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國珠寶市場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對策
中國產業研究報告網()是中國權威的產業研究機構之一,提供各個行業分析,行業市場分析,市場預測,行業發展趨勢,行業發展現狀,及各行業產量、進出口,經營狀況等統計數據,中國產業研究、中國研究報告,具體產品有行業分析報告,行業市場分析報告,年鑒,名錄等。
由於歷史原因,我國珠寶首飾行業發展較晚,起步於20世紀80年代初。珠寶首飾行業的發展速度與國民經濟發展速度呈現同方向發展,近年來,得益於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我國珠寶首飾行業呈現了高速發展的態勢。
截至2012年,我國珠寶首飾行業銷售總額達到4100億元,限額以上企業金銀珠寶類零售額為2209億元。2013年,中國珠寶產品零售消費總額超過4700億元,各類珠寶產品出口500.91億美元,金銀珠寶(消費)銷售額為2959億元,同比增長25.8%,彩色寶石(消費)飾品銷售額為1090億元。當前,我國黃金、鉑金、鑽石、白銀、玉石翡翠、有色寶石等產品消費均居世界前列,我國已成為世界上舉足輕重的珠寶加工大國和世界上最重要的珠寶消費市場之一。
隨著人們消費能力增強和消費心理日漸成熟,珠寶首飾的消費需求正朝著多樣化、個性化的方向發展。另一方面,行業內部競爭日益激烈,單純的數量增長所帶來的利潤空間正在逐漸縮小。因此,通過深度挖掘特定群體的消費偏好,專注於某一細分領域,已成為珠寶商順應市場新形勢的必然選擇。在市場細分的背景下,國內眾多珠寶商採取了差異化的競爭策略,將其劃分為幾種比較主流的類型:高端奢侈品牌商(代表企業:Tiffany),黃金加工批發商(代表企業:老鳳祥),珠寶連鎖零售商(代表企業:周生生)。
目前中國正處於消費升級階段,部分中心城市和部分階層已處於消費多元化階段,消費能力的提升奠定了中國珠寶首飾行業的長期發展潛力。珠寶首飾行業在我國仍然具有較大的成長空間,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費結構改善,是支撐行業增長的長期動力。今後一個時期,中國黃金珠寶首飾消費將保持旺盛的增長勢頭,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珠寶首飾加工和消費中心,成為世界最大的珠寶首飾市場。
中國產業研究報告網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珠寶首飾行業分析與發展策略咨詢報告》共十五章。首先介紹了珠寶首飾的分類、行業特點等,接著分析了國際國內珠寶首飾行業的現狀,並對中國珠寶首飾及有關物品製造行業的財務狀況進行詳實全面地分析。然後具體介紹了黃金首飾、鉑金首飾、鑽石首飾、珍珠首飾等細分市場的發展。隨後,報告對珠寶首飾行業做了區域發展分析、營銷分析、投資分析及未來發展前景分析,最後報告分析了珠寶首飾行業國際國內重點企業的運營狀況。
本研究報告數據主要來自於國家統計局、海關總署、商務部、財政部、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以及國內外重點刊物等渠道,數據權威、詳實、豐富,同時通過專業的分析預測模型,對行業核心發展指標進行科學地預測。您或貴單位若想對珠寶首飾行業產業有個系統深入的了解、或者想投資珠寶首飾行業行業,本報告將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考工具。
⑵ 珠寶的網路銷售現狀
很多東西價格貴是炒作出來地
其實珠寶分三六九等
極品肯定貴了
但普通貨就便宜了
成分一樣
只是質地光澤等有區別
隨著網路的發展
極品珠寶的價格變化不大
但普通珠寶的價格會大大降低
想了解更多珠寶知識請到我個人空間
⑶ 淺析黃金市場現狀及發展
—— 以下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黃金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全球黃金飾品需求較大
黃金資源十分珍貴,在自然界中的儲量較低,在世界范圍內的分布相對較廣,澳大利亞、俄羅斯、南非、美國、印度尼西亞、巴西、秘魯、中國、加拿大、烏茲別克等使目前世界查明黃金資源可控制的基礎儲量最多的國家。其中,我國黃金資源可控制的基礎儲量為2000噸,位居世界第八位。
⑷ 中國珠寶業的現狀
中國的珠寶首飾消費市場早於整個奢侈品消費市場位居世界第二,但整個珠寶首飾產業的現狀不容樂觀。
我國珠寶行業是一個經歷了幾千年發展歷史的古老行業,整個行業發展歷程可謂此起彼伏,波瀾壯闊。誰能走過「嚴冬」,不取決於現在的珠寶企業的發展規模、資本實力和人才結構,也不取決於現在珠寶企業所處的行業地位、區域優勢和品牌影響力,而是取決於這些企業的企業發展戰略和企業發展戰略的執行水平。
本文通過結合其他行業的發展歷程和經驗,分析論述了我國珠寶業的現狀與未來,希望為我國中小珠寶企業提供一條可借鑒的發展戰略思路。
我國珠寶企業據統計有5000多家,零售終端約有兩萬多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對中小企業的定義,我國現階段的珠寶企業絕大多數為中小企業,而且多是抗風險能力較弱的中小企業。
我國珠寶企業中的生產型企業,多是勞動密集型的、低技術附加值的企業,是依靠賺取微薄的加工費而生存的。隨著新勞動法的推出,原有的不規范的 「低成本」用工制度基本陷於崩潰。用工成本20%至30%的上升,對於那些投資回報率在30%以下的企業,打擊無疑是致命的。不用說其他危機,就是眼前的社保問題,對於那些生產型的中小珠寶企業已是一個巨大的危機。這些都可以通過其他行業大量的小廠倒閉來進行佐證。生產型企業另外一個重要問題是產品設計的版權問題,隨著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不斷增強,缺少研發能力、靠抄版過日子的生產型企業滅亡只是時間早晚的事。
處於珠寶產業鏈中游的珠寶首飾批發企業,是行業中最悲慘、最值得同情的企業。且不說去年的數家批發企業因資金鏈斷裂而人間蒸發,就是今年也有一些批發企業因經營風險加大和利潤率過低而偃旗息鼓。
以前批發企業的廠家大量賒貨早已成為歷史,取而代之的是現款現貨和日批日結;以前的數千萬元的日常鋪貨早也被高息壓得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精打細算地追求「最佳鋪貨量」。可以預見,隨著生產型企業的品牌化之路推進和連鎖經營企業的配貨體系不斷健全,單純性的批發企業將迎來「窮途末路」。
珠寶終端的危機相對來說也許會小一些,「決勝終端」這句口號其實也體現了珠寶終端的特殊價值。目前,中國的珠寶終端以兩種模式為主,一種是商場專櫃模式,一種是專賣店模式。商場專櫃模式現在的競爭越來越變成少數品牌之間的專利,卡地亞、施華洛世奇、周大福、周生生、謝瑞麟、戴夢得、六福和金至尊等品牌基本占據了主導地位,其他的品牌在商場中基本處於陪襯和點綴的地位。
而每年一度的「調場游戲」和不公平的「二等國民待遇」,會讓這種競爭局面越來越有利於那些現在處於優勢地位的品牌,而那些大量的「全國品牌」 要麼另闢蹊徑,要麼坐待出局,要麼勉強糊口。專賣店模式也許是未來珠寶零售終端的主流模式,因為這種零售模式有著高度的自主權和穩定性,非常適合品牌連鎖企業的穩步發展。
現階段,我國的這種店鋪經營模式仍不成熟,隨著品牌連鎖經營的高速發展和連鎖經營體系之間的競爭加劇,專賣店模式也將面臨巨大的考驗。比如:未來專賣店模式的轉換成本將更高,難度將更大,並且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一個連鎖經營體系的崩潰風險越來越大,任何專賣店都不可能在總部出現危機時獨善其身。獨家老店雖然不會遭受「池魚」之禍,但獨家老店在品牌林立時代的生存和發展狀況也十分堪憂。不僅如此,現在消費者的兩極分化也越來越嚴重,這種因貧富分化加劇而帶來的新的社會問題遲早要波及珠寶行業。眾所周知,「紡錘型」的消費者結構比「啞鈴型」的消費者結構更有利於一個行業的發展,而這種局面現在來看維持下去也許會越來越難。
企業經營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埋頭苦幹、只顧眼前是很容易深陷危機之中的。古語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企業不看準自己的產業發展方向,不及時了解經營環境的客觀變化,不銳意進取、積極創新,是不可能基業長青的,尤其是在全球化的今天。
當前我國中小珠寶企業必須面對的問題是: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新《勞動法》造成的用工成本上升、國際國內金價的大幅波動和通貨膨脹的居高不下,同時還要面對國外強勢品牌的大規模入侵。
不僅如此,企業還要面對自身的生存與發展問題,戰略、產品、營銷、管理、渠道、品牌、文化和人才等問題,樣樣都要企業的命,樣樣都讓企業的決策者們夜不安寢。危機總是與機遇相伴。在整個行業即將進行盤整之際,如果能順勢而為,找對產業發展方向,制定出適合企業自身的發展戰略,同樣能讓中小企業脫穎而出,成為行業翹楚。
首先,生產型的珠寶企業,雖然不可能像百泰首飾一樣大手筆試水終端,但也可以選擇專業化生產的發展模式,也可以稱之為:集中生產單一產品或服務的戰略。如,生產一些獨具特色的產品,在細分領域中稱王。現在已有一些企業的產品具有一定的特色,或是在一定的地域中處於領導地位。如果這些企業能把握這些優勢,通過在一個細分領域做大做強,生產型企業仍有機會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不過要加大對生產研發方面的投入,以及與一些國際機構和國內行業組織進行充分的借力合作。
細分為王和借力發展可以說是生產型企業發展的首選策略,向下延伸參與批發、零售和橫向發展多品類生產的成功機會相對渺茫。
其次,批發型的珠寶企業,必須積極主動改變當前的盈利模式,越來越成熟的廠家展廳批發和在線版房,以及各連鎖經營品牌的配貨中心都將逐漸減弱批發企業的地位。批發企業在上下游的夾縫中是無法發展壯大的,必須及時地進行企業經營戰略轉型。批發企業最好的轉型趨勢是自己發展成為區域品牌,或是給國內強勢品牌做區域配貨中心。前者的發展戰略也可以說是縱向一體化戰略,需要一定的前期品牌推廣投入;後者由於走的是整體轉型戰略,未來很可能為強勢品牌做嫁衣,但兩種方案都比繼續在等待中被迫轉型或關門強。雖然不能說批發企業是階段性的產物,但珠寶行業中批發企業的生存環境絕對會越來越惡劣,生存和發展都將日益艱難。
最後,處於零售地位的終端珠寶企業,審時度勢的加入一個有發展潛力的連鎖經營體系和打造成地方強勢品牌,是必由的發展之路。連鎖經營絕對是未來的終端主要經營模式,而專賣店模式更是連鎖經營加盟的首選。國內目前的連鎖加盟格局尚未完全形成,大量二流商場中的品牌專櫃和小型的專賣店未來前景堪憂。隨著以大中專賣店模式為主要渠道選擇的強勢品牌的攻城略池,那些根基不穩的中小企業發展將受到極大的限制。我們以六桂福珠寶的大型專賣店模式為例,到一個城市即選擇優秀的地段開設一個大型的專賣店,投資規模基本在400萬元至500萬元之間,租約更長達5年至8年。顯而易見,這樣的品牌專賣店抵禦風險的能力和未來發展的潛力是很大的。再加上精緻的裝修、強勢的營銷和卓越的產品服務,大型專賣店成為當地的領頭羊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選擇比努力重要」。現在的中國中小珠寶企業已經到了一個需要立即作出選擇的時候,任何等待和彷徨都可能喪失機遇,都可能迎來滅頂之災。
無論處在珠寶行業上游、中游和下游的企業,未來的競爭攻防絕對是極其殘酷。只有早日選擇好企業的發展方向,制定好科學的發展戰略,堅定不移地執行好既定的發展策略,才能真正地走出掙扎求生的窘境,才能真正地迎來大步發展的機遇。
有資料表明,美國平均每年注冊成立50萬家企業,有不到千分之一的企業能上升到中型企業,或是稱之為穩定企業。1000家企業中999家基本都在這個水平線下消失了,其中95%的企業在3年之內就破產了,其餘的企業就永遠停留在小老闆的行列。
2005年公布的中國首部民營企業發展報告藍皮書稱:20年來,中國每年新生企業近15萬家,而每年消亡的企業也達十幾萬家。60%的民營企業在5年內破產,85%的企業在10年內死亡,中國民營企業的平均壽命僅為2.9年。
這是一個多麼嚴酷的現實,我國中小珠寶企業也很難逃過這個宿命。在我國當前市場開放的程度越來越高,全球一體化特徵越來越明顯;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機會越來越少;企業技術創新速度越來越快,勞動力和其他商務成本越來越高;消費者越來越成熟的現狀下,如果企業不進行深入、系統的戰略性思考,如果企業沒有與時俱進的發展戰略,企業不要說發展,就連生存都會成為問題。
我國珠寶業一直以來被喻為朝陽產業,現在似乎仍在朝著這個方向發展,然而,隨著我國股市走低,能源和原材料價格的上漲,通貨膨脹、美元貶值、銀根緊縮……可以預見,珠寶行業的整合將會加速,競爭也會加劇,企業利潤率將會面臨著成本上升和信貸融資難度加大等問題的考驗。有一種假設:如果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以上這些不利因素持續存在,那些尚未壯大起來的珠寶企業何去何從?
可見,任何產業的激烈競爭,毫無疑問都會使大批沒有核心競爭力的品牌消亡,從而加大品牌的集中程度,促進產業整體升級。因此,中國珠寶企業要想在競爭激烈的紅海中突圍,惟有塑造優秀品牌,通過創新發展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⑸ 中國珠寶首飾市場行業分析和數據報告
—— 以下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珠寶首飾行業消費需求與市場競爭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目前,我國珠寶首飾市場已經形成內地品牌、香港品牌、國外品牌珠寶企業三足鼎立的競爭局面。不管是全球還是中國的珠寶首飾行業,競爭格局都極度分散。
全球珠寶首飾行業高度分散
Euromonitor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珠寶首飾市場規模達3564億美元,同比增長4%,2004-2018年年復合增長率達到6.18%;2019年,全球珠寶首飾市場規模約為3239億美元左右,2019年全球珠寶首飾行業規模有所縮小,主要是受國際形勢的影響,珠寶首飾貿易受限。
⑹ 玉器在在珠寶行業的網路市場環境及現狀分析,該如何定位
網路搜搜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玉米期貨價格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中國政府在保護農民利益方面做出了重大的決定,以國儲高價收購現貨的方式,把國內玉米價格提高到了全新的水平,冬去春來,2010年國內玉米市場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即深加工擴張後又一輪全新的契機)我們將通過基本面的分析具體了解2011年度國內玉米的供需形勢。
全球玉米供需情況
千公頃,千噸
從全球供需形勢看,如果美國和中國二大主產玉米的大國都出現了供應短缺,那麼其他主產地區也不可出現恢復性和替代性的產量增長,主要原因在於種植面積和規模有限。玉米現貨的貿易趕不上價格的走高,後期可供想像的空間非常廣闊,從全球自金融危機以來,各國大量發行貨幣以保持經濟穩定,目前的資金投放量是07年以來的數倍,這些資金進場,會推動價格出現放大性的走勢。所以美盤玉米的上漲才是冰山一角,後期的價值將會更高,糧食危機的時代或許將從玉米身上開始。
三、國內玉米市場的變化
由於今年國內玉米增產,所體現出來的目前價格比較平穩,從種植結構上看華北和黃淮地區的玉米已經開始上市,而東北的玉米將在10中旬至11月以後才能大量的上市,所以目前南方企業采購的多為華北和黃淮地區的玉米,而上述地區的產量大約在8000萬噸左右,從國內的消費量上來看(月消費量在 1700-1800萬噸)只夠維持4個月的消費量,也就是在春節期間華北和黃淮地區的玉米將會消化殆盡,而東北的玉米一直都存在著運輸的瓶頸問題,那麼在明年的4月份將會出現開始進口玉米的現象,我們看到目前美國玉米已經高出國內400-600元的價格,國內玉米幾乎沒有下行空間,那麼東北玉米從總量上看可以維持國內到9月份的用量,但是也幾乎消化為零,而且今年國內的庫存形勢發生改變,東北的玉米不一定能夠全部轉化為流通量,那麼後期東北的優質玉米將會價格昂貴,對於現貨企業來說目前將是采購的難得的機會。
四、政策性的因素
1、我們認為國家今年不大可能會實行臨時收儲政策,前兩年由於玉米價格偏低,國家才實行臨時收儲政策,而今年價格已經不低了,並且國儲和地儲手中的余糧也已經所剩無幾,那麼在政策性的提高價格已經意義不大。
2、儲備糧的補庫應該是實在必行的,國家為了保證糧食安全,必須要建立自己的庫存,這對玉米價格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3、深加工方面國家可能會出調控政策,繼續砍深加工企業的用量,而飼料消費是一定而且是必須保證的。
4、中國的宏觀經濟保持向好,會繼續推行保增長,促民生的政策,財政貨幣方面不會出現極端的收口政策。
五、技術分析和時間周期
美盤玉米期貨指數圖,2010年9月初,美盤玉米價格突破了盤整了2年多的底部箱體之後開始向上突破,中長期的買入機會已經開始表現無疑,隨著基本面的利好和資金的推動,美盤玉米迎來了牛市行情的基礎,期貨價格剛剛啟動,其遠期的價格空間應該直指前期高點800美分的關口,既然我們認為玉米的牛市基礎已經成立那麼前期高點應該作為參考指數,沒有太多的實際意義,後期的變化會比想像的還要高,目前玉米已經不是爭面積所能決定的問題了,那麼遠期價格應該出現在1000美分的高度。正所謂小荷才露尖尖角,後期漲勢當破頭。
國內玉米期貨分析:1、從基本面分析,首先是國內玉米出現了供需失衡,產生了一定的缺口,那麼截止到2011年9月底,國內玉米將會達到最緊張的程度,國內玉米期貨價格將會達到2600-2800元的高價。
2、國內外玉米期貨價格都呈現出正向基差排列,近遠期價格還會不斷擴大。
3、玉米的價格走勢直接影響著豆粕的價格,豆粕的漲勢可期。
4、從中國和美國玉米兩大主產國來看,其庫存消化殆盡,都存在著補庫的可能,所以利多因素將會長期支撐期價,其上漲的周期將會延長。
5、與玉米相鄰的大豆,小麥,棉花等品種都會出現爭奪種植面積的補充上漲,其庫存同樣在進一步的消化當中,所以,容易出現各品種輪動上漲的格局。
總結,國內玉米即上一次深加工擴張玉米用量之後,又出現了一次革命性的消費擴張,玉米期貨已經呈現出了歷史性的牛市行情,無論是美盤還是國內都會在後期表現的淋漓盡致,對於企業正是買期保值的最好時期,作為投資者將是發現價格的巨大歷史機會,所以已經到了逢低買入,長期持有的決定性時刻了。
我們需要對中國玉米的供求平衡表加以重點的說明,需求的增加核心在於飼料用玉米的需求。首先根據2009年飼料工業協會的數據進行估算,2009年全國飼料總產量達到1.48億噸,同比增長8.4%。其中配合飼料產量為11 535萬噸,同比增長8.9%;濃縮飼料產量為2686萬噸,同比增長6.2%;添加劑預混合飼料產量為592萬噸,同比增長8.5%。按照各種飼料配比玉米的比例來看,一般濃縮飼料需配比4倍的穀物原料,而預混料則須配9倍的穀物加蛋白質成為配合飼料,全年摺合配合飼料的產量為30885萬噸。配合飼料中含有50%的玉米(小麥、碎米等其他原料的替代有可能增加),因此最終可推斷國內玉米的需求規模在15442.5萬噸,當然國家公布的數據有很大程度上出於國內平衡,相對比較保守。那麼我們可以通過另外一個角度計算。
2010年度,我國進口大豆數量超過5000萬噸,進口大豆全部用於壓榨,其壓榨了4000萬噸豆粕,但是我們依然沒有看到國內豆粕有擠庫的現象,而且全部都被飼料企業所消化,那麼以全部用量按照配合飼料進行推算,其中豆粕的含量佔到了12%-15%,以12%的比例推算全國的飼料產量應該在3.3億噸(主要是雜粕替代用量一部分),而配合飼料中的玉米的比重佔到了50%,所以推算出玉米用量為1.65億噸。以15%的比例推算全國的飼料產量應該在2.66億噸,而配合飼料中的玉米的比重佔到了60%,所以推算出玉米用量為1.59億噸。所以可以算出大體上國內的玉米飼料用糧應該在1.6億噸以上的水平。這樣的用量已經是前幾年國內玉米的總產量了。
2010年國內玉米深加工上也有所增加,其中吉林黃龍,吉林大成等企業都增加了用量,國內玉米深加工上的用量大體在4000萬噸左右。
通過供需平衡表我們可以推算出一個事實,國內玉米整體的平衡的局面將會改變,前幾年國儲和地儲年結轉庫存都在4000多萬噸左右,而到2010 年國內的玉米結轉庫存將到了歷史最低點為701萬噸,庫存消費比為3%,那麼明顯的反應出一個問題就是下一年度,中國的玉米將會更加緊張。如果下一年度結轉庫存不足100萬噸或者接近為0,那麼中國就需要通過大量的進口美國玉米來滿足國內的需求。我們預計中國在下一年度將會進口美國玉米達到500-800 萬噸。我們所做的供需平衡是在今年沒有天氣問題的豐收狀態下作出的預估,可以說下年度國內玉米的供求十分緊張,玉米長期看漲。另外在下一年度還必須要保證國內的玉米種植面積增加,天氣良好,這也為遠期的玉米期貨行情增加了很大的風險升水。
我們在看一下美國農業部給出的中國玉米平衡表的數據,可謂是天差地別,尤其是中國玉米的結轉庫存不斷的被提高,其數據的本身在於迷惑國人的眼球,當俄羅斯小麥出現天氣災害後,美國小麥期貨大幅上漲,而美國農業部卻大幅下調美國玉米的結轉庫存,並且連續的下調本年度美國玉米的產量,其本身的根源在於看到了巨大利益的背後來提高美國玉米的價格,可以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以往美國玉米在亞洲地區銷售的競爭對手主要是中國,而今年中國出現了一定的問題,明年還需要大量的進口,那麼美國玉米的價值被大幅度的提高了,其價格與價值是相對應的,所以美國玉米提前發動跨年度的上漲行情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二、美國及國際玉米市場供求形勢分析
2010年10月8日,美國農業部意外的調低了2010/2011年度的美國玉米的單產和結轉庫存,單產下調到155.8蒲,9月份為 162.5蒲,8月份為165蒲,本次下調的單產比8月份降低了6%。年度結轉庫存更是9.02億,庫存消費比為6.6%為15年來的低點,僅次於 95/96年度的5%,因為美國農業部對作物的產量報告延續到1月份才宣告為最終的產量,在後兩個月內不排除繼續下調的可能。美國農業部似乎在像市場上傳遞著一個信號,玉米市場供應危機的到來,我們可以看一下美國玉米的供需平衡表。
一、中國玉米供求形勢
首先,我們從今年國內國內玉米的產量形勢來分析。2009年國內東北玉米主產區遭遇了嚴重的旱情影響,造成了減產2000萬噸,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測當年的玉米產量為1.66億噸。但是實際由於玉米的品質較低和容重很差,實際的產量應該達不到1.6億噸,今年國內東北玉米主產天氣良好,除吉林省部分地區遭遇強降雨影響外,其他地區玉米都出現了豐收的景象,其中以黑龍江增產較大,大約增產1500-2000萬噸。而華北地區及黃淮地區種植面積與去年相同,產量也與去年大體持平,那麼整體上國內增產大約在2000萬噸,我們產量為1.86億噸。主要體現在今年國內玉米天氣良好,沒有出現大面積早霜,玉米的品質是近幾年來最好的情況,容重較高,而且水分偏低,出糧率好於預期,國內東北的增產主要還是增加在流通量上,相比09年國內的減產主要也是減少在流通量上。
其次,在庫存結構上,我們看到2010年國家為央企補貼70元收購玉米(主要是運輸補貼)。其政策的倒置許多私營企業和民營企業不敢貿然進入國內的玉米市場大量收購,對市場影響較大,這樣國內的玉米又大量的集中在了國儲手中。在今年國內的玉米無論是飼料用糧和深加工方面都比09年大幅增加,所以國儲通過多次拍賣,成交依然活躍,而且價格也是節節走高。目前國儲玉米還剩672.79萬噸,跨省移庫剩28.4萬噸。由於10.1後期新年度的玉米開始上市,那麼我們合算截止2010年9月底,國內的玉米庫存量為701.19萬噸。截止到10.1我們了解中國的飼料企業玉米的庫存儲備在1個月-1個半月,這和往年相比庫存結構也是基本偏低的局面。
我們根據調查得出的數據,測算了中國國內的玉米供需平衡表,而且需要重點闡述中國玉米在飼料用糧上的擴張。
第三,國內需求的巨大,奠定了牛市的基礎。從上圖表中和國儲拍賣玉米的成交量上,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2010年全國畜牧業出現繁榮的景象,肉,蛋,奶等領域價格全面走高,豆粕和玉米的需求量被不斷的放大,其中玉米的飼料需求達到1.6億噸。飼料消費已經接近了2010年當年的產量,由於小麥價格高企,小麥替代玉米的作用明顯減少,同樣倒置玉米的需求量增加,另外今年中國創紀錄的進口了150萬噸美國玉米。
⑺ 珠寶市場調研報告和總結怎麼寫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珠寶首飾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內,國內珠容寶首飾行業尚處於發展起步階段。「中國500 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中珠寶企業有14 家,除香港周大福外皆在百名之外,其中大多企業都是首次進入排行榜;另一方面,國內珠寶品牌市場區域性較高,引領行業走向的企業尚未形成,行業「大行業、小公司」局面將持續維持,但行業發展前景良好,龍頭企業將繼續保持高增長。
前瞻產業研究院珠寶首飾行業研究小組分析預計,未來中國奢侈品市場將迅速崛起,到201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800 億元,屆時,中國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市場。而金銀珠寶等高彈性的奢侈品將成為本輪居民消費結構快速升級的最大受益者。
⑻ 誰能幫忙寫一份 關於 珠寶銷售市場調查報告 很急 謝謝
珠寶市場調研報告
(一)概要 0
(二) 調查目的 1
(三)調研方法: 2
(四)市場調查 2
1)十大珠寶品牌 2
2) 珠寶市場的容量及發展潛力。 3
3) 珠寶市場的競爭特點和主要競爭手段。 3
4) 各階層消費者的消費狀況。 4
(五)珠寶消費問卷調查表 4
(六)調查結果與建議 7
(一)概要
近年來中國已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珠寶首飾飾品年消費額超過100億美元的國家之一。中國內地消費群體龐大,世界四大時尚之都以及東京、香港等城市的飾品年貿易總量近1000億美元,但中國女性飾品人均佔有率不足5%,可見市場潛力十分巨大。
珠寶首飾是率先向國際開放的產業之一。過去幾年,中國對成品珠寶的進口關稅高達50%,在黃金飾品與寶石產品上高昂的進口關稅以及消費稅,制約了珠寶首飾的銷售。隨著中國市場的進一步開放,這些壁壘逐步取消,同時中國珠寶業政策調整的信號正越來越強。國家計委宣布中國黃金取消央行定價,實行市場調節價等,已在分步拆除計劃經濟下「統購統銷」的制度壁壘。黃金交易所的設立,標志著又向國際黃金市場的方向上邁出實質性的步伐。上海黃金交易所開市,為中國建設規范化的黃金市場寫下了濃重一筆。中國對鑽石進出口管理和稅收政策進行了重大調整,必將促使中國鑽石業走上良性循環發展的軌道。
為了能更好的銷售珠寶,提高珠寶的市場佔有率,估價行銷環境,制定響應的營銷策略,我們必須預先進行市場調查。
(二) 調查目的
通過本次調查,了解以下主要內容,以達到以下目的:
1。通過了解珠寶在消費者心中的需求程度,全面摸清企業品牌在消費者中的知名度、滲透率、美譽度和忠誠度。
2。通過調查,了解珠寶的最大消費人群。
3。通過調查,掌握各個珠寶的常規宣傳方式和促銷方式,全面了解珠寶在消費者中的銷售現狀、價格、廣告、促銷等營銷策略。
4。通過調查,掌握消費者對珠寶的宣傳活動、促銷的認可態度情況,統計資料,預測珠寶市場容量及其潛力。
(三)調研方法:
1、大型珠寶商場的走訪和調研;
2、與部分珠寶銷售人員的個別訪談調研;
3、與部分珠寶消費者的個別訪談調研;
4、在互聯網上查找資料進行補充。
(四)市場調查1)十大珠寶品牌
1 六福 (十大珠寶品牌,香港名牌,香港上市企業,行業著名品牌,六福集團(國際)有限公司)
2 周大福 (於1929年,中國馳名商標,十大珠寶品牌,鍾愛的珠寶品牌,周大福珠寶金行有限公司)
3 周生生 (創立於1938年,香港十大名牌珠寶品牌,周生生集團國際有限公司)
4 周大生 (於1966年在香港,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十大珠寶品牌,周大生珠寶有限公司)
5 金至尊 (中國馳名商標,十大珠寶品牌,香港名牌,行業著名品牌,金至尊實業發展(深圳)有限公司)
6 戴夢得 (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十大珠寶品牌,上海戴夢得鑽石有限公司)
7 謝瑞麟 (於1971年,香港著名品牌,公司成立於1971年,謝瑞麟珠寶有限公司)
8 老鳳祥 (於1848年,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十大珠寶品牌,上海老鳳祥有限公司)
9 金大福 (中國名牌,廣東省名牌,中國馳名商標,深圳市金大福珠寶有限公司)
10 卡地亞 (創立於1847法國巴黎, 世界知名品牌,十大珠寶品牌,法國卡地亞公司)
2) 珠寶市場的容量及發展潛力。
我國是全球最重要、最活躍的珠寶消費市場之一,許多珠寶產品的消費都居世界前列。尤其是近年來,我國珠寶產業銷售總額以年增長率高於15%的速度發展,出口年增長率超過20%。到2010年,我國珠寶市場的銷售額有1800億元,佔全球市場的10%以上。中國將取代歐美,成為繼日本之後全球最重要的奢侈品消費市場。而中國珠寶首飾消費市場的潛力,也吸引了越來越多商家的注意力。自我國把鑽石進口環節增值稅從17%降到4%,令不少珠寶商歡欣鼓舞。不僅是鑽石飾品,去年黃金、鉑金、鈀金和白銀飾品,消費市場也都有出彩的表現,翡翠更是炙手可熱。珠寶首飾已成為房產、汽車之後的第三大消費熱點。
3) 珠寶市場的競爭特點和主要競爭手段。
從整個營銷過程來看,客戶是珠寶品牌維持競爭力和生存的重要因素。越來越多的珠寶企業強烈地感覺到:顧客資源是珠寶業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至關重要的資源,誰擁有顧客誰就擁有市場。現在珠寶品牌的競爭實質已經演變成一場決定珠寶企業生死存亡的顧客爭奪戰。對於國內諸多珠寶企業來說,客戶的大量流失和潛在顧客發掘不足,是目前面臨的最嚴峻的問題之一。
當今一些珠寶品牌的代理商或加盟商年通過年度酒會,使得代理商或加盟商進一步了解過去一年來該品牌市場盈利、企業發展、廣告宣傳、新款推廣等方面的成績,從而增強代理商和加盟商對品牌的信心和忠誠度,而且還可以通過酒會宣傳品牌實力、盈利保障、新款推廣等方面,以酒會或媒體對酒會的宣傳吸引新的代理商或加盟商。
4) 各階層消費者的消費狀況。
珠寶的消費者層次分別為:22歲以下為9。7%,22-28歲為14。1%,29-40歲的消費者是珠寶產品的主要消費群體。同時,58。1%的受訪者未回答問題。這說明珠寶首飾行業產品開發程度,如個性、款式、年齡、層次、工藝、價位等不能滿足消費者需求,產品開發、行業技術改造、工藝水平提高的任務還很艱巨。對於產品價位,調查顯示,價格2001-4000元的珠寶產品是消費的主流產品。這說明不同消費層次的消費者均對珠寶有所需求。珠寶首飾已從收藏保值的奢侈產品,逐漸過渡到大眾需求的消費品。在銷售方式上,57。7%的受訪者選擇商場專櫃,49。8%的受訪者選擇專賣店,28。6%的受訪者選擇直銷,4%的受訪者選擇網路銷售。
珠寶傳統意義上的「保值」功能退居次要位置,代之而來的是審美、時尚和享受。在珠寶產品方面,以項鏈和戒指最受消費者歡迎。質料方面,消費者較鍾情白金、鑽石和黃金。消費動機方面,女性傾向即興消費,男性則主要為取悅他人和送禮。在價格方面,受訪者傾向低價消費,購買珠寶首飾的消費中位金額為2000元人民幣,購買項鏈、戒指、手鏈和手鐲的消費中位金額介乎600至1200之間。
(五)珠寶消費問卷調查表
此份問卷是為了了解珠寶的消費現狀而設計,以便我們能生產出您滿意的珠寶飾品。您可以填寫相應的選擇項或填寫您了解的信息。非常感謝您幫助!
第1題: 您的性別
1。男 () 2。女()
第2題: 您的年齡段
1。18以下() 2。18-30()
3。30-60() 4。60以上()
第3題: 您的月收入
1。1000以下() 2。1000-3000()
3。3000-6000() 4。6000-10000()
5。10000以上() 6。沒收入
第4題: 您是否對珠寶首飾感興趣
1。是() 2。否()
第5題: 您購買過珠寶首飾
1。沒有() 2。很少() 3。經常()
第6題: 您是通過哪種渠道了解珠寶首飾的
1。朋友介紹() 2。書刊、雜志()
3。電視廣告() 4。網路廣告()
5.其他()
第7題: 您一般會選擇在什麼地方購買珠寶首飾
1。專賣店() 2。大商場()
3。小型飾品店() 4。路邊攤()
5。網上() 6。其他()
第8題: 如果您購買您會選擇那種材質的首飾
1。黃金() 2。銀()
3。玉() 4。鑽石()
5。有色寶石() 6。水晶()
7。鉑金() 8。珍珠()
9.其他
第9題: 您會在什麼情況下買珠寶首飾
1。結婚() 2。節日()
3。送人() 4。升值()
5。平時佩戴() 6。遇到喜歡的()
7。收藏() 8。其他()
第10題: 在購買珠寶首飾時,您最先考慮以下哪個因素
1。款式() 2。品牌()
3。價格() 4。材質()
5。質量() 6。服務()
(六)調查結果與建議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56%的珠寶企業的主打產品是鑽石,35%是金飾品,34.5%是翡翠,26.6%是紅、藍寶石,以珍珠、銀飾、模擬飾品及其它產品作為公司主打產品的比例分別是19.5%、18.4%、1.4%和3.85%,這說明產品多元化依然是珠寶市場的現狀。鑽飾品依然是珠寶市場的當家產品,其在市場上的主打產品地位不容動搖。紅、藍寶石的消費有所下降,但市場份額依然不可小視。珍珠產品具有一定的消費需求,但需要市場的引導。具體地說,11-30分鑽飾品在市場上最具購買力,金飾品中以3-10克重的金飾品最受消費者歡迎。 商場專櫃是目前珠寶銷售的重要途徑;專賣店是今後珠寶首飾銷售的必然之路;直銷無論是目前,還是今後都是珠寶首飾不可忽視的方式。
本次調研結果還顯示,人們大多數購買珠寶的目的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外貌形象,是用來佩戴裝飾的,從而更好地展現其外表美麗。人們的這一目的促使珠寶設計者要有此一項,擁有一個大致的設計方向,使其滿足消費者的目的,充實珠寶市場的空缺,也為珠寶這一行業帶動循環互利。在設計者設計方面,要面向人們大眾索要他們所喜歡貴金屬到底是什麼的答案,通過這次調查,發現人們大眾所喜歡的貴金屬中鉑金首飾比較吸引他們,設計者要偏向這一首飾類型。不但是設計者鉑金的採集商方面也應有所行動,提高採集能力,好賺取更多的珠寶採集市場,並在這一市場中贏的更高的利潤。打開門做生意,就是為了利潤和提成,開珠寶行的也無可例外,但定什麼樣的珠寶價格才能讓自己獲利,讓消費者接受呢!這可是不是小問題,這關乎著兩者之間關於金錢的界限。在定價方面必須要把價格定在最能被消費者接受並不減少自己的獲利水平的中間。這一次的調查中最能被消費者接受的珠寶首飾價格,是1000~2000元),這個價格比較切合人們大眾的普遍呼應,商家應該以此為基礎,定出屬與自己珠寶的價格,保證自己和大眾的利益。
⑼ 對珠寶首飾行業市場下滑問題的思考
庄儒桂
2012年國內珠寶首飾終端消費市場傳統的「金九銀十」沖刺季較往年一片悄然,黃金周8天長假銷售情況與往年相比,更讓業內人士打起了寒噤。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相關數據顯示,9月,金銀珠寶類消費品零售總額177億元,同比增長12.5%,珠寶企業業績增速較以往顯著下降。
事實上,早在2012年6月以前,深圳珠寶業整體銷售疲軟和黃金、鑽石鑲嵌產品生產旺季不旺的現象已經顯現,大中型重點企業的情況尤為嚴重,因此引起了政府相關部門和各級協會的關注。
黃金珠寶首飾市場是否走向拐點?全球經濟放緩的深度影響是否將改變珠寶首飾行業的命運?這的確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1.市場增速放緩是行業的必然
縱觀國內黃金珠寶首飾行業發展的歷程,我們不難看出,黃金珠寶首飾從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的暗流涌動,到90年代末的異軍突起,以單一黃金為主的珠寶首飾市場,恰似剛剛決堤的洪水,形成了強大的賣方市場;此後,鉑金、鑽石等國際流行首飾品類陸續強勢登場,掀起了國內珠寶首飾消費市場的白色風暴,且伴隨著政府貴金屬管理政策的逐步放開和市場經濟模式的不斷成熟,助推了國內珠寶首飾行業將近十年的超高速發展階段。
2012年中國珠寶玉石首飾年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