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急需一篇關於體育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一、調研目的
通過對省一級重點中學——江蘇省前黃高級中學學校體育工作的調研,了解在1——9年級實施課程改革及按新課標教學階段背景下,江蘇省前黃高級中學的學校體育工作開展現狀、特別是對現任教(高中)的體育教師對課程改革的理解與認識作了進一步地了解。為接即將來臨的高中課程改革與實施提供現實依據,以便能更加合理地制定高中體育課程改革與新課標實施的計劃。
二、學校基本情況
1、 江蘇省前黃高級中學(簡稱省前中)地處常州市南郊,建於1939年,是解放後武進縣第一所公立高中,1957年被省政府批准為省重點中學,1960年被國務院表彰為全國文教系統先進集體;1980年被省政府再次列為首批辦好的省重點中學;1999年成為全省率先創建的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2001年,學校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全額貸款,投資1.37億元,在湖塘城區建設了新校區;2004年被評為江蘇省首批四星級普通高中。目前,我校現有高中班73個、中外合作辦學班3個,校區佔地總面積350畝,高中學生4300多人。多年來在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全校師生員工艱苦奮斗、務實創新、追求卓越蔚然成風,塑造了優美的校園環境,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34人,非教學人員16人,教職工隊伍高效精幹,基本適應當前教育教學工作需要。由於目前正處高中就學高峰,專任教師與學生的比例接近1:14。非教學人員與專任教師的比例為1:8.9。中高級職稱的比例達到70.15%,其中高級職稱達到30.1%(不含低職高聘或返聘教師)。
學校現有按國際標准建造的塑膠8跑道400米田徑場1個,內部田賽場地設置齊全,含標准足球場1個,教學訓練小足球場2個。有總建築面積為3100平方米的體藝館一座。現有室外塑膠標准籃球場6個、塑膠標准排球場4個,室外體操專用場地1個,設有單杠、雙杠、爬桿、雲梯、肋木等器械。學校按I類標准配齊體育教學器材。體育教學器材配備達國家教委1989年《配備目標》標准,體育器材能同時滿足12個班上課,24個班的課外活動。
學校堅持兩課跑操,體育鍛練達標率近三年分別為99.71%、99.60%、99.8%;學生因病缺課率近三年分別為1.7%、1.5%、1.7%。學校堅持課余學生運動隊訓練工作,建有學生田徑隊、籃球隊和足球隊,近幾年在市縣中運會上獲得較好成績,在全省重點中學體育競賽中取得了一定成績。
高考連年取得優異成績:600分以上的高分人數、高考本科達線率名列全省前茅,近四年,有2719名學生被本二以上院校錄取,其中重點本科1862人。2005年高考,我校尹翼風同學以704分的優異成績榮獲江蘇省第二名,常州大市狀元;唐黎陽同學以實考分692分的優異成績名列江蘇省第5名;有203人獲600分以上的高分;587人超過重點大學分數線。2006年高考,又取得了歷史性突破,600分以上高分的學生有328人,位居蘇南地區第一。一本達線647人,二本達線1075人,首次突破千人大關。2007年高考,650以上有53人,600分以上有504人,列蘇南地區第一。本科達線1069人;翁梅梅同學以662分的高分榮獲江蘇省文科狀元;趙佳音同學以639分的高分榮獲地理、政治組合江蘇省高考狀元;有14位同學達到清華、北大錄取分數線(包括保送)。近五年,錄取清華50人。近年來,省前中兩次被評為江蘇省模範學校,獲得了全國現代教育技術示範學校、全國綠色學校、全國依法治校示範學校、江蘇省文明單位、省先進集體、省教科研先進單位、省愛國衛生先進集體、省落實兩個《條例》優秀學校、省中小學黨建工作先進集體等一系列榮譽稱號。
三、安吉高級中學學校體育工作目標與設想
學校體育工作目標:堅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培養總目標。不斷創新體育教學,通過有效的手段和途徑培養學生掌握一定的體育基本知識、技術、技能;提高全校師生的身體健康水平;「學生個個會田徑,人人會打一點籃球」,培養學生終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思想意識。努力提高學校競技體育水平。
設想(3年內):初步形成高一男女生分班教學、高二實行選項教學、高三男女合班教學的體育課堂教學模式。學生田徑及籃球力爭進入市中學組前三名行例;教工男籃男排繼續保持縣內領先地位,教工女籃女排力爭達到縣內領先地位。
措施:加強體育教科研工作,規范體育教學常規,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探索新型的多元化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採取多種有效措施,切實提高教學質量,使體育課成為最受學生歡迎和喜愛的科目。通過培訓進修等手段提高教練員的訓練水平,並引進高水平運動員(高校畢業生)從事學校體育運動隊訓練;每年招收體育特長生5-6名(含田徑、籃球),規范業余訓練制度,完善考核與激勵機制 。
四、目前該校學校體育工作的現狀
1、該校領導班子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始終把學校體育工作作為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物質保證、提高辦學效益的指標、形成辦學特色的亮點、提高師生健康水平的高度來抓,堅持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學校領導重視學校體育工作,並力圖使之成為一種作風、傳統沿襲下來,為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創設了一個良好的氛圍和環境。
2、每學年開學初,第一個保證的(排課表)就是體育課,從制度上首先保證了「兩課兩操兩活動」的正常開展。在工作中,常規教學常抓不懈,充分重視和發揮課堂教學「主陣地」、「主渠道」的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積極開展好課外體育活動等第二課堂活動,保證學生每天有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長期而較系統地對學生進行體育參與意識,鍛煉習慣,自我調控、評介的教育和培養,樹立正確的體育觀,為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該校所倡導的安高人的「四會 」,即會做人、會求知、會辦事、會健體,以及「人人會打一點籃球」、 「每天堅持1小時體育鍛煉,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與家人幸福生活一輩子。」及學生冬季「晨練考勤」制度等,充分體現了該校對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視和對學校教育的深刻理解。
3、該校堅持每年一次的田徑運動會、傳統項目籃球校際賽,以及諸多單項賽如體育節、冬季三項比賽、廣播操比賽等,學校群眾性體育活動開展豐富多彩。《國家體育鍛煉標准》、《中學生體育合格標准》的「達標率」、「合格率」完成百分之百。
4、每位體育教師在體育課堂教學中能按教學計劃認真地上課,常規教學與技能教學扎實。辦學以來,學校體育工作從未發生過重大事故。
五、調研情況結果與分析
1、江蘇省前黃高級中學體育設施能夠滿足目前體育教學和業余體育活動的開展。體育教師的人數與學歷符合學校規模和高中任教的要求。硬軟條件具備。
2、學校領導對體育工作相當重視,制度、要求與目標符合學校實際,便於操作。學生對體育教學與課體育活動余有相當的興趣,課余活動人數達百分之九十八以上。上至校長、書記,下至職工對體育活動也表現了相當大的積極性,空隙之時參加體育活動的人數可達百分之六十左右。
3、學校經常性地開展各種各樣的小型的比賽。有學生間的比賽,有教師間的比賽。還成立了各種單項的體育協會,並舉行了五花八門的等級、升位等等的體育比賽活動,目前不僅學生對體育活動興趣濃厚,教師也對體育活動也表現出了相當大的興趣(發展到已用校園網互通自己的活動內容和戰績)。
4、江蘇省前黃高級中學目前如此的體育氛圍,學校領導、教師對體育的重視、對體育作用的認識是分不開的。體育的價值觀在江蘇省前黃高級中學的辦學理念中已得到充分的體現。
5、領導、體育教師、體育愛好者、文化教師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從而更加激起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高潮。這是相互牽動、相互促進的。
六、調研結論
1.學校領導不僅重視學校體育工作而且積極參預體育活動、才能給學校體育活動搭建一個很好很大的平台。
2.學校體育工作不僅僅是學生這個層面,而且一定要有教師對體育活動的參預,才能夠營造良好的校園體育活動氛圍,形成保持良性的循環。
3.體育組及體育教師認認真真、扎扎實實地做好體育工作和上好體育課外,如何帶動與促動教師、領導來重視、參預體育活動是營造、保持體育工作良好循環的一個非常重要工作。
4.學校體育活動的展開不僅沒有影響前黃高級中學的教學工作,而且帶來了學生、教師豐富的業余文化生活,增進了相互之間的了解與團結,提高了學生的學習和教師教學的效率。
5、如何在這種良好的體育氛圍中來提高與發展,形成特色有待探索與研究。
❷ 關於李寧運動鞋的調查結論和建議
呵呵,一群外行在這瞎掰
但從質量來講,國內運動品牌鞋的質量要遠勝於NIKE,ADIDAS
因為NIKE,ADIDAS用的是環保膠,遇水容易脫膠開線等等
國內品牌都用非環保膠,牢固質量好,但是容易有異味
款式好不好看等等見仁見智,不做討論
❸ 求運動品牌的市場調查報告怎麼弄
這個實際很簡單,你只要看街上的年輕人穿的運動服,去健身區或者公園問問大家都喜歡什麼樣的運動品牌,什麼樣的價格適合他們就好了!祝你好運
❹ 急!!!求助一篇關於體育的社會調查報告。急!!!
舉個例子
足球普及情況調查報告
時間:寒假假期
地點:本地區
對象:各行業,各年齡段的人
范圍:足球運動
主題:足球運動在本地區的普及情況
科考方法:填寫調查問卷的形式
調查後的分析:
本次調查給我最大的感觸是:足球運動在本地區的普及情況很差。
調查前,我准備了二十多份調查問卷,這些問卷是用來給農民,學生,以及商人或工人等不同行業,不同年齡段的人填寫的,據搞查了解,我總結如下:
一.國家對足球運動的推廣和投資力度不夠,當前的體制下不利於足球的普及與提高,城鄉的足球投入有較大差距。
在當前,全社會都在搶抓機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正好體育也是促進社會和諧,提高人民體質的好事。地方上教育和體育已經和二為一,改為教體局。也為足球的普及提供了基礎。如果能在廣大農村開展「千校百隊」活動,讓校與校、村與村之間經常搞一些足球比賽,這對足球的普及大有好處。這種比賽還可以培養孩子的團隊意識,增強集體榮譽感,提高體質的同時,又能提高對國家,對家庭的責任感。讓他們不再沉溺於網吧的侵害。
二.學校足球普及困難重重
據中國足協最近調查的41個城市中,15個城市中同時在中小學開展校、區、市級足球賽,僅佔41個城市的36.6%。而只有11個城市在中學開展校、區、市三級足球比賽,僅占總數的26.8%。另有15個城市開展情況不祥。超過六成以上的城市難以保證中學、小學同時開展足球聯賽,這讓中國足球在學校探求發展之路舉步維艱。記者通過調查了解到,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三點。首先是傳統訓練體制的制約。足球職業化後,過去計劃體制下的專業足球隊轉變成市場環境下的職業隊。體育局與足球隊之間沒有隸屬關系,業余體校、體育學校不再有向上輸送人才的指標,使得中小學訓練單位失去後備人才輸送方向。其次,各方利益沖突難以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在足球後備人才走上市場化後,地方教委認為學校可以不必承擔輸送人才的義務,因此在進行教育資源配置時,不再給予相關優惠政策。學校大多以升學率為評價學校教學成果的重要參考標准,足球運動在校園的開展從整體上得不到支持,甚至還遭到了反對。在各方利益沖突下,校園普及足球非常困難,資源短缺使得具有天賦的中小學生不能被及時發現。此外,青少年能否參加足球運動大多取決於家長的意志。家長在孩子發展中極力排斥一些對抗性強、易受傷的項目。而隨著高校不斷擴招,家長們不由自主地認定孩子上大學才是最好的出路。
調查後感: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這是我們的一大優勢。普及足球不能光喊口號,只做表面工作,而應扎扎實實地做好社會廣大人群的足球普及,只有真正普及了,中國的足球水平才能真正提高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