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淺談如何提高工會幹部能力素質
隨著改革新形勢的發展和對工會工作的要求,作為企業工會幹部,要想做好企業的工會工作,必須具備思想政治素質強,作風扎實過硬,業務水平高的素質。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能力,才能擔當起市場經濟條件下賦予工會工作的重任。
關鍵詞:政治素質;工作能力;創新能力;作風建設;公僕意識
建設高素質的工會幹部隊伍,是實現工會幹部自身建設上水平的內在要求。隨著改革新形勢的發展和對工會工作的要求,作為企業工會幹部,要想做好企業的工會工作,必須具備思想政治素質強,作風扎實過硬,業務水平高的素質。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能力,才能擔當起市場經濟條件下賦予工會工作的重任。在工會工作中做好學習型工會幹部,必須要搞好作風建設,提升素質能力。
一、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提升思想政治素質
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提高思想政治素質,是時代發展對工會幹部的迫切要求。工會幹部不但要有講大局、講原則、講奉獻,有高度的責任感,廉潔奉公,熱情為職工群眾服務的精神,而且還要有強烈的事業心、開拓精神和敢替職工群眾說話辦事的精神。工會幹部要提高思想政治素質,首先必須強化政治理論學習,要自覺成為學習的模範,要把從經濟、法律、企業管理等方面學到的知識運用於實踐,努力成為學習型、知識型、實干型相統一的工會幹部。同時要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武裝自己的頭腦,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論素養,始終堅持在黨的領導下推進工會工作創新發展,始終保持工會工作的正確方向。
二、熟練掌握專業知識,提高業務工作能力
工會是推進職工參與企業文化建設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承擔著鼓勵、引導、支持、幫助職工做好本職工作的重要任務。企業的改革使工會工作內容更加豐富,工作方式更加多樣,工作任務更加繁重。工會工作環境的這些重大變化都對工會幹部的業務水平、知識結構、工作方法、應變能力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做好這些工作,必須具備與本職工作相適應的專業知識、工作能力。作為一個從事工會工作的工作人員,不僅要有一定的理論修養,而且必須具備與承擔本工作相適應的專業知識和工作能力。首先必須加強對企業管理知識、民主管理知識、《勞動法》、《工會法》等專業知識的學習,熟悉和掌握經濟、法律、社會保障等相關規定,不斷完善經濟、法律等方面的知識和計算機操作技能等,不斷提升研究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的本領和能力,對自己分管工作的相關政策做到全面了解,熟記於心,為不斷探索新形勢下工會工作的特點、變化和工作方式夯實基礎。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三、鼓勵開拓性工作,提高工會幹部的創新能力
創新是知識經濟時代的成功之本,對工會組織來說,用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武裝廣大職工,提高他們的創新才能,鼓勵開拓性工作既是保持和發展工人階級先進性,充分發揮他們主力軍作用的必由之路,也是從根本上保障職工權益的重要途徑。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也是推動各項工作持續前進的不竭動力。面對新形勢和新任務,工會幹部要開創工會工作新局面,必須要善於運用創造性思維,發揮理論聯系實際和學以致用的優良學風,不斷提高新認識、提出新見解,著眼於對工會工作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於推動工會工作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聯系崗位工作實際,勤於思考,不斷提高理論創新、工作創新、制度創新的能力。創新要講科學,要尊重事物的客觀規律和職工實際需求,要在服務大局、維權機制、提高凝聚力的工作方法。提升工會幹部的創新意識,必須教育引導工會幹部從思想上消除因循守舊、安於現狀的思想,樹立永不滿足,敢於打破舊框框、善於思考探索的意識;消除擔心怕事和自卑心理,樹立只要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人人都可以創新的意識。樹立工會幹部的創新觀念。要堅持在思想上瞄準前沿、思路上高人一籌、實踐上領先一步、標准上搶占工會工作制高點的創新發展觀念。
B. 淺談如何提升工會幹部素質
工會組織作為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不僅要及時反映職工的問題,使領導者及時調整管理方法,同時還要履行教育職工的職能,滿足職工發展需要。因此,全面提升工會幹部素質越來越顯示出它的客觀必然性。 一要加強理論、業務知識學習。重視學習、善於學習是提高工會幹部素質的關鍵。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的生產經營環境面臨更多的不確定因素,使工會工作領域更加廣闊,工作對象更加復雜,工作內容更加豐富,工作方式更加多樣,工作任務更加繁重,工會工作環境的這些重大變化,都對工會幹部的業務水平、知識結構、工作方法、應變能力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工會幹部要提高素質、與時俱進,必須不斷加強學習。首先是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堅持用馬列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分析和處理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其次是學習工會的基礎理論和各項業務知識,熟悉和掌握勞動經濟、勞動法律、社會保障等有關知識以及計算機、外語等方面的技能。做到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提高學習的總量和質量。同時,還要掌握工會工作的規律和群眾工作方法,以便更好地履行基本職責。再次要切實建立一套鼓勵工會幹部加強學習的激勵機制,讓自覺學習,努力提高工作本領成為一種良好的風氣。 二要努力強化教育培訓。工會組織要不斷加強對工會幹部的繼續教育。尤其是各級工會領導對此應予以高度重視,完善培訓制度,制定符合本單位實際的工會幹部培訓計劃,努力提高培訓質量,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遵循缺什麼,補什麼;干什麼,學什麼,分級規劃與培訓的原則,採取脫產、半脫產或在職培訓的形式,長期與短期結合或以會代訓等方式,進行全員式培訓。 三要注重實踐鍛煉。學習的目的在於應用和實踐,工會幹部要靜得下心來,以科學理性的思考為基礎,形成正確的工作路數。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始終保持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樹立大局為重、職工為本的觀念,及時掌握職工之所想,干好職工之所盼,解決好職工之所需。要堅持把職工的呼聲作為改進工作的第一信號,把實現維護職工權益作為工作第一職責,把職工的滿意度作為衡量工作是非得失的第一標准,在實踐中總結新經驗,新方法,邊學邊用,學用結合,不斷提高研究問題、分析問題、提出對策建議的能力,提高依法辦事,依法維權的能力,提高解決實際問題,不斷創新的能力。各級工會要積極創造條件,組織幹部到一線鍛煉,使工會幹部更加貼近基層、貼近群眾、貼近實際。如:工會幹部開展調查研究,參政議政,開展宣傳教育活動,組織職工參與企業民主管理,代表職工與企業進行平等協商,進行安全生產檢查,調解勞動爭議,對困難職工進行救助等等,這些工作實踐也是提高工會幹部素質和檢驗工會幹部素質的主要途徑。因此,工會幹部要自覺在工作實踐中鍛煉自己,經常深入實際、深入職工,了解下情,增進與職工的感情,使自己得到鍛煉和提高。 四要加強科學管理,建立考核機制。建立一支紀律嚴謹的工會幹部隊伍,真正提高他們的素質和工作能力,還需要採取一定的組織管理措施,加強對他們的教育,建立必要的考核管理制度,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嚴格監督、定期考核,做到警鍾長鳴,通過群眾監督來約束工會幹部,使其更好地履行工會幹部的職責。 (作者單位:淮南礦業集團老礦區事務管理處工會)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煤礦安全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C. 如何提高企業兼職工會幹部的基本能力
提高工會幹部的基本能力,首先必須提高認知能力。
一要善於學習。學習是提高認知能力的基礎,不學習就會落伍。因此,要帶著追求去學習、帶著實際工作的需要去學。要深入學習中國特設社會主義理論,尤其要深刻領會、全面把握科學發展管的內涵和要求,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想信念,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的理論,理清工作思路,找准工作的定位,明確前進的方向。
二要善於調研。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調查研究是抓好工作落實的重要前提,要不斷強化對主體在實踐基礎上對課題的能動反映和不斷從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反復循環的規律性認識。注重調查研究,積極探索規律,不斷增強工作的系統性和預見性。
三要善於分析。善於分析是提高認知能力的重要一環。要科學分析就要注重用聯系和發展的觀點去看問題,做到「喜中見憂」、「利中見弊」、「順中見逆」、「未雨綢繆」。正確的判斷形勢,明白工作中的重點和一般,分清工作的輕重緩急,找准最佳方位,及時發現和解決落實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加強思想作風建設
熱愛工會工作,把工會工作當作事業來完成。兼職工會幹部在地位和待遇上都不高,尤其是基層兼職工會幹部工作量大,條件艱苦,很難得到重視,如果對工會工作沒有正確認識,工作起來就會有畏難情緒。因此,無論環境和條件如何,兼職工會幹部都應在工會工作的崗位上發揮作用,立足於自身建設,提高自身能力,兢兢業業做好工會工作。
有較強的責任心,認真對待工會的每一項活動。現在工會組織開展活動的難度大,如果兼職工會幹部過多考慮其他工作壓力,很多活動就會流於形式,起不到作用,所以,責任心非常重要,越是有壓力越是對兼職工會幹部的考驗。
發揮表率作用,在引導職工思想方面成為榜樣。在基層工會委員會,兼職工會主席和委員的本職工作與其他職工基本相同,而且待遇問題和工會工作時間不能得到保證,不能因此在思想上置疑工會組織的作用,不能因為個人的情緒對工作造成負面影響。
盡可能提高本職工作的效率,使自己能夠抽出時間來做工會工作。本職工作忙的情況下,即使有心做好工會工作,也會心有餘而力不足,很難創新工會工作和主動組織活動,這也是兼職工會幹部的苦惱。因此,兼職工會幹部必須提高做好本職工作的水平,較好完成本職工作,才能得到領導的支持。
D. 如何提高工會幹部的素質能力
隨著改革新形勢的發展和對工會工作的要求,作為企業工會幹部,要想做好企業的工會工作,必須具備思想政治素質強,作風扎實過硬,業務水平高的素質。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能力,才能擔當起市場經濟條件下賦予工會工作的重任。
關鍵詞:政治素質;工作能力;創新能力;作風建設;公僕意識
建設高素質的工會幹部隊伍,是實現工會幹部自身建設上水平的內在要求。隨著改革新形勢的發展和對工會工作的要求,作為企業工會幹部,要想做好企業的工會工作,必須具備思想政治素質強,作風扎實過硬,業務水平高的素質。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能力,才能擔當起市場經濟條件下賦予工會工作的重任。在工會工作中做好學習型工會幹部,必須要搞好作風建設,提升素質能力。
一、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提升思想政治素質
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提高思想政治素質,是時代發展對工會幹部的迫切要求。工會幹部不但要有講大局、講原則、講奉獻,有高度的責任感,廉潔奉公,熱情為職工群眾服務的精神,而且還要有強烈的事業心、開拓精神和敢替職工群眾說話辦事的精神。工會幹部要提高思想政治素質,首先必須強化政治理論學習,要自覺成為學習的模範,要把從經濟、法律、企業管理等方面學到的知識運用於實踐,努力成為學習型、知識型、實干型相統一的工會幹部。同時要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武裝自己的頭腦,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論素養,始終堅持在黨的領導下推進工會工作創新發展,始終保持工會工作的正確方向。
二、熟練掌握專業知識,提高業務工作能力
工會是推進職工參與企業文化建設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承擔著鼓勵、引導、支持、幫助職工做好本職工作的重要任務。企業的改革使工會工作內容更加豐富,工作方式更加多樣,工作任務更加繁重。工會工作環境的這些重大變化都對工會幹部的業務水平、知識結構、工作方法、應變能力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做好這些工作,必須具備與本職工作相適應的專業知識、工作能力。作為一個從事工會工作的工作人員,不僅要有一定的理論修養,而且必須具備與承擔本工作相適應的專業知識和工作能力。首先必須加強對企業管理知識、民主管理知識、《勞動法》、《工會法》等專業知識的學習,熟悉和掌握經濟、法律、社會保障等相關規定,不斷完善經濟、法律等方面的知識和計算機操作技能等,不斷提升研究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的本領和能力,對自己分管工作的相關政策做到全面了解,熟記於心,為不斷探索新形勢下工會工作的特點、變化和工作方式夯實基礎。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三、鼓勵開拓性工作,提高工會幹部的創新能力
創新是知識經濟時代的成功之本,對工會組織來說,用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武裝廣大職工,提高他們的創新才能,鼓勵開拓性工作既是保持和發展工人階級先進性,充分發揮他們主力軍作用的必由之路,也是從根本上保障職工權益的重要途徑。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也是推動各項工作持續前進的不竭動力。面對新形勢和新任務,工會幹部要開創工會工作新局面,必須要善於運用創造性思維,發揮理論聯系實際和學以致用的優良學風,不斷提高新認識、提出新見解,著眼於對工會工作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於推動工會工作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聯系崗位工作實際,勤於思考,不斷提高理論創新、工作創新、制度創新的能力。創新要講科學,要尊重事物的客觀規律和職工實際需求,要在服務大局、維權機制、提高凝聚力的工作方法。提升工會幹部的創新意識,必須教育引導工會幹部從思想上消除因循守舊、安於現狀的思想,樹立永不滿足,敢於打破舊框框、善於思考探索的意識;消除擔心怕事和自卑心理,樹立只要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人人都可以創新的意識。樹立工會幹部的創新觀念。要堅持在思想上瞄準前沿、思路上高人一籌、實踐上領先一步、標准上搶占工會工作制高點的創新發展觀念。
四、搞好作風建設,樹立自身形象
作風建設是否朴實、深入、務實、民主、團結、廉潔,是衡量一個幹部作風形象的標准。作為工會幹部要轉變工作作風,必須深入到基層,深入到班組,深入到職工群眾中,抓典型,抓重點,抓關鍵,使自己與職工群眾心貼心,積極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務實工作,才能增強工會幹部有地位,體現工會的作為;必須嚴格組織紀律,把好權力關,金錢關,交友關,生活關,嚴格執行黨的紀律和法規,才能增強事業心、責任感和政績觀,營造正風正氣氛圍,發揮工會的優勢和力量。
五、提高公僕意識,全心全意為職工群眾服務
工會是職工自願參加工人階級的群眾組織,群眾化、民主化是其重要特徵。工會幹部的工作核心是增強群眾觀點,貫徹群眾路線,工會幹部必須有公僕意識,要熱愛本職工作,要有密切聯系群眾的作風,要與廣大群眾心連心,認真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群眾意願,關心群眾的疾苦,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幫群眾之所需,時刻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努力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要有責任意識,有努力勤奮、無私奉獻精神,有不計個人得失,犧牲個人利益也能坦然承受的精神;要執行「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善於做群眾工作,和大家一起討論共同關心的問題,形成共識,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要有一定的調查研究能力,多與職工交朋友,為職工排憂解難;要有愛心和耐心,以關愛的態度去做職工工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對職工的困難問題要耐心解決,要學會協調,遇到不同的情況,採取不同的解決方法。作為工會幹部只有心中裝著職工群眾,對職工群眾懷有深情厚愛,才能動真情,心貼心,想職工所想,急職工所急,幫職工所需,解職工所盼,這也是工會幹部做好群眾工作的重要先決條件。
E. 如何提升基層工會幹部工作能力與影響力
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如何在企業的發展時期,扮演好工會組織服務大局、服務發展、服務員工的這一角色,是工會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工會幹部圍繞這一發展的「第一要務」,提升工作能力與影響力,更是從事基層工會工作者亟待解決的問題。
加強學習,積極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
作為工會一名基層幹部,面對企業發展形勢和經營方式等日益多元化,各種矛盾的利益關系也更加復雜,必須在原有工作方式的基礎上,不斷強化學習,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學習與工會工作相關的《工會法》、《勞動合同法》,更要本著「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不斷優化知識結構,把學到的知識更好地融入實際工作,遇到問題就要解決問題,不逃避,講求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加強工作作風建設。
樹立服務員工、服務發展的服務意識
幾年前,一個煤炭企業在基層換屆選舉中,有4名工會主席落選,其比例在這個企業的基層工會主席中佔到了十分之一。基層工會主席離員工最近,整天和員工工作在一起,應該有好的群眾基礎和威望,為什麼最終被員工的選票淘汰出局?經過調查,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基層工會主席的工作作風漂浮不踏實,對員工的冷暖疾苦不聞不問,遇到問題做哼哈先生,員工有反映無結果。
工會組織起著企業與員工的橋梁和紐帶的作用。面對經濟快速發展的社會、勞動用工關系復雜的現狀,工會幹部必須樹立起服務於大局的意識,從工會自身職能出發,服務於發展,對工作角色有一個良好的定位,必須把員工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工會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思想上要端正對員工的態度,做員工的貼心人,想員工所想,急員工所急,努力克服行政化傾向,工會工作才能得到員工群眾的認可,繼而才能提高工會組織在員工群眾中的威信與影響力,才能更好地服務員工、服務發展、服務大局。
深入基層,用各項活動凝聚人心,鼓舞士氣
「媽媽心、婆婆嘴,閑不住的兩條腿」是作為一名工會工作者必須發揚的一種工作作風,是密切聯系員工群眾、深入基層了解員工思想、傾聽員工心聲、了解生活狀況最直接、最真實的一個重要環節。從事幾年的工會工作中,筆者認為必須得開展各類針對員工群體的溫暖活動,才能提高工會組織的威信。一是做好針對不同員工群體的慰問工作;二是豐富員工的業余文化生活;三是不斷改善員工的生產生活條件;四是把送溫暖活動、員工療休養工作、健康體檢等工作落到實處,真真正正讓員工體會到企業關心員工,使員工更加珍惜現在的崗位,更加熱愛企業,增強企業的凝聚力與戰鬥力。
正確處理好工會工作與行政的關系
雙向維護是工會工作的根本,作為基層工會幹部在從事基層工會工作的同時,要努力克服行政化傾向,要使工會與廠行政真正實現相互合作與支持。在工作中爭取行政對工會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在舉辦的反事故應急預案演練、技術比武、員工培訓、安全生產活動、廠務公開等活動中加強積極與配合,對員工關心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工會工作者代表工會組織及時將員工的建議及意見收集歸納,使工會工作同行政工作相互展開,共同促進。提高工會組織在員工群眾中的威信,讓行政組織看到工會與行政之間是相互合作與支持的關系。
加強基層工會幹部的隊伍建設
在基層工會幹部隊伍建設中,最關鍵的一點是做好工會幹部的選拔工作。如果一個基層的工會幹部職業素質不高,政策理論水平低,工作作風不踏實,在員工中沒有威信、威望,將會影響單位的正常工作秩序,影響企業的和諧發展與運作。一個好的工會工作幹部,必須有強烈的工作責任心和自信心,要改變整日坐辦公室聽匯報的「行政型」,滿足於舊的工作方法的「維持型」以及整日忙於辦福利、搞娛樂的「事務型」工作模式,多作調查研究,多了解員工的實際情況,只有對工會工作的定位準確、思想目標清晰,才能更好地開展工會工作,用工會工作促進員工與企業的相互依存,共同發展新型關系。
企業和員工的發展離不開工會的發展,提升基層工會幹部能力與影響力,使工會工作在企業的發展中起到積極助推作用,才能使企業在新的市場經濟條件中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為企業的科學發展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