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培養溝通能力計劃
1、 溝通能力
良好的溝通能力是處理好人際關系的關鍵。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可以使你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獲得別人的理解和支持,從而和上級,同事,下級保持良好的關系。溝通技巧較差的個體常常會被別人誤解,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無意中對別人造成傷害。
溝通能力的培養與提升:說、聽、問
有這樣一個面試,是分小組面試,比如大家分兩組,在一個小房間里(安了攝像機,但考生不知道)考官說:「今天我們討論一個主題:企業文化和企業生產的關系。」然後面試官說:「你們先討論,我們出去休息一下。」其實考官是去了另外的房間做觀察,結果發現,大約80%的人,坐在那裡什麼也不說,這部分人也許在想,反正考官不在,等他們來了我再表現。而有些人,一開始就掌握了話語的主動權,滔滔不絕,而當他們說話時,很多人覺得事不關己,但也有一些人,會認真去聽,而且會對他提問,這三類人,誰會被錄取呢?答案是第三類人。不說話的人,滔滔不絕但不善於聽別人說話的人都不善於溝通,他們是達不到一個好的溝通者所具備的素質的。
一、說:語言(口頭、書面)、非語言(聲音語氣、肢體語言)
人們對語言和非語言的感受:你的身體語言(55%),你是怎麼說的(38%),你說的是什麼(7%)。「說」要有肢體語言的配合,這其中最重要的恐怕是人的眼神了,眼神交流在語言交流中相當重要,眼神交流時,應該注意什麼呢?首先是眼神交流時間,時間太長會讓人感覺很不自在,時間短了則達不到效果,據統計,與客戶或同事交流時,眼神交流的時間比例控制在30%—50%比較合適。還有一個問題是交流時,眼神注視的范圍,目光對目光的交流一般會讓人感到不舒服,那我們的注視點應該在什麼地方呢?人的面部分為兩部分,以兩眼連線為下底邊,額頭為上定點形成的三角形叫「談判注視區」,你以有力的目光注視對方這塊區域時,傳達的是強硬、自信的信號,當與客戶談判進入最關鍵的價格談判時,為了寸土不讓,你就可以利用眼神注視對方的「談判注視區」。以我們的眼睛為一條線,以我們的下巴為頂點,這樣畫出來的一倒三角形我們叫「溝通注視區」,它的作用是向對方表示友好的態度,這樣做可以讓對方感覺很舒服自然。
二、「聽」
一個人從生下來,如果沒有什麼殘疾,就具備聽的能力,但是「聽」的技巧並不是每個人都掌握了的。有一種聽,是假裝的聽,比如在會議上,領導在講一個你很不感興趣的話題,你多半就在假裝聽。還有一種聽是有選擇的聽,上課的時候,你不可能每字每句都在仔細地聽,此時你就可以有選擇的聽一些你感興趣的或對你有用處的內容。
最重要的聽是用同理心去聽,簡單來說,同理心就是將心比心,同樣時間、地點、事件,而當事人換成自己,也就是設身處地去感受、去體諒他人。下面是一個講「同理心」的寓言故事:
一隻小豬、一隻綿羊和一頭奶牛,被關在同一個畜欄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豬,它大聲嚎叫,猛烈地抗拒。綿羊和乳牛討厭它的嚎叫,便抗議道:「煩死了!他常常捉我們,我們並不大呼小叫。小豬聽了回答道:「捉你們和捉我完全是兩回事。他捉你們,只是要你們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卻是要我的命啊!」
我們經常遇到溝通不暢的問題,這往往是因為所處不同的立場、環境所造成的。因此,為了達成良好的溝通,培養同理心,學會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真正了解對方的感受是至關重要的。用同理心去聽一邊聽一邊思考:「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觀念?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論呢?」這樣就能夠從對方的角度想問題,溝通起來就會跟順暢。
聆聽的原則:找到興趣所在、對內容進行判讀,而不是簡單的記憶、?先不要匆忙進行評價、邊聽邊想、主動傾聽、加快思考速度。
範例:
1、國知名主持人林克萊特一天訪問一名小朋友,問他說:「你長大後想要當甚麼呀?」小朋友天真的回答:「嗯…我要當飛機的駕駛員!」林克萊特接著問:「如果有一天,你的飛機飛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會怎麼辦?」小朋友想了想:「我會先告訴坐在飛機上的人綁好安全帶,然後我掛上我的降落傘跳出去。」當在現場的觀眾笑的東倒西歪時,林克萊特繼續著注視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聰明的傢伙。沒想到,接著孩子的兩行熱淚奪眶而出,這才使的林克萊特發覺這孩子的悲憫之情遠非筆墨所能形容。於是林克萊特問他說:「為甚麼要這么做?」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個孩子真摯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還要回來!!」
你聽到別人說話時……你真的聽懂他說的意思嗎?你懂嗎?如果不懂,就請聽別人說完吧,這就是「聽的藝術」:1. 聽話不要聽一半。2. 不要把自己的意思,投射到別人所說的話上頭。
2、曾經有個小國的人到中國來,進貢了三個一模一樣的金人,把皇帝高興壞了。可是這小國的人不厚道,同時出一道題目:這三個金人哪個最有價值?皇帝想了許多辦法,請來珠寶匠檢查,稱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樣的。怎麼辦?使者還等著回去匯報呢。泱泱大國,不會連這個小事都不懂吧?最後,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說他有辦法。皇帝將使者請到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著三根稻草,插入第一個金人的耳朵里,這稻草從另一邊耳朵出來了。第二個金人的稻草從嘴巴里直接掉出來,而第三個金人,稻草進去後掉進了肚子,什麼響動也沒有。老臣說:第三個金人最有價值!使者默默無語,答案正確。最有價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說的人。老天給我們兩只耳朵一個嘴巴,本來就是讓我們多聽少說的。善於傾聽,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質。
三、「問」
1、 封閉式問題
選擇合適的問問題的方式,有助於我們快速做出判斷會問,我們可以問一些封閉式問題,即只能回答「對」或「錯」,或者答案有其它局限的問題。
舉一個典型的例子,在麥當勞或肯德基點餐的小夥子或姑娘,會問我們一些封閉式問題:「請問您需要大可、中可還是小可?」、「請問您需要一個套餐,對嗎?」
2、 開放式問題
要想讓談話繼續下去,並且有一定的深度和趣味,就要繼封閉式問題之後提出開放式問題。開放式問題就像問答題一樣,不是一兩個詞就可以回答的。這種問題需要解釋和說明,同時向對方表示(他們也很高興你這樣做!)你對他們說的話很感興趣,還想了解更多的內容。
在詢問某人的家鄉,並獲知其來自亨茨維爾後,你可以接著問以下一些開放式問題:
「你為什麼從亨茨維爾搬到這里呢?」
「阿拉巴馬的氣候跟這里有什麼不同?」
「在亨茨維爾的那段時間給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麼?」
你可能注意到,一些人會以開放的方式來回答封閉式問題。盡管如此,與你交談的人還是喜歡在回答開放式問題時給出更長的回答,因為這類問題鼓勵他們自由地談話。在你提出開放式問題時,別人會感到放鬆,因為他們知道你希望他們參與進來,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
你完全沒有必要忍受無聊的談話,因為當你開口提問題的時候,你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著話題的選擇。假定有朋友告訴你:「我剛從法國回來。」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從以下例子中選擇你的問題: 「那裡氣候怎麼樣?」、「告訴我最讓你難忘的事情。」、「你是怎樣訂到賓館房間的?」、「法國食品和我們的有些什麼不同?」
3、 選擇問題
在選擇問題的過程中,要牢記以下兩條:
第一,提問題的時候要持願意傾聽的態度。無論你多麼善於交際,如果你只是冷冷地流於形式,對方最終會感覺到你只不過是在設法讓他對你產生好感。
第二,盡量保持雙重視角。不僅考慮到自己想聽什麼、想說什麼,還要考慮到對方的需要。最令人討厭的就是毫不顧及別人的想法和需求。在一次雞尾酒會上,一個看上去挺高貴的紳士對一位女士說:「說了這么半天都在談論我,現在談談你吧!你覺得我這個人怎麼樣?」
四、溝通要素
1、真誠——先對別人感興趣
通過溝通快速拉近和對方的距離,首先要對別人的生活圈感興趣。
2、自信——用魅力感染他人
當一個人充滿自信的時候,他就會充滿魅力; 自信的氣質來自於自己的長期修煉
3、友善——從對方立場看事情
從對方的角度來看問題,然後再想要說服他
4、贊美——讓對方感到自己重要
贊美是人際關系的一貼潤滑劑;要養成贊美的習慣;
你如何對待別人將是別人對待你的一個樣板
B. 關於溝通的培訓有哪些
職場的還是人際方面的啊?這兩個還有一定的區別的。職場溝通的話側重在內上下級、同事之間容的有效溝通,提高工作效率方面;如果是人際溝通則側重在人際交往方面的技巧。不知道說的對不對。
陳馨嫻老師主講溝通方面的培訓課程,剛上個月我們領導請的陳馨嫻老師給我們員工講課,收獲挺多的,現學現賣,不知道說的對不對,希望對你有幫助。
C. 關於溝通技巧的培訓課程和講師推薦下吧。。。。。
找陳馨嫻老師啊,陳馨嫻老師溝通技巧培訓課程講的挺不錯的。陳馨嫻老師有多年的知名外企培訓經理從業經驗,現在專職做培訓師,對員工培訓有深入的了解和體會。你可以上網了解下。
是陳馨嫻老師的課程大綱,希望對你有幫助:
溝通對我們的日常生活以及人際關系,尤其是日常生活和人際關系的質量有著深遠的影響。
培訓講師:陳馨嫻
課程對象:公司中層管理人員
課程背景:
溝通是管理人員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管理人員在作出正確的決策之前,必須向他的上司、協作部門、下屬及同事全面准確地了解有關的一些信息。根據對有關管理人員工作時間分布的研究表明,在管理人員一天的工作時間里,有80%的時間用於溝通。在溝通的過程中,有45%的時間在傾聽,30%的時間在講話,16%的時間在閱讀文件,9%的時間在書寫報告,因此對於管理人員來講,溝通是一項重要的管理技能。要做好溝通工作,管理人員應能靈活運用各種溝通手段與溝通形式,克服溝通中的各種障礙,在管理實踐中不斷改進溝通技能。
課程大綱:
第一部分:溝通的概述
案例分析:小孫為什麼能夠獲得車間主任們的支持?
一、溝通的定義
二、溝通的意義
三、有效的信息發送
四:溝通的四大秘訣
第二部分:高效溝通的步驟
步驟一:事前准備
步驟二:確認需求
1、問題的類型
開放式問題
封閉式問題
2、問題舉例
自然賦予我們人類一張嘴,兩只耳朵,也就是讓我們多聽少說。——蘇格拉底
步驟三:闡述觀點
步驟四:處理異議
步驟五:達成協議
步驟六:共同實施
第三部分:影響溝通的障礙
一、信息溝通過程中的障礙
1、來自信息發送者的障礙
案例分析:秀才買柴
表達能力不佳
形象因素不良
從個人利益出發
2、來自信息傳遞過程中的障礙
案例分析:誰把貨弄錯了
沒有利用恰當的溝通渠道
傳遞環節過多
外界環境的干擾
3、來自信息接收者的障礙
選擇性知覺
解碼和理解偏差
拒絕傾聽
信息過量
案例分析:喬.吉拉德的一次經歷
二、信息溝通環境方面的障礙
案例分析:副總笑了
第四部分:溝通能力的培養
案例:病人面前頭別搖
一、有效溝通的原則
目的性原則
清晰性原則
簡明性原則
連續性原則
反饋性原則
二、口頭語言溝通的技巧
1、傾聽的技巧
案例分析:把手機關掉
2、說話的技巧
案例分析:孔子授徒
提問的技巧
案例分析:加雞蛋
三、書面語言溝通的技巧
書面溝通的原則
信函的寫作技巧
報告的寫作技巧
四、非語言溝通的技巧
1、身體語言溝通的技巧
案例分析:著裝壞了大事
副語言溝通的技巧
案例分析:表演
第五部分:情商與人際溝通
一、情商概述
二、自我認識與人際溝通
三、管理自我與人際溝通
四、自我激勵與人際溝通
五、識別他人情緒與人際溝通
六、處理人際關系的技巧與能力
第六部分:高效溝通技巧培訓總結
D. 有效溝通培訓,包括哪些內容
有效溝通培訓課程的設計,包括如下5個方面的內容:
1. 認識溝通:讓學員了解,影響溝通的主要因素是什麼,人們喜歡和討厭什麼樣的溝通,溝通中常見的誤區是什麼,溝通有哪些途徑,各適合哪種情況,世界優秀企業內部溝通的模式有哪些可以借鑒的,等等。
2. 溝通中應具備的心態:我經常說,人和人之間的溝通,更多的不是技巧,而是心態,如果心態不好,再伶牙俐齒,也只是花拳綉腿;因為人們的洞察能力都很強,人們會很清楚地看到對方的用心,如果我們發現對方用心不好,即便對方講再好聽的話,都是無效的。所以,我建議人在溝通前,先擺正心態,對人要尊重、理解、接納、信任、換位思考、焦點在外,包括接納與自己不同的人,接納我們根本無法理解的人,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長背景,接納理解是溝通的前提條件。
3. 溝通中應懂得的人性:人是很復雜的動物,有顯意識,有潛意識,有自己的觀念,有自己的情緒,所以了解人性在溝通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了解了人性,會讓我更具備與人打交道的智慧。這里包括,人的情緒和神經之間的關系,人的行為、情緒、動機之間的關系等,學習這些,可以讓我們更了解人性,了解人性的溝通,一通百通,讓溝通變得很容易。
4. 溝通中應掌握的技能:了解了人性,擁有了好的心態,接下來還是需要一定的溝通技巧。我這里講,單向溝通和雙向溝通的區別、開放式問題和封閉式問題的區別,如何發問,如何聆聽,如何聽到對方的情緒,動機,如何運用5W2H清楚安排工作,如果運用同頻道方法建立親和力,如何消除抗拒的五步驟。這些方法都比較實用,見效。
5. 課堂現場問答:回答學員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困惑,這個環節,可以幫助學員利用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E. 有效溝通技巧都有哪些有效溝通技巧培訓課程有嗎個人想參加
陳馨嫻老師講有效溝通技巧培訓課程,下面是陳馨嫻老師的課程大綱,你可以參考下,陳老師的課講的挺不錯的。
高效溝通技巧
溝通對我們的日常生活以及人際關系,尤其是日常生活和人際關系的質量有著深遠的影響。
培訓講師:陳馨嫻
課程對象:公司中層管理人員
課程背景:
溝通是管理人員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管理人員在作出正確的決策之前,必須向他的上司、協作部門、下屬及同事全面准確地了解有關的一些信息。根據對有關管理人員工作時間分布的研究表明,在管理人員一天的工作時間里,有80%的時間用於溝通。在溝通的過程中,有45%的時間在傾聽,30%的時間在講話,16%的時間在閱讀文件,9%的時間在書寫報告,因此對於管理人員來講,溝通是一項重要的管理技能。要做好溝通工作,管理人員應能靈活運用各種溝通手段與溝通形式,克服溝通中的各種障礙,在管理實踐中不斷改進溝通技能。
課程大綱:
第一部分:溝通的概述
案例分析:小孫為什麼能夠獲得車間主任們的支持?
一、溝通的定義
二、溝通的意義
三、有效的信息發送
四:溝通的四大秘訣
第二部分:高效溝通的步驟
步驟一:事前准備
步驟二:確認需求
1、問題的類型
開放式問題
封閉式問題
2、問題舉例
自然賦予我們人類一張嘴,兩只耳朵,也就是讓我們多聽少說。——蘇格拉底
步驟三:闡述觀點
步驟四:處理異議
步驟五:達成協議
步驟六:共同實施
第三部分:影響溝通的障礙
一、信息溝通過程中的障礙
1、來自信息發送者的障礙
案例分析:秀才買柴
表達能力不佳
形象因素不良
從個人利益出發
2、來自信息傳遞過程中的障礙
案例分析:誰把貨弄錯了
沒有利用恰當的溝通渠道
傳遞環節過多
外界環境的干擾
3、來自信息接收者的障礙
選擇性知覺
解碼和理解偏差
拒絕傾聽
信息過量
案例分析:喬.吉拉德的一次經歷
二、信息溝通環境方面的障礙
案例分析:副總笑了
第四部分:溝通能力的培養
案例:病人面前頭別搖
一、有效溝通的原則
目的性原則
清晰性原則
簡明性原則
連續性原則
反饋性原則
二、口頭語言溝通的技巧
1、傾聽的技巧
案例分析:把手機關掉
2、說話的技巧
案例分析:孔子授徒
提問的技巧
案例分析:加雞蛋
三、書面語言溝通的技巧
書面溝通的原則
信函的寫作技巧
報告的寫作技巧
四、非語言溝通的技巧
1、身體語言溝通的技巧
案例分析:著裝壞了大事
副語言溝通的技巧
案例分析:表演
第五部分:情商與人際溝通
一、情商概述
二、自我認識與人際溝通
三、管理自我與人際溝通
四、自我激勵與人際溝通
五、識別他人情緒與人際溝通
六、處理人際關系的技巧與能力
第六部分:高效溝通技巧培訓總結
F. 如何開展溝通能力培訓,協調能力培訓
所謂的組織協調能力,包括開展的項目布局管理,勞動組織,人際溝通專和協調活動的屬分工。 經理在處理程序中,大量交易的常規,不僅需要有這種能力,而且要充分發揮這種能力。如在重大突發事件,非例行工作,甚至沒有缺少這種能力的實現。大量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