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柏林河畔市場定位

柏林河畔市場定位

發布時間:2021-08-24 21:02:27

A. 明天世界盃的賽程

明天是7月3號,將有兩場比賽將要進行:

北京時間02:00 1/8決賽 比利時 VS 日本

北京時間22:00 1/8決賽 瑞典VS瑞士

下面對明天即將參賽的隊伍進行介紹~

比利時隊:

比利時隊以往在國際大賽都有不俗戰績,早在二十世紀三五十年代已出賽過世界盃決賽,他們在八強戰擊敗西班牙後在半決賽以0:2被阿根廷打敗,繼而在季軍戰以十二碼負於法國得殿軍。2015年11月5日,國際足聯公布最新一期國家隊排名,比利時首次位居榜首創造歷史。2018年6月4日,比利時公布世界盃23人最終名單,德布勞內、阿扎爾領銜,2名效力於中超的球員維特塞爾和卡拉斯科也順利入選。6月18日,在2018俄羅斯世界盃G組第1輪中,比利時3-0大勝巴拿馬。6月23日,在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G組迎來次輪的第一場比賽,比利時隊在莫斯科斯巴達克體育場以5比2擊敗非洲勁旅突尼西亞隊,以兩戰全場的戰績提前小組出線。6月29日,2018年世界盃G組末輪一場比賽在加里寧格勒球場展開角逐,比利時1比0戰勝英格蘭。

日本隊:

20世紀90年代以來,日本足球水平突飛猛進,自1992年日本亞洲杯奪冠後,日本隊又在2000年黎巴嫩亞洲杯、2004年中國亞洲杯和2011年卡達亞洲杯中共四次奪得冠軍,是亞洲杯歷史上奪冠次數最多的代表隊。日本隊曾五次征戰世界盃,最佳戰績是在2002年韓日世界盃和2010年南非世界盃中進入十六強。2018年6月19日,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小組賽H組首輪,日本隊繼上屆世界盃後再次在世界盃賽場迎戰哥倫比亞隊。最終,憑借香川真司和大迫勇也的進球,日本隊以2比1的比分戰勝哥倫比亞隊,這是世界盃歷史上亞洲球隊首度戰勝南美洲球隊。6月24日,H組第2輪比賽,日本隊在兩度落後的情況下憑借乾貴士和本田圭佑的進球兩度扳平比分,最終2比2戰平塞內加爾隊。6月28日,H組末輪比賽,日本隊0比1不敵波蘭隊,但以4分仍位居小組第二,力壓塞內加爾隊獲得小組出線資格,時隔八年再度晉級世界盃16強。

瑞典隊:

1958年在本土舉行的世界盃上,瑞典隊一路高歌猛進殺入決賽,惜敗於巴西隊屈居亞軍,這也是該國足球史上最驕人的戰績。此外,瑞典隊還在1950年巴西世界盃、1994年美國世界盃上兩次獲得季軍佳績。在國際足聯2018年4月份公布的世界排名中,瑞典暫列世界第23。北京時間2018年5月16日,瑞典足協公布了參加2018俄羅斯世界盃的23人名單。主帥:揚尼·安德松。北京時間2018年6月24日,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F組第2輪,德國主場2-1瑞典。2018年6月27日,俄羅斯世界盃F組塵埃落定。瑞典隊以積6分3凈勝球、越居小組頭名出線,晉級16強。

瑞士隊:

2006年世界盃,瑞士打入十六強,並且創造了單屆世界盃0失球的記錄。2014年世界盃,瑞士打入十六強。2016年歐錦賽,小組賽首輪,瑞士1-0擊敗阿爾巴尼亞八分之一決賽中,瑞士1-1戰平波蘭,但點球大戰被淘汰。2018年世界盃預選賽中,瑞士2-0擊敗葡萄牙取得開門紅,並且獲得五連勝。2017年11月12日,瑞士國家男子足球隊通過歐洲區附加賽晉級,獲得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的參賽資格。北京時間2018年6月18日凌晨,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小組賽E組首輪,巴西隊對陣瑞士隊。五星巴西被瑞士隊逼平,巴西1:1瑞士終場。北京時間6月23日,E組小組賽第二輪,瑞士2-1逆轉絕殺塞爾維亞。北京時間6月28日凌晨,世界盃E組最後一輪比賽打響,哥斯大黎加2-2頑強戰平瑞士,瑞士以一勝兩平的不敗戰績,成功晉級十六強。

如果對更多比賽賽程感興趣,可以點擊這個鏈接,裡面有我寫的世界盃賽程。

網頁鏈接

B. 世界地理知識點

世界地理知識詳解

http://www.dlgw.net/XuanXiuJiaoCan/ShowArticle.asp?ArticleID=979

C. 奔駛是哪個國家的

德國的啊

D. 簡介一下德國的地理位置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位於歐洲中部,東鄰波蘭、捷克,南接奧地利、瑞士,西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接丹麥,瀕臨北海和波羅的海。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德國(兩德統一前簡稱西德或聯邦德國),該國由16個聯邦州組成,首都為柏林,領土面積357167平方公里,以溫帶氣候為主,人口約8267萬人,是歐洲聯盟中人口最多的國家,以德意志人為主體民族。

德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其社會保障制度完善,國民具有極高的生活水平。以汽車和精密機床為代表的高端製造業,也是德國的重要象徵。

(4)柏林河畔市場定位擴展閱讀:

德國的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德國的地形變化多端,有連綿起伏的山巒,高原台地,丘陵,有秀麗動人的湖畔,及遼闊寬廣的平原。整個德國的地形可以分為五個具有不同特徵的區域:北德低地、中等山脈隆起地帶、西南部中等山脈梯形地帶、南部阿爾卑斯前沿地帶和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區。

氣候特徵

德國處於大西洋東部大陸性氣候之間的涼爽的西風帶,溫度大起大落的情況很少見。降雨分布在一年四季。夏季北德低地的平均溫度在18℃左右,南部山地為20℃左右;冬季北德低地的平均溫度在1.5℃左右,南部山地則為-6℃左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德國

E. 德國有什麼特產

德國巧克力,啤酒,乳酪,照相機、光學儀器、鍾表、鋼筆、刀刃。另外木刻、皮革、寶石製品,歐洲古玩、孜人牌剪刀

F. 德國留學有哪些好的文科專業的學校

海德堡大學

成立於1386年的海德堡大學是德國最古老的大學,也是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繼布拉格和維也納之後開設的第三所大學。十六世紀的下半葉,海德堡大學就成為歐洲科學文化的中心。截至2013年,海德堡大學共有29,000名在校生,超過5000人的教學和科研隊伍,其中大約420人為教授。

海德堡大學不少科系享譽世界,是中歐地區第三所大學,歷史僅次於捷克的布拉格大學和奧地利的維也納大學。其中法學專業被譽為海德堡大學的優勢專業。既然題主心儀海德堡,那麼如果對法學有興趣,不妨去海德堡大學修法學專業。

開放的文科專業:

法學系:有法學、外國和國際私法與經濟法、法學史、社會經濟法、刑事法、財政稅和德國與歐洲管理法等專業。

哲學歷史系:有哲學、歷史、東歐歷史、政治學、藝術史學等專業。

東方學與古代學系:有東方語言、埃及學、漢學、日本學、古典語文學、早期史學、古代史和考古學等專業。

新哲學系:有日耳曼學、英國語言文學、羅馬學、中世紀和新時代拉丁哲學、斯拉夫語、語言學、口譯和筆譯、作為外語的德語等等專業。

經濟學系:有國際經濟和社會統計比較學、社會學史和經濟史等專業。

海德堡大學

成立於1386年的海德堡大學是德國最古老的大學,也是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繼布拉格和維也納之後開設的第三所大學。十六世紀的下半葉,海德堡大學就成為歐洲科學文化的中心。截至2013年,海德堡大學共有29,000名在校生,超過5000人的教學和科研隊伍,其中大約420人為教授。

海德堡大學不少科系享譽世界,是中歐地區第三所大學,歷史僅次於捷克的布拉格大學和奧地利的維也納大學。其中法學專業被譽為海德堡大學的優勢專業。既然題主心儀海德堡,那麼如果對法學有興趣,不妨去海德堡大學修法學專業。

開放的文科專業:

法學系:有法學、外國和國際私法與經濟法、法學史、社會經濟法、刑事法、財政稅和德國與歐洲管理法等專業。

哲學歷史系:有哲學、歷史、東歐歷史、政治學、藝術史學等專業。

東方學與古代學系:有東方語言、埃及學、漢學、日本學、古典語文學、早期史學、古代史和考古學等專業。

新哲學系:有日耳曼學、英國語言文學、羅馬學、中世紀和新時代拉丁哲學、斯拉夫語、語言學、口譯和筆譯、作為外語的德語等等專業。

經濟學系:有國際經濟和社會統計比較學、社會學史和經濟史等專業。

慕尼黑大學

德國排名第一的大學

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慕尼黑大學(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簡稱LMU或慕尼黑大學。由路德維希公爵於1472年所創建,是德國和歐洲最傑出、文化氣息最濃重的大學之一,也是德國精英大學和歐洲研究型大學聯盟的成員。

慕尼黑大學是國際領先的研究型大學,以34名諾貝爾獎得主在全球院校諾獎排名中排13名,畢業生中不乏馬克斯·普朗克、沃納·海森堡,康拉德·阿登納等科學家及政治家。慕尼黑大學在2014/15年THE全球院校排名中排第29位,QS排名自然科學領域排第21位、生命科學與醫學第35位,藝術與人文科學第90位。在2014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中與海德堡大學並列德國最傑出大學,其中在自然學科排名39位、物理排名19位。

在美國新聞和世界報道出版的世界大學排名榜上,慕尼黑大學一直位於德國前三名的位置。在英國泰晤士關於世界大學2014-2015的最新排名中,慕尼黑大學位於世界大學第29名[1]。

在最新的2012年德國高校9大專業領域排名中,慕尼黑大學在其中的6大專業領域名列前三甲,其中3項名列第1,在醫學、管理學、社會科學等領域擁有傳統優勢。慕尼黑大學成就較高的學院主要有國民經濟學院、企業經濟學院、醫學院、法學院、社會學學院、物理學院和化學學院、林學院、獸醫學院等。

慕尼黑大學總體偏向文科,其中經濟學、哲學、社科類專業較強,培養出了前德國央行主席海爾穆特·施萊辛格【國民經濟學院】 、
前聯邦財政部長特奧多·外格【法學院】等等。

推薦專業:國民經濟學、企業經濟學、德語語言與文學、社會學、哲學

曼海姆大學

曼海姆大學是德國一所較年輕的大學。該校位於昔日普法爾茨選帝侯科學院所在的巴洛克式曼海姆宮。曼海姆大學的企業經濟學(相當於管理學)和國民經濟學(相當於經濟學)一直排名德國第一。
曼海姆大學的曼海姆商學院是德國境內唯一獲得世界三大權威認證機構AACSB , AMBA和EQUIS認證的商學院。

曼海姆大學開設了法律學、經濟學、政治經濟及統計學、社會科學、哲學、心理學、教育法、語言學、文學、歷史、地理、數學專業。

曼海姆大學的所有專業都是通過與經濟緊密結合而占該領域主導地位。特別是在管理、經濟和社會科學領域,在眾多的學校排名、獎勵、評比中曼海姆大學是德國最好的大學之一。經濟學總實力更是排名德國大學第一。主要研究課程包括企業管理、市場經濟、勞資關系、金融、保險、政治經濟與計量經濟、微觀經濟學。

如果想進修經濟學,曼海姆大學是個好選擇。

推薦專業:【依然是】國民經濟學、企業經濟學、法學

弗萊堡大學

弗萊堡大學(University of
Freiburg),創建於1457年,位於德國西南部的美麗小城弗賴堡,是德國和歐洲歷史最為悠久和最有名望的大學之一,也是一座和城市建築很好結合、沒有圍牆的傳統大學。其綜合實力和學術水平在德國都排在第五左右。作為歐洲研究型大學聯盟、21世紀學術聯盟的成員,其自然科學中的生命科學最為傑出,名列德國三甲。

弗萊堡大學以經濟著稱。現代經濟學中有個弗賴堡學派,就出自於該校。這個學派是新自由主義的中堅,為德國社會市場經濟體制奠定了理論基礎,戰後這一經濟體制的確立為德國帶來了舉世聞名的經濟奇跡。瓦爾特·沃伊肯,「弗萊堡學派」著名經濟學家,曾任教於該校;弗里德里希·哈耶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是該校學生。

這里也出過不少有名的文化人物。比如小說家埃米爾.斯特勞斯、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斯道丁格爾、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馮海伊克、文學家萊因霍爾德.希萊德爾、還有就是著名哲學家海德格爾。

推薦專業:德語語言與文學、【還是……】經濟學、哲學

法蘭克福大學

法蘭克福大學(Goethe University
Frankfurt),是一所充滿活力的,教學嚴謹並且友好開放的大學。建立於1914年,是德國最大的大學之一,現有35,000名在校學生。
為了滿足在校師生在研究以及學習方面的需要,學校創造了良好的硬體條件。學校一共有超過170個專業,在今後的幾年中還將陸續提供更新法蘭克福大學,是德國最著名的前十所大學之一,位於萊茵河畔的法蘭克福。

法蘭克福是德國的財經首都和重要的商業及工業中心之一,共有400家銀行和3000多家公司進入該區。法蘭克福的商業氣息,大都會氣質及其自由求實的精神時刻影響著法蘭克福大學。

法蘭克福大學共有680名教授,1400助教和助研,1300名管理職員。曾在大學任教的著名學者包括奧本海默和卡爾曼海姆(社會科學),勞厄和波恩(物理),馬庫斯和沃爾特本傑明(社會科學,哲學,文學)。

整體說來,法蘭克福大學文科系要強於理科系(如果把經濟歸為文科類來說的話)。

因為法蘭克福是全德國乃至整個歐盟的經濟,金融中心,法蘭克福大學的經濟系有著其他大學無法比擬的得天獨厚的優勢,實習以及工作機會都不錯。通過近幾年的加強,法蘭克福大學吸收了許多來自其他大學的頂尖的教授,

法學,法學系是法蘭克福大學重點發展的院系,近幾年邀請了許多知名教授加入。其中有德國最著名的刑法學者之一的Albrecht,德國聯邦憲法法院(德國最高法院)的副主席也曾經在法蘭克福大學任教和從事研究活動,憲法法院長期顧問,現在德國行政學院教學的Wieland也曾在大學長期任教。與金融相關的銀行法,證券法等也是法蘭克福大學的優勢科目。

教育社會學,法蘭克福大學的教育系以及社會學系集中了多位知名學者。如Brumlik

推薦專業:【又是!】經濟學、法學、社會學

柏林自由大學

柏林自由大學創建於1948年,迄今已有50年的歷史,是德國首都最大的綜合性大學。

柏林自由大學的教學和研究領域十分廣泛,其中醫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系是柏大最大的院系。柏林自由大學還擁有人文和社會科學領域眾多的「小專業」,比如猶太研究學、戲劇學,媒體研究和奧托·蘇爾研究所等部備受歡迎。

自由大學的達勒姆人文中心(Dahlem Humanities
Center)在人文科學領域的研究寬度是德國獨一無二的。其區域研究涵蓋了北美、拉丁美洲、東歐、中東和東亞等地區以及歐洲各個國家。而Otto-
Suhr學院——歐洲著名政治科研機構之一——將政治管理研究作為重要課題之一。

推薦專業:哲學、文學、經濟學

柏林洪堡大學

林洪堡大學(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以下簡稱洪堡大學)成立於1810年10月,這所國家資助、男女合校的高等學府是當時的普魯士教育大臣、德國著名學者、教育改革家威廉·馮·洪堡(Wilhem
von
Humboldt)創辦。是第一所新制的大學,擁有十分輝煌的歷史,對於歐洲乃至於全世界的影響都相當深遠。柏林洪堡大學2012年6月入選為11所德國「精英大學」之一。

洪堡大學是依據創校者洪堡「研究教學合一」的精神所創立的新學校,他也希望洪堡大學能成為

「現代大學之母」(Mutter aller modernen
Universitäten)。根據洪堡的理念,現代的大學應該是「知識的總和」(Universitas
Litterarum,教學與研究同時在大學內進行,而且學術自由,大學完全以知識及學術為最終的目的,而非實務的人才培育。倡導以知識學術為最終目的創始人威廉·馮·洪堡(1767~1835年)是德國近代著名的自由主義政治思想家、教育家、外交家、比較語言學家和語言哲學家。

柏林洪堡大學的教師陣容十分強大,包括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普朗克、薛定諤、亥姆霍茲、赫茲、韋恩等,生物化學之父費歇爾(Emil
Fischer),、黑格爾(Georg W. F. Hegel)、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神學家施萊爾馬赫(Friedrich
Schleiermacher)、法學家薩維尼(Friedrich Carl von Savigny)、歷史學家蘭克(Leopold von
Ranke)都曾在此任教。共產黨理論的創始者馬克思、恩格斯都曾就讀過柏林洪堡大學,其他曾在此就讀的還包括歐洲議會主席舒曼(Robert
Schuman)、哲學家費爾巴哈(Ludwig Feuerbach)、著名詩人海涅(Heinrich Heine)、鐵血宰相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及作家庫爾特·圖霍爾斯基(Kurt Tucholsky)等。

推薦專業:經濟學、文學、工商管理、哲學、歷史

波恩大學

波恩萊茵弗里德里希·威廉大學(Rheinische Friedrich-Wilhelms-Universität
Bonn),簡稱波恩大學,是位於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波恩市的一所公立大學。她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德國萊茵河畔,是18世紀啟蒙運動學校現有8個學院,即:基督教神學院、天主教神學院、法律經濟學院、醫學院、哲學院、數學自然科學學院、農學院和教育學院。另外設有各類校直屬研究機構十幾個,如考古研究所、語言實驗中心、天文學研究中心等等。

波恩大學以柏林大學為榜樣,於1827年頒布章程,強調教學與研究相結合,尊重學術自由為辦學指導原則。納粹統治時期
,遭到嚴重破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學校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設有基督教神學院、天主教神學院、數學和自然科學學院、醫學院、哲學院、法學和經濟學院、農學院、教育學院。設有水利法研究所,動力法研究所,馬克斯·普朗克射電天文研究所
,儲蓄、匯兌和信貸業研究所,萊茵-威斯特伐利亞工具數學研究所,東方語言研究室等。其中法科、哲學科和醫科(尤其是醫學外科)是波恩大學著名的學科。馬克思曾於1835~1836年在此學習。

著名校友還有德國詩人海涅、貝多芬、哲學家尼采、聯邦德國第一任總理阿登納、德國皇帝威廉二世等等。

推薦專業:經濟學、法學、哲學

哥廷根大學

喬治-奧古斯都-哥廷根大學(Georg-August-University of
Göttingen),簡稱哥廷根大學,位於德國西北部下薩克森州南端的大學城哥廷根市,因英王喬治二世創建而得名。始建於1734年,於1737年向公眾開放。哥廷根擁有十分輝煌的歷史,名人輩出,蜚聲世界。

哥廷根大學(又譯為哥丁根大學或格丁根大學)同德國的海德堡大學、弗萊堡大學、圖賓根大學相似,哥廷根大學屬於傳統的大學城,是「沒有校門和圍牆的大學」。

2007年10月19日,德國第二輪「精英大學」評選最終揭曉,哥廷根大學成為德國九所精英大學之一。

哥廷根大學有著良好的國際聲譽。至2014年,與哥廷根大學相關的諾貝爾獎獲獎人數為47人,為德國大學第1,世界大學第10位。在201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學世界排名」中,哥廷根大學排名德國第1,全球第43位。在2014年「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學世界排名」中,名列德國第2,全球第67位。同時在2014-2015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全球大學排名」中,名列德國第5,全球第93位。

德意志帝國時期的「鐵血宰相」奧托·馮·俾斯麥,聯邦德國前總統里夏德·馮·魏茨澤克及前總理格哈特·施羅德均曾於哥廷根大學學習法律。德國大詩人海涅也在此取得法學博士。格林兄弟在此任教並編寫了第一部德語詞典。現象學大師埃德蒙德·胡塞爾在此任教,哲學家亞瑟·叔本華,社會學大師馬克斯·韋伯與尤爾根·哈貝馬斯等也先後求學於哥廷根。

文科專業:考古學,亞述學,基督教考古學,拜占庭藝術史,地理學,日耳曼文學,歷史,希臘與文學,印度日耳曼語系的比較語言學,日本與文學,藝術史/藝術科學,拉丁語語文學,音樂學,東歐、東南歐史,教育學,哲學,政治學,漢學等等

在中國,哥廷根大學和南京大學合辦有中德法學研究所。

德國哥廷根大學優勢文科專業有泰語、印地語、冶金工程、緬甸語、斯洛伐克語、視覺和表演藝術相關、教育領導學、拉丁美洲研究、捷克語、葡萄牙語、蒙古語、商務英語專業、科學師范教育/普通科學教師、斯拉夫語、商業統計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教學

推薦專業:哲學、語言文學、工商管理

耶拿大學

耶拿大學(Friedrich-Schiller-Universität Jena,英文:University of
Jena,縮寫FSU)全稱「耶拿弗里德里希·席勒大學」,位於圖林根州的耶拿市,成立於1558年,是德國10所最古老的高等學府之一,是以德國著名文學家席勒的名字命名的。席勒曾於19世紀任教於耶拿大學,教授歷史,當時的耶拿大學凝聚了一大批富有思想影響力的人物。萊茵霍得、費希特、黑格爾、謝林、施萊格爾都曾任教於耶拿大學。卡爾馬克思被耶拿大學授於博士學位。

耶拿大學現設有十個學院,分別是:神學院、法學院、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人文學院,社會與行為科學學院,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物理與天文學院,化學與地球科學學院,生物與葯學學院,醫學院。

在2015年QS的30個專業排名中,耶拿大學並未有專業上榜,但在QS發布的2014年的學科領域排名中,耶拿大學的自然科學、生命科學與醫學和人文科學都進入世界前400強,分別居257,265和393位。

推薦專業:法學、教育學

明斯特大學

明斯特大學(Westfälische Wilhelms-Universität Münster,英文:University of
Münster,縮寫WMU),全稱「威斯特法倫-威廉姆斯-明斯特大學」,位於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的明斯特市,成立於1780年,是德國著名的高等學府。明斯特大學的名字來源於德皇威廉二世,其建校歷史可以追溯至1588年,1771年,科隆大主教正式頒發了成立擁有4所學院的明斯特國立大學的公文,1820年改為現在的名字。

明斯特大學共設有8個學院,分別是:新教神學院,天主神學院,法學院,經濟學院(即明斯特經濟與商學院),健康科學學院(含醫學和牙醫),哲學學院(含教育與社會科學系、傳播學系、心理與運動科學系、歷史與哲學系、哲學系),自然科學與數學學院(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系、物理系、化學與葯學系、生物系、地球科學系),音樂學院。

明斯特大學是德國88所擁有博士授予權的公立綜合性大學之一,在2014年的QS排名上位居世界第236位,德國第15位,尚在精英大學之列的科隆大學、德累斯頓工業大學、康斯坦茨大學、不來梅大學之前。

明斯特大學共誕生過兩位諾貝爾獎得主:格哈德·多馬克(Gerhard Domagk),1939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獲得者,喬治·柏諾茲(Georg
Bednorz),198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明斯特大學共有兩個學術機構(或項目)被列入德國精英項目計劃,分別是:運動與細胞交叉學科中心(Cells in Motion Interfaculty
Cente)、近現代宗教與政治文化研究項目(Religion and Politics in Pre-Modern and Modern
Cultures)

在2015年QS排名的30個專業中,明斯特大學共有10個專業進入世界前200強,分別是:化學、哲學、法學、歷史、材料科學、生物醫學、醫學、心理學、葯學、語言學,其中化學與哲學專業進入世界前100名。

推薦專業:法學、哲學、經濟學

G. 奧迪簡介、歷史

作為國內最為熱銷的豪華品牌,奧迪已經經歷了100多年的歷史,雖然現在看來奧迪的光輝閃耀,但是它自在發展過程中確曾經經歷了一條曲折輝煌的道路。

1899年,霍希決定成立自己的公司,在科隆成立了霍希公司(Horch & Cie)。在德國,霍希是將鑄鋁技術用於汽車發動機和變速箱殼製造,以及製作電力傳輸元件的萬向軸及高強度鋼齒輪的第一人。

1902年,霍希將公司遷至薩克森州的萊辛巴赫(Reichenbach),1903年公司開始生產兩缸發動機汽車。隨後在1904年又遷至茨維考。遷至茨維考後,公司又開始生產四缸發動機汽車。

該種汽車性能極佳,1906年在當時世界上路況最艱難、距離最長的汽車拉力賽(Herkomer Run)中贏得冠軍。兩年後,霍希公司的年銷量第一次突破100輛。

H. 地理知識點

第一章 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

第一節 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1.區域的含義

⑴概念:區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間單位,它是人們在地理差異的基礎上,按一定的指標和方法劃分出來的。。區域既是上一級區域的組成部分,又可進一步劃分為下一級區域。

⑵特徵:具有一定的區位特徵,以及一定的 面積 ,其內部的特定性質 相對一致 。(層次性;差異性;整體性)

二、地理環境差異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1.總體影響: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特點、區域的發展水平、發展方向。

2.長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異同

同:都是平原地區,並都位於我國的東部季風區

異:

⑴地理環境的差異:

①地理位置差異:位於 北緯30度 附近,在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的中部,長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於北緯43-48度 ,在我國東北地區的中部

②氣候條件差異:長三角在 亞熱帶季風 氣候區,夏季高溫多雨, 雨熱同期 ;松嫩平原在 溫帶季風氣候區,大陸性稍強,降水較少,溫暖季節短,生長期較短,水熱條件的組合不如長三角。

③土地條件差異:長三角以 水稻土 為主,耕地多為 水田 ,較為分散,人均耕地面積 低於 全國平均水平;松嫩平原 黑土分布廣泛,耕地多為 旱地 ,集中連片,人均耕地面積 高於 全國平均水平。

④礦產資源條件差異:長三角礦產資源貧乏,松嫩平原有較豐富的 石油 等礦產。

⑵地理環境對農業和商業的影響

①對農業:長三角在良好的水熱條件基礎上,發展水田耕作業,主要種植 水稻 等,一年 二熟至三熟 ;松嫩平原受水熱條件的限制,發展 旱地耕作業,主要種植 小麥 等,一年 一熟 。

長三角河湖水面較廣,水產業較為發達;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較少,草原分布較廣,適宜發展 畜牧業 。

②對工商業:長三角位於我國沿海航線的中樞,長江入海的門戶,對內外聯系方便,商業貿易發達;依託當地發達的農業基礎發展輕工業,從國內外運入礦產資源發展重工業,成為我國重要的綜合性工業基地。松嫩平原利用當地豐富的 煤鐵石油等資源發展 工業,成為我國的 重化工業 基地。

三、區域不同發展階段地理環境的影響

1.區域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社會、經濟、技術等因素的改變而改變。

第二節 地理信息技術在區域地理環境研究中的應用

1.地理信息技術

⑴概念:獲取、管理、分析和應用地理空間信息的現代技術的總稱。

⑵類型:遙感RS、全球定位系統GPS、地理信息系統GIS

⑶應用領域:資源調查、環境監測、自然災害防禦監測、導航等。

2.遙感(RS)

⑴概念:人們在航空器上利用一定的技術裝備懟地表物體進行遠距離的感知

⑵應用:環境監測、自然災害防禦監測等

3. 全球定位系統(GPS)

⑴概念:利用 衛星 ,在全球范圍內實時進行 導航、定位統。

⑵作用:為各類用戶提供精密的 三維坐標 、 速度和時間 。

⑶特點:全能性(陸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連續性、實時性

4.地理信息系統(GIS)

⑴概念:專門處理地理空間數據的計算機系統,用於所有用到地圖或需要處理地理空間數據的領域。

⑵應用: 區域地理環境研究和城市管理 。

5.地理信息技術與數字地球 :遙感(RS)獲取信息 ,全球定位系統(GPS)信息的空間定位;地理信息系統(GIS)處理信息,分析表達結果。數字地球是指數字化的地球,即把整個地球信息進行數字化後,由計算機網路來管理的技術系統。在區域地理環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應用。

第二章 區域生態環境建設

第一節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國西北地區為例

1.西北地區概況

⑴位置范圍:位於大興安嶺以西,昆侖山—阿爾金山—古長城一線以北;在行政區劃上大致包括新疆、寧夏、甘肅北部和內蒙古大部;

⑵地形特徵:東部是遼闊坦盪的高原,西部山脈和盆地相間分布。

⑶主要景觀:乾旱是最顯著的自然特徵。形成草原、荒漠主的景觀。

⑷內部分異:以賀蘭山為界,以東為半乾旱草原帶,以西為乾旱和極端乾旱地區。

2.荒漠化

⑴概念:發生在乾旱、半乾旱地區以及一些半濕潤地區的土地退化。

⑵表現:耕地、草地、林地等退化引起的 土地沙漠化、石質荒漠化、次生鹽漬化。我國西北地區最為突出。

⑶原因:

自然因素:① 氣候乾旱,多戈壁荒漠 ;② 植被稀疏,多沙質沉積物 ;③ 大風日數多且集中 。

人為因素:

①根本原因:人口激增對環境的壓力;人類活動不當,對資源的不合理利用 。

②直接原因:過度樵採、過度放牧、過度開墾、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工礦交通建設不注意環保。

3.荒漠化防治的對策和措施

⑴內容:①預防潛在荒漠化的威脅②扭轉正在發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③恢復荒漠化土地的生產力

⑵原則:維護生態平衡與提高經濟效益相結合,治山、治水、治鹼、治沙相結合 重點: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風沙危害嚴重的地段

⑶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資源 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構築防護林體系 ③調節農、林、牧用地之間的關系④採取綜合措施,多途徑解決農牧區的能源問題 ⑤控制人口增長

第二節 森林的開發和保護——以亞馬孫熱帶雨林為例

1.森林資源現狀

⑴屬性:既是自然資源又是環境資源。

⑵作用:調節氣候、涵養水源、防風固沙、保持水土、吸煙除塵、凈化空氣、美化環境等 。

⑶森林分布:亞寒帶針葉林和熱帶雨林地區。因地廣人稀、自然條件嚴酷,或因難以通行、開發較晚,才免遭大規模破壞。亞馬孫熱帶雨林是地球上現存面積最大、保存比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

2.熱帶雨林

⑴分布: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兩側,但在大陸向風地帶可以伸展道南北緯15-25度。集中分布在東南亞地區、非洲剛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

⑵雨林的全球環境效應:① 地球之肺:深刻的影響著地球上大氣中的碳氧平衡。 ② 地球的儲水庫:促進全球水循環、調節全球水平衡 ③ 世界生物基因寶庫:在生物進化史中,雨林成為地球上繁衍物種最多、保存時間最長的場所。

⑶雨林生態

①優越性:全年高溫多雨,光合作用強烈,生物循環旺盛,生物生長迅速。

②脆弱性:雨林生長所需要的養分幾乎全部儲存在地上的植物體內。

⑷熱帶雨林破壞

①根本原因:當地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增長、貧困以及由此產生的發展需求 。②直接原因:人類開發 。

⑸熱帶雨林的開發(亞馬孫開發計劃)

① 20世紀五十年代以前:生活方式落後,未開發,沒有產生太大的影響

② 人口急劇增長,雨林遭到空前的破壞

③ 1970年,巴西政府又正式公布了著名的亞馬孫流域大規模開發計劃:修建亞馬孫橫貫公路、移民亞馬孫平原、鼓勵跨國企業投資開發。

⑹雨林的保護:在當前的背景下,面對雨林正在遭受毀滅性破壞的嚴峻形勢,應該把

保護放在第一位。① 鼓勵保護性開發,如雨林觀光等;② 加強環境教育,提高公民環保意識;③ 森林選擇性採伐和更新造林相結合;④ 加強森林緩沖區建設。

第三章 區域自然資源綜合開發利用

第一節 能源資源的開發——以我國山西省為例

1.能源分類

⑴ 可再生能源(舉例水能、風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陽能 );非可再生 能源(舉例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礦物能源和核能)。

2.山西省煤炭資源的開發條件

① 煤炭資源豐富,開采條件好、儲量豐富、分布范圍廣、煤種齊全、煤質優良

②市場廣闊:一是我國對能源的需求進一步增加;二是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不會改變 。

③位置適中:輸煤輸電距離近。

④交通比較便利:北中南三條運煤鐵路分別是大秦線、神黃線、焦日線 。

3.能源基地建設:

⑴面臨挑戰:①人均資源量少;②人均能源消耗量低;③單位產值能耗高;④以煤炭為主能源消費結構;⑤能源安全受到威脅。

⑵採取措施:①擴大煤炭開采量;② 提高晉煤外運能力,以鐵路為主,公路為輔;③加強煤炭的加工轉換:一是建設坑口電站,變輸煤為輸電;二是發展煉焦業 。

4.能源的綜合利用

⑴變革原因:產業結構單一、經濟效益低下、生態環境問題嚴重 。

⑵變革模式:結合鐵礦、鋁土礦等資源優勢,構建三條產業鏈:煤電鋁 、

煤鐵鋼、煤焦化 。

⑶能源綜合利用的結果:①山西省產業結構由以煤炭開采業為主的單一結構轉變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為主的多元結構,②原料工業逐步超過採掘工業而佔到主體地位,③實現了產業結構的升級。

5.環境的保護與治理

⑴提高煤的利用技術:推動以潔凈煤為代表的清潔能源產業的發展。

⑵調整產業結構:以重化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是生態環境問題根源所在,①對原有重化工業進行調整,使產品向深加工 、高附加值方向發展;②大力發展農業 、輕紡工業、高技術產業和旅遊業。

⑶ 「三廢」的治理:①廢渣:回收再利用;②廢氣:消煙除塵,營造防風林帶;③廢水:沉澱凈化 。

第二節 河流的綜合開發——以美國田納西河流域為例

1.流域開發的自然背景

⑴重要性:決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開發方向 。

⑵河流概況:密西西比河的二級支流,發源阿巴拉契亞山西坡,在肯塔基市注入俄亥俄河。

⑶開發注意:①山地:河流的發源地,保護好植被生態 ②河谷平原:人類活動比較集中的地區,是生態環境保護的重點③河流:流域中開發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資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質的保護。

⑷田納西河流域開發的自然背景:①地形:多山,起伏大,水力資源豐富,河流航運作用十分突出;②氣候:溫暖濕潤,降水豐富,冬末春初降水多,夏秋降水相對較少;③水系:支流眾多,水量豐富,河流落差大,水量不穩定;④礦產:煤鐵銅等豐富。

2.流域的早期開發及其後果

⑴ 18世紀下半葉:農業發達,人口較少,對自然環境影響不大。

⑵19世紀後期:人口急增,對資源進行掠奪式開發,帶來土地退化;植被破壞;環境污染等生態環境與社會問題。

⑶ 20世紀30年代初:田納西河流域成為美國最貧困的地區之一。

3.流域的綜合開發

⑴開發的核心:河流的梯級開發 。

⑵開發項目:防洪、航運、發電 、旅遊 、供水、養殖等 。

⑶成效:根治了洪災,農林牧漁業、工業、旅遊業得到迅速發展,生態環境改善,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統一。

⑷田納西河兩岸形成「工業走廊」的原因:大規模的水電和核電使田納西河流域成為全國最大的電力供應基地;流域內煉鋁、化學等高耗能工業的發展。

第四章 區域經濟發展

第一節 區域農業發展——以我國東北地區為例

1.東北地區地理條件

⑴自然條件:①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作物一年一熟,易受熱量的影響。(氣候是區域農業生產中最難以改造的自然條件。)

②地形分布:高原(畜牧業)、平原(種植業)、山地(林業)為農業多種經營提供了條件。

③土壤:黑土、黑鈣土廣泛分布,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有利於農業生產。

⑵社會、經濟條件:①良好的工業基礎;②交通發達,對外聯系方便,發展外向型農業;③開發時間較晚,人口密度較低(地廣人稀),有利於綠色農業和大農業的發展。

2.農業布局特點

⑴耕作農業區:①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區;②主要農作物:小麥、玉米、水稻等。

⑵林業和特產區:①林業:主要分布在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區。

②長白山區是我國主要的 鹿茸、人參等珍貴葯材產區,延邊生產蘋果梨。遼東低山丘陵和半島丘陵區是我國最大的柞蠶繭產區。遼南是重要的蘋果產區。

⑶畜牧業區:①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區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馬牧畜生產基地;②畜種:呼倫貝爾市三河地區:三河牛、三河馬;松嫩平原西部:東北紅牛。

3.東北商品糧基地

⑴生產特點:① 大規模機械化生產;② 地區專業化生產。

⑵其他知識:① 三江平原商品率最高;②國營農場,機械化程度最高。

4.農業發展方向

⑴平原區:發展適應加工需要的優質、專用品種,提高產品質量和競爭力;加快發展商品糧豆等的生產 ,促進糧食轉化,延長產業鏈條;建設綠色食品基地。(增強抗衡國外農產品進入國內市場的能力。)

⑵西部草原區: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和舍飼畜牧業,強化人工草地建設,發展集約化草食性畜牧業。

⑶山區農業 :森林資源保育,發展特色農業和特色產品,實現由原料型生產向原料及產品加工並舉的轉變。

第二節 區域工業化與城市化——以我國珠江三角洲為例

1.工業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及地理條件

⑴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①第二產業所佔比重不斷下降,第三產業所佔比重不斷上升;②工業內部,勞動力和資源密集型產業所佔比重不斷下降,技術、知識密集型產業所佔比重不斷上升。

⑵國家的對外開放政策:最先改革開放的地區,給予許多優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區優先於其他地區吸引外資。

⑶良好的區位條件:位於我國南部沿海,毗鄰港澳,靠近東南亞;發揮勞動力豐富、地價低廉的優勢,就近接受港澳產業的擴散,利用港澳貿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

⑷全國最大的僑鄉之一。

2.工業化城市化推進的階段

⑴工業化的推進:①第一階段:1979—1990年,勞動密集型產業成為這一階段的主導產業。②第二階段:1990年以後,高技術產業產業逐漸取代勞動密集型產業而成為主導產業。

3.問題與對策

⑴產業升級面臨困境(與長三角相比產業基礎、科技實力、人才隊伍和市場腹地 都處於劣勢)——產業結構調整:重工業和機械製造業不發達,以產業基礎較好的廣州市為基地,發展汽車、鋼鐵、石化、造船等原材料工業與裝備製造業,以此推動產業升級。

⑵城市建設相對落後(城市規劃建設管理落後,缺少分工合作)——構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構建以廣州、 深圳、 香港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⑶生態環境問題日趨嚴重(酸雨、水質型缺水、雜訊等)——加強規劃與管理。

⑷ 「城中村」:城市郊區出現的已經轉變為以從事工商業為主的村落。

第五章 區域聯系與區域協調發展

第一節 資源的跨區域調配——以我國西氣東輸為例

1.資源跨區域調配的必要性

⑴自然原因:① 區域分布不均勻;②自然資源一般不具流動性 。

⑵經濟原因:區域間經濟發展不平衡,各區域資源供求不匹配。

西氣東輸:以新疆天然氣資源為基礎,以長江三角洲作為天然氣的目標市場,建設從塔里木盆地至上海的輸氣管道。

2.實施西氣東輸的原因

⑴我國能源資源生產和消費的地區差異大:①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對能源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對短缺,經濟優勢得不到充分發揮;②西部地區經濟相對落後,能源資源蘊藏豐富,需求量小,能源優勢難以發揮。

⑵調整能源消費結構:①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以煤為主,易引發酸雨等環境問題;②北煤南運對我國南北向鐵路運輸帶來很大壓力。

⑶我國油氣資源開發的戰略重點在西部:①天然氣分布西多東少、北多南少;②四大氣區是新疆(塔里木、准噶爾)、青海(柴達木)、川渝(四川盆地)、陝甘寧(鄂爾多斯);③ 東部油氣開發已到中後期,西部是戰略接替區 ,發展戰略是穩定東部,發展西部。

3.西氣東輸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⑴對中西部經濟發展(輸出地)的影響:① 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促進經濟發展;② 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增加就業機會 ;③ 有利於西部地區能源氣化,緩解因植被破壞對環境的壓力 。

⑵對東部經濟發展(輸入地)的影響:① 緩解東部地區能源緊缺狀況,促進經濟發展 ;② 有利於改善東部地區能源結構;③ 有利於凈化大氣環境④ 促進東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 。

第二節 產業轉移——以東亞為例

1.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

⑴產業轉移

①概念:企業將產品生產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產地轉移到其他地區的現象。

②分類:區域和國際產業轉移。

③目的:降低成本,擴大銷售市場,追求更高利潤。

⑵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

①勞動力因素:具有充足、高素質且價格較低廉的勞動力資源的國家或地區,往往成為產業轉移的目的地。② 內部交易成本因素:發展中國家為了吸引發達國家的投資,首先要改善投資環境以減少企業生產的內部交易成本。 ③市場因素; ④其他:國際經濟形勢變化、國家政策調整、地價昂貴、環境污染

2.產業轉移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⑴促進區域產業結構調整:①發達國家使國內的生產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導產業;②發展中國家縮短產業升級時間,加快工業化進程。

⑵ 促進區域產業分工與合作:不同經濟水平的國家發展不同階段的產業①發展中國家發展處於成熟期或衰退期的產業:發展中國家占據利潤低的加工環節。②發達國家發展處於 開發期或增長期的產業;發達國家占據利潤高的設計和營銷環節。

⑶改變了區域地理環境:產業轉移伴隨著污染轉移和擴散,發展中國家應注意產業轉移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⑷改變勞動力就業的空間分布:①發達國家產業轉移常常引起失業人口增加,如日本;②發展中國家接受產業轉移有助於緩解就業壓力。

I. 介紹世界名城

泰國有「黃袍佛國」的稱號,全國有90%以上的人口信仰佛教。它的首都曼谷,是世界上佛寺最多的地方,有大小400多個佛教寺院。漫步城中,映入眼簾的是巍峨的佛塔,紅頂的寺院,紅、綠、黃相間的泰式魚脊形屋頂的廟宇,充滿了神秘的東方情調。每天早晨,全城香煙裊裊,鍾聲悠悠,磬專用清脆動聽,涌經之聲不絕於耳。寺廟里的和尚、尼姑在街上慢慢行走,逐家化緣,成為曼谷街頭的特有景觀。
曼谷眾多的寺院中,玉佛寺、卧佛寺、金佛寺最為著名,被稱為泰國三大國寶。玉佛寺是專供曼谷王朝歷代王室舉行宗教典禮和禮佛的地方。玉佛寺浮壇的牆上和寺四周的矮牆上,各嵌有一列繪著牡丹、蓮花、小鳥圖案的彩瓷。據說,這些彩瓷還是我國明朝航海家鄭和第二次航海時帶過來的。玉佛是由整塊碧綠剔透的翡翠玉石雕而成的,高66厘米,寬48厘米,被供奉在黃金製成的寶座上面,價值連城。泰國人認為玉佛是鎮國之寶,他的神靈威力無邊,就連歷屆泰國政府的內閣組成之後,總理和全體內閣成員也都要到玉佛寺向玉佛宣誓效忠國家和國王。老百姓有升學、婚姻、生育、就業等切身大事,也都要去那裡祭拜祈禱。兩個人打賭起誓,也都請玉佛作證。每到換季的時候,都要舉行盛大儀式,由國王親自為玉佛沐浴、更衣、更換頭飾。
卧佛寺里供奉的是一尊長48.7米、高12.2米的巨大卧佛,佛全身包金,佔地面積有一座籃球場那樣大,比四層樓還要高。卧佛是泰國不和睦或不生育夫婦膜拜的的偶像,這里經常能看到青年夫婦虔誠跪拜祈禱的場面。金佛寺里供奉的是一尊5500公斤重的純金大佛,它分為五個部件鑄造,再拼裝成為一個整體。
曼谷不僅以寺院僧尼眾多,寺院遍布而被譽為「佛教之都」,而且事實上也確實為佛都:擁有32個成員國的世界佛教徒聯誼會的總部就設在這里。

閱讀全文

與柏林河畔市場定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河南省民生實事培訓方案 瀏覽:721
電子商務物流構成要素包括哪些 瀏覽:274
網路營銷期末考試案例分析題及答案 瀏覽:913
節日銀行營銷方案 瀏覽:721
中醫理療養生會館策劃方案 瀏覽:137
舞蹈培訓開業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54
4s店全員營銷方案ppt 瀏覽:935
市場營銷和哲學有什麼聯系 瀏覽:137
電子商務運行環境 瀏覽:525
生日蛋糕升級推廣方案 瀏覽:421
零售連鎖葯店新員工培訓方案 瀏覽:193
廈門市知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40
電子商務技能大賽培訓計劃 瀏覽:95
沙龍培訓方案 瀏覽:773
工會活動方案策劃 瀏覽:787
茅台酒營銷方案 瀏覽:184
傢具銷售促銷策劃方案 瀏覽:429
有促銷活動場景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42
房地產公司2014年度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121
醫葯市場營銷實務課件 瀏覽: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