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王老吉要打入國外市場戰略分析。用swot與宏觀環境分析。來個大神吧
王老吉所有困擾中、最核心的問題是企業不得不面臨一個現實難題版 一紅罐王老吉當「涼茶」還是當權「飲料」賣?
王老吉重新市場定位:
、、、、、、、、、
宏觀環境分析有:
1人口環境
2社會與文化環境
3經濟環境
4技術環境
㈡ 王老吉的市場營銷分析
(我自己參加一個比賽的分析,簡單的把文字發上來,你看看吧)
1.准確的產品定位
2.用廣告加溫
3.巧妙運用網路宣傳炒作
4.終端出擊
1.准確的產品定位
——預防上火的飲料
王老吉以一種健康飲料的姿態迎合了現代廣大消費者崇尚天然、追求健康、預防上火的心理,變成了現代人「預防上火」的習慣性飲用的健康飲料。
2. 用廣告加溫
央視一套——晚間新聞聯播
(1)重新定位之後,加多寶當即決定投入1000萬人民幣;
(2)2003年底,廣告投放追加到4000萬人民幣;
「非典」期間投放了央視一套的黃金招標段;
(3)2004年,1個億;《嶺南葯俠》
3.巧妙運用網路宣傳炒作
5.12汶川大地震後的 CCTV「愛的奉獻」晚會中一個廣東加多寶(罐裝王老吉所屬公司)捐贈一億元人民幣。
4.終端出擊
1、選擇湘菜和川菜館、火鍋店作為「王老吉誠意合作店」;
2、牙簽、紙巾盒、牆上海報……
3、大小商店都有銷售;
缺點
1、功能性飲料有其天然缺陷。
(1)太過強調去火可以圈定一批忠實的消費者,但也把沒有「去火」打算的人群排斥在外。
(2)功能性飲料具有可替代性(因為去火產品不止一個王老吉)
2、品牌不統一,阻礙企業做大做強。
(1)1997年公司從廣葯集團租來紅罐「王老吉」的品牌使用權,租期為20年。租用使得品牌經營在可持續性上存在隱患。
(2)生產「王老吉」的三家企業(廣葯集團、香港加多寶以及王老吉後人王健儀主辦的香港王老吉國際有限公司)對市場的瓜分又阻礙了王老吉的做大做強。
3、王老吉究竟賣的是葯還是飲料。
目前已經有人開始質疑王老吉的去火功能,暫且不論,但有一個根本性的問題至今尚未解決,就是王老吉究竟是葯還是飲料,如果是葯,就一定有副作用,那麼它宣傳的「老少皆宜」是不是存在問題?如果不是葯,但它的宣傳是「可以去火」,那麼就是有葯的功效,喝這個飲料同樣會有副作用的擔心。
4、競爭激烈
如果放眼整個飲料行業,以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為代表的碳酸飲料,以康師傅、統一為代表的茶飲料、果汁飲料更是處在難以撼動的市場領先地位
㈢ 王老吉涼茶環境分析
王老吉的營銷環境
一.微觀市場營銷環境
1.
內部環境
:
據悉,
王老吉葯業剛剛於
2011
年
1
月
10
日完成
合資後第三屆董事會的換屆,
王老吉第五代傳人、
香港同興葯業董事
長王健儀女士擔任王老吉葯業董事長,
廣葯集團副總經理施少斌先生
出任副董事長兼總裁。
在
2008
年
12
月,
就以王老吉葯業為主創立了
「廣州市涼茶重點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
。
該中心通過有效整合企
業的內部和外部資料,
加強涼茶物質基礎、
安全性評價、
質量標準的
研究,
使科研成果快速轉化,
為涼茶行業的健康發展起到帶頭的示範
作用。然而,無論是蘇丹紅事件還是三鹿奶粉事件,都突出體現了食
品源頭品質控制對成品質量的影響。
針對源頭上的質量監控,
王老吉
葯業特別建立了涼茶植物原料固定產地規范化種植基地
(GAP
基地
)
,
並深入山東、江蘇等涼茶的主要道地葯材產區,對葯材的種植過程、
採收過程、施肥、施葯進行安全性調查,通過對產地及供應商的實地
評估,將植物原料產地固定化,對種植及采購管理規范化。
2.
從中間商的角度看:
在促銷活動中,
加多寶除了繼續鞏固傳
統渠道的「加多寶銷售精英俱樂部」外,
還充分考慮了如何加強
餐飲渠道的開拓與控制,
推行「火鍋店鋪市」與「合作酒店」的
計劃,選擇主要的火鍋店、酒樓作為「王老吉誠意合作店」,投
入資金與他們共同進行節假日的促銷活動。
由於給商家提供了實
惠的利益,
因此紅罐王老吉迅速進入餐飲渠道,
成為主要推薦飲
品。
3.
從消費者角度看:
盒裝王老吉與紅罐王老吉沒有區別,
是
同品牌的不同包裝、不同價格而已。是同一個產品系列,不存在
本質上的差別。
而盒裝王老吉與紅罐王老吉在價格上的差異,
也
是因為包裝的不同而產生的。
如今王老吉在中國的消費者中享有
較高的口碑
,
比較廣泛的認知度。身體不爽的時候,我們首先想
要喝王老吉飲料,
特別是男人在香煙抽的比較多、
飲酒比較多的
時候,
很顯然它代表了一個能夠解決問題的答案所在。
這樣的事
情的發生對於任何企業來講是一件很幸運的美妙事情,
因為它的
品牌已經活在了消費者的心中,成為了一個比較有意義的代表,
4.
從競爭者角度看:
「
預防上火
」
飲料市場仍處於高速增長期,
還有待開拓。
紅罐王老吉已經牢牢占據了領導品牌的地位,
成為
消費者的第一選擇,開拓品類的任務,紅罐王老吉當之無愧,也
只有它才能抵擋下火王、
鄧老涼茶等其他涼茶飲料的進攻。
因此,
從戰略層面看,盒裝王老吉應全力支持紅罐王老吉開拓
「
預防上
火的飲料
」
市場,萬不可後院放火,爭奪紅罐王老吉的市場,最
終妨礙紅罐王老吉開拓市場。
雖然後來市場上出現很多同樣的產
品,比如海口罐頭廠的
「
下火
」
、廣東佛山某廠的
「
鄧老涼茶
」
等等
加入了涼茶飲料的陣線,
到現在也無法動搖涼茶與王老吉品牌的
消費者聯想地位,改變王老吉是涼茶飲料代表的地位。
5.
從產品本身看:盒裝王老吉因包裝、價格不同,已存在特
定的消費群和消費場合。
由於包裝形式的不同,
決定了盒裝王老
吉與紅罐王老吉在飲用場合上存在差異。
紅罐王老吉紅色鐵罐的
「
著裝
」
顯得高檔、時尚,能滿足中國人的禮儀需求,可作為朋友
聚會、宴請等社交場合飲用的飲料,故其在餐飲渠道表現較好。
盒裝王老吉以紙盒包裝出現,本身分量較輕,包裝質感較差,不
能體現出檔次,
無法與紅罐王老吉在餐飲渠道競爭。
但在即飲
(方
便攜帶的小包裝飲料,開蓋即喝)和家庭消費(非社交場合)市
場,紅罐王老吉每罐
3.5
元的零售價格,與市場上其他相同包裝
形式的飲料相比,價格相對較高,不能滿足對價格敏感、收入有
限的消費人群(如學生等)的需要。而盒裝王老吉每盒
2
元的零
售價格,
對於喜歡喝王老吉飲料的上述人群而言,
無疑是最佳選
擇。況且,在家庭消費市場上,以批量購買為主,人們在家裡喝
飲料沒有講排場、面子的需求,在質量好的前提下,價格低廉成
為家庭購買的主要考慮因素。因此,在即飲和家庭消費市場,盒
裝王老吉具有明顯的優勢。
6.
公眾角度
:
廣州人喜飲涼茶,尤其在夏日暑天,一杯涼茶入口,
頓時生津止渴、清涼舒坦。而一碗甘甘苦苦的
"
王老吉
"
涼茶,更
能消暑解困、除濕清熱,專治濕熱積滯、口乾尿赤、喉痛發燒、
四時感冒,難怪被稱為
"
廣東涼茶王
"
。許多人家平日都會不時叮
囑孩子到街上涼茶檔飲碗
"
王老吉
"
消消熱滯,或者買一些涼茶包
放在家中保平安,甚至有些華僑回鄉探親,也要買些
"
王老吉
"
帶
出國,讓久居海外的親友頭痛發熱時嘗嘗羊城
"
王老吉
"
的功效。
此後,王老吉既賣涼茶,又把草葯配成葯包,方便顧客攜帶出門
遠行。王老吉涼茶一傳十、十傳百,處處口碑,人人受益,直至
今天,歷久不衰。
二.宏觀市場營銷環境
1
.
經濟環境
:
王老吉涼茶獲得飛躍性的發展
,
則是在成功申遺
之後。短短五年間
,
涼茶從偏偶嶺南一隅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廣東省食品行業協會公開的數據也表明
,
涼茶入遺當年
2006
年
涼茶飲料產量實現快速增長
,
達到近
400
萬噸
,
到
2010
年涼茶的
年銷量已經增至
600
萬噸。
以紅罐王老吉為首的非遺品牌更是始
終牢牢掌控近
90%
的市場份額。近年來,以廣東涼茶為代表的
植物飲料市場正在飛速發展,
相比十年前的小打小鬧,
目前已形
成年銷售額近
200
億元的巨大飲料產業。
王老吉飲料歷年銷量
2002
年
2003
年
2004
年
2005
年
2006
年
2007
年
2008
年
2009
年
1.8
億元
6
億元
14.3
億元
25
億元
40
億元
90
億元
150
億元
170
億元
(其中
2005-2009
年的消費中包含盒裝)
2.
社會文化環境:
「
全面認識涼茶的社會文化、社會進步、人
類發展的核心價值取向
,
全行業團結一致研究涼茶文化和產業發展中
的內涵、
價值與責任
,
促進行業的共同繁榮
,
意義非常重大。
」
峰會主辦
方廣東省食品行業協會會長張俊修指出。
資深文史考古專家、
廣州
市博物館終身名譽館長麥英豪認為
:「
涼茶成為了嶺南人、中國人維系
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一條根脈
,
是葯食同源理論最好的承載
物。它體現了中國
,
尤其嶺南食文化的通俗化、大眾化、各方合力
:「
涼
茶公約
」
構築產業藍圖
3.
科學技術環境:
1
月
25
日,國家
863
計劃項目———「功能
性食品安全性評價與功能因子關鍵檢測技術」
在廣州正式啟動,
廣東
涼茶代表之一的盒裝王老吉被宣布正式入選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
劃
(863
計劃
)
。在
2008
年加多寶就借著奧運的契機
,
在紐約哈德遜河
上打出
「
北京歡迎你
」
的廣告標語
,
力圖讓世界了解王老吉
,
了解中國的
民族飲料
,
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
2010
年
9
月
,
紅罐王老吉獲得了有
「
食
品界奧斯卡
」
之稱的
「
全球食品工業獎
」,
贏得了評審委員會國際專家們
的高度贊譽。
這不僅說明王老吉的產品生產技術完全達到了國際先進
水平
,
更重要的是王老吉傳承與弘揚了涼茶的健康養生文化
,
向消費大
眾傳播了本民族的飲食科學文化
,
是對中國民族飲料品牌和中國食品
文化國際影響力的一種提升
,
宣示秉承中國文化精髓的涼茶獲得世界
的認同。
同年,
以王老吉葯業為主創立了「廣州市涼茶重點工程技術
研究開發中心」
。該中心通過有效整合企業的內部和外部資料,
加強
涼茶物質基礎、
安全性評價、
質量標準的研究,
使科研成果快速轉化,
為涼茶行業的健康發展起到帶頭的示範作用
㈣ 論述企業外部營銷環境
外部營銷環境包括宏觀環境及與企業相連的各種利益關系者的狀態。宏觀專環境包括經濟,法屬律政治,技術,行業變化等利益關系者狀態就是供應商的議價能力及其變化,消費者,經銷商,公眾等的變化及狀態,還有競爭者的多寡,優劣勢等,境是一個平台,是企業立足的的條件。
㈤ 王老吉營銷案例分析
紅色王老吉 ---防火讓自己火起來分析流程: 1、引言-- 2、紅色王老吉--歷史及概況簡介 3、公司簡介--加多保以及王老吉葯業公司 4、案例的理論分析--定位戰略、文化營銷 5、展望--王老吉路在何方 6、總結 1、案例基本情況分析 人們都習慣了一種說法: 怕上火,喝王老吉。2003年是飲料王老吉的旺年。 "這一年王老吉突然火了起來,飛身上了超市、飯店、飲料機的寵兒榜。延續至今,仍是勢不可擋。2005年,王老吉銷量超過25億,是2002年銷量1.8億的14倍,成就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故事。 2、歷史及概況介紹 王老吉涼茶? 老老實實王老吉,清熱解毒祛暑濕。在眾多老字型大小涼茶中,又以王老吉最為著名,堪稱涼茶始祖。何謂「涼茶」 涼茶,從字義理解,涼即寒涼,茶即茶葉,合起來講,涼茶乃用茶葉製成具有寒涼清熱,生津止渴作用的一種飲料。 " 涼茶起源於廣東,因為廣東地區屬於典型的亞熱帶氣候,夏季炎熱,水質偏於燥熱,再加上廣東人喜歡吃煎炒燥熱的食物,並習慣晚睡,很容易生「熱氣」 ,即北方人所說的「上火」。每到夏天,涼茶是廣東人必不可少的飲料。 王老吉最早是在1828年由王澤幫(乳名阿吉)所創,在廣州市十三行路靖遠街開設了一間王老吉涼茶鋪,專營水碗涼茶。
王老吉涼茶由於配方獨特、價格公道,因而遠近聞名,門庭若市,供不應求。
在1840年,王老吉涼茶鋪便開始以前店後廠的形式,生產王老吉涼茶包。 解放後,王老吉葯號分為兩支,一支歸入國有企業,發展為今天的王老吉葯業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產王老吉牌沖劑產品(國葯准字)。另一支由王氏家族的後人帶到香港。
在中國大陸,王老吉的品牌歸王老吉葯業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在中國大陸以外有涼茶市場的國家和地區,王老吉的品牌基本為王氏後人所注冊。而目前生產紅色王老吉的加多寶公司則是通過品牌租賃形式向王老吉葯業租賃了20年的品牌使用權。 發展的困境
加多寶的紅色王老吉只在兩廣、浙南一帶,由於過於濃厚的地域色彩,從1998年到2004年,王老吉飲料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中,默默無聞地固守著一方區域市場。
羊城葯業發展不盡人意 成為廣州第一批股份制改革的企業,走上了包括房地產投資在內的多元化的道路。隨之而來的卻是連續幾年的巨額虧損,最終資不抵債、負債經營。現實中的解決之道 為了求得更大的突破,盡管面臨著這樣那樣的困境,在不到5年的時間里,攜手加多寶公司,依託紅色王老吉,王老吉葯業走出了困境,讓一個享有170餘年歷史品牌的老字型大小企業重新煥發了春光。3、公司簡介:王老吉的組成
加多寶-------------------廣東加多寶飲料食品有限公司是香港加多寶集團在大陸地區設立的獨家投資公司。公司主導產品是紅色罐裝王老吉飲料。
廣州王老吉葯業-------廣州王老吉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始創於 1828年,歷經百多年的發展,現已成為我國中成葯生產企業50強之一
主要產品有王老吉系列、保濟丸、保濟口服液、小兒七星茶、清熱暗瘡片、克感利咽口服液、痰咳凈、藿膽丸等。 2004年8月,東莞加多寶的「王老吉」紅罐涼茶銷售額突破了10億元人民幣,是2002年全年銷售總額的5倍
廣州王老吉葯業於2004年開始推出利樂包的綠罐包裝,全年銷售收入達到8,000萬元。
廣葯王老吉和加多寶現在已開始廣告時間上的互相配合,產品定位也有區別:紅罐是高檔,綠罐則定位中低檔市場,主要針對中小城市以及腹地更廣的農村地區。
轉自一網友的博客,僅供借鑒
㈥ 簡述市場營銷外部環境的分析
SWOT分析的O和T就是指外部因素,外部環境的機會和威脅。比如當前社會上流行的盜版威脅:回盜版替代品限定了答公司產品的最高價,替代品對公司不僅有威脅,可能也帶來機會。企業必須分析,替代品給公司的產品或服務帶來的是
「滅頂之災」呢,還是提供了更高的利潤或價值;購買者轉而購買替代品的轉移成本;公司可以採取什麼措施來降低成本或增加附加值來降低消費者購買盜版替代品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