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田雞養殖的市場調查

田雞養殖的市場調查

發布時間:2021-04-27 02:02:02

『壹』 田雞養殖場

長安沒有,廣州有.

『貳』 養殖土雞,想去做市場調查,但是這個市場調查應該怎麼做才科學

市場調查是來個費精自神的事情,你可以市場調查問卷(最累最簡單的方法)也可以網上看看發展趨勢,也可以養雞場實地考察,(這個可行性和真實性最高),我個人覺得現在土雞市場是不錯的,應為現在提倡環保綠色食品,而且各種肉都在漲價,特別是土雞土豬,土雞還很難買到,但是飼養周期比起飼料要長很多,資金回收大量但是慢,突擊現在比較稀少,反正有利有弊,總體市場應該是不錯的。謝謝採納

『叄』 田雞養殖技術

田雞 即 虎紋蛙 。

虎紋蛙又叫水雞,它的個頭長得魁梧壯實,有「亞洲之蛙」之稱。雌性比雄性大,體長可超過12厘米,體重250~500克。皮膚較為粗糙,頭部及體側有深色不規則的斑紋。背部呈黃綠色略帶棕色,有十幾行縱向排列的膚棱,膚棱間散布小疣粒。腹面白色,也有不規則的斑紋,咽部和胸部還有灰棕色斑。前後肢有橫斑。由於這些斑紋看上去略似虎皮,因此得名。趾端尖圓,趾間具全蹼。前肢粗壯,指墊發達,呈灰色。雄蛙具外聲囊一對。已列為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

虎紋蛙是國家二類保護動物,其最適生長溫度為22℃~28℃,溫度在4℃以下或35℃以上時,易引起死亡。溫度低於12℃時即停食開始冬眠,春季溫度上升到16℃時結束冬眠。當年的蝌蚪經6個月(5月~10月)飼養就可長至150g左右。虎紋蛙的營養和肉質可與野生棘胸蛙相媲美,現野生棘胸蛙數量較少,人工養殖較難,只有虎紋蛙可替代。

場地選建

1.場地選擇:應選安靜、進排水方便、水質無污染、便於管理之處,面積以20平方米為佳。

2.越冬池:建造時保水性一定要好,否則冬季乾旱水位較低、池水乾涸時,會造成虎紋蛙因缺水或受凍害而大量死亡。在閩北地區最好還要搭建保溫棚,但不一定要加溫。最好用水泥池,深度要求在1.5m以上,水位保持在1m左右,池中間建一個占總面積1/4左右的休息平台,或另做浮於水面的簡易休息台。池底要放一些供隱蔽的設施,如稻草、瓦礫、毛竹筒等,以供虎紋蛙躲避和冬眠。

3.產卵池、孵化池:面積最好2平方米,這樣可少放幾組親蛙以免互相干擾

虎紋蛙(5張)

,親蛙產完卵後捕起可做孵化池。該池池深1.5m左右,水位可根據需求而調節,即0.2~1m。有條件最好建水泥池,若建土池,四周和底部要用塑料薄膜封好,池內要保持清潔,不能有任何污染,同時要保持安靜,否則會影響親蛙產卵和受精卵孵化。
4.蝌蚪池、變態池:採用級梯式或斜坡式,高低落差0.2~0.3m左右,這樣,池子隨著蝌蚪變態而逐漸降低水位,落出部分陸地供已變態的幼蛙棲息。

5.幼蛙、成蛙養殖池:有條件可建水泥池,如果用土池則池壁要襯上一層塑料薄膜,池的一端略高於另一端,便於排水清洗。養幼蛙時較高的一端可不淹水而作餌料台使用,池深0.5m左右,但四周要有高1m的圍牆或圍網,圍網應向池內稍傾斜以防逃逸。

養殖方法

1.青蛙的培育:經過一個冬眠,到開春即4月上旬,溫度上升到16℃以上時,親蛙就要開始覓食,此時要投喂鮮活餌料蚯蚓、蠅蛆等,讓親蛙近快恢復體能,以利下一階段繁殖、孵化。

2.繁殖、孵化:繁殖、孵化技術是虎紋蛙養殖的關鍵技術,水溫上升到16℃以上時要作好繁殖前的准備,也就是將建好的產卵池、孵化池進行消毒,而後注人清水,最後通過調節水位和光照來調節好水溫。一切准備好後即可將親蛙從越冬池移出,移出後先用5mg/L的高錳酸鉀葯浴5分鍾,然後移人產卵池。產卵池水位保持在0.2m,水溫在20℃以上。正常情況親蛙進入產卵池後2天一天就可以抱對產卵,若親蛙成熟較好、氣溫較高,常常是在親蛙進入產卵池後2~16小時就全部產卵。產卵池每天上午8點以後要注意觀察,當卵團充分吸水膨脹就撈出移入孵化池。受精卵孵化時最適溫度25℃,同時要有充足的氧氣,在孵化時最好讓受精卵浮在水中,如果沉入水底,要將受精卵移動,以免與池底粘連,導致底部的受精卵缺氧而影響孵化率。

3.飼喂技術:蝌蚪培育的關鍵技術是蝌蚪分級飼養。餌料優質多樣化。投餌量隨蝌蚪日齡的增長而增加,日投餌2次,前期以人工培養的浮游動物、雞蛋黃為主,中、後期以紅蟲為主。剛變態的幼蛙,視覺和嗅覺尚不完全適應陸棲生活,此時應投活餌,如蚯蚓、蠅蛆等,5~7天後逐漸改喂切碎的魚肉了、蚌肉、螺螄肉等,再慢慢加入蛙料,最後完全過渡到喂養蛙料。定點投餌,在池底向排水口傾斜的池中,在其上方留出占池底面積1/4~1/5的陸地作為投餌處或設固定的飼料台,投餌量以2小時內基本吃完為度。

日常管理

1.虎紋蛙有大吃小的惡習,應一次性放足同規格的蛙數,飼養2~3個月後要把個體大的分開。

2.虎紋蛙白天穴居,因此應在池內設置隱蔽場所,如種植水生植物或在池底放入瓦礫、竹筒。幼蛙期最怕驚動、強光,對周圍環境變化特別敏感,因此在幼蛙管理上,要注意保持池邊環境的安靜,白天要採取遮陽措施,避免強光和曝曬。

虎紋蛙(5張)

3.及時清除殘食、糞便,更換池水,保持水質清新,減少疾病的發生。

4.投喂的蛙料粒徑大小以能一口吞食為宜;蛙料表面光滑,吸水軟化快,不含過多的鹽、油脂和異味,飼料營養全面,蛋白質含量在38%以上。

5.做好防暑和越冬工作,炎熱時要採取加水,放水葫蘆人池,搭遮陽棚,噴施冷水等方法降溫,而冬季水溫降低要注意保溫,防止凍傷。

病自防治

1.紅腿病

症狀:發病個體精神不振、活動能力減弱,腹部膨脹,口和肛門有帶血的黏液。發病初期後肢趾尖紅腫,有出血點,很快蔓延到整個後肢。

防治:(1)將病蛙撈出集中在一個池內,用慶大黴素浸泡,用葯量約50~150mg/L,每天1次,連續3天;(2)若蛙仍能攝食,可在飼料中加拌抗生素,同時添加護肝用多維等葯物,連續投喂3天。

2.氣泡病

症狀:一般發生在蝌蚪期,腹部腫大,消化道內聚集大量氣泡。

防治:控制池中水生生物量,勤換水,保持水質清新。另外,可以向養殖池加入食鹽15g/立方米。

3.胃腸炎

症狀:病蛙食量明顯下降或停止攝食,在池中癱軟無力,捕起時縮頭弓背,解剖可見胃外表有樹枝狀充血,胃粘膜出血,腸道外表發紅,胃腸空。

防治:在飼料中添加鹽酸黃連素4g/kg飼料或氟呢酸2g/kg飼料。

4.敵害

蝌蚪期敵害主要是昆蟲,幼蛙期、成蛙期主要敵害是蛇和鼠。

預防:(1)把好進水關,進水口要用篩絹網伸到過濾,嚴防敵害生物的蟲卵或幼蟲隨水入池。(2)養殖池四壁要光滑,防止敵害生物棲息繁殖。也可在養殖池外兼養一些鵝、貓之類的家禽、畜,來驅逐和消滅蛇、鼠等敵害。

『肆』 養殖的田雞能進入市場交易嗎

田雞不可以售賣, 國家有禁止銷售田雞的規定。
田雞中文學名: 虎紋蛙 屬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又是《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物種,林業部門曾經下發通知,要求保護和發展田雞資源,以維護生態平衡、消滅害蟲和保護農作物。長期以來田雞一直處於自生自滅,無人管理的野生狀態中,近年來,由於生態環境的變化和資源需求量增加造人們的過度獵捕,使其數量已經日趨減少,成了瀕危動物,這一資源已有崩潰之勢。
野生虎紋蛙是國家明令禁止獵捕和銷售的,就算是販賣人工養殖的虎紋蛙,也要辦理相關手續。經營人工養殖的虎紋蛙一律要到漁政部門報批,獲得《水生野生動物經營利用許可證》後,方能從事相關經營項目.

『伍』 我想養殖如何做市場調查

1:當然是市場調查抄,也就襲是銷路,銷路當然最好是要掌握在自己手裡,那些個回收的,不能說不信,但要小心,有的到回收你東西的時候,對你的產品是挑三揀四。
2:養殖技術的調查,東西總要養活養好才行吧,了解你要養殖的產品所需的外界環境,還要考慮到如何最大限度的避免天災,然後確定養殖地點,要知道如何避免在養殖過程中經常出現哪些可能倒至死亡等問題,並要知道一旦出現了這些問題該如何解決,還有,一旦出現你不了解的突發狀況,要有辦法能找到人解決。
3:成本調查,這個都懂,我就不多說了,關建是如何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
4:飼料的問題,現在的確外面賣飼料的多的是,不過個人覺得飼料自己能提供最好,一是能夠降低成本,二是自己親手做的東西自己放心。
5:一般養殖都有「臟,苦,累」,尤其是喜歡夜裡出來活動的東西,有時候為了能了解它們的活動規律你一夜得起來觀察好幾次,你要不怕才行。
當然我說的是動物,如果是植物的話,「4.5」兩項待考慮。

『陸』 田雞的養殖投資十萬多久能回本

投資用不了這么多的,平養的話建廠700平米左右就夠了用不了稍微好些的材料的話,4W左右足夠了,雞舍內專用的加溫降溫設備,1W多,雞苗5元左右一隻,一年內基本就可以回本的。 雞舍專用加溫降溫設備,首選,吉.順 需要說話,優惠

『柒』 現在養殖田雞前景怎樣

田雞不可以售賣, 國家有禁止銷售田雞的規定。
田雞中文學名: 虎紋蛙 屬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又是《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物種,林業部門曾經下發通知,要求保護和發展田雞資源,以維護生態平衡、消滅害蟲和保護農作物。長期以來田雞一直處於自生自滅,無人管理的野生狀態中,近年來,由於生態環境的變化和資源需求量增加造人們的過度獵捕,使其數量已經日趨減少,成了瀕危動物,這一資源已有崩潰之勢。

『捌』 20萬斤田雞最壞打算無害化處理,這會對養殖戶以及餐館帶來什麼影響

首先影響的肯定是經濟,餐館的影響是是疫情原因,跟田雞能不能食用的關系並不大,並且在穩定之後,肯定會有一波報復性消費,基本上不會有什麼影響。具體作以下分析:

一、20萬斤田雞在全國的養殖戶當中,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全國范圍內,至少上億斤,直接損失以國家為單位,10億起步。

田雞的養殖在野生動物養殖當中佔比是最高的,它的數量上僅次於甲魚,每年全國吃下的田雞重量,應該有上億斤,拿疫情前深圳寶安農批市場的田雞價格算,就是14元/斤*1億斤=14億元。這僅僅是農批價,在價格上已經算比較低的了,如果是市場價,應該在18元/斤左右,餐館價會賣到32元/斤,這樣一算起來,幾十億上下是絕對有的,這個損失會實實在在的坑在了每一個養殖戶身上。

總的來說,田雞是否能夠養殖,僅僅只是擬提案,並不是已經明令禁止;部分地域的某些領導,想提高政績搞“一刀切”,秋後是會算帳的。

養殖戶不要沖動,在當前合法的狀態下,不要做過激的行為(直接無害化處理、砸場地、破壞自己養殖設備等等),大機率是不會禁的,靜候政策的定案。

『玖』 田雞怎麼養殖 它的一些生活習慣 我想養殖

青蛙又名田雞,有的地方稱水雞,是黑斑蛙、虎紋蛙、和金線蛙的統稱。在分類上屬於兩棲綱,無尾目,蛙科,均為我國常見的蛙類。
青蛙肉質細嫩、脂肪少、糖分低、蛋白質含量高,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人工養殖青蛙不僅技術簡單,而且經濟收益快。

一、形態特徵

黑斑蛙體分頭、軀乾和四肢三部分,成體無尾,體長約8厘米、頭扁而寬,略呈三角形,眼圓而突出,兩眼後方各有一明顯的圓形鼓膜,鼻孔小,口寬闊,吻部尖,舌扁平分叉,並能翻出。皮膚較光滑,有一對背側褶及短膚褶,軀體短而闊,背部黃綠、深綠或帶灰棕色斑,腹面白色。前肢較粗短,有四趾,無躞,後肢肌肉發達,有五趾,趾間有躞。雄蛙口角兩旁有一對外聲囊,前肢第一脂內側有婚墊,生殖季節更為明顯。

黑斑蛙與虎紋蛙的區別是虎紋蛙體型較大,體長10厘米以上,背部黃綠棕色斑紋,後腿有橫斑,趾間全躞。金線蛙體長約5厘米,背面綠色或橄欖綠色,有兩條棕黃色的背側褶。大腿後面具有一條黃色和一條明顯白色縱紋。

二、生活習性

青蛙棲息池塘、水溝小河的岸邊草叢及稻田中,捕食昆蟲,主要是農業害蟲,成體營水陸兩棲生活,白天一般隱匿在草叢或水稻田內,晚黑和清晨出來活動。蛙在氣溫下降到10℃以下時鑽入水邊或泥土中進行冬眠,翌年春季(長江流域3月上旬)出墊活動,一般4~7 月份進行每殖。雌蛙一次可產卵34個粒,蛙的受精卵12天可孵出蝌蚪。蝌蚪生長到了一定程度開始變態。

三、養殖池的建造

青蛙養殖池分為產卵池,蝌蚪池和成蛙池。一般宜選擇既潮濕又溫暖避陽的地方,以長形水泥池或土池為宜。野外大池4×6米為一單池,池壁最好抹上水泥,池底仍留泥土;庭院小池一般1×1.5米至2米為宜,池深一般1米,設有灌水孔和排水道,水深20~50厘米。池面必須設有遮蔭板。一般每平方米可飼養40隻成蛙。青蛙養殖池採用土池、磚池、稻田均可,關鍵在於防逃。有條件者可砌磚圍牆,亦可網圍,一般1~1.2米高。池中水深30~60厘米,水中央或向陽的一邊堆成土堆供青蛙陸上棲息地,而且約佔全污的1/3。土堆上種植青草或農作物。池水中投入少量漂浮性水草。用作培育蝌蚪的池塘,只留少量陸地面積,供變態後的幼蛙登陸。蝌蚪池以水泥池為好,池壁坡度宜緩,以供蝌蚪棲息。

四、飼養管理

(一)蝌蚪的飼養管理

食用青蛙人工飼養必須從人工采卵後養育孵化,出膜後的蝌蚪在原孵化池或網箱中培育,每平方米水面放養600~800尾。蝌蚪孵出後第4天開始人工投餌,蝌蚪需經一周飼養後移入飼養池。大約20~30天後逐步以紅蟲、水蚤、蠅蛆為主食,也可以豆漿、豆渣、豆餅粉、小球藻為主食,加喂一定的魚粉可促其生長。一般每萬尾用15個熟雞蛋揉碎帶水潑喂1~2次。第5天後,改用豆漿、麥麩、豆腐渣配合飼料或米糠及魚粉等飼料,每天投入1~2次,飼料投放在餌料台上,粉末狀餌料先用水調成粘稠狀再潑喂。

蝌蚪的管理:當發現池水中有氣泡或水質有腐臭味時要立即換新水,一般每3天換一次,天氣乾旱多日,連續高溫時,每2天換一次水。

變態期管理:蛙卵孵化後70天左右變成為幼蛙。蝌蚪從出現前肢到完全變態的這一階段時期主要靠吸收尾部供給,靠肺呼吸空氣,並開始躍出水面登陸棲息,當有90%以上蝌蚪變為幼蛙時,即可移入幼蛙池飼養。

(二)幼蛙的飼養管理

強化馴養:用高密度集中圈養可按每平方米100~150隻的密度,圈養在內壁光滑,高度1 米以上的水泥池中,池水深20厘米左右,在水面上放置餌料台,池內不設陸地,迫使幼蛙上台集中採食和棲息。

誘餌馴食:先用鮮活誘餌料喂1~2天,第3 天開始在誘餌中添加20%的人工飼料,以後逐日加大比例,10天後增加到80%「活餌」料,主要有蚯蚓、蠅蛆、小魚蝦、昆蟲、蠍牛和泥鰍等;「死餌」是指蠶蛹干、動物內臟及配合飼料等。以動帶靜,「死餌」活化,最後過度到完全攝食人工餌料。同時要求投料定時、定量、定位。投料時間,春、秋季在中午前後,夏季在傍晚或早上,每天投料1~2次,每次投料要在1小時左右幼蛙吃完。體重50克以下的幼蛙投餌量應占體重的6~8%;體重100克以上的幼蛙,投餌量應占體重的8~10%。餌料要求新鮮、干凈和富有營養。

篩選分級與分養:幼蛙馴養20~30天時,應放乾池水,並將大規格的幼蛙按每平方米60~80隻密度轉入成蛙池飼養;小規格幼蛙仍留原池馴養。採用飼餌、室內立體、多層箱籠密集養殖,是養殖青蛙的一種新方法。將青蛙養殖在塑料箱和木箱中,進行小型養殖產量極高,每平方米可養殖數百隻,一般從孵化到成蛙,只需5個月時間。

(三)成蛙的飼養管理

幼蛙轉入成蛙池後,青蛙攝食量大,生長速度加快,是形成商品產量的重要時期,除供應充足的餌料,蝌蚪變態成蛙時即需增加動物性飼料的飼喂,主要是人工培養的蠅蛆、蚯蚓、紅蟲、球藻水蚤等高蛋白、高繁殖率的活餌。在活餌不足的情況下,可搭配混合飼料,如用菜子餅(粉狀)60%、米糠(或麥麩)30%、大豆粉5%、魚粉5% 配合均勻效果較好。蝌蚪活躍在水中,5天以後可供給精飼料,為豆漿、蛋黃、水蚤、空心菜、蕃茄及水中浮游生物。此外,在土堆上養蚯蚓,只要每天傍晚分片在土堆上灑上一些濃度為3~5%的石灰水,蚯蚓即會傾巢而出,充當蛙餌。還要適量喂些配合飼料,並要及時分養,調整飼養密度。成蛙飼養1個月後,蛙體重量達100克時,飼養密度每平方米30隻,2個月後改為每平方米10~15隻。再經短期飼養,即可成為商品蛙上市。

六、繁殖技術

青蛙的飼養技術關鍵是人工繁殖,因為野生田蛙常有一種雙槽蚴的寄生蟲寄生在蛙的肌肉中,採用人工產卵隔離成蛙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該病。按每3平方米約1組種蛙密度進行投種(在5月份以前投入較好)。種蛙要求個體肥大,開產1~2年的親蛙為佳。雌雄混合放養比例為3:1,放養密度相對比肉蛙少。由幼蛙到性成熟大約需時三年。

種蛙管理:加強蛋白飼料的飼喂,以蚯蚓為主,誘蛾蟲為輔。保持池水的正常平衡值,要求肥而活。當水溫穩定在22℃左右時即作好產卵孵化的准備( 此時雄蛙鳴叫不停)。50克以上的雌蛙一次可產卵很多。一般雌雄抱對於水草上產卵。蛙卵呈淺黃色,圓形,成片附於膠質卵膜浮在水草上,極易識別。

(一)產卵:人造產卵場需要靜水區,一般採用籠式產卵法,即將蛙強制在籮筐或籠子里產卵。雌雄蛙以1∶1的比例,20平方米的產卵也可放5個產卵筐或籠,池水深度應保持在10~15厘米,水溫應保持在10℃~11℃,為了使孵化率提高,可將卵片用圍網護起來,以免親蛙干擾後下沉。

(二) 孵化::蛙受精卵在孵化期間的溫度應保持在20℃~28℃,主要是自然孵化;也可採用塑料薄膜覆蓋孵化法和無水孵化法。一般經過3~5天即可全部孵化蝌蚪。初生蝌蚪依賴於卵膜才安全生存,不要隨便攪動池水,待所有青蛙產卵後,即將青蛙抓出池,以免干擾孵化及蝌蚪生存環境。卵孵化5天後可供給精飼料,如豆漿、蛋黃、水蚤及水中浮游生物,每天喂給2次,但投餌數量不宜太多,以免水質惡化,引起蝌蚪死亡。蝌蚪經1周飼養後即可移入飼養池飼養。

『拾』 養殖田雞

田雞是保護動物 不允許逮捕出售 養殖 要辦執照的

閱讀全文

與田雞養殖的市場調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慶電子商務政策 瀏覽:358
旅遊電子商務外文文獻 瀏覽:536
網路營銷推廣英語作文 瀏覽:827
微信在移動電子商務中的應用 瀏覽:573
電子商務試卷及答案pki協議稱為 瀏覽:666
微信蛋糕店營銷方案 瀏覽:184
產品創新比市場營銷更重要 瀏覽:492
廣電寬頻營銷策劃方案 瀏覽:820
營銷中心方案 瀏覽:139
營銷人人過關活動方案 瀏覽:674
電商產業園開園策劃方案 瀏覽:647
集惠電子商務 瀏覽:344
少兒培訓機構匯報演出活動方案 瀏覽:929
設備培訓計劃及方案 瀏覽:178
三隻松鼠公司的網路營銷策略 瀏覽:632
網路營銷師資格證要求 瀏覽:968
關於防盜門營銷方案設計研究 瀏覽:98
四川省建築施工安全培訓工作實施方案 瀏覽:634
水運會策劃方案 瀏覽:961
營銷業績獎勵方案 瀏覽: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