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手語學習
問題一:理論上是有差別的,手語是後來才有統一的中國手語的標准,版聾啞人小時候權都是自己瞎比劃,家裡人能看懂,能表達清意思就行了,沒人教他們,有些上學了才學習中國手語,但是各地區有各地區的特點,肯定好多詞是不一樣的,但是現在有了標準的中國手語,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都會中國手語了,就相當於越來越多的人說普通話。但是一些地方認為詞語的打法不一定就那麼條條框框的,比如羊排這個詞,按中國手語來說應該打一個羊,再打排隊的那個排,因為排只有這一個打法,但是有些人就打一個羊,再指一下排骨。。我個人認為後一種更合適一些。。。
地區和地區之間是有差異的,比如我們學過揚州出版社出版的手語書,就跟中國手語有不少區別。。。
問題二:有專門教授手語的機構,不過不多,可以在當地找一找,問問殘聯,或者婦聯組織的一些,這些會收錢,但是不會以營利為目的。。還有一些個人開辦的手語培訓機構。聾啞學院沒人教。。。
Ⅱ 殘聯工作人員能領手語津貼嗎
殘聯工作人員由國家支付工資,沒有其他津貼。供參考。
Ⅲ 殘聯職工對手語培訓資格證書有用嗎
作用肯定有的。不過殘聯屬於事業單位,想進編制的話還是要參加公開考試的。另外手語就像英語一樣,長時間不用也會忘記的
Ⅳ 聾啞手語應該從哪開始學!應該怎麼學
你好,我是北抄京大學襲愛心社手語分社的一員。
手語的入門應該從字母學起,因為很多抽象詞語的手語都是按照它的發音與字母有聯系的,所以你可以先從字母學起。
掌握好字母之後就可以學習日常的簡單對話。
推薦《中國手語》,可以像字典一樣,有大量的詞彙,不會可以查詢。
也可以使用《中國手語日常會話》,以常用對話為主。
你可以聯系一下所在城市高校的手語社團,或聾人學校,都有手語培訓,可以多和聾人交流。
手語的學習只要用心就可以很快提高,自學也沒問題,但是一定要勤於聯系。
加油!
Ⅳ 我想學習手語,只是想幫助聾啞人,該從何開始呢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3u2yfsEACE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UAkrw7sG3WM/
我認為,若你想學手語,只依靠手語書上來學手語,效果是不太好的,而且有很多手語已經回落後了,現在已經不用答了哦~
目前有太多新的手語還沒有被納入手語書里哦~
所以啊,你要專門去聾啞學校和聾啞學生交流,或者去你那地方的殘聯學習手語就行了.
Ⅵ 天津市殘聯公益手語培訓班開辦幾期現在還能報名嗎謝謝。
天津市聾協舉辦2011年公益手語培訓班
天津市殘聯5月5日消息:為迎接第二十一內個全國助殘日,貫徹落容實好《關於加強志願助殘工作的意見》的精神,進一步加強聾協志願者培訓工作,為聾人參與社會創造更好的條件,天津市聾協在市殘疾人之家舉辦了2011年公益手語培訓班。市殘聯副理事長左鐵廠出席開班儀式。市殘聯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儀式。
開班儀式上,相關部門負責人向培訓班學員介紹了本市聽力及言語殘疾人基本情況、相關政策及本次培訓情況和具體要求,勉勵學員學好手語,積極參與到為殘疾人服務的志願者隊伍中。來自全市各區縣、各行業共180餘人報名參加了本次培訓。培訓共9次課程,將教授日常溝通中最常用的手語基本詞彙、會話等。所有學員在培訓結束後將統一進行志願者注冊,充實到助殘志願者隊伍中來。
自2007年開始,市聾協每年舉辦一期面向社會的公益手語培訓,本次培訓為第五期。與以往不同的是,本次培訓與助殘志願者招募有機結合,能使志願者掌握更多的技能,更好地為殘疾人服務。
來源:天津市殘聯/組聯部
培訓共9次課程
Ⅶ 手語協會的活動方案
可以自編手語話抄劇。襲這個我們協會曾經實踐過,反響也不錯的。那個時候是去外校表演,演出很成功。既能宣傳手語和自己的協會,也可以用更多不一樣的方式去詮釋手語的作用。
或者也可以開展手語比賽,面向全校,可以請外校協會的人來做嘉賓或者評委。這樣可以增進和外校的聯系,也等於把自己的協會宣傳了一遍了。手語比賽可以分為幾個環節,最好可以讓參賽者自己組隊參加,這樣突出團結互助也能展現個人能力。
其實搞活動最主要是先要有個好的主題,然後圍繞主題制定活動方案。最後預祝您的活動圓滿成功。呵呵,加油。
Ⅷ 如何成為一名手語教師
首先,你要取得教師資格,也就是要有教師資格證,不是學會了手語就回可以去做答特殊教育老師的;
其次,因為你本身不是特殊教育專業的,所以一定要弄明白什麼叫做特殊教育,特殊教育包括很多,像聽力障礙、視力障礙、學習障礙、智力障礙、孤獨症、等等,這些方面都要有所涉獵;
第三,要學習心理學,在普通心理學的基礎上去了解特殊兒童的心理。心理學都有專門的書籍,像普通心理學、聽力障礙兒童心理學等等;
第四,要學習教育學,教育學和心理學是作為一個教師必須要涉獵的內容,包括德育、美育、智育,怎樣備課、上課等等;
第五,特殊教育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職業,你所面對的是一些非聾即盲的孩子,正因為是孩子,所以你要有一顆愛心,在我們看來一個再簡單不過問題他們有可能會很難理解,一道題或一個句子,一節課的時間或許都不會搞明白,所以你要有耐心。再者,孩子們很可愛,但是工作比較累,也不會有桃李滿天下的成就感,但是我相信,當你聽到一個聾啞學生開口叫你老師的時候,你的心裡肯定是快樂的,這就是成就!
Ⅸ 手語的中國手語
研究、推廣手語的職能最初由原中國盲人聾人協會負責。1988年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成立,原中國盲人聾人協會並入中國殘聯,該職能自然轉由中國殘聯負責。1995年,國務院「定職能、定機構、定編制」方案明確了中國殘聯負責研究、推廣手語的職能。2001年,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關於印發〈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機關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方案〉的通知》再次明確中國殘聯教育就業部承擔「負責盲文、手語的研究與推廣」的職能。
規范、統一的過程
①、20世紀50年代至1988年
手語是聾人表達思想、進行交際的工具。由於我國地域遼闊,存在眾多的地方手語,給聾人之間交流帶來了不便。確定規范和統一的手語,對於實現聾人「平等、參與、共享」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我國就開始手語的規范和統一工作:
——1959年,當時的中國盲人聾人協會整理修訂了《聾人通用手語草圖》,報請原內務部、教育部、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批准試行,先後共出版了4輯、含2000個手勢圖示。
——1960年,原內務部、教育部、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批轉中國盲人聾人協會「關於修訂聾人通用手語工作方案」的通知,提出了修訂通用手語的原則,即:手語與現實生活相一致的原則、手勢與手指字母相結合的原則、手語與口頭語、書面語相一致或接近的原則、保持形象化和清晰易辨的原則,要求各地在試行期間應向聾人群眾宣傳通用手語的重要性,同時,並應說明,推行通用手語並不排除地方手語,兩者可以並存。
——1979年,原中國盲人聾人協會在草圖的基礎上重新繪圖,又出版了兩輯的《聾人通用手語圖》,1982年討論和制定了640個新詞手勢動作,並由民政部、教育部、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批准試行和推
廣。
——中國盲人聾人協會聯合有關部門先後召開過四次手語工作會議,為制定規范統一的通用手語做准備。
②、1988年-2001年
1988年,中國殘聯成立以後又組織專家在原有手語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有聲語言和手指語的使用,編輯出版了統一規范的《中國手語》,1990年又編輯出版了《中國手語(續)》,這已成為我國手語規范、統一成果的具體體現。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國家制定的歷次殘疾人事業五年工作綱要中,在國家教育行政部門有關聾教育的文件中,多次提出要推行和使用中國手語,明確以規范統一的《中國手語》作為我國官方推廣的通用手語。1991年,民政部、原國家教育委員會、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共同下發《關於在全國推廣應用〈中國手語〉的通知》([1991]殘聯宣字第138號),提出在公共場合、學校教育教學方面必須使用《中國手語》、高校特教專業應將《中國手語》列為教學內容等要求。在這期間,由中國殘聯和中國聾人協會舉辦的國家級手語培訓班達4期,培訓手語翻譯數百人。同時,各級殘聯也舉辦了不同層次的中國手語培訓班,培養了相當數量的手語翻譯人員。
③、2001年- 至今
——修訂《中國手語》。為適應新形勢需要,中國殘聯教育就業部和中國聾人協會於2001年7月,共同委託北京師范大學特殊教育研究中心,組織了由聾協主席、聾人代表、手語專家、聾校教師共同組成的中國手語修訂專家小組對原《中國手語》進行修訂。整個修訂工作,歷時近2年,最終於2003年5月完成並出版發行。朴方同志為此題詞:「規范中國手語,暢通交流渠道」。 ——開展全國性問卷調查。為充分了解各地對手語研究和推廣的意見和建議,2004年6月中國殘聯教育就業部和中國聾人協會又在全國范圍進行問卷調查,廣泛地徵求了特教學校聾生、社會成年聾人、聾校教師、手語翻譯以及熱心學習手語的健聽人對手語研究與推廣工作的意見。全國共有27個省、市、自治區參與調查,收回有效問卷5547份,數據收集完畢後對有效問卷進行編碼處理,採用SPSS (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 11.5統計軟體包進行列聯表統計分析。調查數據顯示:不同被調查者均認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首要工作為繼續解決手語統一和規范問題,特別是手語為教學服務、手語拼打規則研究和手語詞彙豐富問題;近80%的被調查者同意將《中國手語》作為全國統一、規范的聾人手語加以推廣;有80%的被調查者認為《中國手語》推廣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沒有系統培訓和宣傳不夠;被調查者普遍認為將聾校師生作為推廣中國手語的重點對象,更有80%被調查者建議在聾校開設手語課程。
——積極推進《中國手語》標准化。經原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和國家科技部批准立項,中國手語國家標准於1994年開始研究制定。該研究在中國殘聯教育就業部和中國聾人協會直接領導下,由中國殘聯所屬的中國康復科學所牽頭,組織有關部門、專家共同研製,經歷十幾年的努力,2005年6月,徵求意見稿已初步完成。經中國殘聯教育就業部和中國聾人協會同意,在全國范圍內對《中國手語國家標准》徵求意見,省級殘聯教育就業部和聾人協會組織當地聾人代表、手語研究人員和手語翻譯工作者認真討論,同時,也請專家、殘疾人康復標准委員會委員認真研究,提出修改建議。
——研究、編輯部分專業領域手語。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學習計算機和互聯網聾人數量日益增多,這對計算機專業手語的研究、編輯提出了要求。2002年初,中國殘聯教育就業部和中國聾人協會共同委託天津理工學院聾人工學院,根據《中國手語》的編寫原則,研究、編輯計算機專業手語,作為《中國手語》的補充。該書已於2004年正式出版,詞條總數近1200多條。
中國殘聯教育就業部和中國聾人協會還分別委託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和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研究、編輯美術專業手語和自然科學專業手語,目前這兩類專業手語正在進行編輯當中。
——編輯出版《中國手語日常會話》。鑒於學習中國手語的健聽人特別是服務行業的工作人員越來越多,2003年7月起,中國殘聯教育就業部和中國聾人協會組織專家編寫《中國手語日常會話》,採取情景對話形式,使健聽人更快的學會常用手語,更好地與聾人交流、為聾人服務。目前已正式出版。
——編輯出版《中國手語培訓教材(試用)》 為推廣規范、通用的中國手語,為廣大聾人創造無障礙交流環境。2006年1月,中國殘聯教育就業部、中國聾人協會和廣州市手語研究會共同組織專家編寫出版了《中國手語培訓教材(試用)》。
——出版中國《手語視頻軟體(系列)》 為滿足中國手語教學研究與推廣工作的需求,2005年5—2006年6月,中國殘聯教育就業部、中國聾人協會先後組織專家對鄭州市聾人網路信息服務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聾人網路網)開發的中國《手語視頻軟體(系列)》進行並通過了評審。由中國殘聯教育就業部、中國聾人協會擔任監制的中國《手語視頻軟體(系列)》已於2006年9月正式出版發行,同年11月該軟體系列已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列入《「十一五」國家重點電子出版物出版規劃》。
——開發研製「中國手語視頻資源庫」 在中國殘聯教育就業部的指導和幫助下,鄭州市聾人網路信息服務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聾人網路網)完成了「中國手語視頻資源庫」的開發工作。 該資源庫的建成對中國手語的學習、研究、考評、競賽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召開手語工作座談會。2004年4月5日-7日,召開了「關於加強中國手語工作座談會」,邀請了教育部、國家語委、中國聾協、北京師范大學、天津理工學院聾人工學院、中科院計算所、北京市殘聯、上海市教委、在京特殊教育學校校長以及社會聾人代表對手語工作進行座談,與會人員紛紛發表意見,對手語工作提出了很多建議,認為手語工作應從政治的高度加以重視、科學的態度加以研究、客觀的角度來滿足聾人需要。
——多次舉辦「中國手語培訓班」。中國殘聯教育就業部和中國聾人協會在20世紀九十年代先後舉辦過4期全國性培訓班,培訓對象包括部分聾人協會主席、聾校教師和手語翻譯,推廣了中國手語。2004年12月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辦了「第一期國家級骨幹手語翻譯培訓班」,為建設國家級手語翻譯隊伍奠定了基礎。來自全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殘聯系統手語工作負責人、手語翻譯以及部分聾校教師近90人參加了本次培訓班。培訓班主要介紹了《中國手語》的修訂原則,培訓了《國際手語》常用詞彙、《計算機專業手語》、《中國手語》的新增詞、修訂詞、手語的分類,講解了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所開發的《中國手語合成系統軟體》等。力圖通過培訓,培養一支既精通中國手語又擅長國際手語的翻譯隊伍,以便為國內外聾人朋友提供更好服務,同時也為建設國家級骨幹手語翻譯人才庫做好儲備。與此同時,各地也培養了一批具有一定水平的專、兼職手語翻譯,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有專、兼職手語翻譯約3萬人(含聾校教師、殘疾人工作者、聾人家屬、社會熱心人士等)。
經過多年的努力,中國手語的研究、推廣工作頗具成效,已初步形成「學手語、用手語」的社會氛圍。中央電視台、省級電視台和部分地方台開辦了手語專欄節目,促進了不同地區聾人之間、聾人與健聽人之間的交流。一些地方還成立了地方手語研究機構,如廣州市、浙江省、北京市、紹興市、蘇州市、大連市等。中州大學率先在全國開設手語研究專業。中科院計算所等有關科研單位也積極利用計算機技術研發中國手語輔助教學軟體。
4、需要使用手語的人口:據統計我國現有聾人人口2057萬,按每個聾人有直系親屬四人計算需要使用手語的人口應該在一億人左右;此外特殊教育工作者、服務行業、政府職能部門以及手語愛好者也是一個很大的使用手語的群體。
④、中國台灣手語
由於日本曾對台灣有過長達50餘年的統治,在這統治期間,日本實行奴化教育的同時,日本手語也進去了台灣;因而,現在台灣手語更多的是受日本手語的影響,而更接近於日本。 手語可以表示十個數字和26個常用字母,還有漢語裡面常用的字母組合,包括ZH,CH,SH,NG等,這樣常人說的每一個字,都可以用手語進行精確的表示,不會產生歧義。但是日常常用的單詞,比如「你好」,「再見」,「早晨」,「太陽」等等,還是有專用的手語單詞來快捷表示的,只有在人名,地名,專業術語等較難表示的單詞時才會採用標准手語來表示。另外,在遇到手語方言的問題的時候,也就是不同的聾校教的手語有出入的時候,也可以使用標准手語來對照。
Ⅹ 手語教師受到國家的那些優惠政策待遇
愛,是手語翻譯員的內在原動力。一、手語老師的相關介紹手語翻譯員,即從事以手語、口語為交流手段,在聽障人士與聽力健康人士之間進行傳譯服務的人員。2008年,殘奧會將在中國北京舉行,2010年,殘亞會將在廣州舉辦,一系列的國際重大活動,為手語翻譯員帶來廣闊的職業前景。 然而,我國目前手語翻譯的人才卻遠遠不足。據廣州市手語研究會副秘書長彭飛揚老師介紹,目前參加手語培訓的人群大多局限於殘聯系統內的人員,或是將來工作需要面向聾人的一些人。外界參加手語培訓的,則多是一些社會志願者及義工,但最終能做翻譯工作的卻很少。記者發現,學習手語及從事手語翻譯工作的男士較女士少。彭飛揚解釋道,這是因為在學語言方面,女士較男士有天賦,而且,手語是一種比較特殊的語言,男士沒有女士手巧,手形也不夠女士優美、漂亮;另一方面,男士大多粗枝大葉,所以,與聾人朋友交往,女士的耐心與細心更突出一些。二、相關認證雖然國家對外公布了手語翻譯員這項新職業,但是目前為止,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並沒有出台相關的考試認證。彭老師說,廣州市殘疾人聯合會早在去年年初就接到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的通知,向各地征詢手語翻譯員的「職業標准」。這份標准目前也已草擬出來,但是後續的工作,比如成立權威的評鑒機構進行考核認證,都還沒有跟進。廣州現在從事手語翻譯工作的人員,多數持有特殊教育教師資格證或是廣州市手語研究會會員證,以及殘聯手語翻譯培訓結業證,便可上崗。三、培訓和待遇在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便陸續將手語作為一門獨立語言納入國家教育體系,美國等國家更建立了比較完整的關於手語翻譯的培訓、測試和鑒定體系。我國的手語學習則主要由各省市的殘疾人聯合會組織培訓。據彭飛揚介紹,目前廣州市殘聯開辦的手語翻譯培訓,分為初級、中級、高級三個等級水平。通過一定課時的培訓學習,經考試合格後,將取得殘聯手語翻譯培訓結業證書。一般,初級手語翻譯需要在80~100個課時里,學會2000個常用詞彙及部分短句;而高級手語翻譯,不僅要擴大詞彙量和句型,更要研修相關的職業道德及與聾人有關的知識,例如聾人的心理等。目前,手語翻譯員多數由聾人學校的教師及殘聯中多年從事聾人教育培訓的有經驗人士兼職擔任。廣州聾人學校前校長、廣州手語研究會會長何靜賢老師說:在番禺、順德等地,高峰時期,平均每天都要在聾人學校抽調一個老師,參與翻譯工作。彭飛揚也告訴記者,殘聯一名七十多歲的老師,幾乎每天都有翻譯工作。「一個月30天,她有29天都在外忙碌。」彭飛揚說。彭飛揚本人畢業於湖南聾人學校,多年從事手語培訓工作,也經常被邀擔任會議的同步翻譯。「一個會議,只有兩個人輪著,一站就是四五個小時,非常辛苦。酬勞通常是50元~200元/小時,其實算下來,也就是來往的路費而已,很多人甚至是免費從事這項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