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夏普電視機在中國市場的情況
夏普公司加速開拓中國液晶電視市場
2008-01-11 《日本經濟新聞》2008年1月9日報道,為適應世界各國對液晶超薄電視需求的不斷增長,2008年夏普公司將加快節能產品的市場投放,繼日本國內和北美市場之後,還將加速開拓中國市場。 夏普公司片山干雄社長預測,2008年全世界超薄電視需求量為9600萬台,將占電視需求總量的一半。該公司2007年液晶電視銷售量計劃為900萬台,銷售額預計將達到8500億日元。
2008-01-10在這次的國際消費電子展上,夏普可是一刻也沒有閑著,展出了很多的產品,也做了很多重大決定。這不,夏普又宣布將在接下來的一年裡加大在LCD面板方面的投入。不僅如此,夏普還將和東芝合作在LCD面板上大做文章,並將推出新型Aquos Net服務。Aquos Net服務其實就是通過網路連接夏普電視機,允許用戶自定義創建和觀看一些像股票和天氣這樣的小窗口
隨著中國城市市場彩電更新換代速度的加快,平板電視消費逐漸進入消費普及階段。尤其是近年來,國內市場液晶電視需求以年均300%的驚人速度增長。夏普以其精湛的液晶電視生產技術和質量過硬的產品贏得了廣大的中國消費者。據中國電子商會與國發中心市場所家電課題組共同發布的《2007年第四季度中國平板電視城市消費者需求狀況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07年夏普在北京、上海、廣州3大城市液晶電視銷量均居首位
隨著中國城市市場彩電更新換代速度的加快,平板電視消費逐漸進入消費普及階段。尤其是2003年以來,國內市場液晶電視需求以年均300%的驚人速度增長。這不僅讓中國眾多「老字型大小」彩電製造企業看到了新的曙光,同時也讓許多「洋和尚」嘗到了利潤高增長的甜頭。「液晶之父」夏普更是看到了多年辛苦培育的液晶市場從萌發到收獲的喜悅。夏普以其精湛的液晶電視生產技術和質量過硬的產品俘獲廣大的中國消費者
B. 寫一份市場調查記錄
找了點材料,給朋友看看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哦O(∩_∩)O~ 市場調查報告的模板,網上多的很,懶得給你找,自己動動手吧 o(∩_∩)o...哈哈,給你些市場調查抱個的寫作知識看看,希望有用:
一、標題
(一)單標題
1、公文式標題
由調查單位、調查內容和文種三部分組成,如《**省農業廳關於農業機械銷售情況的市場調查》,也可以由調查內容和文種組成,如《本市居民VCD影碟機的擁有量及需求趨勢調查》。也可以由調查時間、范圍、調查事由和文種組成,如《關於19**年**市助自行車市場的調查報告》。
2、新聞報道式標題
此標題活波醒目,直接指出調查對象的狀況或直接表述調查的結果,或昭示調查中形成的觀點。如《進口彩電依然是銷售的熱點》。
(二)雙標題
由主標題和副標題組成。主標題揭示文章的主題;副標題交代調查對象或調查范圍等。
二、引言
即前言,它作為市場調查報告的開頭語,作用在於讓讀者對報告的內容、調查的意義獲得初步印象。這一部分應明確調查的時間、地點、對象、范圍、方法、目的,也可以表明基本觀點或得出的結論。
三、主體
這部分的寫作,要用調查獲得的材料,介紹被調查事物的情況,分析其原因,理順其關系,並適當預測市場的發展趨勢。應包括的內容:
1、基本情況
包括歷史材料、現實材料、典型事例、統計數據等。簡要的歷史回顧在於說明梗概,重點則要反映現實情況。要如實介紹調查對象的現實狀況,要指出其特點及存在的問題,並應做到材料具體,觀點明確。這部分可按問題性質歸類表述,借用小標題或提要句的形式,也可按時間空間順序分層次介紹,有時還可採用列表附圖等方式補充說明。基本情況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有選擇的體現:生產與消費的關系;市場對產品的需求及產品在整體市場中的位置,消費心理與消費趨勢等與市場調查報告具體種類相關的情況。
2、分析評價和預測
通過對事實、資料的分析研究、判斷、掌握市場發展變化的基本趨勢。對調查結果的評價正確與否,將直接影響到領導層的決策,關繫到企業今後的經濟效益和未來的發展。
3、對策建議
根據決策結論,順應市場變化的趨勢,抓住市場供求中的主要矛盾,提出具體的行動計劃、對策和措施。這也是市場調查的目的所在,因而要十分注重建議的切實可行。
四、結尾
是對前文的照應,也是全文的歸結,一般寫對未來的展望,或者突出強調自己的觀點。當然,如果在開頭或正文里已經把觀點闡述清楚的話,也可以省略結尾。
通常,為了表示對調查內容負責,在全文結束之後,還要寫上調查人員或單位的名字,並註明完稿日期。如供發表,也有將作者姓名寫在標題之下。
五、寫作要求
1、實事求是,以充分翔實的資料為依託
2、突出重點,材料要服從主旨需要
3、客觀公正,防止先入為主
4、注重分析,揭示事物發展的內在規律
5、講究時效,為市場預測和經營決策服務
6、敘議結合,以科學的結論發揮報告功能
C. 彩電市場中觀分析
電視機概述
--從黑白到彩色、從模擬到數字、從球面到平面
我國彩電業起步於70年代中期,至今已經歷了三個歷史時期,即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的的導入期,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的成長期,心臟90年代中後期的成熟期。
我國第一台黑白電視機誕生在1958年。在大躍進熱潮中,天津712廠彩國產電子管心臟一部分當時蘇聯的元器件生產出了北京牌14英寸黑白電視機。當時我國電視機研製技術與日本基本處在同一起跑線。
1970年12月26日,我國第一台彩色電視機在同一地點誕生,從此拉開了中國彩電生產。但由於受當時經濟條件的限制,心臟政治形勢的影響,70年代我國彩電定的發展緩慢,降彩電顯像管等關鍵部件仍需要進口外,生產規模,產量,性能,質量等方面與同期已進入高速發展的日本相比,差距明顯拉大。
70年代未、80年代初我國彩電事業乘改革開放的東風,在自力更生基礎上,遵循以市場換技術的指導方針,與國外合作,彩世界先進技術和設備來發展自己的民族彩電工業。
1978年,國家批准引進第一條彩電生產線,定點在原上海電視機廠即現在的上廣電集團。982年10月份竣工投產,樗著我國彩電工業擺脫了自行摸索的階段,縮短了與國外彩電技術的差距。不久,國內第一個彩管廠咸陽彩虹廠成立。這期間我國彩電業迅速升溫,並很快形成規模,全國旨進大大小小彩電生產線100多條,並涌現也熊貓、金星、牡丹、飛躍等一大批國產品牌。
1985年我國電視機產量已達1663萬台,超過了美國,僅次與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的電視機生產大國。這期間國產品牌無論是技術還是規模都有了長跑的進步,僅長虹的產量就已達到單班日產1500但是由於我國電視機市場受結構、價格、消費能力等條件的限制,電視機普及率還很低,城鄉每百戶擁有電視機量分別只有1702台和0。8台。 到1987年,我國電視機產量已達1934萬台,超過了日本,成為世界最大的電視機生產國。
80年代後期,國產彩電品牌囿於技術、品種、功能、質量、價格等諸多因素的局限,難以滿足國內日益教務長的市場需求,於是外國彩電企業憑借其技術優勢品牌優勢,匯報會時機地搶灘中國彩電市場,造成國產品牌發展和產品銷售執著趨弱。
為了沖破洋品牌沖斥中國彩電市場的局面,1989年8月9日,四川老軍工企業長虹決定,長虹彩電在全國范圍全面降價,每台向消費者讓利50元,同時保證國家稅收一分不少。長虹這次彩電降價開創了我國彩電史上價格戰的先河,50天後,國家出台了彩電降價政策。此次長虹第先降價至少產生了兩個劃時代的影響,首先是從此國產彩電擺脫了計劃經濟的陰影,企業真正取得了對自己產品營銷的主動權,為我國彩電業市場化奠定了基礎。此外,正是由於國產品牌不斷通過價格優勢與外國品牌拉開了距離,為彩電最終進入進入尋常百姓家創造了條件。
進入90年代後,我國彩電市場格局動盪,一些誕生於計劃經濟時代的彩電老企業由於競爭能力弱,相繼停產、轉產甚至破產,被無情淘汰,而長虹、康佳、TCL、創維等一批實力雄厚、技術先進、競爭意識強的彩電企業進入大發展時期,成為中國彩電市場的骨幹企業。外國品牌在國產彩電技術飛躍提升和連續的大戰後,市場銷售勢均力敵頭日漸萎縮。
到90年代中期,全國已有彩電企業98家,國產品牌彩電年產量高達3500萬台,從而穩居世界首位並保持至今。與此同時,國產彩電在質量和高新技術含量上的不斷提高為開拓國內市場奠定了基礎,而價格更是具有與外國品牌競爭的優勢。1996年,國產彩電銷售額首次超過進口彩電取得了歷史性的勝利。到1998年,我國彩電業進入成熟期,產量持續位居世界首位,電視機產量達到3513萬台,其中彩電產量2643萬台,彩電產量比1980年增長了822倍。此外與實際產量相比,我國電視機的潛在生產能力更大,據電子部統計截至1997年底,我國電視機生產能力已達6507萬台,其中彩色電視機生產能力4479萬台,有近半數生產能力閑置。我國城鎮居民彩電擁有量已經超過100%,而農村的彩電擁有量也已經達到了32.5%,電視機成為20年來對我國居民生活最具影響力的產品。
當前在品牌經營上,市場格局已基本成型,國產品牌基本可以分為三個組群:第一組群是80年代以熊貓、牡丹、金量等為代表的老品牌,這些品牌現在多進行區域性營銷工作,在消費者心目中不具有相當的知名度。第二組群是長虹、康佳、TCL、創維等當紅品牌憑自己的實力和策略控制著絕大部分市場代份額,其中長虹、康佳、TCL三家企業即佔領37。82%的市場份額。而海爾、樂華、春蘭、萬燕、華寶等近年來利用其品牌優勢進行擴張進入彩電行業而構成了新生品牌的組群。由於彩電是技術成熟品牌,生產難度和開發資金不大,所以這個組群發展很快。
進入90年代後期,我國彩電業無論是生產技術、產銷量、企業管理等已全面進入成熟期,彩電市場已形成綜合性品牌競爭,品牌營銷已成為企業經營影響力的因素,品牌特色、營銷策略的成功預示企業產品的騰飛。企業間比技術、比質量、比價格、比服務、構成家電業中競爭最為激烈的領域,彩電市場的品牌效應更加集中,並且出現了主導品牌壟斷市場趨勢。市場銷售不斷地向幾個市場知名度高的名牌集中,而非名牌彩電的市場份額則逐漸萎縮。據對我國大型零售商場彩電銷售情況的調查,1998年市場佔有率前10名的彩電品牌,已佔據了80%以上的市場份額,並且可以支撐高於同類慧名牌產品價位,預計今後名優彩電品牌的市場佔有率還會進一步提高,市場集中度還會得到進一步加強。
據國家信息產業部一項統計資料顯示,1998年全國已有3億電視用戶電視機及其帶動的電子元器件等電子產品的產值約佔全國電子信息產品總產值的43%。彩電品種已中早期的黑白進入彩色,由模擬向數字化邁進,顯示器由球面到平面,以至於掌握大屏幕等離子、背投、立體、高清晰度等彩電技術,創新的步伐越走越快,。進入品牌競爭時代的彩電企業的產品已不僅僅單指它的有形商品,還包括它的服務、信譽、品牌、經營理念和企業文化。在新的世紀里,國產彩電品牌的歷史任務是塑出具有"中國籍"的國際名牌,只有當一個品牌國際化時,其品牌形象才會更加穩因,而品牌國際化的關鍵是技術在國際上領先
D. LCD TV消費市場分析
給您提供2篇調研分析:
《微顯電視的出路之一 》
《超大平板誰為王?》
來自《市場研究》網路版,原文均有圖表,這里不能顯示。可以參考鏈接的原文。
第一篇:《微顯電視的出路之一 》
http://www.emarketing.net.cn/magazine/ReadView.asp?Content_ID=381
微顯電視的出路在哪裡?這是業內人士普遍關注的問題。本文重點分析其出路之一,50英寸及以上市場,與大家共勉。
為了說明問題的方便,我們先給出兩個定義:
1. 超大尺寸:指40英寸及以上屏幕尺寸的電視;
2. 超超大尺寸:指50英寸及以上屏幕尺寸的電視。
發現:
尺寸越大,微顯電視的份額優勢越明顯
從表1中我們可以明顯看出微顯電視的優勢所在,在40――45英寸尺寸段(含40英寸,不含45英寸,下同),微顯電視的銷量份額只有1.6%(此尺寸段的霸主為等離子電視);在45――50英寸尺寸段,微顯電視的份額上升到10%(此尺寸段的霸主為CRT背投);在50――60英寸尺寸段,微顯電視已形成相對優勢,份額上升到30%(此尺寸段CRT背投仍佔56%的分額);在60英寸及以上尺寸段,微顯電視就無人可敵了,其份額達91%。
基本結論:微顯電視的出路之一在50英寸及以上尺寸市場。
表1:超大尺寸電視零售量結構--按電視技術、尺寸組分(以各尺寸段為100%)
2005年7――11月
尺寸分組 40-45」 45-50」 50-60」 60」以上 合計
CRT PTV 23.80% 70.70% 56.20% 3.20% 30.30%
MD PTV 1.60% 10.30% 29.80% 90.50% 5.90%
LCD TV 17.80% 8.80% 0.00% 0.00% 15.10%
PDP TV 56.90% 10.20% 14.10% 6.30% 48.80%
合計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原因:
價格差距,是微顯電視能否取處於優勢的關鍵
為什麼微顯電視在超大尺寸電視市場的份額隨著尺寸的增大而優勢越來越明顯?從表2中我們可以發現,隨著尺寸的增大,和等離子電視相比,微顯電視的價格差距越來越明顯。在40――45英寸尺寸段,微顯電視平均價格是等離子電視的88%的,略低於等離子電視的價格,但價差不明顯;在45――50英寸尺寸段,微顯電視對等離子電視的相對價格有所下降,為83%,但差距仍然不大;在50――60英寸尺寸段,微顯電視的相對價格差距就凸現出來了,僅為等離子價格的44%;在60英寸及以上尺寸段,微顯電視的相對價格就更低了,只為等離子電視的27%。
基本結論:相對價格較低是微顯電視獲得優勢的主要原因。
表2:超大尺寸電視平均價格--按電視技術、尺寸組分
2005年7――11月
平均價格 40-45」 45-50」 50-60」 60」以上
CRT PTV 6,183 8,479 8,013 19,468
MD PTV 13,758 15,060 18,726 29,168
LCD TV 20,135 41,109 90,000
PDP TV 15,595 18,243 42,224 109,457
以PDP價格為100 40-45」 45-50」 50-60」 60」以上
CRT PTV 39.6% 46.5% 19.0% 17.8%
MD PTV 88.2% 82.6% 44.3% 26.6%
LCD TV 129.1% 225.3% 213.1%
PDP TV 100.0% 100.0% 100.0% 100.0%
問題:
超超大尺寸,規模有限競爭激烈
既然超超大尺寸屏幕電視市場是微顯電視處於優勢的機會所在,那麼,這個市場有多大呢?根據賽諾公司的估計,2005年40英寸及以上尺寸的電視銷量約為148萬台,其中,50英寸及以上佔12%,即不到18萬台的規模。進一步分析,微顯背投只佔這一市場的30%,即,5萬台左右的規模,其它部分被CRT背投和等離子電視所佔據。
基本結論:如何獲得更多的超超大屏幕市場,是微顯電視面臨的挑戰。
展望:
微顯電視,前景如何?
綜上所述,微顯電視的優勢之一是50英寸及以上電視市場,而這一市場的規模2005年達18萬台。那麼,微顯電視搶占這塊蛋糕的多少份額呢?
根據賽諾公司對中國2005年的數據分析(見表1),這塊蛋糕的近56%由CRT背投所佔有,30%歸微顯電視,14%屬於等離子。再看價格分析,在50――60英寸市場上,CRT背投的價格為等離子電視的19%,微顯電視的價格為等離子的44%。
基本結論:在50英寸及以上市場上,微顯電視的出路有三條
1. 上策:教育消費者,擴大50英寸及以上市場的規模,把蛋糕做大;
2. 中策1:靠現有價位優勢,搶奪等離子電視市場的份額;
3. 中策2:推出更低價位的產品,爭奪CRT背投市場的份額。
業內人士可以看出,本文隻字未提微顯電視內部的競爭,即,3LCD、DLP、Lcos等之間的誰勝誰負問題。我們堅信,從目前的市場狀況看,微顯電視相關企業應該一至對外,共同努力擴大微顯電視的客戶群,而不是在內部爭搶。
數字連接:
50英寸暢銷電視零售量佔有率和價格
2005年11月
No. 型號 電視技術 零售量(%) 平均價格
1 索尼_KF-E50A10 LCD PTV 18.50% 19,311
2 松下_TH-50PV500C PDP TV 8.10% 46,800
3 日立_CMT-50880H CRT PTV 7.50% 8,171
4 海信_HDT5088 CRT PTV 7.10% 7,387
5 松下_TC-50LC10D LCD PTV 6.50% 15,547
6 長虹_PT5016 PDP TV 4.90% 30,017
7 日立_50LC5000 LCD PTV 4.40% 17,671
8 日立_CMT-50890H CRT PTV 4.30% 8,417
9 廈華_PH-50T18 PDP TV 3.00% 26,316
10 康佳_BT5060H CRT PTV 2.40% 5,530
11 飛利浦_50TA160 CRT PTV 2.40% 7,730
12 日立_CMT-50900H CRT PTV 2.20% 9,810
13 三星_SP50L7HR DLP PTV 2.10% 25,551
14 松下_TH-50PV30C PDP TV 1.50% 44,929
15 康佳_BT5090W CRT PTV 1.50% 6,783
第二篇 《超大平板誰為王?》
http://www.emarketing.net.cn/magazine/ReadView.asp?Content_ID=153
近幾年來,中國彩電市場上有兩個曝光率很高的詞,一個是「平板」電視,另一個是「超大」屏幕尺寸電視。一提到平板電視,人們就會想到它的兩大類產品,即液晶電視和等離子電視。同時,人們還會聯想到,對於這兩大類電視,誰將最終勝出?
本文將探討在超大平板電視市場上,未來2-3年內,液晶電視和等離子電視的競爭態勢。
什麼是超大平板?
我們首先定義什麼是超大平板。超大平板,指超大尺寸(40英寸及以上屏幕)的平板電視,包括超大尺寸的液晶電視和等離子電視。隨著中國消費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住房條件的改善,對電視屏幕的需求越來越大,40英寸及以上屏幕尺寸的平板電視已經成為消費者追逐的超高端電視。
超大平板,是彩電市場上最高端的產品,或者說是金字塔塔尖上的產品,它的目標市場,是那些收入水平最高的家庭(至少在中國是如此),因此,超大平板市場是可能給廠商帶來最大利潤的市場,當然也是業內人士最為關注的市場。
圖1 超大平板的定義
超大平板有多大?
這里不是說「超大平板的尺寸有多大」?而是講中國超大平板電視市場的規模有多大?這是我們首先要回答的問題。根據賽諾公司的監測、估算和預測,2005年,中國超大平板電視市場規模為115億元,2006年接近200億元,相對於中國總體850億元的彩電市場而言,超大平板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細分市場。
從銷量上看,超大平板佔中國總體彩電市場的份額並不大,即便到了2006年,也不過3%,但從銷售額角度看,超大平板份額將超過20%(2006年),如果廠商處理的好的話,這是一個銷量雖不算很大,但銷額較大、利潤較大的市場。
圖2 超大平板市場規模
超大平板誰為王?
2005,等離子絕對霸主
一提起液晶電視和等離子電視誰是霸主的問題,很多媒體、業內人士會毫不猶豫地說,「當然是液晶電視!」液晶電視似乎毫無疑問地佔了絕對的上風。
實際上,簡單地將液晶電視和等離子相比是不恰當的。液晶電視的尺寸從幾英寸到幾十英寸,價格從2千多元到十幾萬元,產品、價位的分布非常寬,跨度非常廣。而等離子電視,根本沒有小尺寸的產品,一律是40英寸及以上的產品(也有極少數30多英寸),它的定位是超大尺寸、高價位。因此,就整個液晶電視和等離子電視而言,當然是液晶電視銷量要大得多了。
既然我們的主題是「超大平板誰為王?」,那麼,我們要比較的是40英寸及以上尺寸的平板電視,誰銷售的好、誰銷售的差的問題。
根據賽諾公司的監測、估算和預測,2005年,在銷量不到60萬台的超大平板電視中,等離子的份額為92%,液晶電視的份額不到8%。很顯然,超大液晶電視的規模遠遠不及等離子,等離子是絕對的霸主。
為什麼在超大平板電視市場上,液晶電視不敵等離子呢?
超大平板電視以標清為主,份額為75%,高清電視的份額只有20%(還有5%的1024×1024產品)。
在標清平板電視中,全部被等離子所佔據,液晶沒有標清產品。
液晶電視只在20%的市場中馳騁,其份額顯然不能太高了。
那麼,在超大平板電視市場上,為什麼標清會大行其道呢?
我們認為,原因之一是中國高清數字電視還沒有正式開播,原因之二是標清等離子價格較低。
2006,液晶電視加速擴張
據賽諾公司預測,2006年,超大屏幕液晶電視的國內銷量占整個超大平板電視市場的份額將超過到20%,比2005年的8%,會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如果更樂觀一些,這一份額可能接近30%。但無論如何,和等離子的份額相比,超大液晶電視仍然處於弱勢地位。
主要理由是:
在2006年的液晶電視市場上,37英寸應該是主打產品,40/42英寸的上量應該在2007年。
目前,適於40英寸液晶電視面板經濟切割的只有三星與索尼合資的第七代線,主要供應國外市場,三星的另一條第七代線將在2006年上半年才能投產,達到量產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適於42英寸液晶電視面板經濟切割的LPL生產線計劃在2006年下半年投產,形成量產要到2007年。
2007,超大平板開始肉搏
因此,賽諾公司預計,在超大平板電視市場上,等離子與液晶電視的肉搏要在2007年開始,究竟誰勝誰負,要到那時候及隨後的幾年才能真正揭曉。
我們相信,兩三年之後,等離子和液晶電視的技術、成本等會有很大變化,各自的優勢將進一步提升、各自的不足會大大改善。
另外,等離子和液晶電視雙雙獨霸超大平板電視市場的狀況也可能改變,技術創新會引入新的競爭者,競爭格局就可能該變了。
所以,我們不敢妄下結論,2008年及以後,超大平板誰為王!
E. 電視調查市場上常見的平板電視的種類和各自特點
各家都有大屏幕,大屏幕又有液晶、等離子、液晶背投,看得她眼花繚亂,營業員力薦自己的產品,更聽得她一頭霧水,到底買哪一個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三種電視的特點。
屏幕尺寸:各有大小
屏幕尺寸是許多消費者購買電視最重要的參考因素之一。在這方面液晶背投有著明顯的優勢,其屏幕尺寸一般為42吋、50吋、56吋,60吋的產品也能見到;等離子電視在屏幕尺寸上也較有優勢,目前市場上主流產品的尺寸通常是42吋、46吋和50吋,也很適合大客廳以及會議室使用,不過要追求更大尺寸的用戶,就只能夠考慮液晶背投或者背投了;液晶電視的普遍尺寸在20吋、27吋、32吋、37吋,在三種電視中是最小的,消費者購買液晶電視多數是放置在卧室或者書房使用。隨著2005年下半年第7代液晶屏生產線的批量生產,42吋甚至47吋的液晶電視也陸續增多起來。
解析度:各有高低
面對已經來臨的高清時代,解析度也是消費者特別關注的要素之一。在這方面,液晶電視占據了上風,主流液晶電視的解析度多為1366×768或者1024×768,物理解析度可達1920×1080的液晶電視也已上市銷售,購買如此高解析度的液晶電視,可以在高清時代一步到位。
基於液晶技術的液晶背投電視的解析度也不錯,市場上的產品可以達到1280×720或者1366×768的解析度,也是符合高清播放標準的,比如索尼推出的BRAVIA液晶電視具有1280×720的解析度,這是HDTV的標准格式。
而42吋等離子電視解析度一般是852×480和1024×768,也有少數42吋等離子電視具有1024×1024的解析度。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目前市場上的低價等離子電視全部都是852×480的解析度,這根本就達不到高清播放的標准,50吋的等離子電視解析度普遍是1280×768,頂級的等離子電視解析度可達1366×768,當然價格比同解析度的液晶背投和液晶電視貴上許多。
畫質:各有優劣
畫質也是消費者特別關注的地方,傳統背投自然是早已滿足不了大家的需求,而液晶背投無論在亮度、對比度、清晰度、解析力上都遠遠超過傳統背投,在畫質上液晶背投不遜色於等離子電視;而等離子電視在色彩、亮度和對比度方面要勝過液晶電視,也沒有拖尾現象,不過液晶電視在這三種電視中的解析度是最高的,解析力是最好的,液晶拖尾現象幾乎難以察覺。
外觀:薄厚之分
外觀時尚華美的電視能夠給家庭增添更多的樂趣,等離子電視和液晶電視憑其超薄苗條的「身材」自然贏得了許多消費者的喜愛,而液晶背投被稱為是繼液晶電視、等離子電視之後的第三大類薄型電視,機身厚度為30-40公分,比起傳統CRT電視輕薄很多。
從上面的比較來看,液晶電視、液晶背投和等離子電視各有優劣,對於消費者來說,價格因素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僅追求大屏幕效果,那麼低價的等離子電視可能會吸引很多消費者,不過這類等離子電視技術和性能都比較落後,而且無法滿足高清視頻的播放。而等離子電視價格,和相同尺寸但解析度更高的液晶電視相比,沒有多大優勢,大尺寸頂級的等離子電視價格又相當昂貴。相對等離子電視價格的「兩極分化」,液晶電視的降價吸引了不少的消費者。對於精打細算的消費者來說,想花費最小就能夠享受到大屏幕視覺效果的高清電視,成熟應用三片式液晶技術的液晶背投體現出來的高性價比比較有吸引力。
F. 懸賞50分求一份市場調查報告(比如家電類的)
調研發現中國農村家電消費呈現五大特點
本次調查發現,目前農村家電消費特點明顯,增長潛力巨大,在收入不斷提高,農民受教育水平不斷高,個人素質提升的情況下,農村消費者開始對一些新興產品體現出較大興趣,農村消費能力呈現上升趨勢;此外,調查還發現,當前農村家電消費環境令人擔憂,農村消費者消費滿意程度較低,農村家電市場需要升級,加強監控和管理,在保障農村消費者利益的同時,刺激農村家電消費增長。
(一)彩電、冰箱等普及率較高家電產品需求繼續旺盛
傳統實用型家電,目前在農村的普及率已相對較高,由於使用年限較長、收入提高等因素,農村傳統家電的需求非常旺盛。實用和經濟是農村消費者購買這些產品時考慮的主要因素。在家電購買意向上,彩電、廚衛家電、冰箱、洗衣機占據了較高的比例。
彩電、冰箱、洗衣機、廚衛家電是較早走入農民生活中的家電產品,在農村已被廣泛使用和認知,並且仍呈現出進一步普及的態勢。
(二)電腦、數碼等普及率較低產品需求開始凸顯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平板電視、空調、電腦、數碼等產品在農村的普及率仍就非常低,作為在城市早已經被實用和熟知的產品,在農村家庭卻很少見。但近兩年以來,這些產品需求開始凸顯,並且在2009年的購買意向中,也呈現出極大的潛力。
在具有家電購買意向的消費者中,46%的消費者有意願購買彩電,其中購買平板電視的比例高達71.2%,而對目前保有量最高的CRT電視購買意願僅29.1%。可以預見,CRT在城市的生存空間被壓縮的情況下,在農村市場也不容樂觀。
空調產品近兩年需求開始呈現,空調產品購買與使用時間,以3年以內為主,達到了57%以上。在2009年家電產品購買意願中,近20%的消費者有意向購買空調。電腦、數碼產品更是體現了需求和增長態勢,數碼產品使用年限集中在2年以下和2-3年,佔80%左右。受價格水平的下降,網路推廣傳播等因素影響,電腦、數碼被廣泛認知,並呈現出購買需求,2009年有意向購買這兩類產品的消費者分別為19.7%和24.4%。
(三)農村消費者關注質量甚於價格
調查發現,農村消費者對質量的關注超過了價格,在影響農村消費者購買家電產品的因素中,質量排在首位。排在前五位的分別是產品質量有保證、價格便宜、產品售後維修有保證、交通方便、家電品類齊全,可選擇性多。
農村家電產品質量狀況令人堪憂,雜牌產品比較多,農村消費者對於產品質量問題頗為擔憂,而價格要求上,農村消費者雖然也比較在意,但沒有產品質量強烈。
此外,農村消費者對售後維修服務、可選擇性方面也比較關注,從某種程度上說明,目前農村家電渠道建設比較落後,產品質量、服務能力更是讓人擔憂,農村消費者的很多需求得不到滿足,農村家電市場需要盡快完善,以便更好的刺激消費。
(四)農村消費者心理承受價位超預期
在有購買需求的消費者中,2009年能承受的家電產品價位,超出預期。被訪的有購買意向的消費者中,普遍能夠接受中等偏上的價格水平,特別是在冰箱、洗衣機、空調產品上,價格承購意願更高。
農村居民對冰箱的需求檔次集中於1501-2500元,合計64.3%的消費者支付意願在這一區間,28.7%的消費者願意支付2001-2500元購買冰箱。洗衣機的潛在消費者支付意願以1501-2000元最多,31.8%的消費者願意支付這一價格。
冰箱城市銷售價格,平均價格集中在2500-3000元這一區間,洗衣機在重點城市平均售價約為2400元左右,本次調查發現,部分農村消費同樣具備可觀的價格支付能力。
2009年計劃購買空調的潛在消費者,對掛機空調的支付意願集中於1501-3000元,占總需求者比例的74.3%;對櫃機空調的支付意願較為分散。作為享受型家電,農村消費者不但體現出了一定的購買意願,在價格的承受能力上,農村消費價格承受能力上限,比較接近2800元左右城市銷售均價。[FS:PAGE]
從調研結果看,目前部分農村消費者心理承受價位超過預期,特別是對空調、冰箱、洗衣機價位承受,非常接近城市價格水平。
(五)消費滿意程度低 渠道信任感不強
本次調查發現,農村家電消費環境令人擔憂,消費者對各種服務滿意程度普遍不高,消費者對自身權益所知甚少,對渠道缺乏信任感。農村家電市場環境亟需規范,加快服務能力建設需加快,從根本上解決家電消費的售前、售中和售後問題。
調查數據顯示,一些主要的消費因素方面,誠信導購、價格便宜、產品多樣性、售後服務保障等滿意度都在50%上下,處在比較低的水平。目前農村消費者,對於現有渠道表現出了極大的無奈和購買擔憂,多數消費者表示,無法辨別產品是否合格,沒有更多的產品選擇比較,同時服務概念非常模糊,自身作為消費者應享有的權益了解甚少。對渠道的不信任感明顯。
蘇寧全面啟動「農村陽光工程」
2008年年報顯示,蘇寧分布在三四級市場的店面為134家,占門店總數的16.5%,而在金融危機影響下,這些店面卻體現出了較強的抗壓性,單店同比並未出現明顯下滑,側面證明了農村家電市場消費蘊含的較大潛力,這也進一步堅定了蘇寧開發三四級富裕市場的信心和決心。
除了為政府和行業提供輔助決策外,本次農村家電消費調查報告也是為蘇寧的三四級市場開拓起到了「火力偵察」的作用,蘇寧在農村消費習慣、產品需求、渠道優劣等方面的研究,勢必使蘇寧開發三四級市場的阻力大大減少,這種「提前做功課」的意識和充分體現了蘇寧穩健謹慎務實的企業風格。
根據調查報告顯示的各種結論和數據指標,本次發布會上,蘇寧電器也正式宣布將啟動五項「農村陽光工程」,用以全面滲透鄉鎮級市場。
(一)「千縣連鎖發展」計劃
蘇寧開拓三四級農村市場的計劃,將重點著眼於全國3000多個縣中具有較高消費能力的縣級市場,實施連鎖發展計劃,同時蘇寧已經啟動符合農村市場環境特點的「鄉鎮店」模式規劃項目,從經營面積、產品結構、展示方式、經營模式等方面設計最符合農村消費特點的店面模式。
(二)「農村定製產品采購計劃」
針對此次調研中體現出的農村特殊家電消費結構和產品性能需求,蘇寧將啟動「農村定製產品采購計劃」,其中家電下鄉產品比例在20-30%左右,其他采購將集中於蘇寧和各大廠商開發定製產品,充分考慮農村消費者實用、省電、居家環境、家庭群體眾多等特性,例如針對農村洗衣用水難和晾乾難的特性,專門聯合廠家設計研究只具有脫水功能價格實惠的白電產品;推出中低端配置的傻瓜型數碼相機,並在門店設置數碼照片沖印點輔助推廣等。這種類似的產品定製開發計劃在惠民便民的同時也有望成為廠商的全新增長點。
(三)4億元農村家電消費券的「惠農計劃」
為擴大農村家電消費和配合蘇寧的開店計劃,蘇寧還將從4月初到五一黃金周之前的一個月內實施大規模的「惠農計劃」,在現有三四級市場門店推出針對總面值為4個億的農村家電消費券,涉及到各大品類,農民憑借身份證在各大門店直接領取,每戶限量領取面值在1000元以下的各類產品套券,蘇寧將確保在原有最低成交價基礎上兌現農村家電消費券的使用,並且部分家電下鄉產品在享受國家13%的補貼基礎上也可參加此項活動,將進一步拉動家電消費。這也是家電消費券首次從城市向農村進行推廣。
(四)「千家農村服務網點推進工程」
在3.15前夕蘇寧發布的服務藍皮書中,蘇寧09年四項服務規劃中已經提及全年建設3000家服務網點的計劃,全面建設售後維修實體店,實現「服務就在身邊」的零距離,其中有1000家就位於三四級市場。
「千家農村服務網點推進工程」將採取自建和授權兩種方式具體實施,能夠實現空調、彩電、冰洗、生活電器、數碼、電腦、手機等全品類家電的現場維修功能,同時還將開發農村用電安全檢測等諸多特性服務。從2009年3月份開始,蘇寧已經開始對售後網點及服務人員展開新一輪的資質認證,只有通過系統的、規范的考核,才能被授予蘇寧售後的服務資質。[FS:PAGE]
(五)四萬農村用工「就業和職業培訓」計劃
三四級市場拓展計劃也帶來了大量的用工需求,面向自身發展和解決社會就業的雙重目標,蘇寧預計在農村市場開拓的3-4年內將直接提供2萬個農村就業崗位,間接帶動近2萬個授權服務網點的用工需求,主要集中在店面銷售、物流配送和售後服務等終端體系,蘇寧將對招聘的農村員工實施全面的職業和技術培訓,實現服務的本土化和專業化,在解決大量社會就業的同時有效保障蘇寧一系列農村陽光工程的開展和推進。一、農村家電產品普及情況
改革開放以來,農村跟城市一樣,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家電產品在農村得到較快的發展。從普及情況看,實用型家電產品在農村家庭中普及率較高。
全國農村市場電視機和手機的百戶擁有率最高,分別達到98.2%和80.3%;其他實用型家電產品如手機、廚衛、冰箱、洗衣機產品的百戶擁有率也相對較高。享受型家電普及率較低:而享受型家電產品由於主要針對年輕消費者,在農村家庭中的普及率較低,如空調百戶擁有率只有22.1%。部分產品由於技術等原因遭到了市場的淘汰,如冰櫃產品由於和冰箱功能重合,無論是普及率和潛在購買方面,都非常低,基本遭到了市場的淘汰。
廚衛家電、小家電、洗衣機和冰箱屬於傳統的家電產品,伴隨農村居民收入提高,婦女參加工作的機會增多,替代家務勞動的諸多產品在農村市場得以推廣,這幾類家電的普及率分別達到了78.3%、72.1%、66.8%和58.2%。
電腦產品和數碼產品的消費主力集中於年輕人,農村的年輕一代在信息化的熏陶下,對相對復雜的信息產品具備了一定的操縱能力,在農村市場,電腦和數碼產品的普及率達到了19.9%和14.8%。
二、農村家電產品的保有量
農村家電產品的保有量非常不均衡,各產品之間差別較大,傳統實用型家電保有量較高,數碼、電腦、空調等農村新興產品保有量非常低。
彩電從單戶保有量看,仍然以保有1台為主。農村家庭CRT每百戶的擁有量為107台,液晶和等離子分別為7台和4台。手機產品每百戶家庭保有量達到150部。
冰箱、洗衣機的百戶保有量分別為60台和68台;絕對多數家庭擁有1台。空調產品在農村市場普及率比較低,每百戶擁有掛機和櫃機分別為20台和5台。
電腦產品在農村市場普及較低,主要以台式機為主,每百戶家庭保有量為17.4台。筆記本僅2.6台。農村數碼產品的保有量非常低,比例最高的MP3每百戶也僅為7.3部。
廚衛家電產品中,電飯煲是保有量最高的產品,平均每百戶擁有61.8台,微波爐最低為10.9台。小家電產品中,百戶擁有率最高的是電風扇和電話機兩類產品, 電風扇的保有量最多,平均每戶家庭117.3台,其次是電話機為42部。而加濕器和吸塵器僅為1.5台和1.2台。
三、農村消費者家電產品使用年限
農村消費者家電產品使用年限呈現兩極分化,CRT彩電、洗衣機、小家電等傳統類家電產品購置時間普遍較長,空調以及電腦、數碼等農村新興產品普遍在近兩年購置。
CRT電視由於產品技術成熟較早,53%的農村消費者是5年前購買的;平板電視由於價格和技術的原因,主要是3年內購買的。手機主要集中在2年以內,手機資費和手機產品價格的下降推動了手機的普及。農村電腦產品使用年限主要集中在1-3年間,佔50%以上。數碼產品使用年限集中在2年以下和2-3年,佔80%左右。
冰箱產品作為耐用品,使用時間非常平均,並且以使用了5年以上為主,達到了32.5%。從購置時間看,使用5年以上的家庭比例最高,達到了36.7%。洗衣機從購置時間看,使用5年以上的家庭比例最高,達到了36.7%。空調產品購買與使用時間,以3年以內為主,達到了57%以上;使用4年以上的用戶比例,只有21%左右。廚衛電器:燃氣灶、油煙機和壓力鍋用戶的購置時間大部分在5年以上,比例分別為48.5%,47.8%和40.7%。電磁爐、微波爐等屬於新型產品,大部分用戶的購置時間在3年以內。[FS:PAGE]
四、農村消費者家電購買需求
調查數據顯示,農村家電消費群體,90%以上家庭規模在5人以內,其中三口之家的比例是35.8%,四口之家的比例是31.3%。農村居民的平均受教育程度較低,82.6%的家電消費者僅僅接受過中等以下教育。
農村家電消費群體的平均收入水平較10年前有大幅的提高,在家電消費上具備一定實力,家庭年收入超過兩萬的已佔到總數的三分之一,年收入在5000元到兩萬的消費群體比例佔到40%。
農村市場對電視機的采購傾向最高,在有購買意向的家庭中,43.6%的受訪者有意向購買電視機,其次是廚衛家電和冰箱。農村家電消費者在家電產品選擇方面更注重實用性,傾向傳統的家電產品。廚衛家電、冰箱和洗衣機因其高實用性在農村市場較受歡迎,分別有30.2%、28.9%和24.7%的潛在消費者選擇購買。
數碼、電腦、空調、手機的意向購買比例分別達到24.4%,19.7%,18.5%和18.2,數碼、電腦、空調這些普及率較低的產品,也體現出了較高的購買意願,而手機由於普及率較高,並且購買年限較短,購買比例低於預期。
五、家電下鄉效應明顯 部分空白亟待完善
家電下鄉作為刺激消費,擴大內需的一項經濟政策,同時也是一項利民工程,在政策推廣中,帶來了積極影響,但也存在一定製約因素。
(一)家電下鄉影響積極
「家電下鄉」政策給農村家電消費者購買電器帶來了非常積極的影響,對刺激農村市場消費有著重要作用。受訪者中因為「家電下鄉」政策刺激確定購買的有15%,有購買可能的消費者比例達到了59%。僅2.2%的受訪者表示不會購買。
「家電下鄉」是一項惠農政策,實施兩年來深得人心,預計從2008年到2012年將拉動內需過萬億,農村家電消費水平將提升到城市2000年的消費水平。這一財政補貼政策拉動了內需,縮小了城鄉家電消費差距,強化了農村家電服務體系。
(二)政策宣傳力度有待加大
家電下鄉政策的知曉度還有待提高,電視仍然是農村家電消費者獲取家電下鄉政策的主要途徑,通過這一途徑了解「家電下鄉」的消費者達到了79%。朋友介紹的認知途徑比例達到了25.8%,家電下鄉政策農村消費者中引起了關注。
但目前農村消費者對家電下鄉政策知曉度仍然較低,全國有39.2%的用戶沒有聽說過該政策,35.6%的農村消費者對具體細節不清楚。同時,各個省份對「家電下鄉」政策的認識差異較大,廣西省70%的消費者沒有聽說過該政策,山東省消費者對該政策知曉度最高,但仍然有19.7%的消費者沒有聽說過該政策。
(三)存在一定製約因素
雖然家電下鄉對於刺激農村市場有積極的作用,但家電下鄉政策方面,也存在一些制約因素。制約「家電下鄉」政策執行的因素中,主要是「領取很麻煩」,43.1%的消費者認為這一因素制約政策刺激效果。另外,農村消費者對產品檔次、維修和質量等其他類的顧慮也占據了一定比例。
調查發現,受訪者在購買家電下鄉產品時,認為補貼領取方式太麻煩可能會制約產品購買。「家電下鄉」政策推行過程中,可能會產生一些漏洞,導致農村居民的購買補貼無從落實。從這方面看,應加強補貼發放的監管,減少補貼的中間環節,或者採取消費券的方式購買下鄉家電。
六、蘇寧五項建議諫言家電下鄉
家電下鄉作為一項擴大內需的手段,一項利民工程,怎樣把家電下鄉政策進一步完善,讓更多的農村消費者受益,從而建立完善的農村家電零售體系,也是蘇寧本次調查的初衷之一。
蘇寧此次發布的調查報告定位上是著眼於中國農村家電消費的整體狀況,但作為此次調查的重要源頭和推動力,蘇寧對於家電下鄉的狀況也給予了特殊的關注,在調查報告中也對於家電下鄉的改善措施做了重點探討。
在剛剛結束的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蘇寧電器董事長張近東就已經在兩會提案中初步提出了針對「家電下鄉」的一系列建議,包括城市低收入家庭納入補貼范圍、擴大下鄉家電品類提高家電消費面、提高家庭購買數量規定的靈活性、實施靈活變通的補貼政策、根據地區消費差異實施高價產品低補貼、加強農村電氣化建設保證用電安全、加強動態監管 即時調整產品和企業資質等七項措施,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探討。[FS:PAGE]
在本次調查報告全文出台之後,蘇寧電器也根據消費者消費習慣的深度挖掘,進一步就家電下鄉在農村普及提出了後續的五項補充建議。
第一、加強規范的綜合性零售網點建設
針對目前消費者對農村家電銷售渠道普遍存在的不信任感,和在購物多樣性選擇、價格透明、售後服務規范等方面的重點需求,國家需要加強對規范的綜合性零售網點的建設,對具備資質和能力的企業給予更多鼓勵和扶持,推動高度分散的農村家電渠道的整合,從而使農村消費者的家電消費真正買的舒心、用的放心。
第二、鼓勵和扶持農村物流配送網路建設
針對家電下鄉產品銷售渠道普遍位於較為富裕的鄉鎮,相對偏遠地區對於產品購買、物流配送安裝等方面存在諸多不便,整體物流成本單台配送成本過高的現狀,建議政府鼓勵和扶持農村物流配送網路的建設,整合企業和社會物流資源,利用行業領先企業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統實施近中遠程多級配送,在家電下鄉補貼中劃撥部分預算用於支持必然虧損的遠程配送,還可鼓勵依託物流力量進行家電下鄉大篷車活動的開展,直接為農戶實施上門購物和送貨到家的服務,便利於民,鼓勵消費。
第三、適度放寬家電下鄉產品限價
針對消費者對於家電價格存在的一定比例的較高預期,例如消費者對於液晶電視的心理支付價格集中於3500元以下,高於此前國家規定的不到2000元的限價,適當在限價區間上進行放開,從而避免當前廠商在三四級市場主推小尺寸液晶電視的現狀,才合理價格競爭的基礎上再加上政府給予的下鄉補貼,將使32寸以上液晶電視消費需求得到有效釋放。
第四、加強家電下鄉政策的滲透宣傳
針對目前農村消費者對家電下鄉政策知曉度仍然較低的現狀,以及農村消費者獲取信息的渠道特徵,加強家電下鄉政策的滲透宣傳,在財政補貼的整體預算中劃出一小部分比例的宣傳推廣費用,在電視、廣播、鄉村明牆、家電下鄉產品手冊等傳播方式上進行相應的投入,同時整合家電下鄉中標廠商的宣傳資源,給予部分支持,對家電下鄉政策進行全面立體的滲透宣傳,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擴大家電下鄉的受眾,拉動消費。
第五、開辟傳播家電下鄉知識和直接購物的網路平台
針對當前農村信息化家電快速普及的現狀,以及網路平台在信息傳播速度、全面性上的優勢,政府主導或者聯合企業共同開辟傳播家電下鄉知識、展示家電下鄉產品的網路平台,甚至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實施直接的網路購物,對於家電下鄉政策普及和直接形成銷售將有極大的幫助。
相關媒體報道:
蘇寧發布《2009中國農村家電消費調查報告》
啟動「千縣連鎖」計劃 四年內在農村市場建立1000家家電售後維修店面———
針對國家家電下鄉政策的深入展開,蘇寧電器昨天宣布正式啟動「千縣連鎖發展」計劃,全力開拓三四級農村市場。根據計劃,蘇寧將重點著眼全國3000多個縣中具有較高消費能力的縣級市場,實施連鎖發展計劃。蘇寧電器還將在下個月實施大規模的「惠農電器消費券計劃」,在現有的三四級市場門店推出總面值達4億元的各品類農村家電消費券,農民顧客憑身份證即可在各大門店直接領取代替現金消費。據悉,農民消費者購買部分家電下鄉產品時,在享受國家13%的補貼基礎上也可使用蘇寧消費券折抵現金。據悉,這是我國的家電消費券首次從城市推向農村市場。
與此同時,蘇寧還計劃四年內在國內三四級農村市場建立1000家家電售後維修的店面,一定程度上解決農村家電維修難的局面。
另據蘇寧電器總裁孫為民透露,除了「千縣連鎖發展」計劃外,蘇寧還同時啟動了符合農村市場環境特點的「鄉鎮店」規劃項目,嘗試從經營面積、產品結構、展示方式、經營模式等方面設計出最符合農村消費特點鄉鎮級市場的店面模式。根據蘇寧電器2008年的年報顯示,目前其在國內三四級市場的店面為134家,占門店總數的16.5%。孫為民表示,在目前金融危機的影響下,這些三四級市場店面體現出了較強的抗壓性,單店同比並未出現明顯下滑,從側面證明了農村家電市場蘊含的較大潛力。[FS:PAGE]
除了將大舉在農村市場開店外,充分考慮到農村消費者居家環境、家庭成員眾多等特性以及對家電產品實用、省電的強烈要求,蘇寧還將向國內外家電廠家專門定製各類適合農村使用的家電產品。例如針對農村洗衣用水難、晾乾難的情況,蘇寧將聯合有關廠家設計生產只具有脫水功能且價格實惠的家電產品。另外,蘇寧還計劃為農村市場定製一批中低端配置的傻瓜型數碼相機,並在連鎖店內設置數碼照片的沖印點,刺激農村市場的消費熱情。蘇寧方面預計,這類定製產品開發計劃在惠民便民的同時也有望成為家電廠商的新的利潤增長點。(北京青年報/張欽)
蘇寧調查報告稱
農村家電消費環境堪憂
蘇寧電器聯合專業調查機構22日發布《農村家電消費調查報告》,調查發現,農村消費者開始對平板電視、空調、電腦、數碼等產品表現出較大興趣,農村消費能力呈現上升趨勢,但當前農村家電消費環境令人擔憂,農村消費者消費滿意程度較低。
調查結果顯示,農村市場對平板電視、空調、電腦、數碼等在農村普及率較低的產品需求開始凸顯,在具有家電購買意向的消費者中,46%的消費者有意願購買彩電,其中購買平板電視的比例高達71.2%。而對目前農村保有量最高的CRT電視購買意願僅29.1%。
G. 營銷方面的問題 彩電的消費人群主要是哪些人
彩電是屬於耐用品來,一般源很少會有人經常換
目標人群:
主要人群:結婚、換新房用。由於這類用戶在除彩電外還需購買其他很多高價格東西,並且購買的彩電一般是高檔的價格高的彩電,所以導致這類人群在購買彩電時購買過程參與度很高,回去了解廠家等各個方面信息,屬於高參與度的購買行為,這類人一般注重的是彩電的功能,外觀等等,價格倒不是最主要的
其他人群
1、中端產品使用者,這些人購買彩電的理由一般為:替換已壞的彩電、升級屏幕尺寸、老彩電功能缺乏(如不支持機頂盒)。這類消費者才購買過程中參與度一般,要求不高,對價格的敏感度也一般。只要比原來的電視好就可以了,。
2、低端用戶,也就是樓上說的打工的,經濟條件不好的人群,這類人群購買過程參與度低,但是價格敏感度很高,只要能看,便宜就行,外觀,功能要求不高。
H. 目前彩電行業處於產品市場生命周期的哪個時期有何理由你對彩電行業有什麼營銷戰略的建議
國內彩電零售市場增長動力不足,總體呈現量升額降態勢。在此背景下,彩電行業結構調整繼續推進,智能電視將成為彩電行業的下一個藍海。
智能電視市場滲透率逐步提升,市場保有量已接近2億台
2017年被稱作是「客廳經濟落地年」,智能電視已從「嘗鮮」變成主流產品。經過2015-2017年3年的粗放式發展,智能電視滲透率進一步提高。AVC的數據顯示,2018年6月我國智能電視的滲透率已高達94%,遠高於其他細分產品滲透率。
智能電視快速發展得益於其擁有更多的內容,與傳統功能電視相比更容易解決內容豐富度問題,基於自身處理器、內存的高性能配置,用戶還可以圍繞電視視聽硬體,展開各種優化。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郝亞斌表示,未來幾年還有近4億台電視更換成智能電視,有近6億台智能電視用戶,這是一個巨大的金礦,是彩電行業下一個藍海。互聯網+、顯示+、智能+將共同推進產業的變革和社會的進步,成為推動消費升級和經濟增長的新動能。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智能電視行業商業模式深度研究與構建策略分析報告》。
I. 液晶電視市場調查報告
去「問卷星」自己設計問卷做成的報告更具可行性,另外自己再去了解一下市場。雙管齊下得到的數據應該沒問題吧!也可以到「範文網」找找答案吧!希望能幫到你!
J. 如何更好的確定海信液晶電視的消費者群體
企業在可問可答調查網發布問卷調查的優勢在於,企業可以指定參與調查者的性別、年齡、所屬行業、所在地區等不同的屬性,這樣經過調查得出的數據結果對於海信液晶 電視的市場定位就更准確了!
可問可答網還可以免費發布問卷先體驗一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