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叫做科技教育活動方案
一、活動內容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只要一提起玩具,就會想到商場里那琳琅滿目、五顏六色的玩具。很多學生家裡已堆放了一箱一箱的從小玩到現在的玩具,他們對很多玩具如數家珍,見慣不怪,而對爺爺奶奶輩自製玩具充滿了好奇,抓住這一契機,就讓學生參與一次自製玩具的活動吧。
二、設計理念
在小學科技活動中,科學能力的形成依賴於學生的.學習方式和過程,要讓學生關注科學與社會的聯系,從身邊的小處去感受,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內化形成。
在小學階段,對科學學習能力的要求不能過高,必須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自製玩具」的實踐活動,可以培養學生開動腦筋、發展個性、發揮思維能力和創造性能力。這項活動的方式是一種科學的思維方法,適合小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技能,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對學生課堂學習活動是有益的拓展和延伸。
三、活動目標
1.培養敏感的科學觸覺,訓練動手技能,培養嚴密的邏輯思維和准確的分析能力。
2.掌握一種科學的思維方式和獨特科學實踐方法,善於從身邊進行科學實踐。
3.培養進行科學實踐的勇氣,意志力和耐心,促進團隊協作精神。
② 科技創新創意方案
創新小發明:自製羽毛球
准備材料:空飲料瓶一隻,泡沫水果網套兩只,橡皮筋一根,玻璃彈子一隻,乒乓球一個。
製作過程:
1.取250毫升空飲料瓶一隻,將瓶子的上半部分剪下;
2.將剪下的部分均分為8份,用剪刀剪至瓶頸處,然後,將每一份剪成大小一致的花瓣形狀;
3.將泡沫水果網套套在瓶身外,用橡皮筋固定在瓶口處;
4.將另一隻泡沫水果網套裹住一粒玻璃彈子,塞進瓶口,塞緊並露出1厘米左右;
5.剪下半隻乒乓球,將半球底面覆在瓶口上,四邊剪成須狀,蓋住瓶口後用橡皮筋固定住。
6.美化修飾後,一隻自製羽毛球完成了。
③ 科技創新方案(圖文並茂)
從現在的情況看,不應該受到專業的限制(應該是大二吧,只是學了一些基礎課),而是集思廣益,同時不適合搞一些全新的東西(那個涉及較強的專業知識),而是從已有的成熟的產品上做小創新。
小的改進就有很多了,那個要從你感興趣的地方入手,如果你對電子類感興趣,你可以嘗試著在寢室裡面的電子器件比如電燈,應急燈,收音機,復讀機,甚至電腦等等上做一些小小的改進,加一點小功能。這就算創新。而且,相對而言,這方面的資料比較好找。
如果你對材料方面感興趣,你可以設想用一種材料來做緊急情況下的保護系統。比如每年很多大學都有雞蛋落地的實驗,你可以設想這個實驗,把結果應用在宇航員跳傘救生模式上。
如果是對宇航感興趣,那個就比較廣了,比如可以改進目前的太陽能帆板,從已有的成果上看,小的改進帶來大效益的一個是旋轉,使得帆板時刻正對太陽,一個是用透鏡進行聚焦。
另外,可以改進目前的能源結構,提出新的製冷取暖方式等等。當然了,一些大的項目還是需要有很強的專業知識的。
目前科技創新集中在電子類尤其是單片機上,如果有興趣可以從這兒入手,目前有個大學計劃,就是應用於陰控制的單片機進行控制的科技創新活動。
補充如下:
切入點我覺得應該定在信用對經濟發展的影響上比較好,大體上可以做這么幾步:
調查,獲取數據,通過幾種手段獲得社會上信用與經濟發展的關系的數據
建模:分析數據之間的關系,建立一個數學上的模型來分析兩者的關系
預測,利用你的數學模型作極限條件或者中間條件的預測,提出一個新的觀點
不清楚你在的科技創新中心處於什麼階段.我隨便說一說吧.
1,假設是在初級階段,成員少,資金少,成員技術水平不太高.科技搞的活動:幫助同學們修一些小電器什麼的(這要看成員的愛好),觀看科普電影,在合適的時候進社區宣傳相關的科技常識.如果資金允許的話,可以買船模,航模供成員學習研究.如有可能,可以請老師做指導,待成員水平提高後就可以不在麻煩老師了
2,如果實力比較大,影響力也可以,那就搞一些動手實踐的活動,比如裝機大賽,最好能得到商家的贊助.對外可以聯系附近的科技創新組織或附近大學的科技類社團,有你們發起一些大型的活動.比如全市的科普電影節(到各個學校放映),這個活動可以爭取市裡科技部門的支持,如科技局,科技協會等.
另外,科技所涉及的方面很廣,最近我們學校正有一個活動:一個協會和華碩合作,搞了一個有獎的廢品重新利用的活動,還沒開始,不知道怎麼樣.
但不管怎麼說,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一個組織,要發展,負責人及其骨幹必定要付出好多,會受好多委屈,遭到很多誤解.正如重慶力帆總裁說的,受的屈中屈,方為人上人!
我給你打了這么多,給我一點分。
打的我手都累了
④ 科技活動研究性學習方案
科技活動教學工作總結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一年級一班共有學生77人,其中女生37人,男生40人,大部分學生對科技活動課具有濃厚的興趣,因為,科技活動課上,同學們可以充分動手、動腦、動口,在科活課上學得有趣的知識。活動課的開設,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開闊了視野,調動了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活動課的開設,不僅能提高學生對科技活動課的興趣,同時開發學生的 智力,也提高了能力。在上學期科技活動課教學中,我特別注重了「增強興趣,拓寬知識,增長才幹,發展特長,提高動手能力」的目標教學,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動手能力。
二、主要成績和經驗:
(一)主要成績
1、在上學期科技活動教學中,活動課開展了實踐活動,這是拓寬學生視野的又一種好形式。通過各種各樣的實踐活動,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知識,而且能使學生知道科技知識在實際生活中有廣闊的應用,更重要的是通過社會實踐這一大課堂的錘煉,鍛煉學生的能力,培養學生動手製作,勇於創新,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在本冊教學中,體現了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給予指導和幫助,給學生教多的自己設計、組織、開展主持活動的機會,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使他們在活動中學有所得。
(二)不足
由於科技活動課教材內容的靈活性較強,動手內容較多,教師對部分教材的內容把握不準,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能靈活駕御課堂,加上教學觀念陳舊等原因,致使部分教學學習內容不夠趣味性,豐富性。
(三)經驗教訓:
(1)認真備課,做為一名教師如果不備課就上課,確實是一種瀆職行為。特別是科技活動課,由於科技活動課教材內容的靈活性較強,動手內容較多,因此必須認真備好每一節課,精講精練,上好每一節科活課,讓學生學有所獲,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的職責。
(2)在教學中抓好雙基教學,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讓學生對科技創新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通過努力,學生的創新能力有所提高並能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去。
(3)在科技教學中,讓學生圍繞有關實際問題,在認真實踐的和思考的基礎上,通過討論、辯論等形式,掌握、理解學習內容。
(4)在看一看、想一想、量一量、算一算等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充分動腦、動手、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三、今後努力的方向
1、認真學習教學大綱,鑽研教材,研究教法認真備課,上好每一節科技活動課。讓學生學有所獲,確實感覺到學習科技創新的必要性,同時我要加強理論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做一名同學喜歡的老師。
2、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加強直觀教具的使用,變抽象為形象。提高教學質量。
3、結合學科內容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的教育,及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科學的教育。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和刻苦鑽研的精神。
⑤ 科技創新方案 (1500字的)
一、活動主題:科技以人為本,全面建設小康二、活動時間:2005年5月19日三、主要內容:根據2005年鄭州市科技活動周方案的統一部署和安排,結合仁存溝村實際情況,計劃重點參與以下活動:1、組織相關專家,進行科技扶貧。深入該村,開展農業種植、養殖、農村能源等科普知識免費培訓、技術服務、技術指導等活動,普及農業科技知識,提高農民科學素質;2、科學與健康同行活動引入村戶。衛生防疫、優生優育、醫療保健等宣傳、咨詢、義診等活動進村入戶,提高群眾衛生防疫意識及素質。同時,由我局組織編印的科普圖書,酌量向廣大村民免費發放。3、搞好校園科技行系列活動。科普大篷車開進該村,向灘小關、沙魚溝村小學師生免費開放。4、專家講座。農村沼氣建設,帶動養殖業發展。四、活動議程:主持人:「聯鄉駐村幫扶」工作隊長 喬英奎1、仁存溝村黨支部書記雷銀國致謝辭;2、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蔡建生致詞;3、河洛鎮領導致詞;4、科普圖書贈送儀式;5、專家咨詢、科普宣傳等活動同時開展。五、活動安排1、主會場設在仁存溝村村委會院內;2、會標寫科技進村入戶活動儀式,村內街道兩旁懸掛橫幅、標語等;3、參加人員有該村群眾、灘小關和沙魚溝村小學學生。 餘杭區實驗小學2007學年科技節活動方案 為了廣泛開展科技教育活動,引領全校學生接近科學、走進科學,培養學生勤動手、善動腦、愛科學、樂創造的科學素養,養成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學校決定開展科技節活動。 活動主題:科學讓生活更美好 活動內容: 1.「雞蛋撞地球」表演。12月29日上午在科技節開幕儀式的同時舉行,五、六年級各班組建一個科技小組設計一個雞蛋保護裝置,讓雞蛋從三樓、四樓落下而完好無損。負責指導:各班科學教師和班主任 2.主題班會活動。1月3日各班舉行主題為「我與科學」、「科學與生活」、「科學在身邊」的班隊活動,向學生宣傳科技節活動方案,鼓勵學生踴躍參加活動。負責人:各班班主任 3.四驅車組裝、競速校內選拔賽。1月8號下午興趣小組時間舉行,勝出者參加餘杭區科技節車模競賽。參加人員:科技興趣小組人員,歡迎有這方面特長的其他同學報名參加。負責人:沈國英 4.機器人組裝、定點校內選拔賽。1月15號下午興趣小組時間舉行,勝出者參加浙江省青少年電子製作錦標賽。參加人員:科技興趣小組人員,也歡迎其它同學參加。負責人:陸培錦 5.班級主頁展示活動。從1月份開始通過周二的星星報道、學校網站等形式陸續展示部分班級的精彩主頁,推動班級主頁建設。負責:信息部、各班班主任負責 6.編環保科技小報。讓學生通過學習與調查了解環保知識與環保現狀,知道環保的意義,明白不注意節能與環保所帶來的嚴重後果,培養他們的能源、環境危機意識。活動在寒假期間舉行,開學以後評比。 7.科技小製作比賽。寒假期間,四、五、六年級學生利用廢舊物品,製作各種小物品,開學以後進行評比。(各班至少有兩件作品,多交不限。) 8.DV作品比賽。用DV 記錄快樂的寒假生活,長度三分鍾左右,開學以後在星星報道展播和評比。 9.電腦作品徵集。電腦作品分三類:電腦動畫、電腦小報、電腦繪畫,比賽作品寒假期間完成,開學後進行評比展示,優秀作品選送區比賽。 10.航空模型競賽。3月上旬,三、四年級製作橡筋動力飛機,五、六年級製作投擲飛機。各班選拔3名同學參加,分年段按比例取一、二、三等獎。負責人:全體科學教師和班主任。 11.電腦輸入比賽。3月份舉行三、四年級英文輸入比賽,五、六年級漢字輸入比賽。負責:信息技術學科教師和班主任 12.科普閱讀活動。學校推薦必讀和選讀科普書目,學生可以在寒假裡開展閱讀活動,開學初徵集和展評讀書筆記,四至六年級各班2篇。負責:各班班主任 活動要求: 1.堅持全員參與、點面結合,既要讓每個學生在活動中得到鍛煉、得到發展,又要注重活動項目的質量,確保本次科技節活動的順利進行。 2.體現特色、突出個性。各班在組織科技活動時,要根據學生實際、注重實效,做到以班為本,以生為本,注意充分調動每個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發揮廣大學生的能動性、創造性,營造班級的個性特色。 3.做到分工負責、責任明確、准備充分、宣傳到位、發動有力,體現協作精神。各班要根據活動計劃,認真准備,積極參與,確保本次科技節圓滿成功。 4.整個科技節的系列活動要有序的開展和進行,各負責人要關注過程,確保活動質量。
⑥ 如何寫科技創新方案
例如:
日本本田公司的招牌機器人的缺點是要帶電池。
於是就設計出從地面供電的機器人,
先進行數學分析,找出機器人在有效的范圍內,從機器人的足部與地面接觸的過程中,使供電概率接近一的數學模型。
設計出物理結構。
設計出控制方式。
工程製造。
原型驗證。
通過,在機器人的一個具體的供電方式上,超過了日本最著名的機器人製造公司。
對日本人進行宣傳。
註:以上的技術特徵已經在中國專利局的網站公開。
⑦ 科技創新方案怎麼寫
對項目及產品基本情況介紹,包括項目產品的主要應用范圍、技術創新點、項目成熟程度、項目完成時所處階段等內容。概述限500字以內。
⑧ 金點子科技創造發明創意方案
科技小創意方案
一、宗旨
為了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充分挖掘學生內在潛力,展示學生特長,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特舉辦科技活動。
二、活動主題
為貫徹落實建設節約型社會、創新型國家的精神,本次科技活動節的主題是:「節約 ,創新,發展」。 要求學生從節省資源、節約能源、保護環境、以及未來的能源入手,主動發現、自主研究、自主創新。
三.活動內容
(一)科普宣傳
1. 利用國旗下講話,做好校主題科技節宣傳發動工作。
2. 利用板報、廣播進行宣傳,班級出一期科普教育櫥窗和黑板報或手抄報。
3. 班級通過班會、團會活動、綜合實踐活動等途徑,結合學生特點開展主題教育。
4.各學科也可根據學科特點,向學生進行相關的科普知識教育。
(二)科普實踐
1. 利用班級活動,開展各項科普活動競賽選拔活動。
2.學生每人選讀一本科普讀物,寫出讀後感。通過網際網路在網路上學習科技知識,收集科技資料,在班會上互相交流。
3.開展一些科普實驗、飼養、栽培活動,寫一篇科技小論文或觀察日記。
4. 舉辦一次科普知識講座,召開一次科技教育的班級活動。
5. 組織學生看一場科普錄相片。
(三)科普比賽
1、科技創新製作活動
科技創新製作活動分為個人項目和集體項目;按所研究的領域分為數學、物理學、化學、微生物學、環境科學、生物化學、醫葯與健康學、工程學、計算機科學、動物學、植物學、地球與空間科學、行為與社會科學等13個學科。以實物、模型或設計圖參展。參賽作品應圍繞科技節主題,有科技含量、創新性、實用性、美觀性與學生課餘生活聯系密切,提倡利用廢舊物品為材料進行科技製作。
可以下幾種形式:
(1)「科技創新小製作」——比如利用身邊的舊電器、舊玩具、舊包裝等物品,運用科學原理自主創新。比如:發現生活、學慣用品中的不足、缺陷,發明創造出可以彌補不足與缺陷的小發明。製作成可以操作使用的實物作品或實物模型。
(2)「電腦製作」 ——電腦繪畫、電腦動畫、網站(網頁)設計、程序設計、自動控制等。將作品製作成光碟參展,另附說明書。
(3)如無製作條件,也可以只寫出創造發明創意,包括設計思路、設計原理、設計圖紙等。
(4)其它科技小發明或者創意等。
2、科幻繪畫比賽
科幻畫採用「繪畫形式多樣化」的比賽方法,繪畫形式可以是油畫、國畫、水粉畫、水彩畫、鋼筆畫、蠟筆畫、剪紙畫、粘貼畫、電腦畫或綜合技法畫等多種技巧、風格、材質表現(但不包括非畫類其它美術品與工藝品)。作品要具備想像力、科學性、繪畫水平(設計、色彩、技巧)、真實性(必須自己原創,不得臨摹或抄襲他人作品)。
3、科普手抄報比賽
4、科普小論文
比賽內容:各班通過開展實驗、栽培、飼養等活動寫一篇觀察日記;或通過學習查閱書籍、網路資料,結合科技興國、科技興縣、科技興校的思想,寫一篇科技小論文。體裁不限(如科技小論文、科普童話、科普幻想。)
(四)活動時間
宣傳動員階段: 2013年9月31日——2013年10月8日
活動競賽階段: 2013年11月7日——2013年11月24日
⑨ 如何開展科技創新活動
從實踐來看,有許多科技創新由於缺乏正確的創新理念與科學的理論方法的指導,致使創新帶有很大的偶然性與隨機性,結果是創新效率低下,「核心技術」的創造能力難以提升。 TRIZ理論的核心思想包括三個方面:第一,無論是一個簡單的產品還是復雜的技術系統,其核心技術都是遵循客觀規律發展演變的,即具有客觀的進化規律和模式;第二,各種技術難題、沖突和矛盾的不斷解決是推動這種進化過程的動力;第三,技術系統發展的理想狀態是用最少的資源實現最大數目的功能。 TRIZ理論體系的主要內容包括五個方面:一是創新思維方法與問題分析方法;二是技術系統進化法則;三是工程矛盾解決原理;四是發明問題標准解法;五是發明問題解決演算法。 創新從最通俗的意義上講,它是一個創造性地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的過程。TRIZ理論為創新提供了系統的理論和方法工具。其中最重要的有39個通用工程參數和40條發明原理構成的解決矛盾矩陣表,物質場分析模型和76個標准解,發明問題解決演算法,科學和技術知識效應庫等。 實踐證明,TRIZ理論是對人類創新活動規律和原理深入、系統的揭示,是人類已有的科技知識與創新思維規律及方法的完善結合,為更好地創新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和方法基礎,是認識和推動人類創新活動的一個突破性成果。 TRIZ理論與傳統的創新方法相比,具有鮮明的特點和優勢。它能成功地揭示創造發明的內在規律和原理,快速地確認並解決系統中存在的矛盾。由於它是基於技術的發展進化規律來研究整個產品的發展過程,不再是一種隨機的創新行為,因而可以大大地加快發明創造的進程,提升產品的創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