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影響房地產的市場營銷環境的因素有
主要是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的政策。實體經濟的好壞,其它都不是原因。
❷ 房地產市場營銷環境報告都包括哪些內容
1.宏觀環境:包括人口環境(人口數量及增長率、人口結構、家庭規模及結構回);經濟環境答(國民經濟發展水平、通貨穩定情況、消費者收入、消費者支出模式、消費者儲蓄和信貸情況);政治法律環境(政治體制、經濟管理體制、政府與房地產企業的關系;法律法規;政府的方針政策);自然環境;技術環境和社會文化環境。
2.微觀環境:企業方面,加強橫向合作,高低層,各部門都應該積極配合;供應商(產品價格、質量、數量以及利潤等情況);營銷中介;消費者和競爭者;公眾。
❸ 龍岩新力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龍岩新力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01月27日,主要經營范圍為在龍岩市新羅區龍騰路西側(原華龍廠廠區)建造、經營、出售商住綜合樓及相關的物業管理等。
法定代表人:張春蘭
成立時間:2003-01-27
注冊資本:4188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50800400003254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台港澳與境內合資)
公司地址:新羅區南環路康佳商住樓3樓
❹ 影響企業營銷的環境因素有哪些以房地產公司為例,對其所在的營銷環境進行分析。
不能去泛泛地提「營銷環境」或是「環境因素」,因為這個范圍太廣,幾乎所有牽涉到企業的內容都可被稱之為「環境因素」或「營銷環境」。這里有企業的外部環境,包括市場環境(由諸如目標消費群體、競爭企業、社會購買力、產品與替代品、交易渠道、上下游產業鏈等等眾多因素構成)、社會人文環境(由諸如人口密度、家庭結構、區域內普遍的生活習慣、文化教育水平、傳統習俗、資源供給、基礎設施配套、社會治安狀況、人文景觀等等諸多因素構成)、政策環境(由相關法律法規、相關行業政策性市場准入門檻、政府相關行業市場宏觀調控政策的 變化、行業生產標准等諸多政策因素構成)、自然環境(包括區域性氣候、地質地貌、自然景觀、園林等自然資源因素構成)。還有企業的內部環境,包括品牌及品牌價值、管理體系架構、人力資源、資金、核心技術、社會關系、規章制度、企業文化及其相關發展策略等等在內的諸多因素。
所有上述因素都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營銷策略,但其中具體如何影響,則需要看企業自身情況(內部環境)和直接面臨的相關市場(外部環境)的具體情況而論。
比如,一家全國性的房地產開發公司,其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的項目與其同時在其他城市開發的項目,所面臨的外部環境肯定不同,故其營銷策略也必隨著市場的差異而採取不同的策略。
❺ 什麼是房地產營銷的微觀環境它包括哪些因素
房地產營銷微觀環境是指與房地產開發企業緊密相連並直接影響其營銷能力的各種參與者。這些參與者主要包括供應商、營銷中介、顧客、競爭者、社會公眾以及影響市場營銷決策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內部各個部門。
所謂「房地產開發企業」,是指為了實現自己的經營目標和營銷目標,在對市場進行分析、研究的基礎上,根據目標市場的需要,對房地產產品進行開發、建設,並制定和實施市場營銷決策的企業。在房地產開發企業中真正承擔房地產市場營銷職能的部門是市場營銷部門。但是,市場營銷部門在制定和實施營銷計劃時,必須考慮房地產開發企業內部的其他部門,如建築設計部門、項目開發建設部門、建築材料與房屋設備采購部門、融資門、財務部門以及會計部門等內部管理機構,所有這些管理機構構成房地產開發企業內部的微觀環境。
市場營銷部門在制定和實施營銷決策時,必須與其他職能部門密切合作。因為建築設計部門與房地產產品的規劃設計和創新密切相關;項目開發建設部門則與房地產產品的質童和交付時間有關;建築材料與房屋設備采購部門又決定了房地產產品的質量、成本和建設進度;融資部門對於房地產開發建設所需資金的供應時間、供應數量和供應成本有相當大的影響;財務部門從資金的供給方面影響房地產投資和營銷決策的實施;會計部門則通過收益與成本的估量,可以幫助營銷部門了解企業利潤目標的實現程度。
❻ 環境分析對房地產的發展有哪些幫助
一、我國房地產市場現狀
目前,中國房地產業受經濟環境、政治法律、社會文化和技術環境等方面的影響產生了巨大變化,從20多年的房地產業發展歷程來看,房地產行業逐漸進入了規范化、制度化的道路。國家的宏觀調控和相關政府部門的監管力度也日益有章可循,全國范圍內已基本建立起了較為完善的行業規范。另外,盡管我國經濟已出現全面的復甦和走穩跡象。但從中央到地方的高層和業內人士仍然明白。在地方政府的考核機制和就業困境未得到根本改觀以前。房地產業的支柱性地位仍不可動搖。環論是城市化建設和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需要,還是解決低收入人群的居住保障,都還離不開房地產。可以確信,當前及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房地產業仍將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支柱性產業.是我國人民居住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和財富增長的最重要的途徑之一。
二、房地產行業的外部環境分析
1、經濟環境對房地產的影響
經濟周期:經濟周期情況決定了房地產的有效需求,房地產市場
的有效需求受到消費者的實際購買力的限制,房屋的銷售情況取決於消費者的購買能力。從需求和成交看,預計2010年部分一二線城市交易量受房價預期上漲和供應不足影響會下降,但多數城市特別是三四線城市,由於房價絕對水平和漲幅較低,交易量仍可能增長。若政策引導得當,商品房消費將回歸理性,全國總的銷售量會比較平穩
國民收入水平和趨勢:國民的收入水平決定了房地產需求的檔次,
收入的趨勢決定了未來房地產發展的方向和速度。2010年全年城鎮居民家庭人均總收入18858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比上年增長8.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8%。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153元,比上年增長8.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5%。這意味著人們有更多的錢投入到房地產市場。
通貨膨脹率: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交替變化,
必然會周期性地影響房地產投資的預期回報率,從而影響房地產市場的周期波動。例如,人民幣升值和通貨膨脹的預期也強化了人們對住房保值增值的預期。
成本:成本決定了房地產商的底價,雖然成交價格受供求關系的
影響,但行業的成本決定了長期可接受的價格。雖然受國家政策影響,目前房價價格下降,但房地產開發商出於自身的利益考慮和對未來的發展預期,不希望房價下降。
城市化進程:城市化進程的影響因素包括人口增長,城市基礎設
施建設和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城市化進程對地價上漲和房地產業的發展具有強烈持久的作用,也影響到各類房地產業長期趨勢。我國目前階段加速城市化進程仍是拉動我國經濟增長、保民生和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支撐.而房地產業仍是支撐我國城市化進程持續推進的最重要也是最為顯著的產業。
家庭收入和支出結構:家庭收入是影響住房消費的最重要的因素。
沒有一定的家庭積累和家庭收入,根本無法進行住宅消費;家庭支出結構對家庭住房消費能力和意願有很大的影響。
2、政策法律環境對房地產的影響
住房政策:住房制度的改革主要指國家和政府在住房方面的投資
政策和住房分配政策的變化,這將對房地產企業產生巨大的影響。例如2011年1月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了進一步調控房地產市場的各項工作,出台了新的八條政策,主要內容有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調整供給結構,限制高檔房,增加中低型住房。 財政政策:財政政策包括財政收入政策和財政支出政策。前者主
要通過調節與房地產有關的稅種與稅率來控制房地產市場的運行,後者作為房地產市場的參與者,以自身的支出總量和結構影響房地產市場的總量和結構。例如,新的八條政策中的降低地價,徵收物業稅,從源頭控制房價,
貨幣政策:貨幣政策對房地產市場的調節主要是通過利率工具,
以控制銀行對房地產業的信貸投向和信貸規模。利率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分為供給和需求兩個方面。供應方面是影響房地產開發商的財務費用,需求方面主要是影響按揭利率和按揭比例。例如,國家調整完善相關稅收.強化住房信貸等等。
產業政策:政府調節房地產業的產業政策工具包括:建設項目結
構控制,政策性資金控制。上市政策,外資投向引導等。
土地政策:土地資源短缺成為房價上漲的主要因素。同時,促使
城市發展向城郊擴展。所以國家頒布相關政策,土地政策對房地產開發的影響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分析:土地供給政策,補地價和土地補償費的規定,土地出讓方式。
3、社會文化環境
人口統計:與房地產有關的人口統計主要包括:人口總量與人口
增長,人口的年齡結構,人口的地理遷移,家庭規模與結構。現如今,城市居民每個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必然影響房子數量和賣房結構。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的變化將直接導致對房地產產品需求的變化。
工作和休閑的方式:工作與休閑方式的變化,改變了傳統的辦公與生活的區分,由於信息的快速發展,使得在家辦公成為可能,並因此對住宅的通信設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隨著人們的健康意識逐漸增強,人們花錢是希望得到綠色、環保、節能、智能化等適合人居的住所。
教育水平:由於我國在高等教育上取得的長足發展,我國的高知
階層迅速擴大。這一群體與普通居民相比,對住宅有著特殊的要求。一個人要實現自我價值,教育是實現他的最好方式。對於廣大的房地產商來說,把學校教育納入小區樓盤規劃,提供相當多的學位,不僅可以解決業主的教育需求,而且可以提高小區的文化品味。從全國各地情況下,業主挑選精品樓盤,除了滿足正常的居住需求,如追求高尚生活外,大部分人是為了給子女挑選就學的學校。
消費習慣:不同種族,地區,國家人們的消費習慣差異很大,也
會對住宅的需求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