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精準扶貧 精準扶貧的實施 產業扶貧實施方案
精準扶貧:是粗放扶貧的對稱,是指針對不同貧困區域環境、不同貧困農戶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一般來說,精準扶貧主要是就貧困居民而言的,誰貧困就扶持誰。
實施方案:
為全面貫徹落實省、市關於扎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意見精神,進一步明確目標、靠實責任、細化任務、抓實見效,特製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精準目標
1、總體思路。全面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精準扶貧的決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實施意見》要求,把扶貧開發作為最大任務,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為主攻方向,堅持「深化雙聯、精準幫扶、責任到人、限期脫貧」的工作思路,深化拓展雙聯行動和「1236」扶貧攻堅行動,推動扶貧政策向貧困村聚集、扶貧資金向貧困村貧困戶聚焦、幫扶力量向貧困對象聚合,深入實施扶貧對象、目標、內容、方式、考評、保障六個精準,做到扶真貧、真扶貧,加快脫貧致富奔小康步伐。
2、目標任務。到2017年,力爭所有貧困村實現脫貧,1.26萬戶4.77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其中:敦煌市、肅北縣、阿克塞縣2015年實現整體脫貧目標;肅州區、金塔縣2015年70%的貧困戶脫貧,2016年實現整體脫貧目標;玉門市、瓜州縣老鄉鎮貧困戶2015年實現整體脫貧,移民鄉村貧困戶2015年實現40%脫貧、2016年實現40%脫貧、2017年實現整體脫貧目標,移民人均純收入在2014年的基礎上翻一番,年均遞增25%以上,力爭達到9000元以上,確保與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二、精準對象
3、貧困戶建檔立卡。做到「五清」:即摸清家底狀況、致貧原因、收入來源、收入水平等基本情況,建立基礎檔案,做到「底數清」;摸清脫貧門路、需要解決的主要困難,建立問題台賬,做到「問題清」;摸清以往扶持情況、扶持效果,提出幫扶措施,制定幫扶計劃,做到「對策清」;確定幫扶單位、幫扶幹部,定戶定人定時定責幫扶,不脫貧不脫鉤,做到「責任清」;逐戶制定脫貧計劃,確定脫貧時限,做到「任務清」;建立幫扶檔案,做到一村一檔、一戶一卡、幫扶幹部有工作台帳。
4、貧困村建檔立卡。做到「五有」:有村情檔案,包括基本村情、基礎設施、主導產業、公共服務、貧困狀況、收入水平等;有問題台賬,包括主要制約因素、最迫切需要解決的瓶頸問題等;有需求清單,堅持問題導向,抓住主要矛盾,准確掌握貧困村貧困戶的脫貧致富需求;有領導聯系、單位幫扶、幹部駐村工作台帳;有村級綜合信息監測管理平台和增收計劃、脫貧時限。
5、精準識別對象。按照「五步一公示」(戶申請、組評議、村審查、鄉審核、縣審定,公開公示)的工作程序,抓好申請評議、公示公告、抽檢核查、信息錄入各環節工作,確保公平公正公開;嚴格標准和要求,摸底初篩審核,有效識別貧困村、貧困戶,剔除沒有脫貧能力的殘疾人、五保戶、低保戶等特殊群體,提高扶貧對象精準性和操作性。
責任單位:市扶貧辦牽頭,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6月中旬完成
三、精準內容
按照全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會議「1+17」總體工作部署要求和酒政辦發〔2014〕178號《深入貫徹「1236」扶貧攻堅行動實施六項工程工作方案》具體要求,各個縣市區和市直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明確責任,積極主動加強與省直相關部門對接聯系,認真落實各項政策,並有針對性的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做好項目、資金申報爭取等工作,確保政策落地見效,推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任務落實到位。
6、實施產業扶貧
(1)發展特色產業。根據省上《關於精準扶貧富民產業培育支持計劃的實施方案》,堅持「做精一產」的發展思路,制定貧困村貧困戶發展高效特色產業專項扶持政策,大力扶持貧困鄉村發展畜牧養殖、設施蔬菜、優質林果、高效制種、中葯材等優勢特色產業,對土地貧瘠的鄉村和貧困戶借鑒戈壁日光溫室的做法,重點扶持發展日光溫室、鋼架大棚、舍飼養殖,一步導入現代農業。積極推廣「戶均輸轉1個勞動力、種植2畝高效田、飼養30隻羊」的脫貧增收模式,加快「一鄉一業」產業對接和「一村一品」產業培育,推進農業標准化示範項目向貧困鄉傾斜、向貧困村覆蓋,到2017年移民區耕種面積達到30萬畝,其中設施蔬菜1萬畝,葡萄2萬畝,枸杞3萬畝,甘草4萬畝,苜蓿5萬畝,高效特色產業種植面積達到總耕地面積的70%以上。按照「小群體、大規模」的發展要求,引導和鼓勵移民群眾發展肉羊為主的草食畜牧業,到2017年,羊飼養量達到70萬頭(只)以上,人均來自畜牧業的收入達到20%以上。推進標准化生產,完善標准體系,到2017年,主要農產品標准化覆蓋率達到80%,三品一標農產品覆蓋90%以上的貧困村。
責任單位:市農牧局牽頭,市林業局、市扶貧辦、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2)大力發展勞務經濟。根據省上《關於精準扶貧勞動力培訓支持計劃的實施方案》,堅持把勞務經濟作為增收的重要支柱來培育,鼓勵能人帶動務工,打造提升勞務品牌,促進勞務輸轉從體力型向技能型轉變,整合培訓資源,開展訂單、訂崗、定向、菜單式等精準培訓,對「兩後生」開展2—3年職業技能教育培訓,對務工青年開展3個月左右就業技能培訓和勞務品牌培訓,對在崗務工人員開展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對具備一定創業條件的開展創業培訓,加強對創業和技能帶頭人的示範培訓。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和學歷證書「雙證書」制度。建立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認定管理和政策扶持機制,每年培訓新型職業農民1000人。強化勞務輸轉,開展訂單培訓、定向培訓,提高移民區勞動力轉移就業能力,每年開展勞務技能培訓5000人以上,輸轉勞動力2萬人以上。
責任單位:市人社局牽頭,市教育局、市農牧局、市扶貧辦、市婦聯、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3)發展農村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農村現代服務業,大力發展農超對接、直供直銷、連鎖經營等新型流通業態服務。推進電商扶貧,拓展特色農產品網上銷售渠道,鼓勵郵政、快遞企業在農村特別是貧困村伸腿設點,推動貧困地區農產品進城,促進工業消費品和農業生產資料下鄉;支持發展鄉村旅遊、民俗文化、光伏發電等增收產業,優先吸納貧困戶參與項目建設與經營。開展旅遊強縣、旅遊名鎮名村創建,推進旅遊扶貧試點。
責任單位:市商務局牽頭,市旅遊局、市供銷社、市文廣新局、市能源局、市郵政局、市扶貧辦、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4)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培育農產品精深加工龍頭企業,帶動蔬菜、林果、中葯材、牛羊等特色產業深度開發,推進特色產業全產業鏈建設,提高產品附加值。傾斜支持貧困鄉村發展農產品儲藏、保鮮、加工和市場體系建設,推進農作物秸稈等農副產品綜合開發利用。支持貧困群眾以生產要素入股等形式參與興辦農產品加工企業,通過訂單生產、原料加工等方式,促進貧困群眾在參與農產品加工流通中增加收入。到2017年,貧困地區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65%以上。
責任單位:市農牧局牽頭,市商務局、市扶貧辦、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5)積極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加快發展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產業協會、合作組織等新型經營主體,引導貧困農戶依法自願有償流轉土地經營權,推進貧困地區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提高土地產出率。加快貧困鄉村土地確權登記辦證工作,建立風險防範和補償機制,鼓勵支持貧困農戶以土地和農業設施、機械等作價入股,參與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提高貧困群眾的組織化程度和產業化經營水平。到2017年,每個貧困村至少建立1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或1個資金互助協會,基本實現貧困農戶參與各類新型經營主體全覆蓋。
責任單位:市農牧局牽頭,市國土局、市扶貧辦、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7、實施基礎設施扶貧
把破解田、水、路、林、房等瓶頸問題作為扶貧攻堅的關鍵來抓,用好國家和省上相關政策項目資金,優先安排移民鄉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力爭到2017年實現3個全覆蓋、4個全配套,即貧困鄉村安全飲水、危房改造、通村道路等全部覆蓋,水利設施、農田林網、農村快遞、信息網路等全部配套。
(1)農村安全飲水和農田水利建設。根據省上《關於精準扶貧飲水安全支持計劃的實施方案》和「1236」扶貧攻堅工作方案,改造提升農村安全飲水工程,提高水質達標率和自來水入戶率,2017年實現安全飲水戶戶通,農村飲水安全普及率達到100%。加快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以疏勒河、九甸峽和「兩西」移民等貧困片區為重點,著力加強農田水利設施配套建設,著力解決「地高渠低」、「渠小地大」等問題。到2017年,新建、改建移民貧困片各類渠道425公里。
責任單位:市水務局牽頭,市扶貧辦、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2)交通通暢工程建設。根據省上《關於精準扶貧交通支持計劃的實施方案》,依託「6873」交通突破行動,採取爭取中央和省上扶持、地方自籌、群眾投工投勞等方式籌集資金,著力推進移民鄉村道路建設。到2017年,全市實現鄉鄉通國省道,村村通瀝青(水泥)路,村村通班線車,城市半徑20公里范圍內通公交;到2020年,實現縣縣通高速,鄉鄉通國省道的目標。
責任單位:市交通局牽頭,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3)危舊房改造。根據省上《關於精準扶貧農村危房改造支持計劃的實施方案》,加快移民危舊房改造,到2017年移民鄉村消滅危房。
責任單位:市建設局牽頭,市扶貧辦、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4)農電保障。根據省上《關於精準扶貧貧困村動力電覆蓋支持計劃的實施方案》,加快農村電網升級改造,確保實現貧困村、貧困戶照明電、動力電正常供應。
責任單位:市能源局牽頭,市扶貧辦、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5)生態環境建設。根據省上《關於精準扶貧生態環境支持計劃的實施方案》,大力開展移民區農田林網、綠色通道、防風治沙等林業生態建設,到2017年累計完成農田林網、綠色通道、防風治沙面積6萬畝,有效改善貧困鄉村生態環境。
責任單位:市林業局牽頭,市扶貧辦、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6)信息網路和農村郵政快遞網路建設。根據省上《關於精準扶貧電商支持計劃的實施方案》,加快移民鄉村寬頻網路建設,推動光纜入鄉入村入戶,到2017年底,實現貧困村寬頻信息網路全覆蓋。加快推進電商扶貧,積極對接阿里巴巴集團「千縣萬村」和京東集團「千縣燎原」計劃,支持電子商務龍頭企業建立農村電商服務體系,鼓勵郵政、快遞企業在貧困村設立服務網點,到2017年,快遞服務基本覆蓋貧困村。
責任單位:市商務局牽頭,市工信委、市郵政管理局、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7)村容村貌整治。加快美麗鄉村建設,完善村莊建設規劃,全面實施村莊凈化、硬化、綠化、亮化、美化工程,開展以臟亂差治理、人畜分離、垃圾污水處理、村莊綠化為重點的環境突出問題整治,推進改廁、改圈(舍)、改灶、改院和治棄、治污、治理亂搭亂建工作,制定村規民約,健全完善群眾自我管護村內公共設施和環境衛生機制,創建干凈整潔、村莊優美的農村人居環境。
責任單位:市委農辦牽頭,市建設局、市環保局、市林業局、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8)農村土地改良。大力推進鹽鹼地、板結地為重點的土地改良和標准化農田建設,實施鹽鹼地、板結地改良18萬畝。
責任單位:市國土資源局牽頭,市農牧局、市農發辦、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8、實施教育扶貧。根據省上《關於精準扶貧教育支持計劃的實施方案》,加快推進教育扶貧,著力解決因學致貧的問題。實施標准化中小學建設工程,改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鞏固提高「兩基」成果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實施農村薄弱學校改造工程,加快義務教育標准化學校建設,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均衡化發展,大力實施素質教育,穩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重點落實好貧困家庭本科和高職(專科)學生每生每年8000元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中職學生免學費、中職學校家庭經濟困難(按在校學生的20%確定)和涉農專業一二年級學生每人每年享受2000元國家助學金等政策。
責任單位:市教育局牽頭,市扶貧辦、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9、實施衛生扶貧。根據省上《關於精準扶貧衛生支持計劃的實施方案》,加快推進衛生扶貧,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加強鄉村兩級衛生院(所)服務體系建設,落實好新建村衛生室補助10萬元的政策,到2017年實現貧困村衛生室建設全覆蓋。加強貧困鄉村醫生隊伍建設和技術培訓,到2017年貧困村村醫全部具備鄉村醫生執業資格。全面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大病救助制度,提高貧困人口新農合住院費用和大病保險報銷比例,從2015年起,貧困人口新農合住院費報銷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從2016年起,貧困人口大病保險報銷起付線由5000元降至3000元,使實際報銷比例提高3個百分點以上。
責任單位:市衛計委牽頭,市扶貧辦、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10、實施文化扶貧。根據省上《關於精準扶貧貧困鄉村文化場所建設支持計劃的實施方案》,加快移民鄉村的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力爭到2017年,全面完成11個移民鄉和60個移民村的文化站(室)、農家書屋建設,實現貧困村廣播、電視無線數字化覆蓋,活躍移民群眾的文化生活。
責任單位:市文廣新局牽頭,市扶貧辦、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11、實施科技扶貧。整合市縣科技力量,組建科技扶貧隊伍,到2017年,兩個插花縣建成2—3個科技示範基地,每個貧困村至少有1名科技特派員、培育2至3個農業科技示範戶。建立科技扶貧網路,建設「農業科技網路書屋」和農技推廣「雲平台」,免費為群眾提供各類科技服務,鼓勵科技人員以技術入股等形式領辦和創辦專業合作社和農業企業。
責任單位:市科技局牽頭,市扶貧辦、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12、實施金融扶貧。根據省上《關於精準扶貧小額信貸支持計劃的實施方案》,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到貧困鄉村設立服務網點,全面落實支農再貸款利率優惠政策,探索農村承包經營權、林權、宅基地使用權等抵押擔保貸款辦法,實施精準扶貧小額貸款工程,力爭到2017年底,使所有有勞動能力、有貸款意願和一定還款能力的貧困戶都能夠得到免抵押、免擔保、5萬元以下、3年以內的小額信用貸款,解決貧困群眾貸款難、貸款貴的問題。加大在貧困村建立扶貧互助資金的力度,重點落實好每個貧困村互助資金規模不少於50萬元等政策。
責任單位:市金融辦牽頭,市財政局、市扶貧辦、人民銀行酒泉分行、市銀監局、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13、實施社會扶貧。深入開展「10.17」扶貧日活動,鼓勵企業、社會組織參與扶貧攻堅,開展一對一、手拉手精準幫扶;調動工青婦等群眾組織力量,推動愛心捐贈、結對幫扶、扶貧志願者行動、科技推廣等扶貧活動深入開展。深入推進「人大代表在行動」、「政協委員助推雙聯」、「愛心包裹」等社會扶貧活動。
責任單位:市委雙聯辦牽頭,市人大辦、市政協辦、市扶貧辦、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14、實施社會救助。根據省上《關於精準扶貧社會救助支持計劃的實施方案》,充分發揮社會保障制度的保底作用,對特殊貧困人口分類按標施保,落實大病醫療救助補助政策,優先解決重殘、重病、單親及生活極度困難扶貧對象的生活保障問題,逐年健全完善低保人口的自然災害應急救助體系、臨時救助制度和外出就業農民的社會保障跟進機制。
責任單位:市民政局牽頭,市扶貧辦、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15、強化人才支撐。按照省上《關於精準扶貧幹部人才支持計劃的實施方案》,精準選好配強幹部,培養開發人才,使每個縣市區都有一支思想解放、奮發有為、能力強、作風實,真正能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幹部隊伍;都有一批熟悉現代農業技術、善於經營管理、開展技能服務,能夠示範指導和帶動地方特色產業發展的農村實用人才隊伍。
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牽頭,市人社局、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四、精準方式
16、完善包抓方式。根據貧困程度,靠實包抓責任,市委牽頭包抓玉門市移民鄉村,市、縣幹部幫扶貧困戶;市政府牽頭包抓瓜州縣移民鄉村,市、縣幹部幫扶貧困戶;市人大牽頭包抓金塔縣,市人大、部分市直事業單位及縣科級及以上幹部幫扶貧困戶;市政協牽頭包抓肅州區,市政協、部分市直事業單位及區科級及以上幹部幫扶貧困戶,敦煌市、肅北縣、阿克塞縣由於貧困程度較輕,以縣為單位自行包抓。地級幹部負責包片抓組,既要抓好所包抓片區面上工作,又要協調指導片區內各個工作組,同時要聯系幫扶2-3戶貧困戶,發揮示範引領作用;縣級幹部負責包組抓戶,既要抓好所在工作組面上工作,又要協調指導組內科級幹部包戶工作,同時要聯系幫扶3戶左右貧困戶,發揮承上啟下作用;科級幹部負責蹲點幫扶若干貧困戶,發揮骨幹帶動作用。
責任單位:市委雙聯辦牽頭,市扶貧辦、市直及駐酒各單位、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17、改革扶貧機制。加快貧困鄉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鼓勵土地依法規范有序流轉。縣鄉村三級要建立公告公示制度,全面公開扶貧對象、資金安排、項目建設等情況。深化戶籍制度改革,鼓勵貧困人口通過搬遷、務工、就業、創業等形式在城鎮落戶。
責任單位:市國土局牽頭,市農牧局、市公安局、市扶貧辦、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18、融合雙聯行動。從市、縣單位選派以科級幹部為主組成駐村蹲點包戶工作隊,常年輪流堅持開展幫扶工作,並整合雙聯幹部、到村任職(掛職)幹部、大學生村官和鄉鎮包村幹部,重點推動落實「六個精準」、協調實施扶貧項目、監督扶貧資金使用、宣傳各項惠農政策等工作。
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牽頭,市委雙聯辦、市直及駐酒各參聯單位、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19、創新投入方式。認真落實市級按當年地方財政收入增量的10%以上、插花縣按15%以上增列專項扶貧預算,有效整合各項涉農資金,當年清理回收存量資金中可統籌使用資金的50%以上用於扶貧開發,確保各類財政扶貧資金真正用到扶貧開發上。
責任單位:市財政局牽頭,市扶貧辦、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五、精準考評
20、細化分解任務。市扶貧辦要將貧困村「六大突破」的各項任務和貧困戶增收減貧目標分解到縣(市、區)、具體到年度、落實到責任人,加強平時跟蹤檢查,准確掌握情況,為考核評價提供依據,推動幫扶措施和責任落實見效,每年參聯單位、幫扶幹部要向群眾述「扶貧帳」。
21、健全考核體系。市考核辦要將貧困村、貧困戶收入增長、如期脫貧作為科學發展業績考核的主要依據,將精準扶貧成效納入縣(市、區)黨政領導班子和各級領導幹部年度綜合考核評價體系,增加扶貧績效考核指標,加大賦分權重,不斷健全完善精準扶貧考核評價辦法。
22、強化結果運用。加大對考核結果的運用力度,市委每年表彰獎勵扶貧脫貧成效顯著的班子和幹部,對完不成脫貧任務的班子不能評為「好」班子,完不成脫貧任務的幹部不能評為「優秀」等次。
責任單位:市考核辦牽頭,市委雙聯辦、市扶貧辦配合
時限要求:6月底前完善考核辦法,每年底由市考核辦考核評價。
六、精準保障
23、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市、區)、市直各部門單位要高度重視,調整充實領導小組力量,明確職責任務,制定精準扶貧方案,層層銜接,量化細化,分解任務,確保與「十三五」規劃相銜接配套。要按照分級負責,分層管理,點面結合的要求,履行好片區領導、組長單位領導和包抓科級幹部的責任,抓好貧困戶精準扶貧脫貧。各級各部門各單位主要領導要切實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班子成員要以身作則,點面結合,抓好精準扶貧工作。要分級分層簽訂目標管理責任書,確保責任落實。
責任單位:市委辦牽頭,市政府辦、各縣(市、區)、市直及駐酒各單位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6月全面啟動,2015年至2017年全面組織實施。
24、嚴格責任落實。實行黨政一把手扶貧責任制,市縣鄉逐級簽訂扶貧目標責任書,縣鄉黨政主要領導為扶貧開發第一責任人,強化縣級主體責任,實行責任、資金、權力、任務「四到縣」制度。建立市級領導包抓移民鄉村扶貧攻堅制度和幹部駐村幫扶工作制度。
責任單位:市委辦牽頭,市政府辦、各縣(市、區)、市直及駐酒各單位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6月全面啟動,2015年至2017年全面組織實施。
25、加強分類指導。瓜州縣、玉門市要根據貧困人口集中分布的實際情況,打好「整體戰」,重點瞄準移民鄉村實施精準扶貧。其他5個縣市區,貧困人口少而且分散,實行到戶到人的精準扶貧,打好「殲滅戰」,定點消除。到戶扶貧要差別化對待,對有勞動能力的農戶實施產業覆蓋和技能培訓,使他們增加收入;對於沒有勞動能力的困難戶,發揮低保等社會保障措施的「兜底」作用,解決基本生活問題。
責任單位:市扶貧辦牽頭,各縣(市、區)、市直及駐酒各單位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6月全面啟動,2015年至2017年全面組織實施。
26、強化動態管理。以村為基本單位,建立村級信息監測管理平台,每個貧困戶逐戶建立收支台賬,常年記錄,年底公示,接受監督。實施動態監測評估,每年對貧困村、貧困戶幫扶實績進行總結評估,對收入變化情況進行核算分析,准確掌握脫貧情況。要實行工作台賬管理,以村、戶為重點,編制「三表兩圖一指南」(貧困村和貧困人口分布表、農民人均純收入目標表、減少貧困人口任務表,產業項目布局圖、基礎設施布局圖,扶貧攻堅明細資料指南) 扶貧攻堅路線圖,建立工作台賬,做到「戶有冊、村有本、鄉有檔、縣有庫」。
責任單位:市扶貧辦牽頭,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底建立網路管理系統、工作台賬,每半年分析監測,每年報送評估報告。
27、夯實基層基礎。以縣(市、區)為主,組織對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扶貧專乾和村黨組織書記進行輪訓。推進雙聯單位基層黨組織與聯系村黨組織互促共建,加強村級組織陣地建設,增強村黨組織服務功能。
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牽頭,各縣(市、區)、市直及駐酒各單位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6月全面啟動,2015年至2017年全面組織實施。
28、跟蹤督查檢查。各級督查部門要研究制定精準扶貧督查辦法,作為「工作落實年」督查檢查重點,納入每月分管領導檢查、督查部門雙月督查、季度常委帶隊檢查內容,嚴格督促檢查。雙聯辦、扶貧辦要建立跟蹤落實機制,定期調查研究,經常跟蹤指導,特別要加強對資金使用、項目實施、效益發揮和群眾受益等情況的日常檢查,掌握項目啟動、資金到位和扶貧進展等情況,認真研究存在問題,提出改進措施和建議,不斷提高精準扶貧水平。
責任單位: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牽頭,市委雙聯辦、市扶貧辦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全程督促檢查
29、切實改進作風。各級幫扶幹部要進一步鞏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結合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撲下身子,深入一線,親力親為,真心實意幫助貧困村、貧困戶落實精準扶貧措施,在為貧困群眾謀利益的同時,磨煉意志品質,轉變工作作風,增強解決問題、化解矛盾的能力和水平,形成組長帶頭、組員緊跟,紀律嚴明、作風扎實、工作得力、成效顯著的工作合力,使精準扶貧成為群眾歡迎、幹部滿意的脫貧「催化劑」和致富「助推器」。
責任單位:市紀委(監察局)、市委組織部
時限要求:定期不定期進行督查。
30、努力營造氛圍。各級宣傳部門要制定專題宣傳方案,注重典型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多種媒體,開設專欄,一個階段突出一個主題,持續不斷地組織市內外新聞媒體全面客觀地報道精準扶貧的經驗做法和工作成效。要注重挖掘亮點和選樹典型,及時總結推廣,以點帶面,示範帶動,著力營造全市上下齊抓共管、創先爭優、攻堅克難,扎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濃厚氛圍。
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牽頭,市委雙聯辦、市扶貧辦、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6月底制定宣傳方案,2015年至2017組織實施。
❷ 2018年扶貧工作實施方案
2018年扶貧工作實施方案
實施新一輪扶貧攻堅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的歷史時期,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也是統籌城鄉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體體現。下面我搜集整理了一些關於扶貧攻堅工作方面的實施方案,供大顫盯消家參考學習!
【方案1】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和市扶貧攻堅戰略部署,全力做好我縣新一輪扶貧攻堅,依據《燕山—太行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縣關於新時期扶貧開發工作的重要精神,不斷完善貧困群體精準識別工作,努力做到扶真貧、真扶貧,探索建立精準扶貧工作機制,為今後精準扶貧奠定堅實的基礎,全面提升我鎮農村扶貧工作水平。
二、基本原則
全面調查,分級負責,民主公開,客觀公正。
三、調查范圍
全鎮所有行政村提出申請的貧困農戶家庭,重點調查雙河村、南龐庄、碌碌泉村、周庄村、石棚村、曹家莊村、黃金庄村、五塊石村、前馬槽村、桃溝村「十二五」期間確定的省級和市級貧困村10個。
四、工作方法和步驟
(一)工作方法
1、標准:按照山東省農村扶貧標准3000元(2010年不變價,相當於20XX年現價3322元)的標准進行識別。
2、規模:對10個重點貧困村內的貧困人口按貧困發生率平均50%的比例進行識別,非重點貧困村內的貧困人口按貧困發生率平均5%的比例進行識別。
3、做法:以農戶收入為基本依據,綜合考慮住房、教育、健康等情況,採取「農戶申請、民主評議、公示公告和逐級審核」的方式進行貧困戶識別。
(二)工作步驟和時間安排
第一階段:組織培訓(5月13日—5月22日)。制定《臨澗鎮農村扶貧開發精準識別工作實施方案》,成立領導小組、業務指導組、督導檢查組、抽調人員成立入戶調查組(每個村2-5人,1000人以上的村不少於3人)。召開會議進行動員部署和業務培訓。
第二階段:農戶申請(5月23日—5月26日)。各社區、村通過廣播、入戶走訪、發放明白紙等方式強化政策宣傳,發動群眾自願填寫《貧困戶申請書》。
第三階段:入戶調查(5月27日—6月2日)。對提出申請的農戶由鎮工作人員會同村委會開展入戶調查,核實相關信息,剔除不符合條件的申請戶,篩選出貧困戶初選名單。
第四階段:民主評議(6月3日—6月4日)。各村召開村民代表會議對貧困戶初選名單進行民主評議(1000人以下的村不少於20人,1000人以上的村不少於30人),確定貧困戶入選名單。
第五階段:公式公告(6月5日—6月25日).將貧困戶入選名單在村內顯要位置張榜公示(公示時間7天),公示無異議後報鎮。鎮匯總審核確定全鎮貧困戶名單並在各行政村進行公示(公示時間7天)。公示無異議後報縣農業綜合開發辦復審,復審結束後在各行政村進行公告(公告時間5天)。
第六階段:建檔立卡(6月26日—6月30日)。各村對農戶調查登記表進行分類統計、裝訂後報鎮政府,鎮匯總後報縣農業綜合開發辦備案。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社區、村相應成立領導小組,抽調人員認真開展工作,確保按時准確完成任務。
(二)強化宣傳發動。各社區、村通過廣播、入戶走訪、發放明白紙等方式強化,把精準識別的相關政策宣傳到每個農戶,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三)嚴肅工作紀律。嚴格按照程序和步驟開展工作。要做到「村不漏戶、戶不漏人、表不漏項、項不出錯」,堅決杜絕茄知弄虛作假、走過場等行為,確保調查數據真實、可靠、合理。要嚴格做好保密工作,任何人不得擅自將農戶信息對外公布、提供或泄露。
(四)確保時間和質量。各社則陪區、村要嚴格工作程序,嚴格標准,做到符合標準的一戶不漏,不符合標準的一戶不能入,確保精準識別工作高質量、高標準的完成。要集中人力、物力確保6月底前全面完成。
(五)強化督導檢查。對認識不到位、措施不力、工作被動落後的要給予通報批評,凡是驗收不合格的,將責令進行重新識別。並在年底千分考核中給予倒扣10—20分的處罰。
【方案2】
根據《關於創新機制扎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意見》(中辦發【20XX】25號),《山東省農村扶貧開發精準識別工作方案》(魯扶貧管理字【2016】7號)和《平邑縣農村扶貧開發精準識別工作實施方案》(平辦發【2015】24號的要求,結合我鎮實際,特製定本方案。
一、目標任務
近期目標:20xx—20xx年,實現3.49萬貧困人口解決溫飽和脫貧。計劃投入資金1.2億。遠期目標:20xx—20xx年,完成新一輪扶貧任務,解決80%以上低收入人口的脫貧問題,達到基本消除絕對貧困目標,使貧困村基礎設施條件全面改善,貧困群眾居住環境有效改觀,貧困群眾生活水平穩步提高,農民增收主導產業基本形成,貧困村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二、工作重點
根據新時期農村扶貧工作的'新特點,重點抓好扶貧開發重點村建設、扶貧移民搬遷、貧困家庭技能培訓、小額信貸資金投放、貧困村互助資金穩步推進,積極實施產業扶貧,加快貧困農民脫貧致富,20xx—20xx年,全縣計劃啟動建設扶貧重點村41個,全面完成新時期扶貧攻堅的目標任務。
1、抓好扶貧開發重點村工作:20xx至20xx年,全面完成新階175個扶貧開發重點村規劃的建設任務,20xx年啟動新階段扶貧開發摸底調查中未被列入《規劃》的88個重點村。
2、擴大扶貧移民搬遷規模:努力爭取資金支持,繼續實施扶貧移民搬遷工程,20xx—20xx年,扶貧移民搬遷分別達到202戶854人、200戶800人和210戶860人,通過移民搬遷使貧困家庭脫貧致富。
3、管好用好信貸扶貧資金:每年投入信貸扶貧資金1000萬元,小額信貸項目每年扶持貧困人口0.4萬人,三年實施貧困村互助資金計劃30個村,每年扶持扶貧龍頭企業1至2家,龍頭企業每年帶動貧困戶500戶。三年共解決全縣剩餘3萬貧困人口溫飽和脫貧。積極實施「貧困戶增收工程」,三年間每年扶持貧困戶1500戶。20xx年—20xx年再爭取信貸扶貧資金1億元,積極實施「1萬貧困戶增收工程」。
4、加大扶貧技能培訓力度:繼續對全市農村貧困家庭中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青少年進行脫貧致富知識技能培訓,積極實施「雨露計劃」,每年培訓210人。加大對農村貧困家庭農民進行農村實用技術培訓,每年培訓1.6萬人次。20xx—20xx年,全縣「雨露計劃」培訓2000人;農村實用技術培訓12萬人。
三、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夯實工作責任。各級黨委、政府要堅持以扶貧開發總纜農村工作全局,用大扶貧的理念統一思想,繼續落實扶貧開發工作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制度,切實加強對扶貧開發工作的領導。縣上成立以縣委書記任組長,縣長、分管副書記、副縣長任副組長,有關涉農部門為成員單位的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強化扶貧機構和扶貧幹部隊伍建設,加強對扶貧工作的組織領導。充分發揮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的職能作用,加強工作協調,加強扶貧工作目標責任考核,全力推動工作落實。
2、加強資源整合,加大資金投入。積極做好扶貧開發項目資金的爭取工作,認真落實縣新增財力5%用於扶貧開發的政策,強化扶貧資源整合措施,堅持「用途不變、渠道不亂、各盡其力、各記其功」的原則,按照「資金整合、縣為平台、明年計劃、今年研究、政府協調、部門上報」的要求,整合資源,確保每個新啟動扶貧重點村資金投入不低於150萬元。同時要加強資金管理,提升扶持效益。
3、加強基礎建設,增強發展活力。以完善提高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農村社會公益事業,改善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為重點,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大力實施扶貧重點村建設。堅持「連片開發、整體推進」的原則,因地制宜、科學規劃,集中投入,進一步提高扶貧重點村項目建設整體質量,全面改善貧困村基礎設施條件落後的面貌,不斷擴大貧困人口受益面,為貧困地區不斷增強經濟發展活力奠定基礎。
4、加快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積極實施「貧困戶增收工程」,全面建立貧困村發展「互助資金」機制,充分發揮信貸扶貧資金作用,大力扶持能夠促進貧困地區產業發展、輻射帶動農民增收的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和種養業大戶。鼓勵龍頭企業與貧困戶建立緊密型利益聯動機制,帶動引導貧困戶發展,確保貧困戶的經濟收入穩步增長。
5、實施「安居工程」,改善生存環境。以「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為目標,認真落實「安居工程」有關政策,加大扶貧移民政策宣傳力度,堅持移民開發與新農村建設、扶貧重點村建設、農業綜合開發、農村產業開發、退耕還林、小集鎮建設、防病救災等相結合。鼓勵有致富門路的貧困戶向城鎮轉移,努力減少農村貧困人口數量。
6、堅持社會參與,形成扶貧開發合力。加強社會扶貧工作的組織協調,加大扶貧開發工作的宣傳力度,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參與扶貧開發,進一步完善並堅持領導幹部和縣級部門單位包村扶貧工作制度,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扶貧的局面,為貧困村爭取更多的項目資金和物資扶持。同時,加大對包村扶貧工作的考核力度,繼續實行不脫貧不脫鉤的工作責任制,全面推進社會扶貧工作深入開展,加速貧困鄉(鎮)、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進程,加快脫貧致富步伐。
❸ 2018年農業精準扶貧實施方案2篇
2018年農業精準扶貧實施方案2篇
農業精準扶貧實施方案1
根據市委、市政府《關於扎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實施意見》(X市發〔201X〕X號)和《關於開展結對幫扶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實施方案》(X市辦發〔201X〕X號)文件要求,結合農業產業發展實際,特製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目標任務
X州是農業大市,貧困村大多地處丘陵山區,發展農業產業是推進精準扶貧的重要途徑。農業產業扶貧立足貧困村、貧困戶的資源稟賦和生產條件,堅持因地制宜,尊重農民意願,充分發揮農戶主體作用,通過3—5年的努力,進一步培植壯大農業優勢特色產業,使70%的貧困村加快培育發展能帶動貧困戶脫貧、具有自身特色的農業產業,基本形成「一村一品」格局;支持貧困戶參與農業產業發展,使70%的有產業發展願望、有一定發展能力的貧困戶實現增收脫貧。
二、產業選擇
(一)產業選擇的原則
1、堅持主導與特色相結合。圍繞所在縣域、鄉域已形成的優勢主導產業,確定產業發展重點。也可以根據自身產業發展基礎、資源稟賦條件,選擇發展前景好、綜合效益高的特色產業。
2、堅持長效與短平相結合。既注重培育投資少、見效快的產業項目,又要兼顧發展果樹、茶葉等周期較長、長期受益的產業。
3、堅持種養與經銷相結合。在引導貧困戶擴大種養規模、發展種養業的同時,因地因戶制宜,支持有條件的家庭從事發展農產品流通、加工、電商等產業。
(二)產業發展的重點
1、高效經作產業。按照適銷對路、品種優良的原則,引導貧困村合理確定主栽品種,大力發展蔬菜、茶葉、白蓮、煙葉等特色經作種植,臍橙、油茶產業扶貧專項方案另發,培植壯大一批產業專業村。支持種植大戶、家庭農場發展適度連片規模種植,推進農業產業標准化基地建設。鼓勵大戶帶動、加入專業合作社等途徑,扶持貧困戶直接發展高效經作產業。
2、優勢畜禽產業。按照可養區、限養區、禁養區「三區」規劃,確定產業發展布局,重點發展牛羊、家禽、生豬等優勢畜禽產業。發揮各類農業企業引領帶動作用,採用「公司+農戶」、封閉式委託養殖等模式,扶持貧困戶從事一定規模的生豬養殖。鼓勵推廣生豬土法低成本養殖技術,扶持貧困戶養殖黑豬、藏香豬等特色生豬品種。引導有條件的貧困村、貧困戶發展肉牛、山羊產業,注重扶持一些貧困戶適度擴大黃母牛養殖。通過大戶或專業合作社,帶動貧困戶發展家禽養殖。
3、特色水產產業。大力發展青魚、草魚、鰱魚、鱅魚等常規水產養殖,積極發展鰻魚、鱘魚、生態甲魚、刺䰾、斑點叉尾鮰、棘胸蛙、泥鰍等特色水產養殖。對水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好的貧困村,積極推進水產生態健康養殖,發展家庭漁場。充分發揮X南氣候、生態、水質等優勢,培育種苗繁育大戶,吸納帶動貧困戶參與水產苗種養殖。
4、休閑觀光農業。引導有條件的貧困村、貧困戶挖掘民俗風情、自然風光,積極創辦農家樂、QQ農場、美麗田園等休閑農業業態。鼓勵城區附近、郊區、景區周邊的貧困村、貧困戶建設優質蔬菜等配套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發展農事體驗園、採摘垂釣園。引導貧困戶開發地方特色旅遊商品生產,實現游購娛吃住行多環節獲利增收。
5、農產品流通業。引導有能力的貧困戶直接從事農產品經銷、電子商務和種養相關配套產業。支持農業生產和流通企業發展訂單農業,通過農超對接、農校對接、農批對接等產銷銜接模式,推動與種養基地、貧困戶形成穩固的購銷關系。
6、農業品產地加工業。引導貧困戶發展分級分類等農產品產地初加工,實現優質優價。鼓勵農民合作社、種養大戶、農業企業發展規模農產品的烘乾、儲藏、包裝,引導發展精深加工,實現多層次轉化增值。
7、高效林業產業。引導有條件的貧困村新造速生豐產林、短輪伐期用材林、珍貴樹種以及毛竹豐產林。積極培育林下經濟,重點發展林果、林茶、林糧、林葯、林菌等林下種植,林禽、林馴繁、林蜂等林下養殖利用林地面積。大力發展花卉苗木產業,主要種植桂花、紅豆杉、羅漢松、梅花、茶花等。充分利用豐富的森林資源,發展生態旅遊;實施低質低效林改造,提升森林質量;實施水源涵養林、鄉村生態風景林、長珠防林等林業重點生態工程,加強生態公益林管護,改善生態環境。
(三)幫助選准產業
1、所在鄉鎮黨委政府、結對幫扶單位及工作隊深入調查研究,根據貧困家庭人口、資源、技能、意願,幫助選擇好能夠帶動覆蓋多數貧困戶的主導產業,於6月底前制定出農業產業發展方案,明確具體產業以及產業布局、規模、重點項目、年度計劃措施等。
2、結對幫扶單位、駐村工作隊和結對幹部幫助有勞動能力、有發展產業意願的貧困戶選准產業項目;引導沒有勞動能力、沒有產業發展意願的貧困戶,在依法自願的基礎上,將土地承包經營權直接流轉、入社託管、作價入股,參與產業發展,從中獲得收益。
三、政策措施
(一)扶持政策
1、扶持貧困村、貧困戶發展農業產業。對開發擴大蔬菜、茶葉等基地,具有一定種養規模,輻射帶動貧困戶較多的貧困村,傾斜安排項目資金用於改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條件。根據貧困戶發展產業的類型、規模等,在貸款、貼息、種苗補助、綜合獎補等方面給予一定的資金扶助。
2、鼓勵貧困農戶依法採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及入股等方式流轉承包地。支持貧困農戶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形式與其他農戶組建合作社,按規定分紅。在貧困農戶自願的基礎上,鼓勵流入方優先流轉貧困農戶的土地。對流轉其它農戶土地的貧困戶和對流轉貧困農戶土地的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等,符合補助標準的,在享受流轉一般農戶土地補助的同時,增加50元/畝的補助。
3、鼓勵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龍頭企業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幫助實現就業。對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的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可優先享受「財政惠農信貸通」政策。對帶動貧困戶20戶以上的市級以上龍頭企業,在符合項目申報條件的前提下優先安排,並且按貸款金額3%的標准給予貼息,貼息額最高不超過50萬元,省級龍頭企業優先推薦申報省農業產業化項目;對新獲得中國馳名商標、江西省著名商標(江西名牌產品)的,一次性分別給予10萬元和5萬元的獎勵;對市級龍頭企業,在同等條件下優先申報省級龍頭企業。對帶動輻射貧困戶發展產業的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龍頭企業,在用地、用電、用水、稅收等方面給予相關優惠政策;對獲得「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的,享受相關補助政策。
4、積極鼓勵貧困農戶以各種生產要素參與各種經營主體發展產業。鼓勵貧困農戶以土地、林地、產業發展資金入股農業企業。鼓勵貧困農戶組建、加入各種農民合作社。鼓勵有條件的貧困戶創辦家庭農(林)場。鼓勵貧困戶與其它農戶合作,實行聯戶經營。引導支持貧困農戶到農(林)企業就業。鼓勵貧困農戶與企業合作發展產業。
5、在符合相關條件的基礎上,按照資金渠道不變、用途不變的原則,將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等市級以上涉農項目優先向貧困村、貧困戶安排。
(二)扶持措施
1、加強農業技術培訓。以生產型、經營型、技能服務型人才和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為重點,分類別開展「聯合」、「訂單」、「定向」培訓。加強扶貧技術服務隊伍建設,建立畜禽、漁業、水稻、經作、觀光農業等市、縣級產業專家庫。創新技術服務方式,採取「科技特派團」、「特派員制度」、「結隊幫扶」等形式推廣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新機具。
2、做好市場信息服務。分層次建立貧困村農民專業合作社、種養殖大戶手機信息或QQ群服務平台,及時、精準推送農時農事、價格行情、農產品市場信息等,優先為貧困戶在X州三農網發布農產品供求信息。積極牽線搭橋,引導推動貧困村參與農展會、網上銷售、農超對接等各類平台,多種形式促進產銷對接。
3、構建利益鏈接機制。扶持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專業戶,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通過適合的經營主體使特色產業最大限度地覆蓋貧困村和貧困戶,鼓勵工商資本進入產前、產後環節,把農村生產領域更多地留給貧困戶。讓農戶通過加入專業合作社或依託產業化龍頭企業,分享產業發展紅利,形成購銷關系穩固、利益聯結緊密的聯結機制。
4、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大力推進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培育農技推廣社會化服務組織,提高農業科技服務水平。探索對貧困村、貧困戶技術幫扶的新模式,依託傳統的公益性農技推廣機構,藉助社會性技術服務組織開展產前、產中、產後「全產業鏈」技術幫扶。
四、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扶貧領導小組要充分發揮作用,切實加強工作指導和統籌協調。進一步細化工作措施,強化工作調度,積極協調農業產業扶貧工作中的重大事宜,研究解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確保農業產業扶貧工作有序有效推進。
(二)抓好政策落實。市扶貧領導小組制訂產業扶貧的具體扶助政策和產業資金管理辦法,嚴格程序,規范操作,確保政策實施公開公正,堅決杜絕弄虛作假,嚴禁挪用、套用資金。市、縣有關部門積極向上爭取資金項目。
(三)營造濃厚氛圍。加強宣傳發動,利用標語、廣播電視、報刊雜志和網路媒體等多種手段進行全面、廣泛的宣傳。及時總結好的經驗和做法,加強經驗交流,總結、宣傳一批典型,營造齊力抓好農業產業扶貧工作的濃厚氛圍。
(四)強化績效考核。縣、鄉兩級分別將農業產業扶貧納入對鄉、村扶貧工作考評內容;把結對幫扶單位、駐村工作隊、結對幫扶幹部幫扶貧困村、貧困戶發展農業產業情況納入精準扶貧的工作內容,推動農業產業扶貧工作深入扎實開展。
農業精準扶貧實施方案2
為進一步落實好20xx年農牧業機械管理局精準扶貧工作,進一步促進貧困戶早日脫貧致富,加快貧困戶的自力更生能力,根據《博州農機局精準扶貧工作方案》博州農機發〔20xx〕13號精神,結合博樂市精準扶貧工作任務,博樂市農機局根據本單位承擔的職能,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為使全市更多農牧民收益,通過實施農機精準扶貧國家購置補貼政策,通過減免貧困農牧民拖拉機和收獲機械50%駕駛培訓費,減免貧困農牧民農業機械檢審驗費用,從而充分調動和保護貧困農民購買使用農機的積極性,推進貧困戶思想認識的轉變,促進農機裝備進萬家,切實保障貧困農民早日脫貧致富。
二、資金分配
根據博樂市農牧業生產現狀,本著向重點鄉鎮傾斜的原則,通過綜合考慮國家農機購置補貼資金情況和各鄉鎮(場)的貧困戶的數量、耕地面積、農作物播種、農戶購買實力等因素,從國家農機購置補貼項目資金中設立扶貧購置補貼資金200萬元,特將補貼資金分配如下:青得里鄉50萬元、小營盤鎮35萬元,烏圖布拉格鎮30萬元、阿熱勒托海牧場30萬元、達勒特鎮25萬元,貝林哈日莫墩鄉25萬元。
三、組織保障
鑒於工作需要,成立博樂市農機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如下:
組長:王建喜市農機局局長
副組長:楊少華市農機局黨支部書記、副局長
成員:韓用強市農機局副局長
艾克帕爾市農機局副局長
阿迪力•艾拜青得里鄉副鄉長
孟克布音小營盤鎮黨委委員
才•巴塔阿熱勒托海牧場黨委委員
魏松烏圖布拉格鎮副鎮長
范浩中貝林哈日莫墩鄉副鄉長
丁寶軍達勒特鎮副鎮長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市農機局業務辦、市財政局農財辦,具體負責此項工作的審核監督、項目資金撥付。下設鄉鎮場項目具體實施操作人員:青得里鄉努爾克孜,小營盤鎮蘇亞,阿熱勒托海牧場庫爾曼艾力,烏圖布拉格鎮蘇優麗,貝林哈日莫墩鄉阿熱帕提,達勒特鎮居萍、馬溶。
四、精準扶貧農機購置補貼對象確定
一是購機戶必須是民政局在冊的貧困戶,實施貧困戶購買意向小型實用農機具的,優先安排享受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在扶貧資金允許的情況下做到應補盡補。二是鄉鎮(場)按精準扶貧國家購置補貼實施方案對貧困戶購買小型實用先進農機具的資格審核等工作,補貼政策嚴格按照購置補貼工作流程,層層落實到責任人上,不得出現冒領、頂替、套取等情況,要加大監管力度。三是切實加大購機後技術培訓服務,確保安全生產工作。
五、操作程序
全市精準扶貧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繼續實行「自主購機、定額補貼、縣級結算、直補到卡(戶)」的'補貼操作辦法。嚴格按照自治區農機局、財政廳《關於印發自治區農機購置補貼操作基本程序的通知》(新農機發〔20xx〕2號)的要求,做好貧困農民自主購機、補貼申請、補貼對象確定、公示、確認、機具核實、資金兌付等環節工作。特別要做好以下幾個環節的工作:
1.各鄉鎮場應安排農機站或組織專門工作人員負責受理上報的申請材料,對申請人資格、購機意向等情況進行認真核對核實(不是貧困戶或者與其他人合夥購機的不予考慮),依照博樂市年度實施方案及分配下達的補貼資金額度,集體研究,等額等量確定補貼對象。
2.精準扶貧對象在享受《博樂市20xx年農業機械購置補貼項目實施方案》確定的補貼范圍以外可放寬到小型農機具,除了對額度少、需求多的機械可採取搖號等農民易於接受的方式確定補貼對象。對享受「應補盡補」機具類型可直接確定為補貼對象,補貼對象在購機後30日內,攜帶本人身份證、購機發票(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登記證、行車證)、農商行卡等資料在各鄉鎮場填寫申請補貼《審批表》並註明貧困戶說明。
3.各鄉鎮場政府要在本級陽光農廉網設置「農機購置補貼信息公開專欄」,將鄉鎮農機購置補貼項目實施方案,農機購置補貼工作領導小組,農機購置補貼項目咨詢、投訴受理電話,確定的補貼對象和單機補貼額度等情況通過網路及在村委會張榜等形式進行公示,時間不少於7天。公示內容嚴禁對外公布購機戶的通訊方式、身份證號碼和銀行賬號等個人隱私信息。同時公布鄉鎮場農機、紀檢辦及市農機、財政、紀檢等部門的監督舉報電話。公示無異議後,匯總報送市農機局審核。
4.市農機局對各鄉鎮場上報的貧困補貼對象名單、補貼機具及額度等情況進行審核,不符合要求的退回鄉鎮場重新確定。對符合條件的補貼對象購置的實行牌證照管理的機具,其所有人要向當地農機安全監理機構辦理牌證照後方可在鄉鎮場政府指定部門辦理購置補貼信息採集和錄入手續,最後報市農機局,市農機局會同市財政局填寫審批意見後,將補貼款通過農商行發放至補貼對象農商行卡內。
六、機具購買
1.補貼對象自主選擇在國家和自治區公布的年度農機購置補貼范圍內的產品。
2.補貼對象一般應於30日內自主選擇經銷商,自主選擇購機。所選擇的經銷商須由農機生產企業自主設定確定其經銷該產品資格(可在新疆農機網上查詢,網址:
3.農機經銷商需向補貼對象出具稅務通用機打發票,發票上註明機具名稱、型號、出廠編號、發動機號及機架號、實際銷售價格、購買人姓名、地址及身份證號等信息。
七、機具核實
各鄉鎮場農機站會同村委會、紀檢辦、財政所及市農機局市場監管辦、財政局農財辦組成聯合市、鄉兩級核實組,分期分批現場逐台核實補貼對象所購機具情況,要做到「見人、見機、見票」,實際購機與系統申請機具相符,機具銘牌(發動機號和出廠編號)與系統上傳機具信息相符,並將核實情況填入《審批表》機具核實欄中,填寫核實結論,經核實組負責人及相關人員兩人以上簽字,做到「誰核實、誰簽字、誰負責」。各鄉鎮場審核後,將購置機具核實情況在鄉鎮場及村委會公示,時間不少於7天。
八、加強監管,嚴懲違規
嚴格執行國務院「三個禁止」和「八個不得」以及自治區「八個嚴禁」的要求,切實加強監管。市農機局、財政局要強化督導檢查,明確進度要求,落實督查任務和責任。按照不低於購機農民10%的比例,對農民購機後實際使用情況進行抽查核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並將抽查核實及處理情況報送州農機局、財政局。
市農機局要加強對農機購置補貼產品經銷企業的管理,規范其供貨及售後服務行為,推行規范的農機供銷合同文本;加強購置補貼產品供貨價格監控,農機產品一律實行明碼標價,杜絕借擴大農機購置補貼之機亂漲價行為。對發生違規行為的企業,要及時報告自治州農機局;對參與違法違規操作的生產企業,要按規定上報並取消補貼資格。要加強購置補貼產品質量的監控,建立質量監管責任機制,開展質量監督檢查和質量調查;對重大質量事故和集中投訴案件,成立快速處理應急小組,確保重大質量投訴協調處理迅速到位,提高質量糾紛協調處理時效性。
建立健全投訴舉報制度。要拓寬投訴渠道,通過電話、網路、信函等形式受理投訴(博樂市人民政府糾風投訴舉報電話:2277114,農機產品質量投訴受理電話:2267821)。對購置補貼工作人員違規違紀進行實名舉報的問題和線索,做到凡報必查。對投訴集中、「三包」服務不到位、採取不正當競爭、價格虛高、出廠編號及銘牌不規范、虛假宣傳、降低配置、以次充好、騙補套補等線索具體的投訴案件進行重點調查核實。對於違反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相關規定的生產和經銷企業,市農機局視調查情況可對違規企業採取約談告誡、限期整改等措施,並將有關情況和進一步處理建議報州農機主管部門。
對農民聯合購置補貼工作人員及經銷、生產企業採取騙補套補國家補貼資金的違法行為,將進行調查核實,並報送有關部門依法處理。
九、總結及資料整理
各鄉鎮場要積極開展專項執行情況的總結,分別在6月10日和11月10日前,將上半年和全年農機購置補貼精準扶貧實施情況總結報送市農機局業務辦。同時做好精準扶貧信息宣傳及報送工作。鄉鎮場項目工作人員在項目工作結束後,認真做好相關工作檔案資料的整理裝訂工作。
市農機局要做好農機局精準扶貧信息報送工作,及時做好實施情況統計審核把關,嚴格按照有關要求向市政府和州農機局報送精準扶貧實施進度、工作總結及相關工作檔案資料的整理裝訂工作。
十、住村工作組幫扶工作重點
根據《20xx年度自治州開展各級幹部深入基層「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工作要點》的要求,按照州、市黨委、政府的總體部署,今年博樂市農機局進駐市青得里鄉塔布勒村開展「訪惠聚」的工作。首先,通過將住村人員編排分組,通過節慶期間開展對村內貧困人員的入戶走訪,為貧困群眾送溫暖,了解群眾所想所盼。其次,春耕期間積極協調配合村委幫助村民聯系貸款及農用機械,對落後農業機械進行改裝,保證村隊春耕生產的順利進行。第三,通過入戶走訪積極宣傳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鼓勵引導年輕有能力的村民參加農機駕駛員的操作培訓,通過學技能,開拓就業渠道,投身農機作業服務,為脫貧增收找路子,轉變貧困戶思想上的認識,為貧困戶提供具體的辦法,讓貧困群眾了解黨的惠農政策,感受到黨的溫暖。第四,按照我局脫貧計劃認真落實黨員幹部結對幫扶工作,明確幫扶人員工作責任,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確保貧困戶都有幫扶責任人。不斷加強對重點人員和特殊群體的教育轉化工作。第五,通過成立青年服務隊,解決群眾的困難,主動排查化解矛盾糾紛,積極理順群眾情緒,以維護國家和集體的利益為前提,以提高村民的收入,搞好村上的經濟建設實現共同富裕為目的,最大限度爭取民心、凝聚人心,促進各族群眾團結和諧、安居樂業。
❹ 扶貧年度工作計劃(範文)
扶貧年度工作計劃(範文)5篇
工作計劃書是一個單位或團體在一定時期內的工作計劃。寫工作計劃要求簡明扼要、具體明確,用詞造句必須准確,不能含糊。以下是我整理的扶貧年度工作計劃(範文)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
一、進一步提高對定點幫扶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做好定點幫扶工作是推進農村和諧社會建設的迫切要求,是落實「送政策、送溫暖、送服務」工作「幹部受教育、群眾得實惠、社會更和諧」的具體行動。全體黨員幹部都要切實提高對定點幫扶工作重要性的認識,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政務實之風,努力把這項工作做好、做實、干出成效。
二、工作目標、工作任務及工作安排
工作目標:
力爭使村實現「五個新」:扶貧主導產業有新發展、農民收入有新增加、農民就業創業能力有新提升、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有新改善、群眾滿意度和幸福指數有新提高。
工作任務:
宣傳黨的__大精神有關黨的農村富民政策,組織召開座談會,幫助村委會研究當年農村經濟發展工作,對制約當前農業發展的因素進行調研,探索農牧民脫貧致富新思路、新辦法,選准發展路子,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步伐。走訪村貧困戶,對他們進行重點幫扶,力爭計劃內幫扶的貧困戶盡快或當年脫貧。根據農牧民的收入情況,總結經驗,在充分調研和掌握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幫助村委進一步理清發展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的思路,引導他們解放思想,走向市場,調整好產業結構,依靠科學技術增產增收,推動農村經濟發展。
工作措施:
通過以下形式圍繞工作任務開展定點幫扶工作:
(一)組織學習宣傳工作。
(二)進一步調研、摸底、走訪工作,主要包括:
1、建立民情台賬、村情台賬、貧困戶戶情台賬;
2、召開村民小組長、黨員代表、村民代表座談會;
3、走訪農戶;
4、寫出調研報告。
(三)以辦實事好事促進農村黨建工作,主要包括:
1、幫助貧困戶脫貧;
2、幫助村部加蓋第二層建設直至裝修好投入使用;
3、為村部第二層每間辦公室、會議室添置辦公台、電腦桌、會議台凳等辦公用品;
4、計劃給村建設村民飲用水池,並將水源管道引至各村民小組主要用水戶附近。
(四)抓好穩定工作,開展法制教育,主要包括:
1、調解、處理一些矛盾糾紛;
2、開展反邪教警示教育:崇尚科學、關愛家庭、珍惜生命、反對邪教;
3、加強法制教育,幫助村民樹立遵紀守法、依法辦事瞎派派、勤勞致富積極向上的思想。
三、定點幫扶工作情況及計劃
根據縣委、縣人民政府的安排,我局定點幫扶的對象是老城鎮村。今年幫扶貧困戶12戶,確定重點幫扶對象。經研究今年主要幫扶工作計劃如下:
(一)對於患突發性大病、癌症等重病病人家庭爭取加入村民低保救助,協助取得民政大磨賀病救助資金補助;
(二)由於住房困難(屬於危房)的五保戶、特別困難低保戶,計劃在村鎮村統建房工程中解決建設物資不足的困難。
(三)由於家裡長期有病人,沒有錢治病,生活困難的,屬於孤寡或無耕地人員,無勞動力的,計劃開展走訪慰問給予救濟。
四、制定定點幫扶工作制度並提出要求
(一)定點幫扶工作隊按照定點幫扶工作計劃,完成收集整理工作資料並建立工作檔案,主要內容有:走訪記錄;為民辦事記錄;交接登記;總結和信息報送。
(二)駐村要做到帶著責任進農家,帶著任務進農家,帶著感情進農家,放下架子,撲下身子,同農民交朋羨燃友,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積極為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獻計獻策。
(三)深入農民家中,同農民一起參加勞動,訪貧問苦,了解第一手資料,對農民的冷暖要時刻放在心上,想方設法為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困難。
(四)嚴格遵守群眾紀律,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不損壞一草一木,決不能有絲毫損害群眾利益的事發生。
(五)積極為農民提供致富新技術、新信息、新方法,幫助農牧民轉變觀念,尋找致富路子,早日致富。
(七)住部要自帶行李,自己做飯,吃住費用自理,堅決做到不吃請、不酗酒、不擾民。
近年來,__市環保局黨組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湖南省委有關會議精神及要求,多舉措大力健全環保部門基層黨組織活動經費保障機制,使基層黨組織充滿活力。
一是強化陣地建設。我局先後對局機關黨員活動室、培訓室進行了裝修,添置了音響、投影、電腦、攝像等設備,極大改善了黨員活動室條件,使本局黨員有了稱心如意的活動之家,增強黨員隊伍凝聚力。
二是大力落實宣傳經費。將本局黨報黨刊征訂、新聞報道獎勵等經費納入了局財務年度預算,保障機關黨委宣傳活動的順利進行。
三是積極開展和豐富黨員活動。經常組織廣大黨員幹部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定期開展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豐富黨員幹部生活。
四是加強黨員幹部教育培訓。組織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開展入黨培訓;出台了黨員幹部繼續教育獎勵辦法,鼓勵黨員幹部積極參加各種業務技能培訓,提高黨員幹部素質。
五是大力開展扶貧幫困活動。將扶貧幫困納入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組織機關黨員與市內社區困難群眾、農村貧困村困難黨員結成幫扶「對子」,定期進行走訪慰問,竭力幫助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扶助困難群眾脫貧致富。
六是落實獎勵優秀黨員制度。對黨員幹部隊伍中工作表現突出,成績突出,年度考核優秀者,給予一定的經濟上的獎勵和精神上的鼓勵,增強黨員幹部爭先創優意識。
為打好扶貧攻堅戰,實現精準扶貧,幫助選派村早日脫貧。按照__縣委組織部《關於開展「集中走訪幫扶月」活動的通知》(岳選辦字〔20__〕5號)要求,__縣環保局積極開展「集中走訪幫扶月」活動。
一是領導高度重視。局黨組高度重視,成立幫扶活動領導小組,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制定《縣環保局「集中走訪幫扶月」實施方案》和結對幫扶工作制度。把開展「集中走訪幫扶月」活動作為開展選派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堅持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保障幫扶活動順利進行。
二是明確任務責任。局黨組要求選派幹部胡曉梯同志要按照縣委組織部要求,結合當地實際,堅持真心為民,扎實開展工作,帶領村民發展經濟,切實改善村民生活質量。同時,要求各職能股室結合自身實際,認真謀劃,加大對選派村的幫扶力度,確保幫扶取得實效。
三是開展實地調研。6月23日,程衛華局長帶領局領導班子有關人員和部分職工到銀河村開展幫扶慰問活動。活動期間,程局長主持召開貧困村民座談會,詳細了解大家經濟狀況和面臨的實際困難,並就如何提高收入,實現早日脫貧進行一對一指導,梳理發展思路,指明發展方向。另外,「幫扶月」期間,程衛華局長帶領相關人員三次到銀河村走訪了困難農戶,指導發展經濟,提高收入。
四是進行幫扶慰問。為增強幫扶的實效性,我局建立了黨員幹部結對幫扶銀河村貧困戶和困難黨員的工作機制,要求局主要領導至少結對幫扶兩戶,局二級機構成員至少結對幫扶一戶。「七一」前夕,程衛華局長帶領分管副局長和有關二級機構負責人到銀河村慰問了9戶43人,共送去慰問金2000元。了解選派幹部在生活上、工作中還有哪些困難,及時解決其後顧之憂。
五是共同謀劃工作。與結對幫扶銀河村幹部進行溝通交流,共同謀劃幫扶工作,切實為群眾服務,為群眾辦實事,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
六是做好幾件實事。為整治銀河村村容村貌,改善村民的居住環境,加快美好鄉村建設步伐,我局為銀河村建設垃圾收集池14個、購置垃圾桶50隻、購置垃圾清理工具3套,切實解決村民的生活環境。並對創建省級生態村進行了業務指導。
結窮親、幫窮戶、撥窮根精準扮貧已經開始了。那麼,我村的貧困現狀如何?扶貧要達到什麼樣的目標?精準扶貧對象如何產生確立?上一輪扶貧情況怎樣?現在又如何實施精準扶貧?有哪些意見和建議?帶頭這些問題,在鄉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三送工作組對村進行了實地調研,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村基本情況與現狀
村屬鄉中心村,地域面積9.6平方公里,全村共有12個村民小組,698戶,人口2937人,耕地面積1122.77畝,其中退耕還林面積197畝,林地面積8500畝,我村現有貧困戶248戶,786人,佔全村總人口的26.76%。
有史以來,村始終以自給自足的傳統農業生產為主,但農業生產條件較差,產業結構單一,生產水平低,成本高,效益低下,增收門路少。農民思想意識,觀念落後,因災、因病致貧的較多。這是我村貧困的現狀的集中體現,嚴重製約著發展。
二、精準扶貧對象的產生,識別和確立
根據有關政策,實施精準扶貧,改漫灌為滴灌。發放《致全縣農民朋友的一封信》至每家每戶,規定九種人員不納入扶貧對象。召開戶主會,逐級申報摸底,明確扶貧方式主要是項目扶貧和產業扶貧,而不是現金扶持和物資幫助。而且扶貧對象是動態的,可每年更換。正是這種宣傳氛圍中,產生和確立了精準扶貧對象。
三、精準扶貧的`目標
針對我村貧困現狀,村兩委多次進村入戶調查摸底,初步擬定發展規劃,通過項目拉動、產業帶動、包戶促動、整體推動的方式,把我村打造成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綠色宜人,生態空間山清水秀,文化事業興旺繁榮,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採取項目扶貧、產業扶貧和包戶扶貧的方式,力爭實現產業發展,農民增收,生態改善,村容靚麗,村風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標。
四、上一輪扶貧開發的成就
上一輪扶貧開發整合三送等各方資源,完善了部分道路、水利、電網改造、新農村、文教衛生等方面的建設。
(一)基礎設施建設。
1、道路建設:完善道路硬化4.5公里,修建簡易公路和6.3公里。
2、水利建設:新建和維修水陂5座,水圳9300米。
(二)低電壓改造。積極爭取政策,主動溝通協調並配合,新增設變壓器5台,新鋪設線路4000多米,大大改進了低電壓改造問題。
(三)多方投資,對中、小學進行了校舍、食堂和宿舍樓改造,極大地提高了教學環境和衛生質量。完成了一村一名中(大)專生各3名的培養。
(四)新農村建設。積極爭資爭項,實行新農村建設,幾年來,共打造新農村建設點5個,有效地提升了村生活質量。
五、本輪精準扶貧實施方案
(一)整合項目,建設村綜合性服務大樓。積極爭取上級支持,力爭在20__年投資100萬元啟動建設集辦公室、衛生室、圖書室、活動室、村文化活動廣場於一體的綜合服務大樓,為全民辦事、健身提供服務。
(二)基礎設施建設。
1、道路建設。全村需拓寬、硬化村莊主幹道8000米,新修簡易公路1200米,並搞好路肩和排水溝建設及綠化帶建設,形成和諧景觀帶。
2、水利建設。興修水陂2座,蓄水池1座,新建山塘16口,新修水圳9350米。
3、改善土地生產條件。針對我村土地特點,進行標糧改造360畝,新砌河堤護坎5000米,改挖河道20__米,修建機耕道21條1800米,田間作業道33條4000米。
(三)成立農村專業合作社。
分別成立種植和養殖產業合作社,把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實行產業化經營管理,徹底解決小生產與大市場的連接問題,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增加收入。
(四)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
積極爭資立項,興建新農村建設點8個,完成建設點內布點規劃,盡快改變我村的貧困現狀,努力提升村民的生活質量。
(五)大力興辦文教衛生和養老事業。
充分發動各方力量,積極宣傳,加強思想建設和文化教育建設,提升村民思想意識境界,努力改善衛生條件,做到病有所醫。積極輸送一村一名大學生培養人才。大力提倡社會養老,提倡個人服務養老形式,跟進養老服務,完善養老機構,充分實現老有所養。
六、幾點建議
1、切實把精準扶貧納入重要日程,做到心中有目標,工作有計劃,行動有措施,活動有內容。
2、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扶貧力度。
3、實施精準扶貧,應以產業扶貧和項目扶貧為主要方式,千萬不能以現金方式或物資方式進行扶助。
4、對五保戶、純低保戶實行兜底扶貧。
5、加強思想建設培訓,提升農民素質。抓住要害、突出重點,加強對村民的專業技術培訓,達到扶志、扶知、扶智的有機統一,為實現農村整體脫貧奠定基礎。
6、每個自然村莊搞好一個文化健身小廣場。
為切實把駐村工作落到實處,結合駐村工作要求,縣科技局駐村工作組結合村村實際,深入了解,認真開展調查研究工作,在此基礎上制定幫扶計劃,具體內容如下:
一、基本情況
村全村,共轄7個村民小組,228戶590人。村民主要經濟來源一是種植核桃,二是傳統農業種植及外出務工。
二、指導思想
按照按照《中共縣為組織部關於印發<縣幹部駐村幫扶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幫助村加強基層組織建設,鞏固社會穩定和諧發展,推動農村環境整治,促進農民增收,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促進社會和諧。
三、20__年幫扶工作計劃
(一)認真做好調查摸底工作。調查摸底工作是做好駐村幫扶工作的基礎。駐村工作隊按照活動精神要求,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採取有效措施,深入調研走訪,全面把握村情__,找准問題,分析原因,研究對策,理清思路,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幫扶工作規劃,為今後的駐村幫扶工作順利、健康開展打下堅實基礎。
(二)做好核桃種植的技術指導。一是整合土地資源。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將低產的農作物用地轉化為核桃種植用地;二是加大宣傳力度,擴大核桃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三是是加強對農民的核桃種植培訓,採取集中與分散培訓方式,廣泛深入的開展核桃豐產技術培訓工作。在核桃栽植、春防、嫁接、冬管等關鍵時段,邀請農林技術員和農村技術能人對幫扶戶進行培訓。確保每戶有一人懂核豐產技術。使其具備一技之長,增加收入來源。
(三)助推基層組織建設。一是幫助加強村黨員隊伍建設,對現有黨員隊伍現狀採取針對性的培訓管理等措施,提高隊伍素質和戰鬥力;二是幫助加強村幹部作風建設。駐村幹部要身先士卒,率先垂範,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去、認真走訪、建立民情台帳,掌握實情,解決實際問題。
❺ 扶貧專項實施方案
扶貧專項實施方案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順利進行,預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綜合考量事情或問題相關的因素後所制定的書面計劃。方案要怎麼制定呢?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扶貧專項實施方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下面是我給大家推薦的20xx教育扶貧專項實施方案,供大家參閱 !
根據《xxxx州20xx年教育扶貧專項實施方案》要求,結合我縣教育工作實際,特擬定我縣20xx年度教育扶貧專項實施方案。
一、年度目標任務
(一)促進學前教育加快發展
1、xxxx鄉鎮幼兒園20所,計劃投資10290.4萬元。
2、xxxx幼教點146個,新增283個幼教班,實現學前教育全覆蓋。招收幼兒6997人,學前三年入園率達85%左右。新聘輔導員566人,輔導員總數達688個。
(二)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寄宿制學校建設8所,計劃投資1585.5萬元。全面推進新市壩鎮、田壩片、海棠片、蘇雄片、玉田片等區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達標任務,新增城區教育資源,新增寄宿制學生1500人以上,營養餐正餐供餐率提高10個以上百分點。努力化解城區學校大班額。完成小學招生4000人,初中招生3000人左右;小學學齡人口入學率達到99%以上,初中學齡人口入學率達到97%以上,九年義務教育階段鞏固率達到75%以上。
(三)擴大高中中職教育規模
完成普通高中、中職招生任務,普通高中在校人數超過1800人。完成縣職業技術學校、內地彝區「9 3」學校招生任務,中職入學率達40%以上。啟動實施縣職業技術學校創辦統合性高中建設,努力探索高中、中職教育發展新模式。
二、具體措施
(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全面統籌落實「全面改薄」、「大xxxx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十年行動計劃」和「大小xxxx教育扶貧提升工程」等重大教育工程,搶抓發展機遇,加大基建資金投入,全面改善農村辦學條件。
1、實施教學及輔助用房建設。 建設里克鄉、尼爾覺鄉、坪壩鄉、玉田鎮中心校、新市壩鎮爾覺小學、吉米九年制學校教學用房;建成里克鄉、尼爾覺鄉、坪壩鄉中心校和新市壩鎮爾覺小學廁所;建成里克鄉中心校食堂。
2、實施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 建設里克鄉中心校、玉田鎮中心校、新市壩鎮爾覺小學、尼爾覺鄉中心校、坪壩鄉中心校、普昌鎮中心校、吉米九年制學校學生宿舍和新華初級中學學生宿舍樓。
3、實施學校運動場建設。 xxxx里克鄉、尼爾覺鄉、坪壩鄉、玉田鎮中心校、新市壩鎮爾覺小學、普昌鎮中心校和吉米九年制學校學生運動場。
4、實施新市壩片、田壩片、海棠片、玉田片和蘇雄片49所學校教學設施設備標准化配置工程。
5、實施146個幼教點和20個農村鄉鎮中心幼兒園建設工程。
6、實施xxxx中學新校區和職業技術學校實訓基地建設。
(二)提升基礎教育水平
1、實施免費學前教育。 20xx年春季學期起,逐步免除全縣在園(班)幼兒保教費,對經教育部門批准設立的民辦幼兒園按公辦幼兒園財政補助標准給予等額補助,其收費標准高於財政補助的部分由學生家庭承擔。積極鼓勵社會力量,以多種形式舉辦學前教育。配齊公辦幼兒園教職工,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配齊村級幼教點輔導員,建立幼兒教師培養機制,努力提高農村學前教育公共服務水平。
2、鞏固和提升普及義務教育發展水平。 全面落實控輟保學縣長、教育局長、公安局長、人社局局長、鄉鎮長、校長、村長、組長、家長「九長」責任制,建立健全義務教育控輟保學責任機制,逗硬獎懲,通過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嚴控學生輟學;建立健全區域內義務教育學生流動預測和管控機制,適齡兒童、少年戶籍所在地居住地鄉鎮要建立兒童、少年花名冊,做到人頭清、數據准;加大義務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宣傳力度,繼續強化未成年人外出務工專項整治和義務教育執法督導檢查,進一步落實父母作為第一監護人的責任;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教學改革,增強課程適應性和教學吸引力,提高教學質量。新增甘中、民中和城小用地,適當增加城區學校學位,合理劃定甘中、民中、寄宿制及新市壩鎮小學畢業生升初中范圍,切實緩解城小、附城小學大班額問題。
3、全面創新高中階段辦學模式。 積極探索綜合高中辦學模式,充分利用現有職業技術學校辦學優勢,擴充辦學規模,整合辦學資源,把現有職業技術學校建設成綜合性試點高中。(具體方案另文專報)
4、大力實施遠程教育和教育裝備工程,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共享范圍。 結合國家教育信息化重點工程的啟動以及實施農村小學計算機建設工程,加快推進「三通兩平台」建設,在具備基本條件的學校全部完成寬頻網路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數量遞增10%,網路學習空間人人通注冊教師達70%以上,學生達30%。
(三)提升高中辦學效益
1、實施普通高中中職免費教育。 全面兌現普通高中免除學費並免費提供教科書政策,繼續實施中職免費和彝區「9 3」免費教育,促進高中階段健康發展。
2、提升高中中職教育辦學效益。 啟動xxxx中學爭創省級示範性高中工作,不斷提高高中辦學質量,為高等學校培養更多優秀人才,努力為全縣扶貧攻堅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按照標准化要求進一步健全完善縣職業技術學校辦學條件,根據就業和學生需求調整和增加中職學校專業設置,提高職業教育辦學水平。
3、加大成人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 從20xx年起,通過縣職業技術學校的職業學歷教育、職業短訓班、內地中職學校彝區「9 3」免費教育計劃、成人農技培訓等多種方式,每年完成農村青年勞動者技能培訓任務。針對扶貧攻堅工作部署,根據貧困戶就業需要舉辦各專業培訓班,力爭年內完成培養20xx名技能型打工人才。
(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1、積極爭取專任教師編制。 20xx年,力爭專任教師編制數在1922名的基礎上提升5%。
2、拓寬鄉村教師補充渠道,通過特崗和公招的方式,擇優聘用優秀大學畢業生補充我縣師資力量,力爭20xx年補充80名。
3、加強教育人事制度改革。 探索建立義務教育階段教師隊伍「縣管校用」制度,建立健全農村教師輪流任教、激勵機制和榮譽制度。20xx年起,義務教育階段新增教師必須安排到農村學校從事教育教學工作3年以上。對支教教師、三類地區村小或教學點教師任職資歷進行加分。建立健全縣城教師到鄉鎮學校、鄉鎮學校到村小輪流任教機制,每年交流輪換教師不低於在職教師總數的5%。
4、實施提升鄉村教師能力素質工程。 加大對教師的培養培訓力度,加大對教師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的培訓,校長、教師繼續教育每人每年不低於80學時,參加省、州、縣規范性培訓不少於24學時。建立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定期表揚制度,對長期從教的教師進行表揚予以激勵。繼續實施教師學歷達標計劃,20xx年,幼兒園、小學教師專科以上學歷達到80%以上,初中教師本科以上學歷達到60%以上。
5、實施教師培訓計劃。 加強教師專業培訓,制定實施「雙語」教師培訓計劃,開展規模化、專業化的各種培訓,從20xx年,培訓人數達400人以上,計劃投入資金46.8萬元。使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得到明顯提升。
6、實施支教計劃。 認真做好四川大學、眉山市、東坡區、洪雅縣的扶貧幫扶和對口支援工作,切實做好支教教師的接收、管理和考評工作,落實好支教教師的各種支教政策和待遇保障。
(五)落實教育經費保障
1、經測算,「一村一幼」開辦經費465萬元;輔導員工資補助1118.4萬元;「一鄉一所」工程10290.4萬元;免學前教育保教費360萬元;高中免學費115.9萬元並按標准免教科書費;師資培訓46.8萬元;xxxx或改擴建教學用房、學生食堂、學生宿舍、廁所、運動場,建設甘中新校區、職中實訓基地等經費14039.2萬元;義務教育學校設施設備裝備資金3000萬元。共需投入資金29436萬元。其中需縣財政投入4500萬元左右。
2、建立與教育扶貧目標任務相銜接的經費保障機制,推動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向教育傾斜,確保教育扶貧項目的順利實施。 教育要主動對接上級有關部門,積極爭取項目和資金支持。縣級財政要調整支出結構,加大教育投入。審計、監察部門要加強對扶貧資金使用管理,堅決查處挪用、截留和貪污資金的行為。
(六)強化教育督導檢查
依據教育扶貧工作的特點,制定和完善相關的評估考核辦法和細則,按照科學規范、客觀公正的原則對教育扶貧專項工作實施考核評估,並強化考核評估的結果運用。要加大對教育扶貧專項工作的督導檢查力度,對督查中發現問題及時整改,推動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加大工作落實力度,提高教育扶貧的質量和水平,確保教育扶貧工作取得實效。對重視不夠,工作不實造成嚴重後果或不良影響的,嚴格問責。
一、行動目標
以「安民守邊、軍民固邊、邊貿興邊、睦鄰友邊」為切入點,堅持「一線守邊、二線固邊、三線服務」的總體思路,爭取優惠政策和項目資金、改善邊民住房條件,擴大邊民生產資料,提高邊民生活水平,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增強邊民守邊積極性,構築邊境安全屏障,保持邊境長期穩定。
邊境扶貧專項行動涉及邊民1340戶、4250人,邊民貧困戶132戶、411人。其中,塔克什肯鎮貧困戶76戶,219人,查干郭勒鄉貧困戶56戶,192人。邊境村7個,邊境貧困村4個,非貧困村3個。抵邊村3個:塔克什肯鎮薩爾布拉村、阿克哈仁村,查干郭勒鄉薩爾布拉村。
二、六大任務
1.解決邊民基本生產生活問題,逐步完善邊境村的基礎設施建設。
2.規劃建設一批外向型出口生產和加工基地,依託邊境經濟合作區、邊民互市,發展邊境貿易及建設綜合服務市場。
3.爭取興邊富民、人口較少民族發展項目。加大邊境地區轉移支付力度,完善邊民補貼機制,實行實名制補貼,增加邊民收入。
4.穩步推進邊境村教育、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對邊境村學校、衛生室、就業、培訓、文化室、廣播電視村村通、通訊工程及其配套設施建設給予扶持,解決子女上學、就醫、邊民「兩居」住房和生產資料等問題。
5.解決邊境村道路、物流運輸、水利設施等建設,創造發展產業的.條件。
6.深化「黨政軍警兵民」六位一體聯防聯控聯管機制,堅持軍民融合發展,整合民兵、群眾護邊員隊伍,加大補貼發放,促進邊民穩定和邊防鞏固。
三、實施范圍及分布
四、實施步驟
(一)動員部署階段(1月25日至1月30日)。召開專項行動成員單位聯系會議,指揮長對邊境扶貧專項行動進行總體動員和安排部署。各成員單位分別制定實施方案,報行動小組辦公室。
(二)調查摸底階段(1月29日至2月20日)。各成員單位結合各自職責分工,積極與鄉(鎮)及對口單位對接溝通,前往各貧困村進行實地調查摸底,掌握實際情況,梳理邊境扶貧基本情況和建設項目,報行動小組辦公室,小組辦公室匯總形成邊境扶貧專項行動任務及推進計劃初稿。
(三)方案修訂階段(2月21日至3月9日)。各成員單位積極對上爭取項目,再次調查摸底,對邊境扶貧行動任務及推進計劃進行調整、修訂,接照因村施策、因戶制宜的要求,把本單位負責的目標任務分解成具有可操作性的項目,確保幫扶措施精準、責任落實到人。
(四)項目准備階段(3月10日至3月31日)。各責任單位積極申報項目,千方百計拓寬融資渠道,爭取項目資金,做好項目前期各項手續,確保各項工程如期開工、順利推進。
(五)項目實施階段(4月1日至10月20日)。抓好各類項目的實施,資金的使用,監督和管理各項脫貧政策的落實,增強脫貧效果。
(六)評估驗收階段(10月21日至10月30日)。各單位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自查,向行動小組報告完成情況,行動小組組織檢查驗收組對專項行動完成情況進行評估和初驗,評估結束後,行動小組向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提出驗收申請。
(七)總結提高階段(11月1日至11月30日)。針對行動實施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開展「回頭看」工作,聽取相關單位和群眾的意見建議,制定解決問題的辦法措施。同時,對工作推進不力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責任追究。
五、職責分工
1.民宗委:綜合協調協助單位落實邊境扶貧專項行動的有關事宜,定期不定期召集協助單位研究解決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督查項目的進展情況,定期將工作開展情況上報縣扶貧領導小組辦公室。積極爭取上級興邊富民、人口較少民族發展項目資金。
2.發改委:負責規劃建設一批外向型出口生產和加工基地,依託邊境經濟合作區、邊民互市,發展開放型經濟。為邊境村爭取項目,改善基礎設施建設。
3.教育局:負責邊境村學校、幼兒園建設、教師配備及子女就學。
4.民政局:負責邊民低保政策落實。
5.人社局:負責邊境村邊民的就業、培訓。
6.住建局:負責為邊境村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規劃、設計等服務,加強工程質量檢查監督。
7.交通局:負責解決邊境村道路建設、物流運輸。
8.水利局:負責邊境村水利設施建設,創造發展產業的條件。
9.畜牧局、兩居辦:負責解決邊民「兩居」住房和生產資料問題。
10.商經委:負責發展邊境貿易及綜合服務市場建設。
11.衛生局、計生委:負責解決邊境村衛生室建設及人員配備,為邊民提供醫療衛生服務。
12.扶貧辦:爭取項目改善邊民生產生活條件。
13.聯通、移動、電信、郵政:保障邊境村通訊暢通。
14.廣電局:解決邊境村村村通、邊民戶戶通。
15.財政局:加大邊境地區轉移支付力度,完善邊民補貼機制,實行實名制補貼,增加邊民收入。
16.人武部、邊防大隊:整合護邊員隊伍,補貼發放優先向貧困戶和貧困人口傾斜。
17.塔克什肯鎮、查干郭勒鄉:准確提供邊境村、邊民、邊民貧困戶、脫貧村及脫貧戶需要解決的基礎數據和項目,並建檔立卡。及時上報需要縣扶貧領導小組辦公室協調解決的問題。
六、措施保障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各單位「一把手」是本單位在專項行動中各項任務落實的第一責任人。牽頭單位負責提出階段性和總體目標任務及時間進度安排,採取召開工作例會、專題會議等方式,及時組織責任單位研究推進工作。配合單位要服從牽頭單位的統一安排,各負其責,協同配合,共同完成好邊境專項扶貧任務。
(二)密切配合,強化協作。加強與縣脫貧辦及相關部門的溝通聯系,通力協作,及時研究和解決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確保邊境扶貧專項行動順利開展、全面推進。要發揮好鄉(鎮)的主體作用,積極協調,整合資源,調動各方力量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開展。
(三)全面推進,重點突破。全面實施邊境扶貧專項行動,把現有的貧困人口作為特殊人群進行重點扶持,按照精準到戶,一戶一策和邊境重點村「九通九有九能」的要求,實現「六個一」扶持到戶到村,「輸血」與「造血」相結合,堅決打贏扶貧攻堅戰。
(四)強化督導,務求實效。行動小組辦公室將按照時間節點,對邊境扶貧專項行動實施工作進行督查指導,及時掌握進度情況,研究解決問題。督查結果作為各成員單位年度考核的依據。對實施工作不力、項目進展緩慢的單位和個人,給予通報批評和倒查問責,並進行限期整改,確保專項行動落地生效。
20xx年3月份開始,牽頭單位將對各成員單位工作落實情況、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和採取的措施等情況進行督查,每月進行一次督查,督查情況以書面形式上報縣脫貧辦。
20xx年,縣林業局在專項扶貧工作中主要工作是持續抓好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和石漠化綜合治理,保護生態環境,圓滿完成年度生態扶貧目標任務。根據相關工作要求,現將我局扶貧專項實施方案工作開展情況、存在問題總結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天然林保護工程。
1、管護國有林204.41萬畝。工作開展情況:繼續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二期工程,修訂印發了《縣天然林資源保護二期工程國有林森林管護實施細則(暫行)》,落實國有林管護人員253人,切實加強對全縣204.41萬畝國有林的管護,簽訂國有林管護責任書253份,將管護責任落實到山頭、地塊和人頭,做到責任到人,任務到人。半年來基本實現無盜伐、濫伐、毀林開墾等現象。
2、補償集體公益林101.94萬畝。工作開展情況:我縣集體公益林面積101.94萬畝,涉及全縣16個鄉鎮,2萬戶余林權權利人。與縣、鄉層層簽訂集體公益林管護責任書32份,我局與全縣2萬戶林權權利人簽訂管護合同2萬余份,責任到人,到山頭地塊,不定期深入林區督促林農加強管護,確保集體公益林管護成效,為兌現年度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作好准備。
(二)鞏固退耕還林成果10.3萬畝。工作開展情況:
1、根據市林業局《關於開展20xx年度退耕還林工程管理實績自查工作的通知》(雅林辦〔20xx〕73號)精神,落實專人對縣退耕還林20xx年度和20xx年度工程資金的落實情況、工程管理情況及前一輪退耕還林工程成果鞏固情況等方面進行了實績自查。
2、根據市林業局《關於進一步做好退耕還林工作迎接中央環保督察的緊急通知》(雅天退領辦〔20xx〕6號 )文件要求,結合前期開展的退耕還林突出問題整治工作,再次對我縣退耕還林工程進行了自查清理和整改,特別對我縣退耕還林征佔用情況進行了清理,並制定了置換方案,正在置換面積1763.8畝,預計年底全面完成置換工作。
(三)生態護林員。積極爭取省級生態護林員公益林崗位,目前正在開展生態護林員試點工作,為期兩年。
(四)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石漠化綜合治理工作涉及林業主要工作是完成岩溶區綜合治理1.002萬畝(其中:封山育林0.75萬畝,人工造林0.252萬畝),目前人工造林任務已完成,封山育林已制定實施方案。
(五)加強森林火災的有效預防和安全撲救,截止目前,全縣林業森林火災受害率、森林病蟲害成災率等指標均在可控范圍內。
二、存在的問題。
(一)資金使用撥付進度較慢。天然林保護工程、退耕還林工作主要集中於每年年底開展,由縣級檢查通過後撥付資金。預計在9月開展天然林保護工程驗收檢查,10月開展退耕還林工作檢查;石漠化綜合治理工作涉及全縣多個部門,林業部門涉及工作已經完成項目設計、財政審批程序,下一步待縣政府批復後實施。
❻ 2021騫磋傳鍥版潙鍒涗笟鑷村瘜甯﹀ご浜哄煿鑲叉柟妗
銆 #絳栧垝# 瀵艱銆戞柟妗堟槸浠庣洰鐨勩佽佹眰銆佹柟寮忋佹柟娉曘佽繘搴︾瓑閮介儴緗插叿浣撱佸懆瀵嗭紝騫舵湁寰堝己鍙鎿嶄綔鎬х殑璁″垝銆備互涓嬫槸 鑰 緗戞暣鐞嗙殑2021騫磋傳鍥版潙鍒涗笟鑷村瘜甯﹀ご浜哄煿鑲叉柟妗堬紝嬈㈣繋闃呰伙紒1.2021騫磋傳鍥版潙鍒涗笟鑷村瘜甯﹀ご浜哄煿鑲叉柟妗
銆銆涓銆佸煿璁鐩鏍
銆銆鍥寸粫20xx騫20xx騫村凡鍩硅偛榪囩殑94鍚嶈傳鍥版潙鍒涗笟鑷村瘜甯﹀ご浜猴紝浠ヨ繘涓姝ユ彁鍗囧壋涓氬拰甯﹁傳鑳藉姏涓虹洰鏍囷紝鍋ュ叏鍩硅鏈哄埗錛屽畬鍠勫煿璁浣撶郴錛屽ぇ鍔涘紑灞曡傳鍥版潙鍒涗笟鑷村瘜甯﹀ご浜哄煿璁宸ヤ綔錛屽競鍐滀笟鍐滄潙灞鎵挎媴鍏ㄥ競94鍚嶈傳鍥版潙鍒涗笟鑷村瘜甯﹀ご浜2021騫村啀鍩硅宸ヤ綔錛屽瑰叾榪涜屼笓涓氱敓浜у瀷鍜屾妧鑳藉煿璁鍨嬪煿璁錛屾瘡浜哄煿璁緇忚垂1200鍏冿紝紜淇2021騫10鏈1鏃ヤ箣鍓嶅瑰叏甯94鍚嶈傳鍥版潙鍒涗笟鑷村瘜甯﹀ご浜哄啀閲嶆柊鍩硅涓嬈★紝鍒囧疄鍩瑰吇涓鎵規斂娌繪濇兂寮哄壋涓氭剰璇嗗己甯﹀姩鑳藉姏寮虹殑鑷村瘜甯﹀ご浜恆
銆銆浜屻佸煿鑲叉椂闂村拰鍚嶉濆垎閰
銆銆甯傝傳鍥版潙鍒涗笟鑷村瘜甯﹀ご浜哄煿璁宸ヤ綔瑕佸湪浠婂勾10鏈1鏃ュ墠瀹屾垚錛屽叡鍩硅94浜恆
銆銆涓夈佷富瑕佷換鍔
銆銆錛堜竴錛夊仴鍏ㄥ煿璁鏈哄埗銆傚競鍐滀笟鍐滄潙灞瑕佸厖鍒嗙粨鍚堥珮緔犺川鍐滄皯鍩硅偛鑱屼笟鎶鑳芥彁鍗囪屽姩絳夊伐浣滐紝灝嗚傳鍥版潙鍒涗笟鑷村瘜甯﹀ご浜哄煿璁綰沖叆鍩硅璁″垝錛屽埗瀹氬疄鏂芥柟妗堬紝閫夋嫨鍩硅鏈烘瀯錛岀戝﹁劇疆鍩硅鍐呭癸紝寤虹珛褰㈠紡澶氭牱鐨勫壋涓氬甫璐鑳藉姏鎻愬崌鏈哄埗銆
銆銆錛堜簩錛夊己鍖栧煿璁鍐呭廣傚競鍐滀笟鍐滄潙灞緇撳悎鏈鍦拌劚璐鏀誨潥浠誨姟鎵惰傳浜т笟錛屾瀯寤哄氬眰嬈℃ā鍧楀寲鐨勫煿璁璇劇▼浣撶郴銆傛牴鎹璐鍥版潙鍒涗笟鑷村瘜甯﹀ご浜轟笉鍚屽壋涓氶樁孌電殑鐗圭偣鍜岄渶奼傦紝鏈夐拡瀵規х粍緇囧煿璁銆傝佸厖鍒嗗埄鐢ㄥ悇綾誨壋涓氬煿璁璧勬簮錛岄噰鍙栦簰鍔ㄥ紡鏁欏︽ā寮忥紝寮灞曞壋涓氬疄璁瑙傛懇娓稿﹀壋涓氭寚瀵肩瓑鍒涗笟涓庢妧鑳藉煿璁銆傚煿璁鍐呭硅佹敞閲嶄笌鏉戝煙闀囧煙鍘垮煙鎵惰傳浜т笟鍙戝睍鐩哥粨鍚堬紝浠ヨ嚧瀵屽甫澶翠漢瀹為檯闇奼備負瀵煎悜銆傞紦鍔卞皾璇曞埄鐢ㄤ簰鑱旂綉寮灞曞井璇炬厱璇劇炕杞璇懼爞絳夆滀簰鑱旂綉鈥濆壋涓氬煿璁妯″紡銆
銆銆錛堜笁錛夐変紭鍩硅鏈烘瀯銆傛垜甯備緷鎵樺競鐣滅墽灞鑱屽伐鏁欒偛瀛︽牎鍜屽叿澶囨潯浠剁殑瀹炶鍩哄湴錛屽硅傳鍥版潙鍒涗笟鑷村瘜甯﹀ご浜烘彁渚涘垏瀹炴湁鏁堢殑緋葷粺鍖栧煿璁銆
銆銆錛堝洓錛変紭鍖栧笀璧勯槦浼嶃傚競鍐滀笟鍐滄潙灞瑕佷紭鍖栧笀璧勫簱錛岄夋嫨鏁欏﹁兘鍔涘己涔℃潙鍒涗笟鍩硅緇忛獙涓板瘜鐨勫笀璧勬壙鎷呭煿璁浠誨姟錛屽畬鍠勫壋涓氬笀璧勫簱鐧昏拌冩牳榪涘嚭鏈哄埗銆傚湪鐪佺駭甯堣祫搴撲腑鏍規嵁涓撲笟璇劇▼閫夋嫨甯堣祫錛屽笀璧勪粠搴撳唴閫夋嫨鐜囧簲杈懼埌90%浠ヤ笂銆
銆銆錛堜簲錛夐夊ソ瀹炶鍩哄湴銆傚彲鏍規嵁鎴戝競浜т笟鐗圭偣鍜屽煿璁鍐呭圭『瀹氬疄璁鍩哄湴錛屼篃鍙渚濇墭鐪佺駭瀹炶鍩哄湴寮灞曞疄璁宸ヤ綔銆傝侀夋嫨綆$悊鎶鏈鍜岀$悊鐞嗗康杈冧負鍏堣繘鐨勫疄璁鍩哄湴銆
銆銆鍥涖佷繚闅滄帾鏂
銆銆錛堜竴錛夋姄瀹炵粍緇囬嗗箋傞珮搴﹂噸瑙嗚傳鍥版潙鍒涗笟鑷村瘜甯﹀ご浜哄煿璁宸ヤ綔錛屽垏瀹炲姞寮虹粍緇囬嗗礆紝瀹屽杽宸ヤ綔鏈哄埗錛屽埗瀹氬煿璁鏂規堬紝钀藉疄鑱岃矗鍒嗗伐錛岀『淇濋珮璐ㄩ噺瀹屾垚鍩硅浠誨姟銆
銆銆錛堜簩錛夊姞寮鴻祫閲戜繚闅溿傜渷鎵惰傳鍔炵瓑鍏閮ㄩ棬宸茬粡鏄庣『琛ヨ創鏀鍑烘笭閬擄紝鎵闇璧勯噾鍙浠庤亴涓氭妧鑳芥彁鍗囪屽姩璧勯噾灝變笟琛ュ姪璧勯噾涓滆タ閮ㄦ壎璐鍗忎綔璐㈡斂鎻村姪璧勯噾鍜屾壎璐璧勪駭鏀剁泭絳夌浉鍏寵祫閲戜腑鍚堢悊瀹夋帓錛屾寜瑙勫畾鍔炵悊琛ヨ創璧勯噾鐢抽嗭紝钀藉疄鍩硅琛ヨ創鏀跨瓥錛岀﹀悎鑱屼笟鎶鑳芥彁鍗囪屽姩璧勯噾涓撹處鍒楁敮鏉′歡鐨勫彲浼樺厛浠庝腑鍒楁敮銆傚競鍐滀笟鍐滄潙閮ㄩ棬縐鏋佷笌甯傛壎璐鍔炲競璐㈡斂灞娌熼氬崗璋冿紝钀藉疄鍩硅璧勯噾銆
銆銆錛堜笁錛夋敞閲嶆葷粨瀹d紶銆傝佸厖鍒嗗埄鐢ㄥ箍鎾鐢佃嗘姤鍒婄瓑浼犵粺濯掍綋浠ュ強緗戠粶寰淇″井鍗氱瓑鏂板獟浣擄紝鍔犲ぇ瀹d紶鍔涘害銆傜潃鍔涙爲鏍囨潌絝嬪吀鍨嬭茬粡楠屾帹妯″紡錛岀Н鏋佽惀閫犳湁鍒╀簬璐鍥版潙鍒涗笟鑷村瘜甯﹀ご浜哄彂灞曠殑鑹濂芥皼鍥淬
銆銆錛堝洓錛夊姞寮哄伐浣滆皟搴︺傛垜甯傚啘涓氬啘鏉戦儴闂ㄦ槑紜鍏蜂綋璐d換浜猴紝鍒嗗埆浜庢瘡鏈30鏃ュ墠錛屽皢鍩硅榪涘睍鎯呭喌鍒嗗埆鎶ョ渷鍐滀笟鎶鏈鍩硅涓蹇冨競鎵惰傳鍔炲拰甯傚啘涓氬啘鏉戝矓銆
2.2021騫磋傳鍥版潙鍒涗笟鑷村瘜甯﹀ご浜哄煿鑲叉柟妗
銆銆涓銆佺洰鏍囦換鍔
銆銆涓鴻傳鍥版潙鍩瑰吇鍏鋒湁楂樺害璐d換鎰熴佽緝寮哄壋涓氳兘鍔涳紝閫傚簲鎵惰傳寮鍙戝拰鏂板啘鏉戝緩璁鵑渶瑕侊紝絝嬭凍褰撳湴鍒涗笟鍙戝睍騫跺甫棰嗘潙姘戝叡鍚岃嚧瀵岀殑鍒涗笟鑷村瘜甯﹀ご浜恆20xx-20xx騫達紝涓烘瘡涓璐鍥版潙騫沖潎鍩瑰吇5-7鍚嶆壎璐鍒涗笟鑷村瘜甯﹀ご浜猴紝鍏ㄤ埂緔璁″煿鍏30浜轟互涓婏紝姣忎漢甯﹀姩7鎴蜂互涓婅傳鍥版埛錛屽疄鐜拌傳鍥頒漢鍙e炴敹鑴辮傳銆
銆銆浜屻佺粍緇囬嗗
銆銆涔¤劚璐鍔炶礋璐fら」宸ヤ綔鐨勭粍緇囥佸崗璋冦
銆銆涓夈佸煿璁瀵硅薄
銆銆錛堜竴錛夊硅薄鏉′歡銆傚煿璁瀵硅薄絎﹀悎浠ヤ笅鏉′歡鍙浠ユ姤鍚嶅弬鍔狅細涓鏄鎬濇兂緔犺川濂斤紝鏈夊甫鍔ㄨ傳鍥版埛澧炴敹鑴辮傳鐨勮矗浠誨績錛涗簩鏄鏈変竴瀹氱殑鍒涗笟鑳藉姏鍜屽壋涓氬熀紜鑰屼笖甯﹀姩鑳藉姏杈冨己錛涗笁鏄璐鍥版潙鏈夊壋涓氬甫瀵屾効鏈涳紝騫撮緞鍦25-50宀佷箣闂達紝鍏鋒湁鍒濅腑浠ヤ笂鏂囧寲紼嬪害錛屾潙涓ゅ斿共閮ㄣ佸啘姘戜笓涓氬悎浣滅ぞ璐熻矗浜恆佺嶅吇孌栧ぇ鎴峰強鏈夊壋涓氱粡鍘嗙殑浜哄憳銆
銆銆錛堜簩錛夐夊畾紼嬪簭銆備竴鏄涓浜烘姤鍚嶏紝鐢寵蜂漢鍚戞潙濮斾細鎻愬嚭鐢寵峰苟鍋氬嚭甯﹀姩銆備簩鏄璐鍥版潙鎺ㄨ崘錛岄┗鏉戝伐浣滈槦錛堢涓涔﹁幫級鍜屾潙涓ゅ斾細鎺ㄨ崘鍊欓変漢銆備笁鏄涔″″畾錛屼埂鏀垮簻鏍規嵁鐢寵鋒儏鍐點佺粨鍚堝綋鍦頒駭涓氬彂灞曞疄闄咃紝鏈緇堢『瀹氬煿璁瀵硅薄銆
銆銆鍥涖佺粡璐逛繚闅
銆銆鍩硅緇忚垂鍜屽伐浣滅粡璐圭殑鍏蜂綋鏍囧噯鐢變埂鏀垮簻鏍規嵁騫村害鍩硅璁″垝瀹夋帓緇忚垂銆
銆銆浜斻佹湁鍏寵佹眰
銆銆錛堜竴錛夎佹槑紜璐d換鍒嗗伐銆傚煿璁宸ョ▼鐢變埂鑴辮傳鍔炶礋璐e疄鏂姐備埂鏀垮簻閫夊畾紺鴻寖鍩哄湴錛屽紑灞曠ず鑼冨煿璁銆傚悇鏉戣佹懜娓呭煿璁闇奼傦紝閫夊ソ鍩硅瀵硅薄錛屾寜璁″垝钀藉疄綺懼噯鍩瑰吇銆佽窡韙鏈嶅姟鍜屽甫鍔ㄥ炴敹宸ヤ綔銆傞┗鏉戝伐浣滈槦錛堢涓涔﹁幫級瑕佷笌鏉戜袱濮斾竴璧風瓫閫夋帹鑽愬ソ鍩硅瀵硅薄錛屾寚瀵煎煿璁瀵硅薄閫夊ソ鍒涗笟欏圭洰錛屽府鍔╀粬浠瑙e喅鍒涗笟榪囩▼涓閬囧埌鐨勫疄闄呭洶闅撅紝涓庡寘鎴峰共閮ㄤ竴璧風潱淇冨壋涓氬甫澶翠漢灞ヨ屽甫鍔ㄨ傳鍥版埛澧炴敹鑴辮傳鐨勩
銆銆錛堜簩錛夎佽瘡褰葷簿鍑嗗煿璁銆傝佹寜鐓у壋涓氭柟鍚戙佸壋涓氶樁孌碉紝鍒嗗眰嬈°佸垎涓撲笟鏈夐拡瀵規у湴緇勭粐鍩硅瀵硅薄榪涜屽厤璐瑰煿璁銆傞噰鍙栧垎闃舵靛悎鐞嗗畨鎺掗泦涓鍩硅錛屽疄琛屽﹀垎鍒剁$悊錛屽圭悊璁哄︿範銆佸疄涔犺劇▼鍜屽壋涓氳捐$瓑瀛︿範鎯呭喌緇欎簣縐戝﹁瘎浠楓傚湪鍒涗笟榪囩▼涓錛岀粨鍚堝甫鍔ㄩ渶奼傦紝瀵瑰弬涓庡壋涓氱殑璐鍥版埛閫傛椂緇勭粐鍒涗笟閫傜敤鎶鏈鍩硅銆
銆銆錛堜笁錛夎佸ぇ閫犲d紶姘涘洿銆傝佸埄鐢ㄥ悇綾繪柊闂誨獟浣擄紝閫氳繃瀹d紶鎵惰傳鍒涗笟浼樻儬鏀跨瓥鍜屽厛榪涘吀鍨嬩簨榪廣佷婦鍔炴壎璐鍒涗笟絝炶禌銆佽〃褰板厛榪涚瓑媧誨姩錛屽姫鍔涜惀閫犺壇濂界ぞ浼氭皼鍥達紝寮曞兼洿澶氱ぞ浼氬姏閲忓叧娉ㄣ佸弬涓庡拰鏀鎸佸煿璁宸ョ▼銆
銆銆錛堝洓錛夎佸姞寮轟俊鎮鏈嶅姟銆傚埄鐢ㄧ幇鏈夊悇綾繪湇鍔″鉤鍙版彁渚涗俊鎮鏈嶅姟錛岄氳繃浜掕仈緗戝拰縐誨姩浜掕仈緗戠粓絝錛屽疄鐜板湪綰挎壎璐璧勮鍙戝竷銆佸煿璁綆$悊銆佹潙姘戜俊鎮浜掗掋佸府鎵朵簰鍔ㄤ氦嫻併佸壋涓氶傜敤鎶鏈鎸囧箋佸壋涓氳繘紼嬪拰鎵惰傳甯﹀姩鎯呭喌璺熻釜絳夊姛鑳斤紝鍦ㄥ悇綾誨弬涓庝漢緹や箣闂存惌璧風偣瀵圭偣鐨勪俊鎮娌熼氭笭閬擄紝淇冭繘鎵舵寔鏀跨瓥鍒版埛銆佸壋涓氫俊鎮涓婇棬銆佸煿璁綆$悊鍏ョ綉銆佽窡韙鏈嶅姟鍒頒漢錛涘瑰煿璁瀵硅薄鍙傚姞鍩硅銆佽窡韙杈呭箋佹斂絳栨壎鎸併佸壋涓氭儏鍐點佸甫鍔ㄦ晥鏋滅瓑鍏ㄧ▼璺熻釜綆$悊銆
❼ 培訓計劃方案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相信大家對即將到來的工作生活滿心期待吧!寫好計劃才不會讓我們努力的時候迷失方向哦。計劃到底怎麼擬定才合適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培訓計劃方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工作目標
農民培訓計劃6600人,其中:農村實用人才培訓3600人;農民轉移就業技能培訓3000人,轉移農民就業2400人。
二、工作措施
(一)抓好培訓體系建設。一是健全組織協調機構。調整縣「千名幹部當教員、十萬農民提素質」工程活動領導小組,充分利用農民培訓工作領導小組平,分解落實工作職責和任務,努力形成全社會參與支持農民教育培訓的強大合力。二是要抓好培訓基地建設。進一步完善農民培訓管理機制,加大對培訓基地的管理力度,嚴格執行《縣農民培訓工作規范》和《縣農民轉移就業技能培訓機構不良行為和黑名單記錄制度》,定期公布定點培訓地的培訓合格率與轉移就業率,對於一些培訓程序不規范、培訓質量欠佳、受訓學員意見較大的定點培訓機構將勒令停課整改,甚至取消培訓資格。三是抓好培訓信息平建設。充分利用「農民網」等信息平,促進培訓與就業信息的有效對接,進一步提高培訓就業率。
(二)加強農村「兩創」實用人才培訓。其中,農村實用人才培訓,主要以農村中的生產能手和鄉村科技以及能工巧匠為培訓對象,通過培訓,提高其實用技能;農村創業人才培訓,主要以農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龍頭企業的領辦者、行業協會帶頭人、家庭工業創辦人、小企業經營主、農家樂經營主、農村經紀人等農村經營能人為培訓對象,通過創業技能培訓,帶動更多的農民轉移就業、增收致富。真正將這道「農民點菜、培訓機構下廚、政府買單」的惠民大餐深入民心,培養出一大批新型農民和農村實用人才。
(三)繼續加強農業專業技能培訓。在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形勢下,按照發展高效生態現代農業、培育高素質新型農民的要求,注重農民文化素質的提高和農業專業技術的培訓,開展全程式、系統性的農業專業技能培訓,把新品種、新技術和新的經營方式及時傳授給種養殖專業農戶,培養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
(四)鼓勵農民參加農學類成人學歷教育,根據成人「雙證制」教育培訓的要求,適當延長培訓時間,增加文化課學習內容,使參訓學員同時獲得相應學歷,提高他們的文化素質和農業科技水平。
(五)深入組織實施農民轉移就業技能培訓。農民轉移就業技能培訓主要面向農村富餘勞動力、失地農民,開展以計算機、電工、電焊工、鉗工、車工、育嬰師、商品營業員、數控車工、機械維修、SYB(創業)等專業技能為主的理論課和實踐操作相結合的培訓,為富餘勞動力、失地農民轉移就業服務。按照我縣產業結構和經濟發展需要設置中長期培訓專業,培訓後考證率、就業率達到80%以上。抓好培訓勞務品牌化,提高農民就業競爭力,瞄準對崗位技能要求較高的特殊工種開展戰略型培訓,適時、有重點的拓展一些有基礎、有特色的行業工種,培訓內容分類化,按照市場各行各業的需求和企業需求,著力提高農民培訓針對性,提升培訓檔次,促進農民就業。鼓勵成職技校與杭州綠城集團訂單式培訓(石樑滑雪場員工培訓),探索培訓學校走進企業培訓模式。
(六)加強培訓管理工作。整合現有培訓學校的資源,以「上門服務、技能培訓、政府買單」的市場化培訓格局,充分調動各類培訓學校的積極性。重點從規范培訓標准、加強師資建設、提高學員動手能力和實際技能入手,推進培訓從數量型向質量型的轉變。同時進一步完善培訓經費管理體制,充分發揮培訓經費的激勵作用,使有限的培訓經費發揮最佳的經濟效益。
(七)突出特色,狠抓精品班培訓。20xx年,我們將繼續與大學、農林大學、省農科院等高等院校合作,擬舉辦「農業農村綜合改革專題研修班」、 「農業管理幹部現代農業發展知識更新培訓班」、「村幹部綜合素質提升培訓班」、「農家樂經營管理高級研修班」、「茶藝(茶道)中高級培訓班」、「高級評茶員專題培訓班」、「來料加工經紀人高級研修班」、「現代高效農業發展高級研修班」、「茶葉營銷師」等精品培訓班。
三、主要工作安排
1、三月上旬,分解落實培訓任務,科學編制對鄉鎮(街道)目標責任制考核辦法;三月上旬,與旅遊局聯合舉辦導游高級研修班;三月中旬,組織舉辦扶貧幹部高級研修班。
2、四月上旬,修編農民培訓日常工作規范;四月上旬,組織舉辦農家樂經營業主高級研修班;四月下旬,組織舉辦村幹部綜合素質提升培訓班。
3、四月—11月中旬,指導七個山區鄉鎮開展專題培訓;抓好日常培訓管理,配合做好各培訓班次的考試考核工作。
4、五月上旬,組織舉辦現代高效農業發展高級研修班;5月中旬,組織舉辦骨幹農民專業合作社長高級研修班。
5、七月,開展農民培訓工作半年度檢查。
6、7月中旬,茶藝(茶道)中級培訓班。
7、八月中旬,組織舉辦來料加工經紀人高級研修班。八月下旬,組織舉辦中級評茶員專題培訓班。
8、九月下旬,組織舉辦第二期新任村幹部綜合素質提升培訓班。
9、十月下旬,組織舉辦農業管理幹部現代農業發展知識更新培訓班。
10、十一月中旬,組織舉辦農業農村綜合改革專題研修班。
11、十二月上旬,做好年度考核准備工作,迎接市級驗收。
根據銅仁市就業局《關於印發銅仁市20xx年就業工作要點的通知》(銅市就局〔20xx〕2號)文件要求和縣委、縣政府的總體安排,為扎實開展好我縣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現結合我縣實際,特製定本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服務就業和經濟發展為宗旨,建立覆蓋對象廣泛、培訓形式多樣、管理運作規范、保障措施健全的職業培訓工作機制,堅持培訓與招商引資、工業園區企業人才需求相結合,與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與推動自主創業相結合,努力實現培訓一人、就業一人、就業一人、培訓一人的工作目標。
二、目標任務
20xx年,全縣職業技能培訓20xx人,其中農村勞動者、城鎮登記失業人員技能培訓1580人,企業新錄用人員崗前培訓、在崗職工技能提升培訓、高技能人才培訓300人,農村實用人才實用技術培訓120人。
三、培訓項目
(一)創業培訓500人。以激發全社會的創業熱情,促進城鄉青年成功創業為目的,緊緊圍繞創業意識、創業計劃、制定創業投資計劃書這一主題,在教學場所、師資配備、設備設施配置等各方面作好周密詳盡的安排,並遵照有序的教學形式實行教學,以細致、周到、熱情的服務做好每一個細節,為參訓學員營造一個舒適良好的培訓學習環境,力爭以高效、嚴謹、有效的培訓,確保培訓內容的實用性。
(二)機動車駕駛培訓400人。採取財政補貼與個人自籌相集合的方式,在全縣范圍內對16至50周歲符合駕駛相關要求的農村勞動者、復員退伍軍人、新增就業轉失業人員、大中專未就業畢業生、農村初高中畢業未升學等人員開展機動車駕駛培訓,提高勞動者技能水平,滿足市場用工需求。同時認真做好培訓人員資格審查工作,杜絕弄虛作假套取補貼經費。
(三)黨建幫扶培訓200人。按照黨建幫扶計劃,深入四幫四促黨建幫扶聯系村,將農村養殖、果蔬種植等農村實用技術培訓搬進聯系點,實地開展技能培訓,增強群眾致富本領。
(四)工業園區企業人才需求培訓300人。積極與工業園區管委會對接,認真做好企業人才需求培訓調研,設計針對性較強、實用的培訓課程,提高培訓效果。同時以訂單培訓為紐帶,建立交流對接服務平台,定期組織培訓機構與企業進行培訓交流對接活動,解決企業用工荒、農民工就業難兩者並存困境。
(五)客運行業從業人員素質提升培訓300人。為全面提高我縣客運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提升服務水平,樹立良好的城市窗口形象,積極與縣交通局協作,組織開展客運行業從業人員素質提升培訓,重點對從業人員進行文明禮儀、職業道德、交通法規培訓。
(六)減貧摘帽鄉鎮農業實用技術培訓300人。積極與鸚鵡溪、板橋、文家店、瓮溪、邵家橋等5個減貧摘帽鄉鎮對接,認真開展調查研究,根據調研結果結合我縣資源優勢、產業特色和生產現狀,重點圍繞蔬菜栽培、水產養殖、無公害農產品、動植物病蟲害預防技術、新型農機使用等農業實用技術開展培訓,使每戶農民掌握1至2門農業實用技術,提高勞動者綜合素質和轉移就業能力,盡快脫貧致富。
四、相關要求
(一)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思想認識。要充分認識職業培訓在特定時期對促進就業、穩定就業的重要地位,積極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共同做好宣傳,將此項工作作為促就業,穩定社會的惠民政策。
(二)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責任落實。要將提升勞動者職業技能素質工程的組織實施擺上重要位置,切實加強對勞動者職業技能素質培訓的組織領導和監督檢查,明確職責,落實到人。
(三)加強監督檢查,確保培訓質量。要充分依託行業、企業培訓需求做好培訓項目開發、培訓教材選定和培訓課程設計的研究工作,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同時要按照三防三控三公開的原則加強對培訓事前、事中、事後的全程監督,確保培訓效果。
出品經營要善於及時地分析不同層次的需求慾望,才能開發出多種多樣的適應各種不同層次需求的新產品。滿足人們需求的產品才能為顧客所接受。因此,制訂產品的開拓計劃:
一、 廚房與其它部門(營銷部、采購部、公關策劃部),緊密聯系,隨時了解市場信息的需求,對產品進行改進和開發。
1、 對菜品的營養、質量、原料、器皿的要求進行了解。
2、 對菜品價位、促銷手段、銷售量、廣告宣傳進行了解。
3、 對市場容量,顧客需求,消費心理趨向,對產品質量反映進行了解。
二、廚房將面對整體員工進行溝通和交流,讓全體員工為產品開發出謀劃策,並相應地建立合理化建議處理體系,對合理化建議進行有效獎勵,並使其制度化,提倡和鼓勵創新意識。
三、成立產品開拓小組,由廚房牽頭,有采購、營銷部門參與。根據市場信息,不斷研製開發新產品。
四、定期收集新產品開發建議書,通過評估、鑒定。制定新產品計劃任務書,通過試制、鑒定再研究產品的銷售與服務方式。
五、定期對員工進行崗位和技術培訓,對各班組廚師長、主廚進行評估、考核,根據地工作實績進行獎懲。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和《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精神,強化師德教育,加強師德宣傳,全面提高教師職業道德水平。根據教育系統正在開展的"崗位與責任"主題教育活動以及20xx年餘杭區中小學教師暑期師德專題培訓工作的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經過學校班子成員的討論,制訂師德培訓計劃。
一、培訓目標
1.保護全體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辦人民滿意的學校。
2.提高責任意識,規范執教行為,當人民滿意的教師。
3. 學習先進事跡,發揚獻精神,做有教改精神、艱苦創業精神和創新精神的時代先鋒。
二、組織領導
組 長:沈永海
副組長:沈翔松、趙惠娟、柳苗
組 員:盛國毅、龔強、何學巧、周亞洲、陸曉芸、劉益田、車麗、程志奇、陳建國
三、培訓對象和要求
(一)培訓對象
全校教職員工。
(二)培訓要求
1.高度重視,精心組織。根據培訓計劃,相關部門和主持人要在內容、時間、人員、作業上落實到位。
2.嚴格執行考勤和考評制度。遵守培訓作息時間,一般不允許請假。確需請假的,報校長室審批。每位教師都要結合本次活動完成若干作業(個人作業:師德培訓心得體會、學校安全問題案例、培訓考試、師德承諾書,集體作業:師德師風建設組內討論書面匯總材料)。考勤和作業都納入考評內容。由德教處和教科中心負責批閱作業,由辦公室負責考勤和把師德培訓的情況、考核結果等材料上報區教育局。凡考核合格的,由教育行政部門通過"省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培訓管理平台"給予登記相應的學時。
3.建好師德培訓檔案。由辦公室負責報送區教師進修學校並登記相應學分。內容包括培訓計劃、日程安排、本次培訓學習內容、師德培訓出勤情況、師德培訓考試情況、師德培訓優秀文章、學校師德培訓工作總結等。
4.做好師德培訓的宣傳。由辦公室負責,利用宣傳欄和校園網等宣傳載體,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報道培訓的信息。
四、培訓內容
(一)以"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XX周年"為主題,通過錄像或講座,學習建黨XX周年以來的光輝歷史,繼承和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加深對黨的認識,更加堅定在黨的領導下潛心教學、教書育人,提高學生勤勉自勵、奮發有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通過自學和負責老師的指導,學習《浙江省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培訓若干規定(試行)》、《杭州市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實施意見》和《餘杭區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實施細則》,深刻領會以教師為本的培訓原則,實現"中小學教師在5年一個周期內參加培訓時間不少於360學時,其中至少參加一次不少於90學時的集中培訓"的工作目標。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將列入學校發展性評價考核、與教師年度績效考核、崗位聘用、評優評先評職、教師資格證書五年一周期定期注冊等工作掛鉤。在暑假裡,每個教師要制定個人專業發展5年規劃和年度專業發展培訓計劃,由教科中心負責檢查、督促、收集、
反饋,由辦公室集中指導、保管;學校要制定本校教師隊伍5年培訓規劃和年度計劃,送交區教育局組織人事科和區教師進修學校存檔。
(三)通過專家講座,深入學習教科研知識,提高教科研能力,進一步提高教改、創新的意識,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四)深入開展以學習《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為重點的專題培訓活動。大力弘揚"敬業、愛生、奉獻"精神,並結合實際從身邊人、身邊事中挖掘典型事跡,不斷提高職業道德水平。通過自查自糾、年級組討論等形式,堅決杜絕違規行為,增強為學生服務意識,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
1.開展以"崗位與責任"為主題的師德師風教育活動。
(1)自學全國、省、市和區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及《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浙江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浙江省義務教育條例》、《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等,提高政策理論水平,做到依法執教,規范從教。
(2)通過看錄像、聽報告等形式,學習模範教師的優秀事跡,堅定職業信念,使"愛教育,愛學生,愛學校,愛自己"成為每個教師的基本素養和自覺行動。
(3)通過講座、自查、測試等形式,提高每位教師的學校安全意識,了解學校常見的安全問題,掌握基本的安全預防和處置常識,排查校園安全隱患,創建安全和諧的校園。
(4)自查師德師風現狀,書面測試和簽定師德承諾。結合《臨平三中教師"崗位與責任"師德師風教育活動實施方案》中的"四查四看"內容,進行自查自糾,並簽訂書面承諾書。
(5)開展以"崗位與責任"為主要內容的師德師風建設大討論。各年級組結合實際和《臨平三中教師"崗位與責任"師德師風教育活動實施方案》中的"十查十看" "五比五看五爭當"內容,自擬討論專題,要求討論人人發言,組內有專人記錄,並形成書面材料,組長進行大會發言。明確下一步提高自身師德修養的計劃和做法。
(6)開展"百名教師進千家"活動。家訪目的:主動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反饋學生在校情況,宣傳科學的教育方法,增進家長對學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家校互動提高育人效果。要求"人人參與家訪,生生都要訪到,人人都要有備而去,人人要有家訪記錄",具體安排有德教處和年級組負責落實。其中,特殊學生,作為中層領導和班主任的重點家訪對象。暑假完成,材料9月上交。
2.開展學習陶行知先生活動。今年是陶行知誕辰XXX周年,區陶研會專門編寫了《陶行知教育文選》,教師們要學習陶行知的師德情操,發揚陶行知的奉獻精神、求真精神、好學精神、教改精神、艱苦創業精神和創新精神,爭做人民滿意的教師。
(1)學習陶行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精神。即"非金錢所能買得來"的精神,"不必靠金錢而後振作,尤不可因錢少而推諉"的精神。
(2)學習陶行知"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的求真精神。即從小抓起,從我做起,以教師的人格去感化學生的人格,"自化化人,自勉勉人,自立立人,自助助人"。
(3)學習陶行知努力"學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的好學精神。他勉勵教師"虛心,虛心,虛心,承認一無所有,一無所能;學習,學習,學習,學人所不知,人所不能"。
(4)學習陶行知"事怎樣做就怎樣學,怎樣學就怎樣教"的教改精神。"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體系中和"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並列的核心內容之一,也應該是我們實施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指導思想。
(5)學習陶行知"用最少的經費辦理最好的教育"的艱苦創業精神。學習他善於"運用困難,以發展思想及奮斗精神",創造驚天動地的教育奇跡。
(6)學習陶行知"創造新自己、新生活、新世界"的創新精神。他認為,先生之最大的快樂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他號召,要當創造型的教師和第一流的教育家,實現學生、先生合作而創作出值得彼此崇拜的活人。
一、財務工作指導思想
以經營為中心,為各部門(各分公司)服務,力爭達到企業利益最大化。
二、財務工作原則
(一)、堅持財務部工作在總經理(分管副總)領導下,採取部門經理負責制,負責所有分、子公司的財務管理和資金調配工作的原則。
(二)、堅持財務人員實行"垂直管理",各單位財務人員均由總公司委派的原則。
(三)、堅持要在核算型財務的基礎上完成向集中型財務,集約型財務,管理型財務,經營型財務的轉型原則。
(四)、堅持穩健的財務戰略,建立以防患經營風險和控制財務風險為核心的財務預警機制原則。
三、職能與許可權
(一)財務部職能:
1.財務管理
2.會計核算
3.計劃統籌管理
(二)財務部職責
財務部主要職責是,根據公司總經理的經營目標,組織建立各項財務制度,疏通融資渠道,對財務核算工作和資金運作進行總控制;同時對公司的財務狀況進行監控,及時做好財務分析和財務預測報告,為經營決策提供依
據,以維護公司和全體員工的利益,保證經營目標的實現。
1、嚴格執行財務會計制度,建立完整的賬簿管理體制和財務核算體系。
2、健全財務管理制度,編制財務計劃,加強經營核算管理。
3、分析財務計劃的執行情況,提供財務分析報告,檢查監督財務紀律執行情況。
4、當好決策參謀,及時准確地向決策者和相關管理者提供可靠的會計信息。
5、編制記賬憑證和各類報表,妥善管理會計賬冊檔案。
6、負責公司職工的勞動工資、職工福利的發放。
7、負責公司各種費用的審核和報銷,進行成本控制管理。
8、協調與稅務、銀行部門的關系,執行國家稅法政策,及時做好納稅申報工作。
9、進行公司內部控制制度設計,做好各項審計工作。
10、有效合理使用資金,根據單位資金情況做好融資工作。
11、編制各種計劃統計報表,完成公司領導臨時布置的其他工作。
(三)財務部權利
1、參與公司重大經營決策,為決策提供財務數據和信息的權力。
2、參與年度、季度、月度生產計劃的制定,並提出意見和建議的權力。
3、參與年度、季度、月度銷售計劃的制定,並提出意見和建議的權力。
4、參與年度、季度、月度采供計劃的制定,並提出意見和建議的權力。
5、對違反財務制度的部門、分支結構和個人給予處罰。
6、對其他部門實施財務監督和考核。
7、部門內部員工聘任、解聘的建議權。
8、要求相關部門配合相關工作的權力。
財務總監的職責
1、在董事會和總經理領導下,總管公司會計、報表、預算工作。
2、制定、實施公司財務戰略,以支持公司推行經營戰略。
3、負責制定公司利潤計劃、資本投資、財務規劃、銷售前景、開支預算或成本標准。
4、進行稅收管理和方案制定。
5、健全公司內部核算體系和財務管理的規章制度。
6、開展經濟活動分析,編制公司財務計劃、成本計劃,增收節支、提高效益。
7、監督公司遵守國家財經法令、紀律,以及董事會決議。
財務經理的職責
1、主持本部的全面工作,組織並督促部門人員全面完成本部職責范圍內的各項工作。
2、根據集團公司中、長期經營計劃,組織編制集團年度綜合財務計劃的控制標准。
3、負責組織《會計法》及地方政府有關財務工作法律法規的貫徹落實。
4、制定、維護、改進公司財務管理制度和政策,制定年度、季度財務計劃。
5、進行公司成本管理,開展成本預測、控制、核算、分析工作,提高贏利水平。
6、負責建立和完善公司財務稽核、審計內部控制制度,監督其執行情況。
7、負責資金、資產的管理。
8、對公司稅收進行整體籌劃與管理,按時完成稅務申報以及年度審計工作。
9、對公司重大的投資、融資、並購等經營活動提供建議和決策支持。
10、向公司領導匯報經營狀況,為高管人員提供財務分析數據和建議。
11、組織考核、分析公司經濟成果,提出可行的建議和措施。
❽ 青海省針對那些基層幹部開展扶貧業務培訓
西寧4月19日消息,為確保基層脫貧攻堅不出現斷檔,保持扶貧工作的連續性和高效率,3月下旬,青海省委組織部和青海省扶貧局共同牽頭,在全省范圍開展基層幹部扶貧業務培訓。培訓主要針對全省鄉鎮黨委政府、行政村兩委換屆,駐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調整輪換,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標准,講明白脫貧基本政策,教授好如何抓落實的方法。
此次培訓領導小組組織了8個講師團共96名教員和優秀第一書記,針對基層幹部迫切需要掌握的扶貧政策業務知識開展集中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教育扶貧、低保、醫療保險、醫療救助、健康扶貧、金融扶貧、產業扶貧、青春創業、扶貧資金管理、扶貧項目庫建設、第三方評估、省際間交叉考核、貧困縣退出、貧困戶識別退出政策、扶貧檔案管理等基本政策、基本內容,以及落實的方法和途徑。
另外,這次培訓還抽調了16名優秀第一書記開展駐村工作做法經驗交流,重點加強對駐村工作隊扶貧開發實用政策和工作技能的培訓。通過集中培訓和體會交流,使廣大基層黨員幹部的扶貧政策水平和扶貧實戰能力得到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