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單親家庭的孩子我們要如何給予關愛
對於這個問題,說實話說什麼都是廢話。
我就是生活在單身家庭,一般來說,單身家庭的孩子一般都比較自卑,敏感和極端,缺乏基本的自信心和安全感還有歸屬感,容易對人產生懷疑和猜忌,等等,等等。。。。。。
我不知道你是從哪個角度上去發出這樣的提問,但是我是站在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的位置上就回答這個問題。
與單親孩子的交流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幾句話就可以的。一般這種孩子不會把自己的內心世界表現的太直觀。如果你能提出具體的問題,或者我可以幫你。
我很幸運,因為我有一個好母親!
哦,原來是這樣,不知道你有多大了 ?這不是一句兩句話能說清楚的,這樣吧,以後你有什麼問題,給我留言吧 QQ275140471
⑵ 關愛單親家庭的孩子老師應該怎麼做
單親家庭孩子,老師要特別關愛一點,孩子身心受到了傷害,肯定有點抑鬱,所以老師要經常談心,關照,這樣孩子才會跟其它孩子一樣開心,快樂,茁壯成長,長大了會非常感激老師的
⑶ 關注單親孩子 單親家庭如何給孩子更多關愛
本期專家:徐敬東,靈性成長學創始人,朗田心靈機構創始人、首席導師
孩子跟父母的關系將決定未來他的人際關系和親密關系,這對他一生的幸福和成功影響巨大。因此不僅單身的父親或者母親教養責任比較大,孩子本身心理壓力也很大,要為此付出最大代價的人就是他自己。
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要因為大人的反目成仇造成孩子得不到愛,他是沒有過錯的。有的離異父母用不讓對方來見孩子等手段去懲罰對方,用孩子受害的方式來宣洩憤怒,這樣很殘忍。對孩子來說,他需要父愛和母愛,你們的事情是大人之間的事情,跟孩子沒有關系。離異的父母有機會可以做到的,盡可能去做到。
如果說一方已經不在人世了,我認為才是真正的單親家庭,這種情況下怎麼辦?我一直建議給孩子找到一些乾爹和干媽,這樣的話可以彌補一些不足。當然乾爹干媽要是負責任的,可以找多個,一個可能忙不過來,因為他也有自己的家庭要忙。這個雖然聽上去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但是是個可操作的解決之道,社會上很多人也很樂意擔當這個角色。只是我們尋找的時候要有一些標准和尺度,要找那些的確很負責任很有愛心的人,在某些領域可以成為孩子的表率和榜樣。
還有一點我想告訴父母的是,不要把孩子的問題看得那麼嚴重,中國有句老話:「兒孫自有兒孫福。」父母如果活得足夠精彩(我指的精彩不是一味追求事業成功的人,而是全方位的能夠成為孩子人生中的榜樣),你的孩子自然而然會效仿。
⑷ 如何關愛和教育單親家庭的學生
【英盛觀察】
一、單親家庭的定義
所謂單親家庭,一般是指孩子的父母其中一方因死亡或離異,孩子只跟隨其父(或母)生活,或孩子的父母均已死亡,孩子隨其祖父(或祖母和其他親屬)生活,稱為單親。
二、單親家庭子女教育現狀
單親家庭的學生,有相當比例的身心發展不夠健康,存在某些問題,比如性格急躁或內向,還會影響學業成績。這些學生在集體中容易與他人比較,產生失落感和自卑感,形成一種無形的心理壓力。如果再有個別同學說些歧視的話,這種壓力會加劇,於是給學生帶來性格和學業上的問題。父母離異給子女帶來的後果是嚴重的,我們必須對單親家庭學生的教育問題予以高度重視,如果不對他們進行教育幫助,聽之任之,任其發展,無論現在或將來都會對社會產生負面影響。
第一,因缺乏應有的溫暖、幸福而出現一些心理障礙。多數單親家庭學生由於自卑,感到抬不起頭,喜歡獨處,不願意和同學交往,少言寡語,膽小怕事,整天生活在一個孤獨的「城堡」里。在集體活動中,他們的行為表現為無組織、無紀律,想干什麼就干什麼,愛說謊話,對集體漠不關心。在與同學交往時,情緒不穩定,喜怒無常,常為一些小事和同學爭吵。在跟長輩接觸時,逆反心理嚴重,對老師的表揚和批評麻木不仁,缺乏集體榮譽感。在心理上,單親家庭的學生心靈深處常感到孤單。
第二,因缺乏必需的激勵教育而導致學業荒廢。從古到今,學習是很艱苦的,而愛玩又是青少年的天性,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少不了家長不斷的督促和激勵。而單親家庭的子女卻缺乏必要的激勵,所以往往貪玩,對學習不感興趣。還有一些單親子女的生活都沒有得到很好的照顧,飲食不太正常,衣物沒人清洗,生病時沒人照顧,就更談不上好好學習了。
第三,因缺乏必要的管束而變得放任、散漫。因為不少的單親家庭不關心對子女的教育,灌輸給孩子一些不正確的思想和行為;或者是撒手不管;或將孩子交由祖父祖母隔代撫養,放棄教育管理孩子的責任。由於缺少管教,有相當單親子女在閑暇獨處時常常感到無聊,採用消極被動的方式打發時光:打游戲機,泡網吧,看武俠小說,忘記自己的作業,甚至逃學。還有的從小養成驕橫的習氣,事事處理以自我為中心,心目中沒有父母、老師、同學,法紀觀念淡薄。個別的由於擇友不良,沾染不良習氣,容易走上違法亂紀的道路。
第四,因缺乏應有的母愛、父愛而喜歡交異性朋友。他們在生活中得不到應有的關愛,尤其是母愛,就覺得精神上很空虛、無聊。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一旦得到異性同學的關心,就覺得很溫暖、很幸福,所以在課余就常常在一起玩。時間長了容易出現早戀現象,尤其是女生。
第五,因隔代教育過於溺愛而貪圖安逸享樂。有些單親家庭的子女或孤兒被寄養在祖父祖母家或外祖父外祖母家裡,老人們往往在生活上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而在思想、學習上缺乏嚴格的要求,這樣孩子們往往自己嬌慣自己,怕吃苦,貪圖安逸,學校布置的作業不能按時完成。老人的教誨成了「耳旁風」,不良習慣便越來越多。
三、單親家庭子女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對策
作為學校教育工作者,應當怎樣理解、關心和教育單親子女學生呢?如何幫助他們進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呢?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1、調查分析造成單親家庭的原因和現狀,「對症下葯」,尋找這類學生的需求點。
造成單親家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同的變故,對孩子的刺激是不同的,這些不同的心理障礙,正是影響孩子健康成長的根源。因此,教育單親子女,就要分析解決生活、學習中存在的困難,這是關鍵。我們首先從了解情況入手,根據不同變故,分析孩子出現的心理障礙,進行疏導,使他們具有健全的心態,正確面對現實。
由於家庭變故,孩子的父母或監護人,往往在教育過程中,時常出現這樣那樣的缺陷,或過於嚴厲,或過於溺愛,或簡單粗暴,或放任自流。鑒於此,我對這類孩子的品行進行長期觀察,及時引導,端正不良行為習慣,加強與家庭的聯系,說服家長對子女多關心,不放任,少粗暴,教育他們不與社會上品行不端的人交往,避免外在的「感染」。
人都有需求,這是人們思想上和心理上的共同特點。所以抓住了需求點也就抓住了孩子心靈上的關節點。單親家庭孩子最缺少的是親情,他們的需求點無外乎有:需求家庭的溫暖,需求成功的喜悅,需求別人的理解同情等。教育者要適時抓住孩子的需求點,在班級和家庭中創設親情氛圍,用親情和集體的溫暖撫慰他們心靈的創傷,給他們以親切的關懷,使他們感受到親情般的愛憐和溫暖。
2、喚醒自尊,點亮學生心中的「燈」,抓住閃光點。
自尊、信心和勇氣是學生努力改正缺點積極向上的動力,是人的心靈中最敏感的角落,尊重是情感交流的鑰匙,因而,應從尊重和愛護學生出發,教育這類學生,更應是幫助,幫助發掘他們身上的優點,及時發現進步之處,不用「笨」、「壞」、「什麼東西」等字眼再次刺傷他們,多給他們提供表現「自我」的機會,培養自我觀念的形成,喚醒孩子們的自尊,鼓勵振作起來,自強不息。有了信心,就有了希望。
閃光點即一個人的長處和優點。抓住人的優點和長處來肯定、鼓勵、表揚,哪怕是一點點,都能有效地打消人的自卑感,喚起人的進取心。每個人都有閃光點,單親家庭的孩子也不例外,當他們在學習上有創造性見解時,家長和教師則要格外誇獎和給予肯定。對單親家庭孩子應該多鼓勵,少指責;多溫情,少冷漠。
3、創設環境,傾注愛心,發現興趣點。
①開展手拉手、心連心活動,解決單親學生的經濟困難,讓他們充分體會到「大家庭」的溫暖,鼓勵學生多與他們交往,談心,激發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的熱情,在學習中形成關心和愛護他們的風氣。②加強行為養成教育,彌補家庭教育的不足。在班級管理中,我曾結合《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德育積分加減分准則,細化到學生日常的行為習慣,要求人人做到,克服懶散的習慣,講究生活的秩序和規則。讓所有同學都生活在一個井然有序的集體中,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通過良好的班風實現「環境育人」。
興趣是做事情的基礎和前提條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只有充分展示自己的興趣、特長,才能培養和樹立自信心。單親家庭孩子恰恰在展示自己興趣特長方面存在問題。如果我們不能及時發現並予以發展,就會失去教育轉化使其成才的機會。孩子的自信心,緊張度,特別是孩子對所學知識的興趣都會影響知識的遷移。因此,教師和家長必須善於發現並及時引導孩子的興趣,並適時地把這一興趣遷移到有利於孩子身心發展的軌道上來。這樣才能產生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4、作好計劃,持之以恆。
可建立「一日生活制度」,幫助學生計劃好每一天的生活,讓學生從早到晚,活動有規律,學習有節奏,生活充實,情緒穩定、愉快。這樣,他們就會感到每天都有收獲,經常處於成功之中。在執行「一日生活制度」的過程中,學生們步學會認識自已、戰勝自已,做生活的強者。要引導學生經常觀察和解剖自己,使自己拭目以待言行始終在自己的支配之下,每日每時接受自己的檢查。要建立學生寫周記、日記和觀察筆記的制度,引導學生經常觀察社會,觀察別人,觀察自己,養成嚴於要求自己,嚴格解剖自己,善於吸收他人長處,勇於自我批評的習慣。
5、不斷克服挫折點,時時反省自已。
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風順,不可能沒有挫折。對挫折如果處理得好,就可能成為孩子進步的新起點、前進的新動力;處理得不好,則會變為思想上的下滑點、倒退點。單親家庭孩子身上的挫折點很多,不僅表現在父母的離異與死亡上,在生活、交友等方面也有挫折。為此,教師和家長必須抓住這一思想轉變的關節點,及時地進行勸慰、開導。
⑸ 如何關愛離異家庭的孩子
在「以人為本,構建和諧校園」的教育方針指導下,我校決心使每個學生都能在生動活潑、積極主動的校園環境中得到發展。實現這種發展需要寬松、和諧、支持性的環境。他們尤其需要教師的關愛。 新學期開始,我被委任擔當某班的班主任。上任不久,我就發現班裡有一個新生A和別的孩子不一樣。她沉默寡言,性格孤僻,課間總是躲在角落裡,上課也不願發言,平時基本不和同學交流,行為較為散漫。為什麼陽光般的年齡會如此默然呢?帶著這個問題,我決定去家訪,希望能夠得到答案。 通過走訪,我了解到,A在三歲時,父母離異,她跟著父親過。父親沒有固定工作,經常在家裡酗酒、打麻將,很多家務活都得她干,而且父親一不順心就打他。在學校里,她總覺得老師和同學都歧視她,對她很冷淡,因而產生了非常嚴重的自卑心理。因此她不願和人交往,天長日久就成為後進生。 我決定以行動去溫暖她,喚起她的自信,消除她的自卑心理。我知道,她一個人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她的家庭以及全體同學的協助、配合。為此,我制定了以下方案並予以實施: 1、從自我做起。 首先,我經常找機會在排隊回班的時候和A拉著手一起走,談她家裡的事、同學的事,談她喜歡讀的書等,並告訴她衣著要整齊,自己的事情自己要做好。我還經常為A補課,課堂上簡單的問題先讓她回答,答對了,及時表揚。為了調動她的學習積極性,我在班裡組織了朗讀比賽,並幫她選了一篇課文,然後指導她朗讀。比賽時A發揮得非常好,獲得了一等獎,她笑得很開心。當時,我對她說,你和其他同學一樣聰明,你落後的原因是缺少趕上其他同學的勇氣。她點了點頭。慢慢地, A變了,她開始自覺學習,各項活動也都積極參加。我看她身體素質比較好,推薦她參加了學校的田徑隊。運動會上,她為班級爭得了榮譽,臉上洋溢著成功的喜悅。 2、發揮集體的力量。 我常對學生說,我們這個班就是一個特殊的家,在這個家裡,先進的要幫助後進的,不管誰有了困難,我們都要去幫助。與其他同學相比,A缺少母愛,所以要讓她體會到老師的關愛、同學的友愛。我經常耐心地教育其他學生要關心A,還為她開展了獻愛心活動。同學們經常把自己的零花錢積攢起來,為A購買學慣用具。學習好的學生經常和她一起復習功課,慢慢地,她的學習成績也變好了。A要過生日了,我為她買來了生日蛋糕,同學們為她准備了小禮物。被同學們圍在中間的她,露出了笑容。她笑得那麼幸福。 3、協調好離異父母和孩子的關系。 家庭解體使孩子的心理受到沉重打擊。教師要讓離異的父母知道,在他們追求幸福的同時,應該情系兒女,讓孩子健康成長。我請來A的爸爸媽媽參加「我愛爸爸媽媽」主題班會,並對他們說,你們夫妻關系解除了,但仍要擔負起教育孩子的責任。從那以後,每次A的母親來接她時都詢問她的學習情況,並教育她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更令人高興的是,A的父母在對她的教育上達成了一致認識。
⑹ 急需一個「獻愛心送溫暖」的活動策劃方案
這是一個標準的活動策劃方案,方案框架如下:活動名稱 一、活動背景及意義(目的);內二、活動時容間;三、活動內容:1、2、3、;四、活動實施:1、活動組織機構--領導層---宣傳組---勸募組---交通組---現場組;五、物料准備 由各組組長根據工作內容提出物料需求,統一采購;六、活動預算;七、效果評估。把方案中每一項工作展開安排細到極致,就能保證活動質量了。
⑺ 關愛單親家庭孩子
兒童時期正是人的性格處在形成和發展的時期,父母能夠心理相容、和睦相處,並給孩子以更多的關心,愛護和幫助,就容易使兒童形成良好的性格品質。而父母離異,往往會禍及子女,使孩子的性格發生變化,建議帶孩子到 慧 騰學校教育一段時間,效果還不錯的!
⑻ 關愛留守兒童志願活動應注意什麼
FGDFDSFSDGSG
⑼ 單親兒童關愛活動
單親孩子少了一份愛,而孤兒少了兩分愛。父母的愛是最珍貴最寶貴的,缺少了他們的愛的人都是可憐的。雖然沒有了父母的愛還有爺爺奶奶、叔叔阿姨等親戚的愛,但這並不比父母的愛啊。所以,單親孩子和孤兒需要更多的愛來代替父母的愛
其實我感覺很多煩惱都是我們想多了
根本不是這樣的 這樣的提問沒有意義
⑽ 如何關愛單親家庭的學生關愛單親家庭孩子措施單親家庭
首先從心理上使其正確認識和面對自己的處境,然後積極開導,使其面對現實,可以通過大量的成功事例使其從心裡逐漸給自己立起一前進的標桿.(正反事例教育,同時在同學中形成幫扶風氣也猶為重要)不一定對,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