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農業生態園如何進行市場定位
現在主流市場對生態農業的接受范圍不廣,主要是政府在提,還有部分人花大回資本在做,農業答這一塊的補貼很大,現在的主要模式是觀光農業,農產品方面的是大企業在搖旗吶喊,不見得是多好的生態產品。個人知道的是中國人大的博士在做的 分享收獲的項目,主要針對中產階級消費群體的有機農產品訂購服務。
⑵ 農業產業規劃應注意哪些問題
1、編制農業產業發展規劃首先要做好研究
農業產業發展規劃就是要根據未來發展需求為導向,以建設現代農業和堅持可持續發展為准則,在堅持生態保護基礎上以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和農民增收為目標,進行系統分析、科學謀劃。規劃不能僅僅堆出一堆東西,規劃要有依據,要有數據支撐,不能憑想像或者大概其。還要力避「大話」、「空話」和「套話」。
規劃應在實地調查的基礎上,結合當地及省市縣和國家統計年鑒等有關數據和資料,並運用SWOT等分析方法對當地資源、氣候條件、農業生產傳統和經驗以及現有農業產業發展情況等進行優勢和劣勢分析,特別是要找出制約農業發展的「瓶頸」和可能改變不利因素的措施。並根據自身及周邊市場以及國際、國內大市場需求和自身資源優勢或比較優勢,來分析判斷規劃區未來農業發展的方向、發展重點等,為規劃發展思路、發展重點和產業布局提供科學決策的依據。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規劃思路和產業的提出,一要符合發展的趨勢,二要符合發展的實際。特別是不能過分注重於形式和渲染,要有內涵、要有自身特色。當然,可以在規劃宣傳的表達方式上進行創新,特別是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包括多媒體和遙感技術等)來宣傳、表達規劃理念和強化規劃方案的視覺效果等。
2、規劃前要著重分析規劃區的優勢和比較優勢
在規劃分析時,我們不僅要注重對規劃區域優勢的分析和挖掘,而且還要特別注重比較優勢的分析。因為,往往迫切希望突破性發展的地方,也往往是看上去沒什麼優勢的地方。沒有明顯的優勢,但也並非不存在比較優勢。
3、規劃目標的確定既要先進又要符合實際
根據發展思路和需求分析提出產業發展的具體規模和需要努力實現的目標(如各產業發展的規模、產能、產值、質量、基礎設施建設、農業機械化水平、良種推廣率、新技術應用、生產效率、生態效益和促進農民增收指標)等。
由於我國地域遼闊、氣候差異大、農產品種類多,有56個民族13億多人口,農業的發展模式不可能有一個完全統一的模式和標准,因此,就要根據規劃區具體情況,實事求是地進行規劃,並盡可能地規劃出具有當地特色的發展思路、發展重點和目標。
編制農業發展規劃目標和支撐實現目標的建設內容,要堅持在可持續發展的原則下,圍繞市場需求來規劃未來產業的發展並著重體現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和農產品質量的提高與農民增收。
4、產業間的規劃布局要合理銜接與融合
在規劃布局上要根據規劃區資源條件、區塊大小和道路條件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合理利用土地,並結合土地流轉情況,明確規劃出各產業的規模和布局。特別是要注意產業間的合理銜接與融合,如:鄉村建設與農業產業發展相銜接(如糧食主產區今後就要考慮規劃建設糧食烘儲中心,果蔬主產區就要考慮預冷設施和冷庫的建設,特色農產品就要考慮加工區的建設等等);種植業和養殖業合理布局與銜接(如通過匹配相關養殖業來消化農作物的秸稈);加工業與物流業合理布局與銜接(如通過物流業的發展來帶動一二三產融合與發展)等等。在規劃時還要結合農業的生態功能和休閑功能進行系統的規劃。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在規劃開始就要考慮生產單元的組織結構、規模和發展趨勢,並進行科學布局,為實現未來先進的經營模式奠定基礎。對於需保留的一般性的產業,雖可能不列為建設的重點,但也應進行合理的規劃布局和進行一定程度的建設。
同時,還要對提出的戰略性主導產業和優勢產業以及需要保持的一般性產業分別進行詳細規劃和描述,並列出各產業規劃的規模、建設的主要內容、技術措施、科技應用和預期產能等。
在規劃布局中,還要特別注重種、養、加、銷的配套規劃,逐步構建產業鏈並逐步向全產業鏈方向發展。當然,產業鏈的構建應建立在價值鏈的基礎上,並結合價值鏈來構建科學的產業鏈。同時,還要考慮到產業發展與人口流動的關系,通常產業聚集與人口的流向呈正相關。因此,還要統籌好縣鄉的總體規劃。
5、規劃要認真做好重點項目的謀劃
規劃時,一定要做好項目的謀劃,特別是重點項目的謀劃,資金要用在刀刃上。但項目的謀劃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情,決不能草率行事,更不能靠拍腦袋,一定要做好諸如資源、市場、技術、經濟和投資等方面的調研和分析。並根據自身優勢和市場需求與容量做出符合發展實際的判斷,然後選擇出適合的項目。
另外,重點項目的選擇一定要體現出對農業發展的帶動作用。特別是加工業重點項目一定要體現出龍頭拉動的作用。
重點項目的選擇一定要慎之又慎,如果預測失准,項目選擇不當,一旦上馬就可能造成財力、物力、人力和時間上的巨大損失。
6、規劃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要有具體措施
我國是一個人均耕地較少的國家,人口數量在一定時期還將保持較高速度的增長。因此,提高和保持糧食等農產品的生產能力是保持穩定和發展的前提。然而,我國又是一個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葯的國家,尤其是化肥、農葯的過量使用以及工業廢水的污染給農田帶來了比較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因此,在進行農業產業發展規劃時就應特別注重農業生態環境的保護。但是,我們在一些農業產業發展規劃中,看到的比較多的是在村裡規劃建幾個垃圾堆放點;在規模化養殖場建一些糞污處理間或者沼氣池。而對於農田面源污染涉及的比較少,特別是具體措施考慮的就更少。因此,在規劃時不僅要制定具體的措施,還要區別對待。比如對於一般農田主要是考慮如何減少化肥、農葯的使用;在重要河流兩岸就要考慮規劃使用化肥、農葯少的種植品種或者用其他不使用化肥、農葯的產業來替代。只有這樣深入考慮才能真正保護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
7、編制規劃還要特別注重實施計劃的制定
要按照「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根據輕重緩急和建設次序以及資金投入的能力,按照年度或分期、分批的制定出規劃實施的計劃,以利於扎扎實實地一步一步地實施。還有就是通過編制規劃實施計劃,還可反觀規劃的合理性並及時做出必要的調整。
同時,為了保證規劃實施的管控,還應該落實和列出規劃項目實施的主管部門與責任人(如某某項目的主管部門為某某局、責任人為某某局長等),這樣的規劃發下去,大家分工明確,有職、有責,規劃的實施就會比較順暢。
還有就是要做好運行體制、機制的研究,發展現代農業很重要的一點是要首先探索出適合於我國和當地現代農業發展的體制、機制,然後才能順利的推進現代農業的建設和高效運行。
8、編制規劃還應注重規劃的前景分析
規劃的目的就是為了發展和實現更大的綜合效益,因此,發展規劃的編制一定要對規劃實施後所能產生的效果進行分析和預測。在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分析和規劃指標的基礎上,對規劃實施後預期產生的效果做出一個整體性的、概括性的判斷,描述出一個發展的輪廓,勾畫出一張發展的藍圖,讓人一看就知道規劃實施後會是一個什麼樣子。包括硬體建設、體制機制建設、生態體系建設、投入產出情況、農民生活改善和對區域經濟發展所起的促進作用等等。那將是非常完美的,也是規劃的一個提升。
9、通過產業發展促進鄉村振興的參考路徑
⑶ 市場細分策略 目標市場 市場定位 三者之間的關系
市場定位,對多產品線的企業而言通常指行業定位,即領導,挑戰,跟隨。單一產品與專服務線的企業說的市場定屬位一般用來指產品定位,即產品與服務服務的目標人群。
細分市場不是策略,是通過市場研究發現目前的各個細分市場的狀況,衡量各個細分市場的需求與競爭狀況,最後選定一個目標市場。
不要為了細分而細分,樓主說的細分市場策略估計說的是差異化策略,差異化策略是在發現了行業各個細分市場之後採取的營銷組合。另外,市場細分並不是任何時候都需要無限細分市場,比如行業發展初期供不應求的時候就不需要細分市場,細分市場主要是在行業發展接近成熟期,產品與服務同質化嚴重,顧客需求不斷增多時,才需要通過開發細分市場,佔領新的需求。
⑷ 如何制定細分市場方案,確定目標市場,並進行市場定位
目標市場,是指營銷中鎖定怎麼樣的客戶群體,而我們的產品就是銷售給那樣的群版體客戶的權。鎖定了目標市場的客戶,就選擇了這塊市場。
2..定位,是20世紀營銷界的最大成就之一,是現代心理學結合營銷學的一個偉大發明,定位理論的發明者發現,人們的頭腦中一般會對某個領域的產品,進行一個歸類和排列,而那些特點突出,容易和其他產品產生明顯區隔的產品和品牌,是人們首先考慮選擇的。其實這個理論的形成,正是暗合了細分市場和目標市場的基本原理。將自己的產品和品牌,根據自己企業的能力,做一個不同於同類產品的描述,從而讓自己的產品和品牌,在消費者的頭腦中,占據一個比較有利的位置,這就是定位的基本概念。
3..細分,顧名思義,就是把自己的產品詳細的做好說明。
⑸ 市場細分,目標市場,市場定位三者之間的聯系
市場細分是為了劃分可能購買商品的人。如果你的產品是牛奶,首先要區分誰買牛奶(可以有不同的標准,比如男人、女人、白領、孩子等。
最初市場細分是尋找目標市場,也就是說,你更喜歡向誰銷售你的產品,例如,在市場細分之後,你發現你的牛奶在兒童市場有潛力;尋找目標市場是市場定位的前提,比如兒童市場的牛奶是營養牛奶、拼圖磚還是模擬母乳。
當然,目標市場可以更進一步市場細分,比如將兒童市場細分為不同的年齡組,並為不同的年齡組定位自己的產品。
按照消費者慾望與需求把因規模過大導致企業難以服務的總體市場劃分成若干具有共同特徵的子市場,處於同一細分市場的消費群被稱為目標消費群,相對於大眾市場而言這些目標子市場的消費群就是分眾了。
(5)設施農業目標市場定位擴展閱讀:
意義
1、有利於選擇目標市場和制定市場營銷策略。
市場細分後的子市場比較具體,比較容易了解消費者的需求,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經營思想、方針及生產技術和營銷力量,確定自己的服務對象,即目標市場。針對著較小的目標市場,便於制定特殊的營銷策略。
同時,在細分的市場上,信息容易了解和反饋,一旦消費者的需求發生變化,企業可迅速改變營銷策略,制定相應的對策,以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提高企業的應變能力和競爭力。
聯想的產品細分策略,正是基於產品的明確區分,聯想打破了傳統的「一攬子」促銷方案,圍繞「鋒行」 「天驕」「家悅」三個品牌面向的不同用戶群需求,推出不同的「細分」促銷方案。
2、有利於發掘市場機會,開拓新市場。
通過市場細分,企業可以對每一個細分市場的購買潛力、滿足程度、競爭情況等進行分析對比,探索出有利於本企業的市場機會,使企業及時作出投產、移地銷售決策或根據本企業的生產技術條件編制新產品開拓計劃,進行必要的產品技術儲備,掌握產品更新換代的主動權,開拓新市場,以更好適應市場的需要。
3、有利於集中人力、物力投入目標市場。
任何一個企業的資源、人力、物力、資金都是有限的。通過細分市場,選擇了適合自己的目標市場,企業可以集中人、財、物及資源,去爭取局部市場上的優勢,然後再佔領自己的目標市場。
⑹ 目標市場定位的方法有哪些
目標市場定位的方法可分成四個具體的操作步驟:
1、建立市場結構圖
任何一種產品都有許多屬性或特徵,如價格的高低、質量的優劣、規格的大小、功能的多少等等。其中任何兩個不同的屬性變數就能組成一個坐標,從而構建起一個目標市場的平面圖。
以產品的價格和質量分別作為橫縱坐標變數建立一個坐標來分析目標市場是非常普遍的,因為任何產品的這兩個屬性特點都是消費者最關心的。當然,根據不同的產品,企業也可選擇消費者關心的其他屬性,如規格——速度組合用於分析旅遊用客車市場;口味——重量組合用於分析咖啡市場等。
2、在市場結構圖上大致描繪出競爭狀況
目標市場定位的第二步就是在市場結構圖上標明現有競爭者的位置(坐標平面上的點)及其市場份額大小(圓圈的面積)。以圖7-5為例,A,B,C,D四個圓圈分別代表目標市場上已有的四個競爭者,圓心的坐標反映其在目標市場中的實際定位,圓圈的面積大小則說明各個競爭者的銷售額大小。我們可以看到,A是電腦市場中頗有聲望的企業,它生產的是優質優價的產品;B企業生產的是質量中等的中檔產品;C企業占據著低檔產品市場部分,以低價提供低質的產品;D企業以高價提供著質量低劣的產品,簡直是一市場騙子形象。這四個企業中A企業的銷售情況最好,市場份額最大。
完成第二步工作,企業得到一張詳細的「作戰圖」,「對手」的分布和實力都一目瞭然。
3、初步確定定位方案
試著將代表本企業的小旗插到「作戰圖」的不同位置,每一種位置意味著一種定位方案。分析、評價各種可能的方案後,選出最理想的作為初步的定位,經有關部門詳細論證後,由企業決策當局確定。
4、修正定位方案和再定位
企業的定位是否准確是關繫到企業成敗的關鍵,所以在初步定位完成後,還應做一些調查和試銷工作,及時找到偏差並立即糾正。
即使初步定位正確,還應看到市場環境的動態變化,隨時准備對產品進行再定位。一般說來,三種變化是促使企業考慮再定位的力量:一是消費需求的萎縮或消費者偏好的轉移;二是競爭者定位策略和實力的改變,並威脅到企業在目標市場的發展;三是企業自身的變化,如掌握一種尖端生產技術,使生產成本大幅度下降或能生產原先不能開發的產品。再定位就是重新定位,可以視為企業的戰略轉移。前後定位的差異可視為轉移的距離,通常再定位可能導致產品的名稱、價格、包裝和品牌的更改,也可能導致在產品的用途和功能上的變動。企業必須考慮定位轉移的成本和新定位的收益問題。
⑺ 目標市場定位指的是什麼
經營者決定進入的細分市場稱為目標市場。
選擇目標市場的有效方法是產品/市場網目分回析法。即以「行」代答表所有可能的產品,以「列」代表細分市場。例如,某大型工程機械製造廠,發現汽車製造業有利可圖,它對汽車工業的產品及市場進行了如下分析:
圖中包括三種不同的用戶類別、四種不同產品共有12個細分市場,企業根據自身能力,確定工廠用載重卡車是最有利的市場。
⑻ 目標市場戰略的市場定位
產品定位:側重於產品實體定位質量/成本/特徵/性能/ 可靠性/用性/款式/- - -
企業定位:即企業形象塑造品牌/-員工能力/知識/言表/可信度
競爭定位:確定企業相對與競爭者的市場位置
如七喜汽水在廣告中稱它是「非可樂」飲料,暗示其它可樂飲料中含有咖啡因,對消費者健康有害。
消費者定位:確定企業的目標顧客群 市場定位的關鍵是企業要設法在自己的產品上找出比競爭者更具有競爭優勢的特性。
競爭優勢一般有兩種基本類型:一是價格競爭優勢,就是在同樣的條件下比競爭者定出更低的價格。這就要求企業採取一切努力來降低單位成本。二是偏好競爭優勢,即能提供確定的特色來滿足顧客的特定偏好。這就要求企業採取一切努力在產品特色上下工夫。因此,企業市場定位的全過程可以通過以下三大步驟來完成:
分析目標市場的現狀,確認本企業潛在的競爭優勢:
這一步驟的中心任務是要回答以下三個問題:一是競爭對手產品定位如何?二是目標市場上顧客慾望滿足程度如何以及確實還需要什麼?三是針對競爭者的市場定位和潛在顧客的真正需要的利益要求企業應該及能夠做什麼?要回答這三個問題,企業市場營銷人員必須通過一切調研手段,系統地設計、搜索、分析並報告有關上述問題的資料和研究結果。
通過回答上述三個問題,企業就可以從中把握和確定自己的潛在競爭優勢在哪裡。
准確選擇競爭優勢,對目標市場初步定位:
競爭優勢表明企業能夠勝過競爭對手的能力。這種能力既可以是現有的,也可以是潛在的。選擇競爭優勢實際上就是一個企業與競爭者各方面實力相比較的過程。比較的指標應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只有這樣,才能准確地選擇相對競爭優勢。通常的方法是分析、比較企業與競爭者在經營管理、技術開發、采購、生產、市場營銷、財務和產品等七個方面究竟哪些是強項,哪些是弱項。藉此選出最適合本企業的優勢項目,以初步確定企業在目標市場上所處的位置。
顯示獨特的競爭優勢和重新定位:
這一步驟的主要任務是企業要通過一系列的宣傳促銷活動,將其獨特的競爭優勢准確傳播給潛在顧客,並在顧客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為此,企業首先應使目標顧客了解、知道、熟悉、認同、喜歡和偏愛本企業的市場定位,在顧客心目中建立與該定位相一致的形象。其次,企業通過各種努力強化目標顧客形象,保持目標顧客的了解,穩定目標顧客的態度和加深目標顧客的感情來鞏固與市場相一致的形象。最後,企業應注意目標顧客對其市場定位理解出現的偏差或由於企業市場定位宣傳上的失誤而造成的目標顧客模糊、混亂和誤會,及時糾正與市場定位不一致的形象。企業的產品在市場上定位即使很恰當,但在下列情況下,還應考慮重新定位:
競爭者推出的新產品定位於本企業產品附近,侵佔了本企業產品的部分市場,使本企業產品的市場佔有率下降;消費者的需求或偏好發生了變化,使本企業產品銷售量驟減。
重新定位是指企業為已在某市場銷售的產品重新確定某種形象,以改變消費者原有的認識,爭取有利的市場地位的活動。如某日化廠生產嬰兒洗發劑,以強調該洗發劑不刺激眼睛來吸引有嬰兒的家庭。但隨著出生率的下降,銷售量減少。為了增加銷售,該企業將產品重新定位,強調使用該洗發劑能使頭發松軟有光澤,以吸引更多、更廣泛的購買者。重新定位對於企業適應市場環境、調整市場營銷戰略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視為企業的戰略轉移。重新定位可能導致產品的名稱、價格、包裝和晶牌的更改,也可能導致產品用途和功能上的變動,企業必須考慮定位轉移的成本和新定位的收益問題。 各個企業經營的產品不同,面對的顧客也不同,所處的競爭環境也不同,因而市場定位所依據的原則也不同。總的來講,市場定位所依據的原則有以下四點:
根據具體的產品特點定位:
構成產品內在特色的許多因素都可以作為市場定位所依據的原則。比如所含成份、材料、質量、價格等。「七喜」汽水的定位是「非可樂」,強調它是不含咖啡因的飲料,與可樂類飲料不同。「泰寧諾」止痛葯的定位是「非阿斯匹林的止痛葯」,顯示葯物成分與以往的止痛葯有本質的差異。一件仿皮皮衣與一件真正的水貂皮衣的市場定位自然不會一樣,同樣,不銹鋼餐具若與純銀餐具定位相同,也是難以令人置信的。
根據特定的使用場合及用途定位:
為老產品找到一種新用途,是為該產品創造新的市場定位的好方法。小蘇打曾一度被廣泛的用作家庭的刷牙劑、除臭劑和烘焙配料,現在已有不少的新產品代替了小蘇打的上述一些功能。我們曾經介紹了小蘇打可以定位為冰箱除臭劑,另外還有家公司把它當做了調味汁和肉鹵的配料,更有一家公司發現它可以作為冬季流行性感冒患者的飲料。我國曾有一家生產「曲奇餅干」的廠家最初將其產品定位為家庭休閑食品,後來又發現不少顧客購買是為了饋贈,又將之定位為禮品。
根據顧客得到的利益定位:
產品提供給顧客的利益是顧客最能切實體驗到的,也可以用作定位的依據。
1975年,美國米勒(Miller)。推出了一種低熱量的「Lite」牌啤酒,將其定位為喝了不會發胖的啤酒,迎合了那些經常飲用啤酒而又擔心發胖的人的需要。
根據使用者類型定位:
企業常常試圖將其產品指向某一類特定的使用者,以便根據這些顧客的看法塑造恰當的形象。
美國米勒啤酒公司曾將其原來唯一的品牌「高生」啤酒定位於「啤酒中的香擯」,吸引了許多不常飲用啤酒的高收人婦女。後來發現,佔30%的狂飲者大約消費了啤酒銷量的80%,於是,該公司在廣告中展示石油工人鑽井成功後狂歡的鏡頭,還有年輕人在沙灘上沖刺後開懷暢飲的鏡頭,塑造了一個「精力棄沛的形象」。在廣告中提出「有空就喝米勒」,從而成功佔領啤酒狂飲者市場達10年之久。
事實上,許多企業進行市場定位的依據的原則往往不止一個,而是多個原則同時使用。因為要體現企業及其產品的形象,市場定位必須是多維度的、多側面的。
⑼ 什麼是目標市場定位
經營者決定進入的細分抄市場稱為目標市場。
選擇目標市場的有效方法是產品/市場網目分析法。即以「行」代表所有可能的產品,以「列」代表細分市場。例如,某大型工程機械製造廠,發現汽車製造業有利可圖,它對汽車工業的產品及市場進行了如下分析:
圖中包括三種不同的用戶類別、四種不同產品共有12個細分市場,企業根據自身能力,確定工廠用載重卡車是最有利的市場。
⑽ 什麼是目標市場定位
經營者決定進入的細分市場稱為目標市場。
選擇目標市場的有效方法是產品/市場網目分析專法。即以「屬行」代表所有可能的產品,以「列」代表細分市場。例如,某大型工程機械製造廠,發現汽車製造業有利可圖,它對汽車工業的產品及市場進行了如下分析:
圖中包括三種不同的用戶類別、四種不同產品共有12個細分市場,企業根據自身能力,確定工廠用載重卡車是最有利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