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農村電子商務是什麼有什麼發展趨勢
2016開年,國務院及各部委密集出台關於農村電商的重磅文件,力挺農業專電商發展。2016中央1號文件比屬2015年更為加大了關於「農村電商」的篇幅,並4處提及農村電商發展問題。為農村電商落地實行提供了諸多有利保障。
未來農村電商的發展趨勢:
農村電商保持快速發展勢頭:隨著「三網融合」、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創新技術的廣泛使用,涉農電商規模將向多樣化發展,與智能農業、智能流通、智能消費連接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涉農電商服務環境日趨改善;
農村電商服務環境日趨改善:各類專業服務商開始進入農村,提供貨源供給、倉儲、攝影攝像、圖片處理、網店裝修代運營、策劃運營、融資理財、支付、品牌推廣與管理咨詢、人才培訓、物流、法律等一系列服務;
村電商產業鏈不斷延伸:農村從零售商轉為分銷商,從單純的渠道商轉為品牌商,從原材料采購到設計,尋找生產廠家代工,最後將貨品分銷給其他小型網商,逐步建立以品牌商、批發商、零售商為主體的電商縱向產業鏈層級;
農村電商上線下融合趨勢:農產品批發市場將發揮線下實體店的物流、服務、體驗等優勢,推動實體與網路市場融合發展,實現線下實體市場的轉型。
㈡ 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怎麼樣
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即將進入一篇藍海,面對日益飽和的一二線城市,農村版電子商務似權乎成為各大電商新的戰場,農村正在被電子商務所改變。
一、現狀: 大勢所趨價 價值開始凸顯
1、農村電商下鄉都是大勢所趨
2、農村電商「人口紅利」價值開始凸顯
二、機遇: 四大產業機遇
1、將帶來二三線品牌的新市場
2、帶來農產品淘品牌的新機遇
3、將帶來電商服務業的新空間
4、將帶來電商基礎投資的新藍海
三、問題: 消費理念需培育 基礎設施不健全
1、農村互聯網普及率低,基礎設施有待加強
2、農村電子商務應用人才缺乏
3、農村電子商務網站缺乏專業性和實用性
4、農產品生產和農村消費主體的分散性和規模小
5、農村電子商務交易存在安全隱患
6、農民的電商消費理念需要一個長期的培育過程。
四、建議: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建立商務法律法規體系
1、加強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2、大力培養農村電子商務人才
3、政府應支持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
4、建立健全農業電子商務法律法規體系
5、加強農村電子商務的宣傳和教育
6、因地制宜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模式
㈢ 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
東部地區佔主要比重,浙江佔比第一
根據商務部商務大數據顯示,2020年,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農村網路零售額佔全國農村網路零售額比重分別為77.9%、14.1%、6.4%和1.6%,同比增速分別為8.1%、9.1%、15.8%和21.5%。
——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農村電商市場前瞻預測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㈣ 國內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
下沉市場崛起 推動農村電商市場進一步發展
近年來,我國「下沉市場」成為電商增量來源。三線及以下城市、縣鎮與農村地區人口眾多、地理范圍大且分散,傳統方式的流通服務成本相對較高,是電商平台發揮作用的重要區域。
伴隨著下沉市場成為網路消費重要增量市場,根據MobTech發布的數據,近年來我國下沉市場網購用戶保持快速增長,為網路消費提供了用戶基礎。2019年「下沉市場」電子商務活躍用戶規模接近4億人,占移動電子商務活躍總數的57.4%,日均使用時長突破1小時。
據麥肯錫機構預測,未來中國中產及富裕家庭的佔比將大幅提升,預計2022年到81%。其中,三四線城市群體,將增長最快。到2030年,中國個人消費將從2016年的29.6萬億元增長到65.3萬億元,超66%的增長來自於下沉市場。
隨著中央各項促進消費政策措施的深入實施,低線城市及農村居民擁有了日益強大的消費能力,成為擴大內需、穩定增長預期的新亮點。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銷售增勢強勁,成為近幾年農村消費的突出亮點,未來十年內,農村電商市場有望反超城市。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農村電商市場前瞻預測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