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農資行業,現在農資行業是什麼現狀
農資,即農用物資,指農業生產過程中所需物質資料,包括種子、飼料、農機、化肥、農葯等。農資行業上游為大宗原料,下游為農產品,大宗原料價格周期、下游農產品生產周期、以及農資行業自身投資回報周期等因素,導致農資行業本身具備一定周期特徵。
參考發達國家,農資行業普遍呈寡頭壟斷格局。這一方面是因為農資產品技術含量較高,高額的研發投入需求使得行業具備規模經濟特徵;另一方面,行業上游為大宗原材料,通過規模采購進一步降低成本,實現產銷良性循環,強者恆強。
盡管農資行業具備一定周期特徵,在農業現代化進程已結束、寡佔格局已形成的發達國家中,仍不乏收入、利潤持續增長的農資行業龍頭公司。
中國是世界農業大國之一,各農資子行業市場規模總計約兩千億元以上。同時,中國農業現代化進程起步較晚,相對國外發達國家,各農資子行業的普及率相對不足、集中度相對較低,行業龍頭的成長空間較大。
農資行業發展趨勢
種子:約500億元市場空間,十一五期間種子平均商品化率達到63%,CR10約20%。分種類看,油菜、玉米、棉花種子商品化率已達到較高水平,分別為99%、98%、83%;而水稻、小麥種子商品化率則相對不足,分別為65%、40%。
飼料:約8000億元市場空間,2011年工業飼料普及率約為40%,CR10約30%。主要飼料品種中,豬料、水產料普及率分別約為32%、23%,提升空間仍大。
農機:約3000億元市場空間,2010年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約52%,CR5約25%。以水稻為例,2008年,我國水稻種植機械化程度為13.7%,收獲為51.2%,日本水稻栽秧和收獲的機械化率則分別達到98%和99%,差距明顯。
化肥:約7000億元市場空間,2008年化肥復合化率至31%,CR10約30%。
農葯:約1000億元市場空間,為世界重要農葯加工基地,CR10約20%。2012年中國國農葯產量為355萬噸,出口比例近一半。
盡管農資企業面臨廣闊的成長空間,但2012年農地經營景氣度回落時,各農資子行業普遍經歷了利潤下滑的周期波動。下游格局分散是農資行業成長屬性受壓重要原因。
中國農民人均耕地面積僅為美國的5%,接近日本。資源稟賦和人口現狀制約下,中國農業發展採取小規模家庭經營模式。這一政策在改革開放初期取得了一定製度績效,但這種以均田為特徵的承包制度,形成了以散戶為主導的農地經營現狀。
以散戶為主導的農地經營背景下,經營個體經濟意識相對較弱,部分農戶未能充分認識到農資產品對經營效率的提升作用,影響致農資產品普及率持續提升;經營個體專業能力相對不強,對農資品牌的識別能力不足,導致農資行業集中度提升受限。普及率、集中度雙雙受限的環境下,農資行業成長屬性受壓。
㈡ 我准備寫一份昌吉農資市場調查報告,我該從哪些方面著手調查。
呵呵,既然是調查報告,當然應該從調查入手了,舉個例子吧:某縣下面有15個鄉鎮,一般選取7到8個比較有代表性的鄉鎮進行調研,調研對象是在鄉鎮上做的比較好的2到3個農資零售商,他們一般反應的情況也比較真實,一天可以調研2到3個鄉鎮,在空閑的時間比如中午飯過後,或者是晚飯前去找農戶聊天。這樣一個縣的農資情況在3到4天的時間內就能有個比較詳細的了解了。
在做調之前,一定要吧自己想要了解的問題和信息做個表格,可能那樣顯得比較專業,但是的來的信息可能不真實,沒有像平常聊天那樣的來的是在,說不定聊的投機了還有意外收獲,所搜集的信息一定要做筆記,在調研後整理歸納,抓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綜合考慮農民和商戶的意見才能提出針對性的解決辦法。
祝你順利!
㈢ 請問如何做一個農葯品種的市場容量調查啊,資料在什麼地方搜集啊
供參考:
1.一個區域內(省 地 縣)的政府統計局每年都有統計年鑒,詳回細統計了本地答各種農作物面積等資料,這是個宏觀的。
2.全國農資市場年產同類產品多少,與應用面積比較,會有一個大的概念。
3.各省農資大市場分布情況.
4.參加各級定貨會,親密接觸批發商,初步了解農民的用葯習慣。
5.正確評估自己產品的質量優勢和價格優勢。
6.這樣就可以初步估量自己產品的市場容量了。
㈣ 求助農資市場的調查問卷
建議用表單大師做問卷,很方便,可以發到微博朋友圈讓朋友填的:
㈤ 農資市場推廣方案以及農資市場調查報告
可以找武漢豐可思市場調查公司做個市場分析,調查報告可不能採用道聽途說得來的信息,一定要有嚴謹的調研過程得出詳實的數據。
㈥ 供銷社做農資市場調研工作從哪些方面開展
倒薩大叔大叔大叔大叔的薩芬的化肥公司的發生
㈦ 求一篇寫好的關於農葯的市場調查報告
1 農葯市場仍有隱憂——來自山西省農葯市場的調查 趙建軍 農葯市場信息 2004-02-01 期刊 0 5
2 亟待規范的農葯市場——環洞庭湖區農葯市場調查 熊雲洋 計劃與市場 2000-12-15 期刊 0 17
3 治飛蝗須先治農葯市場——環洞庭湖區農葯市場調查 熊雲洋 中國國情國力 2001-01-07 期刊 0 3
4 混亂的市場沒贏家 對河北農葯市場的調查 楊毅松 農葯市場信息 2003-10-16 期刊 0 7
5 農葯助劑評述與農葯市場調查——本期主題與精彩內容點評 思露花語 農葯市場信息 2008-10-01 期刊 0 1
6 荷蘭對非作物農葯市場調查 農化新世紀 2005-03-08 期刊 0 5
7 農葯市場調查將採用全新模式 山東農葯信息 2008-10-18 期刊 0 8
具體的查看地址是:
http://epub.cnki.net/grid2008/brief/result.aspx?&PageName=ASP.brief_index_aspx&DbPrefix=SCDB&DbCatalog=%e4%b8%ad%e5%9b%bd%e5%ad%a6%e6%9c%af%e6%96%87%e7%8c%ae%e7%bd%91%e7%bb%9c%e5%87%ba%e7%89%88%e6%80%bb%e5%ba%93&ConfigFile=SCDB.xml&db_value=CJFQ%2CCYFD%2CSCPD%2CSNAD%2CSCSD%2CSOSD%2CCDFD%2CCMFD%2CCPFD%2CCCND%2CSSJD%2CCBFD&NaviField=%E4%B8%93%E9%A2%98%E5%AD%90%E6%A0%8F%E7%9B%AE%E4%BB%A3%E7%A0%81&orderby=relevant&txt_extension=xls&txt_1_sel=%E9%A2%98%E5%90%8D&txt_1_value1=%E5%86%9C%E8%8D%AF%E7%9A%84%E5%B8%82%E5%9C%BA%E8%B0%83%E6%9F%A5&txt_1_relation=%23CNKI_AND&txt_1_special1=%3D&sTab=normal&navicode=
確定自己需要哪個?
8 我國農葯市場調查將採用全新模式 黃存; 王愛娥 農葯市場信息 2008-10-16 期刊 0 1
9 如何做好農葯市場的調查 嚴玉聽 農葯市場信息 2008-10-16 期刊 0 5
10 儲備總量下降 價格行情看漲 本報記者 周萱 廣元日報 2008-03-06 報紙 0 0
11 湖北農葯市場調查與分析 鄂芬 農資導報 2006-10-17 報紙 0 6
㈧ 求農資行業市場調查表(肥料、農葯)
調查表還是要你自己設計才好吧。要針對你的需求和目的。
比如你要了解客戶對版農葯品牌的看法,就要權設計相應的品牌認知的調查表。
做市場調研,建議先在網上搜集資料,了解當地情況以及城市特點,到了當地以後,先和當地的商家聯系,了解他們對當地市場的認知,然而走訪客戶,了解客戶的需求。如果有明確的目的,可以設計相關的調查表請他們幫助填寫。
㈨ 關於農村的市場調查報告(2000字)
發展現代農業,建設新農村,必須給農民生產生活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而農村社會化服務程度就是一根理性標尺。最近,做了個調查。調查情況真實地反映了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服務狀況、農民的社會心態、服務業的變化,具有普遍性、時代性和針對性,農村社會化服務任重而道遠。 (一) 。 技術服務合力難成。一項技術可以致富一方百姓,農業科技應該是農業結構調整的「發生器」。接受農業技術,農民喜歡現場指導和發放技術資料的方式。在技術推廣上,不是農民不願接受,而是工作合力存在問題。農業大縣往往是財政窮縣,鄉鎮一級的農技、農機、畜牧水產等工作服務部門經費堪虞,在工資無法保障的情況下(2006年,鄉鎮農技站人平經費只有3700多元,「既無錢養兵,又無錢打仗」,基層推廣機構基本上處於「線斷、網破、人散」的一種狀態),技術服務日顯窘境,服務方式創新舉步維艱,社會化普及性服務無法開展,服務缺位與農民群眾的要求形成強烈反差,難以適應發展現代農業和建設新農村的客觀需要。科技含量低的農業生產必然導致農民從事種養業收入水平在一定時期內處在一個低水平狀態。人均年收入在1000—1500元之間的農戶,逼近溫飽線,都很渴望有優良種子、種苗和技術指導,幫助其盡快致富。 信息服務張力有限。農民對農業信息主要反映有不知道向誰打聽、信息不及時、信息不準確、信息量太少等問題,客觀地反映了農村社會信息的不通暢。農業信息應該是覆蓋在農村社會之中的一張大網,有自上而下的傳遞,也有自下而上的反饋,良性互動才能形成社會層面的張力,為農業生產准確定位。泉湖鎮農民胡有樂認為,農業信息對農民來講,要靠農民主動去找,沒有專業的服務機構,有時打聽到的信息難以判斷,對自己的農業生產安排無法進行信息對接,農業生產品類與市場需求難以融合。 農資服務動力不足。農民從事農業生產需要種子、種苗、農葯、化肥等農用生產資料,由於市場放開,經營自由度擴大,購買自主權分散,形成了多元化經營和不同層面需求的農資服務格局。在農資服務中,農民特別看重的是種子、種苗。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世界。經營新的種子、種苗時,農民很希望看到示範樣板才有信心進行變換品種。在選購農資時,農民只能靠經驗辦事,不敢冒然一試,因為農資坑農、害農事件總是存在於農村社會的某個角落。經銷商由於利益驅動、同行業帶動、競爭性互動,經營農資只求賣出去,售後服務無從談起,沒有服務動力和積極性。特別是個體戶,一旦農資出現小問題,迴避矛盾,轉嫁責任。農民對農資的價格偏高和質量信用度有爭議,糧價漲,農資也漲,農民種養的純收益被農資流通環節剝離一部分。 (二) 現階段,農民生活水平有較大幅度地改善,新農村建設的春風將溫暖億萬農民。在問卷調查中,農村生活服務的重要性排序中,教育被擺在第一位,醫療衛生位居第二,而與其對應的滿意度,農民群眾卻很難認同,出現了重要的生活服務不滿意的現象,農村生活服務需要不斷充實和提高。 (三) 農村服務業的發展情況是農村社會化服務的晴雨表。對服務機構的調查,涵蓋了產前、產中、產後服務方面,有經營性質,也有技術推廣性質,從調查情況看,農村服務業發展需要政府支持和市場規范。 發展不規范。農村服務業是一個弱勢行業,在培育過程中,各種問題和矛盾比較突出,造成行業運作不規范,給經營性服務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服務方式合拍。在農村社會化服務中,農民要求服務機構和人員上門服務。服務業競爭法則促進了服務方式轉變,為農村社會化服務提供了一條現實的有效途徑。 政府投入不足。搞好服務,經費是保障。無論在經營層面,還是在技術、公益性層面,政府都應為農村服務業的發展注入活力,投入必要的經費。在影響農村服務業發展的重要性排序中,政府的投入位居第二。對農村經營服務業,政府應制訂可操作性政策,改善農村金融信貸環境,加大投入;改善市場環境,不要只收費不規范化管理,各級政府應制訂一個長期的發展規劃,減少人為的隨意性,使農村服務業發展有章可循,有規可施。而現階段,政府投入嚴重不足,已成為農村服務業發展掣肘的一個關鍵因素。 (四) 農村社會化服務是一項系統工程,是農民生產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種生產關系,是促進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增長的一個重要手段。當前,農村社會化服務網路還不健全,服務業發展還不規范,需要政府導向、政策導航、農民導演。 當好服務主角。政府的工作就是服務,農民的要求就是政府的工作責任,農村社會化服務需要政府統領和協調。政府服務農村社會,要一手抓技術性、公益性服務,一手抓經營性服務,使兩種服務互為融合、互為促進。在技術性、公益性服務層面上,鄉鎮一級的農技、教育、農機、醫療、畜牧水產等工作部門是主體,政府應加大經費投入,保障工作經費,教育新一代,推廣新種苗、應用新技術、提供新信息,成為農村經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