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萬萬沒想到3D終極逆襲方案:角色培養
終極逆襲,想知道終極逆襲的更多攻略及相關信息嗎?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詳細解答一下,想要了解的玩家過來強勢圍觀吧!
同名網劇正版授權《萬萬沒想到3D》,一款與時俱進的策略卡牌手游閃亮登場!萬萬沒想到,王大錘屌絲逆襲的傳奇故事現在正式搬上手機熒幕啦,全民一起體驗出任CEO,迎娶百富美/嫁得高富帥,走向人生巔峰的傳奇之旅!想要完成最終的逆襲,必須先get獨門秘籍才行,首先你需要做的就是角色培養!熟悉角色培養技巧,才能在逆襲路上游刃有餘!
下面,請跟隨小編的一起來領略下《萬萬沒想到3D》中角色培養大全,相信在掌握這些技巧之後,你就是第一個逆襲之王!首先,需要明白的是,在萬萬沒想到劇組中,每個演員可以扮演多個角色(之前已詳細介紹過),但上陣的演員卻具有唯一性,那麼,演員自身的能力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啦。目前,在《萬萬沒想到3D》角色培養的方式也很多:等級、進階、升星、裝備、羈絆、天賦都是提升的途徑。
升級很簡單這里就不多講啦,裝備的玩法之前也詳細介紹過啦,這里重點來看下進階、升星和羈絆培養。
進階提升
進階是大幅度提升屬性的途徑之一,並且伴隨進階,角色也能獲得更多的天賦哦。當角色達到一定等級以後,即可消耗游戲幣和指定材料,開啟進階。所以想要快速提升角色屬性,首先得給劇組角色提升等級哦。
升星提升
在《萬萬沒想到3D》中,給演員們大幅度提升屬性,除了進階外,就數升星玩法了。升星消耗一定數量該演員碎片,即可完成升星啦,導演們的首要任務需要去收集各種演員碎片哦,多多益善嘛!
羈絆天賦
羈絆作為更進一步提升演員屬性的玩法,一直都是備受關注的,例如小編我,在《萬萬沒想到3D》中,就喜歡看到大錘和十三妹這種異類組合(當然,並是不和我想的一樣)。不同演員們進行組合同時上陣時,就會產生意外的羈絆效果,演員們的某些屬性會獲得額外的提升。
每個演員都有自己獨特的天賦技能,提升天賦技能同樣也能帶來本身屬性的加成。天賦技能提升比較簡單,在升階的同時,天賦技能也就隨著一起提升。
《萬萬沒想到3D》角色培養的幾個要點:升級、進階、升星、羈絆、還有各類裝備等一定要記牢啦!屌絲們一定要學其精髓,用到實處,這樣逆襲之路才會變得更加輕松!
2. 萬萬沒想到有什麼能看啊!
zhe這里沒有吧!
3. 《萬萬沒想到》里有哪些爆笑瞬間
不愧為創意小王子,不到十分鍾我就有了一個絕佳的創意。高老闆,我靈光一閃,想到一個必火的游戲方案,不火的話,我就吞糞自盡。給我來個煎餅果子,加十個雞蛋!啊,好有錢,給大爺跪了。
4. 公司發軟文廣告,如何寫品牌推廣軟文才具有說服力
在現代營銷體系的分支之下,營銷方式多達幾十種,但軟文營銷一直獨領風騷,一直是最基礎、最廣泛使用的營銷方式,其原因可用「性價比」來概括,簡單有用還低成本,自然受到各行各業企業主的推崇和喜愛。
「題好一半文」是有道理的,一個優秀的標題相當於整篇軟文的門面,決定了用戶是否點擊、是否感興趣,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文章的命脈所在,不過對於標題的撰寫往往也是相當困難的,要經歷長期的訓練,而不是純粹靠「標題黨」這樣的形式去飲鴆止渴。
標題黨是截獲流量的絕佳方式,但從長遠來看,絕不是正道,甚至對於整個軟文生態都是極大的傷害,所以「標題黨」的使用要把握好度,適當的用一下去吸引用戶的眼球,也不失為一種辦法。
在這里,分享一下標題撰寫的二十餘種思路:
1、數字型標題
「盤點十大不為人知的歷史秘辛,總有一個你想不到」
「教你如何用三個月的時間,從月薪3000升至3萬」
數字型標題的好處就是直白簡單,人對數字更敏感,更容易直觀的感受到文案的核心,留下更深的印象,同時,讓軟文更具說服力和可信度。
2、借勢型標題
「他曾被王思聰邀請參加生日宴會,現如今這個地步」
「長安十二時辰大火,我卻心心念裡面的美食」
巧借名人、明星、網紅、熱播劇、熱播綜藝等,只要能扯上關系,就能搭上流量的順風車,便是這個邏輯。同時,借勢畢竟免費,所以蹭熱點的難免太多。
所以,也是需要要姿勢和水平的,強行尬接、尬扯,只會讓讀者有一種「被欺騙」甚至失望的感覺。
如何承接熱點,自然而然的轉接到想要傳達的信息上,一方面需要准確的切入點,另一方面需要成熟的文字駕馭能力。
3、揭秘式、警告型標題
「警告:這幾種食物在減肥期千萬不能吃」
「揭秘剛畢業大學生如何在職場青雲直上」
這類標題能滿足人的好奇和窺探慾望,吸引點擊,比如揭秘黑色產業、行業秘辛、明星八卦,警醒大家養生、健康、健身、保養、育兒等不當操作,也能讓用戶在恐慌的心理下點擊觀看。
4、疑問型標題
「嬰幼兒奶粉怎麼選?」
「百元耳機不會選?看這里就行」
這種標題適合做SEO優化,方便用戶檢索並查看,做好了能帶來很高的曝光。
5、活用網路流行語
「我太難了!老天爺求你救救我吧!」
「確認過眼神,是森女的街拍風」
網路流行語的活用和改編,能增加標題的趣味指數,迅速吸引網友的注意力,運用得當也是抖機靈的一種方式,顯得活潑、時髦、有吸引力。
6、干貨分享型
「干貨丨2019年小紅書平台運營進階指南」
「分享丨如何迅速讓兩人戀愛關系迅速升溫」
簡潔明了、有指向性,能迅速吸引到感興趣的受眾,不需要花里胡哨的標題擬定,簡單就好,目的性也強,文章的干貨屬性也鮮明可見。
7、名言名句改編型
「是金子,總會花光的」
「有錢人終成眷屬」
靈光一現的對名人名言、俗語、流行語、古詩詞進行改編,為標題增加趣味和靈性,僅憑標題就能讓讀者會心一笑。
8、極簡型標題
「騰訊不再偉大」
「戰投時代,巨頭的修羅場」
在標題中,以極簡的「主謂賓」等三段式結構,去勾勒文章描述的核心,語言不僅精煉,還足夠精準,當然,這類標題需要極高的文案功底。
9、聯想型標題
「原來,我們被父母騙了這么多年…」
「追上校花後的第二天,她走了…」
以好奇心式標題勾引起讀者的聯想翩翩,吸引他們點擊閱讀一探究竟,僅看到標題就足夠引人遐想,好的聯想壞的聯想不重要,只要在文章內容中製造反差,讓讀者有一種「萬萬沒想到」的閱後觀感,就「套路」成功了。
10、結論型標題
「原來這些都是謠言,今天總算明白了!」
「人類大腦只被開發了10%?假的!」
以結論的形式為整篇文章蓋棺定論,奠定文章的觀點和表達核心,直接明了,迅速吸引到對話題感興趣的受眾。
11、引戰型、矛盾型
「隔壁鑽石王老五的艱難生活」
「我中了500萬,但我卻沒辦法開心起來」
通過製造矛盾、沖突、觀念差異型的標題,能引發讀者心理上的難以理解、抗拒、不認同,看著有一種「欠打」的意味,能吸引讀者點擊內容查看內容到底是否屬實。
但同時,這類標題也該謹慎使用,避免挑起爭端、引起社會矛盾。
12、逆向思維型
「錢,就是躺著賺出來的」
「我這么聰明,肯定成不了大事」
打破僵化思維模式,對司空見慣、似乎已成定論的觀點、事物反過來思考,往往能得到新穎、富有創造性的結論,這種思維直觀反映在標題上,能迅速引起讀者注意,甚至讓讀者驚艷。
13、誇張型標題
「20歲的人,60歲的身體」
「不買凈水器,你至少少活五年」
「男朋友說這十句話,我分分鍾想錘死他」
誇張型標題是把雙刃劍,一方面能迅速引來流量、點擊率和分享,另一方面容易引起爭議,所以在起標題時,可以適當誇張,但不可太過,更不可觸及道德底線,甚至道德綁架,引發讀者反感、抵觸,同時也要熟知平台的審題規則,不然容易被平台槍斃掉。
比如《不轉不是中國人…》、《震驚!一女子街頭當眾賣肉換錢,照片已流出》等這種誇大其詞、內容與標題不副其實、進行道德綁架的,就應該嚴格禁止。
14、比喻型標題
「選底妝就像選老公」
「這個中國版寡姐的女人,美的讓人流口水」
生活中的很多事物大多都是相通的,活用比喻的好處在於,能夠讓陌生的事物以熟悉的面貌展現,在這之中,比喻要貼切、合適、生活化,而不是亂用比喻,比如咪蒙的「愛國如同獸交」,就是錯誤標題的典型。
5. 網路短劇《萬萬沒想到》悲催人生的主題表現在哪些方面
其實我還真的是沒有注意過這一部網路短劇,我僅僅只是知道他演的是一個屌絲的故事。這部網路短劇正是用這個屌絲悲慘的人生來表現出,其實世界上沒有比他更慘的人了,所以說我們在生活中應該是要有一定的希望存在的。正是通過這種以慘襯慘的方式,來讓我們這些觀眾更好的去面對生活和困難。
6. 網友:沒錢出精品!《萬萬沒想到》最經典的一幕講了點什麼
7. 萬萬沒想到王大錘有哪些經典台詞
《萬萬沒想到》作為當年的下飯神劇,為我們的閑暇時光增添了不少快樂。而作為劇集的主角,王大錘也留下很多經典台詞,以下我們就例舉一下其中最經典的幾個吧~
8. 牛逼的微信營銷方案怎麼寫出來的
微信營銷,是現在最流行的一種網路營銷方式,也是最有效果的營銷方式,利用微信朋友圈轉發內容的方便性會把一個產品很快的傳播出去,一條好的文案,傳播速度會以「病毒」的方式擴散,咱們先聊聊文案,還記得從前的文案是什麼樣子的么?讓我們先來看一段來自網路的描述:
紙媒時代的文案
在文案的范圍里,完整的一篇宣傳性文章就是我們常說的軟文。和廣告語、廣告圖配字、廣告腳本等零散的形式不同,企宣是一篇完整的文章。當然,這篇文章必定要包含了需要宣傳的內容,比如產品哪裡好、服務為什麼棒、公司是做什麼業務的??
在紙媒時代,確實隨處可見這種文字廣告,由於版面有限,太多品牌都是寸字寸金,希望品牌、產品在文章中盡可能多次出現,恨不得用有限的文字窮盡自家的種種好處,無論從形式上還是從效果上,都無限接近硬廣才好。
微信時代的文案
相信,在社交媒體時代,還是有許多媒體、許多品牌在延續著之前的文案形式。至於看不看,那就是讀者的事情了,答案十之八九是沒有人看。
道理很簡單,如果有更有趣的東西可看,如果有更輕松的東西可看,誰還想看那「結結實實的廣告」呢?
於是,微信文案變得越來越不像「廣告」,在對公關公司、自媒體人的采訪中,他們一致的反饋是:廣告主現在總算想明白了,他們要的就是不像文案的文案,既要「隨風潛入夜」,又要「潤物擲地有聲」,先要讓讀者點開、讀下去,最後還要體現出效果。
好吧,問題來了:寫一篇好文從來都不容易,而寫一篇隱藏野心還討人喜歡的好文,只能是不容易的平方。
盡管從屬性上可以將文章劃分為新聞和文案,但從用戶的閱讀體驗上,就是這么簡單粗暴,只有「好文」和「壞文」。所以,在微信時代,文案只能先是好文!好文!
微信文案哪裡發?
自家訂閱號
經過幾年的市場培育,許多企業已開通了微信訂閱號,不用預算、不用買時段、買版面,自家訂閱號就是一個免費的發布平台,如何利用好就要看各家的本事了。
值得提出的是,既然是一塊自留地,出發點和視野都會有一種天生的局限性,總是想把自家的品牌、產品放在首位,這就犯了微信文案的大忌。不妨點開一個企業微信訂閱號,仔細觀察一下每天頭條推送的標題,如果品牌名稱經常出現在標題中,只能說這是一個自娛自樂的訂閱號。
要想做得好,也不是沒有路可走,只要轉換思維,變成從受眾出發,興許還有活路一條。「手機QQ瀏覽器」一直以90後為主要受眾,他們將微信訂閱號擬人化為「器哥」,器哥是誰?就是90後中的一員,點開這個訂閱號,看不到任何「手機QQ瀏覽器」字樣,只有年輕人時下最關心的各種熱門話題:高考作文預測、高考志願填報、李易峰、何以笙簫默??
熱門訂閱號:在微博時期,有微博大號,而現在也有所謂的「微信大號」,如最近迅速走紅的幾個訂閱號:嚴肅八卦、石榴婆報告、黎貝卡的異想世界、顧爺、關愛八卦成長協會。雖然沒有具體統計數據,但通過每篇文章幾乎閱讀量都是100000+,可以推斷每個訂閱號背後粉絲的數量級都是幾十萬級別的。
自媒體與傳統媒體相比,最大區別在於自媒體背後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而非一個機構,風格鮮明,有強烈的個人色彩,讓人印象深刻。也就是羅振宇說的:「個人魅力體」。所以,每個賬號就要有每一個賬號的鮮明調性,品牌在選擇訂閱號時,也要因此考慮自己的品牌與之是否契合?
如何選擇訂閱號?
1、最重要也最被經常問起的,當然是粉絲數,粉絲數確實是所有數據的基礎,閱讀數,點贊數都和粉絲數正比例相關,前提是要先判斷粉絲數是否有作假,閱讀數現在可以購買了,點贊也可以,還是要擦亮眼睛,做好判斷真偽工作。
2、轉發數是一個很過硬的數據,「石榴婆報告」轉發比例最高的,是「婆婆的話」,也就是一段勵志內容。但這些勵志的話並不是無病呻吟,都是婆婆的肺腑之言。很多時候你轉發的並不是文章,而是你的態度,在朋友圈告訴大家這篇文章就是我的態度,我就是這樣一個人,社交媒體的作用在於個人形象塑造和管理。
3、選擇訂閱號,也是選擇受眾,紅星美凱龍會選擇文藝青年聚集的「一條」,奢侈品牌會選擇時尚女性聚集的「石榴婆報告」,這些都是基於最准確觸碰潛在消費者的考量。而有人會問,那凱迪拉克、寶馬、捷豹、路虎為什麼不約而同選擇石榴婆,能想到的答案是:還沒有一個以「成功男性」為受眾的微信大號誕生。
4、娛樂、時尚類訂閱號更受歡迎,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中指出:現實社會的一切公眾話語日益以娛樂的方式出現,並成為一種文化精神,我們的政治、宗教、新聞、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願地成為娛樂的附庸。理解了這句話,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那麼多品牌棄財經類、科技類訂閱號於不顧,而轉投娛樂訂閱號。
讀者更容易點開哪種文案?
說一千道一萬,在微信的世界裡,訂閱號里每天那麼多的「紅色未讀」,朋友圈裡那麼多的轉發,其實,誰的文章被點開了,誰就贏了一大半。
所以,怎樣做你的微信文案才會被點開呢?
熱點性
借勢營銷火到什麼程度,看看「三里屯優衣庫」事件就知道了,起端於深夜,第二天一早各種借勢營銷已新鮮出爐,而且借勢營銷的道德底線問題引起行業內大討論。
先拋去營銷底線問題不談,熱點已經成為社交媒體時代營銷一個無可迴避的手段,借對熱點、借准熱點,把握好尺寸,總不會錯的。
有趣性
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為什麼「顧爺」能接下阿里巴巴的單子?因為她能把不那麼有趣的東西講得有趣,將藝術史知識趣味化,以她的成名系列「小顧聊繪畫」為例,以一個藝術愛好者的身份用一種前所未有的形式向讀者講述頂級藝術家的故事:搞基的男神卡拉瓦喬、藝術「新東方」創辦人倫勃朗、站在「風口浪尖」的神童透納??這種形式閱讀起來更輕松愉快,讀者多了,自然就有了後邊「藝術中夾帶私貨」的故事。
不得不承認,有趣是王道。嚴肅八卦、石榴婆報告、黎貝卡的異想世界、顧爺、關愛八卦成長協會,這一長串熱門訂閱號數下去,幾乎都是娛樂、時尚門類。
實用性
借不到熱點,想不出有趣,那至少也要做到實用。房地產企業講講裝修小技巧,化妝品品牌談談護膚手法,培訓機構教教學習方法,無論何時,人們都不會拒絕「有用」。
訂閱號「黎貝卡的異想世界」雖然也是時尚賬號,但與「石榴婆報告」不同之處在於,她更偏實用。當下時尚訂閱號泛濫,為什麼黎貝卡可以在短時間內嶄露?其作者方夷敏也思考過這個問題,結論是:可能有些時尚公眾號只是單純發布一些圖片和潮流資訊,離大家比較遠,但我會分享一些實用的東西,比如選購的經驗,就像閨蜜間聊天一樣。
一篇被瘋狂轉發的文案是如何煉成的?
明知道是文案,還主動去轉發;明明沒有拿過品牌的好處,還了自己的朋友圈,這是怎樣的一種魔性?好的文案,各有各的好,但目前來看,無外乎兩種模式,而且是截然相反的兩種模式。
1.開啟「就不告訴你」模式
開頭提到的紅星美凱龍案例就是典型的「就不告訴你」模式,以內容取勝,你喜歡文藝,那就徹底文藝給你看。「文案」之所以是「文案」,其精妙之處就在於不會大篇幅明顯提到產品信息。好像蚊子不會立刻吸血,而是會慢慢麻醉讓動物感到舒服後才採取行動。
石榴婆的文案成名作是一篇叫做《她的人生全是Easy模式》的文章,「石榴婆」從「方臉影後Reese Witherspoon」7歲拍廣告開始講起,事業上Reese 15歲即獲最佳藝人獎提名,進入斯坦福大學讀英國文學,後來又成為奧斯卡和金球獎雙料影後。生活上,Reese與高富帥經紀人一起,有三個子女,一家人看起來其樂融融。穿衣打扮上,Reese也頗有心得,看起來時尚干練。文章前五分之四的篇幅,石榴婆都在用一個又一個的鐵證證明Reese是好萊塢的人生贏家。然而接下來峰迴路轉,石榴婆這樣寫到:
最後,來看Reese開的車,凱迪拉克ATS,2.0渦輪增壓直噴發動機,百公里加速6.2秒,後輪驅動,50:50前後重量配比,Brembo高性能剎車,每秒響應1000次的MRC主動電磁感應懸掛??斯坦福學霸+奧斯卡影後在選車方面,也是自有主張。
因此,「就不告訴你」模式文案在架構上,品牌硬廣信息的篇幅要短,且往後放。
2.偶爾也開啟「這就是文案」模式
在成熟的微信文案一再試水、一再成功之後,我們發現原來讀者對於文案的容忍度和接受度可以無限擴大。前提只要是好文,讀者也會心甘如飴。於是,部分訂閱號作者開啟了大膽模式,沒錯,就是開門見山,直接告訴讀者:這篇就是軟文。看,還是看呢?
目前來看,成熟的微信大號都會將品牌文案專門分出欄目――推廣,每天或是定期作為非頭條發布。其實,這就等於昭然若揭了。以「黎貝卡的異想世界」的一篇文章為例,題目就是《無需堆大牌,平價也能毫不費力穿出時髦感(送Topshaop折扣碼)》,不但放在了推廣欄目,而且標題中已明確指出所推廣品牌。開篇第一句:今天要推廣的這個品牌,是黎貝卡的心頭好,它是我衣櫃里最多的高街品牌,沒有之一。通篇文章寫到各路明星對於該品牌的駕馭之道,以及招牌產品的搭配要點等等,延續了黎貝卡微信一貫的「實用」特色,讀起來與一般的時尚博文並無二致,妹子們讀起來同樣受教,這就足夠了。文章結尾還有品牌優惠碼相送,不少妹子看了推廣後是直接「剁手」的。
可見,關鍵還是文章的編輯能力,這也是考驗作者真功夫所在,好的文案絕不是內容加廣告的粘貼,而是有機植入,你看的是時尚指南、是八卦新聞,總之,不是廣告。
要說文案技巧,也不是沒有
1.提高受眾捲入度
在塑造品牌時,需同時利用邊緣線索和說理來提高受眾捲入度。在理性和感性兼用的說服過程中,受眾的捲入度會越來越高。如果把受眾閱讀文案過程中的捲入度畫成曲線,那麼品牌硬廣信息應在受眾捲入度的峰頂時引出。受眾在高捲入度節點上接收品牌訴求,其接受度是最高的,廣告效果也最好最持久。
作為營銷專業媒體,本刊訂閱號「成功營銷」也是沒有落下這一課,深V姐操刀微信文案也駕輕就熟。怎樣捕獲年輕消費者,是時下許多品牌的共同訴求,一篇《城會玩!教你搞定年輕人這種鬼!》新鮮出爐,你想要的干貨這里全都有:要了解年輕人?大數據+真人秀;要營銷年輕人?盡量別按常理出牌;如何搞定年輕人?讓年輕人去搞定年輕人啊!
對於營銷人,這是一次學習年輕人營銷的過程,也是一個被深度捲入的過程,在你看得正在興頭時,「7月22日年輕盟峰會」跳出,既然學得還意猶未盡,那麼,心動不如行動,來參加峰會吧。
2.用受眾感興趣的方式
且不論是八卦大號談的娛樂、時尚,還是顧爺聊的西方藝術,只不過是他們在說服過程中信手拈來的素材,用受眾容易接受的例子來說理。就好像童話故事看似在講有趣的故事,有可愛的卡通人物,但實際上是在用小朋友容易接受的方式來教育、說道理。顧爺看似在認真為受眾解讀西方繪畫藝術歷史典故,實則為CHAUMET重述品牌故事。因為是自己感興趣的時尚和藝術信息,受眾盡管知道是推廣仍舊會點擊瀏覽。
訂閱號「深八深夜八卦」曾發過這樣一篇文章《如何不動聲色地在前任婚禮上艷壓新娘,轉給需要的張馨予們》,光是一個題目,就吊起太多女孩子的好奇心,想想那些人渣前任,艷壓前任新娘?聽起來就足夠有趣、刺激。正文是一個引人入勝、大快人心的翻盤故事,就好像每一個狗血的網路故事一樣,重點在於艷壓新娘的利器居然是「佳潔士牙貼」,勝就勝在了一口閃閃發光的白牙。這樣的「結局」,讓大家萬萬沒想到。
3.樹立信息源的權威
信息源的可信度影響信息傳播的效果。受眾對某個微信賬號的興趣和信任是一個漫長的培育過程,特別是在受眾處於高捲入度的時候。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石榴婆」和「顧爺」也是經過兩三年的自媒體運營積淀,慢慢在時尚和藝術類訂閱號里打響名號,積累人氣,被受眾認可後才開始試探微信文案。
但這種權威也是硬幣的正反面,因為權威,讀者才相信你,才接受你的文案。但反過來呢,讀者真的會無止境地接受下去嗎?一個成熟的訂閱號的商業臨界點在哪裡?承載量又有多少?可能還是一個未知變數。微博大號「留幾手」就是前車之鑒,以照片評分躥紅微博,但一度又因為文案太多而迅速掉粉。
4.慎用「無下限」方式
要有趣,又要借勢熱點,難免有些品牌就走了極端,為了奪人眼球,反而嘩眾取寵。為什麼在微博、微信上,品牌文案會大展拳腳,就是因為不同於以往的出版發行審查、版面限制,社交媒體提供了更為寬松的發布平台,於是各種語言幽默,形式活潑的文案誕生了。但也不乏一些品牌就在這條路上一去不回頭,無節操、無下限的文案頻頻出現,這樣確實可以提高點擊率,甚至博人一笑,品牌成功得到更有效傳播。但你的品牌是否值得使用這種方式,不妨三思而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