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作為中層領導幹部如何打造團隊凝聚力
一個團隊體現就是三力,凝聚力,戰鬥力,號召力,凝聚力就是團隊團結力量的核心,如何打造團隊的凝聚力是一個團隊領導者具備的能力,沒有凝聚力就沒有戰鬥力,沒有戰鬥力就不會有號召力,沒有這三力團隊就沒有核心力,凝聚力是一個團隊的基礎,只有凝聚力的團隊才是有活力的團隊,有戰鬥力的團隊。打造凝聚力的五要素!
第一個就是信任:信任是感情的基礎,信任是團結的開始,信任是關系的建立的核心,所以團隊中,信任是就一個團隊能否知心知底的根本,打造信任的五大原則:1,不要欺騙 2,不要抱怨3,不要生氣,4,不能說大說,5,不要隨變承諾。所以一個團隊凝聚力的建立基本上都建立為人上面!信任就是要把做人品質練就好!
第二個就是合作:合作就是力是,合作就共同創造成果,合作的核心就是把不可能變成可能,把有限變成無限,發揮強大的合作力量!在中國人有一句:一個人是一條龍,一群人是一群蟲,分工容易合作難,今天的年代只有合作才能創造奇跡,合作才能發揮團隊的潛力!合作就是讓大家形成統一步調,統一力量,統一聲音!
第三個就是溝通:產生的誤解80%是溝通出現了問題,溝通的品質決定團隊是否有力度,是否合作的愉快,團隊在打造的過程中就是溝通的通暢性。企業團隊中領導人一定是一個懂得高品質溝通的人,聽得懂,和說得懂,是溝通中必備的能力,打造團隊就是訓練人員溝通能力!保證溝通很輕松,團隊自然合作很順利!
第四個就是忠誠:軍隊之所以有執行力,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要素就是忠誠於黨,忠誠於國家。決不做黨的負債。企業團隊中成員必須要求有忠誠度,忠誠就是對自己,對團隊一種高風亮節,做一行愛一行,加入就是融入,有感情,有情義,在打造團隊文化要訓練忠誠文化,人生總得對自己忠誠,對團隊忠誠!
第五個就是責任:一個人不在於年齡的大小,而在於責任的大小,企業團隊中要求訓練團隊對責任的認識,加入團隊就要有團隊榮譽感,真正對團隊負起責任來,做一個團隊中有擔當,有承擔能力,能夠為團隊貢獻的人!
② 如何當好中層幹部的幾點思考
中層幹部是單位組織的中間結構,處於承上啟下的重要位置,是一個單位黨委凝聚群眾力量的核心, 是領導班子的決策得以推進和落實的重要環節和有力保證。在上情下達的過程中起著二傳手的作用,是連接組織的紐帶和橋梁。因此,作為一名中層幹部,如何履行好職責,充分發揮作用,十分重要。從自己曾經擔任過副所長、消委會副秘書長、人事監察室副主任中層崗位的實踐中、從平時與一些中層骨幹交流學習中,就如何當好中層幹部,我談點初淺的看法。 一、角色定位準。中層幹部在工作中的角色意識很重要, 因為它是隨著工作對象的變化而變化, 隨著工作任務的輕重而不斷調整的。一般來說, 中層幹部應具備三個意識, 即領導意識、服從意識和協同意識。每一個中層幹部都必須牢固樹立起下級服從上級的服從意識,要十分明白自己所處的位置,自己這個位置的活動范圍有多大,自己在這個活動范圍內要完成哪些任務。工作中中層幹部應能處理好八個方面的關系,即:做人與做事的關系、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的關系、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局部與全局的關系、做和說的關系、干與學的關系、權力和義務的關系以及環境和風氣的關系。 二、決策領悟深。中層幹部既是執行者,又是領導者,具有雙重身份。一方面,作為工商部門的中層幹部要認真學習國家有關政策法規,做到以法行政。另一方面,要吃透上級的決策,真正領悟單位領導的決策意圖、決策過程、決策內容、決策效果,並以此作為目標來把握做事的方向,做到執行時不片面,不偏向,不走樣。特別要防止草率行事,認真領導決策意圖, 確保單位工作目標的勝利實現。 三、洞察分析敏。深刻的洞察能力是一種判斷思維能力。中層幹部雖然不是單位的決策者,但是應該義不容辭地為領導決策提供事實依據。對黨和國家某一個時期的新政策,對本系統某一階段的發展趨向都要保持敏銳頭腦,及時察覺;對本單位發生的情況,要善於透過現象看本質,認真分析事情來龍去脈和因果關系,提煉出真實的信息,供領導決策參考。對幹部職工中出現的苗頭性問題或出現的傾向性問題,都要洞察先機,及時予以抑止、或張揚、或糾偏。 四、計劃條理清。中層幹部對領導決策意圖的理解,具體體現在制定工作計劃和工作方案中。每時段,各股、室、所大隊都要根據局裡整體工作計劃制定詳細的工作計劃,圍繞全局的總體思路,結合各自特點,落實可行的措施。重大活動、重點工作還要有具體的實施方案,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拿出時間表。要保證與全局工作的整體性、一致性、連貫性。在制定計劃、方案的過程,多請幹部職工參與,多聽取採納他們的意見、建議,把局裡的決定和要求變成幹部職工的自覺行動。 五、規章制度嚴。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中層幹部作為管理者,必須有強烈的制度意識,自己的一言一行要嚴格按章辦事,同時,要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說規章制度要嚴,主要應當從兩個方面去做,一個是要結合本部門的實際制定嚴密的規章制度,切實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另一個是執行起來要嚴格,凡事從第一件抓起,一抓到底。 六、協調溝通勤。世界上一切事物總是在矛盾中發展起來的, 我們的事業也是在不斷地解決矛盾中前進的。作為單位的中層幹部,在每一項工作中都起著是橋梁和紐帶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講,協調就是溝通,就是及時上傳下達,傾聽群眾心聲,反映群眾意願,解讀領導之聲,從而達成共識。中層幹部不僅直面幹部職工,而且還要面對其它單位的同志,碰到現實問題比較多,協調就是是最好的解決問題的辦法,要通過積極主動的協調,理順各種關系,既為自己的工作開辟途徑,又為友鄰單位開展工作創造條件,最終實現共贏。 七、授權擔責明。有效地授權,可以調動人們的工作熱情。明確一定的責任,可以增強人們的責任心。作為中層幹部不可能所有事情都親歷親為,要明確自己的職責就是培養下屬共同成長,成就下屬就是成就自己。因此,最大限度地賦予下屬責、權、利,這樣全體幹部職工才有成就感和責任感。同時,中層幹部要勇於為幹部職工承擔工作中的失誤,也不把屬於自己的責任推給上級領導。 在責任面前我是領導, 需要挺身而出, 不可推諉。在工作中我們是同事, 需要合作共事, 不可盛氣凌人。在工作之餘我們是朋友, 需要真誠相處, 不分高低貴賤。在團體中起著承上啟下、承前啟後、承點啟面的作用,從而真正發揮好參謀助手作用。
③ 怎樣做好中層幹部的思考
您好!大白話說,幹部和員工的區別可能不在知識水平上,而是一種決策的能力。是一種綜合的實力,比如對事情的處理,應對突發問題的決策。敏銳的洞察力,富有創新的思維能力,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等等。一個領導之所以能成為一個領導,就因為他比其他人來說具有替他人不具備的某些素質。所以一個領導幹部最重要的就是責任,其次就是自我提高!建議您多看一些這方面的書籍,從別人的人生經歷上學習一些方法,來提高自己的水平。個人建議,僅供參考。謝謝!
④ 如何提高中層幹部的協調溝通能力
如何提高領導幹部的協調溝通能力,我覺得,應從以下三點做起:
一、加強學習努力提高領導幹部的素質。
1、樹立服務觀念,強化領導幹部的職業形象和政務禮儀意識,是樹立威信,提高協調溝通能力的思想基礎。
2、提高政策理論業務水平,是提高協調溝通能力的關鍵。理論使人深刻,政策使人清醒。只有具備了較強的理論政策素養,才能熟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的指示精神,形成科學的世界觀,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問題,從而提高出謀獻策的層次和能力,在實際工作中不做出格的事,不說出規的話,在事關原則性的問題上,毫不含糊,敢於堅持真理,才能使人敬佩。
3、打造較強的業務工作能力。只有具備比較高的業務工作能力,才能更好地履行領導幹部的職責。努力學習認真提升自己的五種能力:調查研究能力、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快速反應能力和行政執行力,才有提高協調溝通能力的保證。
4、著力培養自己高尚的道德修養和健康心態,有反腐倡廉堅強作風和深入細致、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才在群眾中有口碑。
5、注重培養自己卓越情商構建和諧的上下關系,要更廣寬地拓展知識面,精通本職業務,做到職內外知識要了解,有關知識要明確,相關知識要掌握,從而提高出謀獻策的層次和能力,為社會多做貢獻,得到社會和別人的認可。
二、認真掌握好領導幹部的溝通協調的方法。
在工作中,我們要結合自己工作特點,建立有效工作溝通的基本流程:一要確定告訴別人的是什麼信息;二要確認對方是否收到了信息;三要對方給出一個明確的理解信息,最好是讓對方把理解的意思用不同方式反饋回來,以進行驗證;四是對方在理解了信息之後,是否認同,是否接受這個信息(比如一項工作),如果接受,就需要給出一個承諾,比如什麼時間完成,讓工作進展有一個相對的可控性;五要在接近任務完成日期的時候提醒對方,讓對方知道完成任務的時間快到了;六是在完成日期那一天不管對方是否完成了任務,都要給相關人員一個匯報總結,即包括對方當事人,也包括自己的上級,對方的上級及其他人員。如果對方完成了任務,就要表示感謝;如果未完成,就要把這件事告訴自己的上級和對方的上級,把事情的原委寫清楚,並對接下來如何做提出建議,更利用工作。由此就引出了溝通協調的方法問題。
1、與上級溝通。與上級溝通時,應注意事先整理好要談的話題,並選擇好溝通的時機;溝通過程中,要能夠准確理解和領會上級的意圖,並能針對問題提出解決方案;當與上級意見不同時,要尊重上級做出的決定,並積極執行;完成工作或解決問題後,要及時作匯報。
2、在工作執行中的溝通。首先要尊重指令傳播環節,切記不要越級或繞過上級去報告工作,要遵循指揮—匯報鏈;其次要遵循行政執行的一般程序,即接受任務、分析並拿出辦法、實施並辦理、總結並反饋。同時要注意,不要加入到說三道四和流言蜚語中去;要直接與他人溝通;沖突時,焦點要針對問題,而不是個人;當處於錯誤的情況時,千萬不要試圖頑固到底,而要向人致歉以結束爭論;同時,還要學會換位思考。
3、與下屬或群眾溝通。可以採用「和緩」的交流方法。安排和檢查下屬的工作是職能之一,但我們需要注意方式和方法。我們知道,人都有一種被尊重的需要,作為下屬,他們更有這種需要。領導習慣於採用命令的方式安排下屬的工作,習慣於採用斥責的方式批評下屬的工作,這都是非常有害的。工作中我們需要有意識地盡量「淡化」上下級差別,採用「建議」或「安排」的口吻來安排工作一定會比「命令」更有效;採用「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方式來指出下屬的過失或不足一定會比「斥責」更管用。有些人擔心自己的「威信」會不會因為自己這種「和緩」的交流方式而變得「盪然無存」,其實這種擔心完全是多餘的;恰恰相反,您的下屬只會越來越尊敬您。
三、靈活運用好溝通協調的技巧藝術。
1、注意場合,選擇時機,事半功倍。
與領導幹部溝通,要注意場所、選擇時機。注重方法的變通 ,方法正確才能減弱或者消除對方的戒備心理。要根據領導幹部不同的情緒狀態和個性而採取適當的溝通方法,因人因事地而用:(1).直接指出問題所在,表達自己的態度和觀點的方式:(2).旁敲側擊,暗示下屬;(3).轉移注意,在談笑之中讓下屬明白你的意思。避免直接的對立面,好讓別人接受。
2、坦誠相待,冷靜謙和,切忌急躁。
在工作中,下屬要贏得領導的肯定和支持,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讓領導感受到你的坦誠謙虛。工作中的事情不要對領導保密或隱埋,要以開放而坦率的態度與領導交往,這樣領導才覺得你可以信賴,他才能以一種真心交流的態度與你相處。
作為領導,應該降低自己的姿態,真誠謙虛,不要以先知者和必勝者的心理自居,不要老是一副嚴厲的面孔,用一種朋友間溝通的平等心態去和下屬溝通。
3、了解內心,發揮人緣和情感作用。
不管領導者還是被領導者,他首先是一個人,作為一個人,他有他的性格、愛好,也有他的作風和習慣。對對方有個清楚的了解,是為了運用心理學規律與對方進行溝通,以便更好地處理上下級關系,做好工作。人性中有一種最深切的秉性,就是被人尊重的渴望。與人交往時要永遠記住,人都希望別人恭維他、贊揚他。你要找出領導幹部的優點和長處,在適當的時候給別人誠實而真摯的尊重。
4、主動溝通,加強互動,合理處理下屬的合理需求 。
平時多關心同事,正式場合的交流能夠了解的更多的是下屬的工作情況,多安排非正式的溝通渠道:閑聊、聯歡會、內部活動等互動活動。與人溝通是一門藝術,在溝通的過程中,應注意做到以下幾點:要知曉別人的優點和長處;與人交談時,微笑是最好的語言,傾聽勝過長篇大論;別探聽別人的私事,無意中知道了,也要放在心裡當成秘密;別人的贊美好比香水,聞聞可以,若當了真,喝下去可就慘了;坦然承認別人指出你的不足,這樣,他們只會更尊重你而不是輕視你;當朋友悲傷失意時,一定要靠近一些,而朋友高興得意時,不妨稍微離開一點;與人同行,不要走得太快,不要離得太近,給別人一些進退的空間。建立直接上報的渠道 開辟表達需求的空間 , 滿足合理需求 ,應該讓下屬看到你的辦事效率,增強下屬單位的信任,在做出分析後,盡快滿足下屬的合理需求。
5、均衡關系,著重勸慰,團結為上。
與上級溝通的意義在於工作上能得到正常的支持,遇上困難能得到幫助和化解,個人價值能得到上級的肯定,只有相互支持和良好合作才利於搞好工作,至少不能讓上級整治下級給小鞋穿;與下級溝通的意義在於有利於調動下級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提高工作能力實現目標,有利於增強凝聚力,實現組織系統的最佳效能。
與上級溝通協調時,應該服從而不盲從,尊重而不奉迎,以大局為重不計個人得失,盡職做好本職工作而不越位,在上級之間保持中立等距離外交,一樣的支持、服從、對待。
與下級溝通協調時,應該以人為本、做好服務,要注意拉大能力距離而縮小感情距離,大事要講原則,小事要講風格。
正職與副職溝通協調時,應該授權、放權、不越權,支持、依靠、不撒手,關心、攬過,不逶過。正確對待領導、下屬和自己。我想自己作為副職,上有領導下有員工,更需要正確地對待領導、下屬和自己。我們需要「敬以向上」、「寬以對下」、「嚴以律己」。「敬以向上」是需要我們尊敬自己的領導,但不是阿諛奉承、溜須拍馬;「寬以對下」是需要我們對自己的下屬寬容,但不是聽之任之、放任自流;「嚴以律己」是需要我們對自己要求嚴格,但不是只講奉獻不要回報。當部門、個人利益與總體利益有沖突時,我們需要優先考慮總體的利益;當同級部門有困難時,我們需要主動地予以支持,因為「助人實際上就是助己」;當個人利益與下屬利益有沖突時,我們需要優先考慮下屬的利益。那麼我們的工作才能做好,溝通協調才能成功。
⑤ 如何實施中層幹部關懷方案
這是某電視廣播劇的方案
一、從思想上關愛黨員、幹部和職工
局領導班子成員、各黨支部、各部門要積極開展談心談話活動,了解情況,溝通思想。採取個別談話、黨小組座談、黨支部座談等形式,逐步形成領導與黨員、幹部與職工之間交流、溝通制度。當遇到思想情緒的問題時,主要領導要主動與其談話溝通。從7月份起,局主要領導同局台領導、公司主要負責人、部分中層幹部、退居二線的中層幹部及部分退休老同志談話1次,各分管副書記、副局長要同所分管的中層幹部及部分員工談話1次,中層幹部要與下屬員工談話1次。
二、從工作上關愛黨員、幹部和職工
局領導班子、各黨支部、各部門要加強對基層黨員、幹部的工作指導。支持他們大膽開展工作,認真聽取他們的建議,積極採納他們的意見,在工作安排和人、財、物安排上向基層黨員、幹部、職工傾斜,並繼續改善黨員、幹部和職工的工作條件。
三、從生活上關愛黨員、幹部和職工
一是安排好黨員、幹部職工的休假、體檢、培訓和外出考察學習工作。二是開展健康有益的文體活動和養生知識講座。三是對患病或生活困難的黨員、幹部職工及時予以適當的組織關懷與幫助。四是工作特別繁重的部門,要實行強制輪休、換休。建立黨員幹部職工包括離退休老同志身體健康情況檔案。
四、根據我局工作性質的特殊性,進一步做好黨員、幹部職工的福利待遇工作,設立特別貢獻獎,獎勵對廣電事業做出特殊貢獻的職工(具體辦法另行通知)。
五、暢通渠道、保持溝通
各公司每季度要將本部門工作中好的做法、經驗以及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以書面形式及時上報局黨委備案。如出現瞞報、漏報、遲報等情況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將依據有關規定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⑥ 中層幹部如何開展工作
2、要善於做具體事,注重工作細節。企業管理理論有這樣一句格言:「領導做正確的事、管理者正確地做事」。學校幹部與機關幹部不一樣,不只是簽字、審批、檢查,大量的工作是布署任務,工作協調,做具體事。大家既是指揮員又是戰斗員,在工作中要注重細節。細節體現藝術、細節隱藏機會、細節提高效率、細節產生效益。芸芸眾生能做大事的實在太少,多數人還只能做一些具體的事、瑣碎的事、單調的事,也許過於平淡,也許雞毛蒜皮,但這就是工作,就是生活,是成就大事,當更大領導的不可缺少的基礎。要養成對每一項工作都窮其細節、精益求精的良好習慣。比如組織一個會議,舉行一項大型活動,都要做出周密安排,講規范,要克服隨意性。在常規管理上做到嚴抓細管,在教育上做到細致入微,在教學上做到精耕細作,在服務上做到精益求精。只要這樣,我們的工作就一定有起色。 3、要正確處理好三個關系。 一是處室與處室、年級與年級之間的關系。處室與處室之間既要分工,更要協作,而且有些工作是交叉的,不能相互推捼。 二是處室負責人與分管校長之間的關系。工作中要加強溝通,加強協調,增進理解,消除誤會。一方面,分管校長的意志不能強加於中層幹部,在一個年級,一個部門,推行某種改革,要與中層幹部多商量,通氣,善於聽取不同意見或反對意見。另一方面,中層幹部要自覺服從分管校長的領導,遇事多匯報,不能自作主張。當然,校長也好,中層幹部也好,尊重是相互的,要體現在為人和工作協調之中,說話盡可能不傷害人。 三是正職與副職之間的關系。中層正職是一個處室的主要負責人,必須總攬全局,協調方方面面的關系,對各項工作切實負起責來。副職則要有甘當配角的心態,協助正職做好各項工作,在尊重、理解並服從正職的同時,充分發揮好承上啟下的作用,積極利用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做好本職工作,努力配合正職協調好部門的每項工作。人與人之間有矛盾是正常的,一旦出現了矛盾,我們應該要正視它,不迴避,不激化。做到團結共事(相互欣賞,互相補台,分工合作),務實工作(真誠,辦實事講實效,不搞花架子),民主管理(尊重和理解的根本,傾聽,了解,熟悉,自信但不主觀,決策科學),自我約束(以身作則,為人大氣,任勞任怨)。 4、要提高領悟力和執行力。中層幹部的智慧、魄力、創造力等等,說到底是個領悟力和執行力的問題。領悟力就是對學校的工作安排,工作意圖,校長的指令,頭緒要清晰,把握做事的程序、標准和要求。學校的工作,如果你自己都沒有領悟好,你頭緒不清晰,總認為是上面逼著你要做這個事情,肯定做不好。一個優秀的幹部,必須要學會把握學校的工作意圖。當然把握不是迎合校長怎麼說的。我們有的人,不管底下的人接不接受,不徵求大家的意見,生搬硬套地就做一個方案,強行一推,大家有意見。回過頭來就反饋到我這兒來,我哭笑不得。其實,有些工作,我說的不是那個意思。執行力,就是要雷厲風行,說干就干,不是要你唯唯諾諾、生搬硬套、當傳話筒,機械地執行,這種執行力不好,做不出成績,也做不出新意。要結合實際,充滿創意和主動性的執行。 外國的管理故事:有A、B兩人,從小是同學,同時進公司,A獲得了提升,B很失落。有一天,B終於忍不住了,找到經理質問為何只提拔A而不提拔他?經理沒有立即直接回答他的問題,只是要求他先到市場上看看有沒有土豆賣? B馬上到市場上去看,回復說有。經理又問多少錢一斤? B又到市場上去看,回答多少錢一斤,經理又說要看看貨樣,B只好再跑。這時經理將A叫來,當著B的面,重復了剛才對B所提的問題。A馬上到市場上看後,回來說有賣土豆的,多少錢一斤,呈上了貨樣,還把與土豆價格相若的西紅柿等衣產品的貨樣、售價一一報上。經理語重心長地對B說:現在,你應該得出你剛才所提問題的答案了吧?B心服口服地點頭。A和B可以說都是忠實的執行者,但B僅是一種被動的、毫無創意的執行,所謂「踢一腳,動一動」。而A則不然,他在執行的過程中充滿了預見性、主動性和精細性,所以他的工作能取得事半功倍。 5、工作作風要嚴謹 工作作風是任何一個單位必須抓的,作為中層幹部必須有一個好的工作作風。這方面我講得較多,今天就不重復。我要求中層幹部、年級組長要做到四個字,即嚴(嚴已、嚴肅、嚴格),公(公心、公正、公平),勤(勤懇、勤奮、勤儉),能(能做、能說、能寫)。 總之,希望這次新聘任的中層幹部,能嚴格要求自己,以實際行動不辜負組織上的期望和教職員工的信任,在有限的任期里做出無限的努力,創造無限的成績,為店子鎮中學的發展貢獻力量。
⑦ 談談如何做好一名中層幹部及工作心態
做好一名中層幹部,就要有中層幹部的必備素質,具備了一定的素質要求,對於做好一名中層幹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工作心態就要保持謙虛、耐心、積極向上、保持創新。
中層幹部的必備素質:
一、健全人格的塑造
幹部要注重加強個人修養,不斷提高人格素質。只有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利益觀,不斷增強「德」的觀念,加強「德」的鍛煉,注重「德」的修養,做到學為人師、行為人范,才能既具有強大的感召力和影響力,又具有令人折服的人格魅力。
二、合作精神的養成
在協調合作方面要注意加強部門領導班子的團結協作。項任務的完成必然是學院各部門團結合作、協調配合,發揮整體作用的結果。每個幹部都要樹立全局觀念和大局意識,圍繞學院的最高目標和整體目標,科學規劃和設計本部門的工作。
三、具備創新品質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要認真學習和貫徹黨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和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自覺地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
四、人文情懷的鑄就
管理工作中,要切實落實以人為本,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做到既教育人、引導人、鼓舞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和關心人。
五、業務基礎的夯實
作為一名管理幹部,要管理好自己職責范圍內的工作,必須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科研能力和綜合管理協調能力。同時,要有問題意識研究意識,在工作中不斷發現問題,並能率領部門職工理性地研究和解決問題。
⑧ 怎樣與中層幹部進行有效的溝通
工作上問題有自己的見解,但要虛心聽取領導的針對問題的看法。生活上有時間的話在一個聊聊天晚上喝喝酒,喝酒時有點工作上的問題可以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