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全球健康險市場的發展
1.保險市場體系化。從市場體系架構來看,原保險市場較大,再保險市場很小;市場發展很快,監督和法規發展較慢,保險中介混亂,違規代理嚴重,權力運作、官方管制使各保險主體在市場中處於不平等地位。自1995年《保險法》頒布實施特別是1998年11月中國保監會成立以來的情況來看,建設和完善中國保險市場體系的步伐正在加快,一個體系完整、門類齊全、法規健全的中國保險市場體系正在建立。
2.經營業務專業化。就專業經營水平而言,尤其是同國際上專業化保險公司相比,我國保險專業經營水平還很低,發達國家在產險與壽險領域內都有專門的公司,如專營火災險的公司、專營健康險公司、專營機動車險的公司、專營農業險的公司等等。隨著我國保險體制改革的深化,出口信用保險和農業保險等政策性保險業務將從商業保險公司中分離出來,由國家成立專門的政策性保險公司,與此同時,在未來幾年也會成立專營諸如火險或機動車險業務的專營保險公司。
3.市場競爭有序化。近幾年,中國保險市場處於一種嚴重的無序化競爭狀況,其結果既損害了保險人的利益,也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搞亂了保險市場秩序,從1997年開始,人民銀行從整頓代理人入手調整了航意險、機動車險的退費、手續費,大力整頓保險市場,許多違規行為被制止,中國保監會成立後,進一步強調要逐漸規范市場秩序,加大對違規機構和違規行為的打擊處罰力度,取得顯著成效。最近中國保監會主席馬永偉提出了加強保險監管的一套完整工作思路,這就是:加強保險機構內控制度建設,強化保險業自我約束機制,深化體制改革,完善保險法規和完善保險機構體系與運行機制,切實加強保險監管,防範與化解經營風險。
4.保險產品品格化。隨著我國經濟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商業保險會更加深入人心,企業與居民在逐步提高保險意識的同時,對保險的選擇意識也不斷增強,投保需求呈多樣化和專門化趨勢。它們從自身利益和需要出發,慎重選擇。在這種逐漸成熟的市場里,產品要佔領市場只能靠品牌+價格+服務,這就是品格化。就保險產品的品格化而言,它所包含的不僅是利益保障功能或投資功能、儲蓄功能或產品的組合功能,更主要的是它的價格水平與服務水平。而保險產品價格在規定的浮動范圍內也將實行市場化。可以預見,名牌產品+合理價格+特色服務將是未來保險市場競爭的剎手鐧。
5.保險制度創新化。從目前的狀況看,我國的保險創新盡管有所發展,但還很落後,積極開展保險創新,既是歷史發展的潮流也是推動我國保險業變革和發展的重要力量。根據我國的具體情況,我國的保險創新內容主要包括產品開發、營銷方式、業務管理、組織機構、電子技術、服務內容以及用工制度、分配製度、激勵機制等方面的創新。通過上述內容的創新,促進我國民族保險業的發展,使國內保險公司在與國外保險公司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6.經營管理集約化。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國內各保險公司都已意識到原來只注重擴大規模、搶占市場的弊端,而紛紛尋求走效益型道路,向內涵式集約化發展,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一方面通過加強資金管理、成本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經營風險管理和技術創新實現集約化的經營管理;另一方面在國內資本市場逐步完善、保險資金運用政策逐步放寬的基礎上,將大量的准備金所形成的巨額資金通過直接或間接渠道投資房地產、股票、各種債券,實現投資多元,達到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
7.行業發展國際化。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趨勢下,我國保險業與國際接軌是必由之路,隨著我國加入WTO後,我國在加快保險市場對外開放步伐接受外資保險公司資本投入的同時,中資保險公司也會到國外設立分支機構,開展業務或者購買外國保險公司的股份,甚至收購一些外國的保險企業。在險種開拓上,積極發展核能、衛星發射、石油開發等高科技險種,在業務經營上,通過再保險分入分出或國內外公司相互代理等形式加強與國際保險(再保險)市場的技術合作和業務合作,積極開展國際保險業務。
8.從業人員專業化。在國內外同行競爭的背景下,客觀上對保險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商業保險公司將更加重視人才的培養,既要培養適應國內保險業務發展需要的核保師、核賠師、精算師、專業人才,更要培養精通國際保險慣例、參與國際保險市場競爭的外向型的人才。只有這樣,才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並發展壯大。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② 今天 泰康人壽給我打電話,應該是給我推銷保險,說市場調查問我幾個問題,也就是關於健康方面的問題
沒事,保險需要投保人簽字交錢的,電話推銷也需要投保人在保險合同上簽字的。
③ 如何看待目前國內健康險行業的發展趨勢
現在大家。錢掙多了,就拿給自己未來考慮。我爸爸就上了那種保險三個。就是怕萬一他出事了,我拿不出錢,還得影響我。所以市場還是很廣的。
④ 我國健康險發展狀況
2018年中國健康險原保費收入增速有所回落 朝「互聯網+」模式發展
隨著我國老齡化人口結構的改變、醫療費用支出的增加以及健康保險意識的不斷提升,居民對於健康險的需求不斷增加。2018年我國健康險原保費收入為5448.1億元,同比增長24%,增速有所回落,但行業規模占整個人壽險保費比例保持繼續增長態勢。
市場普及率方面,行業滲透率仍較低,我國健康險市場仍有待進一步挖掘。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行業朝「互聯網+」模式發展,健康險行業也不例外,且經過國內上市險企近幾年來的深度耕耘,我國互聯網健康保險保費收入持續實現高增長,其中費用保險型醫療險為主力險種。
1、健康保險分類構成
健康保險作為人身保險中健康風險預防的重要險種,包括重疾保險、醫療保險、失能收入損失保險以及護理保險,這四大險種承擔了我國居民健康各階段的不同功能,互為補充。目前我國健康保險類型較為單一,以重疾險和醫療險為主。其中重疾險的根本目的是為病情嚴重、花費巨大的疾病治療提供經濟支持;而醫療險又包括基本醫療保險、補充醫療保險以及商業醫療保險。
目前中國健康保險分類構成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以上數據來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健康保險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⑤ 健康管理市場調查報告怎樣寫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健康管理」理念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健康服務市場也隨即擴大。包括視力、口腔、女性健康、體檢,乃至足道、養發等各種專門的或者綜合性的健康服務連鎖機構已經悄然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健康管理」倡導變被動的「護理健康」為主動的「管理健康」,健康的消費需求由簡單、單一的醫療治療型,向疾病預防型、保健型和健康促進型發生轉變。相應的健康服務業也就包括了健康檢查、健康咨詢、身體養護、健身規劃等。相對於龐大人群的健康消費和醫療支出,目前我國健康服務產業還處於發端階段,這自然就意味著巨大的市場潛力。其中,連鎖經營由於符合人們日趨個性化的消費要求,正在成為健康服務企業低成本復制並快速推廣區域市場經驗的主要模式之一。健康服務連鎖經營作為一種新型服務業態,直接面向消費者,提供更親近的個性化健康服務,不僅給消費者提供了單項的健康保健服務,更為消費者普及了全方位的保健理念。不過,由於健康服務連鎖經營在國內還剛剛興起,一些企業經驗不足,經營定位不準確、發展模式不清晰的問題普遍存在。有的企業產品單一,服務質量欠佳,後續無力。隨著我國保健服務市場更加規范,消費者心理更為成熟,保健服務的連鎖模式將得到長足的發展
⑥ 我國經營健康險的保險公司主要有哪些,市場結構是什麼樣的
1、如果從銷售健康險產品來說,目前所有的壽險、產險公司都能銷售健康險產品(財產險公司只能銷售短期健康險);
2、如果從健康險公司而言,目前國內只有人保健康(PICC)、平安健康、和諧健康(瑞福德)、昆侖健康四家公司。原來的長青健康險變成中融壽險了。
⑦ 2019年健康險市場增速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持續,醫葯行業整體需求不斷增加,中長期持續看好。同時,商業健康險擴張給醫療行業帶來更多資金供給,醫葯行業增速有望維持在10-15%區間,前景廣闊。
醫葯行業前景向好,在國內引發了一輪並購潮,並購金額、數量屢屢創下歷史新高。由於看好國內醫葯行業發展,中資企業在海外市場的並購熱情同樣高漲。
據發布的《中國醫葯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不完全統計,2016年,醫葯健康領域並購超過400起,金額超過1800億元。預計今年並購潮仍將持續,各細分領域並購將保持高活躍度。
按照目前趨勢,醫葯行業的並購仍將持續,未來要等到新的市場格局基本形成,醫葯並購才會相對放緩。新的格局形成後,醫葯行業也將隨之重回中高速發展。
總的來說,隨著社會老齡化加劇,醫葯分開改革深入,以及醫葯電商政策松綁,醫葯行業前景仍然可期。在新的市場環境下,醫葯企業要尋求新的銷售途徑,加大與互聯網融合力度,,減少流通環節成本,增加自身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