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小包裝食用油營銷策略分析啟示

小包裝食用油營銷策略分析啟示

發布時間:2021-05-16 05:06:21

Ⅰ 小包裝使用油新品牌推廣方案

應用:
本食用油營銷策劃案適用食品行業中小企業在新產品上市時,且企業實力和產品競爭力較弱的情況下,可揚長避短開發佔領區域市場並迅速形成品牌效應有借鑒作用。

內容:
當一個企業開發和推出新產品,且在大城市沒有競爭優勢而中小城鎮不易接受時,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盡快擠占市場,這是擺在我們營銷策劃人員面前的一個很有挑戰性的重要課題。如果仍以硬廣告、拉關系推銷等傳統辦法,雖然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往往事倍功半,且企業難以承受得不償失。

太長了 你還是留個信箱 我發給你好了

Ⅱ 關於食用油的市場調查報告

食用油中國版圖品牌格局 看不見的戰場

去年年底,食用油再次掀起了一輪漲價潮。幾大品牌幾乎同時宣布上調大豆油、調和油、菜籽油等品種的價格,且漲幅均在10%%上下……有人開始高呼:請有關方面正視此次食用油漲價的「民生痛感」。甚至有人說食用油漲價無疑加重了生活成本,加重了民眾的生存壓力。也有人慷慨激昂:這是外資壟斷的必然結果!放眼市場,近年來,橄欖油、葵花籽油、葡萄籽油等小品種、新品類食用油不斷涌現,以大米為主要產品的利是品牌又推出了「利是」稻米油,這些號稱更健康食用油的出現,對中國食用油品類及品牌格局的影響值得人們拭目以待。面對這種狀況,我們不禁要問,食用油真的有必要大幅提價?此次調價,到底是供不應求?還是產量過剩、存在滯銷而由某些油品品牌進行的商業炒作?抑或是糧油製品加入國際競爭行列隨行就市?食用油多品類的格局對價格趨勢有何影響?或許,回眸近年來中國食用油品牌市場的發展狀況,會對我們有所啟迪。
中國食用油行業發展現狀———從小包裝食用油熱潮到健康、營養用油的「食用油新時代」

18年前,第一瓶「金龍魚」小包裝食用油出現在中國市場。從此這種安全衛生的桶裝油逐漸得到消費者的青睞,散裝油逐步退出國內大中城市。從這個時候起,中國的食用油消費就開始了快速的增長,在一些經濟較發達的大城市,小包裝食用油已經取代散裝油成為市場主角。

食用油是人們的日常必需品,人們的消費習慣正由散裝油向小包裝精緻油方向發展。這樣小小的一個轉變卻造就了一個市場容量超過200億,年增長速度超過30%的小包裝食用油大市場,而這個市場幾乎被外資及南方品牌壟斷,遼寧品牌大多曇花一現,2009年遼寧中稻股份有限公司投資6億元建設稻穀深加工產業基地,以利是品牌進軍食用油市場,遼寧本土食用油品牌登上中國油脂大市場的版圖,與群雄共競爭。

然而,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食用油消費水平也不斷提高,中國全年食用油消費大約在2400萬噸,進口的棕櫚油、豆油、菜籽油的總量高達68%%,由於我國耕地資源緊缺,油料作物的耕種面積已經無法擴大,直接導致了中國食用油無法自給自足、以及中國食用油市場供不應求的主要原因之一。稻米油———這種與稻穀共享耕地資源並依賴於稻穀加工的副產品的誕生,使得食用油的本土供給佔比有了改變的可能,促進了中國食用油品牌市場的再次洗牌。

「時勢造英雄」———食用油市場競爭狀況及主要品牌

早在利是稻米油出現之前,油脂行業的快速成長和豐厚的利潤空間也造就了中國食用油市場上巨頭,出現了「金龍魚」、「胡姬花」、「福臨門」和「魯花」等著名品牌和「嘉里」、「中糧」等產業巨頭。中國市場上食用油品牌眾多,約600多個,但據資料顯示,國內約有70%%的銷售收入集中在占總數7.5%%的企業,「金龍魚」、「福臨門」、「魯花」三大品牌占據了市場42.20%%的市場份額。中糧集團&「福臨門」

中糧集團是中國最大的進出口公司之一,連續10年進入世界500強行列,具有巨大的資本優勢。1995年,中糧集團以「福臨門」品牌進入利潤豐厚的小包裝食用油行業。中糧集團和美國ADM公司聯合新加坡WILMAR公司等國際知名公司合作進行產業運作,耗資20億打造「福臨門」的生產布局,目前旗下的主要企業有:東海糧油工業(張家港)有限公司、黃海糧油工業(山東)有限公司、東洲油脂工業(廣州)有限公司、北海糧油工業(天津)有限公司、大海糧油工業(防城港)有限公司、中糧艾地盟(山東)有限公司、山東萊陽魯花濃香花生油有限公司等。自從2001年底,中糧出售了所持有的「金龍魚」的全部股權後,向外界表達了集中資源和精力全力打造「福臨門」品牌的決心。嘉里糧油&「金龍魚」

嘉里糧油(中國)有限公司是新加坡郭兄弟集團專為中國的糧油企業而設立的一個投資公司。嘉里糧油1990年組建了南海油脂工業(赤灣)有限公司,開始了中國第一批小包裝食用油的生產,推出的第一個品牌就是「金龍魚」。在隨後的十年內,嘉里糧油又陸續在防城港、上海、青島、營口、成都、西安和廈門先後投資建立了7家大型食用油生產企業,形成了布點廣泛、布局合理、規模宏大的油脂生產體系。已經發展了包括「鯉魚」、「元寶」、「胡姬花」、「花旗」等16個國內小包裝油知名品牌,涵蓋調和油、色拉油、花生油、葵花油、粟米油、芝麻油等多油種的大型系列產品。

做好自己的品牌建設———應對中國市場可能形成的「雙寡頭」

幾年前,中國內地恰逢食用油價格上漲。郭氏家族那場資產重組也引發了中國食用油市場的震盪。

中國最大的兩家國有糧油企業———中糧集團和中谷集團完成了高達700億元的合並,成為我國最大的油料油脂加工企業集團,旗下食用油品牌主要是福臨門。

豐益國際整合後,受母公司兼並影響,郭氏集團旗下的嘉里糧油和益海集團很可能將被豐益國際收編為一家人。嘉里糧油是郭氏集團旗下糧油資產,主打品牌「金龍魚」在中國食用油小包裝市場排名第一,而旗下「胡姬花」品牌也頗有聲譽。此外,嘉里旗下還有鯉魚、元寶等品牌。當豐益國際完成所有股權轉換後,中國市場上幾大知名食用油品牌背後幾乎都能找到它的影子。而這也意味著,在中國食用油市場將形成國有大鱷和外資寡頭兩相對峙的局面。

中國品牌建設專家李光斗指出,在後WTO時代,將有越來越多的自主品牌受到挑戰。據其介紹,在入世最初,汽車、家電等行業最先受到沖擊。如今,在科技含量不高的快速消費品行業也將面臨這一問題。在西方成熟市場上,行業前四名的品牌往往能占據行業75%左右的份額,「品牌寡頭時代最終會形成,關鍵還是做好自己的品牌建設。」

迎接食用油新時代———「利是」稻米油在江湖大戰中精彩亮相

國家宏觀調控政策首次鎖定食用植物油

眾所周知,作為13億人口大國,中國以世界十分之一土地養活了世界五分之一以上人口,糧食安全一直是國家戰略安全重中之重,但近幾年來,中國的糧食自給已得到基本保障,且出口開始大於進口。相比之下,食用油卻一直過度依賴進口,依存度高達60%%以上。2007年下半年以來,由於國際石油、糧食價格持續性上漲,以及中國南方百年未遇冰凍雪災直接因素,中國出現了以食用油、豬肉為明顯特徵的結構性物價上漲,已凸顯中國食用油的戰略安全隱患。

溫總理在十一屆人大《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特別要加強糧食、食用植物油、肉類及基本生活必須品和其他食品生產」。並提出「國際環境變化不確定因素和潛在風險增加,必須充分做好應對國際環境變化的各種准備,提高防範風險的能力」。這是國家宏觀調控政策首次鎖定食用植物油。

他山之石———用優勢產品「稻米油」躋身食用油市場,化硝煙於無形

在這場一石激起千層浪的食用油漲價風波里,遼寧中稻集團的趙毅總經理顯得淡定而胸有成竹。

多年從事期貨貿易的趙總在這場風波的外圍,充分印證了中國的那句古話———旁觀者清。他說他羨慕整合之後的中糧集團所擁有的昭然實力,但是,我們的糧食集團為什麼不走出國門?為什麼不想辦法在全世界種中國的地?因為只有控制了土地,才控製得了價格。所謂「巨頭游戲」,說白了就是一種控制———資源的絕對控制。

中國是稻米的生產大國,擁有2982公頃水稻種植面積及年產2億噸的水稻產量。然而,由於提煉技術及設備的困擾,盡管眾所周知米糠油(稻米油)是迄今為止最健康的食用油,但卻無法走進人們的視野和餐桌。

早在2006年,時任生威糧食集團董事長的趙毅就對中國的水稻產業、物流體系以及深加工等方面有了清醒的認識和布局。他曾表示:稻穀加工業的格局正在發生著變化,稻米企業在物流上的重要性日漸突出,稻米加工和稻米物流有著相互依存的關系。水稻期貨上市是大勢所趨,南糧北儲、稻米深加工業的發展都帶來了商機。因此,港口在稻米加工和稻米物流方面面臨著巨大的市場機遇。

2009年6月末,通過對稻米油加工過程的持續改良及精心研製,遼寧中稻股份有限公司的首批「利是」稻米油新品終於成功下線。

2009年9月10日,遼寧中稻股份有限公司舉辦的「中稻2009———利是稻米油全國推介會」在沈陽賓館隆重召開。中國油脂學會副會長劉世鵬教授和中國營養學會常務理事、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委員李淑媛教授分別做了《稻米油的歷史、現狀與未來》和《稻米油與健康》的精彩講演,從產品高度和營養解析角度分別給予稻米油產品高度評價。

由於稻米油是「新生事物」,所以在市場推廣伊始,頗為艱難。商超均以「炒作概念」、「價值不高」、「消費者很難認可」等多種理由將「利是」稻米油產品拒之門外。

然而,應了中國人那句老話———好東西自己會說話。

稻米油是備受營養學家推薦的健康食用油,因為和其他食用油相比,稻米油脂肪酸比例均衡,可有效預防三高,心腦血管疾病等功能,富含谷維素,維E維物甾醇的營養之素,又可以降低膽固醇、緩解疲勞、增加免疫力,是適合全家老小的健康食用油,在美國,被心臟病學會推薦為心臟病人指定食用油,在日本厚生省指定為中小學生烹飪營養用油。

稻米油高煙點的優點,又特別適合中國人煎炒烹炸的飲食習慣,烹飪少油煙,廚房更潔凈。

強勁的品牌宣傳與貨真價實的產品特性,使「利是」稻米油產品終於從7月中旬陸續在家樂福、沃爾瑪、新瑪特、興隆、中興、樂購等系統賣場上架銷售。令中稻公司始料未及的是,擺貨當天在無任何優勢排面、無任何促銷、導購的情況下實現了自然走貨。

隨著消費者逐漸對稻米油產品認可,遼寧中稻集團的趙毅總經理對自己的產品充滿信心。

新的產品就是新的機會、新的產品就是新的挑戰,在這場沒有硝煙只有油煙的食用油江湖大戰中,遼寧中稻可以說是敢於作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們的品牌「利是」自然最先品嘗到當中的美味,自然也是創造「歷史」的人。

[2009中國十大食用油]

上榜品牌(排名不分先後)

金龍魚中國名牌,嘉里糧油出品,知名品牌,十佳食用油品牌

福臨門FORTUNE中國名牌,中國糧油食品集團,知名品牌,十佳食用油品牌

魯花食用油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山東魯花集團,十佳食用油品牌

香滿園/胡姬花含元寶/鯉魚,中國名牌,嘉里糧油,十佳食用油品牌

多力食用油葵花油一流品牌,上海佳格食品,知名品牌,十佳食用油品牌

海獅食用油上海名牌,上海良友海獅油脂,知名品牌,十佳食用油品牌

盛洲食用油福建名牌,廈門中盛糧油,知名品牌,十佳食用油品牌

紅蜻蜓重慶名牌,重慶市油脂公司,知名品牌,十佳食用油品牌

刀嘜/紅燈新加坡/香港名牌,深圳南順油脂,知名品牌,十佳食用油品牌

鷹嘜食用油廣東省名牌,中山市鷹嘜食品,知名品牌,十佳食用油品牌

品牌營銷策略的獨辟新徑

當市場趨於飽和、相對成熟的時候,產品和營銷方法都不斷趨於同質化,市場細分的難度增加,競爭的難度也隨之升級。劣勢品牌在行業成熟期脫穎而出的機會減少,難度增加。而許多企業選擇了另一條路,創造一個市場並牢牢的控制著這個市場。搶先法則認為,發現一個新市場並迅速佔領它比什麼都重要。創造新市場的方法有產品創新、營銷手法創新和使用方法創新等三種常用方法。 日化市場近幾年先後經歷了價格戰、除菌戰、綠色戰、成分戰等,競爭方式不斷升級。後期進入日化市場的許多品牌大多人雲亦雲,銷量並不樂觀,但吉林九鑫集團推出的滿婷香皂在市場上表現不俗。名不見經傳的九鑫集團之所以一躍成為後起之秀,是因為自己開辟了一條嶄新的路,推出了「除蟎養膚」的理論。九鑫集團在消費者心中牢牢的樹立了「九鑫除蟎」的形象,也為日後品牌延伸創造了條件。在產品創新方面,山東九陽豆漿機也是一個成功案例。
根據我國愛喝豆漿的傳統和消費者對方便和衛生的新需求,九陽發明了豆漿機。山東九陽幾年前還是一個小型企業,但幾年內就創造了年銷售十幾億元的不俗業績,以至令許多知名傳統家電企業也對豆漿機市場垂涎三尺。山東的另一個企業皇明集團,率先推廣太陽能熱水器,也已經成為太陽能大王。 使用方法的創新有時也能成為一種很有效的營銷策略。1996年前,我國消費者食用的粉絲是散裝粉絲,既不方便保存又不衛生。龍大集團1996年推出了中國第一包包裝粉絲,一下子佔領了全國粉絲市場,並且連續多年穩坐粉絲行業頭把交椅。1991年金龍魚率先推出了小包裝食用油,十幾年來一路高歌,最終成為了食用油行業老大。
獨辟新徑開創一個市場並不意味著會佔領一個市場,許多企業並沒有笑到最後,成為行業的犧牲品。海爾葯業首先推出「亞健康」概念,而其亞健康產品采力並未取得良好業績。發明VCD的萬燕沒有等到VCD市場成熟就被迫「隱居江湖」。
進入新市場前,首先應當做詳細的市場調查,准確把握市場需求、市場進入時機和發展趨勢。其次,應當有雄厚的資金和系統的營銷方法確保能迅速佔領市場。再次,應當建立行業防禦體系,防止其它品牌迅速跟進。品牌防禦體系是阻斷競爭對手「順桿上爬」的有效手段。在防禦方面,應當做好知識產權保護、產品品種儲備、技術儲備、政府保護、營銷人才儲備等方面工作,盡量提高行業進入門檻,有針對性的設置行業進入壁壘。

Ⅳ 什麼是小包裝食用油,製作標準是什麼

超市裡賣的5L 4L等不同規格的瓶裝油。
就是我們日常吃的瓶子油!
金拓天牌子的油不錯哦,尤其是山茶調和喲,裡麵茶油成分很多,價格70多元。

Ⅳ 食用油行業市場跟發展前景如何

2009年中國食用油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第三章 中國食用油行業發展現狀
第一節 中國小包裝食用油行業發展分析
一、2009年國內小包裝食用油價格動向分析
二、國內小包裝食用油市場發展及營銷策略
三、國內鄉村市場小包裝食用油市場現狀
第二節 2008-2009年食用油發展現狀
一、2008年我國植物油市場分析
二、2008年我國植物油市場運行數據分析
三、2008-2009年食用植物油產量分析
第三節 2008-2009年行業經濟運行分析
一、2008年食用植物油加工銷售收入前十家企業
二、2008年食用植物油加工主要經濟指標分析
三、2009年食用植物油加工主要經濟指標分析

第四章 中國食用油市場分析
第一節 2008-2009年油脂市場發展分析
一、2008年食用油市場發展狀況
二、2008年食用油供需格局分析
三、2009年食用油市場供給博弈分析
四、2009年一季度食用油市場發展狀況
第二節 金融危機對食用油市場影響分析
一、金融危機對食用油市場影響
二、食用油產業應對金融危機策略
略。。。。

自己看吧 http://hi..com/yes68

Ⅵ 中國小包裝食用油市場容量

怎麼說呢,現在也沒有準確數字,你看看年產值吧不用說小的地方品牌了,單就十大品牌來講就夠格天文數字了,怎麼你要做行業壟斷啊 ?我支持,殲滅金龍魚福臨門,什麼時候開始操作,告訴我一聲啊

Ⅶ 有一則關於油的新聞我看不懂,請教各位。

1:1:1」概念由來
總體來看,中國食用油市場競爭歷經了三個階段:產品炒作、品牌炒作、概念炒作三個階段。對於小包裝食用油概念營銷,以金龍魚的「1:1:1」、福臨門「VA油」、魯花的「特香花生油」為代表,並帶動了整個食用油行業概念競爭。對於食用油,技術層面最容易出概念,如成分、工藝、材料等方面,其實金龍魚、福臨門VA油都是在成分方面「造」出的概念。在2002年7月,金龍魚推出新一代調和油,並突出「1:1:1」概念,以深度傳播產品「健康」,這是食用油四大核心賣點(安全、健康、衛生、營養)之一。可以說,在金龍魚調和油推出「1:1:1」概念後,取得極大的成功,甚至引起了行業的恐慌,其概念營銷案例則為營銷界所推崇。為確保這個概念的「權威性」,金龍魚還引用了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膳食脂肪酸建議數據,在廣告中還宣稱「金龍魚第二代調和油是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以人體膳食脂肪酸平衡為原理設計的食用油。並且獲得中國營養學會DRI認證的營養食用油」,這就是「三大權威機構」的由來。其實,金龍魚更大的動機在於搶占調和油營銷噱頭的制高點,設置更高的市場門檻,由自己來制定調和油的行業標准。事實上,金龍魚品牌食用油在市場上確已成氣候,年銷售額約達40億元人民幣,而福臨門則為15億元人民幣,魯花為10億元人民幣,三大品牌占據了整個小包裝食用油市場60%以上的市場份額(2002年數據)。可見,金龍魚已成為小包裝食用油市場第一品牌,自然令競爭「羨慕不已」,進而成為眾矢之的。
概念營銷危機史
金龍魚打出「1:1:1」這張概念牌後,危機也隨之不期而至。2002年中秋節前夕,北京和南京均有消費者質疑「金龍魚」第二代調和油存在宣傳上的「文字游戲」,矛頭直指「1∶1∶1」。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一位北京的消費者稱,他在電視廣告、商場的招貼廣告和產品外包裝上得知金龍魚第二代調和油符合三大權威機構所提出的健康理論,受廣告的影響決定購買金龍魚。但是,他發現在該產品醒目的「膳食脂肪酸的完美比例」的產品標簽下,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比例比例為「12:44:44」。於是,這位消費者質疑:既然廠家的產品沒有達到「1:1:1」的健康標准,為什麼還要在產品的廣告中大力宣傳這個概念呢?認為這有誤導消費者的嫌疑。當時,金龍魚方面是這樣解釋的:廣告中所出現的「1:1:1」是指人體每日膳食應攝入的脂肪酸比例,由於人體攝入的飽和脂肪酸來源除了調和油之外還有肉類食物,因此廣告中所說的「1:1:1」比例並不是金龍魚調和油的脂肪酸比例,以金龍魚調和油「12:44:44」的比例再加入正常攝入的肉類等食物所包含的飽和脂肪酸後的比例就正好是「1:1:1」了。如此解釋,手法與2004年這次危機幾乎同出一轍。如此就更加令人不解,關於「1:1:1」概念的警鍾早已給金龍魚敲響了,為什麼出現問題後沒有積極更正呢?。
危機不大也「受傷」
盡管金龍魚表示在廣告中聲稱「1:1:1」不止金龍魚一家,但由於近幾年來金龍魚對「1:1:1」概念的過度宣傳,使金龍魚無疑是一隻出頭鳥,或者說一個出頭的椽子,不是「被打」就是「先爛」。金龍魚這次「1∶1∶1廣告事件」正值八、九月份,然而每年的二月、九月都是小包裝食用油的銷售旺季。競爭企業之間互把廣告矛頭對准競爭對手,意在爭奪即將到來的中秋節、國慶節食用油銷售旺季的市場,尤其團購。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危機,金龍魚方面除了董事總經理李福官、企業研發中心負責人謝黔嶺、嘉里糧油集團廣告部經理朱志國獻身從不同角度細說「1:1:1」外,還通過中國營養學會理事、中山醫科大學營養學教授蘇香宜來「證言」這個概念的科學性,以及「0.27:1:1」與「1:1:1」的關系。雖然從理論上說得過去,但面對這場輿論危機,對金龍魚銷售的影響不言而喻,對此嘉里糧油的有關負責人也承認:「不僅使金龍魚團購消費群體受到極大影響,還使同行業糧油企業受到創傷。」同時,9月10日,因其在廣告中宣稱「1:1:1」的金龍魚調和油里三種脂肪酸的真實比例為「0.27:1:1」,北京市工商局廣告處以其「1:1:1」廣告涉嫌誤導消費者為由,召集中央電視台和北京電視台廣告部負責人了解情況,要求金龍魚更改廣告內容之後,再重新在媒體上播放。對此,金龍魚油生產廠家嘉里糧油集團(中國)總經理伍翔飛表示,公司已經決定對金龍魚油的廣告進行局部調整,放大金龍魚外包裝上的「0.27∶1∶1」的字型大小,以與「1:1:1」劃清界限。總經理伍翔飛同時表示,廣告上「0.27∶1∶1」字體放大,只是讓消費者更加了解調和油所含營養比例,只是局部的一個調整,對整個廣告並沒有太大影響,還會以原來的廣告繼續播放或刊登。
概念營銷冷思考
這次危機,本質上看是概念營銷危機,表面來看是廣告戰。但更具體地表現為一種輿論戰(又稱流言戰),或口水戰,這是一種非理性、非常規商戰手段。雖然金龍魚廠商並不承認其發布了有損競爭對手或包裝食用油的「軟性廣告」,並且也流傳著公關公司受金龍魚的競爭對手「委託」黑手幕後操縱這場輿論「糾紛」,但還是疑問頗多。如果金龍魚沒有發布軟性廣告,為何不通過法律手段為自己討回公道?出現問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出現問題後不知道反省自己,不知道吸取教訓。這場危機把金龍魚在營銷上的一些薄弱環節暴露無疑:一是概念營銷傳播缺乏系統性、嚴密性,結果因概念營銷作繭自縛;二是媒體公關能力「虛弱」,由於過於低調而沒有建立起媒體公關體系。金龍魚在開展概念營銷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個是概念的科學性、合理性,這就要求概念有科學的理論、技術、現實支持,使概念不僅僅是一種形式,一種炒作噱頭;二是概念的科學、合理傳播,選擇恰當方式、媒體傳播概念的涵義,使目標消費群體不對概念產生歧義,以及不被競爭對手抓住「小辮子「;三是注意概念營銷環境,概念營銷以不損害行業利益、競爭對手利益和消費者利益為前提,創造良好的關系營銷環境。如果從上面幾點來分析金龍魚,可以看出金龍魚的概念營銷牌打得尚「欠火候」。
有一句頗有哲理的話:吃虧就是佔便宜。金龍魚如果能通過這場危機吸取教訓,並確保今後不再犯同樣的錯誤,或許這場危機對於金龍魚來說也是一次「提高」,恰是「塞翁失馬,焉知禍福」。

Ⅷ 中國小包裝食用油是金龍魚開啟的時代潮流嗎

是的,過去,大家都是吃油都是吃那種論斤稱的散裝油,改革開放初期,金龍魚開創了中國小包裝食用油的歷史,高品質的金龍魚食用油給中國家庭的餐桌健康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Ⅸ 如何評估一個城市小包裝食用油的總體需求量

包裝食用油行業是一個高速成長的行業,經銷商是這個行業中重要 的渠道成員。生產商對經銷商的管理水平高低對銷售業績有著非常巨大的影響。為了提高對經銷商的管理水平,生產商需要對經銷商的經營狀況進行評估,深入了解 經銷商在經營中出現的問題,並制定相應的策略。經銷商評估的方法有很多,但應該如何選擇適合本企業實際情況的評估方法呢?在本文 的案例中,金福集團在明確自己的實際需求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評估模型和指標。這些指標包括反映經銷

閱讀全文

與小包裝食用油營銷策略分析啟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學校消防志願者培訓方案 瀏覽:974
17年市場營銷5月考試答案 瀏覽:947
關於市場營銷問卷調查 瀏覽:498
實體書店市場營銷策略 瀏覽:270
簡答市場營銷管理哲學包括哪幾種觀念 瀏覽:871
2015年年會策劃方案百度 瀏覽:144
魚的美食節策劃方案 瀏覽:430
市場營銷學是一門屬於 瀏覽:280
貴州財大市場營銷期末考試試題 瀏覽:495
黨員培訓工作方案 瀏覽:70
師資培訓服務方案 瀏覽:912
百度競價推廣計劃方案 瀏覽:850
2015年度公司培訓計劃方案整理版 瀏覽:255
深圳披披季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53
市場營銷形成性考核冊答案 瀏覽:466
泉州市聚傑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76
美國移動電子商務發展 瀏覽:841
設備培訓組織方案 瀏覽:121
建設工程培訓服務方案 瀏覽:567
2017年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