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推動中外文化交流
(1)弘揚和發展中華文化,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2)學習其他國家的優秀文化,面向世界,博採眾長.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3)我們每個人都要做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⑵ 中外文化交流
9月27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俄羅斯聯邦委員會主席米羅諾夫。 新華社記者馬占成攝
新華網北京9月27日電(記者 李詩佳) 國家主席胡錦濤27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俄羅斯聯邦委員會主席米羅諾夫。
胡錦濤說,當前,中俄關系發展勢頭良好,兩國戰略協作和務實合作取得重要進展。正在俄羅斯舉辦的「中國年」活動,在兩國和國際社會引起廣泛反響,極大地豐富了兩國關系的內涵。胡錦濤表示,中方願同俄方共同努力,遵循《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原則和精神,加強兩國人民相互了解和傳統友誼,提高兩國戰略互信和務實合作水平,推動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系不斷邁上新台階。
胡錦濤表示,立法機構合作是中俄關系發展的重要一環。中國政府支持兩國立法機構加強交流,擴大合作。希望雙方各專門委員會、議員友好小組集思廣益,為兩國關系發展獻計獻策,為推動兩國地方及各領域合作牽線搭橋。希望雙方加強在立法領域的交流,加強在各國議會聯盟、上海合作組織等多邊組織中的合作,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做出貢獻。
米羅諾夫表示,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俄中關系全面發展,務實合作成果豐碩。積極發展對華關系、進一步推進俄中戰略協作夥伴關系是俄各黨派、各政治團體的共同願望。俄聯邦委員會將與中國全國人大一道,為推進兩國各個領域的合作做出新的貢獻。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盛華仁等參加了會見。
⑶ 中美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貌似不是個問題啊
⑷ 什麼是中美文化交流
美利堅合眾國所在的北美洲南部,原為印第安人居住地。從16世紀起,西、英、荷、法殖民者相繼侵入,在那裡爭拓殖民地。17世紀至18世紀前半期,英國在北美大西洋沿岸陸續建立了13個殖民地。1775年,殖民地人民發動獨立戰爭,並於1776年7月4日發表「獨立宣言」,宣布成立美利堅合眾國。1783年戰爭結束,美利堅合眾國獲得了英國的正式承認。此後至19世紀中葉,美國通過滲透、戰爭與購買等手段拓展領土,使國土面積比獨立時擴大了10倍,逐步形成了現在擁有50個州的美國。南北戰爭(公元1861~1865年)後,美國資本主義迅速發展,至19世紀末葉,其工業生產已躍居世界首位,並在後來的兩次世界大戰中鞏固了自己在資本主義世界中的領先地位。從「獨立宣言」發表到現在,美利堅合眾國已有200多年的歷史。
就在美國宣告獨立的第二年,一艘名為「中國皇後」號的商船從紐約啟航駛往中國。這艘巨大的木製帆船持有美國國會頒發的「航海護照」,船長耿若瀚是獨立戰爭的私掠者之一,經理蕭善明則是獨立戰爭中的一名炮兵少校。在經歷了半年多的航行之後,「中國皇後」號於1784年8月28日駛抵廣州黃埔港,時為中國清高宗乾隆四十九年。
「中國皇後」號運到中國的貨物有棉花、鉛、胡椒、羽紗。皮貨、人參等。該船在廣州停泊了4個月。把貨物售出之後,美國人購買了紅茶、綠茶、棉布、絲織品、瓷器、肉桂等中國產品,裝船後返回美國。此次遠航,美國人共投資12萬美元,獲純利37727美元,利潤高達25%。美國政府及國會對此十分重視,認為對中國貿易大有前途,於是特別立法保護對華貿易。
「中國皇後」號首航獲得了成功,中美兩國間的友好往來也便從此開始。
⑸ 中國文化對外交流有什麼活動
近年來,中國文聯在開展對外文化交流中,堅持分清層次,抓住關鍵,廣交深交各界朋友,取得了良好效果。比如,在希臘11個重點城市舉辦「北京風韻」美術巡展,用美術這一獨特的藝術形式,生動描繪了北京的歷史建築、文化特點和現代風貌,受到希臘人民的普遍歡迎。為慶祝中澳建交35周年,中國戲劇家協會組織梅花獎藝術團「澳洲行」活動,得到澳大利亞主流社會的高度重視,引起強烈反響,取得轟動效果。
創造文化交流新格局
積極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既要注重雙邊交流與合作,又要注重利用國際多邊舞台,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文化交流新格局。隨著現代交通、通訊和信息傳播手段的快速發展,世界范圍內思想文化交流活動的深度廣度大大拓展,越來越多地從雙邊向多邊發展。利用多邊國際舞台開展對外文化交流,覆蓋面更大,效率更高,影響更深。開展對外文化交流,只有把雙邊文化交流和多邊文化交流有機結合起來,重視並加強文化藝術領域的多邊合作,努力爭取主辦權和話語權,積極參加和舉辦國際性大型文化活動,才能有效地構築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文化交流新格局。
近年來,中國文聯及所屬文藝家協會不僅注重雙邊文化交流與合作,舉辦一系列帶有雙邊性質的攝影展、音樂演唱會、美術展等藝術交流活動,而且充分利用國際多邊舞台,積極參加有重大影響的電影展、文化展等國際性活動,主動開展藝術之旅、中國國際民間藝術節等多邊文化交流活動,加入國際藝術理事會及文化機構聯合會,為提升中國藝術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形象發揮了積極作用。比如,先後兩次在聯合國人權大會期間舉辦中國文化專題展覽,先後在中國舉辦兩屆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第二十八屆國際攝聯代表大會,先後獲得第三十一屆世界各民族戲劇節、2008年國際書法交流大展及2009年第二十四屆世界魔術大會的主辦權。
積極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既要充分調動各領域各方面的積極性,各展所長,又要統籌協調,形成合力,著力推出代表中華優秀文化的精品力作。中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造就了不同領域不同方面的民族藝術,創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應更多地介紹和傳播其體現全人類普遍價值的思想內容,研究和解決中華文化「走出去」面臨的文化差異問題,進一步提升中華文化的親和力和感染力。開展對外文化交流,既要充分調動各領域各方面文藝工作者的積極性、主動性,組織主題明確、特色鮮明的文化交流活動,又要由國家統籌規劃,精心組織,集中推出代表中華優秀文化而又能克服文化差異、走向世界的精品力作,努力發揮規模效應,最大程度地擴大中華優秀文化的影響。
近年來,中國文聯及所屬協會不僅充分發揮各藝術門類的作用,開展了一系列有特點、有影響、有聲勢的對外文化交流活動,而且注重發揮各藝術門類的整體優勢,著力打造一批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符合國外受眾審美需求和欣賞習慣的對外文化交流知名品牌,取得明顯成效。比如,先後兩次在聯合國日內瓦萬國宮舉辦「藝術之旅」專場文藝晚會,既有中國民族音樂歌舞又有西方歌劇、芭蕾,既有傳統經典劇目又有現代藝術精品,既有德高望重的藝壇大家又有嶄露頭角的藝術新秀,陣容強大,相映成輝,增強了演出的整體效果,極具震撼力。
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加強以思想文化為核心內容的國家軟實力建設,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也是一項緊迫的現實任務。我們要抓住機遇,開拓創新,更加主動自覺地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勝利作出新的貢獻。
⑹ 從《文化生活》角度談談中美文化交流的現實意義
文化在交流中傳播,也在傳播中交流。
有利於中華文化的傳播,增強國際影響力;
有利於中華文化學習借鑒吸收世界先進文化;
有利於中華文化面向世界,博採眾長,這是中華文化不斷傳承與創新的重要途徑。
⑺ 中外文化交流有哪些
位於亞洲大陸東部的中國,隨著社會經濟政治的發展,逐漸由近及遠地與別國接觸聯系,進行文化交流。它包括人員的往來,物產的移植,衣食住行、婚喪嫁娶等風俗習慣的相互影響,思想、宗教、文學、藝術等的傳播。交流的途徑多種多樣,如政府使節、留學學生、宗教、商業與商人、手工工匠等,甚至戰爭與俘虜,也曾為文化交流提供渠道。中國與各國之間文化交流的深度廣度各有不同,彼此所受對方影響深淺及產生的結果,也因國家與時代而異。但中國與各國之間文化交流是歷史的必然,而在與各國交光互影的漫長過程中,總的來看是中外雙方相互受益。
⑻ 如何促進中美兩國文化交流
1﹑首先要尊重本土文化,在培育好本國文化的同時,將其弘揚到美國去,比如通過建立孔子學院,開展中美文化交流年等。
2﹑在文化交流過程中,要遵循各國各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則,尊重並理解兩國文化差異,促進兩國文化的交融與發展。
3﹑吸收美國優秀的先進的文化(面向世界,博採眾長),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4﹑通過兩國文化交流,使中國的文化軟實力增強,在當前的綜合國力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是中國的形象在世界之林得以提升。
⑼ 美國紐約市的20名學生將來我校交流學習。為增進中外學生之間的交流,請嘗試設計一個活動方案(一個完整的
外語系同學與美國學生結成一對一的交流夥伴,兩天的交流聯誼活動,雙方通過跳長繩、踢毽子、拔河、包餃子、文娛聯歡、互贈祝福賀卡等趣味活動增進了彼此間交流和友誼。外國友人對這些具有中國特色的體育文化活動非常感興趣,尤其是親自動手包餃子令外國留學生更加興奮。
⑽ 如何進行文化交流
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的方法:促進中外文化交流三大方式
①要尊重文化的多樣性,遵循各國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平相處,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每個國家的發展狀況不同,並且政策也會不同,存在差異當然是很正常的,要尊重其它國家的文化。
②加強中外文化的交流、借鑒與融合,以世界優秀文化為營養,充分吸收外國文化的有益成果。要能夠以正面的眼光看待外國文化的長處,取其長處而學之。
③中外文化交流是雙向的,我們既要更加熱情的歡迎世界各國優秀文化在中國的傳播,又要更加主動地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可以讓中外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這對於中外民族的共同發展有著很大的幫助。
加強中外文化交流可以按照以上的方式來進行,相信可以為文化交流起到正面的影響作用,將中外文化交流的意義都發揮出來。
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的方法:更好的貢獻自己
首先,當今社會,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崇尚金錢的思想日益加重,誠信危機,是非難辯,傳統道德底線被無情的突破,貪污腐化案件時有發生。黨中央、國務院的政策好,群眾評價高;但是個別地區基層組織渙散,公信度低,群體性事件時有發生。當然,黨員隊伍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主流還是好的,我們必須予以肯定。
其次,作為一名黨員,作為社會的一分子,更是黨組織中的普通一員,要在思想觀念上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念,要在實際生活、工作中提倡「社會主義八榮八恥」榮辱觀、正確的政績觀,真心真意為人民服務。
第三,要有樂觀的生活態度、拼搏不息的奮斗精神,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未來。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十之八九,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都要堅定信念,相信自己,相信黨和國家的政策,用自己的雙手去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以實際行動去改造世界。
第四,要樹立正確的金錢觀。不要盲目崇尚拜金主義,要明確自己人生的意義在於為國家、為人民更多的貢獻自己的力量,而不是過分追求榮華富貴,迷失自己的本心。
第五,要有責任意識。不管是在家庭、在單位、還是在社會中,我們每個人都要擔負起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家庭中,孝敬父母,贍養妻兒;工作中,安分守己,盡職盡責,用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價值觀,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