法權益的行為,電子商務法出實招、求實效,消費者在「吃得放心、穿得稱心、用得舒心」等方面獲得感明顯增強。
未來中國電子商務行業將超50萬億交易規模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電子商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截止至2017年2017年全國電子商務交易規模達29.16萬億元,同比增長11.7%。其中商品、服務類電商交易額21.83萬億元,同比增長24.0%;合約類電商交易額7.33萬億元,同比下降28.7%。初步測算2018年全國電子商務交易規模達到了37.05萬億元左右。預測2019年全國電子商務交易規模將達37.75萬億元。未來五年(2019-2023)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1.52%,並預測在2023年全國電子商務交易規模將達到58.38萬億元。
2017-2023年全國電子商務交易規模統計情況及預測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大發展瓶頸亟待解決
1、行業發展環境有待改善。一方面,公平的市場競爭秩序繼續加強。隨著我國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市場集中度逐年提高,當前市場競爭異常劇烈。一是電子商務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爭奪數據資源,極可能侵害消費者權益、破壞公平競爭;二是大型電子商務平台之間的激烈競爭,也很可能引發破壞市場公平競爭秩序的行為。近年來,上述破壞電商行業市場秩序的行為時有發生,查禁涉嫌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保護公平競爭,引導市場健康有序發展將是電子商務領域長期、艱巨的任務。
另一方面,信息安全保護機制有待完善。當前,電商企業所獲得數據信息不僅是其推動自身發展的重要資源,其中還包括了消費者的大量個人信息,由於電商企業主要是通過互聯網進行交易,所以可能會受到黑客或不法分子的襲擊,從而造成消費者信息的泄露,導致企業和顧客之間的產生信任危機,阻礙企業的發展。盡管國家出台了數字化集成規范、信息安全標准等相應規范標准,但伴隨著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的高新技術的全面發展和快速普及,信息安全形勢將愈發嚴峻,電子商務在網路安全、數據安全、個人信息保護等方面依然面臨重重挑戰。
2、電商數據分析的運用程度較低
一方面,由於大數據技術的發展尚未完全成熟,電商企業獲得的數據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錯誤或者偏差,而想要篩選出真實有用的信息又不得不面臨成本較高的問題。大數據本身不是免費的,信息獲取和收集均需要花費成本,且獲得的大量信息對使用者而言並非全部有效,分析和加工大數據同樣需大量時間精力、人力物力等資源,電商企業在大數據信息收集和分析上存在較多問題。
另一方面,企業無法靈活有效地運用大數據。目前許多電商企業依然按照直覺來判斷及分析數據。盡管大數據時代有著其獨有優點,但大數據來源和形態龐大且十分復雜,且數據類型零散多樣,如果電商企業無法清晰地認識大數據並對其進行有效分析利用,就難以將大數據的優勢運用到實際企業經營和決策中去。
3、市場監管難度提升
近年來,電子商務創新層出不窮,針對新模式、新業態的制度改革和市場監管難度較大。電子商務高速發展催生的大量新模式、新業態,使得現有政策制度難以適應,相關的監管措施、約束政策、行業規范機制仍相對滯後於產業發展,法律及監管體系也不完善。傳統監管措施難以有效查處新的違法違規行為,線下監管也不適應線上的業態,如網售假貨無法現場查驗、取證,且追溯難,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無法得到安全有效的保障。過度監管和監管不當又將會束縛市場主體的創造性和活力,相關法律法規對各種創新網路商業模式缺少明確的規范和解析,適合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的規制環境有待改善。
中國電子商務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1、利好政策出台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全國電子商務物流發展專項規劃(2016-2020年)》明確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布局完善、結構優化、功能強大、運作高效、服務優質」的電商物流體系,這是指導「十三五」時期我國電商物流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標志著我國電商物流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
《電子商務「十三五」發展規劃》提出,要以新理念引領發展,激發電子商務市場活力,不斷拓寬電子商務創新發展領域,積極營造寬松的電子商務創業環境,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產業。堅持通過創新監管方式規范發展,加快建立開放、公平、誠信的電子商務市場秩序。《規劃》確立了「2020年電子商務交易額40萬億元、網上零售總額10萬億元、相關從業者5000萬人」三大發展指標。《規劃》的出台給電子商務的發展形成了明確的政策導向。
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該法案明確指出:國家鼓勵發展電子商務新業態,創新商業模式,促進電子商務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推進電子商務誠信體系建設,營造有利於電子商務創新發展的市場環境,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構建開放型經濟方面的重要作用。《電子商務法》的頒布將有效促進中國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
2、數字技術驅動電子商務產業創新
近年來,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虛擬現實等數字技術快速發展,為電子商務創造了豐富的應用場景,正在驅動新一輪電子商務產業創新。新技術應用催生營銷模式不斷創新。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支持個性化場景,實現了針對不同消費者的定向導購和促銷;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技術逐步成熟,縮短了消費者與商品的視覺感知距離,提升用戶體驗,輔助交易達成。新技術應用加快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企業以互聯網為依託,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手段,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進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並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從無人便利店、零售體驗店、智能門店、互聯網門店、社交電子商務等方面積極搭建數字化電子商務新業態,推動電子商務向智能化、多場景化方向發展。
3、電商物流服務水平不斷提高
為提高電商物流效率和服務滿意度,京東、阿里巴巴、亞馬遜等電商平台紛紛利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對各自物流平台進行整合,無人機、無人倉、無人車等技術全面啟動應用,聯盟和智能化統籌的模式布局更加廣泛。郵政智能分揀機器人批量上崗;京東武漢亞洲一號「無人倉」、華北物流中心AGV倉、崑山無人分揀中心相繼投入使用,京東無人機飛行服務中心、全流程無人倉正式啟用;菜鳥網路通過電子面單、智能分單超級機器人倉庫、末端配送機器人完成物流網路的智能化與自動化搭建,並通過大數據和智能技術照能中小商家和中小物流。近年來,新技術、新模式在電商物流領域的應用進一步擴大,使得物流快遞效率和覆蓋率得到加速提升,電商物流整體服務水平不斷提高。
㈢ 阿里巴巴的運營模式是怎麼樣的
阿里巴巴電子商務運作模式簡單來說就是提供平台,服務於中小企業。從原材料、生產設備到後期銷售,物流等等,形成一個上下游企業的生態圈。
阿里巴巴運營模式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專做信息流,匯聚大量的市場供求信息。
二,阿里巴巴採用本土化的網站建設方式。
三,在起步階段,網站放低會員准入門檻。
四,阿里巴巴通過增值服務為會員提供了優越的市場服務。
五,適度但比較成功的市場運作。
六,B2B電子商務商業運作模式,不是簡單地辦一個網上超市及物流,不單純是企業自身有利於市場營銷而開辦的網上窗口,更不是電子商務運營商為宣傳企業商品而開辦的一家廣告公司(廣告只是運營服務商多種業務中的一個項目),B2B(企業與企業)的商業運作模式,應從市場經濟這個大環境,網路經濟的大市場空間的角度,從電子商務整體概念這個戰略角度來思考來運營。
阿里巴巴主要信息服務欄目包括:
(1)商業機會,有27個行業700多個產品分類的商業機會供查閱,通常提供大約50萬供求信息。
(2)產品展示:按產品分類陳列展示阿里巴巴會員的各類圖文並茂的產品信息庫。
(3)公司全庫:公司網站大全,目前已經匯聚4萬多家公司網頁。用戶可以通過搜索尋找貿易夥伴,了解公司詳細資訊。會員也可以免費申請自己的公司加入到阿里巴巴「公司全庫」中,並鏈接到公司全庫的相關類目中方便會員有機會了解公司全貌。
(4)行業資訊:按各類行業分類發布最新動態信息,會員還可以分類訂閱最新信息,直接通過電子郵件接受。
(5)價格行情:按行業提供企業最新報價和市場價格動態信息。
(6)以商會友:商人俱樂部。在這里會員交流行業見解,談天說地。其中咖啡時間為會員每天提供新話題,為會員分析如何做網上營銷等話題。
(7)商業服務:航運、外幣轉換、信用調查、保險、稅務、貿易代理等咨詢和服務。這些欄目為用戶提供了充滿現代商業氣息,豐富實用的信息,構成了網上交易市場的主體。
㈣ 阿里巴巴網站的結構、功能及技術的運用
下面讓我們來對阿里巴巴的網頁設計布局進行分析:
阿里巴巴中國站(china.alibaba.com)被google收錄的中文網頁數量2006年8月份數據為5320000,不僅從被收錄的網頁數量上來說,要遠遠高於同類網站的平均水平,更重要的是,阿里巴巴的網頁質量比較高,潛在用戶更容易通過搜索引擎檢索發現發布在阿里巴巴網站的商業信息,從而為用戶帶來更多的商業機會,阿里巴巴也因此獲得更大的網站訪問量和更多的用戶。
1.從整體結構看:
設計作品的整體效果是至關重要的,在設計中切勿將各組成部分孤立分散,那樣會使畫面呈現出一種枝蔓紛雜的凌亂效果。點擊打開阿里巴巴的網站,訪問者可以很快的查找到自己所要尋找的信息和內容,理由是它的每個頁面都有獨立的標題,並且網頁標題中含有有效的關鍵詞,每個網頁還有專門設計的meta標簽,而且圖形和文本層疊有序,框架結構明顯。從整體上看網站上的圖片不是很多,因為它知道搜索引擎讀不出來圖片的信息和內容的。
2.從頁面的相互關系看:
阿里巴巴的各組成部分在內容上的內在聯系和表現形式上的相互呼應很明確,並注意到了整個頁面設計風格的一致性,並且在搜索引擎搜索信息的情況下,阿里巴巴將它的主要業務放在了整個框架的最左邊也就是搜索引擎最關注的地方。它抓住了搜索引擎的在搜索信息的特點。實現視覺上和心理上的連貫,使整個頁面設計的各個部分極為融洽。
3.頁面分割的角度看:
分割,是指將頁面分成若干小塊,小塊之間有視覺上的不同,這樣可以使觀者一目瞭然。阿里巴巴在這方面就做的很出色。它在信息量很多時,將關鍵詞列出來,將畫面進行了有效的分割,使關注者更清楚的知道關鍵詞的背後就是他所要的信息。所以網頁設計中有效的分割可以被視為對於頁面內容的一種分類歸納。
4.從頁面對比的角度看:
對比就是通過矛盾和沖突,使設計更加富有生氣。對比手法很多,例如:多與少、曲與直、強與弱、長與短、粗與細、疏與密、虛與實、主與次、黑與白、動與靜、美與丑、聚與散等等。阿里巴巴在網頁設計中無論是顏色、文本信息、文字的大小、格式、等等都無可非議。因為它給人的感覺很協調很舒服。
5.從頁面和諧的角度看:
和諧是指整個頁面符合美的法則,渾然一體。如果一件設計作品僅僅是色彩、形狀、線條等的隨意混合,那麼作品將不但沒有「生命感」,而且也根本無法實現視覺設計的傳達功能。和諧不僅要看結構形式,而且要看作品所形成的視覺效果能否與人的視覺感受形成一種溝通,產生心靈的共鳴。這是設計能否成功的關鍵。打開阿里巴巴的網頁一開始給人有點單一的感覺,因為它的色彩不時很鮮明,但是從整體角度在看會發現它的顏色和線條的搭配讓人的視覺效果和它的網頁達到一種想溝通的效果,尤其是它框架兩邊的空白部分從美學角度可以說明兩點:一是顯示阿里巴巴企業的卓越;二是顯示網頁品味的優越感。所以從整體上體現出了網頁的格調。
所以阿里巴巴之所以能夠做到今天這樣的成就,可以看出它在每一個方面的專業化和深入的程度。所以其他的網站在設計布局的同時有必要向阿里巴巴深入的學習。
㈤ 阿里巴巴招聘物流管理人才嗎本人在英國學物流專業碩士畢業,專長供應鏈研究,現剛回國找工作,
在國內無經驗,想找個專業對口的工作還是滿難得啊,我深有同感,祝你好運。
㈥ 電子商務給阿里巴巴帶來什麼好處
電子商務成就了阿里巴巴的成功,阿里巴巴抓住了機遇,打敗了競爭對手專,幾乎壟斷了電子商務市場屬。
(一)電子商務給企業帶來效益
企業作為人們為社會提供產品和服務的組織形式,是生產、建設和商品流通的直接承擔者。我們對電子商務的效益分析也應從企業開始。
1、降低采購價格
2、減少庫存和產品的積壓
3、縮短生產周期
4、更有效的害戶服務
5、降低價格
6、新的銷售機會
(二)電子商務的社會效益
1、全社會的增值
2、促進知識經濟的發展
3、新行業的出現
㈦ 阿里巴巴推出的夥伴計劃是什麼
2009年「夥伴計劃」推出。阿里巴巴方面定義為,以阿里巴巴為中間服務平台,圍繞中小企業的訂單難、管理難和發展難等問題,聯合各個行業的優秀供應商,為中國中小企業提供更優惠、更貼心、更優質的產品及服務。
對關聯行業的「夥伴企業」來說,能夠分享阿里巴巴平台的成熟性和海量客戶群,意味著可以藉助後者的平台開拓50多萬家中小企業這樣規模龐大的市場。「『夥伴計劃』,是一個多贏計劃。」阿里巴巴副總裁吳敏芝認為。作為「夥伴計劃」序幕演出——阿里巴巴與首批納入計劃的4家物流巨頭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此前,阿里巴巴曾向中國物流業拋出「史上最苛刻訂單」15天送45萬件,上述4家物流服務提供商均已入圍。
作為「合作夥伴」的服務供應商,能夠因為成為阿里巴巴的夥伴關系分享阿里巴巴的海量客戶群體,為其以具有競爭力的價格提供優質服務,而統一的客服體系和針對性的信息、交易安全解決方案對這些「夥伴」來說也是自身升級發展的契機。
通過阿里巴巴「合作夥伴計劃」可實現發揮協同效應,壓縮成本,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我看中了阿里巴巴50多萬的客戶群體,隱藏巨大的商業資源,加入阿里巴巴『合作夥伴計劃』能實現資源共享、共謀發展。」簽約的物流商說。
阿里集團參謀長曾鳴分析,「阿里巴巴龐大的會員已經把中國的內貿市場鏈接成一個密布的『網路』」。在這個網路上,商業資訊、供求信息、商品貨物、渠道代理……有形無形的交換流通背後,小企業客戶、電子商務平台、物流企業、內貿市場「多方共贏」價值模型,已經凸顯出來。
對於合作夥伴的企業而言,通過「合作夥伴計劃」,獲得了龐大的、具有消費能力的客戶,同時,通過與阿里巴巴的合作提升了公司形象,藉助後者的知名度以及其在中小企業市場的影響力,快速地提升企業本身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這樣更容易得到客戶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