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全國茶葉市場定位分析

全國茶葉市場定位分析

發布時間:2021-05-10 17:38:59

1. 中國茶葉在市場定位上存在什麼問題

茶僅僅成為一種商品 而忽略它的傳統文化
茶質量得不到保證 沒有規范的定價標准

2. 茶葉市場分析

我國是世界第一產茶大國,目前全國茶葉種植面積達1770萬畝,年產茶葉75萬噸,年產值85億元。江蘇是全國茶葉加工最發達的省份之一,全國十大名茶有兩個產自江蘇,全省種植面積為28萬畝,年產茶葉1.2萬噸左右,以名優茶為主。我市茶葉生產集中在西部丘陵地區,近年來,我市各地不斷加大茶葉擴面和更新改造力度,以「綠楊春」為代表的名特優茶產量不斷提高,全市茶葉生產呈現穩步推進態勢。據統計,全市現有茶園3.5萬畝,其中今年新拓0.4萬畝;春季產茶250噸,其中名特優茶76噸,佔30.4%;春茶總產值達4770萬元,名特優茶產值為3100萬元,佔65%。
綜觀茶葉市場,具有明顯的市場走勢:
一是茶葉市場消費保持穩中有升,價格基本保持穩定,沒有大起大落現象。世界人均年消費茶葉近500克,英國人均年消費2460克,日本人1005克,愛爾蘭3170克,中國330克,香港特別行政區1370克。有理由說茶葉消費潛力很大。發展茶葉生產具有廣闊前景。
二是更取向消費名特優新茶葉。從「物質」轉向「感覺」的消費變化已逐漸顯現。茶葉消費依據不同地區的飲用習慣而不同,但主要趨向消費名特優新茶。目前消費市場中,低檔茶滯銷,大宗粗茶積壓,而價格昂貴的名優茶、名牌茶走俏,高檔茶暢銷不衰。名優茶的價格起碼要高於一般茶葉50%以上。僅僅揚州市場,每年名特優茶的需求量就達到300噸左右。近年來,優質「綠楊春」春茶每斤價格一直穩定在300元左右,新上市的茶葉有的每斤高達1000多元。
三是更加註重茶葉的安全。隨著人民食品安全意識的增強以及進口國各種重金屬及農葯殘留標準的不斷提高,茶葉生產今後必須更加重視無公害生產,建立優良的茶葉生產生態環境和嚴格的無污染加工流程,超標茶葉今後在市場將無立足之地。
四是更加註重產品的包裝。茶文化將進一步得到發揚光大,優質的茶葉包裝是茶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

3. 茶葉市場調研

作者:高飛俊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1290138/answer/1829350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目前,國內市場處於競爭無序的混亂狀態,市場分散,大多數為中小型企業,對於某個地區來講,有區域性的龍頭企業或者知名品牌,但就全國市場而言,沒有一家企業可以占據2%的市場分額。這種狀況,不能夠發揮規模化生產的效應,不利於資源的優化組合,不利於品牌的樹立。今後一段時期,整個茶產業將面臨大的整合,競爭將日益激烈,大量的茶企業將被購並或者被淘汰出局,強者更強,弱者出局。

國內茶葉市場消費對象情況分析
<img src="https://pic1.mg.com/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可以發現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茶葉消費者佔比重為48%,是茶葉的主流消費者。而14-25歲的青年消費者佔了26%,這說明飲茶正逐漸轉為年輕人的一種時尚,茶飲在年輕人中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茶葉消費群體特徵
<img src="https://pic1.mg.com/_b.jpg" data-rawwidth="488" data-rawheight="2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8" data-original="https://pic1.mg.com/_r.jpg">

<img src="https://pic4.mg.com/_b.jpg" data-rawwidth="555" data-rawheight="2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5" data-original="https://pic4.mg.com/_r.jpg">

通過調查可以了解到,茶葉消費者的收入群體為1000-2000元居多,茶葉消費占消費者日常生活比重約5%。
消費者對茶葉產品價格認同情況調查分析

<img src="https://pic4.mg.com/_b.jpg" data-rawwidth="424" data-rawheight="1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4" data-original="https://pic4.mg.com/_r.jpg">

消費者購買茶葉的價位約為200-400,而400元以上的中高檔茶葉也佔一部分很大比重。這說明市場正引導茶葉市場向中高檔茶發展。

茶葉消費者飲用頻率分析

<img src="https://pic3.mg.com/_b.jpg" data-rawwidth="558" data-rawheight="1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8" data-original="https://pic3.mg.com/_r.jpg">

消費者茶葉功能關注度調查分析

<img src="https://pic4.mg.com/_b.jpg" data-rawwidth="458" data-rawheight="1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8" data-original="https://pic4.mg.com/_r.jpg">

吸引茶葉消費者購買茶葉主要方式

<img src="https://pic2.mg.com/_b.jpg" data-rawwidth="544" data-rawheight="1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4" data-original="https://pic2.mg.com/_r.jpg">

以上所說,可以得到四個字:前景良好! 當然這樣說未免太過牽強。

4. 中國茶葉市場的行業優勢

《中國茶葉市場》欄目設置為:業界播報、記者觀察、茶人訪談、品牌營銷、名品推薦、茶鄉記事、茶與文化、茶與健康、企業名錄、綜合信息等欄目,為茶行業企業提供具有針對性的行業資訊。
《中國茶葉市場》出刊周期:每月25號,全年12期
《中國茶葉市場》匯聚眾多廠商、經銷商的各類信息,致力於全國各省、市從事茶行業的企業(廠商、代理商、經銷商),全國各大茶葉市場、茶廠、茶莊、茶樓、酒店賓館和大型企事業單位信息溝通的橋梁,營造一個互動的空間,打造茶業品牌。 目前我國茶葉市場整體需求趨於飽和,消費增長速度低於茶葉生產能力的擴張速度,呈現供大於求的買方市場特徵,在這樣的背景下,加上歷史積淀的影響,我國的茶葉市場呈現如下特點:
1.多:茶葉種類多,行業企業多。
由於歷史、地理原因,我國茶葉種類眾多,大約有上千種茶葉,僅名茶就有兩百種左右,而每一種茶葉因採摘時節、產地不同又可分出眾多子類。
與茶葉種類多相對應的就是我國從事茶葉種植、加工的企業數量眾多,分布廣泛,據統計我國目前有大約8000萬茶農、7萬家茶企。
2.亂:管理無序,標准缺失。
產品種類和行業企業眾多本就容易形成混亂的市場局面,而行業管理不健全和產品標準的不易操作更導致了茶葉行業出現比較混亂的局面。
各地大建茶葉城、茶葉批發市場,甚至一個城市建有多個批發市場,超出了市場的需要,結果導致市場內商戶的銷量和利潤越來越薄。而且批發市場由個體商戶組成,自身所普遍存在的散、亂、雜和不易監管等特點,很容易發生漫天要價的情況。管理的鬆懈也導致食品行業普遍推行的QS認證在茶葉行業得不到有效執行。
我國現行茶葉品質標准中,關於茶葉的感官品質都採用定性語言描述,消費者難以理解和應用,致使標准在交易定價中很難發揮作用,形成實施上的標准缺失情況。普通消費者在購買茶葉時往往難辨良莠,聽任一些不良茶商的信口胡言,以次充好,長此以往也會抑制消費者需求。
此外,行業內還存在假冒偽劣、農葯殘留超標的情況,也嚴重影響了行業形象和消費者的消費需求。
3.弱:企業實力弱,品牌意識弱。
我國茶葉企業數量雖多,但多數都非常弱小,規模上億的企業屈指可數,而且沒有能夠主導行業發展的企業。2008年,7萬家茶企共實現茶葉總產值300億元人民幣,而同年僅聯合利華立頓一家茶加工企業年產值即達到230億元人民幣,相當於國內茶葉產值的2/3強。
我國多數企業還處於小規模、分散經營的階段,採用傳統粗放經營模式,通過分布在各地的同鄉和批發商銷售。產品也主要依靠散裝形式銷售,茶企普遍缺乏品牌意識。目前我國有7萬家茶廠,注冊了自己品牌名稱的還不到1000家。
茶葉行業多、亂、弱的特點導致了整個行業的無序競爭和低層次競爭,消費者購買缺乏依據和方向。可以說,國內的茶產業是「有名茶,無名牌」。面對這種情況,行業內的資深人士基本達成共識,即推行品牌化才是茶企和行業的出路,並且行業先進企業已經開始了這方面的探索。 茶葉行業的領先企業分別結合自身基礎和優勢,摸索適合自己的營銷模式,採用規范化的管理、現代的推廣方式,打破行業困局,逐步樹立起企業品牌,
如果按照這些企業採取的產品和渠道類型劃分,可以將行業內的品牌茶企大致分為以下三種模式。
1.自建連鎖零售終端,經營多品種茶葉,打造零售企業終端品牌。
這類企業主要是茶葉連鎖零售企業,如吳裕泰、天福茗茶、張一元、元長厚等。基本模式是先建立幾十家甚至上百家的品牌零售終端,然後沿產業鏈向上延伸,在各主要產茶區建立茶葉生產基地,在自有連鎖終端銷售自產或收購的各種知名品類茶葉,統一冠以零售終端品牌。面對消費者塑造零售終端的品牌形象。
2.通過商場專櫃、品牌專賣店銷售,經營企業品牌,以某一單一知名茶葉種類為主。
這類企業通常是原有的茶葉種植、加工企業,如八馬、竹葉青、安息鐵觀音集團等,多數為名優茶產茶區領導企業,有雄厚的產地資源和生產加工能力,以某一單一知名茶葉種類為主,通過廣告、公關和形象終端等方式塑造企業品牌在該品類茶葉中的形象和地位。
3.仿照立頓模式,產品向快速消費品轉型,通過現代超市賣場終端銷售。
部分茶葉生產企業,創新意識和研發能力較強,開始逐步嘗試從銷售傳統茶葉向創新型茶葉產品轉變,使茶產品具有快消品性質,降低產品價格,提高產品流通速度,擴大消費人群和飲用方式。如雲南龍潤普洱茶集團較早時間就開始發展袋泡茶,通過超市面向更廣泛的消費群體銷售,以創新便捷的產品形式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其他企業還有星願(中國)等。

5. 茶葉產品定位

一般茶葉可以分六種:
1、烏龍茶:鐵觀音、黃金桂、武夷岩茶(包括大紅袍、水回金龜、白答雞冠、鐵羅漢、武夷肉桂、武夷水仙)、漳平水仙、漳州黃芽奇蘭、永春佛手、台灣凍頂烏龍、廣東鳳凰水仙、鳳凰單樅等。
2、紅茶:正山小種、金駿眉、銀駿眉、坦洋工夫、祁門工夫、寧紅等。
3、綠茶:龍井、碧柔春、黃山毛峰、南京雨花茶、信陽毛尖、廬山雲霧茶等。
4、白茶:君山銀針、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等。
5、黑茶:普洱茶、茯磚茶、六堡茶等。
6、黃茶:霍山黃芽、蒙山黃芽等。

閱讀全文

與全國茶葉市場定位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培訓老師的信息化培訓方案 瀏覽:902
學校招生周年慶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313
街道推廣國家語言文字方案 瀏覽:412
品牌營銷推廣經理 瀏覽:229
教師語言方面培訓方案 瀏覽:594
供電局消防培訓方案 瀏覽:569
市場營銷部門職責 瀏覽:215
海爾的網路營銷方案 瀏覽:889
雙十二培訓行業活動方案 瀏覽:513
講文明樹新風欄目策劃方案 瀏覽:582
餐廳開業的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34
頒獎活動流程方案策劃書 瀏覽:562
行狐電子商務待遇 瀏覽:97
關於電子商務假貨論文 瀏覽:455
融公司網路營銷方案 瀏覽:2
幼兒園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844
小學藝術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795
市場營銷英文教材 瀏覽:311
阿里巴巴2019市場營銷費用 瀏覽:351
電子商務與行政管理 瀏覽: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