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節日策劃方案怎麼做
節日策劃方案節日消費心理的特點決定了不同平常的節日售賣形式,對於新品牌的推廣,更是給消費者親密接觸的絕佳良機."感覺消費"時代的來臨,使消費者的購買習慣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從上個世紀90年代的重視商品性價比到今天同質化時代的"感覺消費",消費者越來越隨"心"所欲,而商家精心營造的隨"心"所欲售賣氛圍,就會使消費者不自覺地"跟著感覺走",實現目標銷售.那麼節假期間採取怎樣的促銷策略,來吸引消費者有限的注意力,把握節日消費市場的熱點和需求變化趨勢,做大做活節日市場 讓我們先來看看一家生產水餃,湯圓,粽子等傳統中式食品的小企業的節日營銷心得. 值得注意的是,這家企業超過一半以上的銷量是在節日前後實現的,因此在實踐中積累了深厚的節日營銷經驗.策劃一:出位創意 烘托節日氛圍節日是動感的日子,歡樂的日子,捕捉人們的節日消費心理,寓動於樂,寓樂於銷,製造熱點,最終實現節日營銷.針對不同節日,塑造不同活動主題,把最多顧客吸引到自己的櫃台前,營造現場氣氛,實現節日銷售目的.如去年端午節,在賣場把超市的堆頭設計成龍舟的形狀,龍舟上既可擺放XX真空粽子,又可擺放宣傳端午的物料,在現場營造出一個濃厚的端午節氣氛.而贈送香包,開展端午文化大賽的民俗表演更增強了節日熱鬧氛圍,激發了眾多消費者主動參與活動的意識.策劃二:文化營銷 傳達品牌內涵文化營銷,嫁接節日的文化氛圍,開展針對性的文化營銷.充分挖掘和利用節日的文化內涵,並與自身經營理念和企業文化結合起來,不僅可以吸引眾多的消費者,在給消費者藝術享受的同時,也能帶來良好的市場效益,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比如情人節,我們在賣場開展的"情侶過三關"和"湯圓代表我的心".智力闖關活動,就很好的洋為中用,不僅增加了我們XX湯圓的文化外延,還通過活動傳達出情人節的浪漫與溫馨,而且,平時兩人之間羞於表達的想法也可以藉此表達,也豐富了節日內涵.在去年中秋節,我們通過舉辦"幸福一家人家庭廚藝大賽",就成功的演繹了濃烈淳厚的傳統親情文化,在團圓歡聚的親情中營造出良好的購物環境,也不失時機的把我們的XX品牌內涵傳達的惟妙惟肖.其它如燈謎擂台賽,地方民俗文化展示等已成為商家吸引消費者"眼球"屢試不爽的妙招.策劃三:互動營銷 增強品牌親和力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消費者的需求開始由大眾消費逐漸向個性消費轉變,定製營銷和個性服務成為新的需求熱點,商家如能把握好這一趨勢,做活節日市場也就不是難事了.去年端午期間,我們在長沙開展的"來料加工 教你包XX粽子"就頗受消費者親睞,我們的女工展示的包粽子絕活讓那些都市裡的家庭主婦看得嘖嘖稱贊,現場的銷售也是一片火爆.而賣場,更是節日營銷的主角,深圳沃爾瑪曾開辟先例,讓顧客自己設計禮籃或提供不同型號的禮籃,由顧客挑選禮品,不限數量,品種,金額,既可迎合不同的消費需求,又可充分掌握價格尺度.此法一經推出便受到消費者的歡迎,不僅大大增加了生鮮部的利潤,也促進了其它部門的銷售. 策劃四:差異促銷 激發售賣潛力 節日營銷主角就是"價格戰",廣告戰,促銷戰均是圍繞價格戰展開.能否搞好價格戰是一門很深的學問,許多商家僵化地認為節日就是降價多銷,其實這種做法就落進了促銷地誤區,結果往往是賠錢還吆喝.作為節日營銷的慣用方法,諸如"全場特價","買幾送幾"的煽情廣告已司空見慣,千篇一律,對消費者的影響效果不大.因此,如果真要特價也要處理得當,講究點創意和藝術,這其中"梯子價格"就足以堪道.我們在農歷的冬至節,策劃的梯子價格銷售就取得了良好效果.我們拿出450克XX香菇鮮肉水餃,面點做促銷,在促銷台上只標明價格,售賣時間和"數量有限,售完為止"字樣吸引消費者.具體做法是在距冬至18天按全價銷售,從倒數第15天到10天降價25%,倒數第10天到第7天降價35%.倒數第7天到第3天降價50%,倒數第3天到冬至,如仍未售完,贈送給送老人,兒童福利院.之所以敢採用此法,原因就是消費者都存在這樣的心理:"我今天不買,明天就會被他人買走,還是先下手為強."事實上,許多產品往往在第二時段或經降價就被顧客買走的.因此梯子價格既激活超市人氣,又延長節日效應,於前於後拉動產品銷售的黃金期.
⑵ 葫蘆節的介紹
葫蘆節拉祜語稱為「阿朋阿龍尼」,是瀾滄縣拉祜族最隆重的節日,每年農歷十月十五舉行。屆時,各村寨都要舉行歌舞狂歡,男子吹奏葫蘆笙領舞、男女共跳「嘎克」舞;女子敲打象腳鼓跳擺舞;男女青年進行民歌對唱;舉行體育與游戲表演,如盪鞦韆、背水、打陀螺、射弩比賽。老人們相約在火塘邊,邊飲酒邊頌唱創世史詩《牡帕密帕》。在歌舞場地中央放置一對葫蘆,象徵拉祜族的祖先,讓每個人都對它表示恭敬,隨時把祖先的恩情記在心裡。
⑶ 尋求節日活動策劃方案~~
可以去找策劃公司或者策劃團隊給你出方案啊,就廣州九洲文化傳播公司啊,它們非常策劃。而且對於各種不同的活動都有很多豐富的策劃經驗,是一個比較有實力的策劃者,以前我們公司的很多策劃活動都是它做的,而且都做得不錯,值得信賴。
⑷ 葫蘆節的傳說
據拉祜族創世史詩《牡帕密帕》、《說典嚕典》中的傳說描述,拉祜族的祖先是天神「厄莎」在農歷十月十五那天用葫蘆培育出來的。因此拉祜族認為他們是葫蘆的後代,把葫蘆看成是祖先的化身和全民族的吉祥物。 對葫蘆的信仰體現了山區拉祜族長期同大自然的密切關系和生存奮斗歷程。葫蘆節民族特色濃郁,活動豐富多彩,是全民歌舞狂歡的喜慶場合,蘊涵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容。瀾滄縣政府每年都組織各種文體活動、科技及商業物資交流活動,使傳統的民族節日和發展經濟相結合,進一步提升葫蘆節的社會影響和知名度。
⑸ 葫蘆節的由來
拉祜族把葫蘆作為標志,象徵拉祜族從葫蘆中走出,向太陽奔去的精神追求和吉祥幸福的美好心願。
葫蘆是拉祜族的吉樣物和生活伴侶。拉祜族用葫蘆裝水酒,裝火葯、儲藏谷種,做蘆笙。葫蘆有許多優點,裝水清涼,裝酒不變味;裝谷種裝火葯不易受潮。拉祜人出門總離不開葫蘆,尤其是男人,身上至少要帶三個葫蘆,一個裝水或酒、一個裝火葯、一個就是葫蘆笙。葫蘆節期間,瀾滄等地舉行隆重的物資交流會,開展葫蘆文化節活動,舉行盛大的群眾性蘆笙舞比賽。「阿朋阿隆尼」葫蘆節是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第九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決定的。1991年11月6日在瀾滄召開的「拉祜族史研討會」上,瀾滄縣政府、縣人大常委會經徵求各地參會拉祜族群眾的意見,決定把傳說中拉祜族祖先誕生的日子法定為全縣拉祜族的節日,即將每年農歷十月十五定為葫蘆節。節日來臨時,人們供葫蘆、跳葫蘆笙舞、跳擺舞、唱葫蘆史詩、玩葫蘆游戲等活動,都是源於葫蘆信仰而產生的。自1992年以來,每年農歷十月十五至十七舉行三天慶祝活動。在《拉祜族民間文學集》中,收錄有拉祜族人從葫蘆里出來的民間傳說《拉祜族的來歷》、故事:《葫蘆的故事》等,史詩《牡帕密帕》中的「種葫蘆」就說到,拉祜族的祖先扎倮和娜倮,是在小米雀和老鼠的啄咬下,從葫蘆里出來的,說明了葫蘆和拉祜人的密切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