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順豐速運是咋實現信息化和電子商務的呢
你天天見到馬雲,但是見不到他的員工。
你天天見到順豐的員工 ,但是絕對見不到他的老闆。
王衛被稱為中國最神秘的富豪,但是,我們今天想聊聊王衛的另一面:順豐的高工資。
2010年曾經有一個很火的帖子,爆料順豐:剛才順豐的快遞員在我公司發飆了。「我一個月工資1.5萬,會為了你這2000塊錢的禮品丟這個飯碗嗎!」整個公司,一片寂靜。
很多人把它當段子看,但這是真的。順豐的高工資是業界出名的,一般遞送人員月薪都在三四千,但在順豐五六千很平常,有經驗的八千一萬也不算高,月薪1.5萬也不算特別。
我們先爆一爆這個1.5萬的料。
順豐的快遞員也真是很拼,有人在路上出了車禍,爬起來一看沒事,還是要繼續送快遞。網上有個段子說順豐,一位男士對自己的喜歡網購的老婆說,老婆,看見沒有,人家快遞員多不容易,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你可能很好奇,一個跑腿送快遞的,怎麼一個月可以掙到這么多錢。順豐的模式,我簡單總結為:給一個高中生發碩士的工資,干小學生的事。
為什麼?
這還是要回到王衛的身上。大家都知道順豐是個民營快遞公司,最早發家在珠三角,靠在香港和廣東之間幫人夾帶包裹、商務信函合同等送快件起家。那時候,電商還沒有這么發達,所以,順豐的全名叫順豐速運,記住,而不是順豐快遞啊,如果你碰到順豐快遞,那一定是假的。
順豐所做的生意,其實是在瓜分中國郵政也就是EMS的蛋糕,所以,從一開始,國家有關部門,就不是很喜歡順豐這樣的民營公司。經常抽查一下,收個罰款之類,即使這樣,順豐還是越做越大,直到今天,順豐集團下的正式員工,據說已經超過了20萬。
順豐的快遞業務,也早已走出了珠三角,遍布全國主要的一二線城市。2013年,順豐引入了三家投資機構,按照外面的估值,這家民營快遞一哥,現在的估值應該超過300億了。
王衛個人,按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的演算法,身家有257億,排名26位。
這樣想想,快遞員一個月掙一萬五,也不算多吧。
其實,一個月一萬五是一個含糊的說法,因為順豐的快遞員是績效提成工資,上不封頂,真正掙的多的,據說四五萬的都有。聽了是不是你都想去送快遞了。王衛的物流帝國,所到底就是這些快遞員拼了老命一個包裹一個包裹送出來的,那麼,王衛究竟有什麼法子,讓這些快遞員如此忘我的工作,而且,服務口碑還不錯呢?
潛規則有兩把刀,也是我們的口號,叫「人性,破壞性」,我們用這兩把刀解讀下王衛。
人性之刀:大公司里的個體戶
其實,在順豐發展的早期,很多人對順豐模式是有質疑的,甚至不屑一顧,說不屑一顧都是好聽的。十多年前甚至還有一種聲音說,順豐是快遞公司嗎,這不就是一個老鼠會嗎?
為什麼王衛會遭到同行的如此排斥呢?因為他做了一件在當時看來石破天驚的事情。就是把通行的加盟制快遞公司變為直營。
在快遞業除了順豐,比較出名的還有總部位於華東的四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匯通、韻達),這五家快遞公司的老闆和員工,大多來自浙江桐廬,又被稱為桐廬幫。
在快遞業的早期,大家都是採取加盟模式發展,其實順豐也一樣。什麼是加盟模式,快遞公司每進入一個陌生的地區,會找到一個當地的公司作為加盟商,由這家公司來跑業務,但是公司的資產是歸地方老闆個人所有,總部提供的是統一的品牌、物流、管理,然後收取加盟費。
加盟制的好處在於,在快遞業開疆拓土的時候,擴張非常迅速。因為人多力量大嗎?用時髦的話說,這也是一種輕資產模式,因為總部其實不需要很多人,主要是承擔管理和戰略職能。
王衛最早也這么搞,但是他很快發現,這樣的快遞公司不是我想要的,為什麼呢,服務不行。
因為在加盟模式下,快遞員的直接老闆是地方公司老闆,說白了就是強諸侯、弱中央的模式,這種情況下,管理很難規范起來。地方做大了以後,難免會覺得,你總部都是我在養著,我憑什麼聽你的?
於是王衛大刀闊斧搞了一場削藩運動,在2000年初,就把順豐徹底改造成了一家直營快遞公司,這個模式在當時的中國,除了國家隊EMS,是獨一份。
改成直營以後,意味著公司不可能向加盟制公司那樣廣鋪網點,大肆擴張。快遞員也是由總部公司發工資,運營成本一下重了不少。但是,王衛在如果提高快遞員積極性上下足了功夫。他發明了兩個方法:
第一,就是承包。就是快遞員像當年的包產到戶一樣,每個快遞員在城市裡有自己的片區,別人不會來搶你的,但是,如果你的片區業務量增長緩慢,一定時間內沒有起色,就換人。
第二,就是計件工資。快遞業有句行話叫收一派二,就是一個快遞員收一個快件的同時,應該派兩個快件。我們所說的送快遞,實際上更多是指派件。真正掙錢的也是在這個部分。在順豐,你送的越多,掙的越多。而且上不封頂。
換句話說,這樣一來,實際每個快遞員在順豐里都是給自己打工,每個人都是大公司里的個體戶,是不是聽起來有點像計程車司機的活法?其實還不一樣,計程車司機犯懶的時候可以不拉活,但是如果一個快遞員的片區來件了快遞員不動,只要一打投訴電話,這個快遞員就完了。而且在承包制下,每個快遞員都會非常積極的去拓展客戶,去服務好客戶,這個片區越肥,他自己掙的越多。所以,早年也有人攻擊王衛說,說這是搞傳銷。當然,這也是一陣歪風而已,客戶的眼睛是雪亮的。
所以我聽過一個真實的笑話。是有個客戶投訴快遞員,順豐客服問怎麼了?客戶說,我叫了個快遞,說今天上午到,結果早上6點就敲門把我吵醒了,困死了。
其實這個笑話一點不好笑,對於這位快遞哥而言,您趕快把這個件收了,我還要去下一家呢?所以大家都覺得順豐的快遞時效有保證,服務好,不是沒原因。
破壞性之刀:唯快不破
我們就來說說王衛的錢規則,其實就一個關鍵詞: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第一,速度快
這些年特別是電商發達以後,快遞業的價格戰也是很厲害的。但是,順豐又搞了一個破壞性的,價格戰是吧,你們玩吧,我不玩。順豐就是傲嬌。
如果您用過順豐的快遞您知道,北京到上海,第二天早上到,也就是通常的次日達,是20元。這個價格幾乎是同行的一倍。甚至於,當同行都琢磨如何降價的時候,順豐還漲價。
為什麼順豐敢把價格太高,因為用戶認它。這就是口碑。
為什麼認他,一個字,快。
王衛是真正的把快遞做成了快遞。你可能覺得這是個廢話,但事實上,中國的很快快遞公司都是慢遞。
這就是直營制的優點。
第二,布局快
王衛雖然不愛公開說話,但順豐的一舉一動,同行都睜大眼睛看著,為什麼?因為王衛今天做的事,很可能是你明天要做的事。
比如2009年,經濟危機非常嚴重,很多小快遞公司都死了,王衛的順豐也經歷了歷史上少有的虧損,但是,王衛卻做了一件令人瞠目結舌的事。申請成立航空公司,花錢,買飛機。
等其他快遞公司從經濟危機中恢復過來,再想追趕順豐時,有自有貨機的順豐早就遙遙領先了。其他公司只能望塵莫及。
第三,創新快
所以王衛非常知道,誰是順豐的核心資產,就是一個一個的快遞員,在網路上可以找到一張圖片,在某年的順豐公司年度大會上,王衛給優秀的快遞員頒獎,並且鞠了一個90度的大躬,對台下說,誰是順豐最可愛的人,就是快遞員。
有這樣的老闆,精神上重視你,物質上不虧待你,你能不好好乾嗎?
但是王衛現在也遇到了挑戰,因為王衛起家時候,快遞員的年齡主要是60後、70後,現在90後都出來混了,老快遞員年齡越來越大,但是90後願意當快遞員嗎,願意低聲下去的去服務好客戶嗎,這是一個大問題。
但是,順豐雖然發展很快,卻從來不希望他的老員工掉隊,做電商、做嘿客便利店。都是轉型尋找出路的舉動。很多人一看嘿客,這什麼呀,四不像。但是,論創新精神,王衛和他的團隊又走在了前面。
無論是自己還是團隊,無論是宏觀還是微觀,總能先人一步,這就是王衛最厲害的錢規則。
靠這種快,王衛也建立了一道道的防火牆。讓馬雲的菜鳥網路也有點望洋興嘆。順豐是當下最熱門的公司之一。雖然它是一家快遞公司,但誰也沒把它僅僅看做快遞公司。
這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快遞公司?物流公司?金融支付公司?大數據公司?
理財周報記者歷經數周采訪調查,甚至訪遍了深圳市福田區新洲十一街萬基商務大廈順豐總部的每一個樓層。
我們從兩個角度來看順豐公司。第一個角度,我們無法否認順豐是一家好公司,是一家有規模的公司,是一家有利潤的公司。第二個角度,我們從懷疑主義角度出發,順豐能不能成為一傢具有國際管理水準、國際視野和國際競爭力的巨頭公司?它可以和聯邦快遞匹敵嗎?
在以互聯網為核心的產業重構時期,這個曾經拒絕過馬雲和馬化騰合作的公司,現在尤其值得密切關注。
B. 如何解決電子商務中信息真實性的問題
電子商務是信息技術和現代管理科學融合交叉誕生的新的生產專工具,隨之誕生了新的經屬營交易模式和手段,而作為電子商務市場中的終端消費者來講,新的模式和手段產生了大量的經營者和消費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為解決這一根本問題,在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擬出台的《若干措施》中重點制定「身份認證」和「產品信息」兩大公共服務措施:提供虛擬市場主體身份認證服務 。推行市場監督管理數字證書,以企業營業執照和組織機構代碼基本信息為基礎,整合市場主體身份信息、產品信息、標准信息、檢測信息、質量和服務認證、專利、商標、商品條碼等相關信息資源,為電子商務企業提供身份認證,解決網路虛擬主體與現實經營實體的身份對應問題,保障電子商務經營行為的證據效力。建立與「全國企業信息系統」和「 全國組織機構代碼共享平台」的信息共享機制,逐步實現利用「深圳電子商務公共信息服務平台」為電子商務交易主體提供身份認證。 提供產品信息核實服務。 以全球統一的編碼標准為基礎
C. 請教如何在電子商務網站實現信息推薦功能,謝謝!
去淘寶大學吧, 他們的論壇里的人都對這個很了解的, 以前我就去看過, 有好多東西好像就是討論你這個東西, 不怎麼聽的懂, 當當網的模式和淘寶是一樣, 可以去淘寶借鑒下··最主要是上賣家論壇
D. 電子商務發展前景怎麼樣
電子商務的內容會越來越豐富、功能越來越完善。當前我們理解和認回識的電子商務與網路購答物基本上一致。因為這種商業模式其實就是交易雙方換了一種交易方式和場所。各自的屬性和功能都沒有改變,買家還是買家,賣家還是賣家。因此很多電子商務企業都將網購與電子商務等同起來。事實上這也是電子商務發展初期的一個階段性特徵。但是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其影響范圍會不斷擴大,它的功能除了實現網上購物之外還會產生網上服務業、金融業等。總之,電子商務的分工會越來越細致,功能也會越來越完善。他所能夠為消費者提供的將不再僅僅是購買商品。人們生產和生活中所需要的任何事物都會在電子商務中出現。這是未來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一個基本趨勢。
E. 電子商務的就業前景如何
現在讀的電子商務專業大部分學生提出,不知道自己將來可以從事哪些工作,對於自己的就業前景一片迷惘,找不到在電子商務行業自己喜歡的方向,沒有明確的崗位群,但是,在電子商務行業對崗位還沒有進行過認真的細分,只是對人才進行了區分,一般來說,電子商務人才分為技術型人才、商務型人才和綜合管理型人才,根據調查、綜合結果,我們在以上三類人才基礎上對就業崗位進行進一步細分,並對不同崗位做了簡要介紹:
(一)技術類人才崗位方向細分:
1、電子商務平台設計(代表性崗位:網站策劃/編輯人員):主要從事電子商務平台規劃、網路編程、電子商務平台安全設計等工作。
2、電子商務網站設計(代表性崗位:網站設計/開發人員):主要從事電子商務網頁設計、資料庫建設、程序設計、站點管理與技術維護等工作;
3、電子商務平台美術設計(代表性崗位:網站美工人員):主要從事平台顏色處理、文字處理、圖像處理、視頻處理等工作。
(二)商務類人才崗位方向細分:
1、企業網路營銷業務(代表性崗位:網路營銷人員):主要是利用網站為企業開拓網上業務、網路品牌管理、客戶服務等工作。
2、網上國際貿易(代表性崗位:外貿電子商務人員):利用網路平台開發國際市場,進行國際貿易。
3、新型網路服務商的內容服務(代表性崗位:網站運營人員/主管):頻道規劃、信息管理、頻道推廣、客戶管理等。
4、電子商務支持系統的推廣(代表性崗位:網站推廣人員):負責銷售電子商務系統和提供電子商務支持服務、客戶管理等。
5、電子商務創業:藉助電子商務這個平台,利用虛擬市場提供產品和服務又可以直接為虛擬市場提供服務。
(三)綜合管理人才崗位方向細分:
1、電子商務平台綜合管理(代表性崗位:電子商務項目經理):這類人才要求既對計算機、網路和社會經濟都有深刻的認識,而且又具備項目管理能力。
2、企業電子商務綜合管理(代表性崗位:電子商務部門經理):主要從事企業電子商務整體規劃、建設、運營和管理等工作。
通過以上顯示,電子商務行業對人才的綜合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比如說技術型人才,它包含了程序設計、網路技術、網站設計、美術設計、安全、系統規劃等知識,又要求了解商務流程,顧客心理和客戶服務等。技術型人才要求有扎實的計算機根底,但考慮到最終設計的系統是為解決企業的管理和業務服務,又需要分析企業的客戶需求,所以該類人才還應該對企業的流程,管理需求以及消費者心理有一定了解,而這將成為電子商務人才的特色所在。商務型人才在傳統商業活動中都有雛形,不同之處在於他們是網路虛擬市場的使用者和服務者,一方面要求他們是管理和營銷的高手,同時也熟悉網路虛擬市場下新的經濟規律;另一方面也要求他們必須掌握網路和電子商務平台的基本操作。綜合管理人才則難以直接從學校培養,而是市場磨練的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