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影《英雄》有哪些成功營銷策略
1. 媒體投入
以電視廣告這種純商業形式對影片進行強化性宣傳在國內也是首次,中央一套、三套、八套,接著是北京電視台、廣東電視台、上海電視台等,強大的媒體宣傳與各類娛樂新聞的花絮共同在渲染著氛圍。
另外多普達手機在網站、 燈箱、地鐵、電視全方位投放廣告,總量近1000萬元,新畫面在與多普達廣告中要求打上《英雄》片名,何時上映等字樣,這對《英雄》新片上映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2. 大型公關活動
12月14日,花費租金11萬元/天的人民大會堂宴會廳舉行首映式;
《英雄》劇組包了目前國內頂級公務機——「挑戰者604號」參加各地首映式;
12月17日,廣東偉佳1780萬成功競得《英雄》內地音像版權,這些策劃成功的大型公關活動又一次吸引各大媒體大書將書,為《英雄》的12月20日公映奠定了基礎。
3.售點布置
《英雄》編劇李馮撰寫的書版《英雄》12月上句先期登陸市場;
12月10日左右,《英雄》攝制的記錄片《緣起》在各大影院前播放;
12月中旬,以導演張藝謀和其他主要演員構成的一聯精裝《英雄》版郵票以及一系列的豪華海報印製完成並發售。
同時各大影院為營造影院現場氣氛,也上了大型戶外噴繪;POP掛旗,人型立牌等諸多終端宣傳用品。
4. 軟文炒作
中影集團副總李東也承認許多炒作是「在影片的宣傳上是計劃好了的」。於是在全國各大報紙電視,電台、網路的娛樂版塊中不停出現類似李連傑九寨溝撞人,張曼玉、章子怡不和等等各種花邊新聞。實際上是一次又一次調動起觀眾一睹《英雄》的慾望。
Ⅱ 電影網路營銷 一、總體發展概況(或行業發展概況) 二、競爭戰略分析 (一)一般環境:PEST分析 (二)行
網路營抄銷,本身就是大勢的趨勢襲,現在很多人都是宅在家裡,為什麼宅,因為有電腦,有互聯網,所以能宅。而電影網路營銷,到現在已經有很多案例。就單單拿我們國內的來說,泰囧這電影在還沒上映的時候,網路信息是怎麼樣的?那是鋪天蓋地,成本也在幾千萬左右,猛的一看,感覺成本很高,但是在他的票房看來,是值得的。
PEST這玩意不清楚,對於這個來說,不符合我們天朝的,什麼電影都封殺,從各類島國電影和一些美國大片就知道了。後面三個不知道,也說不清楚,不好意思哈!
Ⅲ 如何從營銷的角度看《泰囧》的票房遠遠低於《1942》的票房
《1942》票房的失敗很令人惋惜,這部影片不是人們所說的民族史詩,而是中華民族往昔的一段悲劇的復述,是一部能夠引起現今的人們深入思考的一部影片,其故事內容對於今天的人們具有很多的教育意義,應該能夠引起人們對人性和民族生存與發展的一個極其深刻的思索的一部影片。但由於該部影片在不恰當的時間、不恰當的營銷手段影響下,該部影片沒有實現人們預想的票房成績。
而《泰囧》這樣一部小成本的娛樂影片能夠取得票房暴漲,在我們對現今社會人文修養感到汗顏的同時,也不得不承認有其成功的道理。
一、從電影上映的檔期和電影故事內容來看,《1942》這部影片沒有充分考慮人們消費需求,在市場營銷的角度沒有充分創造出令大部分觀影者滿意「顧客價值」,致使其票房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1、相對於《泰囧》的娛樂片性質,《1942》這部影片安排在春節前的賀歲檔上映,其市場定位沒有充分對人們在春節的消費需求進行准確分析
《1942》這部影片的上映時間是2012年11月29日,其時春節即將來臨,人們經過了近一年的工作與生活的身心勞碌,走進電影院目的應該很明確,通過觀看電影放鬆一下自己的身心;而且從傳統上講,人們更期望在春節前後這段時間從心理上感染更多快樂的成份,而不是沉重與悲傷。因此,《1942》這部影片的故事內容及沉重的主題很容易讓人們望而卻步,雖然人們並非是從感情上真的排斥這部影片。
而《泰囧》這部小成本的電影卻恰恰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在這個特定時段的心理需求,在恰當的時點上映了相對恰當的影片故事。
2、影響《1942》票房的根源可能並非是影片本身,而是現今中國的「社會生態」。 受後金融危機時代國際經濟現狀及中國周邊復雜的地緣政治形勢影響,以及中國經濟固有的結構性問題,中國的經濟發展也飽受國際金融危機的拖累,國家的經濟發展壓力透過國內實業壓力的傳導,加重了現今國民的生活壓力,加之原有的貧富分化、社會公平問題(快速發展的經濟體都須經歷的階段),加重了人們的生存壓力與精神負擔。
在這種背景下,人們直接的感情是需要鼓勵、看到未來的希望,並擁有未來民族發展的自信心。而不是如《1942》這部電影描述中華民族在曾經極端的歷史條件下人們的苦難與無助。其雖具有歷史意義及現實價值,但卻人現今的人們所不願承受的,哪怕他只是一
部電影故事。
二、從影片的片長以及同院線分成設計來看,《1942》這部電影沒有充分考慮到賀歲檔期間「大片雲集」、各部影片競爭激烈的實際情況,沒有充分通過「雙贏」營銷策略提高院線的放映積極性,影響《1942》的票房。
1、《1942》電影片長135分鍾,《泰囧》片長105分鍾,電影片長過長,勢必會影響院線的同一部電影的放映場次,即放映四場《1942》的所消耗的時間,可以放放映五場《泰囧》,而電影放映的場次越多,會使院線的觀影收益增加。因此比較來看,如果受歡迎程度接近的兩部電影,院線會更傾向於放映片長相對較短的電影。
2、在院線分成這塊,《1942》與影院大致為43:57,如果票房過三億則按45:55分成,《泰囧》堅持43:57的分成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會使院線傾向於選擇對己有利程度更高的進行放映。
三、對自身品牌過於自信,沒有意識到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如此之強,導致《1942》這部影片的市場營銷理念更趨向於「產品導向觀念」,導致營銷近視。
《1942》上映當天,網路上就出現了大量的低評。以豆瓣為例,《1942》有多達60%的「一星」,而且很多評論更是電影首映尚未結束時便出現。清楚地說明了中國電影市場競
爭的復雜性與殘酷性。而《1942》的製片方顯然沒有做好充足的應對准備措施。
同時,由於對自身作品的品牌效應過於自信,也使其在一定程度上乎略了對消費者就本片故事所體現的人文理念的培養與渲染,沒有讓消費充分認識到本片所體現出的人文價值與歷史價值,從而不被消費者所理解,失去了人們該部影片的關注。
Ⅳ 以阿凡達為例,對電影市場發展面臨的營銷環境做環境分析
在電影產業發展的過程的影響中,社會文化環境、科學技術環境以及經濟環境占據了回大部分的比答重。電影《阿凡達》本身所包含的內容便是西方國家的電影產業思想和文化,《阿凡達》的火爆上映,展示出了發達國家產業體系在文化傳播力、文化競爭力方面的強大實力。同時,為了給消費者提供視覺盛宴,追求夢幻效果,在索尼公司支持下,投入資金,研發了一套全新系統,極大的拓展了導演的創作空間。為了更好的配合《阿凡達》的放映,美國更是加大力度生產3D屏幕。這些都是科學技術環境和經濟環境對電影產業以及發展過程中的營銷環境。
Ⅳ 2015哪部電影的營銷策略最好
電影營抄銷一方面是指企業利用電影如襲置入式廣告、贊助等方式來展開營銷活動;另一方面是指電影自身的營銷,電影在拍攝和製作過程中需要進行定位,利用營銷的思維來展開運作。這里所指的電影營銷主要是電影自身的營銷。
Ⅵ 從多方面分析泰囧成功的因素
一,題材 搞笑題材最受歡迎 二,票價 2D電影 價格不高,觀眾多 三,宣傳 以人在囧途續集造勢 四,觀影評價 看過的回去宣傳,帶動他人觀影 五,明星效應 三囧星拉動 六,檔期 只有十二與其爭票房
Ⅶ 《泰囧》靠什麼營銷成功
第一、當紅搞笑影星強強聯合,他三個往那一站就有笑點
第二、前期宣傳推廣很全面也很有效
第三、各類節目訪談爆點,調足了胃口
第四、因為是第二部,基於上一步的成功口碑,第二部已經有了許多潛在影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