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商促銷 > 電子商務進農村講話

電子商務進農村講話

發布時間:2022-05-04 09:02:41

Ⅰ 農村電子商務對農村和農民的發展,有哪些作用

1、物流能到達的地方,生活品質和生活必需品、奢侈品也就能夠到達,但是農村的優質的自然環境和日常低消費,會導致生活質量極度提高,導致外出打工人員迴流,製造業工人缺失的情況加劇,導致機械化自動化程度進一步提高;
2、電子商務業務能到達的地方,網路必須通常、網銀必須開通,導致國家建設必須延伸過去,通訊產業、電力、金融會藉此擴張業務,企業因此付出很多基礎建設費,但是後期盈利會越來越多;
3、由於生活品質提高,科學技術器材的供應問題解決了,醫療保健問題解決了,會逼迫農民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因此文化產業會在農村季度擴張,尤其是遠程教育行業,農村因此會發生教育相關的劇烈震盪;
4、由於物資、科技、教育進一步跟進,農村和城市的差距會急劇減小,良好的環境和低廉的生活成本,會導致城市人口大量外流到鄉村,因此鄉村房地產、休閑、旅遊、療養、別墅、房地產、農家樂等產業會極度高速發展,相關公路、交通設施也會飛速跟進,相關交通設施、能源、供水等相關污染也會加劇,相關環保產業、垃圾處理產業、能源供應企業也會向農村轉移;
5、由於以上導致農村收益極快增加,農村自辦教育、醫療等產業會飛速發展,城市傳統學校教育等資源,會向農村快速轉移,農村人下一代、下二代的文化素質會短期內和城市人口的子女平齊,基於農村電商相關產業會自力更生發展,甚至超越城市相關產業,毛主席的農村包圍城市可能因為電商再次實現富裕人口的農村包圍城市現場。
後面到底如何,現在都是猜想,後面等著瞧好了。

Ⅱ 如何加快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發展

加快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可從如下幾點入手:

  1. 盡快制定促進政策

    把農村電子商務和擴大農村消費作為推動農村發展的政策突破口和實驗田,優先考慮在農村電子商務領域實施政策創新。積極推動制定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十三五規劃,將「建立擴大農村消費需求的長效機制」和「促進農村電子商務顯著增長」作為構建農村電子商務政策體系的基本綱領和目標,形成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政策的數量依據、質量依據、過程依據和規則依據,確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近期、中期和遠期規劃,按計劃、有重點、分步驟地安排實施。加強政策法規建設,健全信用體系,為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環境。

  2. 積極培育市場體系

    積極開展農村信息化建設步伐,充分利用國家發展信息產業和西部大開發、連片扶貧等機遇強化農村電子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深入調查了解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需求和瓶頸,結合不同地域農村特色和資源,分部類、領域、平台地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強化政府尤其是基層政府的職能和責任,明確政府在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中的工作方式、公共服務和績效評價;實施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政策激勵,通過財政政策的激勵、產業政策、金融政策的扶持加快推動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加強政策引導農村生產和消費的網路觀念,強化信息交流共享機制和公共信息平台建設。

  3. 加強支撐體系建設

    加強農村電子商務的人才培養,重點培養適應新型農業和互聯網社會的「新農人」,增強對業務營銷、網店裝修、售後服務人才的培訓和引進,強化公益性、普適性的農村電子商務培訓;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對有潛力、有能力的農民、農戶等發放具備一定規模的電子商務專門貸款,通過補貼、貼息等方式協助電子商務用戶、物流企業擴大市場,支持農村電子商務用戶、物流企業實現小規模社會化融資等;區分大宗農產品、小宗農產品、生鮮農產品開發電子商務,開辟網上交易市場,與現代連鎖業結合,深化無店鋪銷售;建立網路化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平台、農產品公共信息平台、農產品信息追溯系統等;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流通企業和郵政系統大力發展農村現代物流;加快推動農村電子商務與物流、金融的融合創新。

  4. 促進企業融合發展

    去年阿里巴巴宣布啟動千縣萬村計劃,在三至五年內投資100億元,建立1000個縣級運營中心和10萬個村級服務站,將電子商務覆蓋到全國1/3的縣以及1/6的農村。隨著各大電商平台的開發、扶持農村電子商務舉措的頒布,應該鼓勵利用第三方平台服務提供商不斷創新質優價廉的服務產品,鼓勵開發面向農村電子商務需求的定製服務,幫助農民網商降低業務成本,鼓勵網路平台進一步透明化,在平台上建設共享信息、知識和業務的「社區」,為業務「鏈」的拓展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撐與經驗支持。

Ⅲ 電子商務走進農村有何意義

電子商務走進農村的意義如下:

  1. 電子商務將有效降低農業生產風險,降低農產品交易成本,;

  2. 降低農產品交易成本;

  3. 增加農業、農民收入;

  4. 解決了農村一部分的就業問題。

Ⅳ 中央關於農村實行電子商務的政策

對於農村電商而言,很大部分要解決農產品最後一公里的問題。今年以來,中央各部委出台了系列支持農村電商的政策。
5月15日,商務部對外公布的《chr(34)互聯網++流通chr(34)行動計劃》中明確提出,力爭在1到2年內,在全國創建200個電子商務進農村的綜合示範縣,示範縣的電子商務交易額在現有基礎上年均增長不低於30%。
商務部電子商務司副司長聶林海表示,下一步電子商務的主要著力點在農村、中小城市和社區,中央財政將撥20億元專項資金對全國中西部地區的200個縣進行資金支持,引領電子商務發展。
記者了解到,商務部、財政部日前聯合下發《關於做好2015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申報工作的通知》,其中獲得示範項目的重要條件是chr(34)有一批電子商務實施主體chr(34)。
河南省政府近日通報,焦作市博愛縣獲得了中央財政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專項資金2000萬元。公開報道顯示,博愛縣曾先後與一畝田、雲農場等合作。
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做電商的熱情被點燃。目前,不少地方縣市設有電商辦,這是在chr(34)互聯網+chr(34)大潮下的地方政府工作的新動向,其中就有不少地方花重金打造電商運營中心或產業園,有的縣還提出chr(34)等風來不如造風口chr(34)等口號。
而電商對政府資源也有著極大的需求,以1號店為例,目前其網店上的chr(34)特產中國chr(34)就是與縣區合作,挖掘地域特色顯著的農產品。
高海燕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們從今年1月開始與政府合作,目前簽約縣已有63個,政府的加入讓我們實施的效率更高,很多縣是主動找上門。chr(34)電商與政府合作的難易程度,取決於對方的開放意識和開放水平及對互聯網的理解能力,目前合作的縣都非常重視電商。chr(34)
農產品大多是小生產,進入流通領域後要面對大市場,這個過程往往要收購商、庫存商、物流商、批發商、分銷商、零售商等環節完成,層層加價,經常出現農民chr(34)賣難chr(34),農產品滯銷,而電商的介入有助於解決chr(34)最後一公里chr(34)。
高海燕說,農村電商更適合B2B這種業態,chr(34)對大部分農村而言,物流等基礎設施均存在,不存在運力的問題,本質上存在整合和利用程度的問題。像B2C模式的業務覆蓋與農村物流設施不匹配,但做B2B'最後一公里'就不是問題。chr(34)
據悉,一畝田集團目前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農產品誠信交易平台,服務的對象是全國農產品生產、流通、批發、經銷的從業者,並在全國設實體經營主體。
chr(34)過去幾年我們更多的是靠互聯網聚集供需雙方,但是當交易規模達到一定程度後,如何提高產地、農產品和農業經營者的集中度成為重要問題,農產品線上交易效率不高,需要線下服務。chr(34)高海燕說。
洪濤說,現在工業品下鄉的問題基本上能解決,而電商發展計劃最關鍵的是要解決農產品進城等根本性問題。chr(34)我們是農產品生產和消費貿易大國,不僅包括農村經營,還包括城鄉經營等,農村電商最大的問題是解決同質化和營商環境。

Ⅳ 電子商務進農村有什麼重要意義

電子商務進農村的重要意義在於:
農村是個很廣闊的市場版,電子商務模式將會成為農權村市場產業發展的最好手段,也是必然手段。電子商務模式進入農村,從根本意義上就消除了農村、城市的差別。對普通群眾而言,買東西不成問題,不會因為地處偏僻等原因造成障礙;對農戶而言,賣東西不成問題了,不用自己找銷路,不用花大成本租門面、招人工;對企業而言,成本降低了,銷路打開了。企業名氣提升了,等等。這一系列的現象都可以證明電子商務模式對農村、對農民、對農業的重要性。

Ⅵ 什麼叫電子商務進農村

電子商務進農村是指通過網路平台嫁接各種服務於農村的資源,拓展農村信息服務業務、服務領域,使之兼而成為遍布縣、鎮、村的三農信息服務站。作為農村電子商務平台的實體終端直接紮根於農村服務於三農,真正使三農服務落地,使農民成為平台的最大受益者。
電子商務進農村的內容包含網上農貿市場、數字農家樂、特色旅遊、特色經濟和招商引資等內容。
(1)網上農貿市場。迅速傳遞農林漁牧業供求信息,幫助外商出入屬地市場和屬地農民開拓國內市場、走向國際市場。進行農產品市場行情和動態快遞、商業機會撮合、產品信息發布等內容。
(2)特色旅遊。依託當地旅遊資源,通過宣傳推介來擴大對外知名度和影響力。從而全方位介紹屬地旅遊線路和旅遊特色產品及企業等信息,發展屬地旅遊經濟。
(3)特色經濟。通過宣傳、介紹各個地區的特色經濟、特色產業和相關的名優企業、產品等,擴大產品銷售通路,加快地區特色經濟、名優企業的迅猛發展。
(4)數字農家樂。為屬地的農家樂(有地方風情的各種餐飲娛樂設施或單元)提供網上展示和宣傳的渠道。通過運用地理信息系統技術,製作全市農家樂分布情況的電子地圖,同時採集農家樂基本信息,使其風景、飲食、娛樂等各方面的特色盡在其中,一目瞭然。既方便城市百姓的出行,又讓農家樂獲得廣泛的客源,實現城市與農村的互動,促進當地農民增收。
(5)招商引資。搭建各級政府部門招商引資平台,介紹政府規劃發展的開發區、生產基地、投資環境和招商信息,更好的吸引投資者到各地區進行投資生產經營活動。

Ⅶ 淺談如何加強農村電商扶貧工作

一、電商扶貧要符合市場經濟規律
01
電商扶貧歸根結底在扶貧,總體要求是精準
電商扶貧是電商與扶貧工作的融合,電商特徵明顯,但根本還是扶貧,電商只是載體而不是目的,最終檢驗成效的是扶貧效果。同時,電商扶貧也不是一個筐,什麼都能往裡裝,必須要精準到人到戶,體現為實實在在的賣出去、掙回來,讓老百姓感受到實惠。
所以,《意見》的指導思想就明確指出:「以貧困縣(832縣)、貧困村(12.8萬)和建檔立卡貧困戶為重點,在當地政府的推動下,引導和鼓勵第三方電商企業建立電商服務平台,注重農產品上行,促進商品流通,不斷提升貧困人口利用電商創業、就業能力,拓寬貧困地區特色優質農副產品銷售渠道和貧困人口增收脫貧渠道,讓互聯網發展成果惠及更多的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
從這個指導思想就可以看出,電商扶貧要在貧困地區開展,重點在農產品上行、貧困人口創業就業,最終體現在當地農特產品銷售和農民增收上。
02
首次提出「三個全覆蓋」電商扶貧版圖讓人憧憬
距離2020年的脫貧攻堅最後期限只有四年多時間了,電商扶貧要做到什麼程度,達到什麼目標,也需要一個總體謀劃,不能當花瓶,做應景,必須要有切切實實的推進路線圖。為此,《意見》明確提出,「加快實施電商精準扶貧工程,逐步實現對有條件貧困地區的三重全覆蓋:一是對有條件的貧困縣實現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全覆蓋;二是對有條件發展電子商務的貧困村實現電商扶貧全覆蓋;三是第三方電商平台對有條件的貧困縣實現電商扶貧全覆蓋」。
這三個「全覆蓋」的提出,對832個國定貧困縣是實實在在的利好,因為標志著不僅是國家財政支持的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全覆蓋,而且是第三方電商平台全覆蓋,而且縣下面的村也要全覆蓋。當然,也要看貧困地區的電商基礎如何,所以文件謹慎地提出要對「有條件」的貧困縣,而且是逐步實施。
那麼「全覆蓋」的效果如何體現呢?《意見》提出,「貧困縣形成較為完善的電商扶貧行政推進、公共服務、配套政策、網貨供應、物流配送、質量標准、產品溯源、人才培養等體系」。這八個體系的形成,也絕非一日之功,需要各方付出艱辛努力。
03
電商扶貧可以行政推動,但更要符合市場經濟規律
《意見》對電商扶貧的發展提出了五條原則,但最重要的還是第一條,即:「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堅持政府引導、扶持不幹預、服務不包攬,充分發揮市場在農村電商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培育發展貧困地區電商產業,帶動貧困人口就業增收脫貧。」
一方面,我們看到,在已經有起色的電商扶貧試點縣中,行政推動是必要的,因為在意識觀念、發展基礎、電商人才等條件不成熟的時候,只有靠政府的強力推動,迅速補齊短板,才能打開電商扶貧的缺口;
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注意,單一的行政推動也容易演化為一種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生命力不強,特別是一些地方想在短期內大幹快上,靠電商扶貧出個經驗,拿點考核加分,往往是徒有虛名,甚至勞民傷財。
所以,電商扶貧必須把政府的角色扮演好,准確定位,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真正對電商扶貧發展扶上馬,送一程,在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進程中發展壯大。
二、十六部委聯合發力,電商扶貧更加重視上行
電商扶貧不僅僅是讓貧困地區的農特產品上網,還可以與互聯網結合得更緊密,預售、眾籌、領養、定向采購都是可行的辦法,特別是消費扶貧的興起,又為電商扶貧打開一扇新的窗口。
01
人才始終是核心,今後還需不遺餘力
各地電商扶貧面臨困難很多,一些困難不盡相同,但總體上都會遇到一個共同的大問題,就是人才瓶頸,能懂的人很少,會乾的人更少,能幹好的更是可遇而不可求。為此,前期的試點中,各地普遍把人才當作大問題來抓。
《意見》針對性地提出了一個宏大的貧困地區電商人才培訓計劃,「到2020年完成1000萬人次以上電商知識和技能培訓,培養100萬名以上農村青年電商高端人才,實現每個貧困村至少有1名電商扶貧高級人才,形成一支懂信息技術、會電商經營、能帶動脫貧的本土電商扶貧隊伍」,這種力度可以說是空前的。
當然,人才不是光培訓就能出來的,實踐才是培養人才的最好方式。所以,《意見》提出,「為符合條件的貧困地區高校畢業生、返鄉創業農民工和網路商戶等發展電子商務提供創業擔保貸款,支持貧困村青年、婦女、殘疾人依託電子商務就業創業」,具體要實施農村青年電商培育工程、「巾幗脫貧行動」、電商助殘扶貧行動,分別由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中國殘聯等黨的群團組織負責。
02
基礎設施短板明顯,供給側改革全面發力
電商扶貧要做起來,面臨的現實制約很多,突出表現在網不通,網速慢,收費高;物流快遞不給力,「最後一公里」和「最初一公里」沒有解決等。《意見》對此提出明確要求,「扎實推進貧困地區道路、互聯網、電力、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貧困地區電商發展基本條件。到2020年,寬頻網路覆蓋90%以上的貧困村,80%以上的貧困村有信息服務站」。具體的工作重點:
一是「深入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重點向國家級貧困縣傾斜」,而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的重點就是加強和改善農村電商基礎設施建設。
二是「加強交通運輸、商貿、農業、供銷、郵政等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共享銜接,推進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配送網路建設,加快貧困地區縣城老舊公路客運站改造,推動有條件的貧困村客運場站信息化建設,提升電商小件快運服務能力」,也就是說要整合縣以下能用的所有的各部門各體系資源,綜合打造物流快遞體系。
三是「推進電信普遍服務試點工作,大力實施信息進村入戶工程」,這已經是繼十年前上一輪信息進村入戶工程之後的新一輪農村信息工程了,但十年前的問題是農民運用不足,而現在是農民需求強烈,可謂供給側的對應再發力。
03
電商扶貧還在創新,消費扶貧頗有看點
電商扶貧不僅僅是讓貧困地區的農特產品上網,還可以與互聯網結合得更緊密,預售、眾籌、領養、定向采購都是可行的辦法,特別是消費扶貧的興起,又為電商扶貧打開一扇新的窗口。基於電商平台的信息便捷溝通與金融支付、物流快遞配套服務,在網上通過購買貧困地區特色產品來扶貧是一件既時尚又有意義的事情,一經推出,就引起了社會各方關注。
如何推動消費扶貧健康發展,不至於淪為概念炒作,也不至於出現名不副實,需要規范和相關體系建設。《意見》對此專門提出指導性意見,一方面,「以每年扶貧日為時間節點,組織有關電商企業和網路平台,共同舉辦『邀您一起來網購』等消費扶貧體驗活動」;另一方面,「加強貧困地區優質特色農產品、民族手工藝品、休閑農業的宣傳推介,鼓勵支持電商平台常年開展富有特色的網購活動」。
也就是說,消費扶貧可以結合扶貧日集中開展,也可以演化為常態化活動,但核心是優勢產品、特色產品,也需要加強網路宣傳,塑造地域品牌,讓消費者買得情願,吃的滿意。
那麼消費扶貧也需要注意一些問題,就是雖然消費者願意購買貧困地區的農產品,甚至也願意接受貧困地區農產品在包裝、外觀上的一些不完美,但並不等於就可以不做上網銷售的品控,因為消費者本質上還是在采購正常商品。
所以,消費扶貧的興起,需要貧困地區加速推進供給側改革,加強源頭的農產品基地建設,做好標准化生產,重視產後的貯藏保鮮、包裝分揀、品牌設計等環節,提升消費者的體驗感,讓消費者買得情願,吃的滿意,最終是以商道來行人道。
從2016年發生的貧困地區網上促銷事件來看,有幾條經驗教訓必須汲取:
一是宣傳上有度,不能過度煽情,內含道德壓力;不能按一般電商產品過度進行產品美工和方案創意,這往往造成宣傳與實物的感觀落差,降低了消費者的體驗感。
二是組織上有序,絕對不是把東西上網那麼簡單,從源頭的產品質量控制到中間的倉儲、包裝、物流到最後的客戶服務與售後等,每一個環節都要有嚴格的把關,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會影響整體形象。
三是一定要確保真實和精確,不能籠統地說這就是貧困地區的東西,而是要精準到什麼鄉什麼村什麼農戶生產的,怎麼種的,怎麼收的,誰最後賣出去的,這個信息必須真實,新疆的維吉達尼團隊就是做好了這一點,消費者的信任度明顯提升。同時,相關信息最好有政府背書。嚴禁任何形式的借用消費扶貧營銷,確保愛心不受傷害。

Ⅷ 以電子商務進農村為題寫一篇議論文

可是反過來想想,如果好成績那麼容易就讓我得到,那豈非大失它本身的意義,也失去了人們想要擁有它的慾望嗎?這樣想想,煩惱固然減少了許多.卻有另外一種看法在腦海中形成——這以上的話雖具有一定的道理,但未免太過於幼稚,就有點像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沒有努力爭取,好成績是不會送上門來的.所以,煩惱仍像一個影子,無時無刻都在跟隨著我.這也許是庸人自擾,但的的確確,這應該是大部分同學所面臨的煩惱.
唯一能解決這個煩惱的辦法是學習,學習,再學習.我們在成長的時候,煩惱也隨之而來.但我們能招架住所有煩惱的「襲擊」,學著在煩惱中健康成長!

Ⅸ 農村電商失敗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隨著各省市三四線電商發展城市迎來一撥撥的電商考察熱潮,各類電商運營商、中小網商、咨詢服務公司也紛紛轉型成為縣域電商的服務商。在這一系列至 上而下觸動的風潮和變化中,我們聽到更多的是失敗的例子。農村市場之所以被稱為「一塊難啃的骨頭」,其貨源、物流、技術、資金等問題都比其它行業復雜百 倍。那麼農村電商本質是什麼,以下有三點總結值得各方思考。
談時間:農村電商是一場全民總動員的持久戰
這里可能有個困擾在縣域級領導心中的疑問:我們縣產業基礎扎實、交通網路設施不錯、政府支持力度大、群眾響應很積極,有沒有一種方法,能夠馬上把 電商的效果做出來,把農產品賣出去?答案當然顯而易見:沒有。別急,請先細數電子商務的成長歷程:她是經歷了近10年的發展,才能達到今日的規模(這其中 還包括了各種市場、行業亂象的出現),即是電商發展本身就經歷了一個很長的過程,成長過程中免不了受到全行業、全市場的綜合影響。
當地域只站在自身的角度去看待產業和資源時,從單個孤立的角度來看是不錯,而一旦放在全國的市場,深究不同網路消費者的需求,對比其他區域的條件,便可知:其實自己的競爭力幾乎很普通。
當然,我們也有成功案例。在業界熱捧的農村電商模式裡面,大多是具有先發優勢,他們踩准了進入電子商務領域的最佳時機。而現今,競爭日益激烈,沒 有全面的布局——從產地產品、品牌影響力、渠道分銷能力、營銷手段、供應鏈、資金鏈等多個角度全盤規劃,很難在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
尤其是在互聯網+意識較為落後的地區,意識習慣的培養、基礎設施的跟進、產業的電商化升級、電商企業的培養、創業創新氛圍的打造、公共服務體系的建立都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所以想做好電商,尤其是農村電商,首先得保持一顆不能急於求成的心。
談支持:農村電商不能單靠政府推動
牽一發而動全身。農村電商的發展需要政府、企業、服務商和各類組織共同投入、高效聯動。自克強總理發表的「互聯網+「講話、提倡「雙創」戰略起,在政府體系內便展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電商推進運動。
在不少地方看到,修建的裝備一流的電子商務大廈和嶄新的創客中心,空空的大樓里只在參觀接待時才有人氣,而細問企業入駐運營情況以及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情況,被詢人往往閃爍其詞。究其根本,原來是企業、服務商、政府在相互協同方面,取得實效時效方面出了漏洞。
作為農村電商生態體系中兩個重要的角色,政府相關負責人需更多地掌握電商發展的相關信息,熟知當地電商發展的現狀,才能對服務商有清晰的判斷力; 而服務商也切忌只講模式不幹實事,或者全國各地四處設點,缺乏有經驗的人員落地執行。只有深耕本地,政府和企業充分互動,穩扎穩打才能見成效。此外,身為 電商發展的主體,企業和創業者既要借勢政府、服務商和平台資源,也需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接收新思路新觀點、大膽嘗試互聯網以用戶和數據為中心的做法,進 行轉型升級和突破。
談出路:農村電商不止零售一條路
零售與批發,線上與線下,多渠道與多路徑,這才是農村電商的出路。 小豬全渠道電商商城數據同步,移動等埠商城無需另建商品,可直接使用網上商城商品數據,商城的商品、會員、訂單、促銷手段等所有數據均與PC等其他商城數據同步,實現無縫對接。
隨著行業中幾大電商巨頭的農村電商下鄉戰略的推進,普通創業者和農民紛紛加入到網商的行列,電子商務使得傳統供應鏈中的各個環節均有機會直接面對消費者,實現產品銷售成多渠道拓展趨勢。
我們看到,各地加大電商培訓力度, 鼓勵全民電商創業,在一定程度上營造了良好的電商氛圍,但另一方面的問題早已暴露無遺:在目前競爭激烈的網路零售市場,靠零散而相對初級的網商力量,對於 解決具有一定規模效應的農產品銷售問題,只是杯水車薪。雖然淘寶村現象頗受業界的關注,但在相對較成熟的網路市場環境下,淘寶村發展也面臨著商品同質化程 度高、價格競爭激烈的困境。
總之,在當下,沒有完善的供應鏈、產品、品牌和營銷體系,個體網商和農民網商想要達成一定的銷量實屬不易。

閱讀全文

與電子商務進農村講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慶電子商務監管 瀏覽:787
啤酒公司世界盃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459
最成功的電動車營銷策劃方案 瀏覽:519
同程的電子商務模式 瀏覽:502
銀行大項目營銷方案 瀏覽:70
電子商務員考試試題及答案 瀏覽:896
市場營銷環境特徵有 瀏覽:536
電子商務對傳統物流配送的影響 瀏覽:581
大合唱策劃排練方案 瀏覽:853
網路營銷專員職業生涯路線的選擇 瀏覽:589
客戶經理團隊營銷方案 瀏覽:18
中國電子商務的產生的影響 瀏覽:688
網路營銷違反倫理競爭 瀏覽:637
京東常用的網路營銷工具 瀏覽:647
服裝商場促銷方案 瀏覽:845
防溺水急救知識培訓方案 瀏覽:505
村黨員外出培訓方案 瀏覽:433
電子商務工商注冊 瀏覽:320
新年同學聚會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18
少先隊改革方案的專題培訓 瀏覽: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