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跟前男友說,你可以出來罵我,可是他怎麼樣都不回復
第一,你都說他是前男友了,他幹嘛出來罵你呀,出力不討好,你們已經沒有關系的,看起來還是你背叛了愛情,他都懶得理你了。
2. 一個親戚做美樂家的,整天來我家叨叨,該怎麼拒絕她
這種做直銷的往往都是從自己的身邊的親人朋友開始的,他們會費盡口舌忽悠你買他們的產品,說得天花亂墜,你自己的信念要堅定,不要被他的話迷惑,直接說明你不需要就可以,對於這種人不點明不管用。既然是親戚,你完全可以跟她明說,表明你的立場,直言說你從來就不信她所說之言,而且你很討厭此種推銷,告訴她你不會買她的各種產品,不要再你的身上浪費時間,告訴她你很忙,沒時間陪她!如果你實在想拒絕,那就給他來個乾脆告訴你這個親戚我不喜歡或者是我哪天有時間的會是考慮一下的,所以把不要讓他浪費你的時間而採取被動的方式。既然是親戚,那就她說她的,不用多理睬,堅持自己的立場,說破天也不掏錢,時間長了,自己就識趣了。
3. 興縣小吃啦叨叨做法
興縣小吃啦叨叨做法
材料
莜麥面150g,麵筋粉1大勺,青椒,薑末,郫縣豆瓣醬1勺,生抽1勺,糖2勺,醋3勺,鹽適量
做法
1.莜麥面里加入麵筋粉,倒入開水攪成絮狀,晾至不燙手時揉成團,餳20分鍾
2.面團分成2個劑子,擀成面片,上鍋蒸15分鍾,晾涼切條(貌似切粗了)
3.熱鍋涼油爆香薑末,放入郫縣豆瓣醬炒出紅油
4.倒入青椒翻炒均勻,淋入調味汁和水煮開,淋在面條上即可
材料
武川莜麵210g,冷水210g,爛腌菜10g,韭菜70g,芹菜1根,香菜1棵,黃瓜1根,小蔥1根,鹽1g,純凈水30g,紅尖椒1個,綠尖椒1個,爛腌菜汁20g,醬油3g,紅油2g,蒜2瓣
做法
1.莜麵放入碗中,加入等量的沸水
2.迅速用筷子攪拌,直到麵粉成為大塊雪片狀
3.趁熱用手揉成柔軟的面團,如果太燙可以在手上稍稍蘸些涼水
4.將面團揪成小塊,大約是一個窩窩的量
5.案板上抹少許油,將小面團擀薄拉長呈牛舌形
6.拉長夾在食指與中指之間,露出指縫約1厘米,然後用食指和中指夾起,甩一下裹到食指上,用大拇指輕壓連接處,成為一個窩窩
7.做窩窩的過程中,將做好的莜麵窩窩放到濕潤的紗布上
8.將窩窩立起放到容器中,再放入蒸鍋,水開後大火蒸10分鍾即可
9.將韭菜、芹菜、紅尖椒、綠尖椒、小蔥切成小丁,黃瓜切絲,蒜剁泥
10.將爛腌菜汁放入容器,加入適量純凈水
11.再放入香菜、韭菜、爛腌菜、蔥花油、蔥花、辣椒油、紅尖椒、綠尖椒、蒜泥和芹菜,加入適量醬油
12.充分攪拌均勻做為涼湯,將莜麵窩窩放入蘸食即可
4. 興縣有什麼特色的美食和特產
(一)壓頭肉
相傳興縣壓頭肉是康熙皇帝前往山西巡察,路過興縣擺駕歇息時,陰差陽錯促成的一道美食,許多人會將壓頭肉和皮凍相攪混,但吃起來的口感完全是天壤之別,興縣壓頭肉採用豬身上肉脆感極佳的部分,吃起來非常有筋道,配上簡單的陳醋,成就了一道入口不忘、食畢不舍的冷盤。
(二)拉叨叨
啦叨叨的原料是蕎面與白面,由胡麻油、辣汁摻雜小芝麻粒配成的蘸汁再加上蒜汁、醋構成。它的製作工序一般是和面、洗面、蒸面,調制佐料,而每一戶商家為保證口感和新鮮,都是當日製作,當日銷售。啦叨叨入口爽滑、韌性十足,尤以湯汁最為稱道,咸鮮香辣,吃過後口齒留香,令人回味無窮。這種特色小吃深受本地人和不同年齡層次人的追捧於青睞,有的人從小就愛吃,即便是吃了幾十年也就是吃不夠。
(三)莜麵栲栳栳
是山西高著名的傳統麵食小吃,屬於晉菜。"栲栳栳"是用莜麵精工細作的一種麵食品,因其形狀象"笆斗",民間叫"栳栳"。莜麵栲栳栳是山西十大麵食之一,它工藝講究,成形美觀與口感勁道完美結合,加上羊肉臊子台蘑湯,便成了地地道道的美食,就連康熙皇帝朝拜五台山時,也以品此為人生快事。其營養價值很高,富含鈣、磷、鐵、核黃素,不僅有耐飢抗寒、保肝、保腎,造血及增強免疫力之作用,而且還有強體、健腦、清目、美容之功能,常食可提高智力、降低膽固醇,治糖尿病也有良好的效果。它既是營養豐富的食物,也是降血防癌的葯物
(四)柏籽羊肉
柏籽羊肉素以鮮嫩清香、無腥膻味而聞名,被當地人譽為"土人參""補心丸"。柏籽羊肉,肉油分明,肥嫩細膩,肉質呈紫紅色,油色潔白如玉,較其它羊肉大不相同。用柏籽羊肉做成的肉菜、肉餡,不膻不膩,而且有一種柏樹的馨香,風味獨特,回味無窮,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上世紀80年代以來,張勇飛等專家根據《黃帝內經素問萎論》"脾主身之肌肉"原理和現代生物分子學理論,以中葯為手段,建立了以柏籽、柏葉等多味中葯組成的"JFZ-濃縮柏籽飼料"的風味添加劑,在山羊宰前60天添加飼喂,可使普通羊肉轉化為柏籽羊肉。這種生產柏籽羊肉的技術獲得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柏籽羊肉除具有一般羊肉所包含的營養成分外,還含有八種人體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人食之鮮嫩可口,有補氣養血、開胃健脾、壯骨強筋、調血理氣、安神補心等奇效。
(五)興縣冒湯
興縣冒湯咸麻酸辣,鮮香可口,是遠近聞名的風味小吃。據說清代乾隆九年,在京做高官的興縣籍人孫嘉淦回興縣探親。探親期間,他訪親問友,朋友們招待他的就是粉湯和餃子。當時的粉湯就是細粉條內調以辣椒、花椒、胡椒、蔥、蕪美、食鹽、醋等調料。孫嘉淦把餃子放進粉湯食之,頓覺美味無比。此後人們在做粉湯出售時,總要配以餃子。興縣冒湯的名字,有三種說法:一種說法是粉條上蓋了餃子,形同人戴了帽子;一種是取其諧音「冒」、「茂」同音,說明冒湯生意越來越興隆;一種是寓意吃冒湯的人,吃了之後,家庭興旺發達,能廣進財源。興縣冒湯製作技藝越來越精湛,城關劉楊控所製作的冒湯名冠興縣,20世紀80年代傳至省城,深得當地人民的喜愛。
(六)羊雜割
羊雜割,以羊骨熬湯,羊雜碎切成小片放湯內煮熟,加佐料而食。味鮮美,濃香,熱量高,營養豐富,為本地冬令小吃。據傳,當地人吃雜割始於元朝,雜割一名是忽必烈之母所賜,把羊的心,肺、肝、腸、血等洗凈、煮熟切碎、配上花椒、辣椒、鹽、大蒜、蔥、姜等作料,加上一些煮肉湯,做成"羊雜",加上粉條一起吃。羊雜割具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及鈣、磷、鐵等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具有滋脾養胃、益腎補血、益氣調元、溫經活絡、滋補虛損的功效。
5. 關於rain破產的澄清你們看了沒!
肯定的!
我們的智薰一直都很棒!
那些純屬小道新聞 不值一提!
智薰會度過難關的~ 我們相信他
願再審成功
We Believe in Rain!
6. 山西興縣啦叨叨是什麼做的,有別的名字嗎
理論上用蕎面,不過現在大部分用得白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