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公司要培訓員工的普通話,求一份具體的培訓方案,要具體到使用教材,培訓內容。
我剛給電信公司做可員工普通話培訓。給您一個提綱先看看,如果需要,我可以給您完整的培訓資料。
電信員工普通話技能培訓提綱
一、培訓目標
掌握普通話口語表達技巧,增強聲音表現力和感染力,並學會保護嗓音,預防嗓咽疾病。
(一)掌握吐字發聲的基本要求,保護嗓音,幫助您改善發聲狀態,美化聲音品質。
(二)掌握科學發聲技巧,規范普通話發音,幫助您發掘聲音表現力和感染力,提高聲音的魅力。
(三)掌握普通話情感表達技巧,幫助您充分傳遞自己的感情,有效調動學生的共鳴。
(四)掌握普通話思維方法,幫助您熟練運用普通話交流,簡潔生動地表達。
二、培訓內容
(一)發聲訓練
1、氣息控制訓練:使您的氣韻充沛,談吐舒展,放鬆喉部,保護聲帶,說話不累。
2、共鳴控制訓練:通過運用共鳴(胸腔、口腔、鼻腔),獲得通暢、豐滿、富有活力的立體音色。
3、聲音彈性訓練:使您的嗓音飽滿、洪亮、圓潤,隨感情變化而具有伸縮性與可變性,展現聲音的個性魅力。
4、口齒磨練訓練:使您的牙、齶、舌、唇控制更加靈活,吐字發聲更加清晰優美。
(二)吐字歸音訓練
1、掌握普通話聲母、韻母、聲調發聲的基本要求,正確區分平舌和翹舌、邊音和鼻音、唇齒音和撮口呼,正確區分前鼻音和後鼻音,做到吐字歸音,字正腔圓。
2、掌握吐字和歸音的特殊技巧,規范普通話發聲的口型,規范普通話發聲的動程,做到口型規范,動程完整。
3、掌握普通話的語氣和語感,能正確處理詞語的輕重格式,克服方言語調。
(三)表達技巧訓練
1、培養普通話語感,正確處理語句的輕重緩急、抑揚頓挫,規范表達節奏和語感,提升說話的清晰度和流暢度。
2、掌握「以氣帶聲」等表達技巧,使自己始終保持聲音的良好狀態,不因長時間說話而疲憊。
3、掌握口語表達的特殊技巧,增強聲音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還有一個給長虹公司客戶服務中心做的普通話培訓提綱
長虹呼叫中心員工普通話訓練速成
目 錄
第一課:形象准備——站有站像,坐有坐樣
第二課:發聲基礎——以氣帶聲,五腔共鳴
第三課:吐字訓練——吐字歸音,字正腔圓
第四課:正音訓練——聲韻調准確,音變規范
第五課:嗓音矯正——常見發聲問題及矯正
聲音是一張美好的名片,規范且動聽的聲音,會贏得別人的好感。我們是中國人,我們要讓世界聆聽中國的聲音——讓我們說標準的、好聽的、生動的普通話。
說普通話,很簡單,但要說好普通話,卻要下功夫。一是要掌握科學發聲的方法,讓自己的聲音更好聽;二是要掌握漢語普通話發音規范,讓自己的語言更標准;三是要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讓自己的表達更生動。
Ⅱ 推廣普通話的活動方案
學院里研究古代漢語的學者,招收研究生特喜歡招收閩南方言、客家方言、粵方言的學生,做研究、考證等工作省卻了很多的麻煩。http://www.ycwb.com/ePaper/ycwb/html/2008-08/18/content_287160.htm
現在的普通話實是(東)胡化了的漢語。用普通話讀唐詩宋詞,有很多句子按格式本應押韻的,卻不押韻。何解?因為唐宋時代的人講的並不是現在的普通話。有句說話講「事物是發展的」,語言也是發展的,這對呀,普通話也應該發展,不能一成不變地就是這個讀音。唐詩宋詞是漢文化最精彩的部份,現在全國十億讀書人,能寫作唐詩宋詞的人能有幾人?文化文明斷檔,這都拜推普之賜。普通話只有四個聲調,同音近音字幾近一半。現在觀看電視電影,如果不打字幕出來,真不知所雲。究竟用四個數字組成的密碼組合量大,還是用五個數字六個數字組成的密碼組合量大,答案肯定後者。現在的普通話已沒有入聲字,已簡化為四聲,從出生起就講普通話的人,根本就沒聽說過什麼入聲字,以為漢語從古到今就如此,這種人掌握話語權時,就對方言厭惡,要一統方快。殊不知,普通話中已消失了的入聲字卻存在方言之中。一種不能很好地繼承「漢文化最精彩部份」的語言--------普通話,就是為人與人之間的簡單交流,強行推它普及又有何用?改革吧!普通話的讀音不是不能改革的。
Ⅲ 語言文字系統有何作用,能否推普助力脫貧攻堅行動
語言文字,可以讓一個人吸收知識以後更加厲害的去思考。那麼這樣得到的結果也是特別好的,畢竟轉化了人的思想。
Ⅳ 推廣普通話的意義
大力推廣、積極普及全國通用的普通話,有利於消除語言隔閡,促進社會交往,對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對普及普通話的需求日益迫切。推廣普及普通話,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有利於促進人員交流,有利於商品流通和培育統一的大市場。
我國是多民族、多語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國,推廣普及普通話有利於增進各民族各地區的交流,有利於維護國家統一,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
信息技術水平是衡量國家科技水平的標志之一。語言文字規范化標准化是提高中文信息處理水平的先決條件。推廣普及普通話和推行《漢語拼音方案》有利於推動中文信息處理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總之,推廣普及普通話有利於我國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發展的需要,符合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貫徹「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堅持以人為本,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為構建和諧社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服務的具體行動。
為了適應改革開放、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1986 年國家把推廣普通話列為新時期語言文字工作的首要任務,1992 年確定推廣普通話工作方針為「大力推行、積極普及、逐步提高」,在強化政府行為,擴大普及范圍,提高全民普通話應用水平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各民族語言平等共存,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語言的自由。國家鼓勵各民族互相學習語言。使用少數民族語言進行教學的學校開設的漢語課程應當教授普通話,少數民族自治地方需要使用漢語的場合要使用普通話。
正確處理普通話與漢語方言的關系,堅持社會語言生活主體化與多樣化相結合的原則,一方面使公民普遍具備普通話應用能力,另一方面尊重方言的使用價值和文化價值。推廣普通話不是消滅方言,是使公民在使用方言的同時也掌握國家通用語言,並在正式場合和公共交際場合自覺地使用普通話。
Ⅳ 推廣普通話培訓,有什麼好的意見和建議
推廣普通話意見和建議如下:
第一、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以普通話為基本的教育教學用語,城鎮學校和幼兒園要實現普通話成為校園語言。要把普及普通話的要求納入培養目標,納入管理常規,納入教師基本功訓練,滲透到德智體美和社會實踐等各種教育教學活動中。
要積極開展語言文字規范化示範校創建活動,培育一批普及普通話和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出色的示範學校。
第二、黨政機關要率先垂範,把普通話作為公務用語,並督促和帶動全社會推廣普及普通話。公務員的普通話水平要達到規定等級。
第三、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要以普通話為基本的播音用語, 播音員、節目主持人要成為全社會說好普通話的榜樣。
第四、提倡商業、旅遊、郵政、電信、鐵路、民航、金融、衛生等行業以普通話為服務用語,鼓勵從業員工努力提高普通話水平。解放軍和武警部隊要以普通話為工作用語,幫助幹部戰士努力提高普通話水平。
(5)普通話培訓助脫貧方案擴展閱讀:
推廣普通話工作要緊緊圍繞社會需求,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出發,遵循語言自身發展規律,依法強化政府行為。要以學校為基礎,以黨政機關為龍頭,以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為榜樣,以公共服務行業為窗口,並逐步向廣大農村地區拓展。
向更寬的領域延伸,逐步實現全社會普及普通話。正確處理普通話與漢語方言的關系,堅持社會語言生活主體化與多樣化相結合的原則,一方面使公民普遍具備普通話應用能力,另一方面尊重方言的使用價值和文化價值。
推廣普通話不是消滅方言,是使公民在使用方言的同時也掌握國家通用語言,並在正式場合和公共交際場合自覺地使用普通話。
Ⅵ 向貧困戶開展普通話培訓有什麼意義
將普通話普及納入扶貧考核,不僅很有必要,而且意義重大。宏觀上說,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多語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國,需要有一個「共同語」,以方便交流,進而增強人民凝聚力、向心力和國家認同。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重要目的之一便是提升國民整體的語言文化素養。這種素養的提升,城市居民不能落下,農村尤其是貧困地區、民族地區也不能落下。
微觀上說,在扶貧工作中推廣普及普通話,可以助力精準扶貧脫貧。長期以來,一些貧困地區、民族地區存在的語言交流問題,日益成為精準扶貧的障礙之一。很多群眾不會說普通話,甚至不少基層鄉鎮幹部也說不上幾句,這種狀況極大地制約了扶貧開發、創業指導、技術培訓、推送致富信息等活動的開展。而這些地區青壯年勞動力即使外出打工,也會因「語言關」面臨應聘難、租房難、學習技術難等問題。
曾有一位少數民族全國道德模範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如果不能掌握普通話,在工廠里掌握技術技能各個方面都會遇到很多困難。普通話給了我用知識、用技能改變命運的機會。」另據報道,全國政協一個扶貧調研小組在雲南怒江州福貢縣走訪了3個貧困村的9家貧困戶,其中8戶仍深陷貧困狀態,只有1戶剛剛脫貧,而其脫貧的原因,是學了點修摩托車的手藝,還學了一點普通話。
Ⅶ 說好普通話活動方案
你可以參考一下...
普通話是現代漢民族的共同語,是現代漢語的標准語,是現代漢民族各方言區之間進行交流的工具,也是我國各民族之間進行交流的工具,即我們國家的通用語言。1955年,國家確定了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的名稱、定義和標准,將它正式定名為「普通話」,意思是「普通」、「共通」的語言,同時從語音、詞彙、語法三方面確定了普通話的內涵,即「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 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明確了普通話作為國家通用語言的地位。我國《憲法》總綱第十九條明確規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
語言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信息載體。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對普及普通話的需求日益迫切。推廣普及普通話,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有利於消除語言隔閡,有利於促進人員交流,促進社會交往,有利於維護國家統一,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對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1999年《學校語言文字工作會議》把普及普通話和語言文字規范化的要求納入培養目標和有關課程標准,納入學校管理常規,納入基本技能訓練,滲透到德智體美和社會實踐等各項教育活動中,在校園內普及使用普通話,可以提高交流效果、規范師生言行、提高師生文明意識、美化校園育人環境。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渠道。因此,近年來,各級各類學校都十分重視推廣使用普通話工作。我們中和小學將普及普通話納入教育教學要求,作為教育督導、檢查、評估的內容,將普通話作為素質教育、學校管理的重要內容,把語言文字規范化的有關要求與少先隊活動以及校園文化建設、社會實踐活動緊密結合,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教育引導並訓練學生說好普通話、寫好規範字。
第一、我們設立了「推普周」。在推普周期間,我們動員三至五年級的學生製作一期「講普通話、寫規範字」宣傳專刊的黑板報,學生們熱情響應,積極製作了主題鮮明、內容豐富的黑板報,對此,校領導和學生代表一起到各班進行參觀評議,對學生的成果予以肯定。我們還開展了「我是小小推普員」活動,每個隊員除了自己要講好普通話之外,還做「小小推普員」,到家庭、到社區推廣普通話,從身邊的人教起,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都成了督促的對象,讓普通話成為大家日常交際的語言。
第二、重視普通話宣傳工作,我們在校園的櫥窗里張貼了「推廣普通話,寫好規範字」的中隊小報,版面精美、色彩鮮艷,圖文並茂地向大家介紹了說普通話,寫規範字的重要性。各中隊對這份小報都嚴把質量關,寫得細心、看得仔細、查得認真,絕不讓任何一個錯別字或不規範字「漏網」,讓所有讀報的隊員和老師都能放心閱讀。
第三、定期進行拼音本、寫字本的評比,進行朗讀和寫字比賽。
第四、充分發揮校園廣播站和校園網的語言文字宣傳示範作用,每周在小雛鷹廣播中,用標準的普通話給同學們講一些有啟發性的笑話、歷史故事、童話故事以及自己身邊發生的事。
第五、在教室里、走廊里都張貼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在校園里設立了語言文字宣傳牌。
通過這些活動,培養學生的語言文明習慣,促進了良好學風、校風的形成。普及普通話和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已經成為我們中和小學培養「四有」新人和創造型人才的要求和內容之一。在校園生活中,老師與老師、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交流都使用普通話,形成良好的語言交際環境。
推廣普通話人人有責,要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來不得半點推諉。要主動不要被動,要正視不要忽視,要自信不要自卑。中華語言,乃華夏之根,民族之魂,江山之勢,國人之本!全校隊員都積極投入到「推普」活動中來,「說普通話,寫規範字」的文明風尚將在我們中和小學校園里不斷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