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誰知道跨境電子商務試點城市和非試點城市有什麼區別嗎
您好,沒關系吧!!跨境電商零售,簡單地說就是通過互聯網,從商品展示到買家版下單、付款,賣家權發貨,一些中國出口商藉助電子郵件和即時聊天工具與海外買家交流,企業和個人賣家通過網路與海外買家進行小額貿易。~!歡迎向158教育在線知道提問
B. 目前幾個跨境電商試點城市各自發展怎麼樣
摘自:YiShop電商系統
七大跨境電商進口服務試點城市業務開展情況簡介
在中國進出口外貿需求趨緊的背景下,由政府部門運作的跨境電商正蓬勃興起。2013年8月29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商務部等9個部委《關於實施支持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有關政策的意見》,自2013年10月1日起在已經開展電子商務通關服務試點的上海、重慶、杭州、寧波、鄭州等5個城市展開新政策試點,2013年9月,廣州獲批成為第六個跨境商務進口服務試點城市,2014年7月,深圳獲批成為第七個國家跨境電商進口服務試點城市。跨境電商城市試點政策實施一年多來,各試點城市也逐步探索出了一條路子,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2010年至2013年,中國的海外購物交易額從100多億元增長到超過800億元。2013年,中國內地的「海淘族」已達1800萬人,預計到2018年將增至3560萬人,年消費額達到1萬億元人民幣。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電子商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1年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1.6萬億元,同比增長33%;2012年跨境交易額達2.1萬億元,同比增長為33.1,增速遠高於同期外貿增速;2013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交易額達到3.1萬億元,同比增長31.3%;預計2016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將增長至6.5萬億元,年增速超自2013年7月中國跨境電子商務服務試點開展以來,截至2014年11月底,出口、進口額分別為7億元和7.4億元人民幣,屬貿易逆差。目前跨境電子商務平台已超過5000家,企業超過20萬家。
C. 哪些城市已經獲批跨境電商試點
截止到2019年5月25日為止跨境電商試點城市個,跨境電商綜合保稅區35個。
跨境電商試點城市:
6+1試點,第一批,5家是寧波、鄭州、上海、重慶、杭州,後續又上來廣州和深圳7家/天津、福州、平潭/合肥、成都、大連、青島和蘇州共15家獲批了跨境電子商務試點城市。
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杭州第一個,青島等第二批,威海等分三批,1+12+22共35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遍布全國。
杭州、天津、上海、重慶、合肥、鄭州、廣州、成都、大連、寧波、青島、深圳、蘇州,北京市、呼和浩特市、沈陽市、長春市、哈爾濱市、南京市、南昌市、武漢市、長沙市、南寧市、海口市、貴陽市、昆明市、西安市、蘭州市、廈門市、唐山市、無錫市、威海市、珠海市、東莞市、義烏市。
(3)擴大跨境電子商務試點擴展閱讀
免稅新規
2018年10月1日起,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商務部、海關總署日前聯合發文明確,對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電商出口企業出口未取得有效進貨憑證的貨物,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試行增值稅、消費稅免稅政策。
第一,電子商務出口企業在綜試區注冊,並在注冊地跨境電子商務線上綜合服務平台登記出口日期、貨物名稱、計量單位、數量、單價、金額。
第二,出口貨物通過綜試區所在地海關辦理電子商務出口申報手續。
第三,出口貨物不屬於財政部和稅務總局根據國務院決定明確取消出口退(免)稅的貨物。
通知明確,海關總署定期將電子商務出口商品申報清單電子信息傳輸給國家稅務總局。各綜試區稅務機關根據國家稅務總局清分的出口商品申報清單電子信息加強出口貨物免稅管理。
通知指出,具體免稅管理辦法由省級稅務部門商財政、商務部門制定。各綜試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商務主管部門應統籌推進部門之間的溝通協作和相關政策落實,加快建立電子商務出口統計監測體系,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跨境電商試點
網路-跨境電子商務
D. 跨境電商監國務院什麼時候開始試點成立的
經國務院批准,2016年5月份,我國出台了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有關監管要求過渡期政策。2016年11月份,過渡期進一步延長至2017年底。
E. 有哪些城市已經獲批跨境電商試點
跨境電商試點城市一共有8個,分別是:
1、寧波、
2、鄭州、
3、上海、
4、重慶、
5、杭州內、
6、廣州、
7、深容圳、
8、天津。
F. 如何加快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
加快推進跨境電商發展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做:
第一,進一步優化跨境電商的發展環境,包括宏觀環境的政策支持及監管,建立健全的跨境電子商務誠信發展環境,提高公共服務和市場監管水平,加大跨境電子商務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及培養跨境電商人才;另外,客觀條件環境上需加強跨境物流的發展,包括清關等方面制定健康簡化的流程,優化通關服務。
第二,沿著國家 「一帶一路」戰略,加快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最大化的消除各國的貿易壁壘,在優化通關服務和推進跨境物流業發展的同時促進我國跨境電商企業的發展。
第三,完善健全跨境電子商務支撐服務行業包括金融跨境電子商務、推動民航、鐵路、公路、航運等行業加快拓展電子客票、電子貨單服務;推動倉儲、郵政、快遞、物流配送企業;發展旅遊跨境電子商務;整合社會資源實現信息共享幫助企業有效利用電子商務開展對外貿易,結合當地實際和優勢,完善統計監測、信息共享、現代物流、金融服務、信用管理、風險防控、「單一窗口」、市場開拓和營銷等服務體系,有效引導社會資源,合理配置公共資源。
第四,抓住未來發展趨勢,跨境電商企業順勢轉型「移動端購物」,平台化發展,藉助社交力量趨勢,進行精準傳播和營銷活動,抓住O2O趨勢,實現線上線下的實體經濟接軌與融合,像跨境進口電商洋蔥海外倉率先實現O2O的落地。
第五,研究制訂行業跨境電子商務規范,切實做好重點行業跨境電子商務試點示範,讓跨境電商走向規范化、品質化。
G. 跨境電子商務,國家出台了哪些政策
根據《關於實施支持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有關政策的意見》:
(一)確定電子商務出口經營主體(以下簡稱經營主體)。經營主體分為三類:
一是自建跨境電子商務銷售平台的電子商務出口企業。
二是利用第三方跨境電子商務平台開展電子商務出口的企業。
三是為電子商務出口企業提供交易服務的跨境電子商務第三方平台。經營主體要按照現行規定辦理注冊、備案登記手續。在政策未實施地區注冊的電子商務企業可在政策實施地區被確認為經營主體。
(二)建立電子商務出口新型海關監管模式並進行專項統計。海關對經營主體的出口商品進行集中監管,並採取清單核放、匯總申報的方式辦理通關手續,降低報關費用。
經營主體可在網上提交相關電子文件,並在貨物實際出境後,按照外匯和稅務部門要求,向海關申請簽發報關單證明聯。將電子商務出口納入海關統計。
(三)建立電子商務出口檢驗監管模式。對電子商務出口企業及其產品進行檢驗檢疫備案或准入管理,利用第三方檢驗鑒定機構進行產品質量安全的合格評定。
實行全申報制度,以檢疫監管為主,一般工業製成品不再實行法檢。實施集中申報、集中辦理相關檢驗檢疫手續的便利措施。
(四)支持電子商務出口企業正常收結匯。允許經營主體申請設立外匯賬戶,憑海關報關信息辦理貨物出口收結匯業務。加強對銀行和經營主體通過跨境電子商務收結匯的監管。
(五)鼓勵銀行機構和支付機構為跨境電子商務提供支付服務。支付機構辦理電子商務外匯資金或人民幣資金跨境支付業務。
應分別向國家外匯管理局和中國人民銀行申請並按照支付機構有關管理政策執行。完善跨境電子支付、清算、結算服務體系,切實加強對銀行機構和支付機構跨境支付業務的監管力度。
(六)實施適應電子商務出口的稅收政策。對符合條件的電子商務出口貨物實行增值稅和消費稅免稅或退稅政策,具體辦法由財政部和稅務總局商有關部門另行制訂。
(七)建立電子商務出口信用體系。嚴肅查處商業欺詐,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等行為,不斷完善電子商務出口信用體系建設。
(7)擴大跨境電子商務試點擴展閱讀:
《關於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5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近年來我國跨境電子商務快速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產業集群和交易規模。
支持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有利於用「互聯網+外貿」實現優進優出,發揮我國製造業大國優勢,擴大海外營銷渠道;有利於增加就業,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有利於加快實施共建「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推動開放型經濟發展升級。針對制約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問題。
有必要加快建立適應其特點的政策體系和監管體系,營造更加便利的發展環境,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
《意見》體現了「在發展中規范,在規范中發展」的總體原則,明確了跨境電子商務的主要發展目標,既普遍支持國內企業利用電子商務開展對外貿易,又突出重點。
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做大做強。特別是提出要培育一批公共平台、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和自建平台,並鼓勵國內企業與境外電子商務企業強強聯合。
《意見》提出了五個方面的支持措施:
一是優化海關監管措施,進一步完善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境貨物、物品管理模式,優化跨境電子商務海關進出口通關作業流程。
二是完善檢驗檢疫監管政策措施,對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商品實施集中申報、查驗和放行,對跨境電子商務經營主體及商品實施備案管理制度。
三是明確規范進出口稅收政策,繼續落實現行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稅收政策,按照有利於拉動國內消費、公平競爭、促進發展和加強進口稅收管理的原則,制訂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
四是完善電子商務支付結算管理,穩妥推進支付機構跨境外匯支付業務試點,鼓勵境內銀行、支付機構依法合規開展跨境電子支付業務。
五是提供財政金融支持,對跨境電子商務企業走出去重點項目給予必要資金支持,為跨境電子商務提供適合的信用保險服務。向跨境電子商務外貿綜合服務企業提供有效的融資、保險支持。
H. 跨境電子商務
跨境電子商務是指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通過電子商務平台達成交易、進行支付結算,並通過跨境物流送達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種國際商業活動。2013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為3.1萬億元,增長率為31.3%,其中B2C佔比6.10%。2015年5月7日,自華南城電子商務產業園跨境電商企業入駐產業園後,主要的精力放在業務的開發上輕裝上陣。跨境電子商務從進出口方向分為:出口跨境電子商務和進口跨境電子商務。隨著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外匯備付金管理問題日益突顯,而國內當前對外匯備付金管理仍未有明確規定,如外匯備付金是歸屬經常項目范疇或資本項目范疇(按貿易信貸管理);外匯備付金賬戶開立、收支范圍、收支數據報送;同一機構本外幣備付金是否可以軋差結算等無統一管理標准,易使外匯備付金游離於外匯監管體系外。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白明指出,目前的出口不穩定,進口也長期處在負增長,擴大跨境電商試點對外貿下滑起到一定的穩定作用。《意見》中提出,支持企業建設一批出口產品「海外倉」和海外營運中心,擴大試點范圍。全國第一個跨境電子商務示範區在杭州,今年1月份,國務院決定在天津、上海等12個城市建設一批新的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用一種新的模式支撐外貿發展。
國家現在對於跨境電商是很重視的,在這次公布的《意見》中,還提到了實行積極的進口政策,為了鼓勵進口的發展,還完善了進口貼息政策,對《鼓勵進口技術和產品目錄》進行了調整,另外對汽車平行進口有一個推進措施。
商務部部長助理張驥此前曾公開表示,外貿能否保持穩定和防止失速,關鍵就看加工貿易。《意見》在加工貿易方面則體現了差異化的政策思路,提出支持加工貿易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在全國范圍內取消加工貿易業務審批,建立健全事中事後監管機制等。
除了擴大了跨境電商試點,對外貿企業也做出了一定的減負
考慮到企業的需求,《意見》也兼顧到了財稅金融支持、優化外貿環境等方面。其中發揮出口信用保險、完善出口退稅政策以及減免規范部分涉企收費等影響是比較大的,也是實實在在的減負政策。
這次《關於促進外貿回穩向好的若干意見》的發布,說明我國對於電子商務領域的支持力度在不斷加大,未來這一領域的發展前景也是很客觀的。
望採納。
I. 中國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試點城市有哪些
鄭州、上海、重慶、杭州、寧波,作為五個試點城市將「先行先試」跨境貿內易電子商務服務。容
由發改委、海關總署共同開展的中國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工作部署會,於2012年12月19日在鄭州召開,這標志著中國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工作全面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