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幼兒園游戲方案玩報紙的活動評價有哪些
1、主題名稱:大班主題活動《大家來運動》 2、動作發展指向:發展平衡、奔跑、跨跳等能力以及培養動作協調性。 3、活動名稱:區域體育游戲——玩報紙 4、活動設計意圖 培養幼兒對運動的興趣,體驗樂趣,在尊重幼兒個體差異的基礎上,提高幼兒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在運動中培養幼兒大膽、自信、勇敢合群的個性心理品質是《綱要》提出的關於幼兒體育的目標,也是我們教師為此努力的方向。有價值的體育活動需要教師的顯性的組織與指導,材料的提供的隱性指導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報紙隨處可見、隨手可得,孩子們拿報紙卷金箍棒、折手槍、剪面條、捉迷藏……在幼兒的眼裡,報紙就像魔術師變魔術一樣變化多端,妙不可言,把報紙的 「一物多玩」設計在體育區域游戲里,讓幼兒在探索、嘗試而生成她們喜愛的運動。在這些活動中,幼兒活動了自由、自主、自動地活動的機會,鍛煉身體發展基本動作的同時,幼兒的創造能力也得到提升。 5、活動目標: 1、能四肢協調靈活地進行走、跑、跳、投、轉、平衡等各種基本活動。 2、會用報紙進行多種游戲,有創造游戲玩法的興趣,感知玩不同游戲材料的動作與身體各部位的關系。 3、能自選游戲材料、游戲內容,與同伴共同有序擺放、收拾活動器械,在自己喜愛的活動中自主、創造性地玩。 6、活動准備: 1、舊報紙若干; 2.《進行曲》的音樂磁帶。 7、活動過程: 一、熱身 1.引導幼兒通過游戲「報紙變魔術」把報紙變成魔術棒。 2.在進行曲的伴奏下,帶領幼兒利用魔術棒進行熱身運動 二、探索報紙的玩法 1.引導幼兒探索報紙的各種玩法:我們拿它來做游戲,想一想能夠怎麼玩? 幼兒每人一張報紙探索不同的玩法。 (1)觀察幼兒一個人的玩法。 教師個別指導:「你這個玩法很有趣,還有別的玩法嗎?放到地上試一試? (2)觀察兩個或多個幼兒一起玩的方法,對合作良好的幼兒給予鼓勵。 (3)隨時注意幼兒的運動情況,適時調節運動強度和練習密度。 (4)提醒幼兒保持合適的活動空間,注意安全。 2.交流各自的玩法,組織幼兒互相學習並嘗試。 請幼兒介紹、展示自己的玩法,教師引導其他幼兒學習他的動作。 3、再次利用報紙玩游戲,鼓勵幼兒嘗試不同的玩法,並與同伴合作玩。
㈡ 一個完整的幼兒園活動設計方案有哪些步驟
幼兒園語言教學設計7篇 1 猴子撈月亮 活動目標: 1、了解故事的寓意,知道遇事多動腦筋。 2、通過故事及小實驗,深入理解故事情節。 3、和同伴玩水中成像的游戲,激發其探索科學的興趣。 活動准備: 1、配樂故事《猴子撈月亮》。 2、每桌一盆水,一隻手電筒。 活動流程: 1、以猜迷語的方式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有時掛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個圓盤,有時像把鐮刀。(月亮) 2、教師講述故事《猴子撈月亮》。 當講到「老猴子說:「快想辦法把月亮撈上來」時,停止講述並讓幼兒討論: (1)猜猜他們是怎樣撈月亮的? (2)月亮撈上來了嗎?為什麼撈不上來? 3、接著欣賞故事,教師進行提問: (1)故事的名字叫什麼? (2)小猴子在井裡發現了什麼?它怎麼叫的? (3)大猴子跑來一看什麼反應?老猴子呢? (4)它們用什麼方法撈月亮?撈到了沒有?為什麼撈不到? (5)最後老猴子一抬頭,看見了什麼?它對小猴子說了什麼? (6)聽了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麼道理? 4、分小組進行小實驗《水中成像》。 用手電筒當月亮,水盆當井,並讓幼兒觀察:「水中『月亮』的影子是什麼樣的?用手去撈,『月亮』變得怎麼樣了?」使幼兒感知水面很平時,「月亮」是圓圓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紋,影子就碎了。 5、教師小結:我們在生活中遇事應該多動腦筋、認真思考。 6、完整欣賞配樂故事《猴子撈月亮》。 活動延伸:讓幼兒閱讀用書,進一步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2 神奇的玻璃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中小白兔戰勝大灰狼的辦法,知道神奇玻璃的含義。 2、讓幼兒了解凸透鏡的成像特點及在生活中的應用。 3、體驗哈哈鏡成像的滑稽和有趣,感受人在哈哈鏡里的不同變化。 活動准備: 放大鏡一個、凸透鏡一個、《神奇的玻璃》掛圖,故事磁帶。 活動流程: 1、師生談話: (1)小朋友你見過什麼樣的玻璃?(幼兒自由討論) (2)小白兔也有一塊神奇的玻璃,你想知道嗎?(從而引出故事《神奇的玻璃》) 2、出示《神奇的玻璃》掛圖請幼兒欣賞,老師講述故事並提出問題: (1)小白兔在玩時撿到了什麼? (2)他有什麼驚奇的發現? (3)猜想小白兔想出了一個什麼好辦法。 3、出示放大鏡。 請幼兒摸一摸,看一看,從而感知「玻璃」的神奇之處,知道放大鏡能將物體放大,然後啟發幼兒討論:怎樣利用這塊「神奇的玻璃」戰勝大灰狼。 4、看圖書聽故事。 老師播放故事磁帶請幼兒邊看圖畫邊聽故事《神奇的玻璃》,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然後提出問題: (1)小兔子是利用什麼辦法嚇跑大灰狼的? (2)如果是你會用什麼辦法來打敗大灰狼? 5、引導幼兒發現凸透鏡在生活中的應用。 (1)啟發幼兒繼續探索「玻璃」的神奇之處:看近的物體時,物體變大,離得遠就會變小,而且物體是倒立的。這種「玻璃」就是凸透鏡。 (2)組織幼兒進行生活經驗講述:小朋友還在什麼地方見過這樣的鏡子,請幼兒討論;然後交流凸透鏡在生活中的用途。 6、師生進行討論: 小朋友知道了凸透鏡的模樣和用處,想一想你們還見過其他什麼樣的鏡子?(幼兒討論回答)然後老師總結:平面鏡、凹透鏡、哈哈鏡等。 活動延伸: 小朋友你知道哈哈鏡的用處嗎?那我們去三樓的哈哈鏡那裡認識一下它吧,鞏固對哈哈鏡知識的掌握。 3 醒來後的驚喜 活動目標: 1、能細致地觀察人物動作、神態、表情特徵,大膽想像講述畫面內容。 2、體驗作品中父親對兒子默默的愛。 活動准備: 1、讓家長幫助幼兒回憶與父親在一起的趣事。 2、父親、兒子的圖片各一副 3、教學掛圖、幼兒用書第3冊的第29頁。 活動流程: 一、開始部分: 分別出示圖片「父親」與「兒子」,鼓勵幼兒大膽猜想父與子之間發生的事情。 二、基本部分: 教師分別出示掛圖或幼兒用書,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根據需要進行提問: (1)圖1 假日的第一天早晨,兒子在做什麼?爸爸和叔叔在幹嘛?你從哪看出來的? (2)圖2 爸爸和叔叔在做什麼?他們為什麼這樣做? (3)圖3 畫面上都有誰?兒子、爸爸、警察的表情、動作時什麼樣的?代表什麼意思?爸爸究竟要把兒子抬到哪兒呢? (4)圖4 設置懸念 a出示沒有背景的第四幅畫,請幼兒說說;如果自己是故事中的兒子,醒來後會有什麼感覺?鼓勵幼兒將自己「驚奇、大膽、浪漫」的情景講給同伴聽。 b出示有背景的掛圖,請幼兒講述:這是什麼地方,景色怎麼樣?兒子心裡怎麼想?爸爸為什麼躲到樹後面? c教師看圖完整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輕手輕腳」,並用動作模仿。知道假期到森林裡玩正是兒子的心願,這幅漫畫體現了父親對兒子深深地愛,可以鼓勵幼兒做個相親相愛的動作。 三、結束部分: 結合自己生活經驗,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與爸爸之間的趣事,感受父親對自己的關愛。 活動延伸: 怎樣對父親表達自己的愛 4 快樂的小公主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給予也是一種快樂。 2、了解讓自己快樂的方法,生活中保持快樂的心情。 活動准備: 呼啦圈、《快樂的小公主》故事磁帶、教學掛圖《快樂的小公主》 活動流程: 一、開始部分: 1、出示「呼啦圈」引入課題 提問:小朋友有沒有玩過呼啦圈?玩呼啦圈的時候是什麼感覺?開不開心、快不快樂?想不想把這份快樂分享給我們的好夥伴呢? 2、總結:每個人都有自己開心和不開心的時候,不開心會對身體不好,家人和好朋友也會擔心,所以我們要讓自己開心快樂,並把這份快樂分享給我們身邊的人。 二、基本部分: 1、教師播放錄音機,讓幼兒聽故事《快樂的小公主》,並提出以下問題: (1)故事的名字叫什麼?小公主住在哪裡?她為什麼不開心?故事裡都有哪些小動物啊? 2)小公主後來找到快樂了嗎?她是怎麼找到快樂的?真正的快樂在哪裡呢? 2、教師再次播放錄音機讓幼兒聽故事《快樂的小公主》,藉以加深幼兒的記憶。 3、教師出示掛圖《快樂的小公主》,引導幼兒看圖講述故事內容,讓幼兒了解讓自己快樂的方法。 三、結束部分: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如果我們不開心的時候,可以用什麼方法讓自己快樂呢?如果自己的小夥伴和家人不開心,我們要用什麼方法讓他們快樂起來呢? 活動延伸:幼兒回家與爸爸媽媽討論快樂的方法,幫助自己和他人,讓所有人都獲得快樂,在快樂中生活。 5 猴子學樣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圖片,理解圖意,樂意表達自己的理解感覺。 2.了解猴子愛模仿的特點。 3.通過老公公動作及表情進行故事表演,激發表演興趣,提高表演能力。 4.學會遇事多動腦筋,多想辦法。 活動准備: 圖四幅,道具:草帽若干,扁擔一根,《猴子學樣》的伴奏磁帶,樹,猴子面具 活動流程: 1.出示猴子面具,它是誰?現在將有一群猴子在樹上玩耍,它們發生了一些很有趣的事,到底是什麼事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2.出示圖一:你看到了什麼,老公公在干什麼?老公公挑著一擔帽子到城裡去賣,坐在大樹下面睡覺發生了什麼事? 3.出示圖片二:猴子在樹上為什麼又蹦又跳,它在干什麼?老公公看到了,老公公怎麼說,為什麼那麼急,老公公會對猴子說些什麼?猴子有沒有把帽子給老公公? 4.出示圖三:老公公急得那樣後怎麼做的,猴子看見了會怎麼做?猴子為什麼看見老公公這樣做它也這樣做?老公公開始想辦法了,結果如何? 5.出示圖四:老公公又想出更好的辦法使得帽子得以回返,什麼辦法呢? 6、通過音樂欣賞故事:將每幅圖中的關鍵詞語「抬頭、伸手、搔腦袋、扔」貼到相應的畫面中。討論:老爺爺想出的最後一個方法管用嗎? 7.看圖講述:鼓勵幼兒完整講述故事內容,並引導幼兒說說:這是一群怎麼樣的小猴子?這是一個怎樣的老爺爺? 8.表演故事:讓幼兒用動作來表現某圖片中發生的一件事。用帽子等道具引導幼兒分角色表
㈢ 兒童游戲活動方案在設計包括哪些方面
1具體的項目規劃
2針對的是那些年齡的小孩子
3可操作性
4簡單便捷
5趣味性
㈣ 求幼兒園大班好玩的親子游戲方案
美術工活動,親愛趣味游戲活動。
㈤ 徵集大型活動的7歲以上兒童的游戲方案
四個大型活動策劃方案
針對千禧年的到來及世紀末最後一個聖誕節,節日的意義將與以
往不再相同了,想與深田恭子或堂本剛談一場世紀末戀愛、還是
害怕法蒂瑪預言世紀末的大懲罰、還是擔心世紀末大害蟲Y2K,
面對新世紀的來臨是否已准備好了,在最後的1999你想留下什
么、心情又是如何呢?為分享大家對新世紀的心情,特別與各大
網站進行『新紀元心願望』活動,來了解世紀末最誠摮的願望,
讓平常不輕易表露出來情感,在此宣洩!
http://www.5ixue.com/Soft/ShowSoft.asp?SoftID=4166
㈥ 需要些有趣的兒童室內游戲方案
1擊鼓傳花,讓小朋友傳東西,你背過身去,覺得一定時間了就喊停,那東西在內誰手中誰就表演節目容. 2每一豎排傳繞口令,可以從前向後也可以從後向前,然後問最後聽見的那個人說的是什麼?看哪一排說的比較貼近原話就算贏. 3你也可以叫大家折紙,比如衣服,褲子,船,飛機,青蛙等 4把大家分成四組,第一組的人只管想時間,第二組的人想人物,第三組想地點,第四組想干什麼,然後從每組叫一名小朋友說出自己想好的拼湊起來,比如早上張飛在街上吹泡泡等 5讓大家數數,遇見帶3的或其他任意的數字(隨你定)就讓那個小朋友拍一下手,後面的接著數下一個數字,說錯的就表演節目. 6你在黑板上畫圖形,比如圓圈,方塊,橢圓,讓大家想想加幾筆能變成什麼圖案,比如圓圈畫幾筆變成橘子.方塊加幾筆就變成汽車,小朋友分組舉手搶答,答最多的組就算贏 以上游戲都可以鍛煉學生的動腦、動手、動口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意識.希望能給你帶來幫助!
㈦ 幼兒教師設計與組織游戲活動方案
幼兒教師試講:手工活動《有趣的樹葉貼畫》
活動宗旨:
樹葉是孩子們生活中處處可見的物體,秋風瑟瑟,當一片片樹葉從樹上搖曳飄落的時候,
把我們一起帶進了多彩的秋天。樹葉千姿百態,用樹葉來貼畫既貼近大自然,又能增進親子間的交流。托班年級組將開展以「樹葉貼畫」為主題的親子活動,讓家長
和孩子們一起收集秋葉,並完成一幅美麗的貼畫。
活動目標:
1、能大膽想像利用不同的葉子拼貼樹葉畫。
2、通過與家長一起合作作畫,大膽想像創作,體驗完成作品的快樂。
活動准備:
知識准備:活動前事先收集好各種樹葉,並擦乾凈、壓平 。
學具: 膠水、彩紙、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彈唱《小樹葉》導入
秋天到了,風婆婆把小樹葉和樹媽媽分開了,但小樹葉並不害怕,它們飄落到地上,有的為小昆蟲過冬當棉被;有的和泥土做伴,給禾苗當養分;有的喜歡漂亮,想讓小朋友給它化化妝。
二、展示收集的各種樹葉,拿出幾種常見的樹葉,請幼兒說一說,是什麼樹葉?(梧桐樹葉、銀杏樹葉、楓樹葉、楊樹葉、柳樹葉等)
師:小朋友們看看這些樹葉的形狀、顏色,想一想這些樹 葉像什麼?(盡量啟發幼兒想得越多越好)
三、出示範作,引導幼兒想像創作。
教師講解並示範 , 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想像,大膽選用多種樹葉,並用多種油畫棒充實畫面。
四、展示幼兒的作品,互相欣賞,進一步激發幼兒創作的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