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成功創業者有誰
1、馬雲
馬雲,男,1964年9月10日生於浙江省杭州市,原浙江省盛州市阿里巴巴集團的主要創始人,目前是阿里巴巴集團董事長、日本軟銀自然保護協會會長中國理事會主席兼全球董事會成員,華誼兄弟分會主任,生命科學突破獎基金會主任和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共同主席。
1988年畢業於杭州師范大學外語系,1995年在杭州電子工業研究所擔任英語和國際貿易教師,創辦了中國首個互聯網商業信息學院。
1998年發布網站 "中國黃頁", 並擔任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財富信息技術發展公司總經理。他於1999年創立阿里巴巴,並擔任阿里集團首席執行官和董事會主席。
② 搞電子商務成功的人士有哪些
我覺得搞電子上午最成功的當屬阿里巴巴的馬雲了,淘寶網也屬於阿里巴巴旗下的網站。 馬雲1988年畢業於杭州師范學院英語專業,之後任教於杭州電子工學院。1995年,在出訪美國時首次接觸到網際網路,回國後創辦網站「中國黃頁」。1997年,加入中國外經貿部,負責開發其官方站點及中國產品網上交易市場。 ,馬雲高考了三次,最後一次考入了杭州師范大學,而愈敏洪最後一次考入了北京大學 1999年,正式辭去公職,創辦阿里巴巴網站,開拓電子商務應用,尤其是B2B業務。目前,阿里巴巴是全球最大的B2B網站之一。阿里巴巴網站的成功,使馬雲多次獲邀到全球著名高等學府講學,當中包括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沃頓商學院、麻省理工、哈佛大學等。 1988年-1995年 杭州電子工學院英文及國際貿易講師; 1995年-1997年 創辦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商業信息發布網站「中國黃頁」; 1997年-1999年 加盟外經貿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開發外經貿部官方站點及網上中國商品交易市場; 1999年至今 創辦阿里巴巴網站,並迅速成為全球最大B2B電子商務平台,目前已成亞洲最大個人拍賣網站; 2003年 創辦獨立的第三方電子支付平台,目前在中國市場位居第一。 2005年 和全球最大門戶網站雅虎戰略合作,兼並其在華所有資產,阿里巴巴因此成為中國最大互聯網公司。 2006年至今 成為央視二套《贏在中國》最有特色,最具影響力的評委,還用中國雅虎和阿里巴巴 為《贏在中國》官方網站提供平台。《贏在中國》主辦人:王利芬 2007年8月推出了以網路廣告為贏收項目的營銷平台「阿里媽媽」。 阿里巴巴以支付的低端門襤吸引了大量的中小站長加入. 2008年 阿里巴巴實行廣告三包政策,再次掀起波浪 馬雲是最早在中國開拓電子商務應用並堅守互聯網領域的企業家,他和他的團隊創造了中國互聯網商務眾多第一:開辦中國第一個互聯網商業網站——「中國黃頁」,提出並實踐面向中小企業的B2B電子商務模式,為互聯網商務應用播下最初的火種;他在中國網站全面推行「誠信通」計劃,開創全球首個企業間網上信用商務平台;他發起並策劃了著名的「西湖論劍」大會,並使之成為中國互聯網最大的盛會。 馬雲率領他的阿里巴巴運營團隊匯聚了來自全球220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萬注冊網商,每天提供超過810萬條商業信息,成為全球國際貿易領域最大、最活躍的網上市場和商人社區。 馬雲創立的阿里巴巴被國內外媒體、矽谷和國外風險投資家譽為與 Yahoo 、 Amazon 、 eBay 、 AOL 比肩的五大互聯網商務流派代表之一。它的成立推動了中國商業信用的建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為中小企業創造了無限機會,「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馬雲創辦的個人拍賣網站淘寶網,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本土化的獨特道路,從2005年第一季度開始成為亞洲最大的個人拍賣網站。 馬雲是中國大陸第一位登上美國權威財經雜志《福布斯》封面的企業家;2002年5月,成為日本最大財經雜志《日經》的封面人物,該雜志高度評價阿里巴巴在中日貿易領域里的貢獻 "阿里巴巴已達到收支平衡,成為整個互聯網世界的驕傲。自中國加入WTO以來,日本市場逐漸升溫,大量的日本企業將目光投向阿里巴巴,並對她寄予了濃厚的興趣和希望。";2000 年 10 月,被「世界經濟論壇」評為 2001 年全球 100 位「未來領袖」之一;美國亞洲商業協會評選他為2001年度「商業領袖」;2004年12月,榮獲CCTV十大年度經濟人物獎。 哈佛大學兩次將他和阿里巴巴經營管理的實踐收錄為MBA案例。在2002年1月發布的阿里巴巴第二份MBA管理案例,哈佛引用了馬雲對阿里巴巴的核心價值的闡述,"馬雲認為阿里巴巴的價值不在於每天的瀏覽量是多少,而在於能否給客戶帶來價值。"以此來表明對阿里巴巴迅速發展的認可。 馬雲於1995年4月創辦了"中國黃頁"網站,這是全球第一家網上中文商業信息站點,在國內最早形成面向企業服務的互聯網商業模式。1997年年底,馬雲和他的團隊在北京開發了外經貿部官方站點、網上中國商品交易市場、網上中國技術出口交易會、中國招商、網上廣交會和中國外經貿等一系列國家級站點。 1999年3月,馬雲和他的團隊回到杭州,以50萬元人民幣創業,開發阿里巴巴網站。他根據長期以來在互聯網商業服務領域的經驗和體會,明確提出互聯網產業界應重視和優先發展企業與企業間電子商務(B2B),他的觀點和阿里巴巴的發展模式很快引起國際互聯網界的關注,被稱為"互聯網的第四模式"。 1999年10月和2000年1月,阿里巴巴兩次共獲得國際風險資金2500萬美元投入,馬雲以"東方的智慧,西方的運作,全球的大市場"的經營管理理念,迅速招攬國際人才,全力開拓國際市場,同時培育國內電子商務市場,為中國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迎接"入世"挑戰構建一個完善的電子商務平台。 2000年10月,阿里巴巴公司繼續為中國優秀的出口型生產企業提供在全球市場的"中國供應商"專業推廣服務,此服務依託世界級的網上貿易社區,順應國際采購商網上商務運作的趨勢,推薦中國優秀的出口商品供應商,獲取更多更有價值的國際訂單。目前加盟企業近3000家,超過70%的被推薦企業在網上實現成交,眾多企業成為國際大采購商如沃爾瑪、家樂福、通用、克萊斯勒等的客戶。 2002年3月10日,阿里巴巴倡導誠信電子商務,與鄧白氏、ACP、華夏、新華信等國際國內著名的企業資信調查機構合作推出電子商務信用服務,以"誠信通"服務來幫助企業建立網上誠信檔案,通過認證、評價、記錄、檢索、反饋等信用體系,提高網上交易的效率和成功的機會。 截至2003年5月,阿里巴巴會聚了來自220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萬注冊商人會員,每天向全球各地企業及商家提供150多萬條商業供求信息,是全球國際貿易領域內最大、最活躍的網上市場和商人社區,是全球B2B電子商務的著名品牌。 WTO首任總幹事薩瑟蘭出任阿里巴巴顧問,美國商務部、日本經濟產業省、歐洲中小企業聯合會等政府和民間機構均向本地企業推薦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兩次被美國權威財經雜志《福布斯》選為全球最佳B2B站點之一,多次被相關機構評為全球最受歡迎的B2B網站、中國商務類優秀網站、中國百家優秀網站、中國最佳貿易網。 從阿里巴巴成立至今,全球十幾種語言400多家著名新聞傳媒對阿里巴巴的追蹤報道從未間斷,被傳媒界譽為"真正的世界級品牌"。 2008年11月與杭州師范大學合作成立阿里巴巴商學院。
③ 作為第一批互聯網創業者,馬雲為什麼選擇了電子商務
互聯網創業到底選擇哪個領域?馬雲選擇了電子商務,為什麼?
他考慮過三個。
第一個領域:新聞。他認為已經有了新浪,搜狐這些,就不需要進入了。
第二個是游戲。但他認為時間不值錢的國家的人才會去玩游戲,而且這個東西某種意義上說不是主流正能量。
第三個是電子商務,這個生意是可以做一輩子的。中國人口眾多,消費內需非常大,所以,做電子商務基礎好,完全有機會做大,做到世界一流的大公司,馬雲確實也做到了。
每日觀察社為阿里不做游戲投支持票,想想游戲讓多少小孩與網吧為伍,與父母成仇,別拿什麼家長可以引導,成人也需要游戲,可以提高人類智商等這樣的幌子來試圖說服每日觀察社!
底層的很多窮人為了能活下去,成年累月在外打工,見小孩都不容易,還談什麼引導?需要提高智商的沉湎於網吧的成人,請去看看他們都是些什麼人?
就憑這點,我支持這個對假貨視而不見的馬雲!當然每日觀察社也從消息靈通人士那了解到,阿里接下來比較看好文創+互聯網。
物質基礎好了,追求點文化層面的創意手工藝也無可厚非,而且,這個市場將會非常大,大量資本已提前布局進入這個領域,蘇州的友核網、杭州的美物、手藝人等一批文創領域的新貴已暫露頭角,均在各自的領域中聚集了大量的粉絲。
也許,5年後,下一個投資金礦就是文創,你覺得呢?
④ 劉強東的人物經歷
1992年,劉強東高中畢業於宿遷中學;同年8月底,劉強東以高分考上中國人民大學。
1996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畢業後在一家外資企業工作了兩年,歷任電腦擔當、業務擔當、物流主管等職。
1998年6月18日,在中關村創辦京東公司,代理銷售光磁產品,並擔任總經理。
2001年,復制國美、蘇寧的商業模式經營IT連鎖店。
2003年,京東商城的IT連鎖店已經發展到十多家,但最後由於「非典」的到來而被迫歇業;之後,通過一年的時間開始嘗試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模式經營產品。
2004年,初涉足電子商務領域,創辦「京東多媒體網」(京東商城的前身),並出任CEO。
2005年,劉強東下定決心關閉零售店面,轉型為一家專業的電子商務公司。
2009年,他再次入學,就讀中歐國際工商學院EMBA;同年,獲得《創業邦》"2009中國傑出創業人物25"稱號。
2010年,成為國內首家銷售額超過人民幣百億的網路零售企業;同年11月5日,獲得「創新十年」評選活動「未來十年新經濟人物」。
2011年12月,出席2011年度華人經濟領袖盛典,並獲得「2011年度華人經濟領袖」;同年12月12日,獲得第十二屆中國經濟年度人物。
2012年,入圍亞洲25位最熱門商界人士;同年3月,入選《財富》(中文版)中國最具影響力50位商界領袖,劉強東排名第21位;同年5月,劉強東入選《財富》(中文版)2012年"中國40位40歲以下的商界精英"榜單,並位居榜首;同年,劉強東榮登2012胡潤少壯派富豪榜,並是成江蘇首位上榜者。
2013年,擔任第十二屆上海市政協委員;同年,游學哥倫比亞大學。
2014年5月22日,國內B2C電商京東集團正式赴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劉強東身家達到61.5億美元,晉升為億萬富翁行列[8];同年7月,劉強東面向所有采銷人員召開營銷培訓大會;同年,在京東上市慶功會上演講,並在演講中飈起了英文;同年,劉強東以530億元人民幣的財富位列《胡潤百富榜》第九。
2015年,入圍「2014中國互聯網年度人物」活動年度人物;同年3月27日,劉強東首次入選《財富》「全球50位最偉大的領導者」。
2015年8月7日劉強東將自己未來十年的年薪降至1元。
2015年10月26日,《2015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在北京發布,劉強東以78億美元,排名第9位。
2017年11月28日,河北省阜平縣平石頭村村民委員會正式聘請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擔任平石頭村「名譽村主任」。
劉強東,1974年2月14日出生於江蘇省宿遷市,京東商城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
1998年6月18日,在中關村創辦京東公司,代理銷售光磁產品,並擔任總經理。2004年,初涉足電子商務領域,創辦「京東多媒體網」(京東商城的前身),並出任CEO。2009年,他再次入學,就讀中歐國際工商學院EMBA。2010年,獲得「創新十年」評選活動「未來十年新經濟人物」。
2011年,出席2011年度華人經濟領袖盛典,並獲得「2011年度華人經濟領袖」。2012年,入選《財富》(中文版)2012年"中國40位40歲以下的商界精英"榜單,並位居榜首。2013年,擔任第十二屆上海市政協委員。2014年,劉強東以530億元人民幣的財富位列《胡潤百富榜》第九。
2015年,首次入選《財富》「全球50位最偉大的領導者」。10月26日,以78億美元的財富位列《2015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九。2016年5月,獲得2016年新財富500富人榜第十一名。
⑤ 中國創業名人
中國創業名人:馬雲、王健林、柳傳志、俞敏洪、史玉柱。
1、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的故事:
18歲的馬雲迎來了生命中的第一次高考,他毫不猶豫地在報考志願表上赫然寫下:北京大學。然而雄心萬丈的他,高考的數學成績只得了1分。為了生計,他去應聘酒店服務生,因為長得「歪瓜裂棗」,被婉言拒絕。無奈只好去當搬運工,蹬板車。
大學畢業後,一次討債經歷讓他瘋狂地迷戀上了互聯網,創業初期,他背著包四處忽悠,經常被人罵作瘋子、騙子。他曾連續4次創業失敗,最為窘迫的時候銀行里只有200元。 如今,誰不知道阿里巴巴,誰不知道馬雲呢?
2、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的故事:
剛滿15歲的王健林從四川綿陽來到東北,成了一名娃娃兵。每天背上10多公斤重的裝備,在齊膝深的積雪中徒步40公里,每次拉練的總路程甚至長達上千公里。從軍18年已經成為團職幹部的他,卻遇上「百萬裁軍」。
創業初期沒資歷,沒實力,說好的貸款卻被銀行放了鴿子,為了公司項目,他借過高利貸,甚至9天9夜沒睡覺。人人都不想碰的舊城改造他敢接,剛做商業地產的時候,因為不懂,3年之間打了222場官司。 就是這樣一個一根筋的人,如今卻是無人不知的亞洲首富。
3、聯想集團創始人柳傳志的故事:
20萬,11個人,一間破傳達室,當年的柳傳志根本不知道為何要成立公司,隨大流下海創業。為了發工資,他帶領所有員工當過「倒爺」、拉過板車、在中關村擺過地攤,賣過的商品琳琅滿目,包括運動服、電子表、旱冰鞋、電冰箱。被認定投機倒把罰款100萬,被認定走私罰款300萬。
40多歲的他,仍舊還沒有找到人生的方向。而如今的聯想已經成為民族計算機產業的象徵。 柳傳志說:我當時打死都不會想到我和我的同事能把公司辦成今天這個樣子。
4、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俞敏洪的故事:
被北大開除後,俞敏洪完全沒有了生活來源,為了養活老婆孩子,他只好下海辦起了培訓班。開班初期生源少,為了招生俞敏洪常常一個人騎車,拎著糨糊桶,滿大街貼招生廣告。
冬天裡,俞敏洪手中的糨糊經常凍成一塊,不貼廣告的時候,他就和妻子待在「教室」里虔誠守候,盼著來報名的學生。為了學校,俞敏洪曾經一口氣喝下兩斤白酒,送到醫院搶救了6個小時才搶救過來。 正是有了俞敏洪的堅持和不懈努力,才有了現在的新東方教育帝國。
5、巨人網路CEO史玉柱的故事:
史玉柱在腦黃金產品成功之後,整個團隊上下的人全部頭腦發熱,一口氣又推出了12種保健品,但最後徹頭徹尾以失敗告終,再加上巨人大廈的營銷失策,使得史玉柱一手搭建的巨人帝國面臨危機。一夜之間,史玉柱負債2.5億,跌入人生谷底。
在這段時間里,史玉柱並沒有因此倒下,他一直在反思自己的問題和不足。為了了解自己究竟錯在哪裡,他讓人將當時報紙上關於他的負面文章一篇篇接著讀,看看別人對他失敗的「診斷」。文章罵得越狠,他讀的次數越多,甚至專門組織「內部批鬥會」,讓身邊的人一起向他「開火」。
正是憑借著反思、務實、信心,史玉柱在全國縣域市場撒下的星星之火終成燎原之勢,腦白金讓他重新回到了一線商人的俱樂部, 史玉柱創造了一個中國乃至全球經濟史上絕無僅有的傳奇故事。
(5)電子商務創業人物擴展閱讀:
馬雲,男,1964年9月10日生於浙江省杭州市,祖籍浙江省嵊州市(原嵊縣)谷來鎮,阿里巴巴集團主要創始人,現擔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日本軟銀董事、大自然保護協會中國理事會主席兼全球董事會成員、華誼兄弟董事、生命科學突破獎基金會董事、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
1988年畢業於杭州師范學院外語系,同年擔任杭州電子工業學院英文及國際貿易教師,1995年創辦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商業信息發布網站「中國黃頁」,1998年出任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國富通信息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1999年創辦阿里巴巴,並擔任阿里集團CEO、董事局主席。
⑥ 電子商務領軍人物都有誰
阿里巴巴--馬雲
慧聰商務網--郭凡生
中企互聯--IDG投資
中國產品平台--張冀光
中國商品網---國家專商屬務部
SOHU商機---搜狐網旗下
財富互聯---方庭
中國市場聯盟--商貿合作
商機網---深圳迪蒙網路科技
⑦ 電子商務的名人有哪些
現在電子商務格局是一超多強:阿里巴巴新任CEO--陸兆禧,馬雲只是退居幕後,董事會主內席,順容便空下時間來實現他的大物流夢想;京東商城大佬--劉強東,京東發展一直很快,是最有可能和阿里比肩的電商;卓越亞馬遜,美國血統,CEO王漢華等
⑧ 中國電商人物的來歷
一、1999年是中國電商起步的一年,這一年,C2C模式(Customer to Customer)在中國誕生。淘寶開始一枝獨秀。
這一年,中國第一家電子商務C2C平台是王俊濤的8848。3個月後是邵亦波的易趣,一個月後,後世的巨無霸阿里巴巴誕生,而它旗下的C2C網站淘寶網直到2003年才成立,比第一家晚了4年。
那一年,8848和易趣就是武當和少林,彼此都是如日中天的存在。
但隨著21世紀初互聯網第一次泡沫危機的來臨,8848從此沒落,易趣也被美國的ebay收購,成為了ebay易趣,而2003年成立的淘寶,靠著背後軟銀的資本支持,對ebay的地位發起了強有力的挑戰。在3年的時間里,免費的淘寶打敗了收費的ebay,後者從此退出中國,一代梟雄淘寶在C2C領域,開始稱王直至今天。
二、2008年是中國電商騰飛的一年,這一年,B2C模式(business to Customer)亮相。
天貓和京東王不見王
在淘寶大獲成功後,其經驗和優缺點也被各路門派充分的吸收和總結,因此,誕生了更加成熟的B2C電商模式,即網上商店模式。
2003年,復制國美模式的京東遭遇非典來襲,野心勃勃卻遭遇坎坷的劉強東痛定思痛,決定關閉所有線下門店,主營線上商城。
於是,2008年,劉強東將自己的網站更名為京東商城
2008年,淘寶也隨即推出自己的B2C模式——淘寶商城,也就是今天的天貓。今天的天貓已經成為了阿里旗下重要流量來源,歷年的雙十一活動,從千萬到千億,是B2C模式在中國發展的一個重大縮影。
如今,這兩者已經是B2C領域的兩座高峰,不過這樣輝煌的數據背後,是眾多電商網站無聲的出現和消失。
譬如同樣在2008年前後出現的,紅極一時的凡客,不少80後都曾經是它忠實的粉絲和顧客。可惜由於盲目擴張和發展戰略的不穩定,2013年後凡客也逐漸銷聲匿跡。
三、2013年開始,隨著傳統電商領域版圖的逐漸穩固,和社會消費需求的變化,新的電商模式開始在中國大行其道,這就是O2O(即Online To Offline)
個性的消費群體,催生個性的服務定製
如果說C2C與B2C,都是傳統行業藉助互聯網的發展進行升級,O2O則是互聯網第一次在商業行為中占據了主動。
由於移動支付的出現,消費者不需要提前准備現金,服務提供方也不需要擔心收到假幣和賒欠困擾。
因此,在衣食住行領域,O2O完美的契合了雙方的需求,如今餐飲業,服務業,團購幾乎都採取O2O模式
譬如我們都很熟悉的餓了么、美團。
與B2C相比,O2O里通過線上來攬客來銷售線下服務,消費者在線上篩選服務,在線成交和結算,線下體驗和享受服務的一種方式。這種模式的用戶體驗更加的個性化。也更契合90後這一消費主體們的時代特點。
四、近年的P2C電商模式,主打「生活服務平台」。
不論什麼樣的電商模式發展,其最終都是為了更好的服務C端以及吸引C端,因此,P2C電商模式(proction to customer)在近年也越來越多的被人提起。
與傳統的電商模式不一樣的地方是,不僅僅是買賣的商業行為,P2C力圖能夠把老百姓日常生活當中的一切密切相關的服務信息,如房產、餐飲、交友、家政服務、票務、健康、醫療、保健等聚合在平台上,實現服務業的電子商務化。
阿里、騰訊所宣稱的「新零售」時代,也正是這一思路的體現——依託龐大的用戶群體和互聯網脈絡,覆蓋你生活的每一處。
在P2C領域,目前的線下零售業巨頭都有著天然的優勢,因此,我們看到2014年,零售業上市企業紅旗連鎖與渤海商品交易所合作,意圖打造國內最大的P2C產業電商平台
2017年初,阿里收購大潤發,在互聯網稱霸十年後,重新開始布局新的零售時代。
回看中國電商版圖發展史,我們可以看到這樣清晰的脈絡:
C2C的出現,契合了國人最早的互聯網思維和消費需求,而B2C,則是這種需求和服務規范化的發展。最終,在個性化消費的時代,O2O成了B2C的一種特殊的延續,以及P2C時代,每個人都在想著如何才能從簡單的買賣行為中,找到服務消費者最完美的方式。
⑨ 電子商務有哪些代表人物
現在做電商的很多 代表的公司有淘寶 當當 亞馬遜 卓越
當然在中國代表的人物 當屬馬雲 他是中國電子商務之父
⑩ 創業成功人士的案例
成功人士的創業故事:李彥宏。
網路公司CEO。
李彥宏的創業之路:創建網路,專注於搜索,這充分說明了李彥宏對技術趨勢的敏銳嗅覺。經過六年的漫長發展,網路終於迎來了互聯網史上的搜索熱潮。2011中國十大創業人物解讀!2005年,隨著Google上市後股價的不斷攀升。
以及搜索在網民生活中的普及應用,再加上搜索所帶來新商業模式,網路成功地在今年8月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一夜之間,網路股價漲幅達到354%,創造了納斯達克新的神話。而李彥宏本人,亦因為網路的成功上市成為身價億萬的富翁,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成功人士的創業故事:賴一龍。
英特爾中國總經理。
賴一龍的創業之路:作為英特爾中國負責人,與業界夥伴廣泛開展合作好像是賴一龍2005年的主題。而藉助英特爾的扶持,國內的IT企業,尤其是硬體企業迅速成長,聯想到今天更是成為了全球性的電腦廠商。
不過,英特爾扶植本土企業,推動電腦普及的戰略沒有停止。2011中國十大創業人物解讀!2005年,英特爾更是與黑龍江、湖北、山西、山東四省簽署合作備忘錄,開展電腦普及計劃項目。雖然業界對其計劃頗有質疑,稱水土不服。但賴一龍仍在有條不紊地實施著他的宏偉計劃。他相信,時間是最好的證明。
成功人士的創業故事:劉軍。
聯想全球COO。
2004財年起負責集團企劃系統與運作系統工作,協助CEO制定集團發展戰略、推進集團運營管理,以及負責集團的采購、商務、物流、質量和生產製造等供應鏈管理工作。合並IBM後,劉軍領銜打造全球的全新供應鏈系統、區域總部拓展到五個等大規模調整動作。
劉軍的創業之路:唐越作為見證中國互聯網發展的卓越人士之一,成功將互聯網與旅遊業結合,創造出旅遊業電子商務新模式,並成功融入風險投資,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成功人士的創業故事:唐越。
e龍CEO。
2011中國十大創業人物解讀!同樣是經歷了互聯網興衰和泡沫,進入2005年,e龍的旅遊電子商務業務進一步長足發展。在11月公布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e龍總收入5940萬元同比增長56%。對於旅遊電子商務和e龍公司的未來,唐越充滿信心。作為公司董事長兼CEO,唐越曾非常自信的表示,「我創業的公司怎麼可能倒閉」。
成功人士的創業故事:周鴻禕。
IDG合夥人周鴻禕的創業之路:在中國互聯網界素以敢說敢為著稱。在2004年3月到2005年11月擔任雅虎中國區總裁期間,為雅虎中國爭取到有史以來最大的支持,完成了3721與雅虎中國的整合,「建立一支可以使公司在適當時機從整合階段進入到發展階段的管理團隊」,2011中國十大創業人物解讀!並成功創業雅虎搜索中國子品牌「一搜」。
2005年11月,周鴻禕任職期滿辭職,不久後懷揣6億人民幣現金加入IDG擔任基金合夥人,成功實現從職業經理人到風投合夥人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