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醫改方案無法理解
細節很多都還沒出來呢
廣東的方案讓人很寒,津貼300塊主要是對醫院影響大,就是按人頭包費用
對個人,如果你不想惡意多開葯的話影響不大。
廣東的方案主要是受中山古*鎮的影響,把付費給醫院的額度定死,醫院自然就開廉價葯了。
當然,如果真必須要用貴葯的話,醫院會叫你轉診或自費。
用葯比例是地方限的
優惠?按廣東的方案,醫院開貴葯的傾向會被遏制,然後還有,外面的葯店都別混了。
Ⅱ 新醫療改革對我國醫葯行業有什麼影響
新醫改對我國整個醫葯行業的影響都是非常正面的。這主要因為以下幾個原因:一是促進醫療資源與葯品消費結構的重新分配。二是政府的財政投入使醫葯市場「蛋糕」擴大,未來醫改最核心的地方就是政府加大資金投入,估計將增加1200億元/年。這將增大醫葯市場的蛋糕,尤其是基礎用葯市場。2005年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醫葯製造業產品銷售收入是4000億元。我國衛生總費用為1200億元/年。如果國家在未來增加1200億元/年的衛生支出,則整個醫葯市場的蛋糕將被迅速擴大。三是「看病貴,看病難」問題將得到改善,曾經被壓抑的醫療需求有望釋放,從而推動醫葯市場快速增長。 根據分析,在醫療制度改革下,未來可能受益的公司包括: 其一、產品以基礎用葯(如抗生素、心腦血管等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為主,具有品牌,價格相對便宜,產品市場份額大的企業。如雙鶴葯業、華北制葯、麗珠集團、魯抗醫葯、哈葯集團等。 其二、產品獨特,在市場中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企業。如華東醫葯。 其三、國家采購可能涉及的醫療器械、診斷試劑類公司。如萬東醫療、新華醫療、科華生物等。 其四、醫葯商業的龍頭公司。目前,全國各地政府統一葯品招標采購和掛網招標開展得如火如荼,在此過程中,最主要的變化是減少葯品中間流通環節。一個地區一般只有1或2家葯品流通企業最終負責葯品配送。因此,網路發達和具有現代物流管理的醫葯商業公司將在此過程中勝出,市場進一步優勝劣汰。可能受益的公司包括國葯股份、上海醫葯等。 國家醫療制度改革對醫葯製造和醫葯流通行業的影響,都將是加速行業整合,提高集中度。 我們認為,國家的醫療制度改革對整個行業的影響將是漸進式的,整體格局確立估計要1-2年,甚至更長時間。對部分相關醫葯上市公司的有益影響可能要放在一個更長的周期去理解和看待。
Ⅲ 新醫改後對葯品招商有什麼樣的影響葯品招商以後會好做嗎
新的醫改方案出台,其關鍵的就是要改變老百姓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
對於醫院就是要改變醫院葯品貴的問題,減輕病人負擔。國家對於葯品的招商會有更嚴格,更透明的要求。葯品進入醫院的價格更加透明,環節減少,對於限定的品種,價格肯定不會高,改變以葯養醫的狀況。個人的利潤空間會減少。
其次醫院將逐步實行醫葯分家,將醫院的葯房託管給醫葯公司,減少葯品流通環節,降低價格。另外新的醫保辦法,將對個人的醫保賬戶設置封頂,所以患者在消費了部分處方葯物之後,勢必選擇葯店購葯,所以患者越發節儉,也許以後葯品的利潤會降低。至於好做不好,葯品肯定是少不了的,但是從業人很多,也許不久國家會對此行業進行限制,提高行業的准入級別,來限制從業人數。
Ⅳ 醫改對醫葯板塊的影響
醫葯我推薦天士力,已經破位,並且已經形成了底背離,從超跌指標看已經處於-30%以下了,所以短期爆發上攻的可能性比較大一些!可以適當關注。基本面還是比較好的。一旦恢復人氣的話力量可能比較強,走的也會比較快。但是現在還有待觀察人氣和買方力量。。。
個人建議僅供參考
呵呵!我也不知道,並不是真的不知道,而是不想知道,因為我知道即使什麼都知道了也沒有任何用處,中國暫時還不適合。。。
Ⅳ 新醫改方案究竟有哪些亮點為廣大民眾帶來哪些實惠
基本葯物制度築起生命保障線
國家建立基本葯物制度,將對常見病的一些首選葯物提供高質量的、足夠數量的保障,並能實現公平享有,而且基本葯物的報銷比例會比其它非基本葯物的報銷比例要高。
比方說,將胰島素列到基本葯物目錄里,這就意味著我國上百萬需要使用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病人都能公平地得到這種葯物。實際上,基本葯物並不僅僅是對付小病,一些治療腫瘤、心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的葯物也包含在這個目錄裡面。所以,基本葯物制度的建立,以及不斷調整,會給百姓就醫帶來極大的實惠。再加上基本目錄里的葯品在基層醫療衛生單位將全部配備,而且零差率地銷售,可以說是高質量、價格又合理的葯物保障體系。
公共衛生服務人人享有的陽光
在公共衛生服務方面,特別是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目標是逐步實現均等化服務。其中包括了經常性的服務,如個人健康檔案的建立、預防接種、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健康促進等等。
另外,還有公共衛生的若乾重大專項,比方說疫苗接種,艾滋病、結核病、血吸蟲等疾病的診治都有安排。此外,還有婦女和兒童的健康問題,也是關注的熱點。
培訓住院醫生提升基層醫療水平
這幾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診療量在明顯增加,而大醫院的門診量也在增加,雖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增幅更大,但按照百姓的就醫習慣,大家還是比較認同大醫院,主要是大醫院的診療水平高。
因此,在加強基層醫療服務單位硬體設施建設的同時,也要提升其醫療隊伍的整體素質,特別是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的素質。對於在崗人員,要加強培訓,同時,也應該吸收更多的新鮮血液,在新醫改方案中,特別強調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完善,提出人才培養的目標,即住院醫生培訓制度的建立。這個目標的實現要依靠大醫院、教學醫院,培養更多的住院醫生,但這些住院醫生不是為大醫院自身培養,而是為社會培養。經過大概三年左右的住院醫生培養後,其中大部分的人都能夠到基層去,到社區去,到縣鄉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去。這樣的話,百姓就會增加對基層醫療機構的信任感,這是當前要加大力氣去做的一項工作。
葯錢會變的更便宜了,醫療條件會變好的,醫療報銷力度也加大,這都是實惠.
Ⅵ 新醫改對醫葯銷售的影響!!!
我認為影響不大,基本葯物名錄里的葯雖然便宜但副作用都很大,大部分人都寧可多花點錢吃好葯。至於公立醫院醫葯分家,說說而已,醫院葯房裡面不管人員的專業知識還是學歷都不是社會葯房能比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過了這個風頭期該幹麼幹麼。其實葯價高不能都怪葯代的,醫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如果葯代都沒了,醫生會開出他認為效果最好的葯嗎?
Ⅶ 醫葯製造業對其他行業的影響
醫葯行業景氣才剛剛開始,未來提升空間巨大.
醫葯行業是一個多學科先進技術和手段高度融合的高科技產業群體,涉及國民健康、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1978年至2008年,歷經30年改革大潮洗禮的中國醫葯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日新月異的變化。30年來,中國醫葯工業增長速度一直高於國內生產總值(GDP)。從1978年到2007年,醫葯工業產值年均遞增16.8%,成為國民經濟中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
2007年1-11月,醫葯製造行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565,901,53千元,同比增長24.87%;實現產品銷售收入520,723,086千元,同比增長24.56%;實現利潤總額為49,921,461.00千元。2008年1-11月,醫葯製造行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713,658,303千元,同比增長25.94%;實現產品銷售收入656,130,219.00千元,同比增長25.84%;實現利潤總額為64,530,215千元。2008年,盡管金融危機席捲了全球,但是中國醫葯購銷仍然保持了穩定增長的態勢,這不僅來自於人類對葯品的剛性需求,也由於中國正處於完善醫療保障體系的上升通道,國家財政給醫葯市場擴容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2009年1月2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關於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和《2009-2011年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實施方案》,新一輪醫改方案正式出台。
2009年,隨著醫葯行業專項整治可能帶來的市場規范化程度提升、新醫改方案帶來市場擴容機會、新上市產品的增加、葯品終端需求活躍以及新一輪投資熱潮等眾多有利因素將保證中國醫葯行業繼續快速增長。但隨著金融危機的蔓延和世界經濟的減速,中國醫葯外貿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2009年有可能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最為困難的一年。但是由於中國醫葯行業的特點以及新醫改對內需的拉動作用,中國醫葯進出口總額有望繼續保持一定的增長。「變壓力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將成為2009年中國醫葯外貿發展的主旋律。
展望未來,中國醫葯行業景氣才剛剛開始,未來提升空間巨大。醫葯產業目前進入新醫改牽引下的新一輪有序發展期。未來新醫改方案將對中國醫葯行業的市場結構、產業結構、產品結構等方面產生深刻的影響,到2010年,醫改帶來的葯品增量至少在1000億以上,加上行業自然增長部分,預計未來3-5年醫葯行業的年增長率不會低於20%。
中投顧問2009-2012年中國醫葯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Ⅷ 市場營銷作業:新醫改政策對醫葯市場營銷的影響2000字
對你這位同學,提出一些相關的建議或參考,對於新醫改政策文獻,必須結合醫葯營銷的專業知識,來全面分析對於市場營銷的考察與論證的主題為中心思想的內容。
如何在醫葯營銷過程中掌握顧客消費心理?
著重歸納總結以下幾點:
第一、在營銷過程中以顧客為中心層次,以了解顧客對於葯品的需求和需要,以及時做好葯品采購須知和詳細清單,以補全市場大眾化急需葯品上市、采購及銷售跟單。
第二、在營銷過程中以市場需求定量為出發點,以了解市場葯品的行情和市場因素,以考慮穩定的貨源和建立市場銷售渠道,以精心組織市場調研的團隊,以細分化市場銷售與執行。
第三、在營銷過程中以新媒體傳播營銷的方式,以藉助市場多元化的銷售渠道,為葯品市場建立組織化營銷的模式,以結合市場葯品的政策及方案措施,以採取市場葯品的長度及深度,以廣泛的為大眾化消費者群體而服務醫療。
第四、在營銷過程中以結合市場葯品的中成葯和西葯,以中西醫葯為主要組成部分,以葯監局嚴格監督葯品市場價格,以市場政策的扶持為導向,以葯監局的電子監管碼為市場信息統一平台和市場檢驗平台。
第五、以做到市場葯品公平、公正、公開的信息傳播發送渠道,為大眾化消費者群體提供了葯品市場的認可度和認知度,以傾力打造顧客可信賴的合作品牌,為顧客提供更方便、更快捷的便利服務和增值服務,以追求以「顧客就是上帝」為中心思想的理念,以全心全意為顧客著想,以及時為顧客排憂解難,以全心全力為顧客處理相關的問題和相關的要求,以面向基層做好服務醫療團隊建設,以面向群眾及消費者做到品質服務和用心服務。
謝謝!
Ⅸ 新醫改對醫葯經銷商有什麼影響嗎詳細說一下啊,謝謝
中國公眾期待太久的新一輪醫改,終於在二00九年成為現實。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六日公布,擯棄了此前改革過度市場化的做法,承諾強化政府在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中的責任,逐步實現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李玲認為,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這在中國歷史上尚屬首次。這就意味著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作為公共產品成為人民基本權利的一部分。
建立政府主導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回歸公益性,這不但符合醫療衛生事業的基本屬性,也是絕大多數發達市場經濟國家和多數發展中國家的其他人口大國的通行普遍做法。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中國選擇了市場化、商業化導向的醫療衛生服務模式。由於政府投入不足,葯品費用上漲過快,醫療資源向大城市和大醫院集中,中國基層醫療機構資源匱乏、技術薄弱,「看病難、看病貴」成為困擾城鄉居民的社會問題。
新一輪醫改則使醫療回歸公益本性,明確了政府在提供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中的主導地位:公共衛生服務主要通過政府籌資,向城鄉居民均等化提供;基本醫療服務由政府、社會和個人三方合理分擔費用,並承諾政府將逐步增加投入,使居民個人基本醫療衛生費用負擔有效減輕。
這份耗時近三年、廣泛吸取國內外經驗的新醫改「路線圖」提出:到二0二0年,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基本建立,普遍建立比較完善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和醫療服務體系,比較健全的醫療保障體系,比較規范的葯品供應保障體系,比較科學的醫療衛生機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形成多元辦醫格局,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新醫改方案既有長遠規劃,也有短期目標,因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已是迫在眉睫,改革需要在短期內見到初步成效,使長遠改革得到更多的民意支持。《意見》規定了未來三年內需要著力抓好的五項重點改革,包括使城鎮職工和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均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同時,新醫改方案中,仍然給地方留有進一步探索的空間,包括醫改服務提供體系的改革,醫院與醫生的關系、醫療保險機構和醫療服務提供方之間的關系等。
針對備受關注的用葯安全、葯價虛高問題,《意見》提出:將逐步建立國家基本葯物制度,將基本葯物全部納入醫保葯品報銷目錄。
此外,為了方便民眾就醫,中國將投入巨資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重點加強縣級醫院、鄉鎮衛生院、邊遠地區村衛生室和困難地區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
醫葯衛生體制改革,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對於中國來說,醫改有方方面面的利益需要協調,改革的難度可想而知,改革的進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不過,改革的大幕已經拉開,為了讓十三億人病有所醫,中國在迎難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